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青春时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49年8月,袁隆平告别父母,告别南京,赶往他向往已久的重庆相辉学院。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了。山城在中国共产党的阳光照耀下获得了新生。

    1950年11月,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一所新型的农业高等学府——西南农学院诞生了。

    西南农学院是由四川省教育学院、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川北大学以及相辉学院等10所综合大学中的农学系合并而成的。而后,它又改名为西南农业大学。

    1.兴趣广泛的大学生活

    袁隆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所新型的农业高等学校的怀抱之中。从小,母亲的熏陶已在袁隆平的身上显露出了深刻的痕迹。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袁隆平满腹经纶,他的肚子里似乎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储藏库,总有很多的故事和笑话。即便是那些平淡无奇的故事,经他一叙述,也总能使故事变得惟妙惟肖、奇妙无穷,令人开怀大笑。

    每每这时,袁隆平总是坦然自若地和同学们开着玩笑。因为所有这些,都是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拥有的。同学们在羡慕他的学识渊博之外,也开始羡慕他有一个好母亲。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好母亲,袁隆平开始慢慢地转变他看书的内容了。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因为母亲在来信中曾这样告诫儿子:儿:你是新中国的大学生,祖国因你们的存在而骄傲,你们更该为自己的祖国而奋斗前行。然而,我们的祖国有很多东西仅仅都是起步,所以,你在校的这些年里,要多看书,多思考,多提问,这一直是你看书秉行的宗旨,希望你能循着这宗旨继续前行……母亲的来信使袁隆平的内心再次涌动着翻腾的波浪。他一如既往地看书,逛书店,购买各种英文杂志。此时的他开始接触世界上知名的生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孟德尔、摩尔根等。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开始在他的脑海中翻江倒海,他对每个名家的观点和思想进行合理的比较和研究。他一直以为不应该单纯地、被动地去吸收科学知识,而应该用思考的方式、理性的分析来判断其价值和意义。用思考去看书,用分析去看书,用辩证的反问去看书,看出自己的思想,看出自己的见解,看出自己的价值——这,是大学时代的袁隆平一贯秉承的良好学习习惯。

    正因如此,在当年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对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推崇备至的时候,我国年轻的学子袁隆平却并不盲从,他用自己的头脑去感悟、去分析。他以为,关于科学的诸多学说,不应为“耳目”所误,不应为世俗之偏见所淤塞,不应只停留在浅薄的感官世界里,不应在入门之初就囿于某种偏见,更不应被偏见所主宰,而应该动用所有的感官,发挥各种器官的最大功效,使各种器官在积极有效的努力勤奋的争取下,得到自己应有的主见。袁隆平作为青年学子的这番见地,险些给他的后半生招来灾祸;而也正是这番见地,在世界的东方,才升起了袁隆平这面不倒之旗。

    袁隆平喜欢看书,但他不是书呆子。他的爱好十分广泛。在音乐方面,他喜欢唱歌,也喜欢乐器。

    那是袁隆平的孩童时期。他的乐感好于常人,当年流行的歌曲,他听过一遍便会吟唱。在他的乐园——桃园竹林里,他自己制作了第一根竹笛。他模仿北斗的指法,在一根长长的竹节上,钻开了七个音孔。他在桃花溪旁静静地吹奏,引来了成群的鸟儿停在他身旁的树枝上,大放歌喉;成群的鱼儿也游过来了,兴奋地摇头摆尾,似乎在表示它们是他最忠实的听众。音乐天赋不错的他自幼就开始创作了——那时,鸟儿和鱼儿就是他最好的听众。

    上大学后的袁隆平更是经常在课余哼一曲小调,那小调虽不能构成完整的曲子,但足可以把他的生活点缀得情味十足。他尤其喜欢小提琴。在他考入相辉学院后不久的一天,他正在宿舍与同学们闲聊,忽然一阵优美的小提琴声悠悠然向他耳边飘来。听得出,那琴声来自不远处。于是,聊天声瞬时戛然而止,他蓦然站了起来,走出房门,循声而去。他轻轻地推开房门,只见一位同学站立窗前,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乐曲中。袁隆平看着同学的背影,时而低头,时而仰头,专心地演奏,那情那景,让袁隆平如痴如醉,如遇知音。当即,袁隆平诚恳地拜这位同学为师。从此,他省下父母给的零用钱,买了一把廉价的小提琴,随那位学友学习拉琴。那位同学鼓励他说:“你的手很灵巧,乐感也不错,将来准行。”

    果然,袁隆平不仅乐感好,悟性也好,进步很快。就在这一年系里举行的新年晚会上,他与那位学友演出了小提琴二重奏,很受欢迎。

    袁隆平在这把廉价的小提琴上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找到了成功的乐趣,也找到了自信的燃烧点。也许,当初如果沿着这样的一条路走下去,现如今大概会多一个小提琴演奏家了。也许,他沿着另一条路走下去,现如今又会多一个奥运会冠军呢!因为袁隆平还是一个游泳高手,素有“浪里白条”的绰号。

    关于这个绰号,还有一个故事。

    那是1947年夏季,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跃跃欲试。可是,袁隆平尽管已经年满17岁,但因发育较晚,个子矮小,体育老师不肯推荐他参加市区选拔赛。

    怎么办?同学们帮他出了个主意——在汉口市区举行选拔赛那一天,他尾随参赛同学溜进赛场。选拔赛开始了,只见袁隆平那灵巧的身姿在游泳池里如同一条飞鱼,以奇快的速度冲向终点。他成功了,他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自由泳第一名。接着,他又以预选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参加湖北省的省级比赛,获得男子自由泳第二名。也就是从那时起,“浪里白条”这一美誉就与袁隆平连在了一起。

    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游泳一直是他的爱好,他经常会找机会下江游上一段。

    西南农学院坐落在半山腰,山脚下便是嘉陵江。江上白帆点点,号子声声。有时他拿一本书坐在校园操场的台阶上,默默地注视着绿绿的嘉陵江水,聆听着那江轮上悠扬的汽笛声。此时的他仅仅是嘉陵江水的观赏者,而他更喜欢做嘉陵江水的搏击者。每逢节假日,他便与几个会游泳的同学结伴到嘉陵江上畅游。他们故意选择水流湍急的地方,拼命地逆流而上。虽然大家累得张着口直喘气,但是他们感到一种拼搏的满足。正是这样的拼搏,在以后的日子里,袁隆平在游泳这项运动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那是1951年春季,贺龙同志在成都主持“体育明星”大赛。这是西南地区的第一届运动会,袁隆平作为西南农学院的运动员参加,并取得了游泳比赛第四名的好成绩。

    游泳,一直是袁隆平学子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运动。他喜欢游泳,也擅长游泳,游泳让瘦小的袁隆平变得十分强壮。

    而就在那年的夏季,在抗美援朝的热潮中,袁隆平怀着“保家卫国”的热忱,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歌,走进重庆市征兵办公室,毅然报名参加志愿军,决心投笔从戎。

    袁隆平(后排左三)读大学期间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图为同

    学们欢送时的合影也许是爱好运动使得袁隆平拥有强壮的身体,他被录取为八名飞行员之一。他差一点成了飞行员,如果没有当时国务院作出的决定——急需在校大学生参加国家经济建设,一律留校继续读书。

    就是因为有这样广泛的兴趣,所以他拥有强健的身体,更拥有敏捷的感悟、坚定的决心与意志。如果说种子需要养分才能茁壮成长,那么袁隆平就是以广泛的兴趣作为自己的养分的。因为有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他走到哪里,哪里就能绚丽多彩。

    2.艰苦的湘西任教

    青年袁隆平

    从小学到大学,袁隆平在重庆整整生活了12个春秋。他爱重庆周家湾龙门浩的青石板街,那是他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地方,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有令人渴望的青黛色,那是袁隆平成长的足迹;还有那重庆的嘉陵江水,那是他的最爱,在水里,他用自己的泳技证明他是真正的“浪里白条”……在这里,他有太多的不舍与留恋。所以他与现代很多年轻人一样,他多么希望自己毕业后能留在重庆的农业科研单位啊!

    然而,学校发出了号召,号召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四年的城市生活已让他们对家乡的一切感觉有些陌生,他们身上已有明显的城市气息与痕迹。此时的袁隆平该怎么办?

    袁隆平的思想斗争尤其激烈,他不是为了贪图城市的繁华与多彩,而是觉得在重庆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当然,犹豫与徘徊不能阻拦他前进的脚步,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他毅然填写了这样几个大字: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别了,母校!

    别了,龙门浩!

    别了,重庆!1953年夏,袁隆平拿着毕业分配通知书,赶去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在那里,他知道了他要去的地方是湖南省最偏僻的湘西安江农校,他将成为这所农校的教师。

    他先是绕道乘火车,火车的轰鸣声让他的思绪开始飞扬,他想象着迎接他的农校,他坦然,且有些向往。再坐汽车,而后是坐马车,到最后,他还需要背着行李,徒步翻越雪峰山。历时半个多月,行程1000余公里,他终于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被贬任职的黔阳县,那时叫龙标。这一路上,寒冷与饥饿不时地折磨着他。可是,他的脑海中所呈现的就是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一路上的艰辛不易他总用微笑去面对。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安江农校位于偏远的湘西,是由古老的圣觉寺改建的。那是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地方。校园被雪峰山环抱着,那雪峰点缀着林立的松树,那湍急的沅江水穿过峡谷,奔流其间。那高高的雪峰山,山势险峻,峭壁剑峰,一尊尊、一柱柱,高耸挺拔,令人惊叹。清清的沅水顺山势流淌,一路留下长长的美妙画卷。

    走进校门,就能见到古松翠柏。几只老鸦栖息在古树的枯枝上,凄凄鸣叫,寺庙没有了泥塑木雕的菩萨反而更显得寂寥了。袁隆平不由得浑身一颤,他似乎品尝到了其中的寂寞。但他转念一想,寂寞也不是坏事,我国的荒刹古寺曾孕这是安江农校纪念园,袁隆平在这里工作了

    37年之久

    育了中华文明。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从西域取经回来,在慈恩寺中埋首多年,将经文翻译为汉文,成就了不朽的佛教文化;还有明清时代的八大山人、弘仁、虚谷等著名书画家,他们的作品也都出自古寺。诸多高僧在古寺中潜心修炼,断了俗念,不再追求名利,后来却很有作为。于是,袁隆平有些觉得欢快了。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造化安排,让他静下心来,读他喜欢的书,做他愿意做的事。

    古寺里除了可供农校使用的十几间空房之外,还有一口吊钟。每当上下课时,学校的勤杂工便拿一根耙齿在钟上敲上几下。那钟声十分洪亮,在山间久久回响。这钟声似乎在提醒袁隆平该好好地享受这份宁静与超然。

    教师宿舍也很简陋。袁隆平住进了一间原来很可能是小和尚住过的老屋。这间老屋实在是太老了,土墙与木梁是这老屋的根基,那土墙已有些风化了,那木梁的颜色已远非本色,庐山真面目已无法辨别。站在屋里,上可见檩椽,下可见砂墙泥地,一阵风吹来,那老窗户四处透风,依稀可辨风的呼呼声是从何方吹来,那真是破旧不堪啊。

    但是,乐观开朗的袁隆平竟能从这老屋里享受到乐趣。这是怎样的性情中人才能达到的境界呀——原来,住在这老屋里,可与梁上双燕分享筑巢育子的快乐。只见那双燕子在霏霏细雨中飞来飞去,几百次、几千次地往返,匆匆奔忙,衔泥筑巢。为了共同的使命,它们不辞辛苦,配合默契。第一天,一个半圆形的泥巢便有了一个轮廓;第二天,那泥巢中便铺就了软软的草榻;没过多久,燕巢里便传出了乳燕呢呢喃喃的叫声。于是,燕子一家的快乐时光便从此开始了。就这样年复一年,那双有灵性的家燕春天来了,秋天去了,年年与他相伴,年年带给他的是欢乐与祝福。看着燕子们的快乐生活,袁隆平的农校生活也就在这样的欣喜中开始了。

    走出老屋,只见一条山石小路曲曲弯弯地通往校园深处。他凝视着这凹凸不平的小路,默默地感叹道:这曲曲弯弯的小路不正是象征着人生的轨迹吗?自己的人生之路就该是这样开始与前进的。

    小路的四周几乎都是山,绿色的山峦将这老屋深深地环抱其中。那绵延不断的青山绿水,那苍翠无边的树林和竹林,都将老屋与外面喧嚣的世界隔绝开来。

    来到地处湘西的安江农校,袁隆平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母亲教他背诵的古文《岳阳楼记》。当年母亲要他们弟兄死记硬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今,他脚踏的湘楚大地正是孕育这篇《岳阳楼记》的地方。这时他才懂得《岳阳楼记》所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式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这就是出自湘楚大地的一种高洁的忧患意识,其不朽的魅力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袁隆平清醒地意识到,湘楚的人文精神贯穿着一种博大的气概,就在这片镌刻着《岳阳楼记》的土地上,诞生了数以千百计的名人学者。古代有周敦颐、王阳明、朱熹、魏源、王夫之等,近现代则有谭嗣同、黄兴、蔡锷等,特别是20世纪初诸多革命领袖、元帅、将军,如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皆出自湘楚大地。源远流长的湘楚文化陶冶着湘楚大地一代又一代人的高尚情操。袁隆平想到自己既然投身于湘楚大地,就应甘愿将自己根植于这片大地的沃土之中,以崇高的理想和不懈的努力去开创未来。

    他爱上了湘楚大地,也爱上了安江农校依傍的雪峰山和沅江。这条湍急的沅江,发源于贵州与湘西交界处,原是由无数溪流、瀑布汇集起来的一条江水,流经湘西大地,汇入洞庭湖。她和湘、资、澧等多条河流一起,以自己的乳汁滋润着湘楚大地,她们可以说是湘楚文化的渊源。他想到,自己的生命真是与江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童年、少年的岁月先后在浩浩荡荡的长江边和嘉陵江边度过。分配工作以后,又邻沅水而居,傍沅水而眠。他觉得自己对大江大河总有一种精神上的皈依,总有一种柏拉图式的热爱。

    在沅江岸边,他忘情地脱掉鞋袜,自由自在地走在山石路上。一开始脚掌被碎石、草根扎得一阵阵钻心似的疼痛,但他忍住了疼痛,继续向前走去。他把人生看作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把自己比作一颗永不后退的卒子,他这颗卒子要拼命地向前走。

    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袁隆平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初登讲台,袁隆平显得有些紧张,“咳!咳!”他连连咳嗽了几声,想以此壮壮胆子,果然有效。他挺了挺胸膛,心情平静了许多。这位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教师带着一股青春的朝气站在讲台上,微笑着将全班同学扫视了一遍,全班同学也都微笑着注视这位刚从大城市来的年轻教师。

    开始讲课了,一字一句都那么清晰,同学们静静地听着。课堂里没有喧哗声,也没有哈欠声,偶尔有同学搞一点小动作,他依旧微笑地走下讲台,爱抚地摸摸那位同学的头,一切又归于平静。一堂课下来,学生们都说,袁老师讲课很生动、透彻,听他讲课,很愉快,是一种享受。

    下课了,同学们愿意围在他身边,听他讲一些很有趣的故事。那个故事给同学们留下的是怎样无法忘却的记忆哟!那是一个关于承受和耐心的故事:

    有一个老婆婆,她种了一块玉米地。那块玉米地长得惹人喜爱。老人也是不管白天黑夜用心地耕种。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经历罕见的冰雹,这块玉米地上的玉米总是疯狂地长着。它们你追我赶,希望自己是最棒的,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人的青睐。在这块玉米地里,有一颗玉米特别与众不同。它是所有玉米中长得最为茁壮的,在同伴中,它也是自我感觉最好的。它总是在同伴面前吹嘘自己的茁壮,它更坚信自己是老人第一个要采的玉米。它很开心,它很自信,它开始想象着老人第一个采到它时的欣喜若狂的样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老人拿着篮子来采玉米啦。老人并没有立即动手采,而是环顾四周看了一遍。老人终于开始采了,可她没有头一个就采那自以为最棒的那一颗玉米。好几次,老人都从自我感觉很好的那颗玉米旁边走过,老人视而不见,那颗玉米有些不开心了。可很快,玉米就高兴了,它觉得老人大概是没有发现它,一旦发现它,老人就会非常高兴的。玉米等着第二天被老人发现。可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天,老人还是没有发现它,玉米有些伤心、失望了,它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是最优秀的,因为老人直到最后都没有采它。就这样,这颗玉米在风吹雨打中慢慢地衰老了,玉米的外壳开始变黄了,玉米肉也已经老得无法食用了。它是彻底失望了,它渴求在风雨中尽快地度完残年——那玉米几乎伤心得无法自拔,它甚至怀疑老人已经把它给遗忘了。可终于有一天,老人又来到了玉米地,她有些激动,径直来到这颗玉米边上,用她那长满老茧的手抚摸它,好像是一位母亲在抚摸孩子,这里头盛满的不仅仅是关爱,还有怜惜。老人开始自言自语了:这颗玉米是所有玉米中最棒的一颗,它经受了一切磨难与苦痛,它终于变成了我的种子,明年的玉米一定会更加饱满的,看看这种子就知道了。

    这是一个关于种子的故事,这更是关于承受和耐心的故事。学会承受,学会耐心,学会常人无法承受的一切,那么任何一颗长在沙石里的珍珠,它都将会有散发光辉的一天。

    听着这样的故事,同学们更喜欢袁隆平了,喜欢他的知识渊博,喜欢他哥哥式的为人。他也爱同学们。爱,使得他与同学们很亲近。

    安江农校的学生大多是山里生、山里长的农村娃。学生们背着背篓,装着干粮来上学,来去一阵风,个个精精神神,爽手爽脚。因为常走山路,他们的脚板硬朗,肌肉结实。他们手勤、脚勤,做学问也勤。险恶的生活环境使湘西人具有坚韧的生活张力和顽强的意志。所以,袁隆平越来越喜欢湘西人,喜欢安江农校和这里的学生了。因为这些学生让袁隆平看到了自己在这儿会有所作为的。

    在袁隆平看来,学生学农只靠在课堂上听课是不行的,必须边讲边实验,有时实验比讲课更重要。所以,他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学校的设备、经费、资料等很匮乏,但这一切困难都没能阻挡住他带领学生们进行科学实验的脚步。因为学生的行动让袁隆平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拥有动力——也许,湘西的学生让袁隆平拥有了一种向上的想要改变现状的动力。

    湘西的冬天,有时冷得出奇,很多同学没有棉裤穿,上身也只是穿一件没有衬衣的空心袄。遇上风雪天,往往冻得嘴唇发紫,浑身打哆嗦。袁隆平见了,赶忙把衣薄身寒的同学叫进自己的单身宿舍,翻箱倒柜,找出自己的绒衣、绒裤,拿出自己仅有的换洗衬衫,以命令的口吻说:“听话,穿上,一定要穿上!”一个又一个同学眼含泪水,接过袁老师手中的衣服,穿在身上。顿时,浑身暖融融、心里热乎乎的。

    此时的袁隆平总会有一种不开心萦绕心头,看着学生的单衣,袁隆平无法入眠。他想,怎样让这里的孩子能够穿得暖、吃得饱呢?

    在这所学校,袁隆平是唯一来自大城市的教师。开始,人们觉得这位大城市来的教师,说话、走路都是文绉绉的,一双眼睛很是和善,又听说他是书香人家的子弟,能够背诵古诗词和熟谙四书五经,是重庆名牌大学毕业的,都说像他这样有学问的人来到农专,真是屈才了。可是,他并不这样看。他感到委屈的,是这里太穷。袁隆平和其他教师一样,学生放学以后,还要到房前屋后挖野菜。那时没有煤烧,要靠自己上山去砍柴。上山时,他不习惯穿草鞋,穿解放胶鞋又打滑,就干脆打赤脚。十个脚趾头,如同十颗钉子,牢牢钉在山路上。渐渐地,肉脚板被山石打磨出一层层老茧,小刺扎不进,小石子硌不疼,跋山涉水,健步如飞。

    对于袁老师在湘西大山里艰苦的生活,同学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时,袁隆平工作一天回到屋里,发现房间里堆满了野菜和柴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学生们替他们的袁老师代劳了。

    深受感动的袁隆平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教师职业原来是这样的好,讲台也是这样的好。三尺讲台虽小,但却任他驰骋纵横,任他激情奔放。

    给学生魅力,不给学生压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他坚持的教学方向;与同学们一起认真钻研教材,但不神化教材,是他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深化课堂知识,在实践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是他的教学手段。袁隆平在农校,干得很欢。

    3.挑战权威与饥饿

    20世纪50年代是苏联生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学说在中国盛行的年代。袁隆平作为遗传学教师,带领学生们按照这两位生物学家的学说进行试验。开头,他们选择红薯进行无性杂交,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以期得到一个无性杂种,那就是要它上面结籽儿,可以进行种子繁殖,以节省大量种子薯;地下结红薯,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他们把月光花嫁接到红薯苗上后,嫁接苗很快成活了,发芽了。但要使其结籽儿,必须进行短日照处理。当年安江农校的试验条件非常差,没有遮光设备。不过这没有难倒志向满满的袁隆平,他将自己的床单和被单统统拿出来,用墨汁涂黑,充当遮光屏障。

    经过袁隆平的精心培植,月光花与红薯的嫁接果然长势良好。地下长出了红薯王,最大的一蔸重达13.5公斤;地上也结了硕大的种子。为此,黔阳地委在安江农校袁隆平的试验田里召开了现场会以资表彰,令安江农校的师生深受鼓舞。

    这期间,袁隆平还在米丘林、李森科关于无性杂交理论的指导下,带领他的学生们进行了多种作物的无性杂交,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农作物新品种。比如,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长出了西瓜不像西瓜、南瓜不像南瓜的一种新瓜;又比如,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地上结出了西红柿,地下长出了马铃薯……

    在“大跃进”的声浪中,袁隆平的试验成果倍受赞扬。在全国跃进成果展览会上,有袁隆平科研成果的展台,记者蜂拥而至,全国多家报刊上也出现了袁隆平的名字。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1958年,袁隆平怀着喜悦的心情,将嫁接培育的那些特殊种子适时播种。可是,长出来的作物却令他非常失望:月光花与红薯嫁接结出的种子,长出来的依然是月光花,地下再也不见红薯的踪影。其他那些奇花异果也毫无二致。于是,袁隆平对自己搞的无性杂交研究开始动摇了,对于李森科遗传学说中的观点也产生了怀疑。他想,从遗传学的角度考察,他所进行的无性杂交试验,其变异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进行这样的试验,始终跳不出嫁接培养和环境影响的小圈子。他开始默默地问自己:进行这样的无性杂交试验,前途在哪里?

    于是,慢慢的,挑战权威与挑战传统观念的种子开始在袁隆平的心里滋长起来了。在袁隆平看来,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对于自己的试验,袁隆平一直是抱着这样的观点进行的。面对从事多年的无性杂交试验得到这样的结果,袁隆平内心的痛楚无人能知,无人能感。可是,面对现实,他只好毅然抛弃了耕耘多年的成果,大胆地去探索新的路子。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提出遗传单位“因子”的新概念,阐明关于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并且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杂交研究方法,把遗传学研究从单纯的观察推进到定量的计算分析,为近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孟德尔定律的基础上,发展了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创立了遗传的染色体和基因学说,从而获得了1933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摩尔根的染色体和基因学说,被誉为20世纪遗传学的重大发展。

    然而,当历史推进到20世纪50年代,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说却被前苏联和我国的某些学术权威视为异端邪说,扣上了“资产阶级反动生物学理论”等帽子,受到有组织的批判。他们把孟德尔、摩尔根的学说斥为“反动的、唯心的”学说,某些人企图以这种非常手段巩固米丘林、李森科的绝对权威地位。

    在这期间,袁隆平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他对毛主席关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是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思想坚信不移,对几年来根据李森科学说在科学试验中进行无性杂交所产生的无性杂种不能遗传等现实问题,开始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深入研究。他既研究米丘林、李森科,又研究孟德尔和摩尔根,同时研究达尔文、魏斯迈,并结合实践进行比较和分析,一切用实践去检验,决心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袁隆平非常崇拜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总是引导人们认识自我、追求智慧的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学会怀疑权威乃至教义。

    同时,他也想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创新的民族,也是一个保守的民族。这种保守来自于对大自然的依赖,来自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崇拜传统观念,依赖自然,便是这种保守思想的体现。然而,当年的青年知识分子袁隆平由于既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又重视科学实践,所以他总能够及时摆脱保守思想的束缚,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开始酝酿研究新的思想。于是,时刻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成了袁隆平每天的必修课。

    那是1960年的初春时节,袁隆平伫立在沅水洲头的一个橘园里,只见那橘树枝头开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白花,一嘟噜一嘟噜的。看着诱人的小花,看着大好的长势,看着郁郁葱葱的枝叶,袁隆平有些陶醉了。他想,来年的橘子长势一定会好得令人兴奋。可他看到一位果农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将许多小花连着枝条都剪掉了。他不解地问那果农:“老伯,你把那许多橘花都剪掉了,多可惜呀!”

    “花长得太密了,难结果啊!”

    老果农的话使袁隆平深受启发,他想到:橘树的花太密了难结果,而人生的目标太多了,同样难以实现啊!他进而想到,自己已到而立之年,该选准自己的拼搏目标和科研课题,再也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了。从此,袁隆平开始寻找适合他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袁隆平看来,粮食作物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水稻则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这个地球上,玉米种植面积数第一,水稻种植面积数第二。可以这样说,在日常生活中,人和稻米是须臾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稻米养育了人类。

    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从这一年的春季开始,袁隆平选择了水稻纯系选育和人工杂交试验的科研课题,其试验场就设在学校分配给他的半亩自留地上。

    从此,袁隆平踏上了一条崎岖的探索之路。

    4.探索杂交试验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杂交有没有优势?这种优势能否为人类所利用?袁隆平向这个课题发起了挑战。

    早在1926年,美国人詹斯首先揭示了水稻的杂种优势现象。此后,詹斯的理论虽然被美国遗传学家辛洛特和邓恩否认了,但是他的理论依然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20世纪30—50年代,印度人克丹姆、马来西亚人布朗、巴基斯坦人阿乃姆、日本人冈田正宽和奈良芳次郎等都先后开展过杂交水稻的研究。尽管上述学者的研究均未能取得成功,但是勤于学习又精通英文的袁隆平还是受到了这些国外科学家的启发,决心继续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以便通过杂种优势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960年春天,袁隆平在他那半亩试验田里把稻种播了下去——与其说播下的是种子,还不如说播下的是希望。每天早上起来,袁隆平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试验田里看水稻,看看水是否合适,瞅瞅秧苗是否萌出了新芽。他像呵护一个新生命一样,用他的用心与专心做着这一切。一切都是在默默无闻中进行着。几天以后,秧苗出水了,绿莹莹的、嫩生生的,似乎向他伸展着一只只嫩绿的小手,可爱极了。看着那可爱至极的秧苗,袁隆平有些兴奋。但是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还只是开了个头。从此以后,他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而后为它们一个个安家,目睹着它们拔节、分蘖、抽穗,由嫩绿而变为深绿……

    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验田里他认真地观察着每一株水稻的成长。有一次,一个偶然的发现使得他的眼前为之一亮——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俏丽而挺拔的株形,手掌般的稻穗,那样生动、那样鲜活地呈现在他的眼前,它像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位巍然挺立的俊美少年!他发现了它,如同发现了一座金矿,真是快活极了!当时,他并没有想到,这个偶然的发现竟然影响了他的一生。

    他将这株“鹤立鸡群”的水稻结出的170粒稻种精心收集起来。次年,将它们播种在瓦罐的培养土里,栽插在窗前的试验田里。他看着它们一天一天地生长,如同注视着共患难的手足兄弟,感到一种心灵相通的愉悦。

    然而,其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那株原本优势很明显的种苗,其后代的性状竟然发生了分离,居然没有一株能赶上前代的。秧苗长势七长八短,抽穗后穗短粒小。袁隆平凝视着变异的稻株,突然眼睛一亮,灵感顿时涌上心头:那“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品种间的杂交优势现象,很可能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啊,那正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啊!”

    袁隆平的脑海中不停地呈现着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面对自己的感受,面对自己的想法,袁隆平开始明确了自己该走的是怎样的路——一旦目标确定,袁隆平就会沿着这条路坚持往下走,向那目标坚定地进发。

    目标一旦确定,他便开始对那些变异的植株进行仔细的调查:高的、短的,早熟的、晚熟的……一株一株地记载,反复地统计、运算,证明这“杂种第一代”完全符合孟德尔学说的分离规律。

    就在苦苦思索之中,他想到,第一年选育的那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稻并非纯种,所以第二年出现了分离。倘若按那株杂交稻的产量来推算,那么亩产可以达到600公斤,这便是水稻杂交的优势。

    想到这里,他眼睛又是一亮:啊,水稻杂交是有优势的!

    水稻杂交有优势,这是袁隆平从实践中得出的一个突破性的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就是这一株偶然发现的天然杂交稻,带给袁隆平以灵感和机遇,他的成功之路将从这里开始!

    由此,袁隆平萌发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的设想。

    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辛洛特和邓恩合写的《细胞遗传学》一书,明确地指出了水稻杂交无优势。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的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明确写道:“稻麦等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所以,当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时,遭到了某些权威学者的反对乃至嘲笑。

    “没有错误的实践,只有错误的理论。”这是袁隆平的观点,这个观点的烙印清晰而又深远。于是,袁隆平根据自己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实状况,反复思考着。他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对于“自花授粉杂交无优势”的观点,他大胆质疑,勇敢挑战,毅然坚持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科研目标。

    总之,就是从那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稻开始,袁隆平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科研命题:要在实践中学会利用水稻的雄性不育系,学会利用水稻的杂交优势。

    不久,袁隆平设计的一整套培育人工杂交稻的方案诞生了。他准备先培育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然后通过“三系”配套进行循环杂交,完成不育系繁殖,然后进行杂交制种并用于大田生产。

    恩格斯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论述: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形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袁隆平用他的实践经验,证明了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面对权威,袁隆平用他的实践支撑起了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观点改写了美国哈佛大学的《遗传学原理》教科书。当然,某些遗传学权威的结论也将在袁隆平的挑战面前不得不进行修改。

    在用实践挑战权威之后,紧接着,袁隆平用实践挑战饥饿——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中国处于一个极度饥荒的年代。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加上政策失误,使得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普遍的饥荒。

    饥饿之风很快刮进了湘西,刮进了黔阳城,也刮进了安江农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天只能靠五六两口粮度日,没有副食,没有油水,整天饿得饥肠辘辘。袁隆平也饿得浮肿起来,无力走动,无神看书,更谈不上带学生去游泳,坚持将每天的主课讲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那个以瓜菜充饥的饥荒年代,袁隆平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曾经被下放到艰苦的农村去锻炼改造。在农民的集体食堂里,他和当地农民一样吃的是一锅跟猪食差不多的红薯藤煮的汤;饭是双蒸饭,用水蒸两次,称之为“增量法”。可是饭粒虽然看着很大,但就是不饱人,吃下去一会儿又饿了。当时,袁隆平跟所有的人一样,想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饱饭就好了。

    学校划给袁隆平一块山坡“自留地”,作为自给自足的菜田,以补充国家计划供应之不足。袁隆平与另外一位单身教师李国文合作,将他们的山坡地经营得绿油油的。春季里,鲜嫩嫩的卷心菜、菠菜、小葱使人垂涎欲滴;秋季里,红薯、白菜、白萝卜、红萝卜,还有香芋,令人羡慕不已。

    湘西一带耕地少,当地农民惜土如金。香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周期很长,半年多才能收获。袁隆平学着当地农民的样子,在香芋地里间种豌豆、豆荚,待豌豆熟了,豆荚败了,香芋也就可以收获了。香芋的叶子很宽大,好似荷叶,割下叶片,用盐水腌制几天,就是具有湘西特色的美味咸菜。

    5.苦中作乐

    袁隆平经营“自留地”有妙方,宿舍里的“存货”多种多样,加之他性格随和,谈吐风趣,在冬天的夜晚,许多教师都乐意到他的宿舍去“会餐”——当然,不仅是物质的会餐,更是精神的会餐。

    冬季天寒夜长,饥饿来得特别早、特别快,人们难以入睡。教师们聚在一起,少不了要谈吃的,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记忆中或向往中的美食。在每次“精神会餐”中,袁隆平都会描述两道保留菜谱,一是川味鱼香肉丝,二是麻婆豆腐。他总是称赞川菜口味好。当然,由于教师多数是湖南人,所以湘菜“好吃”的声音总占上风。然而,每晚参加“精神会餐”的,多是湘西的农家子弟,所以大家说得最多的还是农家饭菜。

    说的人,在每一个细节都要停顿片刻,不愿快说,以吊大家的“胃口”——画饼充饥的年代、画饼充饥的生活、画饼充饥的夜晚,大家说得不亦乐乎。

    “冲葛根粉要用滚开滚开的水,一手快冲,一手快搅,那粉冲出来才合胃口……对啦,还忘掉了一道工序,放葛根粉以前,碗里放一把炒熟的黑芝麻,放几粒枸杞,再放几粒核桃仁……那粉冲出来黑、白、红、黄四种颜色……”

    “那葛根粉还有一种吃法。”这时又有人在一旁补充说,“把葛根粉放进盆里,往里倒水,不能倒得太快,用一根筷子慢慢转圆圈,慢慢搅和,水也不能倒得太多;然后要用掌心慢慢地搓,搓成一个个鸽蛋大的丸子,上笼屉蒸。蒸得半生不熟时,再下油锅炸,炸起一层金黄色的脆皮,再加酱油、辣子、葱、姜、蒜,喜欢吃咸加点盐,喜欢吃甜加点糖,咬一口——嗨!赛过肉丸子……”

    真是看景不如听景,经他这么一形容,大家也只有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咽口水了。

    袁隆平也补充说:

    “你们湘西产的这葛根粉是很好的食品,也是一味中药,具有清热、降火、醒酒之功效。等哪天有时间我们也搞点小自由,上山挖些野葛根怎么样?”

    秋天终于到了,可以吃新米饭了。那脱了谷衣的白米,圆圆的、白白的,非常诱人。对在饥饿中熬过了长长的一春一夏的人来说,吃上一顿香喷喷的新米饭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啊。在湘西农家有一个规矩,就是第一锅新米饭可以敞开肚皮吃。袁隆平被一位学生家长请去吃新米饭。那学生替袁老师盛了满满一碗,一个大大的粗瓷碗拍得实实的,上面还堆了一个尖尖的“山”,真让袁老师哭笑不得。这学生是自己饿怕了,唯恐他的老师吃不饱啊!当然,学生也如法给自己堆起了一座“小山”。只见那学生张大嘴,三扒拉,两扒拉,如同风卷残云,霎时,那座尖尖的“山”不见了,一会儿,碗里也空了。此情此景,让袁隆平的鼻子有些酸楚。

    袁隆平端着自己的一座尖尖的“山”感慨地摇了摇头:唉,这饥饿的年代啊!

    此时,袁隆平已经从平房迁到了一幢两层砖木结构的单身宿舍楼的二楼,他与李国文是近邻,两人在楼道里并排搭了两个烧柴火的炉子。冬天,一个周末的晚上,他俩点燃两只柴火炉子,炉子上各放一只脸盆,一只煮红薯,一只煮白萝卜块。两大盆“美食”被炉火煮得咕嘟咕嘟直冒香气。

    “晚宴”开始了——袁隆平与李国文敞开肚皮吞下了那盆红薯,本打算将那盆白萝卜留给晚间那些赶来搞“精神会餐”的同事们打牙祭,想不到,一位饿得浑身浮肿的学生闻“香”而来。走近一看,原来是农学20班的学生全永明。没等全永明开口,袁隆平忙说:“小全,你来得正好,快帮老师吃掉这盆萝卜!”

    “谢谢二位老师,那我就不客气了!”说话间,全永明给二位老师行了一个鞠躬礼。

    袁隆平递给全永明一双筷子,全永明接过筷子,对着炉子上那盆萝卜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会儿就将一大脸盆萝卜吃了个精光,吃得两位老师目瞪口呆,吃得两位老师热泪滚滚。袁隆平说:“这伢子饿得好苦啊!”

    “谢谢二位老师!”全永明又是一声“谢谢”,又是一个鞠躬礼,眼含泪水转身离去。

    6.震撼与挑战

    全永明的鞠躬让袁隆平无法忘却!那情景时不时地出现在袁隆平眼前,似乎使了魔法似的,不停地晃动着,让袁隆平彻夜难眠。

    次日,袁隆平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在那条蜿蜒的小路上。冬天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那风吹在脸上,似乎有些疼痛。举目山川暮色,他不由得忆起了“山寒回水瘦”的诗句,浑身不禁一颤。他远远望去,但见城边的沅水桥头挤满了人。他不由得快步走近人群,只见桥上横卧着两具枯瘦如柴的饿殍,同样枯瘦如柴的亲属在边上哭泣着,可是显然她们连号啕大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围观的群众人人脸上堆满了忧伤,有的甚至还显出了熟视无睹式的漠然——在那个时候,饿死人是经常的事情,已经不容易触动自己也在饥饿中苦苦挣扎的人们的心了。

    这惨痛的一幕,震撼了袁隆平的心,激发了他强烈的责任感。

    这惨痛的一幕,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未来的“杂交水稻之父”就这样向着威胁人类的“饥饿恶魔”发起了挑战。

    这是心灵的震撼,这是血的洗礼,这是凤凰涅槃前的苦痛,它让这位农业专家更坚定了自己该走的路。

    1962年的初春时节,袁隆平带领40多名学生到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劳动锻炼。他住在生产队长老向的家里。这位生产队长精明、能干,责任心强。那时,中国农村还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作为生产队长,老向正在为摆脱饥饿、增产粮食而发愁。

    一天,老向冒雨从八门队换稻种回来,他抓了把稻种对袁隆平这位农校老师说:“袁老师,这是刚从八门换回来的种子,听说使用这种子好,能增产。”接着,老向又用低沉的声音说:“粮食这么紧张,要度过灾荒,多打粮食,要靠年成,还要靠种子好啊!去年八门使用这种种子,今年就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呢。”

    袁隆平接过稻种,边看边问:

    “你们为什么要到八门换种?”

    老向回答说:

    “我们已经连续两年粮食减产,靠国家拨来的返销粮度荒,心里很难受啊!今年,队里打算大干一场。不过,要争取好收成,就全靠这些换来的好种子了。”

    老向在饥荒面前,没有悲观,没有叹息,而是积极想办法带领群众克服困难,让袁隆平深受感动。他想:这是亿万人民奋发图强、战胜饥荒的决心。袁隆平怀着敬仰的心情,边思索,边频频点头。

    这时,老向突然说道:

    “袁老师,听说你正在搞科学试验,你一定会为我们培育出新的稻种!如果研究出能增产的稻种,亩产400公斤、500公斤、1000公斤,那该多好啊!我们就可以战胜饥荒,苦日子就可以结束了。”

    老向的话语意味深长,它代表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改良品种,战胜饥饿”,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啊!

    袁隆平以一个农业科学家的良知,深深地思索着自己的历史使命,思索着自己怎样做才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

    他想到伟大的祖国在人类历史上,有过秦汉、盛唐的辉煌,有过宋代的绮丽,有过元明的强盛。可是,自晚清以来,中华民族却受尽了列强的蹂躏与屈辱。

    然而,中华民族是一个勇敢的民族,昔日的玄奘,历经九劫十八难到天竺取经;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卧薪尝胆,使自己无愧于更为久远的历史?

    返回学校以后,袁隆平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一条新闻:英、美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森根据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学说,已经研制出了遗传学分子结构模型,使遗传学研究达到了分子水平。他们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蔓延在袁隆平心里的信念藤条开始四处扎根,并升腾为一种力量,这是生的力量,更是超脱内心束缚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心灵深处开始散发无穷的火焰,不断升腾,再升腾。

    从此,他向饥饿发起了挑战。

    他的做法是:特殊培植一些表现优异的植株,待秋季将优良种子筛选出来,第二年播种后,观察其表现,并依次找出具有遗传优异性状的植株,经人工去雄,然后再进行杂交。或者将混生在稻海里的雄性不育系的材料选择出来,备做来年的试验。

    夏季是水稻扬花的季节,袁隆平劳作在似火的骄阳下。他整天哈着腰,将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一株株、一穗穗地辨认出来,其艰辛可想而知。

    我国农民最朴素的品质就是忘我劳动,在劳动中,他们几乎忘却了自己。袁隆平似乎已经被磨炼成了这样一个忘却自己的纯朴农民。烈日炎炎似火烧,他汗霜满衣,皮肤黝黑。常年扎在水田里不怕吃苦的农民都交口称赞袁老师“干活太实在”。看到袁隆平常常头顶烈日,一头扎在稻田里,久久不肯出来,很多农民惊叹地说:“袁老师,你跟我们吃这份苦,到底为什么?”

    是啊,他到底是为什么?

    他是为了探究水稻生存的秘密,为了向饥饿挑战,为了使我国人民摆脱贫困。

    简单、大度、乐观、奉献的生活,是一种智慧的生活。这种智慧的生活,会培养出气度恢弘、性格坚强的人。校方不必给袁隆平规定什么规章制度,他会自觉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他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水稻不会说话,或者说人们听不懂水稻的语言,但是水稻与袁隆平却可以无声地交流。每当微风拂过,所有的水稻便相应相和,翩翩起舞,在田间沙沙作响。袁隆平以为那正是天地宇宙中最和谐的交响乐曲,他就是在享受土地赐予他的那份愉悦与欢喜。

    他那记录杂交水稻的图纸上,各种标记、各种颜色、各种符号,斑斓杂陈,在他看来,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图画。

    每到秋收季节,他抚摸着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感悟到了一个个滋润而饱满的生命。他似乎更喜欢用心灵与那一粒粒可爱的种子对话,那是充溢着辛酸和神秘的快乐。尽管那时候他还不到30岁,还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的年龄。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袁隆平却非常知晓那愁滋味——他对自己说,一定要战胜饥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