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成长与立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部分中国人自幼就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它让人明白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何等重要的道理!可在现代社会里,这故事演绎着的是更为深入的含义,即一个女人的思想和意识对很多人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女人就是——母亲。

    1.母亲的故事

    母亲,造就孩子的人生。就有那么一位母亲,用她的言行在创造奇迹,创造史无前例的历史,她就是“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母亲——华静女士。

    华静是一位扬州姑娘,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她高中毕业后担任小学教师,与时任校长的袁兴烈先生恋爱成婚。当他们的长子隆津出生以后,她便辞去了教师工作,成为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这位贤良的知识女性非常喜欢哲学,喜欢读英文版的尼采哲学著作。她喜欢尼采的文字,喜欢尼采的激情。她说,尼采的所有文字都被激情的火烧得通红,烧得灼灼逼人。在尼采的作品里,绝对找不到语言的泡沫。

    这位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母亲,这位能读懂尼采文字的母亲,这位在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里能当小学教员的母亲,她会用怎样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这位爱看书的母亲用书中的故事征服她孩子的心,健全孩子的灵魂,让她的孩子拥有一颗向上、纯正、令人震撼的心。

    孩子的智商如同一座宝库,品德和情操则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这位贤淑的母亲将她那渊博的知识化成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而故事则练就了一把把开启宝库的钥匙——这位母亲用不同的故事打造着不同的钥匙。

    满天繁星点点闪烁的夏日夜晚,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在庭院中乘凉。活泼好动的袁隆平喜欢捕捉萤火虫,那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幼小的袁隆平忍不住把一只只萤火虫放在火柴盒里,火柴盒刹那间会变得通体光亮,用手提起火柴盒,那晶莹剔透的样子煞是好看。母亲看着袁隆平手中装有萤火虫的火柴盒,讲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母亲说:“少年赵匡胤(宋朝的开国皇帝)从强盗手中救出少女京娘,两人结成兄妹,他护送她回家。千里路上,赵匡胤扶京娘坐在他的马上,而他自己却牵马步行。就在这次送别之后,京娘在战乱中死去了。后来,赵匡胤在一次夜战中迷了路,忽然飞来一只萤火虫为他引路,一直把他引出了险境。传说这是京娘死后为报答赵匡胤的千里相送之恩,在他有难时特地化为萤火虫赶来相救。”

    这是一个传奇故事,它曾激励过很多有志之人。母亲用这样的故事,让幼小的袁隆平明白:原来这萤火虫是美丽善良的京娘的化身。于是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忍心捕捉那可爱的萤火虫了。可它在袁隆平的心里也扎下了一条无形的根——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学会感恩和报答。

    这样的善良的根,母亲用她的故事在袁隆平的心里已经扎下了无数条。

    这位喜欢看尼采哲学书的母亲,会精辟地讲一些哲学方面的故事,年幼的袁隆平听得津津有味。有那么一只胖胖的狐狸,一天,它正在觅食,听见一群雏鸡叽叽喳喳地叫着,那叫声很甜美。狐狸听见那雏鸡王国里的甜蜜对话,馋涎欲滴,便四处寻找进口。终于,它发现了一个小洞。可是洞口太小了,它那肥胖的身躯无法进入。于是,这只狐狸便绝食5天,饿瘦了自己的身躯,终于穿过了那个小洞,贪婪地吃光了小院里的雏鸡。这时,它发现自己那吃得鼓鼓囊囊的大肚皮已经无法钻出那个小洞了。无奈,它又绝食5天,再次饿瘦了身躯。结果,回到院墙外的狐狸,依旧是原来的那只狐狸。

    母亲讲的这个故事,幼小的袁隆平似乎没有听懂多少。因为他昂着头,眨巴着小眼睛问母亲:

    “妈妈,小狐狸怎么不知道想想另外的办法呢?为什么老用减肥这一个笨办法呢?”

    可这故事的内容却让小袁隆平终身难忘。长大以后,他便渐渐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因为他用行动在表明他已明白了母亲讲的这个故事里的意味深长的内涵。

    袁隆平对土地的那份眷恋,最早也是从母亲的故事开始的。

    一天,袁隆平好奇地问母亲:

    “人是从哪里来的?”

    自幼受到教会文化熏陶的母亲回答说:

    “《圣经》故事里说,人类的始祖是亚当和夏娃,他们是上帝用泥土造的。在我们中国也有女娲用黄土做人的传说。女娲用她那双神奇的手把黄土和成泥,然后捏成一个个男人和女人。捏完后,她朝着那泥人吹出一口气,于是那一个个黄土泥人便有了鲜活的生命。从那时起,人类便繁衍生息,传宗接代……”

    母亲用中外的经典故事回答儿子的问题,也许这算不上是最好的答案,也算不上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但母亲深情的回答让小小的袁隆平知道了不管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归根到底,我们人类都是从黄土地来的。

    如果说这个故事只是让袁隆平知道了土地对人无法取代的作用的话,那么母亲的另一个故事则是袁隆平拥有远大抱负的最早雏形了——

    那是袁隆平6岁的时候,一家人迁居到汉口。这一年的春天,母亲带他们兄弟俩游览了距汉口不远的神农洞。神农洞相传是神农炎帝出生的地方,这里供奉着炎帝的塑像。母亲引导他们弟兄向这位光耀九州的神农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以表达他们一家人对这位先贤的景仰之情。礼毕,母亲告诉孩子们: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这位先贤曾经在五千多年以前,创耕耘,植五谷,驯禽兽,尝百草,为民治疾。神农炎帝的丰功伟绩誉满九州,名扬天下。

    好奇的袁隆平问母亲:“炎帝是从哪里来的?”

    母亲微笑地看着好提问题的袁隆平,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神话故事。

    她说:“有一个民间传说,牧羊女安登天天在山上放羊。有一天,她在山头上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自称七龙子的英俊青年和她相亲相爱。梦醒之后,她怀孕了。过了几个月,临产前她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七龙子交给她一本神农书,嘱她将这本书交给他们的儿子,等儿子长大了,一定要按照神农书的点化,兴修水利,耕地播种,收获五谷,造福百姓。于是,便有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繁衍史。”

    听着母亲的故事,自幼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勤学好问的袁隆平更喜欢跟随母亲在庭院里乘凉了。他爱看天上那密密麻麻的星星,因为母亲告诉他,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与地上一个有名望的人物相对应。于是,每到夜晚他总是痴呆呆地凝望着星空,寻找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可是,星星太多了,哪一颗是他的呢?有时,他看到流星的陨落,只那么一闪,就消失在夜空中了,这使他感到很茫然。他问过母亲,母亲告诉他,每当天上有星星陨落,地上便有一位有名望的人物死去了。唯有在银河两旁勤于耕作的牛郎之星和勤于编织的织女之星永不陨落。这时,小隆平就会在心中默念着: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像牛郎那样勤于耕种,收获很多很多的粮食,好让穷苦人吃饱饭。

    从母亲的故事中,袁隆平明白了人们吃的粮食是土里长出来的,穿的衣服是用从土地上收获的棉花织成的布做的,住的房子是用土烧成的砖盖起来的,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是生命之源”。就这样,他自幼就在心里存了一份对土地的神圣敬意。

    幼小的袁隆平犹如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母亲的怀抱里轻轻流淌。那是编织美梦和幻想的年华,那是激情涌动的年华。教师出身的母亲非常珍视儿子那涌动的激情。她以为,儿时的激情是一种力量的源泉,是健康成长的原动力,是走向成功的起点。

    因为有了母亲,袁隆平幼小的心灵开始有了美好的蓝图。那里有红红的桃子、紫绿的葡萄,果树之间的空地上,间种着在那个年代还少见的西红柿。毛茸茸的枝杈上,结着红、白、黄、绿几种颜色的果实,煞是好看。还有那绿葱葱的片片竹林,随风翩翩起舞。这是美丽的果园,这是绿色的世界。那成熟的果子,那永不消失的绿洲,如烟如雾,如梦如歌。袁隆平那幼小的生命已经与那绿色世界联系在一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母亲好听的故事、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的恬淡言语,奠定了袁隆平理想的基础,乃至影响着他的一生。

    如果说袁隆平的成就是一个奇迹,那么能挖掘这一奇迹的人更伟大。她就是一位看似平凡的母亲。母亲用她的故事,用她的知识和对孩子的珍爱,使袁隆平拥有了对大自然梦幻般的憧憬和对绿色世界奇妙的向往。爱因斯坦5岁时就对罗盘产生了兴趣,最终成为物理学界世界级的泰斗;达尔文自幼便对身边的小动物爱得如醉如痴,他后来跨入了生物科学的殿堂,从而创立了进化论学说;袁隆平6岁就在母亲的故事中成长,并步入了土地的神圣殿堂,用虔诚的信仰开始对土地产生浓厚的兴趣。是的,那年袁隆平才6岁!

    2.重庆八年

    那是1939年的农历除夕之夜,袁隆平一家乘坐一条小木船,走沅水,入洞庭,逆流而上,逃往重庆。寒冬的长江上空,低沉沉、灰蒙蒙的,还不满10岁的袁隆平也似乎感受到了什么。看着纤夫们一路艰辛地拉着,懂事的袁隆平会扯开嗓子唱着不成调的曲子,而那些纤夫们会和着他的调子更用力地往前拉着。这调子像是一杯养料,使纤夫们浑身有了力量,于是忘记了这是逆水而上,需要费时费力,前进困难重重;偶尔遇上浪涌,撑一篙,还要倒退三尺。可他们被那调子支撑着,忘却了艰难,忘记了肩上、脚上的血痕叠加,忘记了手上满是老茧。老纤夫们拉着纤绳很吃力,可他们行进在这样的调子中,内心是欢快、愉悦的。

    隆冬季节,江面上浮着碎冰,纤夫们穿着单薄的破衣衫,裸露的腿上冻得起了紫红色的冻疮。因为冬季江水变浅,船只好走江心,这样一来,纤绳就不够长了,船驶入急流时,纤夫们不得不跳进冰冷的江水中拉船,有时甚至用肩、用背推着船前行,冰冷刺骨。此时,母亲又在为袁隆平树立爱心的榜样——母亲用孩子们的床单裁剪成一件件紧身的衣服送给纤夫们,那柔软的棉布,一直暖到了纤夫们的心里。可纤夫们哪里知道,在船上有个小孩一直用钦佩的眼神在注视着他们,那孩子幼小的心灵已经被震撼了。

    也就是在这一刻,袁隆平与水真正有了亲密的接触。

    袁隆平站立船头,怀着崇敬的心情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岸上的纤夫。这时,小他4岁的弟弟隆德走过来同他说话,袁隆平顾不得理睬弟弟,弟弟一怒之下,便将哥哥推下船去。湍急而冰冷的江水使袁隆平在水中难以动弹,只有拼命挣扎。老纤夫们见状,不顾天寒水冷,纵身跳入江水,凭着极好的水性将袁隆平托出水面。袁隆平得救了,一家人对老纤夫们非常感激。弟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在一旁吓得哇哇大哭。可袁隆平似乎并没有被吓倒,更没有责怪弟弟,只是在他的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学会在大江大河中游泳,长大后要像老纤夫们那样,能够遇险救人。

    低沉的天空,朦朦胧胧的雾霭笼罩着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这座山城。这座背靠青山、面向大江的山城,远远近近的景物显得模模糊糊,似乎被水浸泡过一般,湿漉漉的。不知在江上颠簸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袁隆平兄弟们跟随父母,一家七口终于到达了抗日战争期间的陪都重庆。

    随着父亲的升迁,袁隆平的家境也日渐好转。后来,他们一家迁居到嘉陵江南岸,当年的门牌为周家湾狮子口龙门浩27号。

    龙门浩这条长街,街巷深深,全由青石板铺得整整齐齐的,曲曲弯弯地顺着山势向前延伸,两旁民房多是二层小楼,一片灰黑色。少年袁隆平走在这条长长的青石板路上,好像总是走也走不完。

    1939年8月,袁隆平与弟弟袁隆德一同走进嘉陵江畔的龙门浩中心小学读书。

    嘉陵江的滚滚波涛穿过奇峰峡谷,来到山城重庆。一路上,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清澈宁静。袁隆平每天放学后就邀上几个小伙伴,带上四弟隆德,跳入嘉陵江,游向江心。这是袁隆平提高技艺的好机会,他怎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呢?不过,他曾差点被剥夺游泳的权利。

    一天傍晚,袁隆平的父亲站在楼上远眺,发现嘉陵江中有两个黑点一前一后地在游动。虽然看不清游泳的是大人还是小孩,可他总觉得游泳的人似乎和他有些关系。他立刻问妻子孩子们是否已经到家。当他得知孩子们放学还未回家时,他已完全确定游泳的一定是隆平和隆德兄弟俩了。他拿来望远镜仔细观看,发现果真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在江中游泳。他疾步走向江边,大声呼叫着,把隆平和隆德叫上岸来。

    父亲责问隆平说:

    “你自己喜欢游泳,水性也好,偶尔一游,倒也罢了,为何要带水性不好的隆德一起来耍?”

    袁隆平回答:

    “隆德水性不好才更需要学习锻炼嘛!”

    父亲又问:

    “出了危险怎么办?”

    袁隆平自信地回答说:

    “请父亲放心,有我‘浪里白条’在此,确保隆德平安!”

    一句话,把父亲给说乐了。父亲也已经很放心袁隆平的游技。可急促、凄厉的空袭警报声打断了父子的对话,父亲不顾一切地带着两个儿子冲进防空洞。紧接着,日军飞机飞临头顶。它们盘旋了两圈后,将重磅炸弹倾泻下来。顿时,爆炸声震耳欲聋,燃烧弹引发的冲天大火烧向民房、高楼,美丽的山城顿时变成一片火海。这样的炸弹在重庆的上空不断响起。

    袁隆平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中,学会了他永生难忘的抗日救亡歌曲: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在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

    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投降!

    宁愿死,不投降!自幼便受到爱国主义熏陶的袁隆平总是怀着激愤的心情,在课堂,在游行队伍中,高唱着一支又一支的救亡歌曲。那一支支救亡歌曲,像一把把火炬,点燃在少年的心头:同学们,

    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这样的歌声不绝于耳,尽管警报时时响起。然而,年幼的袁隆平似乎在重庆的八年里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那嘉陵江畔,在那江水翻腾之中,他已感受到了游泳的乐趣。于是,在放学之后,在嘉陵江上,依然可以看到一个跳跃的身影,时而如健儿腾越,时而如海底探月,时而迎浪超越,时而低头徜徉。就这样,在那条嘉陵江上,年幼的袁隆平拥有了“浪里白条”的雅号。

    也是在那条嘉陵江上,袁隆平会想起母亲曾经讲过的那些关于土地的故事。偶尔的,他会用手捏捏重庆郊外的泥土,用鼻子闻闻泥土所发出的幽香,他开始贪婪地呼吸泥土所散发的淡淡的清香,似乎有一种亲切的难以言状的感觉。好像是在母亲的故事里曾拥有的,抑或是在童年的记忆中储存的?他不能确定,可是他很熟悉。

    也许从那刻开始,在重庆的这些日子里,他已经对土地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虽然,当时的袁隆平仅仅是十几岁的小孩子,但是他对土地的那份爱却已经滋长起来了。也许这就是袁隆平在重庆的最大变化:隆隆的飞机轰炸声,让他看清了祖国正遭受践踏,继而他知道了这是国难,明白了该如何去爱自己的祖国;哗哗的水声,让他似乎闻到了土地的味道,那是需要耕耘的土地——小小年纪的袁隆平开始明白这些了。

    3.人生抉择

    1948年年初,父亲袁兴烈的工作再一次发生变动,一家人迁居南京。18岁的袁隆平转学进入南京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部。

    1949年夏季,袁隆平高中毕业,面临高考的选择。该报考哪一所大学呢?

    为此,父亲袁兴烈叫来妻子华静和儿子隆平,共同商量报考什么大学。

    袁兴烈时任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科长,他期望儿子有更大的出息。在父亲眼里,袁隆平实在是个优秀的孩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这一切都是儿子身上所不断闪现的亮点,所以他希望隆平报考南京中山大学,希望他学有所成,以便在政府机构里取得大的成就,因为袁父自己毕竟是个有成就的人。他希望袁隆平能子承父业,更上一层楼。

    可是,袁隆平的思绪却飞向了童年生活过的桃园和汉口市郊外那个美丽的园艺场。

    桃园的春天潭水绿绿,小草青青。桃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辛勤劳作的蜜蜂,它们三三两两地来到桃林里,嗡嗡的蜜蜂声好似大自然的伴奏曲,演奏着人间最为动听悦耳的曲子。那桃林更是吸引着袁隆平的心。幼小的童心,挚爱着多姿多彩的美好春光。早晨的露珠停在朵朵鲜红的桃花上面,穿彩衣的蝴蝶则停在桃花上,辛勤的蜜蜂也停在桃花上。活泼好动的袁隆平总喜欢在那桃林里与小伙伴们嬉笑、打闹。也许是花太美了,或是太香了?或许是那枝桠交错的树干和鹅黄嫩绿的叶片所呈现出来的活力吸引着袁隆平,他舍不得用手攀折桃枝。那清澈的桃花溪水从桃花林中缓缓穿过,流向一眼望不到边的桃林深处。桃林里鸣啭着动听的鸟语,虽然袁隆平听不懂鸟儿们在说些什么,但他总觉得那些有灵性的鸟儿在演奏世间最为美妙的乐曲,那演奏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忽齐声和起,忽应声停止,那时的袁隆平在那桃园里享受着世间最为圣洁、最为美妙的群鸟和鸣演奏而成的大自然的乐曲。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在袁隆平的记忆里,在那桃园里不仅可以听到世间最为美妙的音乐,而且还有一条留下他童年足迹的弯弯曲曲的通向那更深远之处的潭畔小径。那潭水碧绿如玉,甜美如蜜。清晨,来桃花潭打水的人络绎不绝。大水桶、小瓦盆、红陶罐,在朝霞的映照下,那水桶,那瓦盆,那陶罐,伴着一串串水珠,闪闪放光。袁隆平和他的哥哥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潭中取两桶水回家,以供一家人的饮用。那潭中的水冬暖夏凉,不枯不涌。那泉水顺着水沟流到桃林里,于是结出了又红又大、异常甜美的桃子。那桃子的甜美似乎总萦绕在袁隆平的嘴边,时时勾起那桃味,挥之不散。

    桃园里还有成片成片的马尾松和郁郁葱葱的斑竹林,那更是袁隆平的乐园。它们挺拔、高大,与一行行的桃花树争奇斗艳,构成了桃花园繁花似锦的小世界。红艳艳的桃花在蒙蒙烟雨中绽放着,燃烧着,团团簇簇,层层叠叠,炽热而庄严。是一种什么力量创造了这人间美景?少年袁隆平被这人间奇迹折服了,陶醉了。袁隆平与马尾松为友,与斑竹林为伴,在与伙伴的嬉笑、追逐中,袁隆平爱上了大地所赋予的一切。

    这里是天上人间,也是乱世中的“世外桃源”。他时时记起母亲就是在那里教他们兄弟几个读陶渊明著名的《桃花源记》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海市蜃楼,只能在梦中游历,梦醒之后,那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而袁隆平的桃花园可是他真真切切拥有过的。他无法忘却那躺在潭水面上仰望蓝天的夏夜,那潜入水底追逐游鱼的日子。他期盼着,想念着,希望有一天能再次拥有那桃园。

    这桃园已经让袁隆平无法释怀,时时在梦里游历那曾经的桃园。

    也许,老天也在帮助袁隆平做着慎重的第一次抉择。

    是呀,在那些日子里,在袁隆平的梦中,时时出现的又何

    少年袁隆平止是桃园呢?

    还有那生活了八年的重庆——他的第二故乡。在袁隆平的记忆中,重庆是一个使他思绪经常无端亢奋的地方。他的心经常会飞越千里关山,回到故地。那里有他怀念的美丽的嘉陵江,有他牵挂的青石板街。那记忆的果子时常飘进他的心田,如同一片绿洲,似烟似雾,如梦如歌。

    当父亲问:

    “隆平,你未来的志向是什么?”

    一直低头不语的袁隆平猛地抬起了头,坐在一旁的母亲顿时怔了一下。一会儿,母亲也就面不改色地听儿子说话——她似乎已经觉察到儿子想说什么了。

    袁隆平坚毅地看着父亲,他一字一顿地说:

    “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

    袁隆平回答得很干脆。

    儿子的回答是袁父始料不及的。于是,父亲反问他:

    “想成为一个身上充满庄稼味的学者吗?”

    “试想一下,这人世间倘若没有庄稼味儿,而是充斥着铁血味儿、硝烟味儿,该是多么可怕!”袁隆平坚定地回答。

    这时,在一旁的母亲华静赶忙说:

    “隆平,爸爸的意见你应该好好考虑。当然,你的理想也不错。古人说:皇天后土,衣食父母。立志学农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于是,三人都静了下来,他们都在作着抉择。

    作为父亲,当然希望孩子能成为达官显贵,子出于父而胜于父。

    作为母亲,她一贯教育孩子应该做一个有理想之人,做一个能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作为袁隆平,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他有了自己奋斗的方向,他多么希望父母能支持他的决定。

    沉默了五分钟之后,颇具民主思想的、深知儿子性格的父亲终于开口了。父亲问:

    “你想报考哪所学校?”

    “我想报考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

    父亲思忖了一下说:

    “相辉学院倒是一所师资力量相当雄厚的高等学府。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复旦大学曾西迁到相辉学院。”

    于是,这位开明的父亲同意了儿子的选择。

    袁隆平曾把自己喻为一粒种子,种子选择了孕育它的土地。这颗种子非常感谢他的园艺师——父母。因为没有父母的理解与支持,这棵种子怎么可能发芽呢?毕竟,那年袁隆平才18岁,他的选择还是该建立在父母的理解与支持之上的——幸运的袁隆平在第一次抉择的时候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何其幸运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