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气吞万里如虎(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吴宇森在电影里放鸽子的时候,一般是情节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这时候需要音乐与火药共鸣,鸽子与鲜血齐飞。英雄盖世的男主角手握长枪短炮以一当十,以寡抵众。而暴力美学电影的极致就是以多胜少,而且胜得漂亮。当时隋朝已亡,江山被瓜分的四分五裂。在中国北方形成了唐、郑、夏三分天下的局面。郑,也就是王世充,据河洛;夏,也就是窦建德,占河北;而唐,兼有关中、三晋之地。当时天下之争,错综复杂,唐只是稍占优势,并不能够说是稳操胜算。

    王世充在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四月称帝,国号郑。称帝前,王世充派段达等十几个大臣去劝皇泰主,让他正式禅让给王世充。皇泰主大怒,痛骂这些大臣说,如果天要亡隋,就让王世充直接称帝好了,何必假惺惺搞什么禅让,你们这些人都是隋的大臣,我家没有亏待过你们,今日何出此言!有这几句话,皇泰主不愧是隋文帝杨坚的后代。虽然皇泰主进行了小小的抵抗,禅让毕竟还是进行了,王世充照旧在谦让了三次之后当了皇帝。搞笑的是,王世充在禅让仪式上还郑重地表示,如今天下乱得像个大系澡堂子,这皇泰主年纪太小,能力不够,我不得不暂时代替他当皇帝,等我扫平天下,一切正常后,一定将皇位还给皇泰主。就这样,王世充即皇帝位,大郑皇帝诞生了。做了皇帝的王世充,没个皇帝样,听朝时言语及其罗嗦,一事反复叮咛,且千头万绪不得要领,大臣们疲于听受,侍卫不胜其烦。这让我想起《大话西游》里唱着“ONLY YOU”的唐僧。

    称帝后王世充就开始扩充地盘,想做大做强自己的大郑集团的产业链,最好能实现全国连锁。他利用唐军在河东作战无暇顾及东部的机会,夺取了唐朝在河南的部分土地。当时有这种想法的又何止他王世充。大唐集团董事长李渊为夺取中原,也开始下手了,他采取先郑后夏(窦建德已称夏王)、各个击破的方略。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老李命令李世民领兵攻打王世充。同时派遣使者与窦建德言和修好,先稳住后收拾。王世充一看,怎么着,先动手了,那来吧!他从各州镇挑选勇士聚集洛阳,命令他的三个侄子在分别镇守襄阳(今属中国中南部湖北省)、虎牢、怀州(今河南沁阳)等重要地点,命令他的兄长、儿子防守洛阳,他亲自率步骑3万迎击唐军。小小唐童安敢犯我,让你有来无回。

    二月初,李世民领步兵、骑兵共五万,兵临洛阳城下。郑军出城迎击,双方在位于洛阳城西北面的青城宫放手一搏。王世充采用了他先前灭李密的那一套突袭战术,待李世民刚刚抵达青城宫、立足未稳,就发起猛攻。该同志搞错了,李世民不是李密。李世民尚未扎营,就已经先把防线布置好了。经过初次试探,双方展开正面交锋。李世民为了打破僵持不下的局面,亲率数十骑兵从侧翼冲入敌阵,希望能打乱敌人阵脚。不过王世充曾经就用这招来对付过李密,岂能吃这个亏?李世民奇袭不成,反而使自己身陷险境。随自己征战多年的爱马“飒露紫”被流箭射死,敌军见秦王落马,一轰而上,准备生擒。他的副将丘行恭赶紧拍马来救,射死离秦王最近的几人,把坐骑让给秦王,自己持长刀步战。好不容易才冲出重围。这样,双方的计谋都未能得逞,只能硬碰硬。现比比拼的不是战术,而是在比谁平时治军得力,在持续的混战中,阵形能否保持良好,兵士能否不惜死战。

    李世民遭遇到了他生平最险恶的一场战斗。唐军四次把郑军冲散,但王世充硬是率领众将四次把队伍迅速整合,迎头再战。李世民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对手,他深知王世充手下的军队有一半是收降李密的农民起义军,整合军队的时间不到一年,竟能经得住自己久经战阵的正规军的反复冲杀,实在不易。战斗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下午,郑军才开始渐现疲态,无法抵抗唐军的冲击。王世充只得下令退守洛阳,李世民本待敌军退却,趁势攻入洛阳。但郑军虽然败退,阵脚不乱,无懈可击。洛阳为隋朝东都,城墙坚固,防御严密,李世民强攻不下,于是将洛阳团团围住,再派兵清扫了洛阳外围据点。

    洛阳被围几个月以后,跟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围城一样,粮源断绝,饥荒蔓延,家家皆有饿死之人,路边尽是倒毙之尸,先吃死人,后吃活人,甚至互相换对方的孩子来吃,洛阳成了一座饿殍鬼城。

    围城八个月,洛阳城中三万户人家已经降至三千户——真正的十室九空。王世充仍然在顽强的抵抗着,这大大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也更加佩服王世充的能耐。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出城投降,没有出现人民暴动。唐军现在也疲惫不堪,人心厌战,不断发生军士甚至大将逃亡之事,以李世民的统帅才能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情,可见情况之严重。李世民不得已颁下强硬军令:“敢言班师者斩!”以稳定军心。

    这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两大高手过招,先使用各种武功招数,谁都无法取胜,于是比拼内力——王世充稍逊一筹。现在,双方都耗尽真气、形同废人,一个武功平平之人就能把他们轻松搞定。

    镜头切换:远处烟尘四起,音乐哄然,夏王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腾而来。

    镜头推近:王世充站在城楼之上,拿着麦克风,激动地唱到“路旁的尸体排成排,城李的人儿等你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当时窦建德在河北已经打出了一片江山,狂妄得自比夏禹,改国号为夏。说起来窦建德与李世民的妈妈窦氏还有亲戚关系,据说有人还推算窦建德是李世民的舅舅。窦建德在江湖中名声极好,待人真诚,为人厚道。虽然当了一方的土皇帝,但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不光自己日子过得节俭,他老婆曹氏也是如此,从不穿华贵的衣服,婢妾不过十余人,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每次打了胜仗,窦建德都会慷慨地把所得敌方资财和战利品都拿去给兄弟们分了,一点都不留给自己。他治理的地方人民负担较轻,所以深得民心。唐统一以后,山东、河北一带的百姓还在悄悄修建纪念窦建德的“夏王祠”,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李世民兵出函谷以后,王世充曾经请窦建德帮忙,那时窦建德正在忙着扫荡虎牢关外最后剩余的孟海公和徐元朗两股小势力,腾不出手。不过他还是给予了王世充精神上的支持,修书一封给李世民。大外甥,请你把原本属于你老李家,后来被王世充占领,现在又被李世民夺回来的土地奉还给王世充。李世民看得哭笑不得,真是天没天理,人没人性。

    窦建德拒绝出兵不仅是因为抽不开身,他还有自己的考虑。经历无数次战斗洗礼的窦建德也当然明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战争一开始就和士气正盛的唐军正面交锋,不论胜负,必然损失惨重,就算赢了,也不见得能从王世充那里捞到什么好处。窦建德的如意算盘是在唐军最弱的时候逼迫其和自己进行一场战略决战,一举歼灭唐军主力,顺便吞并已经奄奄一息的王世充,一石二鸟,趁势一统天下。

    两大高手过招的走势尽在窦建德掌控中,局势的发展不仅完全符合窦建德的预料,而且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北方的突厥趁机南下,蚕食李唐的地盘,使得围洛唐军不可能得到任何支援。从士气上看,窦建德新破孟海公,气势正盛。从实力来看,自古以来河北多好汉,‘天下精兵尽在赵代’,夏军的战斗力当强于王世充的洛阳军,看后来刘黑闼的战斗力就可以知道了。事实上夏军和李唐曾多次交手,都是胜多负少,当然,没有和李世民指挥的唐军最精锐的主力交过手,但也不失为一方雄师,并不是没见过世面,没打过硬仗的。从河北赶到虎牢,夏军推进极快,唐军牵制夏军的主力根本没有进行任何像样的抵抗便被击溃。对于洛阳攻坚战中疲惫不堪的三万多唐军来说,窦建德十万大军的到来的确让人震怖。

    窦建德出兵的消息传到唐营,李世民立即在青城宫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上,包括屈突通等名将在内的大多数唐军将领认为王世充凭守坚城,难以猝拔,窦建德席胜而来,锋锐气盛;唐军腹背受敌,主张暂先退保新安以避敌锋。唯有郭孝恪、记室薛收提出了不同意见:

    “王世充部下都是江淮精锐,能征善战,只因缺了粮饷,所以困守孤城,坐以待毙。若夏军与之会合,输粮相济,其势益强,则统一大业,遥遥无期。今王世充将败,窦建德又来,看来是天命要让二人双双败亡于此。机不可失,今请分兵继续困住洛阳,大王亲率骁锐,先据虎牢,以逸待劳,定可破灭建德,建德既破,洛阳自克,不出旬月,两贼俱缚。”

    好,就这么定了。其实李世民此时围洛打援之计已决,召开会议不过是打一个民主集中的幌子,他只是等待一个人把他的想法说出来罢了,也可以观察一下诸将的反应。看看这就是领导艺术,不搞一言堂。所以薛收一说,他马上表示了赞成。屈突通等人又出来反对,李世民既然已经表明态度,也就不等薛收等人开口,自己做了解释:

    “王世充兵疲粮尽,上下离心,不必强攻,可以坐克。窦建德新破孟海公,士气虽高,但骄傲疲惫。我军据守虎牢,易守难攻。窦建德若冒险争锋,取之甚易。若狐疑不战,再过数月,我军攻陷洛阳,然后合兵一处,可以轻取建德。若不如此,待夏军入虎牢,两贼并力,其势必强,害莫大焉。吾计决矣!”

    有些人还想站出来过过辩论的瘾,准备拿个最佳辨手的什么的。对不起,没机会了!李世民已经“吾计决矣”。

    随后,李世民进行战前紧急部署,他令李元吉、屈突通等将继续围攻洛阳,不要让王世充有喘息的机会;自己率精兵3500 人前去抢占虎牢关。也就是说,他要用这3500人面对窦建德的十万大军。有没有听错,三千多对十万,是的,我说的没问题,你的耳朵也没问题。翻遍军事史料,我只能说这也许是人类战争史上兵力最为悬殊的战役之一。我们不得不叹服李世民的军事才华和胆略。

    三月二十四日,当王世充登上城楼瞭望唐营,只见人喊马嘶,烟尘滚滚,一溜兵马向东而去。王世充竟不敢派兵阻拦,他知道这是唐军去迎战窦建德了。他也猜到,李世民必然会选择在虎牢关迎击夏军。

    虎牢关的战事将会如何呢?自己的命运,已经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听天由命般的等待,对王世充这样的枭雄来讲,是不可忍受的。不过当他得知李世民只带了3500人前往虎牢关时,他抚着胸口开怀地笑了。唐童就是唐童,天真幼稚,3500人就想守住虎牢关,除非奥特曼加入战团,不然会死得很难看。王世充觉得自己已经快要上岸,他已经呼吸到自由的空气。

    由于夏军推进速度极快,李世民带着3500人是在和时间进行一场赛跑,经河阳、过巩县,二十五日下午到达虎牢时,窦建德已经离虎牢关不足三十里了——好险!如果夏军占领虎牢关,从虎牢到洛阳无险可守,唐军就只能从洛阳撤军了。第二天上午就带着五百骑兵直奔虎牢关以东的夏军大营挑衅。一路上令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布下埋伏。自己和尉迟敬恭一起,带着四个骑兵继续前进,在距离夏军大营不足三里的地方,遇到了一队巡逻的骑兵。这几个骑兵见他盔甲金光闪闪,看来身份极高,自然想不到是秦王,却又实在不知本军中还有这样年轻的高级将领。正在纳闷,李世民大吼一声:“我乃秦王也!”说罢,一箭射将过去,干掉了领头将官。二十一世纪的帅呆酷毕估计也就是这种境界了吧。

    李世民还没来得及柏POSE,瞬间,夏军大营里杀出骑兵五六千人。李世民弯弓搭箭,射倒了冲在前面的两人,众人惊恐,怕有埋伏,不敢追赶。可转脸又见李世民这小子在前面跑得不紧不慢,到嘴边的猎物放弃了又实在可惜,于是再追。如此反复,李世民射死五、六人,尉迟恭用大刀砍死十多人。就这样,追兵在犹犹豫豫间被引进了埋伏圈,秦叔宝、程咬金率领伏兵从侧翼奋力冲杀,大破敌军,斩首三百余,活捉夏军大将殷秋、石瓒。

    这一战险中求胜,李世民拿自己的命作诱饵,从中也可以看出唐军的困难处境。当时李世民顶住压力出兵虎牢,如若不胜,局面将会更加被动。这时候兵疲马乏,几乎没有人会相信区区数千兵马能够力敌窦建德十万大军,世民兄的玩笑开大了。在所有人眼里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较量,连李世民自己也觉得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肩上的压力之重可想而知,所以只能使出这不要命的招数,孤身诱敌,期望以传奇般的胜利来鼓舞军心。幸好没出什么意外,要是又被射中坐骑什么的,就会英雄变狗熊,传奇。当然,他被几千人追赶,还能回马放箭,且箭无虚发,其箭术之精、胆略之高,远非寻常普通将领能比,靠的是艺高人胆大。

    随后,李世民写了一封信给窦建德,信写得很有水平,大概意思就是告诉窦建德:河北、山东,一直就是我的地盘,本来应该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现在却成了我的地盘你也要来做主。还将我皇姑皇妹掠走又送回来。我知道你是逗我玩,我也就不跟你计较了。我今天本来想亲自到阁下大营说明情况,却不料您竟用几千铁骑欢迎我,有失待客之道。更没想到,贵军竟然一触即溃,真是令人遗憾之至。我劝你还是趁早带兵回家是上策,为了王世充,到时候把自己绕进去就不值得了。”

    这封信的目的,看似激将,实则疑将。李世民知道窦建德为人宽厚,冷静有余而果断不足。这种一看就是想激怒对方的语气,反而让窦建德狐疑不定,迟迟不敢进兵,为唐军赢得了宝贵的休息时间。

    就这样,唐夏两军在虎牢关对峙了足足一个月。这个场面很是搞笑,铺天盖地的十万大军却挡三千五百人挡在了这里。而这一月之间,李世民变着方儿骚扰夏军,每次都是小胜而归。又派王君郭袭击夏军粮道,俘获大将张青特。眼看夏军士气渐衰,人心浮动,进又不敢,退又不甘,难以持久。这时,谋士凌策向窦建德建议,北渡黄河,甩开唐军主力,进攻山西。

    消息传到李世民耳朵里,大为震骇。唐军主力尽在洛阳,山西空虚,夏军必可势如破竹。占领山西,就可以直接威胁唐的根据地关中。到时候将不得不放弃洛阳,回师救援,若王世充率军追击,和窦建德南北夹攻,关中危矣。幸好王世充的说客苦苦哀求,说洛阳危在旦夕,等不到夏王您扫平山西的那一天了。说得窦建德十分犹豫。不过如果虎牢关再迟迟不下,说不定他会改变主意。

    当然不能让他改变主意。看来只能孤注一掷,主动寻求夏军决战了。现在的任务不是用3500人守住虎牢关,而是要用3500人消灭十万夏军。李世民也真敢想。

    怎样才能引诱夏军拔营倾巢出战呢?正在这时,唐军情报人员送来了可靠的军事情报:窦建德计划趁唐军粮草不足,到黄河北岸牧草丰美之地放马,骑兵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进攻虎牢关。这个情报来得太是时候了,李世民听罢大喜,立即定下牧马之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