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斜阳上土堆:周作人传-题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本小册子是多年前写的,有关的话,大多已在原后记中说了。还有些“内幕”,现在说出来似亦无妨。

    大概是1998年,江苏文艺出版社上马一套“中外名人传记丛书”,对象明确,就是中学生。“一般读者”只是兼顾,因为照策划者的设想,大体上是不进入市场。据说其时教育部正在狠抓中小学建设,其中就包括图书馆,须得藏书多少多少,才算合格。图书馆大楼好盖,藏书却是积累的过程,一时间哪来那么多合适中学生的书,此外买书钱从来都是有限的,如何以有限的经费让书籍的册数迅速膨胀,在上级的考核中达标?出版社的策划就是冲着这“市场”去的,于此见微知著,倒也可知中国式“市场”的概念,确有别解。对出版社,这是商机,对学校,这是图书升级的方便之门,必要条件是教育部门的肯于买账,比如发文令下属学校图书购置时优先考虑这套书,就像诸多报刊的销路可以靠饬令单位订阅来维持。当然,大约没有这样的红头文件,不过后来印出的书上出现了庞大的编委会,“顾问”“主任”皆由相关的头头担纲,也算是“过了明路的”了。

    凡此种种,与作者原无关系,就像这套书与编委会大多数有头有脸的人物与丛书的编辑工作毫不相干一样。与作者相关的恐怕只有一条,即每书限定十万字,——如此才可保证售价的低廉,学校的藏书量也才可以于一样的费用之内一举有大的飞跃,反正是黄仁宇所说的那种“数目字管理”,不论皇皇巨著抑或笺笺小册,以册计数,都是一样的。

    我不明白的是,这样一套书中,周作人怎么会入选。周固然是名人,在我们的正统教育中,此“名”却大体上是臭名昭著之“名”:大多数人或者对他的学问文章、二三十年代在人们心目中要可与鲁迅相埒的地位或不甚了然,他额上的“汉奸”戳记却差不多尽人皆知。中小学的教育,首在励志,知晓名人,意亦在此,出版社除了文字浅显、通俗易懂之外,好像也对作者提了这方面的要求。但是其他人犹可,周作人则如何去“励志”?既然中小学教育中的“励志”一向被赋予最狭义的理解?

    我后来猜测,是不是周作人的文章进入了中学课本,故有这样的安排,问了问,似乎也不是,虽说知堂文章比充斥现今语文课本的那些滥情造作的课文,不知要好多少倍。

    当然选题早已定下,无须作者多虑。在我个人,揽下这件应属“来料加工”的活计,乃因于对周作人的兴趣:借此机会重读知堂,看看相关的资料,倒是快事一桩。但事情显然不是这么简单,读书,尤其是读知堂,固然惬意,一旦写起来,便觉处处为难。首先是找不到叙述的口吻与节奏,虽然并不格外在意面向中学生的“既定方针”,却也做不到全然不管不顾。问题是,中学生是怎样的,我并不知道。孙敬修爷爷给小朋友讲故事?似乎太小儿科了,何况怎么讲周作人的故事?依着面对小朋友的调子,周作人只能是个罪大恶极的汉奸。以我曾为中学生的经验,应将这个人群看作较少阅历而求知欲更强的成年人,事实上在我们的环境中,成年人的是非观比中学生也复杂不到哪儿去,尤其在面对历史的时候。

    浅白的文字适合于表达早有定论、“成竹在胸”的内容,而只是照本宣科式地娓娓道来,又心有不甘。并非我一向写文章有艰深的倾向——就几滴墨水,想要艰深恐怕也只能是做艰深状——,相反,自以为是通俗易懂的,但此番似乎更应有另一副针对青少年的笔墨。结果是开头几易其稿,弄出了一种略带俯就,多少类乎“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的调子,而后面虽然文字上刻意明白畅晓,却也不能一以贯之。

    当然也就并未如我所愿,在书中夹带更多的“私货”,即我对周作人的个人理解。一方面固然如上面所说,体例、对象、篇幅均不许,更重要的是我虽不甘俯仰随人,真正要做到对周作人深入的体认与把握,以我的知识储备与思考的力度,事实上却有所不能。读知堂越多,越觉其人不可测。此前写过《张爱玲传》,对如何追踪传主心路,不能说全无经验,然而张爱玲固不简单,周作人却复杂得多,更复杂的思想,更曲折的人生轨迹,对中西传统更纷杂的取用,与时代之间更紧密也更周折的关系……总之张可以当作文学家较封闭地处理她深而狭的世界,周作人则有远出于文学家的多个侧面,甚至首先不是文学家,他的世界进去即不易出来,反倒容易迷失其中。写张爱玲虽不容易,至少自以为较有把握,写周作人则并落笔时颇为必要的“自以为是”也不易确立。有一点是越写到后来越明白的:即使没有篇幅等等的诸多限制,任我“自说自话”,我也写不出一部合格的周作人传来,这当然关乎材料,——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不过倘是面向对周作人已有所知的读者,我可以有更多的讨论,至少可以将我的困惑呈现出来,以为讨论的进阶。“中学生”的预设则要求作者扮演一个全知叙述者的角色,心存疑惑也要笃定权威,仿佛成竹在胸,就像教师爷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无解,强词夺理也要给出明确的答案,态度坚定,不容暧昧。不能说,“我也不懂”。

    所以这部小书是不许(“通俗易懂”的体例限制),不甘(不愿只是敷衍事迹,重复“公论”),不能(做不到对传主的透彻理解)的“三不”产物。之所以还拿出来重印,一是因于那一点“不甘”,虽非出诸我喜欢的形式,七折八扣的,多少还是留下了一点自己的思考,就算半生不熟,也是一种理解。二是有些朋友读过之后以为还算可读,对周作人可知其大概。他们大多是周作人的读者,并非专家,其判断让我相信,以十来万字的篇幅,对周作人生平做尚不算公式化的交待,这书也许对传主不无普及之功。

    当然,相信朋友所言并非敷衍,没准只是“敝帚自珍”的自恋的某种反射。这可能也要算做“人性的弱点”吧?我对人性并无过高的要求,对过度的自恋虽极反感,敝帚自珍,则还能接受。因此对自家这毛病,也倾向于宽容,所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是为记。

    2009年11月2日于南京黄瓜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