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教故事-处世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人生处世中,只有不断地去悟知才能达到完美。但是,世故而聪明的人,远不如看似讷钝却发奋图强的人悟道得快。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对世间万物的觉察,从而逐步走向成功。

    进退之道

    龙虎寺的学僧正在墙上描摹一幅龙争虎斗图。图中龙在云端盘旋而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此时,恰逢禅师经过,学僧便请禅师评鉴。

    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错,但没有把握好龙与虎的特性。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扑时,头必然向下压低。龙头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他们也就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们都非常佩服,其中一个说道:“师父真是一语道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靠前,虎头也太高了,因此总感觉动感不足。”

    禅师借机开示道:“为人处事,参禅的道理也是一样。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之后才能攀得更高。”

    学僧们终于大悟。

    龙抬头、虎相扑,睥睨天下;龙退缩、虎低头,恭谦有加。仿佛只能从禅者身上才能体味到这种境界。常人也应该在加强自己的身心修养上下功夫,不断地审视自我,超越自我,真正达到既睥睨天下,又恭谦有加,进退自如,如此行事才能灵活,处世方可巧妙。

    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曾与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他们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生活得十分快活。

    有一天,苏东坡过江去看望佛印,但到了佛印的住处才知道他刚刚出门。苏东坡便在佛印的方丈室里坐下,耐心地等他回来。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佛印还没回来,苏东坡有些不耐烦了,就走出方丈室,到寺里其他地方转转。他来到天王殿,看见正中端坐的弥勒菩萨总是微笑地看着他,苏东坡心中无限欢喜,顿时诗兴大发,便吟偈诗一首。回到方丈室,于桌上取了一张纸,随手写下这首偈诗,放在那里。又等了一会儿,佛印仍没回来,便打道回府了。

    等佛印回庙后,看到苏东坡在桌子上留的纸条,上写道:“稽首天中天,毫王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看完后,心知苏东坡虽在字面上赞美菩萨的威严神妙,但在骨子里却是显摆自己的禅定功夫。于是,他拿起笔,在苏东坡的偈诗后批了两个大字,“放屁!”写完便着人过江送给苏东坡。苏东坡见了这个粗俗的批示,心中十分恼怒,立即过江,去找佛印理证。

    船快到金山时,苏东坡就看见佛印禅师早已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你怎么能用这样的话来批我的偈诗?难道你没看出我是在颂扬佛法吗?你我相交这么多年,还不了解我?”

    佛印禅师却微笑不语,只是递给他一张早已写好的纸条。苏东坡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惭愧不已。

    东坡居士对佛禅已经有极深的研究了,但是,他在实践中还是没能完全做到“心中有佛”,甚至会炫耀自我。更何况我们这些半桶水的人呢!学佛不难,只要用心,做人亦然!

    水车原理

    无相禅师总是云游四海,行脚参禅。

    有一次,禅师在行脚过程中由于口渴四处寻找水源,见到前面有一个青年在池溏里打水车,便向前跟青年要了一杯水。那青年一见禅师,便以一种羡慕的语气说道:“禅师,如果等到我看破红尘,我也会出家学道。但是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而不像您一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

    禅师便问他何时才能看破红尘。

    “我们这一带只有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而这又是全村人的主要水源。一旦出现了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那我就没有责任的牵绊,便可以出家学道了。”那青年答道。

    禅师又问:“你最了解水车,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青年胸有成竹地答道:“水车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来工作,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同样的,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带上水来。”

    听了那青年的话后,禅师朗声说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可说明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假如绝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

    那青年听完,猛然省悟。

    禅者必须把握好出入的分寸,在看破红尘的基础上,更要发扬普度众生的宏愿。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出家学道,都应该将出世与入世平等视之。

    时刻用心

    有人去请示从谂禅师:“一日有十二个时辰,到底应该怎样用心才能最佳利用呢?”

    禅师听完他的诉说后,轻言道:“你是被十二个时辰所使唤,但老纳却是自主地使唤着十二个时辰。”

    那人听后,若有所思,似乎从中明白了什么,但又不是特别的清楚明了。

    禅师看出了他的不解,于是继续解惑道:“不要长时间地站在一个地方,一旦有问题就提出来共同商量,如果没有问题,则可以自己去参究事理。只有如此,才能有所造诣。”

    要想达到事业有成,必须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并且一心一意按照既定计划去进行,否则,心存杂念,三心二意,最终只会在碌碌无为中耗尽一生。

    待客之道

    从谂禅师是赵州一位有名的禅师,他毕生修行参禅,从未松懈一天。

    一日,赵王专程去拜访他,此时的他正在禅床上休息,听到待客的禀报,非但没有起身,反而躺着对赵王说道:“大王,我现在已经老迈,以至于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大王莫怪。”

    听完之后,赵王丝毫没有怪罪之状,还更增加了对从谂禅师的尊重。待他回去之后,便于第二天派一位将军给禅师送来礼品。令人意外的是,此次,从谂禅师一听禀报,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

    事后,他座下的一些学僧颇为不解,赵王的部下到来能下床到门外相迎,而赵王亲自驾临时却卧床不起。他们便带着这份疑惑去请示禅师。

    禅师听了哈哈大笑一声,转而严肃地说:“你们有所不知,老衲的待客之道分为上中下三等: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上等人;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中等人;用世俗的应酬到门前去迎接下等人。”

    殊不知,在禅师心中,能特地来拜访他的赵王是上等人,因而享受了上等接客的待遇。而那个世俗的送礼将军表面上似乎受到了多高的礼遇,实际只被禅师视为一个下等人罢了。这种待客之道便是禅者心中对世俗与脱俗最好的区分!

    宝剑不可触

    一日,云游四海的慧明禅师在化缘时,有人向他问起宝剑在初胚未磨之前怎么样。禅师答道:“没什么用!”

    宝剑未磨自然无法使用,修行的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他的毛病和习气没有断除之前,无非就是一个充斥人性的皮囊,不会起丝毫作用。于是就有了“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名言。

    但是磨好之后的宝剑由于其无比的锋利,因而也是触摸不得的,必须慎之又慎。

    回归到人性,修行的人一旦修成正果更应加倍小心,否则,就是那修成的神通便会造成伤人害己的后果。所以,人们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严加看护自身的本性,如此才不会在贪、嗔、痴、慢、疑中迷失自我。

    居士与高僧

    有一天,一个年轻居士前去拜访一位高僧。他们聊得十分投机,一直从早上谈到中午。到了吃饭时分,小和尚端上了一大一小两碗斋饭。

    高僧当即把大碗推到居士面前,叫他享用。居士一点也没推让,张口就吃。高僧见状十分不满,心里总在思虑着,此人怎么如此不懂礼仪。于是并没有动筷进食。

    居士很快便吃完了,抬头一看高僧却是满脸愠色,便问他为何不吃。

    高僧却默而不答。居士笑着说道:“实在不好意思,刚才忘了让师父了。但是让师父并不是出于本意,所以我就没有那么去做。”继而又问高僧你推我让的目的。

    在得到了高僧“便是吃饭”的回答后,居士转而严肃地说道:“目的是吃饭,谁吃都是吃,何必再你推我让呢!莫非您把大碗让给我不是出于真心么?”

    高僧听后颇有所悟。

    做人应该坦率与真诚,而不应在过分客气和繁琐礼仪中脱离了做人的本色。

    成功的秘诀

    弟子们对于如何才能成功十分不解,于是,他们便去请示禅师。

    禅师并没有直说何为成功的秘诀,而是向弟子示范了胳膊前后甩动的动作,然后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每天都做300次。”

    弟子们听了,心里仍然非常疑惑。

    禅师接着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会知道怎样才能成功了!”

    弟子们却不以为然,感觉这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

    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月,禅师问弟子们:“有谁坚持做了我让你们做的事?”大多数人举起了手。禅师十分满意。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还有多少人坚持了,这次却只有一半人举起了手。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就转瞬即逝。禅师再次问大家:“还有几个人坚持了最简单的甩手运动?”此时,只有一个人高高地举起了手。

    实际上,世间最容易做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做的事也能转化为最容易做的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去做,并且能否持之以恒。只有在不断地坚持中才能取得一次一次的成功。否则,多种美妙的梦想只会如空中楼阁一般,可望而不可及。

    修行要诀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僧人非常想知道何为修行最重要的名言及要诀。

    一天,他特意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石头禅师。禅师听了,仅以五字作答,“莫错下名言”。

    修行道路漫长,在没有走到尽头之前,切莫自以为是,错下名言,否则会害人害己的。

    僧人听完,感觉太简单,便继续问禅师是否还有方便的法门。

    禅师心想他不懂得自己去参悟,就随便答了一句,以期断其妄想。

    “黑黑的发髻被鸟雀误以为是鸟窝,便养雀其中。”

    何为捷径,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巧妙手段。但不是事事都有捷径可言的,更不要轻易相信捷径,有时捷径甚至会是致命的陷阱。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行事,才能步入成功的殿堂。

    自伞自度

    从前,有一位信者在屋檐下躲雨,一见有位禅师撑伞走过,便大叫禅师带他一程,并说佛法是讲求普度众生的。

    禅师拒绝了,而且说道:“你在屋檐下,而檐下无雨,因此也就无需我度。”

    信者听完,马上走出檐下,站在雨中,再请禅师度他。

    此时,禅师又发话了:“现在我们都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我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不度你,是伞不度你,你应该找伞才是。”

    说完,禅师便走了。信者却在雨中被淋成了落汤鸡,于是大骂禅师“专度自己”!

    自伞自度,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佛理如此,生活亦如此。在人类社会中,互相帮助固然不错,但谁也不能帮别人看到自己的本心。人不能总想依赖别人,如果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只会一无所获。所以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潜在的资源,一切追求诸己。

    确定的目标

    一日,怀海禅师带着他的弟子在田里插秧。但是弟子们插的秧总是歪歪斜斜的,禅师所插的却是整齐得很,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

    弟子们见此情景,十分疑惑,怎么自己与师父同是插秧,而整齐度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便请教禅师如何才能把秧苗插直。

    禅师回答道:“非常简单,只要你们在插秧时,眼睛盯着一样东西,自然秧苗就能插直了。”

    听完师父的教诲,弟子们很快就插完一排秧苗,但此次所插秧苗还是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这时,弟子们更为不解了,都在琢磨着到底是什么原因。

    过了一会,禅师便问弟子们刚才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

    “是啊,那东西就是吃草的那头水牛,我们就以它为目标的。”弟子们回答得异常干脆。

    禅师听了,继而笑着说道:“水牛是移动的,你们插的秧苗也跟随水牛移动,自然就弯曲了。”

    弟子们听后猛然醒悟,于是选了远处一棵大树作为目标,后来所插的秧苗都十分整齐。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确立一个固定的目标,并且踏踏实实地去付出。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无所求

    从前,雪窦禅师喜欢四处游历。一日,禅师在淮水旁遇到了曾会学士。曾会便问他要去哪里,禅师说可能去住钱塘,也许会去天台。

    于是,曾会就写了封信给禅师,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珊禅师一定会好好待他的。

    禅师便带着信件去了,但他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交给住持,而是潜身去普通僧众之中过了三年,三年之后,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了灵隐寺,便想见雪窦禅师,但寺僧却无人知道这么一个人。学士就亲自去了云水僧所住的僧居,好不容易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到了雪窦。

    二人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便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带上我写的介绍信去面见住持呢?是不是那信件给丢了?”

    禅师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了曾会,微笑着回答:“我只是一个云水僧,一无所求,所以才如此啊!”

    说完,二人哈哈大笑。后来,苏州翠峰寺缺少住持,珊禅师就推荐雪窦去任职。

    求人不如求己!只要自己努力,才华就不会被埋没。相信自我,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遗余力地去付出,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空空如也

    赵州禅师身为一代名僧,颇受人们的尊敬。因而有很多人去拜谒他。

    有一次,一个信徒来拜访他,由于没准备礼品,心里惴惴不安,便向禅师道歉道:“我是空手而来的。”

    禅师听完,便说道:“既是这样,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十分不解,自己没带礼品,那还能放下什么呢?

    他的心思很快被禅师看破了,禅师沉寂了一会,说道:“你不缺少的东西,正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恰恰又是你本来不缺的东西。”

    “男子汉、大丈夫,要提得起,放得下”。殊不知这也是禅的要诀。人们应该把握时机,当提即提,该放即放,如此才能灵活行事,自己也不会被一些不必要的苦恼所连累,从而可以轻松自在地去享受生活。这真不失为人生处世的一种真谛。

    禅师遇虎

    智坚禅师、归宗禅师与南泉禅师都是一代名僧。

    有一次,他们同去行脚,却在路上碰到了一只老虎。但三人都是不动声色地从老虎身边走了过去。

    走了一段路程之后,南泉便问归宗刚才那老虎像什么。

    “像个猫儿。”归宗回答得十分干脆。

    归宗又反过来分别问智坚和南泉同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分别是狗和大虫。

    从上不难体会出三位禅师的胆量和气魄,他们遇虎从容不迫,真正具备了大丈夫的胸襟和器量,当今时代呼唤这种精神。想当年,达摩祖师在被人设计陷害时,面对五头狂奔而来的醉象却能神色安然,面不改色;看今朝,欲成丈夫之伟业,必须拥有临危不惧的胆识和气质。在键锤下日益强壮仪山禅师对禅学有很深的领悟,德高望重,经常有很多人去拜谒他。

    在寒冬的一天,下着鹅毛大雪。滴水和尚不畏严寒,去天龙寺拜见禅师。但是禅师却不让他进门,滴水就一直跪在门外,而且一跪便是三天。禅师的弟子纷纷为他求情,可禅师丝毫不为所动。

    日复一日,滴水身上皴裂的地方都流血了,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来,但他依旧跪在那里,雷打不动。到了第七日,他再也支撑不住,倒了下去。禅师的弟子马上向禅师报告。这时,禅师才下令将滴水扶进寺院,并同意他在自己门下参学。

    一日,滴水对于无字与般若的异同十分不解,便去请教禅师。

    禅师却当即给了滴水一拳,并且喝道:“这个问题岂是你能问的?给我滚!”

    滴水和尚被禅师的拳头打得头昏目眩,冥冥之中却恍然大悟:“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

    在仪山禅师的严格要求下,滴水自己苦心参禅,最终成了一代名师。

    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正就是在这种键锤之下,人才能日益强壮起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因此,面对向自身挥来的鞭子,只有将头抬得更高,背脊挺得更直,方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处世秘术

    大学士黄山谷曾听人说,祖心禅师日日轻松安稳,处处安详自在。于是,他便亲自去拜访禅师,请示所谓的处世秘术。

    当天下午,他们一起在山坡上散步,只见道路两旁开满了多种鲜花,香气宜人。

    禅师便问大学士是否闻到了花香。

    黄山谷望着两旁盛开的茉莉、百合,点了点头,继而称赞道:“真香啊!”

    禅师听完,笑着说道:“其实我并没有对你隐瞒什么!”

    黄山谷听完,终于明白了禅师的意思。

    禅不能停留在言语和观念之上,而是体现在无时不有的洒脱和无处不在的自在。只有摆脱了世俗的牵挂和烦恼,才能在花丛中闻到扑鼻而来的花香,真正体味最纯朴的生活。

    禅者的画像

    宝程禅师临将逝世,于是把众弟子叫到面前,并且说道:“谁能为我画一幅肖像?”

    众僧顿时忙乱起来,都着手为师父画像。他们与禅师朝夕相处,音容笑貌早已印在心中,很快也就画好了。但禅师依次看完他们的画像后,感觉非常失望,一个劲地摇头。

    众弟子见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弟子普化走上前去,朝着禅师说道:“师父,我能描画。”于是就在禅师面前翻了个跟头,然后就出去了。

    禅师微笑着说:“画得好!我相信这家伙将会扯疯颠狂一样的去来!从今以后,就由他来做住持。”说完就圆寂了。

    禅师求画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僧徒们像自己一样,如痴如醉地教化别人。普化理解了禅师的意思,也得到了禅师的首肯。

    现代人应该尽可能多具备一些禅者的风范和智见,以超越常人的见识与智慧,去取得骄人的事业成就。

    还俗和尚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住寂寞便下山还俗去了。

    过了不到一个月,和尚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来了。

    过了不到一个月,和尚又因为耐不住寂寞,还是去了。

    如此三番几次,一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与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卖茶如何?”

    这个还俗的人就依言讨了老婆,支起一家茶店,从此安定了下来。

    半路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这个还俗之人便是如此。所以,我们在行事时,必须不断地分析自身的性格、特长及其他方面,并给自己以准确的定位,找准人生的坐标,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一指禅

    一日,时近黄昏,天上下着毛毛细雨。一位比丘尼比丘尼:佛教指尼姑。不经通报、也不脱下斗笠,径自进入金体俱胝禅师的禅堂里,持着锡杖绕俱胝禅师的禅座三匝,道:“你说得有道理,我就脱下斗笠。”

    她一连问了三次,俱胝禅师不知所以,连一句话也答不出。比丘尼拂袖欲去,俱胝禅师只觉惭愧,就礼貌地说道:“天色已暗,且留一宿吧!”

    比丘尼停下脚步道:“你说得有道理,我就留下来。”

    俱胝禅师仍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比丘尼便转身离去了。

    后来,天龙禅师来到寺中,俱胝禅师就以比丘尼问话的经过来请示天龙禅师。天龙禅师竖起了一根指头开示他,俱胝当下大悟。

    从此以后,凡是遇到有人请示佛法禅道,俱胝禅师便竖起一根指头,学者大都能因此有所契悟。一时间,“俱胝一指”,相当有名。

    “一指禅”的实质是引起学人的注意去凝神看那一根手指,在看的刹那自然断掉心中的妄想,从看处得出真知。我们应该在平时听与看的过程中,注意集中精力,从中不断参悟出人生哲理,并体味生命的真谛。

    半肯半不肯

    洞山良价禅师在南泉普愿座下修道时,到了剃度恩师云岩昙晟禅师的忌日,总要设斋上供加以纪念。

    有学僧问道:“禅师在令师云岩处得到什么开示?”

    洞山答:“不曾垂蒙指示。”

    学僧疑惑地问:“既然不蒙指示,为何要设斋供奉他?”

    洞山说:“我怎敢违背他呢?”

    学僧又说:“我真不懂,你来南泉普愿禅师处修道,为什么却为云岩禅师设斋?”

    洞山平和地回答:“我不尊先师的道德佛法,只尊重他不为我说破,单凭这一点就胜过父母。”

    学僧又问:“禅师既然为先师设斋,那么是肯定先师的禅风了?”

    洞山答:“一半肯定一半不肯定。”

    学僧问:“为什么不全部肯定呢?”

    洞山答:“因为如果全部肯定就辜负先师了。”

    修行若完全依赖师长,将会失去自我;若是全靠自己,没有指引,必定难以因指见月。人必须自信,但不可笃信;可以崇拜别人,但不要膜拜。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修为,并且有所成就。

    炉中觅火

    有一次,百丈怀海禅师让洲山灵偌禅师去拨一拨火炉中,看看有没有火。洲山在火炉中拨了一拨,却没有发现火,便照实回答。

    听完,百丈立即站起身来,走到炉边,用火钳在炉中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就取出来给洲山看,并且说道:“这个不是吗?”

    洲山恍然大悟。

    在洲山礼谢之后,百丈禅师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只是暂时走了弯路而已。认识佛性要看时机因缘,时机到来就可以从迷醉中顿醒,从遗忘中忽然忆起。至此方知自己的东西不是从他人之处得来的。”祖师说:“悟了如同没悟,无心即是无法。”心和法本来就是一体具有的,从现在开始,你应该好好护持它。

    火炉之中本来就有火,暗示我们这个身体本来就蕴含有佛性,只是看有没有发掘引现出来而已。禅机四伏,心境朗然。然而悟与不悟,也随心自然而已。

    我们必须抓住契机,真正认识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方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自助者,天助

    从前,一位虔诚的信徒在遇到水灾后,便爬到屋顶上避难。但是,洪水渐渐上涨,眼看就要淹到脚下了,信徒急忙祈求道:“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快来救我啊!”

    过了不久,就来了一艘独木舟,船上的那人要救信徒,他却说:“我不要你来救,观世音菩萨会来救我的。”

    于是,那人驾着独木舟走了。可大水还在继续上涨,很快到了他的腰部。信徒十分着急,立即又向观世音菩萨发出祈求。

    这时,又来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带,他又拒绝了,并且说道:“我不喜欢这艘船,观世音菩萨会来救我的。”

    那小船只好抛下信徒开远了。没一会儿,水已经涨到了胸部,信徒继续大声地向观世音菩萨祈求着。

    后来,又有一艘载满了人的大船经过,船上的人要信徒赶快上船,信徒却嫌船上太拥挤,想着观世音菩萨会来救他。

    可是,随着洪水的上涨,信徒已经奄奄一息了。就在此时,一位禅师驾船赶来救起了他。得救的他却向禅师抱怨说:“我信佛是如此的虔诚,但是观世音菩萨在我遇难之时却不来救我。”

    禅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真是冤枉了观世音菩萨。菩萨曾经几次化作船来救你,你却嫌这嫌那,一次一次地拒绝。看来你与菩萨无缘了。”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困境。如何才能摆脱困境呢,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一颗自救之心。俗语说得好:自助者,天助也。相信自我,充分利用外境,殊不知,原来菩萨就站在自己身边,朝着自己微笑呢。

    修习方得道

    一个人在水上漂浮时,感觉口渴时是完全可以张口喝水的。但他害怕沉溺水中,便没有张口,以至于最后被渴死。溺、渴都是死,但是怕溺而不怕渴,其实是没有掌握在水中解渴的方法。要想在苦海中能生存下来,则必须将自己所知的法理通过实践和检验加以领会。

    有人懂得医学,并且能给他人医治病痛。可是一旦自己病了,却无从下手。这往往是因为太熟悉自己,再也不能抱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病情了。如果真正有所实践,就能掌握理论并加以运用,能治天下病自然就能治好自己的病了。

    对于佛理来说,必须将自己的所知加以修行和实践,才能真正认识到真理的妙处。否则,就会好比聋人弹奏音乐一样,别人听到而自己听不到。同样的道理,听闻了佛法真理的人,自己若不去修行,难以从中得到什么收获。

    人们必须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加深自己的内涵,并且使知识真正起到作用。如果不去加以运用和检验,即使是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无端地增加自身的负担,甚至会成为一种累赘。

    睁眼如盲

    云岩禅师身为一位得道高僧,座下名徒众多。

    一日,徒弟洞山禅师来向师父索要一样东西,云岩禅师便问他欲要何物。

    洞山不客气地说:“我想要你的眼珠。”

    云岩禅师显得异常平静,只问洞山的眼珠何在。洞山却说他自己根本没有眼珠。

    云岩禅师淡然一笑,说道:“要是你有眼珠,将会如何安置?”

    洞山不禁语塞。

    过了一会儿,云岩禅师非常严肃地说道:“你要的眼珠,是我的,还是你自己的?”

    洞山叹了一口气,答道:“其实我要的并不是眼珠。”

    云岩禅师不答话,却大声喝他出去。但洞山禅师也没什么动静,仍然非常诚恳地说道:“我没有眼珠,出去看不清前途呢。”

    于是,云岩禅师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胸口,说道:“这不早就给你了吗?怎么还会看不到!”

    洞山禅师听后有所领悟。

    肉眼是观看世间万象的,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心眼才能观察宇宙的本体,看到的是普遍的,里外如一的东西。而我们要探究的是事物的本源。因而,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的心眼去观察世间万物,以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有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去改造世界。

    知非便舍

    慧远禅师年轻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四处云游,见多识广,从而对参禅带来帮助。

    一次,在云游途中,他与一位嗜烟的人同走了一段山路。然后在河边休息时,那人给了禅师一袋烟,禅师很高兴地接受了那人的馈赠。由于他们彼此谈话十分投机,分离时,那人又送给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

    两人分开之后,禅师心想:这个东西十分舒服,肯定会打扰我禅定,时间一长,定会恶习难改,最好还是趁早戒掉。于是便将烟管与烟草全扔了。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又迷上了书法,每日钻研,自然有所成就,甚至有几个书法家居然对他的书法大加赞叹。他转念又想:“自己偏离正道了,如此一来,难以成为禅师。”从此,他就一心放在参悟佛禅上,苦心钻研,最终成了一位德行高深的禅师。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但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去奋斗。往往有些人会在树立目标后,却不自然地丧失了航向,甚至自己的所作所为与目标是相悖的。此时,自己要善于发现并立即作出改正,而且勤奋地付出,才能达到目标。

    破镜

    仰山禅师收到老师洲山禅师送来的一面镜子,仰山拿着镜子对门下的弟子问道:“洲山禅师送来一面镜子,你们说说看,到底是洲山禅师的镜子,还是我仰山的镜子?如果是仰山的镜子,为何又是洲山禅师送来的?若说是洲山禅师的镜子,为什么又在我仰山手里呢?如果你们答得对,便把镜子留下来,答不出,便将它打破。”

    仰山禅师连说了三遍,没有一个人答话,于是,仰山便把镜子打破,离座而去。

    明镜喻禅心,而在禅心中都没有你相我相,甚至连禅心也不可得。但是,常人往往关注的是你我之间的区分,是与不是的可否,难以想到中和二者的万全之策。因而,在行事时,不能灵活处理,只能在两个极端处徘徊,自然也就难以将事情办好。

    唾沫自干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与人打架,因而人们都很讨厌他。

    一日,这个年轻人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正遇到一休禅师在讲佛法,听完之后异常懊悔,决定痛改前非,并且对一休禅师说:“师父!今后我再也不与别人打架斗口角了,即使人家把唾沫吐到我脸上,我也会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就让唾沫自干吧,别去拂拭!”一休禅师轻声说道。

    年轻人听完,继续问道:“如果拳头打过来,又该怎么办呢?”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只不过一拳而已。”一休禅师微笑着答道。

    那个年轻人实在无法忍耐了,便举起拳头朝一休禅师的头打去,继而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呢?”

    一休禅师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十分关切的说道:“我的头硬如石头,可能你的手倒是打痛了!”

    年轻人无言以对,似乎于禅师言下有所领悟。

    我们生活在红尘之中,尤其需要大度包容。如果一个人气量狭小,遇事斤斤计较,那么在生活中就会处处碰壁,烦恼无限。假如能以实际行动理解、包容了别人,那么你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包容。

    知错就改

    晋代和尚法遇,乃著名高僧释道安的弟子,住持当时江陵的长沙寺。

    寺里有一僧人,因酒醉,晚上没有为大殿上香,法遇知道后,只做了轻微的处罚。而只凭喝酒已触犯戒律第一条,即可逐出山门,何况又误了殿上烧香呢。道安在很远的地方知道了这件事,便用竹筒装了一根荆条,亲自封好,派人送给法遇。

    法遇开封见到荆条,立刻说:“这是由饮酒僧引起的,这件事,是我教导徒弟不够勤勉且对其处罚又不严而造成的。致使道安师父在那么远的地方还担忧我,送荆杖警示于我。”

    说完,即令维那僧敲鸣木鱼,召集众僧,把道安禅师寄来的竹筒放置在香案上,烧了一柱香。法遇站起来,走到众僧面前,向竹筒致敬后,就趴在地上,命令维那僧用荆条抽他三下,然后把荆条放回竹筒中,垂泪自责,并把醉僧撵出了山门。

    这件事传出后,人们无不交口称赞,都说法遇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和尚。从此,长沙寺法纪严谨,道风端正,外地僧人纷纷来此挂单,寺庙香火十分兴旺,法遇最终也成了得道高僧。

    法遇荆杖自责的佳话,说明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捕捉人们错误的陷阱。人生肯定要犯很多错误,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地面对错误,做到知错必改,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鹦鹉学舌

    有一天,韩愈去拜访宝通禅师,问道:“你春秋多少?”

    宝通禅师举起念珠,反问道:“知道了吗?”

    韩愈答道:“不知道。”

    宝通禅师说:“昼夜一百零八。”

    韩愈听完更是不解,于是便回去了。

    第二天,韩愈又去拜见禅师,到了院门前面见到首座,于是提起前一天的事来询问其中的意思,首座叩齿三下作答。等见到宝通禅师,又提出同一问题,宝通禅师也是叩齿三下作答。

    韩愈见此情况说道:“原来佛法没有两样。”

    宝通禅师听了,忙问他的话是何意。

    韩愈答道:“刚才请教首座,他也是如此。”

    于是,宝通禅师急忙召呼首座道:“你也是这样回答的吗?”首座笑着点了点头。宝通禅师立即决定把首座打出院去。

    宝通禅师常以叩齿来回答别人的提问,表示禅不能开口讲,一讲就失去了禅意。而首座却依样画葫芦,还自以为得意,最终只会被禅师打出院去。

    禅要讲创造性,鹦鹉学舌就是典型的没有创造性,也就失去了禅的生命,因此遭到禅师的反对。我们在行事中,也忌讳鹦鹉学舌,随波逐流,必须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巧妙的新方式来达到完美行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