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你: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形体语言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方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之前笔者提到,此处我们涉及的形体语言不是刻意造作之举,而是一种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因而这一节我们讨论的主题实际上是“无意识的形体语言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方法”。这样一来,一如上文中“信仰语言”、“诗歌语言”、“静默”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方法那些章节里所出现的悖论,对“无意识的形体语言”实践方法的探讨也又一次陷入了相似的尴尬境地——所谓“实践方法”就是一种方法论上的研究探讨,而这种研究探讨本就基于我们理性的深度剖析和主动的揣摩效仿,即这是有意识的、专程的、刻意的。那么以这样的专门的章节有意识地讨论如何实践无意识的形体语言,是否矛盾?这样的无意识的形体语言的实践是否可能?又该如何操作?笔者认为,不矛盾并且可能。首先,深入的剖析可以带来清醒的认知,而对于形体语言在道德教育中的实践方法的讨论能使得长期处于昏昧角落、饱受冷遇的形体语言得以见光并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发起一个讨论的动机可以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恶意”与“善意”两个方向,对于形体语言在道德教育中实践方法的讨论也有可能指向两个不同的结果:对形体语言更专业的造假,或者,对形体语言更清醒的自觉和更审慎的判别——前者指向对形体语言的编排设计,即诉诸于演技;后者指向对形体语言的更深刻的领会,于人会更具判断力,于己则更多自省。笔者意在后者。

    那么回到实践方法,在德育理论课教学中,作为教育者,我们当如何有效地避免形体语言的造假,而更巧妙地激发自我发自内心的形体语言?笔者推荐的方法是:在道德教育现场进行“道德情境的重现”,即把那些打动人心的具体道德事件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真实地予以还原并使之在课堂里得以重现,在这个道德情境的重建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会一边营建一边融入,情不自禁地“入戏”而成为“剧中人”,进而他的形体语言会在无意识间配合着他内心的真实情感涌现而出。

    在这里,笔者作为一名第一线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有一个心得体会:教育者在选择具体道德事件时,尽量选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曾深受感动的、看似平凡却意味深远的小故事,往往效果最佳。我们知道,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语音语调或形体动作越是自然就越真实可信,对受教育者也就越具有感染力,而唯有当言说者自己也置身情境之中,唯有当他切实感同身受到那一份悔恨、感恩、不忍心时,他才会像描述一件自己正在切身经历的事件那样调动起自己全身上下的表达细胞,用他整个的存在来表达,这个时候语言就不只是无关痛痒的事实陈述,而会变成真心实意、有血有肉、充满生命体验的传情达意了。于是,感染力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因此在选择重现道德情境的具体事件或故事时,故事与教育者本人关系越紧密越好,最好是亲身经历,这样教育者思及它时就更能沉入其中,表达起来就会更富有现场感,更投入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会在无形中化为他的语音语调,带动他的举手投足,而恰恰是这些配合着语言的无意识的语气、眼神、姿态所折射出来的情感细节最动人,最能引起他人情感的共鸣,在道德信仰和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中,效果令人欣喜。当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复述那些打动过他的身边的道德故事时,由于故事的亲切,他自己不自觉中也会幻化为故事的一部分,因而他自己也将成为真正打动受教育者的重要一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