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原来是这样-澶渊之盟:走向绥靖的策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耶律休哥死后十个月,即咸平二年(999)十月,辽师大举南侵,宋辽战争再度爆发。

    对于辽人的进攻,宋真宗是有所准备的。在三个月前,他便任命马步军都虞侯傅潜为镇州、定州、高阳关三处行营总指挥,辖八万人马,密切监视辽人动向。这个傅潜只是平庸之辈,为什么派他防御契丹,而不是战功卓著的李继隆呢?皇帝当然有自己的考虑。李继隆乃是明德皇太后的哥哥,这位皇太后差点与王继恩联手夺走宋真宗的皇位,因此皇帝上台后,就削去了李继隆的兵权。

    按理说,傅潜手握八万重兵,实力也不弱了。可是辽师南下,他却下令闭营自守,不敢与敌人交锋。有些部将看不下去,便纷纷请缨出战,结果遭到傅潜大人的一顿痛骂。辽师在没有遇到强有力抵抗的情况下,进攻宋军守备薄弱的遂城。几乎没有人相信小小的遂城能抵挡辽军的进攻。可是,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拯救了遂城,此人正是杨家将的二代传人、杨业之子杨延昭(又称杨延朗)。

    那么杨延昭是怎么创造奇迹的呢?

    当时正是冬季,天气寒冷,气温零度以下,杨延昭召集城内壮丁,连夜在城墙上注水,到了次日凌晨,水全结成冰块了,整个遂城在一夜之间,加上了一层冰甲,变得坚不可摧。辽人一看,要攻破该城不容易,遂引兵而去,大掠祁、赵、邢等地。

    为了鼓舞士气,宋真宗御驾亲征,从开封北上大名府。

    皇帝都亲自出马了,可是前敌总司令傅潜仍然按兵不动,这可把一些部将给气坏了。定州都部署范廷召当着傅潜的面破口大骂:“你小子胆小得连个老太婆都不如。”傅潜被他骂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不得已拨一万人马给范廷召,包括八千骑兵与两千步兵。看到这里,诸位可能以为这范廷召真是一条好汉,其实不然,不要看他会吆喝,真上了战场,比傅潜强不到哪儿去。

    范廷召率一万人马向瀛州挺进,与辽国梁王隆庆的部队遭遇了。范廷召一看,对方人强马壮,我得向高阳关守将康保裔求援。康保裔这个人很有义气,兄弟部队有难,我得相助,便亲率精锐抵达瀛州西南的裴村。此时范廷召派人来,约定明天早晨,同时向辽军发起进攻。岂料范廷召还未进攻,辽军先攻上来了,把他的一万人马打得七零八落。他一路狂逃,却忘了通知友军取消次日的行动。第二天,到了约定的时间,康保裔还在想着联合军事行动,哪里想得到范廷召早就逃之夭夭了,结果他的部队陷入辽师的包围,几乎全军覆没。

    辽军大胜之后,渡过黄河,大掠淄、齐,而后心满意足了凯旋回师。

    然而,大宋皇帝却很乐观。

    宋真宗有点得意,朕一出马,敌人望风而逃,这怎么行?没干上一仗,不过瘾啊。他马上命令,贝州、冀州行营副都署王荣,率领五千骑兵,追击敌人。王荣的水平,比傅潜、范廷召等人强不了多少,虚张声势,根本不敢与契丹交手,只是听说契丹人已经渡过黄河去了,没敌人了他才出来“追击”。

    契丹人一退,宋朝大将个个亮相了。在瀛州之战中逃之夭夭的范廷召不知从哪儿冒出来,跟在契丹人屁股后面,捡了一些他们遗弃在路上的物资,然后往上一报,号称“大破契丹于莫州”。皇帝太高兴了,当场赋诗一首,此诗名为“喜捷诗”,群臣纷纷道贺。

    当然也有一个人倒霉了,他就是总司令傅潜,被革职流放了。

    对辽国萧太后来说,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摸摸宋朝新皇帝的底细。很显然,与前些年相比,宋军的战斗力更差了,而且将领的军事素质也不怎么样。当然,辽国也有一些问题,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先后去世,高级将领层也有点青黄不接。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契丹不断地主动进攻,挑起事端。在踢了几脚后,萧太后认定,大宋帝国就是只纸老虎,契丹应大举进攻,捞取更多的好处。于是,在公元1004年,契丹对大宋帝国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进攻。

    闰九月,天气已寒。

    契丹二十万大军越过边界,对大宋帝国发起猛烈的攻击。女强人萧太后与辽圣宗御驾亲征,志在必得。萧太后虽是女流之辈,实为出色的军事家,她派萧挞凛、萧观音奴为先锋,兵分两路,攻打威虏军、顺安军。萧挞凛是继耶律休哥后一名出色的战将,他横冲直撞,攻陷遂城,生擒宋守将王先知,而后与萧太后、辽圣宗会师,进攻定州。

    宋真宗派北面都部署王超驻军于唐河,王超水平也不怎么样,按兵不动。如此一来,辽师气焰更为嚣张,长驱直入,一时间,前线告急书如雪片般飞往开封,一晚上居然就有五份加急文书。这些边报送到宰相寇准手里,按道理说,既然如此紧急,宰相应该马上呈给皇上才对,可是寇准神色自若,不慌不忙,把五份告急文书全部压下。加急战报寇准都敢压下不上报,这位帝国宰相莫非吃了豹子胆么?他要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朝。皇帝一看到那么多急件,顿时傻了眼,连忙质问寇准。寇准之所以压下急件,是要一起亮出来,让皇帝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他对皇帝说:“陛下要搞定这件事,只需要五天的时间。”什么意思呢?寇准明白地说,请陛下御驾亲征,前往澶州。御驾亲征这件事,宋真宗是做过的,但只不过是作作秀。这次可不同往日,契丹入侵规模之大,兵锋之猛,都是史无前例的。前线宋军节节败退,这时让皇帝到前线去,寇准有没有搞错!

    与宋太祖、宋太宗不同,宋真宗是温室里长大的皇家子弟,没有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让他躲在安全的地方指挥作战,那是件乐事,可是要到前线,敌人的矢石可是不长眼睛啊,要是被砸死可怎么办?皇帝面有难色,又不好意思说不敢去,干脆先退朝好了,于是他起身就要离开。就在这时,只听得寇准喊道:“陛下这么一走,大事去矣。”

    这一喊,把皇帝给喊住了。

    也许在那一刻,宋真宗脑袋里飘过父亲太宗皇帝的身影,当年他父皇亲征,不也在战场上挨了一箭吗?看来皇帝位置要坐得稳,必要时还得拿出点勇气来才行。皇帝停住了脚步,回头看到了寇准那双带着感激与欣赏的眼睛。

    宋真宗鼓足勇气,御驾北上。

    可是说实话,他确实不是一个勇敢的人,一路上他内心都在挣扎。特别是有些人,时不时危言耸听,有的说皇上应该往南走才对,到金陵去;有的说应该往西去,到成都。说这些话的人,显然认为没有打胜仗的把握,开封位于黄河边上,契丹铁骑一到,想逃都逃不掉。

    这些消极言论确实影响皇帝的信心,他嗫嗫地对寇准说:“南巡如何?”寇准一听,有没有搞错,敌人在北面,皇帝却想南逃了。为什么寇准强调皇帝亲征呢?显然这位宰相对帝国的军事防御体系是不满意的,从前几年的交锋可以看出,宋帝国没有能胜任的大将,前线将领打仗消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皇帝亲自压阵,才能扭转局面。寇准警告说:“那些大臣的话,怯懦无知,跟乡下老太婆一般见识。如今敌人骑兵迫近,人心惶惶,陛下只可前进,不可后退。只要銮驾一到,河北军民势必士气百倍;若陛下后退几步,军心立刻瓦解,敌骑乘机从背后急追,就是想逃到金陵也不可能。”

    皇帝一听,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向前了。

    此时,有一个人给宋真宗吃了一粒定心丸。

    谁呢?

    大宋名将中硕果仅存的一人,曾经打败耶律休哥的李继隆。

    在宋真宗上台后,李继隆被解了兵权。后来宋、辽战争爆发,宋军屡屡被击败。看到这种情形,李继隆很是心痛,便多次上书,请求到朝廷之上面见皇上分析敌情,并表示自己愿率军保疆卫土。由于帝国军事人才紧缺,宋真宗任命李继隆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但是这个方向,并不是直接抵御契丹的。在宋真宗做出御驾亲征决定后,李继隆又一次自告奋勇,上书请求为皇帝保驾护航。有李继隆在身边,至少比较有安全感吧。宋真宗委任李继隆为驾前东西排阵使,随军出发。

    皇帝还未抵达澶州,澶州的情况已是大大不妙了。

    古黄河把澶州城一分为二,其北为北城,其南为南城。当时契丹大军一路攻城略地,打到澶州北城,这里距离大宋帝国心脏开封已经很近了。宋真宗不敢贸然前往,派李继隆先去布置防卫。

    听说皇帝即将抵达的消息,澶州守军固然士气大振。但是光靠士气大振,也不一定能打败敌人。李继隆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比皇帝作秀要重要得多。当时辽军企图先攻下澶州北城,而后再渡河进攻南城,故而把北城三面团团围住。李继隆渡过黄河入城,巡视城防,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在各个险要处,设伏强弩。强弩一直是中原步兵对付游牧骑兵的看家法宝,在宋代,强弩技术发展到极致,床子弩便是其中代表,属于巨弩,威力巨大,射程远。

    李继隆的这手妙棋,对后来战事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辽军前敌总指挥萧挞凛自恃骁勇,亲自赴阵前观察澶州地形,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已经成为宋军的狙杀目标。完成狙杀任务的乃是澶州城内威虎军头张瓌,要当军头没点本事也不行,他是一名神射手。其实张瓌也不知自己狙杀的对象竟然是辽军前敌总指挥,只是知道此人当是高级将领,便用床子弩瞄准,一箭正中萧挞凛的额头。

    萧挞凛死了。他是契丹军队中最出色的将领,文武双全,通晓天文地理,屡立战功。他与耶律休哥不同,是坚定的南侵派,力主大举进攻宋帝国。萧挞凛之死,震动辽军,萧太后抚其柩车痛哭,伤心不已。契丹南侵之谋,萧挞凛是始作俑者,他一死,辽军中与大宋议和的想法开始滋生。

    此时辽军大将方死,士气低落,李继隆快马将捷报告予宋真宗,并建议皇帝先不过河,暂时驻于南城。但是寇准却不这样认为,他向皇帝说:“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说实话,这个寇准胆子也够大的,硬逼着宋真宗往火坑里跳。李继隆建议不过河,那是顾及皇帝的面子,可是寇准却不给皇帝一点面子,让他下不了台。那一刻,宋真宗真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勉强同意过河,前往北城。

    寇准是对的。

    皇帝的到来,确实大大鼓舞了人心士气。宋真宗入北城后,登上门楼,张黄龙旗,旗正飘飘,诸军皆呼万岁,声音之响亮,数十里外也听得到。

    此时,无论是宋帝国还是辽帝国,都想体面结束这场战争了。

    对于宋帝国来说,皇帝御驾亲征,可是澶州仍然还在辽军的包围之中,危局未解。这个所谓的亲征,其实十分勉强。以前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亲征,都是在别人的地盘上作战,是主动性的征伐。而真宗的亲征,只是被动的防御罢了,底气严重不足。况且自亲征以来,宋真帝多次打起退堂鼓,若不是寇准的坚持,他恐怕一路逃到金陵去了。因此,皇帝夜长梦多,巴不得早点结束战争。

    那么辽国又如何呢?

    萧太后首先得考虑一件事,辽军能不能继续深入,直捣开封呢?若是没有胜算,那么这战争打下去有什么意思呢?显然,萧太后没有胜算。萧挞凛一死,军心已是动摇,士气已是受挫。反观大宋军队,却因为皇帝的到来而备受鼓舞。此消彼长,辽军的军事优势已经无存了。更重要的是李继隆的复出,他一出马便出手不凡,伏击萧挞凛得手。可以料想得到,如果战争拖延,这位可怕的对手还会创造出奇迹的。

    既然双方都想结束了,议和就顺理成章了。

    宋真宗派了个和谈代表前往辽营,此人名叫曹利用,他拜见萧太后,就具体和谈事项进行磋商。当然,曹利用权力有限,有些条款他不能做主,于是萧太后便派韩杞与他一起入澶州,直接向宋真宗提出条件。

    韩杞拜见宋真宗后,提出了一个条件:辽国要索取关南之地。所谓关南之地,就是瓦桥关以南的地区。为什么辽国提出这个要求呢?自从五代时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后,历代中原政权都想收复这十六州,但是只有周世宗柴荣取得部分成功,收复了关南之地。如今宋辽和谈,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又摆到台面上了。辽国人的看法是,他们得到燕云十六州是完全合法的,既不是偷也不是抢,因此大宋必须把关南之地归还。

    这个条件,宋真宗无法答应。

    要知道大宋帝国继承后周的政治遗产,从开国始,关南之地就属于大宋,怎么可能割让呢?谈判陷入困局了。怎么办呢?最后,宋真宗做了妥协。首先,皇帝明确一点,土地问题,决不可割让,否则只能血战到底了;其次,大宋帝国每年可以提供一定数额的金帛给辽国,以换取和平。

    宋真宗早早亮出底牌,这无疑是谈判之大忌,明摆着示软,急于签约的心态一目了然。萧太后也利用此机会,开出一个不低的价码:大宋帝国每年向辽国交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萧太后果然是个绝世女政治家,她捞足好处,不忘给宋真帝保留面子,让自己的儿子辽圣宗同宋真宗称兄道弟,宋真宗是阿哥,辽圣宗是阿弟,这无疑让大宋皇帝虚荣心得到点满足。

    澶渊之盟终止了宋辽两国战争,赢得了长期和平的局面。但这种和平的代价就是帝国雄心的丧失。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属于长期王朝,可是在政治军事上只是一个二流王朝,根本无法与汉唐的伟大成就相提并论。从第三任皇帝开始,帝国就没有进取的雄心,后世帝王中,也没出现汉武帝那样雄才伟略的君主。宋朝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弱的,追溯其积弱的起点,正是始自澶渊之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