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原来是这样-文武之道:包拯与狄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新政夭折后,大宋朝廷又回到以前那种平淡无奇的状态中,得过且过。之所以还能够得过且过,是因为辽国与西夏都没来进攻,边境宁静。

    由于西夏的崛起,对辽国是一大威胁,宋夏战争结束了,而辽夏战争刚刚开始。辽国三次对西夏发动大规模进攻,然而这个西北小国果然厉害,居然三次都把辽国给打败了。辽夏两国矛盾激化,对大宋来说无疑是有利的,因此大宋帝国国运长久,并不是真正强大,而是运气不错。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宋仁宗时代一无是处。宋朝皇帝有一个特点,暴君是比较少的,多数皇帝都有文艺范,温文儒雅,这也导致宋代文化高度繁荣。总体上说,宋朝是比较文明的一个朝代,对大臣的杀戮是很少的,这也是宋太祖遗留下来的传统,不杀功臣,而且“不以言罪人”,就是不因为你的政见不同,就抓起来杀头。

    这种文明的政治气氛下,也涌现了不少清廉的官吏,虽然不能从根本来杜绝官僚主义,但毕竟给百姓带来一点希望。其中最著名的清官,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包拯。

    黑脸包公大名在中国是无人不知,小说、戏曲、电影、电视不断地演绎包公的形象,当然,这些都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包公形象,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包公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俗话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包公故事千年流传,经久不衰,这是出于民间对这位清官的爱戴。他是一位清官、铁面无私,这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包拯出生于公元999年,他的政治生涯主要是在宋仁宗当朝时期,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在大理寺(略相当于今天最高法院)任职,包公断案的本领,大概就是在这里学来的。后来到地方当过知县、知州,善于断案,政绩突出,加之为官清廉,在1043年时调回京师任监察御史,负责弹劾贪官污吏。时值庆历新政,包公属于无党派人士,既不站在范仲淹的改革派一方,也不站在夏竦的保守派一方,只是埋头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宋史》是这样写包拯的:“公性峻直,恶吏苛刻,务敦厚。”他是那种嫉恶如仇的人,对恶吏深恶痛绝。他出自大理寺,长期与刑狱打交道,但并不推崇严刑峻法,务求敦厚,显然这是受到儒家思想“忠恕”之道的深刻影响。与其他官吏不同,他几乎没有关系网,从不加入哪方阵营,史书称他“与人不苟合,不为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堪称为公忠体国之表率。也正因为如此,包拯在官场上升迁是比较慢的,他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与绝佳的口碑。

    包拯最为人称道的,一是清廉;二是不畏强权;三是为民申冤,这也是包青天的形象。包拯为官数十年,可谓是两袖清风。在地方任职时,比如知端州时,端州盛产砚,以前官员总是巧取豪夺名砚以贿赂权贵,而包拯“岁满不持一砚归”。史传称他“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在吃、穿、住、用方面,当官时与没当官时并无两样。他甚至还立了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称赞他“清节美行,著于贫贱”,可见其清廉的美名,在生前便是朝野尽知了。

    自己坐得正,才有攻击贪官污吏的底气。

    说到不畏强权,包拯也是出了名的。包拯当过监察御史、谏议大夫等,职责之一就是弹劾不法官员,可以说,这就是他的职业。古代的监察制度虽然发达,具体实施时未必有多少作用,说到底,监察官也是人,也害怕得罪人后遭到打击报复。但包拯很猛,攻击火力很强,天不怕地不怕,官修《宋史》中的《包拯传》中这样说:“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为此,他甚至得了一个“阎罗”的称号。

    被包拯弹劾落马的人无数,普通官员就不说了,就是朝廷重臣也得挨“奏”。

    我们来说一个包拯弹劾三司使的故事。

    三司就是盐铁、户部、度支三个机构,三司使即此三大机构的长官,总管国家财政,相当于财政部长。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肥缺,谁坐上这位置,中饱私囊的机会多的是。三司使张方平购买了一富豪的地产,估计是低价买来,肥水不少。岂料被包拯抓住尾巴,一把揪下马来了,丢了这个肥差。继任三司使的宋祁是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可是有个毛病,生活奢侈,出手阔绰。让这种人管国家财政怎行,包大人又上书皇帝,把他给拉下马了。顺便说一下,宋祁有个哥哥,名叫宋庠,当过枢密使、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单地说,就是宰相级的人物,也被包拯给弹劾下台了。

    当然,必须承认,包拯能弹劾这么多人,与皇帝的开明是分不开的。若是遇上个暴君,你不畏强暴,只能意味着死得比别人早。

    说实话,包拯给人的印象并不友善。他并不是那种和颜悦色的人,而是整天板着脸,一点笑容也没有。当时有人这样说:“包拯笑,黄河清。”什么意思呢?包拯要是能笑,那么黄河水也得变清了,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他有许多称呼,如“黑包公”、“包黑子”、“包侍制”、“包龙图”,前面是说相貌黑,后面是说他的官职。但最贴切的一个外号,应该是“阎罗王”,大家可曾听过有会笑的阎王吗?包拯就是那个不会笑,大笔一挥可夺人魂魄的阎罗王。

    我们不要被他酷酷的外表欺骗了,他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他不会冲着百姓微笑,但绝对会为民伸冤。我们看惯了包公破案的故事,他在大理寺待过,在地方为官多年,后来又出任开封知府,确实破案无数,但具体是什么案件,史书仅仅记了一件。不过小说流传的包公案,也未必都是虚构,民间能流传,自有其蓝本。

    1057年,包拯任开封知府,他修改了一些规章制度。比如说,以前开封府讲排场,小民是不能直接进去告状的,而要先转呈给胥吏。这样子,府中官吏贪败滋生,于是乎“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包拯把府衙大门打开,百姓可直接进门找包大人,既杜绝腐败,又提高办事效率。开封百姓,莫不拍手叫好。

    由于性情耿直,包拯一生仕图起起落落,但总来说,他是幸运的,他治下的百姓也是幸运的。1061年,包拯成为枢密副使,跻身于最高决策层,只是不久后便病逝。斯人虽已逝,但他作为“清官”的形象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在老百姓心里树起了一块千年不朽的丰碑。

    如果说包拯是宋仁宗时代最负名望的文官,那么狄青则堪称是最有才华的武将。

    作为一代名将,狄青的军旅生涯是从一名普通士兵开始的,他一步一个脚印,以自己的才华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实现从士兵到统帅的人生飞跃。

    1038年,李元昊称帝,宣布西夏独立,次年,宋夏战争爆发。在这场历时四年多的战争中,大宋军队整体表现不佳,多次在决战中被西夏军重挫。开战之初,宋军屡战屡败,全军上下士气低落,从将军到士兵对西夏军队都深持恐惧之心。

    当时狄青是三班差使,仅仅是军队中的一个小头目,大家都不敢出战,他就自告奋勇,充当先锋。在四年多的战争中,狄青声名鹊起,每次战斗,他都冲锋在前,而且脸戴了一个铜面具,令人看了毛骨悚然,这也成了他的招牌标志。在四年多的战争中,他总共参加了二十五次战斗,身负八处箭伤,但都大难不死。他以无所畏惧的英勇表现以及拼命三郎的顽强作风,为自己赢得了未来。

    由于战功卓著,狄青被提拔为延州指使。有一回,经略判官尹洙巡视前线时,与狄青交谈一些军事上的事,认为此人非常有才华,便把他推荐给了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推荐词是:“此良将材也”。

    正苦于手下无干将的韩琦、范仲淹马上召见狄青,经过一番交流后,发现这个小伙子武艺高强、精明强干,在行军作战上也极有天赋。韩琦、范仲淹一致认为,狄青乃是不可多得的将材,须好好培养才行。可是范仲淹也发现,狄青虽有军事天赋,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他的知识水平比较低。倘若要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范仲淹扮演了伯乐的角色,他送了狄青一本《春秋左传》,并语重心长地说:“一位将军若不知道古今中外的事,那也不过只有匹夫之勇罢了。”从此之后,狄青发愤读书,不仅读了《左传》,还把秦、汉以来的兵法书全都研究了,其军事理论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

    奠定狄青一代名将地位的一战,是平定侬智高之役。

    侬智高是何许人呢?

    这里我们先简单说些背景资料。

    宋朝在疆域面积上,与全盛时期的汉、唐是不能相比的。此时西南的交趾(今越南北部)已经脱离中原政权的统治,在交趾与大宋邕州(广西南宁)之间,有一个广源州,其首领就是侬智高。广源州这个地方,崇山峻岭,有大山大河,盛产黄金、丹沙,民风强悍,善于战斗。侬氏家族历来是广源州的酋豪,臣服于交趾。侬智高这个人颇有野心与抱负,他曾经与交趾打仗,但战败被俘。考虑到侬氏的势力,交趾把他释放回广源州,可是这改变不了侬智高独立的决心。

    仁宗皇祐元年(1049),侬智高出兵占据安德州,宣布脱离交趾统治,建立“南天国”。侬智高上表大宋朝廷,请求归顺,但是大宋朝廷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拒绝其要求。这位南天一霸索性广招亡命之徒,于1053年率五千精兵,攻破邕州,改国号为“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之后连续占领横州、贵州、藤州、梧州、封州等,一路向东,直逼广州城。侬智高围困广州五十七日不克,遂解围攻破昭州。一时间,南方局势恶化,大宋帝国又一次面临严重的外患。

    在这个时候,已经升任枢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奋勇,他上书皇帝说:“臣起自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数百,益以禁军,羁贼首致阙下。”仁宗皇帝任命狄青为荆湖南北路宣抚使,讨伐侬智高。

    狄青抵达前线后,发现情况非常糟糕。

    起初驻扎在南方的宋军对侬智高多抱有轻视之心,正因为轻敌,故而损兵折将。狄青下令,所有将领不得轻举妄动,等待他统一部署。可是有人急于立功,对统帅的命令置若罔闻。陈曙擅自发兵八千出战,大败而还。狄青毫不客气地将陈曙斩首示众,所有人无不大惊失色。

    侬智高发现新来的宋军统帅按兵不动,不由得讥笑大宋帝国的将军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罢了,等了十来日没发现动静,稍有松懈。岂料狄青正是故意迷惑敌人,在敌人松懈之时,正是他进击之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正是狄青的作兵风格。宋军急行军一昼夜,一举越过天险昆仑关,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邕州东北的归仁铺(广西南宁东北)。侬智高紧忙出动大军应战,狄青正面以步兵接敌,将蕃落骑兵作为奇兵,在战斗关键时刻投入作战,从左、右两翼包抄,侬智高大败,是役损失数千人。

    吃了败仗后,侬智高退回邕州城内。狄青紧追不舍,推进五十余里,侬智高精锐尽失,自知不是狄青对手,遂纵火烧了邕州城,在夜色的掩护下,仓惶出逃。收复邕州城后,宋军缴获了侬智高留下的金帛巨万,并且发现了一具尸体,身着金龙袍。当时有些将领认为这是侬智高的尸体,打算向朝廷邀功。狄青答道:“安知这不是侬智高的诡计呢?我不敢在没确认的情况下,向朝廷假报邀功。”

    狄青的判断是对的。据史料所记,侬智高的确没有死,他逃到了大理(今云南),不过其政治生涯从此画上句号。

    狄青平定侬智高之役,其规模是比不上宋辽战争或宋夏战争。然而侬智高凭借广源州区区一块地盘与数千蛮兵,居然能蹂躏两广,从邕州一路杀到广州,可见宋朝国防力量之孱弱。这次胜利对兵事不振的大宋帝国来说,仍然算是注了一针强心剂。自太宗皇帝后的两百多年,大宋帝国在对外战争上胜少败多,弱势明显,狄青的胜利,对朝廷乃是莫大的慰藉。也正因为如此,狄青成为帝国的英雄,他一路高升,直至升任枢密使,成为帝国的顶梁柱。

    狄青的人生就是一部奋斗的励志书。他出身低微,早年因为当兵,在额头上有刺字(宋募兵时多有刺字),后来成为国家重臣,刺的字还在。皇帝看不过去,亲赐药水让他把刺字除掉。狄青用手指着刺字对皇帝说:“陛下乃是以战功提拔微臣,而不是问臣的出身门第。臣之所以有今日,正是从此刺字当兵开始。臣想保留此刺字,以劝勉诸兵士能留在军队中,请恕臣不奉诏之罪。”也就是说,狄青留着额头上的刺字,就是要给普通士兵树立榜样,只要肯奋斗,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在仁宗时代,狄青是最负盛名的将领,他的故事后来也同样被改编为小说,广为流传。狄青与汉代名将卫青颇有类似之处,两人均出身低微,后来均成为军界的一号人物。只是卫青崛起还沾了外戚的光,而狄青则完全是靠自己的奋斗。俩人的性格也有共同点,缜密而寡言,沉勇而有大略,居于高位时不忘卑微,始终怀着戒慎之心。在行军作战上,狄青与卫青一样,用兵上深谋远虑,审时度势,耐心等待最佳战机,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所不同的,卫青生于汉朝最强盛的时代,狄青所处的宋朝则相对孱弱,故而他虽有不世之才,终究未能取得卫青那么伟大的业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