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课套装-幸福不属于这个世界:苏格拉底,耶稣,康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所谓的幸福,就是您现在哭:可是日后笑![1576]

    ——耶稣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可以主动地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将某种伦理价值——例如自由,爱情,公平——或者某种道德置于幸福之上,亦即所谓正确行为的准则。启蒙时代的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就是这么看的,他认为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幸福本身,幸福应该来自道德:“做能够让你配得上幸福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发现符合理性的行为正道,是完成自己应负的责任。相对说来,一个思想平静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无论他遇到怎样的困难,因为他知道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行动。

    因此,现代的调查显示,知道如何过一种道德的或是符合宗教规范的生活,知道如何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确保幸福的重要指征之一。康德本人就很幸福,他过着简朴、道德、规律的生活,以至于他的传记里没有什么惊人的轶事与细节,着实令人失望。他一直独身,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柯尼斯堡,在进大学教书之前,他在很长时间里都是私人家庭教师。但是,几乎构成悖论的是,在另一方面他明确说,尽可能幸福是人的责任,因为这可以使我们避免屈从于“违背自己责任的诱惑”[1577]。就这样,他完全颠倒了古希腊的命题,对于古希腊智者来说,伦理是为幸福服务的;对于他来说,是幸福为道德服务!的确,在他的眼中,在这尘世之中,完满而彻底的幸福并不存在:这只是“想象中的理想”[1578]。他总结说,从理性的角度而言,我们只能期待在死后(永恒的至福)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上帝会将此作为补偿赐予懂得生存正道的人们。在这点上,他与多种宗教不谋而合,在宗教看来,深刻、稳定和持续的幸福只存在于彼世,但是取决于我们在此世的宗教生活和道德生活的质量。

    这一信仰在古希腊就已经流行:在未来的美妙田园里,英雄和恪守道德的人可以得到幸福的生活。这一想法在埃及,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飞速发展之前的晚期犹太教中也可窥一斑。比较起智慧的理想,我们情愿对圣洁的理想有所期许。如果说智者向往的是尘世的幸福,圣者则向往彼世的,在造物主身边的幸福。

    耶稣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就极好地阐释了这个问题:他也和所有人一样向往幸福,他不想承受痛苦,也不愿遭到大祭司卫兵的逮捕,交给本丢·彼拉多受死。接下来就有了橄榄树山上充满惶恐的血腥场景,福音传教士圣马修记载过,在他被逮捕的几个小时前,“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他就稍往前走,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1579]尽管充满了惶恐,耶稣却还是决定付出他的生命,而不是像他的门徒暗示的那样逃走,因为他希望忠于引导着他的真理之声(是他称之为“我父”的声音)。他牺牲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幸福,忠于真理,忠于爱的信息,而后者与宗教将冷冰冰的律法置于一切之上的严苛显然是相矛盾的。

    苏格拉底之死也与耶稣之死有所类似,因为他也拒绝逃走,他喝下了致命毒药——毒芹,从而听从了法官对他的极刑的判决。判决显然是荒诞的,但是苏格拉底不想忤逆城邦法律,他认为所有的公民都应该服从。为了自己崇尚的价值,他抛弃了幸福和生活。因而与其说苏格拉底像个智者,毋宁说他像个圣人,他在某种程度上对“幸福”一词抱有怀疑态度。据柏拉图说,他情愿说追寻“好的”生活,所谓好的生活,应该是理性的,建立在诸如善、美、公正等价值之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幸福的”生活,因为后者有可能会有失公正:暴君,自私的人,胆小鬼,他们不正是在追求幸福吗?

    如果说耶稣或苏格拉底为了真理,或者说为了高于尘世幸福的价值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是因为相信并且向往死后那种至高无上的幸福。耶稣相信自己死后可以复生,在彼世,在上帝的身边得到永恒的幸福。《启示录》,基督教《圣经》的最后一卷描绘了这样的一幅“天堂耶路撒冷”的画面,这就是永恒之生命的象征。“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从前的事过去了。”[1580]苏格拉底也相信,对于公正的人来说,在彼世存在着他向往的至福[1581]。因而,他们追求的是另一种幸福。

    情况并不都是这样。我们也会碰到另一些人,他们并不相信死后会有来世,他们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是为了高于幸福的理想。有多少人就这样放弃了生命,为了与压迫、与不公正进行斗争?例如南非的纳尔逊·曼德拉,就像所有那些冒着生命危险,付出生命代价的人一样,他们前赴后继,都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因为他们认为,这事业超越了个人幸福,比个人幸福具有更高的价值。

    于是我们有了问题的两面:我们会问自己,这样的英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响应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向往,难道不会为他们带来某种幸福吗?尽管失去生命是痛苦的,苏格拉底和耶稣同时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付出生命,为了一个高贵的理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的行为难道不正符合他们真正的本性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