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商训:犹太人的经商智慧与做人艺术-犹太成本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4.1 如果赢大利甘愿做最小

    犹太富翁韦尔在1981年6月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大事情,他把自己辛辛苦苦花费了20年时间创建的希尔森公司出售给资本雄厚的美国捷运公司。美国捷运公司是一家大公司,经营着全国的信用卡、旅游支票和银行等业务,但韦尔的希尔森公司发展前景很好,而且韦尔合并到美国捷运公司并未引起公司的足够重视。因此,许多人认为韦尔这次赔了进去。

    然而不久,人们就不得不叹服韦尔的英明。现在韦尔在捷运公司的职位只在董事长和总裁之下,他的股份总额有2700万美元,个人年收入高达190万美元。

    当然,韦尔为发展捷运公司也是兢兢业业。在他的一手策划下,捷运公司用5.5亿美元买进了南美贸易发展银行所属的外国银行机构,这家银行经营外汇、通货市场、珠宝贸易、银行业务等。这桩大生意的成交不仅是韦尔津津乐道的一件值得自豪的事,而且使韦尔在捷运公司身价百倍,成为华尔街的热门人物。

    由于公司董事长常要外出应酬,所以美国捷运公司的实权掌握在韦尔手中。在韦尔的领导下,公司各部门齐心协力,互助配合,使捷运公司的利润不断增加。韦尔管理公司有方,突出的一点是善于协调上下级的关系。他常说:“领导的责任在于给下级鼓劲。当然,办法很多,但是我善于和下级融洽相处,不时倾听他们的呼声。同样道理,下级有责任发表意见,不让问题愈积愈多,最终不可收拾。当领导的要当机立断,不能含含糊糊,使下级无所适从,或让有些人钻了空子。”

    犹太富翁韦尔的成功有许多因素,例如好胜心强烈、非常自信等,然而最重要的一条却是:他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能够果断地抓住机会,敢想敢做——创业之初,对于合并与否,他果断地拍板;后来,他吃小亏获大利,与捷运公司合并,并在不久后成为该公司第二号实权人物。可以说,是韦尔的胆识与果断照亮了他不凡的未来。

    4.2 做种子的小麦不可食用

    《塔木德》中说:

    种子是用来交换金秋的,因此,种子是不可食用的。可以将小麦借给佃户做种子,但做种子的小麦不可食用。

    这一箴言在犹太人中间已经盛传了几千年。它的意思是说:本钱是用来赚更多的钱的,它的所有者必须小心经营,不可把它挥霍掉。

    更进一步说,这句话还包括“不可把钱存进银行,指望它给人带来利息”、“不可把钱转借给他人,指望它给人带来好处”等意思。

    犹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非常深刻。

    他们认为,把小麦借给佃户做播种之用,至少还有归还的可能;把做种子的小麦磨成粉,做成面包果腹,就是纯粹的消费行为——吃完以后只好再去借,借麦者这样就会陷入越来越穷的境地,而出借者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这种账就极可能成为呆死账。

    对“可以将小麦借给佃户做种子,但做种子的小麦不可食用”,他们有如下的诠释:

    消费借贷、生产借贷都有可能因资本的流通不畅而出现无法回收借贷物的情况。正因为这样,商人们就有必要考虑好资本的运作,使从商者和消费者都拥有可供顺利运作的资本。

    犹太人认为,商人充分考虑好顺利回收资本的环境和条件,考虑好如何制定合理的价格,考虑好如何提供合乎消费者要求的商品和令消费者满意的服务,这是使经济活动中贷款或货款顺利支付的基础。

    种子是用来交换金秋的。种子是不可食用的。灵魂的纯洁是最大的美德。经商者应当牢记,抓住属于自己的钱,而放弃不属于自己的钱!

    4.3 该获取的利润绝不放手

    犹太人的心算本领,成为其对经营判断和对外谈判的高招。事实上,犹太人这种本领非属天赋的,而是长期训练得来的。

    在长期的商场磨炼中,犹太人练就了闪电般迅速的心算能力。如牛仔裤创始人列维·施特劳斯,他因家境不佳,1850年跟随别人从德国到美国西部参加淘金,希望能借此发财。到了旧金山后,经过几星期的淘金生活,他发现那里人山人海,淘金者中确有人因此赚到了一些钱。但他想,每日从早到晚疲于淘挖不止,一个月也只不过获得几十美元。如果在矿场上做生意,供应给千千万万的矿工生活必需品,每100美元营业额赚得20美元,每天做100美元的生意,一个月足可以赚600美元。何况那么多的矿工在这里,每天何止做100美元的生意呢?

    经此谋算后,列维决定不干淘金活了,他开始摆卖凉水及一些小百货。果然不出所料,列维第一个月经营的营业额就达5000美元,他的利润超过1000美元,比一名淘金者多赚了几十倍的钱。以后,随着他经营品种的增多,赚的就更多了。

    对于犹太人来说,精于计算,是为了锱铢必较。他们不像大多数东方人一样,羞于“斤斤计较”。他们认为,该获取的利润绝不应放手。他们既要计较清楚,又能迅速地计算出结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是犹太人的聪明之处,也是他们善于做生意的诀窍之一。

    4.4 智慧的种子比金钱更珍贵

    犹太人把商业人才称之为“智慧的种子”,他们懂得智慧和金钱一样都是可以通过播种、经营而收获的。对智慧的收获,它的意义远大于对金钱的收获,这正是决定商业前途的重要因素。与之相反,有许多非犹太商人对于智慧的培养这种重要的事,都不愿意用心去做,一心只想取巧,其结果恰恰是弄巧成拙。

    美国土木建筑业大王犹太人比达·吉威特不仅称霸于建筑业界,在煤矿、畜牧、保险、出版、电视公司,甚至在新闻事业界,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身为事业家的比达·吉威特,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他那种独特的经营哲学:“倘若可以赚1美元,只要有这种机会,我绝对不放弃。”他还有一种近似未卜先知的天赋,当一件事尚未来临,他便能预见它将在何时发生。比达·吉威特作为经营者,能够展开很巧妙的人事政策,激发手下的才能和工作情绪,因此工作效率非常高,人人愿为他奋斗。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实例中见其一斑。

    1950年左右,比达·吉威特在同一时间内在两项工程中夺标。一项是在俄亥俄州建设原子炉,一项是在怀俄明州建设克大利巴堤防工程。在这两项工程同时中标、且同时施工的情况下,比达·吉威特便表现出他那独特的用人方法。

    土木建筑工程师,一般都有共同的特性,那就是面对越困难的工程,越能提起工作兴趣,干起来越能发挥所长。原子炉建设,既能体现出站在时代的尖端,又含有国家意义,因此他们的情绪的确都非常高昂。对于堤防工程,大家无不认为是举手之劳的小事,觉得干起来不够过瘾。比达·吉威特对于这两项工程的进展情况,时刻在注视着,并且根据从事堤防工程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随时调配他们去从事原子炉工程。相反地,在从事原子炉工程方面能力表现较差的,便送去干堤防工程。这种人事管理办法实施的结果,使得每个从业人员竞争意识大大增强,个个争先,也使得这两项工程保质保量地很快完工。

    比达·吉威特不仅在用人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干,对于新人的发掘与培养也是十分积极的。对于刚出校门的年轻技术人员,头一年举行在职训练,使其接受广大范围的建筑技术的在职训练,使技术人员能学以致用,激发潜能。在形形色色而且为数众多的工程中,人力和物力密切配合,事事如意,工程完成得尽善尽美。

    在所经营的事业上,比达·吉威特并不亲自参与,始终只是指示做法,然后把某一项工程全托付给实际负责人。至于工作效果,他能迅速地给予评价,丝毫不放松,这就是他的一贯作风。

    4.5 神创造每种东西都有理由

    金属会生锈,“锈”是一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但是犹太人却认为绝非如此。

    在犹太人心中,神创造的每一种东西,都有它的理由。每一件东西天天都在进步,人也参与了这种创造的活动。

    为了去创造,犹太人提出,必须毁掉旧的东西,才能有新的创造。在一场戏剧中,常有新的角色出现;当新的东西诞生时,就会有旧的东西腐蚀、消失掉。“锈”就是一种去除旧的东西并且准备产生新的东西的东西。假如没有“锈”的破坏,这个世界就会堆满破铜烂铁。

    以色列着名商人麦克纳说:“世界上没有一件无用的东西,经营者想经营企业都必须学会‘善假于物’。”

    以色列水泥大王——哈同水泥公司的创建者麦克纳,他23岁时穿着破旧不整的衣服,失魂落魄地来到麦加。因身无分文,又找不到工作,有一段时间每天都陷在半饥饿状态之中。“干脆卖水算了。”他灵机一动,便在路旁摆起了卖水的摊子,生财工具大部分都是捡来的。

    “来,来,来,清凉的甜水,每杯1分钱。”麦克纳大声叫喊。果然,水里加一点糖就变成钱了。头一天所卖的钱共有6角7分。这最简单的卖水生意使这位吃尽千辛万苦的青年,不必再挨饿了。

    麦克纳卖了两年水,25岁时已赚了一笔为数不少的钱,于是开始经营零售店。30岁时,当时的市长听到麦克纳很会使无用的东西产生价值,就召见他说:“你是以很会利用废物闻名的,那么人的排泄物你也有办法利用吗?”

    麦克纳说:“收集一两家的粪便不会赚钱,但是收集数个人的大小便就会赚钱。”

    市长问:“怎么样收集呢?”

    麦克纳说:“做个公共厕所,我做给你看,好不好?”

    这样,麦克纳就在麦加设置63处最初的公共厕所,因而他就成了公共厕所的始祖。

    厕所做好之后,麦克纳把收集粪便的权利以每年4000美元的代价卖给别人,两年后设立一家以色列最初的人造肥料公司。也许你会感到震惊,设立以色列最大的水泥公司——哈同水泥公司的资金,是从这些公共厕所的粪便上赚来的!

    4.6 节约本钱就等于增加利润

    生意人该舍得的时候要大方,该节省的时候要节俭。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说:“凡成大业者,无不以节俭为要诀。”对于商人而言,更是要讲究节省开支,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把生意做大做强。

    犹太着名的船商银行家出身的斯图亚特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

    “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

    斯图亚特努力提高旧船的操作等级以取得更高的租金,并降低燃油和人员的费用。

    也许是银行家出身的缘故,他对于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特别重视。他一直坚持不让他的船长耗费公司一分钱,他也不允许管理技术方面工作的负责人直接向船坞支付修理费用,原因是“他们没有钱财意识”。因此,水手们称他是一个“十分讨厌吝啬的人”。

    直到他建立了庞大的商业王国,他的这种节约的习惯仍保留着。

    一位在他身边服务多年的高级职员曾经回忆说:“在我为他服务的日子里,他给我的办事指示都用手写的条子传达。他用来写这些条子的白纸,都是纸质粗劣的信纸,而且写一张一行的窄条子,他会把写的字撕成一张长条子送出,这样的话,一张信纸大小的白纸也可以写三四张‘最高指示’。”一张只用了五分之一的白纸,不应把其余部分浪费掉,这就是他“能省则省”的原则。

    可见,无论生意做多大,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润,节约每一分钱、实行最低成本原则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节约每一分钱、把钱用在刀刃上,这是每个犹太商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4.7 把现款放进银行保险柜里

    犹太人这一“保守”的观念,决定了他们的商品交易力求现金交易。纵然交易的对方,在一年后确能变成亿万富翁,也难保证他明天不发生变异。在缤纷复杂的世界里,有谁能知道明天会是怎样的?人、社会及自然,每天都在变,只有现金是不变的,这是犹太人的信念,也是犹太教的“神意”。

    在犹太人的观念中,既然惟有现金不变,那么他们当然对银行存款就不信任了。犹太人支配世界的经济金融生活,主要是通过银行系统来实现。产业革命时期,犹太人致富,也是凭其资本,在英、法、意乃至全欧洲普设银行,利用78∶22法则赚取借贷的利润差,获得大量财富。他们经营银行,但自己并不把财产存入银行。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银行存款是生息的,只要有存款,便能获得利息收入。而现金,是不生息的,手持现款是多少,经过若干年后,仍旧是原来的价值,并不增多。这样看来,银行存款比手持现款更有吸引力。那么,为什么犹太人这么“傻”,宁可守住一大堆现款,而不愿把它放在银行,“让它繁殖”呢?

    实际上,犹太人并不傻,而是太精明了。天生有数学头脑的犹太人,早已算好这笔账了:银行存款,的确可以获得一大笔利息,但是物价在存款生息期间不断上涨,货币价值随之下降,尤其是存款者本人死亡时,尚须向国家缴纳继承税。这是事实,几乎世界各国都如此。所以,无论多么巨大的财产,存放在银行,相传三代,将会变成零,这就是税法上的原则。

    现款,确实不增值,但物价上涨对其影响不大,而且最关键的是手持现款,避免了在银行的财产登记,在财产继承时,不需要向国家缴纳遗产继承税。所以,手持现款时,财产既不增多也不减少。

    银行存款和现金相比,当然是现金最可靠,既不获利也不亏损。小心谨慎的犹太人自然在二者择一的条件下选择了后者。对犹太人来说,“不减少”正是“不亏损”的最基本做法。想借助银行存款求得利息,是不太可能获得利润的。

    犹太人不会把现款存入银行,有人可能会问:“家缠万贯的犹太人到底怎样保护现款,他们难道不担心它们的安全吗?”如果每天都把现款携带在身,当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安全的。他们已经为现款找到安全之处——银行。不是存款于银行,而是把现款放在银行的保险柜里。

    4.8 丢掉的财富还可以赚回来

    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美国一家大公司的老板忧心忡忡地回到家里。

    “你怎么了?亲爱的!”妻子笑容可掬地问道。

    “完了!完了!我被法院宣告破产了,家里所有的财产明天就要被法院查封了。”他说完便伤心地低头饮泣。

    妻子这时柔声问道:“你的身体也被查封了吗?”

    “没有!”他不解地抬起头来。

    “那么,我这个做妻子的也被查封了吗?”

    “没有!”他拭去了眼角的泪,无助地望了妻子一眼。

    “那孩子们呢?”

    “他们还小,跟这档子事根本无关呀!”

    “既然如此,那么怎能说家里所有的财产都要被查封呢?你还有一个支持你的妻子以及一群有希望的孩子;而且你有丰富的经验,还拥有上天赐予的健康的身体和灵活的头脑。至于丢掉的财富,就当是过去白忙一场算了!以后还可以再赚回来的,不是吗?”

    三年后,这位犹太商人的公司再度成为《财富》杂志评选的五大企业之一。这一切成就仅靠他妻子的几句话而已。

    这位犹太商人后来回忆时说:

    “智者不为自己没有的悲伤而活,却为自己拥有的欢喜而活。”

    “丢掉的财富,以后还可以再赚回来!”

    4.9 大富是借出来的

    着名的希尔顿从被迫离开家庭到成为身价5.7亿美元的富翁,只用了17年的时间。他发财的秘诀就是借用资源经营。他借到资源后不断地让资源变成了新的资源,最后成为了全部资源的主人——一名亿万富翁。

    希尔顿年轻的时候特别想发财,可是一直没有机会。一天,他正在街上转悠,突然发现整个繁华的优林斯商业区居然只有一个饭店。他就想:我如果在这里建设一座高档次的旅店,生意准会兴隆。于是,他认真研究了一番,觉得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最适合做旅店用地。他调查清楚了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是一个叫老德米克的房地产商人之后,就去找他。老德米克给他开了个价,如果想买这块地皮就要希尔顿掏30万美元。

    希尔顿不置可否,却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给“他”的旅馆进行测算。其实,这不过是希尔顿假想的一个旅馆,他问按他设想的那个旅店需要多少钱,建筑师告诉他起码需要100万美元。

    希尔顿只有5000美元,但是他成功地用这些钱买下了一个旅馆,并不断地使之升值。不久他就有了5万美元,然后找到了一个朋友,请他一起出资,两人凑了10万美元,开始建设这个旅馆。当然这点钱还不够购买地皮的,离他设想的那个旅馆还相差很远。许多人觉得希尔顿这个想法是痴人说梦。

    希尔顿再次找到老德米克,签订了买卖土地的协议,土地出让费为30万美元。然而就在老德米克等着希尔顿如期付款的时候,希尔顿却对土地所有者老德米克说:“我想买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钱只够建造一般的旅馆,所以我现在不想买你的地,只想租借你的地。”

    老德米克有点发火,不愿意和希尔顿合作了。希尔顿非常认真地说:“如果我可以只租借你的土地的话,我的租期为10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就请你收回你的土地和我在这块土地上所建造的饭店。”老德米克一听,转怒为喜:“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好事,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没有了,却换来270万美元的未来收益和自己土地的所有权,还有可能包括土地上的饭店。”于是,这笔交易就谈成了,希尔顿第一年只需支付给老德米克3万美元,而不用一次性支付昂贵的30万美元。就是说,希尔顿只用了3万美元就拿到了应该用30万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权。这样希尔顿省下了27万美元,但是这与建造旅店需要的100万美元相比,还是差距很大的。

    于是,希尔顿又找到老德米克说:“我想以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希望你能同意。”老德米克非常生气,可是又没有办法。

    就这样,希尔顿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于是从银行顺利地获得了30万美元,加上他已经支付给老德米克的3万美元后剩下的7万美元,他就有了37万美元。可是这笔资金离100万美元还是相差得很远,于是他又找到一个土地开发商,请求他一起开发这个旅馆,这个开发商给他了20万美元,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了57万美元。

    1924年5月,希尔顿旅店在资金缺口已不太大的情况下开工了。但是当旅店建设到了一半的时候,他的57万美元已经全部用光了,希尔顿又陷入了困境。这时,他还是来找老德米克,如实介绍了资金上的困难,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资,把建了一半的建筑物继续完成。他说:“如果旅店一完工,你就可以拥有这个旅店,不过您应该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您的租金最低不少于10万美元。”

    这个时候,老德米克已经被套牢了,如果他不答应,不但希尔顿的钱收不回来,自己的钱也一分都回不来了,他只好同意。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并不吃亏——建希尔顿饭店,不但饭店是自己的,连土地也是自己的,每年还可以拿到10万美元的租金收入,于是他同意出资继续完成剩下的工程。

    1925年8月4日,以希尔顿名字命名的“希尔顿旅店”建成开业,他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时期。

    希尔顿就是用借的办法,用5000美元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他的宏伟计划。不能不说他是善于利用别人的高手。

    其实这样的办法说穿了也十分简单:找一个有实力的利益追求者,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与自己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让他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

    4.10 不思考资产也会变成负债

    《塔木德》中说:“独特的眼光比知识更重要。”

    美国一所着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没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因此,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成为支出的一项来源——他必须支付土地税。

    州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位“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车经过,看到了这块贫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公里长的美丽景色。他同时还注意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一层小松树及其他树苗。他以每亩10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块50亩的荒地。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他盖建了一间独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设一间很大的餐厅,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处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线建造了十几间单人木头房屋,以每人每晚3美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餐厅、加油站及木头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净赚15万美元。

    第二年,他又大事扩张,增建了另外50栋木屋,每一栋木屋有三间房间。他现在把这些房子出租给附近城市的居民们,作为避暑别墅,租金为每季度150美元。

    而这些木屋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必花他一毛钱,因为这些木材就长在他的土地上。

    还有,这些木屋独特的外表正好成为他的扩建计划的最佳广告。一般人如果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建造房屋,很可能被认为是疯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距离这些木屋不到5公里处,这个人又买下占地150亩的一处古老而荒废的农场,每亩价格25美元,而卖主则相信这个价格是最高的了。

    这个人马上建造了一座100米长的水坝,把一条小溪的流水引进一个占地15亩的湖泊,在湖中放养许多鱼,然后把这个农场以建房的价格出售给那些想在湖边避暑的人。这样简单的一转手,使他共赚进了2.5万美元,而且只花了一个夏季的时间。

    正是这个有远见及想象力的人,却未受过正规的“教育”。

    且让我们牢记这项事实:只要能运用各种知识,立即可以变得有教养及有权势。

    那人没有知识,但他把他的无知和50亩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获得的年收益,却远超过很多人靠所谓的教育方式所赚取的五年总收入。

    一位犹太富翁亨利·福特说:

    “思考是世上最艰苦的工作,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它。”

    你的头脑是你最有用的资产,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会是你最大的负债。

    4.11 推销开始于收回账款

    精明的犹太人认为,解决债务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债务人的情况有全盘的了解。

    通常债务人包括公民和法人两种,因法人团体为单个公民所组成,所以其心理状况一般区别不大,但其境况和心理外在表现却是不同的。

    以下是犹太商人成功收账的几个技巧:

    (1)要与客户约好收款及付款的时间。“定期造访”是经营者顺利回收货款的基本入门功夫。经营者与客户约定收款时间时,要推己及人。卖主收款时,要选择顾客与自己双方都觉得方便和适当的时间。如果一味顺着客户的时间拜访,容易让客户产生“随波逐流”的不良印象。但也不能强求客户配合自己的时间而得罪客户。

    (2)收款前应将账目事先确认。传统的收款方式,都是由卖方到客户营业所在地提示有关的债权凭证,供客户逐笔核对,等客户确认与其拥有的“副联”核对无误后,再签发票据或点交现金给卖方。这种当面结款的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对账时卖方必须陪侍在侧,与客户逐笔核对,结果是浪费了卖方不少宝贵时间。

    为克服这一点缺点,卖方可在约定的收款时间以前,先行编制客户的“账单清单明细表”,表内详细逐笔记载订货日期、数量、单价、总金额、统一发票号码等项目,邮寄给客户,供其做核对付款之用。客户收到“账单清单明细表”,就可先行做核对工作,若内容所载正确无误,客户就可根据双方约定的付款期限,预先签发票据或准备现金,等卖方准时来收款时,双方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款收款的工作。这样,能节省双方当面会账的时间。

    (3)收款时“先收后卖”。许多高明的卖主,常利用同一次拜访客户的机会来做“一鱼两吃”——推销和收款同时展开。其优点是可节省专程收款的拜访时间,其缺点是脚踏两条船,经常出现两头落空的结果。因此,要实施“一鱼两吃”的策略,必须坚持“先收后卖”的原则,先与客户结清积久款项,再进一步探求顾客的需要,这样才能顺利地进行货物推销。

    (4)碰到客户抱怨困难时,实行化整为零的收款方式。卖方偶尔碰到一些经济情况较差的客户,这些客户会大念“赔钱经”,并且没有确定付款日期,含糊其词。

    面对这种情况,卖方要根据客户的经济情况可考虑客户分期付款,但必须要求客户明确每期应付的金额及付款日期。这种“化整为零”的付款方式,由于在契约中明确指出客户每期付款的金额和日期,并请客户在契约上签了字,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客户的压力,对拖欠的货款收回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5)对爱打折扣型的客户先礼后兵。爱打折扣型的客户最喜欢贪小便宜,在付款时,不是对于零头尾数拒绝给付,就是对于事先谈好的折扣要求降低。这类客户认为能多争取就不择手段地争取,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别人的利益,只要有利可图,必然在付款时设法将货款大打折扣。

    对付这类的客户,收款时要以和蔼的语气、坚决的态度,向其解说按契约条件付款的长期利益。如果客户要求折扣的金额不多,且客户以往付款信用良好,不妨适当迁就一些。如果客户信用不佳,且经常短付,最好不要接受客户折让的要求,以建立“买卖算清”的收款形象。对于这类客户,绝对不可姑息养奸,以防给今后的收款增加更多的麻烦。

    (6)尽量避免争辩收款。有时因收款不顺而引起争辩。买卖双方争辩时,所用的无情、尖刻字眼和证据,很容易使客户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此,当客户无理地争论付款票期,不合行情时,收款的卖方一定要保持冷静态度,避免和客户直接争辩,设法以“心平气和”的方式与其“讨论”解决之道,千万不能以“辩”制“辩”。否则,纵然赢了争辩,收款的良机也会失去。

    4.12 利润是机会的种子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该市一家电器商店老板,在奥运会召开前向巴塞罗那全体市民宣称:“如果西班牙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的金牌总数超过10枚,那么顾客自6月3日到7月24日,凡在本商店购买电器,就都可以得到退还的全额货款。”

    这个消息轰动了巴塞罗那全市,甚至西班牙各地都知道了这件事。显而易见,大家此时在这家电器商店买电器,就等于抓住了一次可能得到全额退款的机会。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到那里购买电器。一时间,顾客云集,虽然店里的电器价格较贵,但商店的销售量还是大幅度地猛增。

    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才到7月4日,西班牙的运动员就获得了10金1银,正好超过了该商店老板承诺的退款底线。此时距7月24日还有20天的时间。如果以前购买电器的退款已成定局,那么在后20天内购买的电器无疑也得退款,于是人们比以前更加卖力地抢购电器。

    据估计,电器商店的退款将达到100万美元,看来老板是非破产不可了!当顾客纷纷询问商店什么时候履约时,老板却从容不迫、出人意料地说:“从9月份开始兑现退款。”

    “这是为什么?他能退得起吗?”人们的心里难免有类似的疑问。

    原来老板早作了巧妙的安排。在发布广告之前,他先去保险公司投了专项保险。保险公司的体育专家仔细分析了西班牙可能得到的金牌数,一致认为不可能超过10枚金牌。因为往届奥运会,西班牙得到的金牌数最多也没超过5枚,于是保险公司接受了这个保险。

    可对于电器老板来说,却得到了一个旱涝保收、只赚不赔的保险。如果西班牙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的金牌总数不超过10枚,那么电器商店显然发了一笔大财,保险公司也无须赔偿,结局是双赢;反之,如果西班牙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的金牌总数超过了10枚,那么电器商店要退的货款,届时将全部由保险公司赔偿,而与电器商店毫无关系,那么电器商店无疑发了更大一笔财。不管得到多少块金牌,电器商店的老板都是只赚不赔。

    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善于思考的人都容易成为优胜者。最能干的人,不是等待机会的人,而是善于攫取机会、运用机会、驾驭机会为自己服务的人。

    正如一位犹太富豪所说:

    “利润是机会的种子。只有抓住了机会,利润才会随之滚滚而来。”

    4.13 把选择权交给对方

    梅西克向罗扬借了800美元,但是梅西克一直没有钱还,每当遇到罗扬,梅西克都会溜掉,避而不见。

    束手无策的罗扬只有唉声叹气的份。

    一天,罗扬的一个犹太朋友对他说:“你不妨写信给梅西克,叫他尽快归还1800美元的债,瞧瞧他的反映。”

    罗扬十分需要这笔钱,不得已只好采纳了朋友的建议。

    两天后,梅西克就回信了,信中说:“罗扬,你这混蛋,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我明明只借了你800美元,你怎么说我欠了你1800美元?!随信附上800美元,请你不要再无中生有!”

    犹太人的这个讨债秘方,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攻心战。本来罗扬处于被动地位,只要对方躲避他,他就无计可施,打官司又不值得。因为梅西克避而不见的原因,也许只是想拖一下,并不是想彻底赖账。而现在800美元的债突然变成1800美元,这就使梅西克只能回话辩解了,否则一旦真上了法庭,那就得不偿失了。这样,原先主动的梅西克就中了犹太人的计,一下子变为守势。为了减少损失,只好还债。

    犹太人认为,商海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境时,如何从容应对,如何机智化解,这是一个成功商人的必备素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