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教故事-辅相害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宝藏经》中记载:

    有一次,佛在拘弥国传道,这个国家有一位婆罗门出身的辅相,此人为人狂妄粗暴,做事从不以道为准绳。他的妻子与他相似,两人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一点差异。

    这天,辅相听说佛来到了城里,就对他的妻子说:“瞿昙沙门现在来到了我们国家,正在我们的城里,如果他前来我们家的话,你一定要把门关上,千万不要打开,我们坚决不理他。”

    辅相和他妻子的对话,佛全都知道。为了给辅相一点教训。中午,佛忽然出现在辅相的屋子里。当时,辅相外出不在,他的妻子看见佛后,沉默着不与佛说话。佛于是说道:“你那个自以为是的婆罗门丈夫,他的心灵被邪见所充斥,从来不知道信仰三宝。”

    辅相夫人听了佛的话,心中极其恼怒。她脱下身上昂贵的璎珞,穿上布满污垢的脏衣服,一屁股坐在地上。一会儿,她的丈夫从外面回来,看到她的样子奇怪地问:“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辅相夫人回答说:“瞿昙沙门辱骂了我,也辱骂了你,说你被邪见所左右,不信三宝。”辅相恨恨地说:“姑且等到明天吧,我再和他算账。”

    第二天,辅相一家打开大门等待佛的到来。下午,佛果然又一次出现在他家中。辅相一见佛的身影,就操起一柄利剑尽力向佛砍去。佛顿时显示出神通法力,辅相的剑无论如何也砍不到佛。

    辅相抬头看到佛在虚空中,刀剑不能入,于是幡然悔悟,不由得惭愧不已,他涨红了脸对佛说:“世尊,我错了,您世尊下来接受我的忏悔吧。”

    佛见辅相已经顿悟,于是就从虚空中飘下来接受他的忏悔,并为他演说法要。这夫妇二人全都获得了须陀洹的道果。

    当时,凡是听说过这件事的人,无不对佛又敬又佩,他们争相传颂说:“世尊出世,果然非同寻常。”佛则告诉这些人说:“我并不是只在今天才降伏:度化这样的恶人,在过去也曾多次有过这样的行动。”

    姨母求度

    《中本起经》中记载:

    有一次,佛云游到了迦维罗卫国,佛的姨母大爱道(即摩诃波阁波提)恰好在这个国家,她来到佛的住所向佛请求:“我听说女人精进修行,可以获得沙门四道①。因此我也希望能够得以接受佛法,出家修道。”

    佛不同意,他说:“不行的。如果让女人穿上法衣,必须穷尽自己的寿命,一生清净修行梵行。”

    姨母哀求再三,佛还是不肯同意。姨母感到失望而伤心,就站在佛的门外,忍不住悲痛地哭起来。阿难从外面回来时看到了,就问她哭什么。

    姨母回答说:“佛不同意我出家,所以悲伤。”阿难说:“你先不要哭了,等我去给佛说一说吧。”

    阿难刚一开口,佛就说:“你别说了。”

    阿难又说:“伯母是非常有诚意和善心的,何况佛刚出生时,就是她亲手将你拉扯大。”

    佛说:“是的,我知道姨母对我有恩,在我出生七天时,母亲就去世了,的确是她亲自养育我。这些恩情我怎么能忘记呢?”

    佛接着又说:“如果女人想成为沙门,有八种律法不得逾越,必须以毕生精力去学习它,并且身体力行。只有那些能够持此八种律法的女人,才能同意她成为沙门。”

    阿难于是对姨母讲了佛的意思,姨母回答说她能够做到。

    佛告诉阿难:“如果让女人做沙门,会使我正法衰微五百年。为什么呢?因为女人有五种障碍不能做沙门。这五种障碍是:第一,不得做梵天王,第二,不得做帝释,第三,不得做魔王,第四,不得做转轮圣王,第五,不得做佛。”

    【注释】

    ①四道:指断除烦恼,证得真理的四种过程。即方便道、无碍道、解脱道和胜进道。

    跋陀罗女

    《本行经》中记载:

    由于阿难的劝告,世尊终于听许了女人出家。大迦叶用天眼观察到一个叫跋陀罗迦卑梨耶①的女子,在波离婆阇迦的外道之处出家学道。

    于是大迦叶就令一位有神通的比丘尼到那个女人的住所,告诉她说:“你的丈夫迦叶和我跟随同一个老师出家学道。你现在也可以到那个地方去修行梵行。”

    跋陀罗女问比丘尼说:“你的老师是什么人?”比丘尼回答说:“我的老师叫释迦牟尼,他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戒、定、慧,解脱知见,全都具足。他的所有弟子也都是以追求这些为最高目标的。”

    跋陀罗女悠然神往,她说:“如果真像你说的一样,我必当跟随你前去。”

    比丘尼和跋陀罗女乘着神通力,只用了一转身的工夫就来到了佛的居所,跋陀罗女顶礼佛足说道:“希望世尊同意我的请求,答应我出家。”

    世尊告诉摩诃波阉波提说:“让这个女子出家吧,你为她授具足戒②。”

    跋陀罗女出家不久,有一天她来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独自坐禅,一时间远离了所有烦恼。从此她勤苦修行,行为从不放纵,以此获得了极大的神通。她曾有偈颂说:“生死已断,梵行已立,所做已办,不受后有。”

    【注释】

    ①跋陀罗迦卑梨耶:梵语音译,古印度婆罗门女性用名,简称跋陀罗女,意为贤良的女子。

    ②具足戒:比丘和比丘尼应当受的戒律,其中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五百戒。

    佛再还国

    《宝积经》中记载:

    世尊在迦毗罗卫国的尼居陀①林中长年静修。有一天,他忽然心中一动,想到父亲净饭王,于是他告诉优陀夷说:“你现在立即进城吧,你找到我的父王,向他通报一声,就说我要回国看看。”

    优陀夷听令后,凭借其广大的神通力,片刻便来到净饭王的宫殿外。净饭王远远地看见优陀夷,就问道:“大师,你来这里干什么呢?”

    优陀夷回答说:“我是来为世尊乞食的。”

    净饭王闻言,立即令官女们准备好最精美的食物,并对优陀夷说:“你快把这些食物拿好,迅速地返回世尊的身边,将这些食物奉献给他吧。你告诉他,我现在也非常想去见见他。”

    优陀夷拿着食物回到世尊身边,奉献给世尊。世尊吃完后,显现出了瑞相。

    这时,正在城里登楼观看的净饭王立即看到了瑞相,他心情十分快乐,下令诸位大臣:“你们快去迅速地准备好最好的车乘、香花、幡盖,我要亲自去佛的处所看看他。”

    世尊为了度化净饭王,就施展神通法力,从人们头上一掠而过,当在虚空之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时,大梵天王、释提桓因、须夜摩天、兜率陀承、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各自手执香花幢幡,供养世尊。四天大王、三十三天诸天子,则在虚空中抛撒香花。

    净饭王见此情景有所感悟,他说道:“世尊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从不曾对拥有天下王土的圣王王位产生半点顾恋之心,所以他现在能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成为大法王,统领天人,富贵自在。哪里像我只是被俗人俗事所围绕,惟有世尊,才是自有天人侍卫。”

    净饭王想到这里,不自觉地头面着地顶礼世尊。

    【注释】

    ①尼居陀:梵语音译,即榕树。

    万千佛影

    《观佛三昧经》中记载:

    世尊返国后,一天,他的父亲净饭王对他说:“世尊,虽然你是我的儿子。但现在我所看见的佛的色身,只能见到外表,不能见到内里。我清楚地记得,当年,你还是悉达多太子,还住在宫里的时候,前来为你看相的相师全都看见了三十二相。”

    净饭王在回忆了当年的情景后,又接着说:“现在你已成佛,光明更加显现,超出从前何止千万倍!如果有一天你涅槃了,末世的众生怎么能够观看佛的身色相好?如何知晓佛的光明呢?希望世尊为我们指点迷津吧。”

    世尊听了净饭王的话,于是进入遍色身三昧,从三昧中起,有五色光从佛口里放射出来,照耀在净饭王头顶的屋顶上,紧接着又遍及大千世界,然后这光从佛的头顶回到了体内。

    世尊想让大众看见佛的色身。于是佛就将面前的精舍变得像雪白的玉山,大小如同须弥山一样高大。其中有成百上千个龛窟①,在众多龛窟中,又出现了各种佛的塑像,这些塑像和佛本人没有任何差异。

    在世尊演说之时,他面前的地上一刹那间就长出许多硕大的莲花,这些莲花每一朵都有一千片叶子,每片叶子都发射出一千道光芒,每道光芒上都有一千尊佛,每一尊佛都有一千名弟子作为侍者。

    世尊说:“在我灭度②后,我的所有弟子如果能遵循我的教诲,弃恶扬善,普度苍生,即使我不出现在眼前也叫做见佛。”

    【注释】

    ①龛窟:安置佛像的石窟。

    ②灭度:梵语音译,意指命终证果。

    降伏毒龙

    《观佛三昧经》中记载:

    有一年,世尊来到那干诃罗①国,该国的罗刹②洞中有五个罗刹女,她们悉数变化成龙女,和毒龙相互勾结害人:毒龙不时降下冰雹,罗刹四处杀人,这样一来,饥馑和疾疫在该国已经横行了四年。人民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为了消灭罗刹,解救受害的百姓,该国国王下令召集了全国所有的咒师,让他们施行咒术。但毒龙、罗刹本领高强,这些咒术半点效果也没有。

    一天,当国王听说世尊和他的弟子来到了本国,不由得惊喜不已,就立即来到世尊的处所,请求世尊怜悯众生,降伏毒龙。

    世尊答应了国王的请求,他命令舍利弗、目犍连以及其他弟子五百人,变化成成百上千条龙,这些龙将身体缠绕在一起成为世尊的座位,同时,每一条龙的口中都吐出熊熊火焰,并变化成金台七宝床座。

    接着,世尊头顶释放出金光,顿时无数个化身佛遍布在虚空之中。毒龙王看到世尊到来,于是率领手下的十六条大龙兴风作浪,一时间风狂雨急,十六条毒龙的眼睛和嘴里都吐出烈火。五位罗刹也显现出丑恶的原形,一个个眼睛如闪电,双爪如铁钩,狰狞地站在世尊面前,想要加害世尊。

    这时,毒龙王的儿子看见虚空中的佛,害怕地对父亲说:“父王吐火是想伤害面前这位佛。没想到不但没伤着他,反而引来了空中无数的佛。”

    说时迟那时快,金刚神手里舞动着大金刚杵,杵头喷出一道道火焰,灼烧着恶龙们的身体。毒龙王大为惊恐,忙跑进世尊影像的阴影之中躲藏起来。

    佛影下清凉无比,毒龙王感到就像有甘露洒在身亡一样。毒龙王心中为之一爽,于是顿时醒悟过来,他忙抛下恶念,上前给佛作礼。五个罗刹女见状,也学着龙王的样子顶礼世尊。

    世尊用如同慈母般的目光看着毒龙王。当下,龙王以及五个罗刹女和十六龙子全都求受佛戒。佛便为他们演说三归、五戒之法。从而度化了他们,为那干诃罗国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

    【注释】

    ①那干诃罗:古印度国名。该国崇敬佛法。

    ②罗刹:恶鬼的总称。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

    度化淫女

    《观佛三昧经》中记载:

    舍卫城中有很多卖淫为生的妓女,她们以色相诱惑男子前去嫖宿,住一宿要收金钱二百元。

    该国有个长者名叫如闾达,平生善于理财,经商多年,积累了财产上百亿。他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名叫华德。华德兄弟三人生性轻狂,天天找妓女们寻欢作乐,花天酒地。他们每去一次,都要挥霍大把大把的金钱。仅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三个不肖之子就把如闾达所藏的一箱金子挥霍殆尽。

    一天,长者查看箱子时,发现黄金已空空如也,大惊之下,急忙寻问守护的人,这人说:“华德兄弟三人,每天都前来拿钱去找妓女,所以很快就拿完了。”

    长者气得发抖,于是跑去找国王,他对国王说:“大王,城里有许多妓女引诱我的儿子们,我辛辛苦苦积累的家财全都被他们挥霍得差不多了。”

    国王对长者说:“你极其富有,在全国都是数得着的,现在你积累的财富都耗尽了,更何况那些不富有的人呢?”

    长者对国王说:“我只希望大王将那些可恶的妓女通通杀了,免得她们在人间为祸作乱。”

    国王说:“我早已接受了佛戒,蚂蚁尚且不肯伤害,更何况是杀人呢?如来在世,一切全都能够度化,我们还是求如来世尊吧。”

    于是,国王和长者共同来到佛的住所向佛说明此事,希望佛来度化那些为恶的妓女。佛告诉国王:“你们先将所有妓女集中在会场上吧,我自有办法。”

    佛随后命令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各自遵随定意,显现大神通。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迦旃延、乔陈如等,各做十八变神通,跃到虚空之中飞行变化显现。妓女们看见后,全都发出善心,接受了三归依及五戒法。

    从此舍卫城中再也没有妓女了。

    借钱请佛

    《经律异相》中记载:

    一天,罗阅城众人集会,共同商议各自拿出一百元钱凑份子,请佛及僧众吃饭。有一位叫鸡头的婆罗门,家里很穷,拿不出钱。众人就不客气地对他说:“你既然没有钱,最好还是赶快出去吧。”

    鸡头只得悻悻而归,回到家里,他满面愁容地对;妻子说:“我没有钱和大家一起凑份子请佛吃饭,因此大家就把我赶出来了。”他妻子回答说:“你可以到弗赊蜜多罗长者家里向他借一些钱。”

    鸡头于是真的前去求借,他对弗赊蜜多罗长者说:“我十天之后必定偿还。如果十天后还不出来,我和我的妻子就为你做奴隶和婢女来抵债吧。”长者便借给鸡头一百块钱。鸡头拿着这些钱来到众人当中说:“现在我有钱了,请准许我加入你们中间吧。”

    众人不屑地对鸡头说:“饭食都已经准备好了,你的钱拿来也没用了。”鸡头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鸡头回到家里,夫妇两人商量了一番,一同来到世尊面前恭敬地顶礼佛足,将此事向佛说了。

    佛告诉鸡头说:“你可以一个人单独请佛及僧众。”鸡头高兴地接受了佛的建议,遍请佛和僧众。

    天上帝释得知这一消息后,就对毗沙门天王说:“你下去辅佐这个婆罗门操办食物吧。”天上帝释又对毗湿波伽摩天子说:“你可以变化成高大广阔的讲堂。”两人得令后,都去照办了。

    这时,佛又告诉鸡头说:“你还可以邀请国王一同吃饭。”鸡头就来到国王的宫门外求见,他告诉国王说:“佛希望大王接受明天的邀请,一同吃饭。”

    次日,国王果然在群臣的簇拥下来了,佛和僧众则在天龙的环绕下一同来到讲堂,接受了鸡头的饭食。咒愿饭食以后,佛演说微妙之法,国王及大臣皆大欢喜。

    世尊论乐

    《法句经》中记载:

    佛在舍卫国祗树的精舍里,当时有四位新学比丘来到柰树①下游戏。是时,柰花树繁花盛开,色彩艳丽且味道香浓,这四位新学比丘因此相互议论说道:“世间的万事万物,什么才是最快乐的?”

    一个比丘说:“观赏仲春皎洁的月亮,欣赏春天繁花似锦的春色,在原野之中游戏,这些是最快乐的。”

    一个比丘说:“亲朋好友欢聚在一堂,饮酒唱歌,欢乐无比,这才是最快乐的。”

    一个比丘说:“多多积聚财富,想要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车、马、服饰都与众不同,让行路人都瞩目艳羡,这才是最快乐的。”

    一个比丘说:“娶到美丽的妻妾,随意放纵欲望,这才是最快乐的。”

    佛听到这四位新学比丘的议论后,就来到他们的身边告诉他们:“你们所议论的,只是表面看起来快乐,其实全都是些昙花一现的东西,并不是真正最快乐的。你们应该明白:春天里万物繁盛,秋季和冬季却注定要衰败。亲朋好友之间相聚欢乐,但也有离别之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至于财宝车马,妻妾美色,则是导致爱憎的根本。欲望产生忧愁,贪欲导致畏惧。它们往往使得凡人生在世上招来灾祸,甚至会危及身家性命乃至毁灭种族。总而言之,人生的种种痛苦,没有一样不是因为欲望所引起的。”

    这四位新学比丘听了佛的这番话,顿时开悟,马上端正意念,断绝欲望,一心追求佛道。从此,他们在佛的教诲下,不再贪图荣华利益,后来获得罗汉果。

    【注释】

    ①柰树:果树名,又称花红、沙果。

    世尊论苦

    《法句经》中记载:

    有一天,有四位比丘在祗园精舍中散步,他们聚在一起议论:“到底什么东西才是世间最苦的呢?”

    一个比丘说是淫欲,一个比丘说是饥渴,一个比丘说是嗔恚,一个比丘说是惊怖,四个人都认为自己所说的最有道理,为此争执不休。

    佛知道以后,决心点化他们,于是就来到他们的身边,问他们在争论什么。四位比丘就将刚才的事告诉了佛。

    佛说:“你们所争论的东西,其实并没有探究到苦的真谛。天下的苦,莫过于作为人而有肉身。饥渴、寒热、嗔恚、色欲、怨祸,全都由于有这个身体而产生的。身体是所有痛苦的根本,是忧患的源头,是灾祸的渊薮。人生在世,处心积虑,忧畏万端。而三界之中的种种生命,更加相互残害。每一种生命都由于走不出自身的阴影,因此生生死死就永远不会停息,这全都是由于有这个身体的缘故。要想脱离世间的痛苦,就应当寻求寂灭,专心护守正念,淡然无欲,这样才可以获得涅槃,这才是最快乐的。”

    佛接下来又启发四位比丘,他说:“从前有一位比丘,他进入山中学习道法。当时有四种禽兽,分别是鸽、乌、蛇、鹿,依附在他的左右。这位比丘白天去寻找食物,晚上就回来和这四种动物一起睡觉。

    一天夜里,比丘听到这四种动物相互讨论道:什么是世间的苦?’鸽子说:‘色欲袭来,色令智昏,以致于色胆包天要去满足它,却不幸因此而危及生命,可见所有的苦都是由于色欲而产生的。’乌鸦说:‘饥渴的时候,身单体薄,眼睛昏花,为了觅到一口食物而不幸投身到罗网里,白白丧失性命,可见所有苦都是由于饥渴而产生的。’蛇说:‘嗔恚一旦发作,不避讳亲疏关系,既能杀人,又能自杀。这才是最苦的。’鹿说:‘天天都在害怕猎人以及各种狼、虎,草木皆兵,心胆俱裂,惊怖才是最苦的。’为此,这位比丘感叹说:‘看来,天下的大苦,莫过于有身体这种痛苦啊。'”

    帮助老乞

    《经律异相》中记载:

    一天,世尊到舍卫城时,正好碰到一位婆罗门,此人年纪已经很老了,满面沧桑,拄着拐杖,拿着破碗,在大街上挨家挨户地乞讨要饭。

    世尊见状,就上前问他:“你是由于什么原因搞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呢?”

    老乞丐回答说:“世尊,我原本是颇有些家财的,但为了给儿子娶妻,我把这些财产全都给了儿子,儿子看到我老了,就不肯管我了,我也是没有办法,只得拿着破碗沿街乞食。”世尊听后对老乞丐说:“你可以在我的法中,读诵一个偈子,读熟了再回去向你的儿子说一说,他就能够回心转意的。”

    老乞很高兴,他说:“但愿世尊你能帮助我。”

    世尊于是说偈子道:“生了儿子心欢喜,为了儿子聚财物,又为他娶妻子,老父亲却流浪在外。负情少义的儿子辜负了他的父亲,他那人的外形中却是一颗罗刹的心,活生生地将自己的老父亲抛弃。正如同老马一旦没有用处,就剥夺了它的草料。”

    这位沦为乞丐的老婆罗门从世尊那里接受偈子后,就回到自家的门口。当时,他家门口恰好有许多人聚在一起,老乞丐于是就对大家说了世尊教他的偈子。

    老乞丐的儿子听了羞得满面通红,忙拉着他的父亲回到家,为他的父亲沐浴了身体,换下父亲的破衣服,从此一心一意地孝敬他。

    重新过上好日子的婆罗门心想: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都是承蒙世尊的恩德,正如经中所说的那样,他已经成了我的老师,我现在应当拿上妙衣去供奉他。

    于是他就来到世尊面前,虔诚地顶礼佛足,并对佛说:“希望你接受这件衣服,就当是出于哀怜我的缘故吧。”

    世尊接受了衣服,又为他演说种种妙法。

    渔夫得度

    《法句经》中记载:

    舍卫国城东南方有一条大江,这条江又深又宽,江中出产各种各样的鱼。在大江边,有五百余家人在此居住,这些人以捕鱼为生。他们一个个性格刚烈,好勇好斗,没有一个人曾听说过佛法,成了不折不扣的贪图利益而杀生的人。

    世尊知道这些人家的情况后,决定度化渔夫。一天,他来到大江边,然后端坐在一棵树下,身上放射出夺目的光明。渔村里的人看见佛身上能放射出如此奇异的光明,没有一个不惊叹,于是都前去礼敬,或者跪拜或者揖手,向佛问长问短。

    佛就请这些人坐下来,开始为他们演说经法。众人听后,心中依然半信半疑。佛于是就变化出一个人,他让这人从江南那边——也就是江的对岸——一直走过来,只见这人行走在水上,水只没到他的脚踝,这人很快就走过了江面来到佛的面前,稽首礼佛。

    众渔夫看见这奇异的情景,无不惊讶万分,纷纷前去问那个佛所化的人:“我们的先人很久以来就居住在这条江边,从来没有听说过人能行走在水上。请问你是什么人?你有什么道术?能够走在水上却不被水淹没?”

    佛变化出的那个人回答说:“我是江南的愚昧之个,只因听说佛祖在这里,为了得到他的度化,因此打算过河来求见他,但到了对岸才发现没有船只而无法过河,因此就问那岸上的人说:‘江水是深是浅?’那人回答说:‘水可以与脚踝相齐。’我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就过了江,并没有其他的奇异道术。”

    佛赞叹化人说:“善哉善哉。你以信任诚实的态度渡过生死的深渊。如今渡过数里宽的江面,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江边的渔人听到佛所说的种种法,心开意解,全都求受三皈及受五戒,悉数成为清信士①。

    【注释】

    ①清信士:即梵语优婆塞的意译。受了三规五戒的男子的总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