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陇南-大禹导汉出嶓冢,西倾疏水利三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导山疏水以兴江河,陇南始有岷江、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大禹治水在陇南留下足迹。大禹治水中所说的大禹,是古代黄帝后裔。

    远古洪荒之时,人类与大自然作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最为惊心动魄的是征治水患。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民无所安息;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舜居深山,与木石为居,与鹿豕同游,“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大禹的父亲鲧奉命治水,采用壅塞百川之法,以高垫低,以堵洪水。不成,又盗用天帝息壤以障水患。天帝派遣火神祝融杀鲧于羽山之下。大禹继承父业,改用导山疏水之法以决水道。凡十三年。“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完胈,胫不生毛”;“沐甚雨、栉疾风”;“三过其门而不入”。最终将小川归于大川,大川致于大海。

    大禹治水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在陇南留下的足迹遍布山河。

    《崔东壁遗书》载:“随山刊木,即‘禹贡’之导山事也;决川距海,即‘禹贡’之导水事也。而导山暨益同功,决川暨稷同功;则是导山既毕,然后导水。”

    该文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先导山后疏水。在江河上游的山石之域,劈山以通壅水;在江河下游的川原之域,决水以疏横流。导山命伯益主持,导水命后稷主持。伯益、后稷功同大禹。伯益,秦人先祖。后稷,周人先租。

    周谷城《中国通史》引崔述《夏考信录》云:禹之导山,山分四重,由近而远,依次进行。山分四重,由近而远,由北而南。河渭以北为第一重,岍岐至太岳为西干,底柱至碣石为东干。河渭以南为第二重,西倾以下为西干,熊耳以下为东干。淮汉以南为第三重,嶓冢为西干。内方为东干。江南为第四重,惟岷山一干耳。

    这一段文字勾勒出大禹导山的大致轮廓。先从黄河、长江的源头治起,从源头的支流派系治起。

    我国的中部横卧着绵亘的名山大岭,是黄河、长江天然分水岭。河渭之北属黄河流域,西起陕西的岍山、岐山,山西的太岳山,东至河南的底柱山,河北的碣石山。这是第一重导山工程,均不在陇南水系。

    陇南的西汉水、白龙江、嘉陵江、白水江、属长江水系,也是大禹导山的重要工程。所谓“山分四重”,其中二三重与陇南有关。

    第二重在河渭之南。西起西倾山以下,东至熊耳以下。西倾山是玛曲、碌曲之界山。西倾之北,洮河发源地,北入黄河,之南,白龙江、白水江发源地,白龙江与宕昌河会于两河口。所谓“西倾山以下”者,包括白龙江、白水江及其支流岷江的导山工程。白龙江古称桓水。《禹贡》曰:“西倾因桓是来”。诗曰:“西倾是桓来,千里浮烟云。江城弄潮儿,尽在浪里寻。”白水江于四川九寨沟县入柴门关,流经文县全境,于玉垒关入白龙江。宕昌河又名岷江,《水经》称羌水,源于分水岭,南入西倾水。

    第三重在淮汉以南,即淮水、汉江之南。西起嶓冢山,东至内方山。嶓冢山在天水之南、陇南之北的齐寿山,是西汉水发源地。《书·禹贡》曰:“导嶓冢山至于荆山,内方山至于大别山”。荆山、内方山、大别山,皆在湖北,大别山是长江、淮河分水岭。《山海经》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水经注》曰:“今西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导也,然微涓细注,若通幂历,津注而已”。西汉水流经礼县、西和、成县、康县,于陕西略阳县的徐家坪注入嘉陵江。

    第四重在长江上游的岷山山脉。岷山在甘川交界处,四川都江堰发源于岷山山脉。

    导水工程在川原之域,江河之中下游。由上而下,由北而南次第而行。

    弱水黑水在九州岛之上游,故先之。中原之水患河为大,故次河。自河以南,水莫大于汉江,故次汉江。河以南,江汉以北,惟济淮皆独入于海,故次济淮。雍水多归于渭,豫水半归于洛,然皆附河以入于海,故以渭洛终之。先汉于江,先济于淮,先弱水于黑水,先北而后南也。先渭于洛,先上而后下也。

    先疏山丹之弱水,张掖之黑水。次疏中原之黄河水。次疏江南之长江,汉水。次疏河南、河北的济水,安徽、江苏的淮水。最后疏导陕西的渭水、洛水。没有导山工程,就无所谓疏水,导山谓疏水的先导。

    疏水工程虽未提及陇南,而陇南之水尽在其中。

    《水经注》对西汉水导山疏水后,海纳百川的流域图作了颇为详尽的记载。

    “今西县(秦昭王设)嶓冢山,西汉水所导地,然微涓细注,若通幂历,津注而已。”自天水西南流入,导源疏壑,总纳百川,渐为大水。西汉水西南合杨廉川水(今峁水河,后魏在此设杨廉县),水出西谷,众川泻流,合为一川,东南流经西县故城北。“又东南流,右会茅川水,水出西南戎溪,东北流经戎丘城南,又东北流注西谷水。”“又西南迳始昌峡……左则宕备水自东南、西北注之,右则盐官水南入焉。”又西南合左谷水、兰皋水。又西南迳祁山东南,北迳水南县(西魏改长道县)。建安水(今西和河)自东流来,“导原建威西北山白石戍东南,二源合注,东迳建威城(今西和县治)南。”“又东迳兰坑城北、建安城南,其地,故西县之历城也。”建安水出峡,注西汉水。“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祁山在嶓冢之西七十里许,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汉水迳其南,城南三里有亮故垒。”“又西迳南岈、北岈(西垂陵国)中,上下有二城相对,左右坟垄低昂,亘山被阜,古谚语云;南岈、北岈,万有余家。”西南武植戍水(永宁河)、夷水(今燕子河)注入。“又西迳兰仓城(北魏置兰仓县,为汉阳郡治)南,又南,右会两溪(今石桥河,瑶峪河)”。“又入嘉陵道(西汉置)而为嘉陵水。”东南得北谷水(今洮坪河)、武衡水(今清水江)、仓谷水(今太石河)。迳瞿堆(仇池山麓)西,又屈迳瞿堆南,洛谷水出焉,汉武帝元鼎六年置武都郡(今洛峪),天池大泽在西,故以都为目矣。东又合流洛溪水(今六巷河)、龙门水,又东南迳上禄县(西汉置县)故城西。“修源浚导,迳引北溪,南总两川,单流纳汉。”导山疏水,禹之功也。西汉水河道定位后,历代在河道两岸建郡置县,筑城设戍,西汉水遂成了一道繁盛富庶的风景线。

    礼县人民不忘大禹导山疏水的功德,在红河湖畔竖立了一尊气吞山河的大禹雕像,永志纪念。

    据史书载,混荒时期,宕昌古城江峡有一座石崖横在江心,把南北二山连为一体,犹如天然构筑的石坝。浩瀚的湖泊,波涌连天,汪洋恣肆。大禹治水时劈开一道深深的峡谷,羌水才得以冲出谷口,向东奔泻而去,浩瀚的湖泊成了万亩河滩。两岸崖岩上留下百米高的卵石河床。清光绪年间,山体滑坡,堵塞石峡,河滩又聚水成湖,长达五公里,几乎淹没了宕昌城。古时的白龙江是浩大的,阔野的。由于沿江横卧着无数的山峡屏障,堵塞了江河的畅流,形成一个个巨大深邃的海湾。大禹治水时,江流得以疏通,屏障向两岸退去,才出现了白龙江水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两岸崖壁上的卵石河床高达五六十米。

    导山疏水工程,是一项宏大无比的全民工程,只有动员全民之力才能完成。古代阴平为河泽之地。白水江,巨石横道,阻塞江河,洪涛泛滥成灾。大禹率领人民,砍伐葛藤,编织藤绳,将一块块巨石拉上河岸。历时三载,拉运巨石九千九百九十九块。这些巨石堆积起来,就形成了今日的“白崖山”。白龙江,崖岩横道,江湖连天,百姓称之为“滥江”。大禹率领人民将山上的森木堆积江畔,用大火煅烧,火势冲天,直烧得峡谷天昏地暗,崖断岩裂,白龙江始为通途。大禹到了洋淌源头天魏山,率领人民将天魏山峡谷用巨石堆积起来,聚为大湖,历时三载,在天魏山峡谷形成了碧波万顷的“洋汤天池”。从此,洋汤河成了造福百姓的富民河。当地百姓为纪念大禹功德,把天魏山大禹所住的古洞称为“禹王洞”,洞中仍存有石床、石桌、石凳、石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