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审时度势,刚柔相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人的一生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境遇。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沧桑,谁都不能料到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有什么样的经历。但无论以后的情况有多么糟糕或多么辉煌,只要能够根据外界的环境灵活运用刚柔术,便可在厄运到来时求得一份安宁,在好运到来时开创一番事业。

    1、隐介藏形,不露心迹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坠,谷以卑安。

    ——葛洪

    198年,刘备被吕布打败,前往许都投靠曹操。曹操对刘备非常赏识,封他为豫州牧。同年,曹操发兵攻打吕布,刘备立下军功。曹操将刘备之功上报献帝,献帝封其为左将军。

    曹操虽然对刘备比较器重,但还是心存顾虑,担心刘备影响自己的大业。为此,他事先已经采取了对策。吕布大败被杀后,曹操班师回许都。路过徐州时,徐州百姓恳求让刘备担任徐州牧一职,曹操却令车骑将军车胄管理徐州,把刘备留在自己身旁,从而有效控制刘备。

    恰恰是在这时,献帝通过密诏委托车骑将军董承除掉曹操、匡扶汉室。董承在密结忠义之士共谋大事时找到了刘备,刘备欣然同意,在义状上签了字。

    如此以来,刘备不得不处处小心谨慎。为了防止曹操谋害自己,刘备采取了韬光养晦的计策,在住所后面的园子里种菜。关羽、张飞见刘备如此做法,自然不满。然而刘备并不解释,于是关羽、张飞二人遂以为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

    然而,曹操对刘备并不放心,想做进一步的试探,于是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曹操煮酒论英雄”。

    一天,关羽和张飞去城外射箭,刘备闲来无事,又在后园浇菜。不久,许褚、张辽奉曹操之命请刘备入府。刘备不知曹操何故请他,忐忑不安地跟着许、张二人去见曹操。曹操见了刘备后,笑着对他说:“你在家还能做大事,真是厉害!”刘备以为事情败露,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曹操拉着刘备的手一直走到后园,然后说道:“玄德学圃不易。”刘备这时候才安下心来,随口应付了曹操。

    二人走进后园的小亭,对坐后便开始开怀畅饮。喝至半醉的时候,空中乌云密布,骤雨将至。随从兴奋地指着天边的龙挂,曹操与刘备依着栏杆观望,只见远方的乌云看起来如同一条巨大的乌龙。

    曹操顺势说道:“你可知道龙的变化?”刘备回答道:“大致了解一些,不知详尽。”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的时候可以兴云吐雾,小的时候能够隐介藏形;升的时候能够在宇宙间飞腾,隐的时候可以在深海中潜伏。现在正是浓春,龙可以乘时变化,正如人得志后可以纵横四海。龙虽然是一种动物,但可以与世上的英雄媲美。你走南闯北,一定知道谁是当世英雄。不妨说给我听听。”刘备说道:“我不过是个毫无远见的凡夫俗子,怎么可能识别英雄呢?”

    曹操告诉刘备不要过于谦虚,刘备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能识别当今英雄。曹操不再强逼,改口说:“既使你与他们素未谋面,也应该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吧。”刘备说道:“淮南的袁术,兵多粮丰,可以称得上英雄吗?”曹操笑着说:“我视他如冢中枯骨,早晚一定将其擒住!”刘备又问道:“河北的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如今他虎踞冀州,而且部下有很多能人,能称得上英雄吗?”曹操依然笑着说:“袁绍色厉内荏,优柔寡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也不是英雄。”刘备见曹操否认了袁术和袁绍,又提到名称八俊、威镇九州的刘表,曹操说他有名无实,也不是英雄。刘备无法,只得继续将当时稍有名气的人一一列举。他提到血气方刚、可称为江东领袖的孙策,曹操说他凭藉其父之名;提到益州的刘璋,曹操说他虽是宗室,但不过是一只看家狗而已。当刘备提到张绣、张鲁、韩遂等人时,曹操竟然鼓掌大笑道:“这些不过是一些碌碌无为的小人,根本不值得一提!”刘备说:“除了这些人外,我再也不知道其他人了。”

    曹操不再为难他,开口说道:“能够称得上英雄的人,胸中必有大志,腹中必有良谋;既有包藏宇宙的心机,又有吞吐天地的志向。”刘备故作不知地问曹操谁是当世英雄。曹操先用手指了指他,然后指着自己说道:“如今,惟有你和我可以称得上天下英雄!”刘备听后,大吃一惊,手中握着的筷子落在了地上。当时大雨刚到,雷声大作,刘备边拾筷子边找借口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害怕打雷吗?”刘备答道:“圣人遇到迅雷烈风也会失色,我怎么可能不害怕呢?”刘备的这一句话巧妙将自己丢筷子的缘故掩饰过去了。此后,曹操对刘备就不再有疑心了。

    曹操在朝中一手遮天,并且耳目众多。刘备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被曹操抓住把柄。况且,刘备当时的实力远远不如曹操。一旦他无意中显示出了自己的抱负,就有可能面临生命的危险。为此,他选择了韬晦术,将自己的志向牢牢地埋藏在心底,让曹操感觉不到威胁。

    曹操想称霸天下,刘备要匡扶社稷,他们的目标注定了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对当时的刘备来说,曹操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如果盲目地提出挑战,无疑是自取灭亡的体现。与其以卵击石,不如在暗中积蓄力量。

    刘秀正出生在一个矛盾丛生、动荡不安的时代。自从西汉成帝、哀帝以后,社会矛盾就越来越尖锐。

    王莽建立了国号为“新”的王朝后,使得本来已经大乱的社会更加混乱。各地的反莽斗争风起云涌。王匡、王凤发动了绿林军起义;樊崇领导青州饥民发动了赤眉军起义。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刘縯在舂陵,刘秀与李通的从弟李轶在宛城,同时起兵。由于刘氏为西汉皇族,所以人们把他们领导的起义军叫作汉军。不久,汉军与绿林军结为联军,共同打击王莽军。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将领们都主张拥立一个刘姓的皇帝,以此统一号令,顺应人心。但在此时,产生了分歧,南阳一带的豪杰人物,都认为刘縯有威望,治军严明,最为合适,而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大都喜欢散漫放纵,他们担心立了刘縯以后没有自由,认为刘玄懦弱,容易左右,因而策划拥立刘玄。

    刘玄当皇帝后,改元为更始元年,并封了一大批官衔,封刘縯为大司徒,封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农民起义联军建立了“更始”政权后一个月,刘秀与诸将分兵而进,攻下了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县)、郾城(今河南郾城县),包围了宛城(今河南南阳市)。

    在与王莽的战争中,刘秀有勇有谋,指挥若定,表现出智勇双全、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将风度,为推翻王莽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刘縯、刘秀兄弟的威名日益扩大,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心中不安,劝刘玄除掉他们。而刘縯手下的人对刘玄当皇帝一开始就不服,公开拒绝刘玄的任命,飞扬跋扈。刘玄担心刘秀兄弟影响他在更始政权中的地位,于是与农民将领共谋,把刘縯与其部下一同杀了。

    刘縯的死,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刘秀表现出大事临头沉着冷静的胸怀与气度。刘秀赶紧回到宛城请罪。刘縯部下的官吏去迎接他、慰问他,他只是寒暄几句,表示过错在自己,不与来人私下交谈,不讲昆阳的战功,不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与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刘玄见刘秀没有反对自己的意思,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而刘秀每当独居,总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托哀伤。

    但刘秀明白,尽管暂时的消除了刘玄等人的猜忌与疑虑,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避开险恶的环境,寻求更大的发展,刘秀一面隐忍韬晦,一面暗中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

    更始元年九月,刘玄的军队相继占领了长安和洛阳。刘玄准备以洛阳为皇都,命刘秀前往修整官府。

    刘秀到任后,严肃整顿,他安排僚属,下达文书,对所有官吏的装束服饰,全都恢复汉朝旧制,非常庄重威严。

    更始元年十月,刘秀奉更始帝刘玄的命令,以破虏将军兼大司马的名义出使河北,稳定那里的局势。这时的河北形势十分复杂并且不稳定,刘秀虽然希望早日摆脱更始政权的限制,但也对在河北的发展信心不足。这时,冯异、邓禹等的建议,使他坚定了信心。

    刘秀在河北,每到一处,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吏名称。当地的官民皆欢喜,非常敬重刘秀,争相持酒肉慰劳,刘秀一律不接受。

    这时,河北的王郎谎称自己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利用河北地区一些豪强地主为确保自身利益而排挤刘秀的心理,在邯郸建立了一个新的割据政权。王郎悬赏10万户通缉刘秀,刘秀几经逃难,最终在河北站稳了脚跟。

    同年四月,刘秀亲自率大军包围了邯郸。王郎军被消灭,王郎也被杀死于逃跑途中。这样,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基本上为刘秀所有,河北成为他脱离更始政权、创建统一大业的重要基地。

    平定王郎后,刘秀发现官吏与王郎勾结一起毁谤刘秀的材料有几千份,这使许多人惶恐不安。刘秀一律不看,把王郎的官吏召集起来,当面一大把火烧掉。他说:这样做是“令心怀不安的人放心”。

    刘秀在河北的影响引起了更始帝的不安,为了削弱他的影响,夺回他的权力。刘玄派使节赶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并命令刘秀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与有功的将领赶到长安去。刘秀明白更始帝的意图,便以“河北未平”为由拒绝应召去长安。从此,刘秀与刘玄的矛盾公开化了。

    面对刘玄的猜疑,刘秀没有硬碰硬,而是以韬晦术巧妙地脱离了生命危险,并在暗中积蓄了足以与刘玄抗衡的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韬晦术的作用是很大的。当自己实力弱小的时候,不妨运用一下韬晦术。

    当自己实力弱小的时候,如果及早地表现出了自己欲与强者争锋的意图,就会遭到强者的压制或打击。此时,要善于将自己的心机密封起来,从而消除强者的疑虑,减少强者对自己的关注,从而便有机会暗暗积蓄自己的力量了。

    2、麻痹对手,以实击虚

    残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遭至嫉妒。因为他们有缺陷,使人乐于宽忍他们的成功,也常使潜在的对手忽视了他们的竞争和挑战。

    ——培根

    240年,明帝曹睿之子曹芳即位,改年号为正始。当时,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此时,军权掌握在司马懿手中。曹爽门下有五百多位门客,不乏谋略人物,比如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等。另外,大司农桓范被人们称作曹爽的“智囊”。

    为了防止司马懿凭借手中兵权图谋不轨,曹爽入奏魏主曹芳,以“司马懿功高德重,可加为太傅”为由,恳请提拔司马懿为太傅,得到了曹芳的准许。如此以来,曹爽掌握了兵权。为了能够彻底削弱司马懿在朝中的势力,曹爽采取了更多措施。他封其弟曹羲、曹训、曹彦分别为中领军、武卫将军、散骑常侍,各带领三千御林军,在禁宫出入自由;又封何晏、邓飏、丁谧为尚书,封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为其出谋划策。

    司马懿见此情形,心中已有定数,于是称病在家休养。不久,他的两个儿子都退职闲居。曹爽大权在握,生活奢侈放荡。除此之外,曹爽酷爱狩猎。每次出外狩猎,他都要在城外待好几天。

    为防遭人暗算,曹羲和桓范先后劝谏,希望曹爽不要经常出城。曹爽虽然不以为意,但一向专权的他还是想摸清司马懿德的底细。当时正赶上魏主曹芳封李胜为荆州刺史,于是令李胜假托辞别借口去试探司马懿。

    李胜刚赶到太傅府,门吏立刻上报了司马懿。司马懿对他的两个儿子说:“李胜一定是奉了曹爽的命令,来弄清我到底有没有生病。”接着,他摘去帽子,弄成披头散发的样子,然后抱着被子坐在床上,又令二个婢女在左右扶着自己,显得憔悴无比。一切为装好后,司马懿请李胜入府,李胜来到床前行礼后说道:“这段日子没有见到太傅,没想到太傅竟病得如此严重。如今天子命我为荆州刺吏,在上任之前,我特来与您拜别。”司马懿假装听不清楚,顺便说道:“并州接近北方,匈奴较为凶猛,一定要好好防备才是。”李胜见司马懿听错了,重复说道:“天子让我担任荆州刺史,不是并州刺史。”司马懿笑着说:“你刚从并州来?”李胜说道:“我不是从荆州来,我要到荆州上任。”司马懿大笑着说:“原来你是从荆州来的啊!”李胜见司马懿如此,向左右问道:“太傅怎么病成这样了?”侍从告诉他说司马懿耳朵聋了。李胜向侍从要了纸笔,把要说的写在了纸上。司马懿看过后笑着说:“我病得耳聋了,此去保重。”说完后,他将手指含在嘴里。侍婢把药汤端上来,他直接把嘴伸了过去,结果喝得满襟都是。然后,他哽咽着对李胜说:“如今我年老力衰,病重体弱,说死就死了。我的两个儿子没有什么才干,希望你能够好好教导他们。见到大将军后,一定要为他们说说好话。”话音刚落便倒在床上,喘着粗气。李胜刚走,司马懿立即起身对两个儿子说:“李胜回去将今天的事告诉曹爽后,曹爽一定不会再猜忌我。一旦他出城狩猎,我们便可行动。”

    李胜辞别司马懿后径直去见曹爽,将所见所闻祥细告诉了他。曹爽听后非常高兴,不再以司马懿为患。没过几天,曹爽又要出去打猎。他以去高平陵祭祀先帝为理由,邀请魏主曹芳同去。当日,曹爽的三位弟弟带着御林军护驾,朝中的大小官吏及曹爽的心腹一并随行。

    司马懿见时机已到,立即聚集人马谋杀曹爽。不久,司马懿将曹爽及其三兄弟斩首示众,朝中大权从此稳稳握在了司马懿手中。

    司马懿装病是一种麻痹对手的方法,使得曹爽放松了对他的警惕。正当曹爽自认为毫无忧患的时候,司马懿却以实击虚,大败对方。

    无独有偶,康熙同样是一位懂得麻痹大法的高手。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二十四岁的福临突然病逝。初九日,年仅八岁的玄烨正式即帝位,改年号为康熙。

    玄烨即位的时候,才刚刚懂事,还没有能力处理繁重的国家政务。由顺治安排的以索尼为首的四辅臣,实际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康熙六年六月,索尼因病去世。这一年,十四岁的康熙帝举行亲政大典。但是鳌拜却不愿归政,企图继续把持朝政,如此一来,鳌拜同辅臣之间的矛盾逐渐发展成与康熙帝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个时候,主张政务应归皇帝的苏克萨哈与鳌拜矛盾愈深。鳌拜由于专权受阻,便怀恨在心,后借机诬陷苏克萨哈,准备灭苏克萨哈的门族。当时,康熙帝认为处分太过,没有答应鳌拜。但鳌拜非常无礼,他上前,抓住康熙的手臂,康熙无奈,只好将苏克萨哈改判绞刑。

    这时,四辅臣就剩下遏必隆和鳌拜了,鳌拜更加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他在朝廷内外广树党羽,安插亲信,他的弟、侄都占据了重要的职位,实际上,鳌拜已经完全控制了国家的军政大权。他的弟弟穆里玛担任满洲都统,康熙二年被授为靖西将军,后被升为阿思哈尼哈番。他的另一个弟弟巴哈,顺治时任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鳌拜的一个儿子被封为和硕额驸,另一个儿子那摩佛担任领侍卫内大臣,后袭封二等公,加太子少师衔。那时候,凡是朝中大事,鳌拜召集他的亲信,就在家中做出决定,即使康熙帝不同意,他也强行贯彻执行。他曾强行颁布“圈地令”,致使数万人失业。另一方面,他规定了种种严刑苛法,动辄就实行酷刑。鳌拜一面培植死党,一面不择手段地排斥异己。许多官员因为违背他的意愿,被鳌拜找借口处死了。朝廷之中人人自危,无人敢说“不”字,即便在康熙面前,鳌拜也毫无顾忌,恣肆妄为,他的权势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的绝对权威,他的行为引起了康熙帝和孝庄太后的警惕。

    尽管康熙帝还小,但颇有心计,时刻关注朝政,并认真学习处理朝政的方法。对于鳌拜的为所欲为,他时时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同时也对鳌拜的错误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和反驳。

    康熙帝从亲政开始,就有意识地逐步摆脱鳌拜的控制,每当他亲临乾清门听政理事,总是直接召见满汉大臣商讨,如此一来便使鳌拜的权势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康熙帝认为,长期任鳌拜胡作非为下去,将难以控制,于是他开始考虑如何除掉鳌拜集团了。

    首先,康熙用权势来迷惑鳌拜。他下令封赏辅臣,把鳌拜授为一等公,鳌拜的二等公爵位,由他的儿子那摩佛承袭。后来康熙又加封鳌拜为太师,加封他的儿子那摩佛为太子少师。

    接着,康熙召见他的亲信侍卫、索尼次子索额图进宫秘密策划。计议决定后,康熙帝下令挑选身体强健的少年进宫做扑击、摔跤等游戏活动,陪他娱乐。每次练习的时候,康熙都在一旁观看,即使鳌拜进宫,也不回避。鳌拜认为康熙喜欢和少年嬉戏,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少年将会威胁到自己。

    最后,为避免发生意外,康熙开始削弱鳌拜的羽翼,在采取行动之前,康熙以各种名义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外地。

    康熙八年五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召集众少年,问道:“你们都是我忠诚的卫士,你们敬畏我还是敬畏鳌拜呢?”众少年同声回答:“我们都敬畏皇上!”康熙帝随即公布鳌拜所有的罪恶,并授计捉拿。当鳌拜被宣召进宫时,他毫无思想防范,康熙帝命令所有少年上前将鳌拜捉住。鳌拜还以为这是在游戏,并未在意,但看到康熙严肃的表情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顿时慌了手脚,不过为时已晚,这群少年已将他生擒。

    康熙帝将鳌拜逮捕后,马上清剿鳌拜党羽,以鳌拜为首的政治集团迅速瓦解了,主要党羽都纷纷束手就擒。

    康熙帝命和硕康亲王杰书等审查鳌拜及其党羽所犯罪行,列出了大罪三十条,其中包括欺君擅权,引用奸党,结党议政,杀苏克萨哈,擅杀苏纳海,更换旗地等,按法判处其死刑,没收其家产,其子纳穆福也被处死。

    这时的鳌拜乞请再见皇上一面,康熙帝赐恩准见,鳌拜脱下衣服,露出为清朝多年血战留下的无数伤痕,恳求从轻发落。康熙帝动了恻隐之心,考虑到他为国家建树的功勋,不忍加诛,改死刑为拘禁,其子免死,同鳌拜一起监禁。

    司马懿装病,于是曹爽便认为他已经无力与自己抗衡,不必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康熙一边增加曹操的权势,一边与小孩玩耍,于是鳌拜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最后,他们都打败了对手。

    麻痹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实用性,但用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要想通过麻痹对手来战胜对手,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掩饰会给对手造成巨大威胁的优势。竞争中,对手常常能够看到你的最大优势。因为,你的最大优势是真正令他感到担忧的地方。一旦你能够很好地掩饰住自己的这种优势,对手将会产生懈怠心理。掩饰优势的方法有很多,不过最实用的方法还是将优势“转化”成为劣势,正如司马懿和康熙的做法。

    第二,自己要有一定的实力。在麻痹对方的时候,还要注意增强自己的实力或削弱对手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以实击虚,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胜利。

    做人心眼:

    要想在竞争中获胜,除了有强大的实力外,还要有超凡的智慧。有时候,策略比实力更加重要。当自己实力弱小的时候,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善于用自己的力量攻击对方的虚弱之处。即使对手没有虚弱之处,也要善于造成对手某方面的虚弱,从而将对手击垮。

    3、戒除傲气,谦虚待人

    傲慢的性格只会偶尔伤害你,而傲慢的表情则会使你不断受到伤害。

    ——狄德罗

    《三国演义》中,作者对弥衡的描写虽然泼墨不多,但却尤为精彩。

    曹操招安刘表时,弥衡正在献帝左右做事。为了保证招安顺利,贾诩进谏说:“刘表喜欢结交名流,要想招降他,一定要派一位有大才的人前去。”许攸向曹操推荐孔融,孔融转而推荐弥衡。

    曹操得到献帝的许可后,派人将弥衡召至丞相府。弥衡行礼后,曹操并不令他就座。祢衡见曹操如此怠慢他,于是仰天叹道:“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曹操说道:“我手下的几十个人都能称得上是当世英雄,你为什么说我帐下无人?”随后,弥衡问曹操手下都有哪些人。曹操一一列举,说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四人“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张辽、许褚、李典、乐进等四人“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吕虔、满宠可为从事,于禁、徐晃可为先锋;夏侯惇是天下奇才,曹子孝是世间福将。弥衡听完曹操的话后,把曹操提到的这些人大贬一通,说荀彧可以“吊丧问疾”,荀攸可以“看坟守墓”,程昱可以“关门闭户”,郭嘉可以“白词念赋”,张辽可以“击鼓鸣金”,许褚可以“牧牛放马”,乐进可以“取状读招”,李典可以“传书送檄”,吕虔可以“磨刀铸剑”,满宠可以“饮酒食糟”,于禁可以“负版筑墙”,徐晃可以“屠猪杀狗”,夏侯惇可以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可以称为“要钱太守”,其他的人都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曹操大怒道:“你又有什么能耐呢?”弥衡毫不掩饰,说自己“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曹操见弥衡如此傲慢,本想杀他,但考虑到弥衡远近闻名,担心杀了他之后会影响到自己的名声,于是令他做了一个小小的鼓吏,想借此羞辱弥衡一番。

    曹操让弥衡做鼓吏,弥衡并没有推辞。第二天,曹操大宴宾客,令鼓吏击鼓为乐。以前的鼓吏对弥衡说击鼓一定要更换新衣,弥衡并不理会。他来到大厅,击鼓演奏了一曲《渔阳三挝》,节奏异常美妙,使听者“莫不慷慨流涕”。曹操近臣向弥衡大声喝道:“为什么不换衣服?”没想到弥衡当着众人面脱下了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随后,他旁若无人般慢慢换上衣服。曹操叱责他说:“庙堂之上,你为什么这么无礼?”弥衡答道:“欺君罔上才是无礼的表现。我不过是露出父母给我的身体,显示自己的清白而已。”曹操顺势问道:“汝为清白,谁为污浊?”弥衡狠狠数落了曹操一番,说他不识贤愚是眼浊,不读诗书是口浊,不纳忠言是耳浊,不通古今是身浊,不容诸侯是腹浊,常怀篡逆是心浊,然后接着说道:“我是天下的名士,你却用我为鼓吏,如同阳货轻孔子,臧仓毁孟子!你想成就王霸大业,哪有如此怠慢贤士的道理?”

    随后,曹操令弥衡以使者的身份去荆州招降,弥衡不答应。于是曹操一方面教人备了三匹马,派两个人挟着他前去,另一方面又让手下的文臣武将在城门外送他。曹操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弥衡的尊重,另一方面又想借刘表之手除掉弥衡。弥衡到了荆州后,戏谑刘表。刘表同样不想背上害贤之名,于是又把弥衡送到了部下黄祖处。

    一次,黄祖与祢衡共饮,不一会两人都有了醉意。黄祖问弥衡:“你在许都结识了哪些人?”弥衡答道:“大儿孔融,小儿杨修。除此二人,别无人物。”黄祖接着问道:“你看我怎么样?”弥衡答道:“你就像庙中供奉的神像,虽然受人祭祀,却一点都不灵验!”黄祖大怒,将弥衡斩杀。

    弥衡是恃才傲物的典型,其命运无疑是悲惨的。从他与曹操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也有成就一番事业的抱负。但是,就因为他的目中无人,不仅没有人愿意重用他,而且很多人都想除之而后快。

    也有人说,弥衡如果遇到刘备,肯定会有一番作为,因为刘备是一个懂得宽容的人。如果仅从弥衡的才能方面讲,这是可能的。但是,刘备不是孤立的。如果他始终不能改掉嘲讽别人、贬低别人的本性,尽管刘备不会难为他,但很难保证刘备身边的人不会难为他。

    要想成就大事,固然需要才能。但仅有才能是不够的,因为影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不能与他人处理好关系,将会处处受到阻碍。

    要想与他人处理好关系,首先要戒除傲气,以谦虚的态度与他人交往。

    曾国藩说曾在家书中写道:“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余生平颇病执拗,德之傲也;不甚多言,而笔下亦略近乎嚣讼。凡傲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也。凡心中不可有所恃,心中有所恃则达于面貌,以门第言,我之物望大减,方且恐为子弟之累;以才识言,近今军中练出人才颇多,弟等亦无过人之处,皆不可恃。”

    “余家后辈子弟,全未见过艰苦模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入于膏肓而不自觉,吾深以为虑。”

    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曾国藩十分谦虚。他认为自己享有大名,是因祖宗积德所致,且总觉名望太大,因此教育家人不可倚势骄人;傲气是致败的原因之一,并指出傲气的表现形式在言语、神气、面色三个方面。他谆谆告诫弟弟们要谦虚,对于没有经历过艰苦的后辈子弟,他更担心,怕他们不知不觉地染上骄傲的习气。

    “天道忌盈”,是曾国藩颇欣赏的一句古话,他认为“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他“势不多使”的内容是“多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也无怕者,自然悠久矣”。他也很喜欢古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认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他主张“总须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

    曾国藩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5月25日)给弟弟们的信中教诲说:“常存敬畏,勿谓家有人做官,而遂敢于侮人;勿谓己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

    后在军中,军务繁忙,他仍写信告诫沅弟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同治二年(1863年6月),曾国荃进军雨花台,立下战功,然其兄要求他“此等无形之功,吾辈不宜形诸奏牍,并不必腾诸口说,见诸书牍”,叫他不要表功,认为这是“谦字真功夫”。

    曾氏为官不傲,也与磨练有关。道光年间,他在京做官,年轻气盛,时有傲气,“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咸丰初年,他在长沙办团练,也动辄指摘别人,与巡抚等人结怨甚深;咸丰五、六年间,在江西战场上,又与地方官员有隔阂。咸丰七、八年在家守制,经过一年多的反省,他开始认识到自己办事常不顺手的原因。他自述道:“近岁在外,恶(即憎恶)人以白眼蔑视京官,又因本性倔强,渐进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恕之事,说出许多不恕之话,至今愧耻无已。”又反省自己“生平颇病执拗,德之傲也”。

    他进一步悟出了一些为官之道:“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因此,他自勉“只宜抑然自下”。在官场的磨砺之下,曾国藩日趋老成,到了晚年,他的“谦”守功夫实在了得。他不只对同僚下属相当谦让,就是对手中的权势,也常常辞让。

    自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6月)实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之后,曾位高名重,却多次上疏奏请减少自己的职权,或请求朝廷另派大臣来江南协助他。他的谦让是出于真心,特别是后来身体状况日趋恶化,他更认为“居官不能视事,实属有玷此官”,多次恳请朝廷削减他的官职,使自己肩负的责任小些,以图保全晚节。

    在居家生活中,曾国藩同样注意戒除傲气。他认为“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他不仅自律甚严,对自己的兄弟子侄也严戒其傲。

    咸丰十一年(1861年3月14日),他曾给专在家中主持家务的澄弟写信,要他加强对在家子弟的教育,并对骄傲的几种表现形式做了阐述:“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谚云:‘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非必锦衣玉食,动手打人而后谓之骄傲,但使志得意满毫无畏忌,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极傲耳。”

    曾国藩告诫子弟,千万要做到富不忘贫,贵不忘贱。既已做了仕宦之家,子弟便应力戒沾染官气,他说:“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他对家人坐轿一事都严加规范,指出四抬大轿“纪泽断不可坐,澄弟只可偶一坐之”,这种大轿不可入湘乡县城、衡阳府城,更不可入省城。并嘱咐澄弟对轿夫、挑夫要“有减无增”,随时留心此事。

    曾国藩也力戒家人在家乡干预地方行政。他给家中写信说:“我家既为乡绅,万不可入署说公事,致为官长所鄙薄。即本家有事,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构讼,令长官疑为倚势凌人。”又告诫诸弟:“宜常存敬畏,勿谓家中有人做官,而遂敢于侮人。”

    他力戒子弟不要递条子、走后门。儿子曾纪鸿中秀才后,数次到府城参加岁考科考,都不顺利。同治七年(1865年7月),已是大学士的曾国藩,特地写信告诫纪鸿:“场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纪鸿没有中举,曾国藩就把儿子接到金陵衙署中亲自教学,始终未去走后门。

    同治三年(1864年1月),纪鸿由长沙前往金陵,其父要他沿途不可惊动地方长官,能避开的尽量避开,并叮嘱船上的“大帅”旗“余未在船,不可误挂”。事无巨细,均考虑到一个“谦”字,可谓用心良苦。

    除了为官、居家外,曾国藩在求学的过程中也处处体现出了谦虚。

    千古以来,文人相轻,已成为一种老毛病。曾氏对此有清醒认识,力倡以“戒傲”医文人之短。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11月20日)他给家中的四位弟弟写信说:“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作诗文,实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他告诫弟弟们不要恃才傲物,不见人家一点是处。傲气一旦增长,则终生难有进步。在信中,他又以自己的求学经历劝勉弟弟们。

    他写道:“余平生科名极为顺遂,惟小考七次,然每次不进,未尝敢出一怨言,但深愧自己试场之诗文太丑而已。至今思之,如芒在背……盖场屋之中,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此一定之理也。”

    曾国藩还用其他人因傲气而不能有所成就或被人哂笑的例子来告诫弟弟们。比如,他在一封家书中写道:“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盛,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

    为此他总结道:“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曾国藩深知“谦受益,满招损”之理,在他所有的事业中,戒傲是第一要义,也是他人生不败之法。

    做人心眼: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有傲气。傲气不仅会引起他人的不满,而且会被竞争对手利用。一些高明的竞争对手常常会在你骄傲的时候,更加放纵你,使你变得更加骄傲。一旦你更加骄傲,便会有疏漏之处。竞争对手此时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你。因此,如果自己身上有傲气,最好尽快将其戒除。

    4、掩饰锋芒,妥善保身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尹文子》

    杨修,字德祖。《三国演义》中描述此人“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且“自恃其才,小觑天下之士”。他在曹营中任主簿时,不知伴君如伴虎,处处锋芒毕露,屡次遭到曹操忌恨。

    曹操曾命属下为自己建造一处花园,属下尽心尽力,很快将花园建好,请曹操前去观看。曹操去后,面无表情,没有对所建花园发表看法,只是提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匆匆离开。属下人苦苦思索,仍然觉得茫然。杨修对众人说道:“门上添一‘活’字,自然为阔,丞相觉得花园门太大了而已。”于是,主管此事的人立即对已建花园进行翻修,建好后再次请曹操前来观看。曹操见后,心里很高兴。不过得知是杨修解其意后,心中不是滋味。

    事后不久,塞北官吏给曹操送来了一盒酥饼,曹操即兴在盒子上写下了“一合酥”三个字,然后将其置于台上。杨修看到后,即刻将酥饼取来与众将士同享美味。曹操问杨修为何不经过自己的准许便将酥饼分与众人,杨修却解释说,“一合酥”乃“一人一口酥”之意,既然丞相如此命令,不敢不从。曹操听后,脸上虽然高兴,心中却暗暗妒忌杨修的才能。

    曹操猜忌心很重,他怕别人会暗杀他。于是常对手下说,他睡觉时总是做一些杀人的梦,告诫他们不要在他熟睡时靠近他。一日,曹操睡觉的时候将被子蹬到了地上,一侍从慌忙拾起被子准备给他盖上。这时,曹操一跃而起,拔剑就刺,侍从一命呜呼。曹操继续上床睡觉,醒后,假意不知其事,召人问之。待知实情后,曹操大哭,甚为痛苦,随后厚葬被杀侍从。杨修一语点破曹操的心思:“丞相非在梦中,而君在梦中。”这句话传到曹操耳中后,令曹操对其更加忌恨。

    后来,杨修为了使曹操的三儿子曹植能够顺利成为世子,在与曹植一派的周旋中,更加激怒了曹操,使得曹操对其动了杀机。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带兵驻扎汉中一带,本想速战速决,不想竟与刘备大军形成对峙局势。曹操心中极为矛盾,进退难定。一天,厨师送上鸡汤,曹操见碗底有鸡肋,顿时心生感慨,暗自沉吟。适逢夏侯惇前来禀请夜间号令,曹操脱口而出:“鸡肋!鸡肋!”夏侯惇误以此为号令,将其传出,众人皆知。作为行军主簿的杨修立即令随行军士整理行装,为撤退做好准备。夏侯惇不明白杨修所为,急忙赶往其帐内。杨修说道:“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听了杨修的一番解释,夏侯惇甚感有理。曹操知道事情缘由后,异常愤怒,以造谣惑众的罪名将杨修处死。

    杨修真的是在造谣惑众吗?当然不是,他只不过是道出了曹操的心声而已。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关键就在于这个“欲”字。人非圣人,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一旦一个人想加害另一个人,就能够找到表面上看起来比较正义的理由,何况曹操是一个手握重权的霸主,而杨修只是一个小小的主簿。

    那么,这个“欲”字又是如何存在于曹操的思想中的呢?根源在于杨修的锋芒毕露。正是因为他的锋芒毕露,原本就有忌妒之心的曹操对其心生忌妒,因忌妒产生了怨恨,因怨恨产生了杀机,于是“欲加之罪”。

    不仅如此,甚至有人会因忌妒直接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春秋时期,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在国都组织了一场比赛,目的是挑选一个优秀的先行官。众将认为展露才能的机会来了,于是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第一项比赛项目是剑术格斗。参加比赛的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闪耀,赛场上争斗甚是激烈。经过轮番较量以后,有六个人可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笫二项比赛项目是射箭。上一轮获胜的六名将领各射三箭,命中率最高者获胜。前四位各显其能,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第五位即将上场的是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公孙子都。只见他搭弓上箭,三箭连中靶心,然后高傲地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场去。

    被公孙子都藐视的射手是颖考叔。从外表上来看,他是一个胡子有点花白的普通老人,而实际上却智勇双全。他曾帮助庄公与母亲和解,深受庄公的重视。颖考叔不慌不忙地走到场上,“嗖嗖嗖”三箭射出,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第二轮的比赛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庄公又出了第三项比赛的题目。他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仍然没有把颖考叔放在眼里。不料刚跑了一半,公孙子都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可等他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颖考叔获得了先行官的职位后,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庄公所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立了大功。公孙子都嫉妒心起,竟拔箭、搭弓瞄准了城头上的颖考叔,只见颖考叔一头从城墙上栽了下来。

    生活中同样不乏锋芒毕露的人。这种人不愿意放过任何可以表现的机会,而且一旦表现,则力求做到淋漓尽致,恨不得将心掏出来给别人看。殊不知,他们犯了激进的毛病,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自己陷入被动。如果自己有才,不一定能够得到别人赏识,有时候还会让掌权者产生妒忌,如曹操妒杨修之才;如果自己无才,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极力自我表现,无异于班门弄斧,拙笨之处暴露无遗,给别人留下可乘之机。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土出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为了避免他人伤害自己,办法之一就是消除他人对自己的忌妒之心。而要使他人不忌妒自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改变他人的思想,另一种是掩饰自己的锋芒。只要稍作权衡,便能够发现后者才具有可行性。

    做人心眼:

    才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运表现自己的才华。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显露自己的才华,才会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但如果在不合适的时候无意义地显露才华,不仅不会有丝毫价值,而且会引起他人的妒嫉和敌视,从而为以后的道路增加了危险。

    5、谨言慎语,减少麻烦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刘备投靠刘表后,在新野驻军。一次,刘表请刘备到荆州相见,请他帮自己拿主意。

    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长子刘琦是前妻陈氏之子,次子刘琮是后妻蔡氏之子。在立后嗣时,刘表不知如何是好:如果废长立幼,有悖礼法;如果立长子为后嗣,又担心手握军务的蔡氏家族生乱。刘备建议道:“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若忧蔡氏权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爱而立少子也。”不料,蔡夫人竟在屏后偷听他们说话。听到刘备如此说话,蔡夫人对他充满恨意。

    刘备知道自己失言后,起身上了厕所。刘备发现自己大腿上的肉又长了起来,不禁潸然泪下。入座后,刘表见到他的脸上有泪痕,问他为何如此。刘备一声长叹后说道:“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刘表听后说道:“吾闻贤弟在许昌,与曹操青梅煮酒,共论英雄;贤弟尽举当世名士,操皆不许,而独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以曹操之权力,犹不敢居吾弟之先,何虑功业不建乎?”此时,刘备乘着酒兴答道:“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刘表听了刘备的这句话后,表现出“默然”的神情,“口虽不言,心怀不足”。

    刘表入内宅后,蔡夫人建议他除掉刘备,以绝后患。她见刘表不同意,于是私下与其弟商议计策,欲除刘备……

    刘备是否有图谋荆州之心,从他的以下表现可以看得很明确:

    黄祖失守夏口后,刘表请刘备去荆州商议对策。刘表此时进退两难:如果南征,又怕曹操来袭;如果不南征,又咽不下这口气。他对刘备说:“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刘备推辞出门。回到驿馆后,诸葛亮问他为什么不要荆州,刘备答道:“景升待我,恩礼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夺之?”

    诸葛亮初试牛刀,便在博望坡大败曹操十万大军。考虑到曹操会再次引兵来犯,诸葛亮让刘备乘刘表病重夺取荆州,以抵抗曹军进攻。刘备说:“公言甚善;但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诸葛亮劝说道:“今若不取,后悔何及!”刘备却说道:“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

    曹操率领大军南征时,刘表已死。刘琮见难以与曹操抗衡,于是将荆州献给曹操。此时,有人建议刘备将刘琮擒下,然后夺取荆州,诸葛亮也同意这样做。刘备垂泪说道:“吾兄临危托孤于我,今若执其子而夺其地,异日死于九泉之下,何面目复见吾兄乎?”于是,刘备收兵去樊城。

    刘备固然想建功立业,但他并没有想过从刘表手中夺走荆州。然而,他不经意的几句话竟然引来了杀身之祸。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自己看来无关紧要的话,对方却会妄加揣测。如果对方从你的话中听出了敌意,你将会处于危险境地。

    为了避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1)不要多嘴多舌

    生活中,免不了有这样一些人:心里藏不住话,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后,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就像大喇叭一样四处传播,这种行为正是愚蠢的表现。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的就是多嘴多舌导致的后果。

    有人认为:“人长了一张嘴,如果不说话,不就浪费资源了吗?”当然,人长了嘴巴不用是不可能的,但是说话也要讲究个分寸。大凡处事精明的人说话时总会留一手,做到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宁可烂在肚子里也不说。

    (2)不要使言语产生歧义

    说话前,必须仔细斟酌所说之话是否会产生歧义,尽量把话说得适宜和圆满,这样才能赢得别人好感,才算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要知道一句容易产生歧义的话语,很可能破坏原本融洽的谈话气氛,为进一步交谈设置障碍。

    (3)说话时要经过大脑

    说话前一定得看场合、看时机,权衡一句话说出后的利弊。如果说话不看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也不考虑后果,往往会惹出祸端,或遭人嫌厌。尤其是处世尚浅的青年人,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大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不管什么场合,不论时机适宜不适宜,口无遮拦、滔滔不绝。长此下去,必定会吃亏上当。

    (4)不要充当长舌妇

    日常生活中,因说话惹出风波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不负责任地在背后瞎说,捕风捉影、四处乱传,闲言碎语、添枝加叶,给许多人造成痛苦和烦恼,有些还可能酿成人间悲剧。

    有位文学家曾这样写道:“害人的舌头比魔鬼还要厉害,上帝意识到了这一点,用他那仁慈的心,特地在舌头外面筑起一排牙齿,两片嘴唇,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讲话通过大脑,深思熟虑后再说,避免出口伤人。”

    做人心眼: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有时候,尽管自己说出的话没有好坏之分,也有可能造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现象。因此,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话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6、忍中蓄势,待时而发

    专用聪明,则功不成;专用晦昧,则事必悖;一明一晦,众之所载。

    ——《尹文子》

    吕布袭取了徐州后,袁术立即派人来到吕布处,用“粮五万斛、马五百匹、金银一万两、彩缎一千匹”作为条件,希望他能够与自己合力夹攻刘备。吕布很高兴,于是派高顺率兵从背后袭击刘备。刘备得知后,立即弃了弃盱眙,向东夺取广陵。当吕布向袁术讨要东西时,袁术却拒绝了。吕布听从了谋士陈宫的建议,将刘备请回小沛。吕布假惺惺地对刘备说道:“我非欲夺城;因令弟张飞在此恃酒杀人,恐有失事,故来守之耳。”刘备回答道:“备欲让兄久矣。”回到小沛后,张飞、关羽二人都愤愤不平,刘备劝他们说“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后来,刘备借助曹操的力量除掉了吕布。

    徐州本来是陶谦让给刘备的,吕布却将其据为己有。刘备虽然想要回徐州,但吕布肯定不会拱手奉还。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只有忍耐,等待机会。否则,不仅得不到徐州,而且性命难保。

    历史上,善于忍耐的人物有很多,越王勾践便是一个典型。

    越国与吴国交战,越王兵败被吴王擒获。当时,勾践是越国国王,而吴王夫差刚好继位。为了替父报仇,夫差立志使吴强大起来,蓄势向越进攻。两年的精心准备后,吴王向越发起了进攻,一举打败了越国。勾践走投无路,他对自己目前的状况非常清楚,要想日后东山再起,就必须把自己的心思伪装起来,忍辱负重。否则,不要说东山再起,恐怕连命都保不住。勾践和他的妻子到吴国做奴仆,与之随行的还有大夫范蠡。

    为了替父报仇,夫差对勾践百般羞辱,令他们在父亲的坟旁养马。主仆三人从此便过上了忍辱负重的日子,他们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单衣,住的是一座冬天如冰窟、夏天似蒸笼的破烂石屋,每天都一身土、两手粪,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三年。夫差出门坐车时,为了羞辱勾践,他总是要求勾践在车前为他领马。每当从人群中走过,就会遭到他人的讥笑:“看,堂堂一个国王现在沦落成马夫,这样还活着,要是我啊,早就死了算了。”勾践每每听到这样的讥笑时,心在滴血,但他脸上仍然表现得笑容可掬,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他知道,一旦他不能将自己所有的情绪伪装好,自己东山再起的心思就会被夫差识破,到时候要忍受的就不只这些了。所以,勾践忍受了权势、地位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巨大痛苦,忍受了夫差的奴役。一次夫差病了,勾践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在伯的引导下去探望夫差,恰巧赶上夫差大便。待吴王出恭后,勾践尝了尝吴王的粪便后,便恭喜吴王说他的病即将痊愈,请夫差放宽心。

    正是因为这件事改变了夫差对勾践的看法,因而也转变了勾践的命运。或许勾践真的精通医道;或许勾践是在奉承吴王;或许是上天给勾践东山再起的机会。总之,夫差在勾践探望过后,病情真的好转了,而且很快就痊愈了。夫差见勾践对自己忠心耿耿,经过这三年的磨难已经放弃了复兴越国的想法,便决定将他放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遇到的困难或挫折,有哪一件能比肩负富国强民的任务更重呢?又有谁能像勾践一样,在近乎于残忍的羞辱上忍辱负重呢?也许这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纵观这一时期勾践的忍,可以说成是顺从。之所以他会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尽快回到自己的国土,再次卷土重来。而他的这种忍耐正是他高明之处所在。他深知,要逃离夫差的掌控,只有用忍耐来伪装自己的心思。否则,很可能会断送性命。

    唐代武则天专权时,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以严刑厉法、奖励告密等手段,实行高压统治,对抱有反抗意图的李唐宗室、贵族和官僚进行严厉镇压,先后杀害李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接着又杀了大臣数百家;至于所杀的中下层官吏,就多得无法统计。

    武则天曾下令在都城洛阳四门设置“匦”(意见箱)接受告密文书。对于告密者,任何官员都不得询问。告密核实后,对告密者封官赐禄;告密失实,并不受罚。这样一来,告密之风大兴,不幸被诛连者不下千万,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一次,酷吏来俊臣诬陷平章事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来俊臣出其不意地先将狄仁杰逮捕入狱,然后上书武则天,建议武则天下旨诱供,说什么如果罪犯承认谋反,可以减刑免死。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与家里人通气,也没有机会面奏武后,说明事实,心中不由焦急万分。

    审讯的日子到了,来俊臣在大堂上读武则天的诏书,就见狄仁杰已伏地告饶。他趴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使得万物更新,我仍坚持做唐室的旧臣,理应受诛。”狄仁杰不打自招的这一手,反倒使来俊臣弄不懂他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戏了。既然狄仁杰已经招供,来俊臣将计就计,判他个“谋反属实,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来俊臣退堂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也要再诬告几个人,如把平章事杨执柔等几个人牵扯进来,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听后,感叹地说:“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再加害他人?”说完一头向大堂中央的顶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

    王德寿见状,吓得急忙上前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里休息,又赶紧处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渍。狄仁杰见王德寿出去了,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在上面,写好后,又将棉衣撕开,把状子藏了进去。一会儿,王德寿进来了,见狄仁杰一切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狄仁杰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烦请您将我的这件棉衣带出去,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

    狄仁杰的儿子接到棉衣,听到父亲要他将棉絮拆了,就想: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送走王德寿后,急忙将棉衣拆开,看了血书,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叫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一听说武则天要召见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应付过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曾被来俊臣妄杀的平章事乐思晦的儿子也出来替父伸冤,并得到武则天的召见。他在回答武则天的询问后说:“现在我父亲已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可惜的是法律却被来俊臣等人给玩弄了。如果太后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吩咐一个忠厚清廉,你平时信赖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谋反的状子,交给来俊臣处理,我敢担保,在他酷虐的刑讯下,那人没有不承认的。”

    武则天听了这话,稍稍有些醒悟,不由想起狄仁杰之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

    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死于严刑酷法了。”

    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

    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根本没这事,请太后明察。”

    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了狄仁杰的笔迹,发觉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

    有时候,忍耐是为了保存实力,而硬碰硬则会让自己吃大亏。忍耐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这种做人态度似乎有些背道而驰。人们的内心深处早已经给英雄下了一个定义:大丈夫就应该具备“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豪情,只有这样才不愧人们那句英雄的赞语,而那些忍辱的人却被扣上了懦弱而无能的帽子。就此看来,人们的这种思想似乎有些偏激。忍耐也要分清状况,但是这里所说的忍耐是为了更好地隐藏,以便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而不是要人们向困难、权贵永远地低头。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忍辱负重的最好诠释。

    与刘备、勾践、来俊臣形成鲜明对比的、也正是人们一直称之为英雄的西楚霸王项羽,他的结局难道不能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吗?

    乌江岸边,乌江亭长热情地招呼他说:“江东虽小,足可够大王称王称霸,请大王速速过江。”而项羽是那种宁折不弯的人,对乌江亭长的劝说怎么能听得进去?最后只好自刎于乌江岸边。

    假设一下,如果当时项羽忍耐一下,听从乌江亭长的劝说过江,结果有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一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虽然这些只是猜测,但是也不能否认机会的存在。

    宁折不弯虽然是做人的一个原则,但是,忍辱负重却是为人处事的一种智谋,结果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用忍耐应对不利的局面是高明的办法,当人们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忍耐应对当前的屈辱与刁难是最理想的方法。很多人都无法体会到忍耐的好处,取而代之的是冲动、过激的行为,其实,适时地忍耐一下,以退为进,可以改变局势,转败为胜。

    做人心眼:

    忍耐是大智者所为,它是一种生存智慧。在中国历史上大凡有智慧的人在面临危险时,都能从大局考虑,以忍化解险情,求得生存,然后再伺机而动,取得胜利。

    7、静观其变,后发制人

    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荀子·议兵》

    刘备偷袭许都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被曹操逼得没有立锥之地,遂投奔荆州刺史刘表。曹操本想攻打荆州,但考虑到袁绍还未除掉,于是起兵北征。

    此时,袁绍军中已经产生矛盾。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受袁绍喜爱,被留在冀州。袁绍手下有四位谋士: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其中,审、逢二人一向辅佐袁尚,辛、郭二人一向辅佐袁谭。当袁绍提起立后嗣时,双方产生了异议。接着,袁绍中了曹军的“十面埋伏”之计后大败,令辛评、郭图随袁谭前去青州整顿,令袁熙仍回幽州。

    曹军压境,袁尚自从上次杀了曹操军中徐晃部将史涣后,便以为自己不一般,于是不等援军至就引兵迎战曹操,结果大败而回。袁绍经过两次大败后,心情极度低落,又听说曹军压境、袁尚败回,心中受惊,遂导致旧病复发,命丧黄泉。

    袁绍死后,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由他统领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接着,他们派人前往三州报丧。此时,袁谭只听说父亲病亡,并不知道袁尚已经被立为大司马将军,于是在冀州城外屯兵,派郭图入城察探虚实。郭图见到袁尚后,说袁谭因病不能前来。于是袁尚让他转告袁谭,令其为前锋迎战曹操。郭图以“军中无人商议良策”为由,从袁尚处得到逢纪。

    袁谭本想杀了逢纪,郭图建议道:“今曹军压境,且只款留逢纪在此,以安尚心。待破曹之后,却来争冀州不迟。”袁谭接受了郭图的建议,引兵前往黎阳,被曹操战败,求救于袁尚。不料,袁尚仅拨兵五千,而且这五千救兵在半路已经被曹军消灭。袁谭大怒,责骂逢纪,逢纪作书向袁尚求救。袁尚本想借曹操之力除掉袁谭,但听说袁谭有降曹的意图后,亲自引兵三万前往黎阳救助。不久,袁熙、高干引兵前来助阵。

    尚军虽兵分四路,但最终被曹操一一打败。袁谭与袁尚退守冀州城,袁熙与高干在离城三十里地下寨。曹军追至冀州后,连日攻打城池,结果久攻不下。此时,郭嘉建议道:“袁氏废长立幼,而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于是,曹操调整军队后率领大军攻打荆州。

    曹操移兵南征后,袁谭、袁尚之间的争斗便开始了。袁谭本想设计除掉袁尚,不料被袁尚识破。袁尚引兵出城战袁谭,袁谭大败后逃奔平原。不久,袁谭引兵再战,又被打得大败而回。袁绍乘胜追至平原,袁谭坚守不出。为了能够解围,袁谭假意投降曹操。

    曹操见袁谭来降,知时机已到,立即督军北上,一举收复了冀、青、幽、并四州。

    有时候,等待是很重要的。在等待的过程中,形势在发生不断变化。当形势发展到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便可以稳操胜券。

    郑武公于公元前743年将王位传给郑庄公。庄公之母对武公的这一决定表示反对。因为,庄公出生时难产,其母武姜为此受到惊吓,从此就讨厌他,认为他是不祥之人。

    庄公继位以后,其母屡次诋毁庄公,并为小儿子共叔段要了很多地盘,但姜氏并未满足,又逼迫庄公把京城划分给共叔段。

    共叔段得到京城后,在那里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势力,在其母的帮助下准备里应外合,谋权篡位。

    庄公明知母亲不喜欢自己,也知道共叔段与母亲密谋造反的事。但他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是心里有数。他明白想要破除弟弟的阴谋,必须欲擒故纵。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只有这样才能等待良机一举歼灭。

    随着共叔段势力的不断扩大,郑国大夫祭仲向庄公进谏说:共叔段暗地里招兵买马、扩大势力,迟早要给郑国带来灾难。庄公却说:“这是国母的意思。”祭仲建议庄公立刻铲除共叔段防患于未然。可他却说:“你就等着吧。”在庄公的纵容下共叔段更加大胆,很短的时间内就又占领了京城附近的两座小城。

    郑大夫公子吕劝庄公说:“一山难容二虎,一个国家也不可能有两个国君,假如你要把国王的位子拱手相让于共叔段,那么作为臣子的我们就去为他当大臣;如果不想交权予他,就必须赶快铲除他,以免老百姓有二心。”庄公表面上假装很生气,实际上却将公子吕的劝告完全记在了心里,对他说:“这事你不要管。”

    郑庄公对当时的局势很清楚,他知道过早动手,肯定会遭到别人议论,认为他杀害亲弟弟实在不仁不义,更何况其母也站在共叔段那边,牵连到母亲即被扣上不孝的帽子,因而他故意放纵共叔段让其阴谋公开于天下,直到共叔段和姜氏密谋里应外合时,才下令讨伐。共叔段被迫过上了逃亡的日子。

    其实,庄公对于共叔段招兵买马、扩大城池的行为并非视而不见,而是故意姑息,将自己置身于复杂时局之外,静观共叔段的一切举动,等待时机成熟后,克敌制胜。

    做人心眼:

    先发制人有时候反而显得被动,因为当对方的意图还没有通过行动表现出来时,主动出击便难以得到其他人的认可,甚至有可能造成众叛亲离的后果。即使以后能够澄清,也已经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与其如此,不如在察觉对方的意图后立即积蓄力量,当对方开始行动时,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其制服。

    8、进退自然,收放自如

    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

    ——程允升

    庞统在蒋干的引荐下来到曹操处后,曹操待他甚为殷勤。庞统先是称赞曹军的水阵如何如何,后又指着江南说道:“周郎,周郎!克期必亡!”曹操听后,心中大喜。

    随后,曹操与庞统一边饮酒,一边谈论兵机。就在这时,庞统献上了连环计。

    操军远道而来,很多军士因不服水土出现不同症状,轻则呕吐,重则死亡。庞统在献连环计的时候便以此为立足点,问曹操军中有没有良医。曹操不知庞统是何意,庞统解释道:“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有了这番提醒后,庞统顺势说道:“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曹操自然愿意洗耳恭听,庞统接着说道:“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在曹操的迫切追问下,庞统建议将大小船只“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用铁环锁在一起,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如此以来,军士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不会再因船体颠簸而不适应。

    曹操听完庞统的建议后,立即令人动手将船只连起来。庞统见曹操已经中计,打算脱身。曹操为人一向机警,要想顺利脱身,必须消除他的疑心。于是,庞统采取了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提出为曹操作说客。庞统对曹操说:“某观江左豪杰,多有怨周瑜者;某凭三寸舌,为丞相说之,使皆来降。周瑜孤立无援,必为丞相所擒。瑜既破,则刘备无所用矣。”曹操见庞统既为自己献计,又帮助自己孤立周瑜,心有所动。

    第二步,向曹操拜求榜文。庞统假装担忧曹军渡江后会滥杀无辜,非要曹操为自己写榜文,以饱宗族性命。在曹操看来,这也合情合理。

    第三步,提醒曹操尽早进兵。得到曹操签押的榜文后,庞统又补上一句:“别后可速进兵,休待周郎知觉。”

    如此以来,曹操对庞统不仅没有疑心,而且还心生感激。对庞统来说,他可以从容自如地回东吴了。

    庞统的表现可以称得上进退自如,收放自如。进可以深入虎穴,退可以虎口脱险;放可以完成任务,收可以返回东吴。

    陈珪同样是一个进退自然、收放自如的人物。

    袁术七路大军直逼徐州时,吕布坐卧不安,立即召众谋士商议。陈登向袁术献计,表示不仅可以保住徐州,而且可以生擒袁术。他说:“韩暹、杨奉乃汉旧臣,因惧曹操而走,无家可依,暂归袁术;术必轻之,彼亦不乐为术用。若凭尺书结为内应,更连刘备为外合,必擒袁术矣。”

    吕布接受了陈登的计策,让吕布前往韩暹、杨奉处下书。陈登得知韩暹一军奉命取下邳后,在下邳道上等候韩暹。韩暹下寨后,陈登入寨拜见他。韩暹问陈登:“你是吕布的人,来我这干吗?”陈登笑着回答说:“我是大汉公卿,为何说我是吕布的人呢?倒是将军你原来是汉臣,而今却成了叛贼之臣。如此以来,你们往日的保驾之功将化为乌有……”在陈登的一番劝说下,韩暹愿意说服杨奉,一起作内应。

    于是,吕布与韩暹、杨奉二人里应外合,再加上关羽前来相助,袁术大败。吕布得胜后,大摆宴席犒劳军士。吕布欲“保韩暹为沂都牧、杨奉为琅琊牧”,陈珪建议道:“不可。韩、杨二人据山东,不出一年,则山东城郭皆属将军也。”吕布欣然赞同。陈登私下问父亲陈珪为什么不把韩、杨二人留在徐州,以便除掉吕布。陈珪答道:“倘二人协助吕布,是反为虎添爪牙也。”

    在关键的时刻,陈珪能利用韩暹、杨奉;当危机解除后,他又能将他们调到远处,减少他们的威胁。这种大智慧是值得借鉴的。

    然而,有些人却不能够做到这点,常常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现象,从而导致自己在人生之路上惨败。

    20世纪50年代前后,地产业开始在香港初露端倪。1947年中国银行曾以每平方英尺251.44元的价钱,投得中环一块官地,创下当时地价最高的纪录。同时内地资金大量涌进香港,香港的各行各业一度蓬勃,这个时候“联邦特惠税”优惠政策在香港实行,中外商人纷纷涌入香港,社会对土地和楼宇的需求量自然日益增加。

    香港人口在短短的五六年间也激增了好几倍。抗战结束时,香港人口仅有50多万,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口已经超过150万。

    资金的涌入,人口的激增,这些都促使地产行业逐渐繁荣起来。为了能够从地产行业中谋得利润,一些地产商别出心裁,采取了许多有创意的销假方法。在这里要首推祖籍广东番禺的霍英东,卖楼花便是他在1954年首创的销售方法。

    以前,地产商卖楼的方式是将楼房整幢售出或出租,这样做的好处是卖楼的速度快,不需要花费多少精力便可完成组收工作。但作为商人,他们是不怕麻烦的,只要有利可图。通过整幢租售的方式来赚钱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了,因为他们需要从地产中得到更多的利润。于是,卖楼花应运而生。它一反以前整幢楼房租售的做法,在楼宇兴建之前先将其分层分单位(单元)预售,得到了买家的预付款后,再动工兴建。

    地产商的这种做法的确高明,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一方面,他们可以用买家的预付款建楼;另一方面,他们又可以将自己拥有的地皮以及没有完工的物业拿到银行按揭(抵押贷款)。那个时候,银行的按揭制在无形中又为卖楼花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便利。因为,在当时,银行有这样的规定,用户只要能够将首期款(所买楼房楼价的10%或20%)付清,就可以在银行将该楼宇作为抵押,银行会替买家把买楼的未付款项一次性付给地产商。银行能给买楼者提供这样的帮助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买楼者在未来的若干年时间内,必须按月付还银行贷款的本息。

    由于售楼花能够加快资金回笼,资金不足的地产商可以借此来筹足资金,发展自己的事业;资力雄厚的地产商则可以用回笼的资金来购买地皮,快速扩展自己的地产。

    于是,卖楼花在港形成了一股热潮,大大小小的地产商开始纷纷效仿。

    廖宝珊是一位潮籍银行家,他创建了廖创兴银行。身处银行业的廖宝珊也涉足了地产业,卖楼花出现后,他和其他的地产商一样,开始跟风。廖宝珊凭着自己在银行业的优势,卖起楼花来更是得心应手,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西环地产之王”。

    为了迅速扩张地产,廖宝珊不顾一切,几乎掏空了储户的存款,灾难一步步向他靠近。

    1961年,廖创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廖宝珊此时负债累累,无法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结果因突发脑溢血而猝亡。

    廖创兴银行的挤提风潮好像引起了香港政府的警觉,为了引导地产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他们对建筑业上的一些条例做了修改。但是,建筑法的修改和实施之间还有一个时段,修改后的建筑法在1966年才能生效。香港政府对建筑法的修改引起了一轮新的建房高潮,因为众多地皮拥有者认为,修订后的建筑法无疑会对今后的建筑业限制更多,它的实施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利润。为了能够在修订后的建筑法实施前大捞一笔,地产商和银行并没有吸取被人们称为“西环地产之王”的廖宝珊的惨痛教训。地产商生怕错过最后机会,争先恐后地建楼;各银行也挽起衣袖,大显身手,他们不仅积极地配合地产商,为他们提供按揭,而且自己也加入了建楼行列中。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矗立在香港的各个地方。

    1965年1月,明德银号重蹈覆辙,为了投机地产将银行储户存款掏空,因挤提宣告破产。明德银号的破产犹如一根导火索,它引发了全港的挤提风潮。众多参与地产投机的大小银行都陷入了危机之中,整个银行业呈现出了一派萧条景象,就连颇具实力的恒生银行也招架不住,无力抵抗这次挤提风潮,为了免遭破产,不得不将股权出卖给汇丰银行。

    银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业,因为它是地产业的后盾。建房热潮的掀起,更加拉进了两者的关系。银行业就如同房地产业的血液,银行业出现了危机,房地产业就会因供血不足甚至没有供血来源而瘫痪。

    挤提风潮发生后,靠银行输血的房地产业一落千丈。一些炒家因脱身迟缓弄得臂断翼折,血本无归。那些投机的地产商和建筑商纷纷宣布破产。

    霍英东发明了卖楼花的创举,而且从中得到了丰厚的利润。但由于收手及时,他没有受到各种冲击,而是安全上岸。然而,那些盲目更风的地产商及银行为了能够得到最大的利润,不惜一切代价向房地产进军,将自己推向了无底深渊。

    其实,卖楼花是存在风险的,只是后来跟风的地产商及银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卖楼花的过程中,地产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银行也因此承担着主要风险。地产商和银行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地产商能否从楼花中获利与银行休戚相关,银行的按揭制如何实施直接关系到地产商能够获得的利润大小;反过来,地产业的盛衰对银行的利益有着直接影响。双方一荣俱荣,一损皆损。

    做生意的时候,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要被眼前的巨额利润所吸引,保证在稳健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不会像上面的一些地产商和银行那样败得一塌糊涂。

    做人心眼:

    万物都是平衡的,一味地前进不能成事,一味地后退也不能成事。只有在该退的时候退,该进的时候进,才能够做到退一小步、跨一大步,从而将事业做得蒸蒸日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