血战天下:战国全史-中原混战(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走向裂变的三晋

    在吴起离开魏国的第二年(前386年),赵国爆发了一场内乱,这场内乱最终导致赵、魏两国交恶,三晋齐心协力、和谐共处的局面终于被打破。此后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越加复杂,有时联合,但更多时候是互相攻伐。这也宣告了魏文侯大力营造的“三晋独联体”最终瓦解。

    赵、魏、韩是新兴的三个国家,他们都是从晋国分化出来,关系自然比其他诸侯要紧密。雄才大略的魏文侯很早就意识到,三个国家齐心,必定可以无敌于天下,因此他以高超的手腕制止了赵、韩两国互相争斗攻伐的企图,并当之无愧地成为“三晋”的带头大哥。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统治的前半段,有吴起、李悝等人为之策划参谋,仍然严格执行魏文侯的大政方针。可是当吴起愤而离去后,魏国的政策开始偏离了正道。

    公元前387年(吴起出走之年),赵烈侯去世。赵国权力斗争出现白热化,争斗的双方分别是赵烈侯的儿子赵章与侄子赵朝。最终的结果是赵章登上君主宝座,是为赵敬侯,而败下阵来的赵朝逃往魏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请求魏武侯出兵干涉。

    按理说,这件事属于赵国内政,魏国最好不要粗暴干涉才对。可是魏武侯当带头大哥十年了,自以为可以摆显下威风,便私自给赵朝撑腰,出其不意地出兵偷袭邯郸城。但赵国人早有防备,魏武侯偷鸡不成反倒蚀了一把米,败下阵来。

    这下子赵敬侯生气了,他心里想,我当你魏侯是大哥,没想到你倒反倒一耙。行,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义,你这个大哥,我也不认了。

    就这样,两兄弟较起劲了。

    三年后(前383年),赵敬侯见魏国、韩国都不断向外扩张,赵国不出手是不行了。于是便在边界处修筑一座城堡刚平(今河南清丰西南),作为进攻卫国的桥头堡,然后赵军浩浩荡荡杀进卫国。卫国就是个小诸侯,哪里顶得住赵军的猛攻呢?但卫国人也颇识相,一眼看出赵、魏之间已出现裂痕,魏国人肯定不愿看到赵国扩张得手。

    卫国紧急向魏国求援,刚愎自用的魏武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又一次出兵与赵国对抗,并且在兔台一役中打败了赵国人。

    不甘心失败的赵敬侯在第二年(前382年)再度进攻卫国,可是这次他输得更惨。魏武侯的武卒又一次卷入战争,一鼓作气夺下赵国新修筑的刚平城,并一路长驱而入,占领中牟(今河南鹤壁西),一举夺得赵国的河东之地。魏武侯证明了自己是“三晋老大”,实力比赵国明显高出一筹。

    显然,如果论单打独斗,赵国不是魏国的对手。可是赵敬侯也有棋高一着的时候。

    公元前381年,赵与魏、卫的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这一年春风得意的魏军先发制人,与卫国兵团联合进攻赵国。眼看赵国兵团节节退败时,赵敬侯却从楚国拉来了援兵。这一年正是吴起在楚国遇害,由于史料记载不详,我们也搞不清楚国援救赵国的时间,是在吴起生前,或是在死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支楚国兵团是彻头彻尾地贯彻吴起的军事思想,有着极高的战斗能力。由于楚国的参战,使得战场形势忽然逆转了,原先节节推进的魏、卫联军忽然发现楚国兵团已经抵达黄河南、北两岸,后路有被截断的危险。一向勇敢的魏国人这下子也惊慌失措了,赵国兵团乘机反攻,连夺棘蒲、黄城两邑。

    从赵、魏三年的混战中可以看出,魏国还是略占上风。可是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赵、魏战争中,魏国是吃了大亏。

    为什么呢?还记得魏文侯时,魏将乐羊灭了中山国的故事吗?前文我们就提过,中山与魏国并不接壤,中间隔了一个赵国。魏灭中山后,中山成为一块飞地,但由于当时魏、赵两国关系如亲兄弟一般,魏国官员来往于魏、中山之间没遇到什么障碍。可是如今魏武侯的鲁莽葬送了中山,当赵国由兄弟变成敌人时,魏与中山的联系被切断了。在这种背景下,中山人掀起复国运动,大约在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国摆脱魏国的控制,迁都灵寿,两次立国。

    魏武侯是“偷鸡不成反倒蚀一把米”啊。

    中山复国,使魏国失去了一大块领土,同时使得赵国有了可扩张的资源。赵敬侯趁中山刚刚复国,局势尚未稳固之机,在公元前377年与前376年两度大举进攻中山,捞了不少地盘,可谓是捡了大便宜。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赵国兵团战斗力不断提升,已经可以跻身于军事大国的水平。公元前372年,新上台不久的赵成侯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伐卫战争,共攻取卫国七十三座村落与城邑,尽管后来赵国兵团被闻讯赶来的魏国兵团击败,但其剽悍的战斗力已经在诸侯国中声名鹊起了。

    在接下来的两年(前371年与前370年),赵国在东、西两线都取得胜利。在西线的高安战役中,打败了秦国的虎狼之师;在东线的伐齐战争中,打败齐国军队并攻占甄城。但是遇到老大哥魏国时,赵国总是败多胜少,这不,在怀地一役中,赵国人又灰溜溜地败北了。

    看来,要打败魏国人真的很难啊。因为魏国有吴起留下的遗产:天下最精锐的武卒部队。这是一支魔鬼兵团啊,每个人都是超一流的斗士,都有万夫不挡之勇。当然,军队再精锐,也必须要有优秀的领导,否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了。魏国仍然保持最强的战斗力,主要是魏武侯还勉强称得上是合格的领导人,尚能驾驭这艘巨型航母,没有使之沉没。

    但是也必须看到,魏武侯统治的后半段出现了巨大的失误。先是误听谗言逼走吴起,继而破坏了父亲既定的政策,与赵国陷入年年苦战之中,而后又丢失了中山。这些失误使得魏国的领袖地位大大动摇,但并未危及根本。可是当他去世后,一场灾难爆发了,几乎导致魏国的灭亡。

    那是在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当了二十六年君主后,忽然病逝。魏武侯死时多少岁呢?史书没有明确的记录。前文曾经分析过,魏武侯上台时应该有三十多岁了,当了二十六年的君主,去世时大约六十岁。他可能死得突然,没来得及立太子,结果导致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

    谁将是接班人呢?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公子?(魏?),一个是公子缓(魏缓,《史记》记为“公中缓”,也有记为“公仲缓”)。两人其实是兄弟,各有一班支持者,你争我斗、头破血流,最后不得不以武力解决。魏国内战爆发!这场为权力而展开的内战,令一些大臣愤然离去。大夫公孙颀从魏国出逃到宋国,又从宋国逃往赵国,估计在赵国混得不好,又往南投奔韩国,受到韩懿侯的礼待。

    在三晋中,韩国最为低调,属于闷声发财的国家。在前些年,魏国与赵国反目成仇时,韩国十分聪明地袖手旁观,既不支持魏国,也不支持赵国,坐山观虎斗。韩国人不愿意介入魏、赵战争,而是把进攻重点放在攻取郑国上。

    自从三家分晋后,韩国人深知自己的地盘太狭小,倘若不积极向外扩张,难以在国际上立足。从一开始,韩国便有非常明确的战略目标:吞并郑国。

    韩、郑战争始于公元前423年,当时韩尚未被周王正式册立为诸侯,韩武子率军队进攻郑国,杀死郑幽公,郑国人另立国君,坚持抗战。此后双方战事不断,由于地缘因素,郑国不仅遭到韩国的进攻,也要面对楚国的蚕食。在公元前398年,郑国被楚国打得大败,郑?

    公只得杀死宰相驷子阳,以讨好楚国人。然而两年后,驷子阳的余党反戈一击,发动政变,杀死郑?公,重夺大权。经此变局后,郑国的实力大大衰弱,这给了韩国可乘之机。到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给了郑国致命一击,最终实现吞并郑国的梦想,使得这个立国四百三十年的姬姓诸侯国寿终正寝。之后,韩哀侯迁都到郑国首都新郑,由于韩国占据了郑国的地盘,后来有时也把它称为郑国,但此郑非彼郑,读战国史料时需注意这个。

    灭郑是韩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也使得韩国的军事力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与魏、赵两国并驾齐驱了。

    正是因为看到韩国的军事潜力,公孙颀向韩懿侯献计说:“如今魏?与公子缓两人相斗(注意这叫法的区别,直呼魏?而不称公子?,可见公孙颀对他是持否定态度的),魏?占据上党,控制大半个国家。只要除掉他,必然大破魏国,这个机会不可失啊。”

    对于韩懿侯来说,现在可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难得机会,倘若抓住了,韩国的历史便要改写,取代魏国成为三晋老大自不必说,甚至可能称霸中原呢。但是韩懿侯不太自信,觉得自己力量还不够,得拉上赵国才行。赵国与魏国打了这么多年,从兄弟到死对头,赵成侯一听韩懿侯说要出兵魏国平定内乱,岂有不同意之理呢?

    公元前369年,韩、赵两军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进军,夹击魏?的军队。

    双方在浊泽(即涿泽)展开大战,魏军大败。这可以称得上是魏文侯以来,魏国在历年战争中最大的惨败之一。魏?的主力被韩、赵联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难不成光荣的魏国就这样窝囊地死去吗?到少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魏?翻盘的机会微乎其微,现在他就像案板上的鱼肉一样,只能等待别人的宰割了。可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非常戏剧化。

    韩国与赵国兵团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撤军了。这怎么回事呢?

    原来韩懿侯与赵成侯两人意见不统一。赵成侯的意见是:“杀掉魏?立公子缓,逼迫魏国割地求和,这样我们就能捞得大利益了。”可是韩懿侯却另有打算,再怎么说,韩国这些年都是魏国的小弟,什么事都有大哥罩着,现在要杀魏君、割魏地,有点良心过不去,他说:“杀死魏国君主,这叫作暴行;迫使他们割地求和,这叫做贪心。”那要怎么办呢,他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不如把魏国一分为二,分别由公子?公子缓统治,分裂后的魏国将沦为与宋、卫一样的二流国家,我们也不会受到它的威胁了。”

    这个方案,赵成侯明确表示反对,他坚持魏国必须得割地,捞到土地那才叫得利,不然一切都是空的。韩懿侯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心里想,这次出兵是我提议的,赵国占了便宜还想充当老大,那可不行,我不能让赵侯得逞。他一咬牙,他娘的,既然如此,老子不管魏国的事了,让你赵国去擦屁股吧。就这样,韩国军队竟然调转马头,撤走了。

    赵成侯大吃一惊,韩国人怎么一声不吭就走人呢?他担心事情有变。不要忘了,当年晋阳之役,也是在关键时刻战局忽然大逆转的。韩国人一走,赵成侯背上一阵寒意,该不是韩懿侯突然要联合魏国来攻打赵国吧?想到这里,赵成侯命令部队,不要逗留了,先溜为妙。

    就这样,不可思议的故事又一次发生了。由于韩、赵两国互不信任,竟然使得必胜之局不了了之,魏?因此大难不死。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魏?死里逃生后,纠集其党羽,对国内反对派势力发动致命一击,杀死政敌公子缓,武力统一魏国,是为魏惠王。魏国的危机过去了,魏惠王很快就让赵、韩两国认识到,魏国可不是好欺负的,绝非省油的灯。作为传统的军事强国,魏国军队的军事素养是相当高的,只要给他们予喘息之机,就会恢复元气。恢复元气后的魏国军队张牙舞爪地扑上来,先是在马陵击败了韩国军队,继而又在平阳之战中力挫韩、赵联军。

    尽管韩、赵两国在干涉魏国的战争中有过争议,但韩国既然已经蹚了这洼浑水,也很难全身而退了,只能与赵国捆绑在同一辆战车上,共同进退了。

    韩、赵两国武装干涉魏国受挫,韩懿侯与赵成侯心里都不太舒服,想找个出气筒。正好此时周烈王去世了(前369年),他的弟弟继位,是为周显王。周王名誉上还是天下共主,可实际上只不过是破落户罢了,以前有晋国撑腰,晋国解体后,魏国继承了晋国的政治遗产,成为周王室的保护人。

    只是如今魏国内乱刚结束,魏?哪里有时间来管周王室的闲事呢?这正给了韩、赵两国予机会。韩懿侯与赵成侯联合出兵,攻打周王室,刚上台的周显王狼狈不堪,哪有实力与韩、赵两国对抗呢,只得夹起尾巴向两国求和。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小的周王室竟然还内讧不断,导致周室领地分裂为二。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在周考王时(前440年—426年在位),周的首都是成周,周考王把王城封给自己的弟弟姬揭,史称桓公。桓公死后,他的儿子继立,史称威公。公元前367年,威公去世,公子根与太子朝两人争着继承公爵。这时韩国与赵国看到周王室内部起了内讧,便想横插一腿,于是两个国家宣布支持公子根,并派遣军队进入周王室地盘,在巩地拥立公子根,称为东周惠公。这样,原本就已经衰弱不堪的周王室又分裂为二,史称“东周”与“西周”。

    在“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时,大家都极力争取周天子的认可,哪怕这种认可只是表面形式。韩、赵分裂周室后,魏国默不出声,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得不到认同的,这也为后来各路诸侯纷纷扯起“王”旗铺平了道路。

    表面上看,三晋分裂为两大阵营,一为魏国,一为赵国与韩国,两方相互攻伐。但是,三晋又有一致的利益,特别是在对付西方秦国的问题上,毫不含糊。三个国家达成一种默识,三晋内部争斗的同时,要一致对付秦国的入侵。面对着越来越强大的秦国,倘若三晋不能齐心,将被秦国各个击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