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原来是这样-千钧一发:吕端大事不糊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至道三年(997)三月某日,开封。

    这一天,帝国宰相吕端又像往常那样进宫问疾。问谁的疾呢?皇帝宋太宗。五十九岁的皇帝快不行了,尽管在宫中没人敢私下这么说,但大家都心里有数。当吕端跨进皇帝寝宫时,一眼看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一个是明德皇后,另一个是大太监王继恩。他的眼光还在搜索另一个人,可是没看到,他的内心不由得一沉。皇帝病入膏肓,随时可能驾崩,但太子居然不在身旁!

    父皇病危,作为接班人的太子居然没在身边,可见这其中有文章。熟悉历史、洞悉人性的吕端马上意识到:有人想阻止太子登基。谁呢?只要看看谁待在皇帝身边就知道了,正是明德皇后与王继恩。吕端探望了皇帝,已经不省人事了,皇帝若是死了,这皇宫之内,会不会掀起惊涛骇浪呢?

    不行,一定要通知太子。吕端没有带纸,他在笏板上写了两个字“大渐”,然后交给亲信,要他火速送往东宫。“大渐”什么意思呢,就是“病危”,告诉太子皇上已经病危了,赶紧入宫,迟则生变。

    吕端这么着急,是因为他知道王继恩的阴谋:这个翻云覆雨的大太监想废掉太子!

    为什么王继恩想废掉太子呢?

    这事,我们还得从宋太宗立太子说起。

    当年宋太宗以皇弟的身份窃取大权,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他迟迟不敢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为宋太祖的两个儿子以及弟弟赵廷美都有继位权。几年后,太祖皇帝的两个儿子,一个自杀,一个暴死;皇弟赵廷美同样遭迫害而死。这么一来,宋太宗可以名正言顺地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可是谁又想得到,立储一事,竟然非常不顺利。

    有人会问,古代不都长子继承吗?立长子为储君不就完事了吗?确实,宋太宗是想让长子赵元佐接班。可是赵元佐这个人比较有同情心,也比较脆弱。叔父赵廷美被迫害致死,对赵元佐刺激太大了,他居然精神失常,甚至有一回自己放火烧了寝宫。太宗皇帝大怒,把长子赵元佐废为平民,让次子赵元僖担任开封府尹,这是宋太宗当皇帝之前的官职,被外界解读为“准太子”。

    然而,准太子赵元僖尚未转正,却在公元992年时意外病死,年仅二十七岁。赵元僖之死,对宋太宗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一夜之间,变得苍老了。

    太宗皇帝还有六个儿子,那么要立谁呢?大儿子不行,二儿子死了,三儿子赵元侃当然成了首选。出于谨慎,宋太宗迟迟未下定决心。立储这件事,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小心是必要的。这时,皇帝想到了一个人,此人正是以正直敢言著称的寇准。他想听听寇准的意见,可是这时寇准在哪里呢?被贬到青州去了,原因是顶撞皇帝。敢顶撞皇帝的人,就是敢说实话的人,宋太宗把寇准召回,征求他的看法。寇准的回答是:“知子莫若父,陛下觉得可以,那定是可以。”对立赵元侃为太子表示认可。

    就这样,赵元侃被立为皇太子,改名叫赵恒。册立皇太子,意味着大宋政权将会平稳过渡,因为京师百姓对此非常支持,大家对皇太子的评价不错,称他“真社稷之主也”。换作其他人,听到儿子被人吹捧,那肯定是开心的。但是这句话传到宋太宗耳中,他却觉得刺耳无比。为什么呢?宋太宗这个人是比较厚黑的,他有没有对哥哥下手这个尚有疑问,但对侄儿、弟弟都是铁石心肠的,甚至对长子也不客气,贬其为庶人了。从五代过来的人,对子弑父的情况已是见怪不怪,权力超越亲情,这是政治生存的基本法则。

    如今他还没死呢,百姓就这样拥戴皇太子,把他这个老皇帝放哪儿呢?他对寇准抱怨说:“四海心归太子,欲置我于何地?”这不是想让我早点下台,想咒我早死吗?还好寇准这个人反应敏捷,忽悠说:“这不正说明陛下您有眼光吗?这可是国家之福,万世之福啊。”皇帝听了后,便也消了气了。

    但是皇帝的反应,却被一个人记着了。

    此人正是王继恩。

    在“斧声烛影”的那一夜,王继恩奋力一赌,赢来了二十年的荣华富贵。一个太监,权倾朝野,手握兵权,甚至还到四川当了一回平乱英雄。若是当年他迟疑片刻,恐怕人生就得改写了,恐怕他只能默默地待在后宫院落,看庭前花开花落,一生为奴为仆了。而今皇帝立了太子,他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为什么呢?因为皇太子根本就不喜欢这个老太监。

    你皇太子不喜欢我,我便让你接不了班。王继恩开始四处活动,密谋把太子拉下马。那么他有人选吗?有,这个太子候选人就是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赵元佐一度精神失常,被皇帝废为庶民,但时间长了,病自然慢慢好起来了。为什么王继恩看中赵元佐呢?其一,他是长子,长子继承皇位,天经地义的。其二,他被废时间长,没有任何势力,容易控制摆布。

    有了人选后,王继恩就开始计划了。

    首先他要得到一个人的支持,这个人就是明德皇后。如果皇帝死了,有权废掉太子的人,只有皇后。明德皇后曾生有一个儿子,但夭折了,因此无论谁当太子,都不是她的亲生子。王继恩毕竟是宦官,见皇后的机会多,时不时说说太子赵恒(赵元侃)的坏话,久而久之,皇后也对太子有所疑虑。除此之外,王继恩还拉拢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人,谋立大皇子赵元佐。

    王继恩想离间皇帝与太子的关系,却没能成功,原因是太子的表现中规中矩。在担任开封尹时,太子赵恒表现十分出色,特别在断狱上,表现出过人的本领。史书上是这样记的:“载决轻重,靡不称惬,故京狱屡空,太宗屡诏褒美。”皇帝多次下诏表扬皇太子的表现,这就成了最好的防弹衣。

    几年过去了,王继恩没能扳倒太子。

    就此放弃吗?

    还没结束呢!王继恩还有最后的绝招。决战的时刻到来了,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却有无形的刀光剑影。太宗皇帝病倒了,一病不起了,生命之烛火已烧到最后。这时,王继恩与明德皇后已握有先手,传诏的权力在他们之手,只要不传皇太子,皇太子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进宫。他们在等待着,只要皇帝死亡的消息确认,立即把皇长子、被废为庶民的赵元佐立为天子。

    这是赤裸裸的政变。王继恩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他驾熟驭轻,胸有成竹。可是这次他要栽跟头了,因为吕端坏了他的大事。且说吕端差人火速赶往太子处,急唤太子入宫。皇太子赵恒一看到笏板上写着“大渐”二字,心里明白,此千钧一发之际,不得迟疑,便急急赶往宫中。

    事实证明,吕端的警告太及时了。

    太宗皇帝终于驾崩了。王继恩这只老狐狸开始行动了,他对悲伤的皇后说,现在得召宰相吕端前来,商议皇帝的人选。王继恩心里想,只要吕端一来,就被我捏在手心里,谅他也不敢反对。他打心眼里瞧不起吕端这个人,不仅是他,当时朝廷有许多人都不太看得起吕端,为什么呢?大家觉得这个人做什么都稀里糊涂的,好像没什么头脑。

    当初宋太宗要把吕端提拔为宰相时,有人就反对说:“吕端为人糊涂。”颇有识人之明的皇帝笑道:“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王继恩忘了宋太宗的这个评价,他小看了吕端。吕端内心对王继恩的阴谋一清二楚,但却装得一无所知的样子。

    王继恩到中书省找到了吕端,催他入宫。吕端对他说,书房中有一份太宗皇帝以前亲笔所写的诏书,咱们啊,得把这份诏书带上才行。王继恩一时蒙了,他压根儿不知道有这么个诏书,便与吕端一同到书房中去找。岂料他前脚一踏入书房,只听得背后“咣”的一声,大门关上了——吕端把王继恩给锁在房中了!

    吕端把王继恩软禁起来后,直奔宫中。此时,皇太子赵恒也已经到了宫中,吕端先进宫向明德皇后禀报。皇后一见王继恩没来,知道事情有点不对头,便对吕端说:“皇上驾崩,依照惯例,应该立长子为接班人。现在到底要怎么办?”吕端一拱手,铿锵有力地答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了今天接班,岂能还有异议呢?”皇后自知理亏,况且王继恩也失踪了,不敢坚持己见,默不作声。

    紧接着,吕端马上令参知政事温仲舒宣读遗诏,皇太子在太宗皇帝灵柩前宣布即位,成为大宋帝国的第三任皇帝,史称宋真宗。

    吕端果然大事不糊涂,凭借自己的机智果敢,消除了一次可能毁灭大宋根基的政变,可谓是帝国柱石,居功至伟。

    宋真宗即位后,对试图政变的王继恩等人采取了宽大的处理办法,只对为首几个人削官放逐,其他的人不做追究。这种宽大的处理方式,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以王继恩的所作所为,就算处于极刑也不过分,但是宋真宗做法显然是仁慈的。这可能跟皇帝的性格有关,他性格比较温和,不像父亲那么厚黑。当了皇帝后,他还恢复了哥哥赵元佐的爵位,显然是比较注重亲情的。对一度想废掉自己的明德皇太后,他也极尽孝心。

    这么一个皇帝,在封建社会里,算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了。

    可是宋真宗也有缺点,就是缺乏开拓精神,宋朝的政策逐渐转为“守内虚外”,在外交、军事上显得软弱。

    在宋真宗即位后一年(998),辽国军事天才耶律休哥去世。

    这位曾多次重创宋军的契丹名将死了,不少人要拍手称快,以为大宋帝国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其实不然。耶律休哥之死,对大宋帝国绝对不是好消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力主辽、宋和平的。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是辽与宋两国的领土纠纷所在,这是五代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经历数年交锋后,宋、辽两国互有胜负,然而战争却令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耶律休哥主持南京(幽州)军政,政绩卓著,史称他“省赋税、恤孤寡”,更重要的,他严令部下不得侵犯大宋边境,若大宋边关的牛马走失到辽国境内的,一律送还。因此,在宋太宗统治的最后几年,宋、辽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这是来之不易的。因此,耶律休哥晚年实际上是辽国军界中力主与大宋和平的人物,他的去世,对大宋帝国来说,意味着新的战争临近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