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你: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形体语言与道德的契合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就像一颗埋藏在他的精神土壤深处的种子,要确知那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与其听信他本人对外的宣称,不如静观其变,看看它发芽开花之后结出的是什么样的果实,这果实便是他临事时的实际行动和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取舍选择——“当他了解到与某一境况相关的全部事实、并面对行为的各种选择性方式和对‘我将做什么?’这一问题的各种选择性答案之间做出选择或决定时,他实际所相信的行为原则就会显现出来”[1]——从中我们不难发见他为人处世的最根本的信念是功利,还是道德。所以一个人的形体语言是一个人真实人格的第一显示屏,他自身的道德品质、境界修养都会透过他实际的形体语言外露显现。

    由此,让我们回到道德教育这一主题,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道德教育者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无意识间自然流露的形体语言与他的理智语言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他的言行常常出现不相吻合的裂痕——比如他在此刻言之凿凿地说明“真诚”的重要性,却在下一刻实际与人交往时表现得虚伪狡诈,或者他在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伟大价值,遇事却从不为他人的处境着想——那么我们的耳聪目明的学生们,那些同时兼作听众和观众的心智敏锐的年轻人们,会做何感想呢?他们会更倾向于相信这位教育者哪方面的教育呢,是他的“言传”还是他的“身教”?

    一个人表里不一、言行相悖本身就是对光明磊落、胸襟坦荡的违逆,即使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些非常情况下人们或许不得不暂时采用这一权宜之计,但这终究不是一个道德事件。因此,一个不磊落的教育者怎么去有效地教导他人磊落?一个不真诚的教育者怎么去培养一群真诚的学生?表里不一如何去启发表里如一?虚伪如何去唤醒诚挚?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所不同,科学知识可以独立于科学教育者而存在,而在道德教育中,道德理论和教育者本身的人格品行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一定程度上是融为一体的。道德教育本质上是这样的一个互动过程:以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品行为起点,借助于教学语言和形体语言这两种途径,开启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唤起他们的道德情感、激活他们的道德信念,并使之最终落实为他们的道德实践;同时,受教育者会将课堂上习得的道德理论去反观和对照教育者的言行举止,比对之下,合则信服,不合则嗤之以鼻。在这一过程中,道德理论的传递只是整个道德教育体系的一个环节,而且远不是最重要的那个环节,它不能单独离线操作,因为再完美的道德理论仍是死气沉沉、缺乏活力的,只有当它与教育者生动鲜活的形体语言相结合时,它才能获得完全的力量和可信的价值,否则它只是一本大家都敬而远之、一笑置之的教科书罢了。

    形体语言与道德、与道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道德的品质、道德教育的效果,最终必当以形体语言的方式予以呈现、得以落实,道德素养归根到底不是一个语言的告白,而是一种行动的表达。

    注释

    [1][英]理查德·麦尔文·黑尔著,万俊人译,《道德语言》,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