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大决战(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白起干什么去了呢?

    秦昭王又派他去攻打韩国。公元前261年,白起率秦军进攻韩国,夺取缑氏、蔺两地。这次进攻韩国,一方面是报复韩国的爽约,韩国政府未能交割上党,必须得教训一下;另一方面是解决后顾之忧,尽管韩国比较弱小,但也不能小视,要是与赵国联手对付秦国,那就麻烦了。

    秦赵两军在长平相持一年多后,战争规模不断升级,双方都不断投入生力军。尽管白起已经离开长平,廉颇仍然一如既往地使出“拖”字诀,只有把秦国拖入遥遥无期的战争泥潭,赵国才有胜利的希望。

    这场战争已经成为天下关注的焦点。对于秦赵两国来说,除了双方军队在长平战场一决生死外,还得在另一个战场上较量,这便是外交战场。

    秦国虽然强大,但有后顾之忧。秦昭王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东方诸国联合起来,一致对抗秦国。东方六国中,除了赵国正与秦国苦战之外,其余五个国家会是怎么样的态度呢?韩国就不必说了,在多次遭秦国的打击后,早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不太可能卷入秦赵战争;燕国在燕昭王时曾强盛一时,可惜后继之人实无雄才伟略,在诸国中最为低调,不喜欢卷入国际事务;剩下来的三个国家,齐国、魏国、楚国都有可能援助赵国。

    齐、魏、楚三国都明白一个道理,不能让秦国坐大,秦国的疯狂扩张已经严重威胁到这些国家的安全。自从长平之战爆发后,齐国与楚国都已经在密谋援救赵国了。

    这引起秦国高层的极大担忧,秦昭王与范雎商量:“齐国与楚国都在考虑援救赵国,必须要密切注视,倘若齐、楚与赵国的关系密切,我们必须退兵;倘若两国与赵国只是貌合神离,那就将战争进行到底。”

    可以说,齐、楚、魏等国的态度,直接影响到长平战役的进程。那么这些国家真正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自从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后,齐国与楚国都是属于“远交”的对象,这两国与秦国的关系还不错。可是齐王与楚王都明白,秦国怎么靠得住呢?楚国人心里特别矛盾,楚国虽然不是秦国“攻”的对象,却是与秦国相邻,要是援救赵国,惹怒了秦国,只会引火烧身,因此楚考烈王犹豫不决。

    齐国又如何呢?齐国所谓的救援也只是停留在嘴上罢了。当时赵国粮食告急,派使臣前往齐国,希望齐王提供粮食支援,可是齐王不答应。大臣周子便劝说:“我们最好援助赵国。赵国对于齐、楚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唇亡则齿寒。如果赵国灭亡了,明天就轮到齐国与楚国了。援救赵国,刻不容缓,也是高尚的义举。打击强秦,可以获得好的名声。大王非但不尽力去做,反倒吝惜粮食,斤斤计较,这是很大的错误。”

    可是齐王对此置之不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齐国与楚国之所以想援救赵国,并非出于道义,而是怕秦国打败赵国后更加强大。大家考虑的都是国家利益,这点无可厚非。可是齐、楚两国又抱着侥幸的心态,希望秦、赵两国在这场大战中两败俱伤,以捞得渔翁之利。在战国初期与中期,东方诸国名君辈出,可是到晚期却一代不如一代了。倘若是在齐威王时代,齐国可能早就出兵相救了,可是无论是楚考烈王还是齐王建,都不是有作为的君主,在行动上迟疑不决,终于使援赵一事不了了之。

    那么魏国的态度是怎样呢?可以说,倘若赵国战败,对魏国的影响要比对楚、齐的影响大。秦国也明白,魏国参战的可能性,比齐、楚两国要大。秦昭王对此是有所准备的,他抛出一个诱饵给魏安釐王,答应把垣雍割让给魏国。秦国为什么这么大方呢?因为垣雍根本就不是秦国的土地,而是韩国的土地,当时韩国可能同意把垣雍割让给秦国,作为未能按约割让上党的补偿。

    秦昭王开出的条件,令魏安釐王怦然心动,在利益的引诱下,他迟迟未与赵国联合。平都君对魏安釐王说:“大王为什么不跟赵国合纵呢?”魏安釐王回答说:“秦国许诺要割垣雍给我。”平都君说:“我认为秦国许诺割垣雍只是一句空话罢了。”魏安釐王惊讶地问:“这怎么说?”平都君分析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相持,胜负未决。倘若天下诸侯与秦国联合,那赵国必定失败;倘若天下诸侯与赵国联合,秦国必定失败。秦国是害怕您与赵国合纵,所以用垣雍为诱饵来忽悠大王。如果秦国战胜赵国,请问大王有胆量责成秦国交割垣雍吗?大王一定不敢吧。如果秦国战败,大王能让韩国割让垣雍吗?恐怕也做不到。所以说,魏国根本不可能得到垣雍。”

    魏安釐王听完后点点头,说了句:“好。”如果魏国能参战,对赵国来说,长平之战的胜算将大大增加。可是魏国最终并没有参战,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赵国在外交上犯下一个大错误。

    秦、赵两国屯兵数十万于长平,相持不下,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势均力敌,但从两国的军事力量来看,秦国是稍占上风。

    廉颇的坚壁清野战术阻止了秦军的深入,可是防御战毕竟比较被动,赵国军队没打过什么胜仗,当然,也不曾有大的败仗。对军事很外行的赵孝成王有点坐不住了,因为战争对国家的消耗太大,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他召见大臣楼昌与虞卿,对他们二人说:“我军没能打胜仗,还牺牲了一名都尉,我打算集结一支大军,紧急奔赴前线,你们认为怎么样?”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事,赵国才牺牲了一名都尉,赵孝成王就心急如此,可见他并不是一位举重若轻的名君,患得患失,缺少大的魄力与长远的眼光。

    楼昌回答说:“这样做没有用,不如派一名重臣前往秦国,跟他们讲和。”这时站在一旁的虞卿开口说话了:“楼昌提议到秦国讲和,想必是认为不讲和的话,我军一定被秦国打败。倘若如此,谈判的主动权是掌握在秦国人手中。大王您分析一下,秦国目的是想打败赵国军队呢,还是想结束战争呢?”

    赵孝成王想了一下,答道:“秦国的进攻不遗余力,很显然他们是想打败赵国军队。”虞卿便接着说:“我们如果想谈和,一定要掌握外交主动权。我的意见是拉拢楚国与魏国,派使者带着贵重的金银财宝前往这两个国家。楚王与魏王贪图宝物,一定会接见我国使节。只要赵国使臣到了魏、楚两国,不管能不能拉他们入伙,秦国人得知这件事后,必定会怀疑赵国与魏、楚两国合纵。只要赵、魏、楚三国合纵,秦国就有后顾之忧。这个时候,我们再与秦国媾和,谈判的主动权就握在我们手中了。”

    这个见解真是太高明了。只要造成三国合纵的假象,就足以令秦国打退堂鼓了。可是赵孝成王觉得这样做太麻烦了,派使臣去魏、楚两国,一往一返,岂不是要耽搁许多时间吗?到时长平之战进行到什么程度,这就不好说了。他没有采纳虞卿的意见,直接派大臣郑朱到秦国,商谈停战请和事宜。

    事实证明,这是赵国外交的大败笔。郑朱到了咸阳后,秦昭王并没有拒绝,而是在王宫接见他。远在邯郸的赵孝成王问虞卿说:“秦王已经接见郑朱了,您认为谈判会成功吗?”虞卿叹一口气,摇摇头说:“我看谈判肯定失败。郑朱是赵国重臣,他到秦国谈和,秦王与范雎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大做宣传。魏国与楚国看到赵国主动求和,一定会认为赵国没有信心抵抗秦国,那他们就不可能出兵相救了。秦国看到天下诸侯都不肯救援赵国,赵国势孤力单,更不可能同意和谈了。所以我认为谈判无法取得成功。”

    果然不出虞卿所料,深谙外交术的范雎利用郑朱前来谈和一事大做文章,大肆宣传秦军在战场上的胜利。

    在援救赵国上,魏安釐王本是打算有所行动的,楚考烈王虽然犹豫不决,仍然有可能与赵国联合。但是赵国的外交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大家想想,赵国自己都想谈和了,魏国、楚国还出什么兵嘛。所以我们必须说,赵国与秦国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军力上,更体现在外交上。

    关于长平之战,古往今来论述很多,大家的兴趣点都集中在战役本身。可是我认为,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关键因素之一是外交上的失败。赵国不仅没有积极争取外援,还犯下大错,单方面与秦国媾和,反而被秦国抓住并利用这个机会,断绝魏国、楚国救援赵国之心。为什么说这是影响长平之战的关键因素呢?倘若魏、楚两国站在赵国一方,且不说直接参战,就算只是陈兵于边界,威胁秦国后方,秦国也不敢以倾国之兵孤注一掷于长平。

    谈判没有成功,双方不断地把精锐部队投入战场,秦赵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拉锯战的相持中,长平之战进入第三个年头。双方的战场最高指挥官都未换人,赵军统帅仍是廉颇,秦军统帅仍是王龁。我在前文说过,廉颇是一位进攻的将领,他曾经打过齐国,打过魏国,攻城略地,是赵国军界响当当的人物。若论指挥水平,王龁未必能胜过廉颇,久经沙场的廉颇不应当惧怕王龁。可是为什么廉颇面对王龁仍然采取守势呢?他为什么不主动出击呢?

    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秦军在长平战场的兵力超过赵军。特别是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第三年),秦军又增派大量部队,兵力上的优势使得王龁得以发动开战以来最猛烈的攻势。

    该年四月,秦军一支侦察部队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袭杀一名赵军副将,这件事令赵军士气大为挫伤;六月,秦军发动进攻,攻下两座赵国堡垒,俘虏四名军尉。廉颇下令修筑新的壁垒,构建新防线。可是到了七月,该防线又告失守,两名军尉被俘虏,赵国阵地被秦军摧毁。这样,长平防线中的西垒壁落入秦人之手。

    表面上看,赵军是连吃败仗。事实上是否如此呢?我看不一定。

    王龁发动这么大的攻势,显然是急于打破相持的僵局。可是西垒壁防线廉颇已经坚守两年,应该是固若金汤,王龁在之前两年未能攻破,为什么在两个月内反倒接连得手呢?我怀疑秦军攻克西垒壁,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人数可能是赵军的数倍。这个问题,我在后文中再详细论述。

    廉颇收缩防线,加强防守。此时秦、赵两军的对垒格局,有这么一段资料,出自《水经注》中所引的《上党记》:“长平城在(上党)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来,当时秦、赵基本上是隔水对峙,秦军营垒与赵军营垒绵延分布在南北五十里、东西二十里的区域,总计约一千平方公里的范围。

    廉颇越是收缩防线,赵军的抵抗力就越是坚强,就像一根弹簧一样,越压缩则弹力越强。最关键的是,赵国兵团主力仍然是完整的,实力上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失。倘若“坚壁清野”的战术一直延续下去,显然秦军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虽然赵国的经济能力不如秦国,但近水楼台先得月,廉颇兵团的补给线短,而且有上党郡百姓的大力支持。反观秦军,当前线兵力越来越多时,粮秣的转输量就越大越大。如果不能迅速打开局面,整个国家都会被战争拖垮。可是王龁在攻下西垒壁后,已是强弩之末,无法继续向前推进了。

    秦国宰相范雎忧心忡忡,他显然已经意识到廉颇正蓄势待发,一旦秦军的补给供应不上,便是大灾难的开始。

    看来廉颇果然是一个难缠的对手。要打败赵国兵团,首先必须除掉廉颇,让他失去指挥权。可是能罢免廉颇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赵孝成王。范雎是个积极进取的人,在经历人生大风大浪后,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明白一个道理:机会永远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等来的,只有你不敢想的事,没有不可能的事。

    后世之人总把白起的名字与长平之战联系在一起,可是在我看来,范雎才算是秦国的第一功臣,没有他的运筹帷幄,就没有白起的赫赫之功。老辣的范雎要施展反间绝计,不战而把廉颇拉下马。反间计对于秦国人来说,已经玩弄得炉火纯青了,他们拥有天下最出色的情报部门与谍战人员,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这个反间计成功与否,首先必须衡量一个前提:赵孝成王与廉颇关系如何?有没有可以利用的矛盾呢?很快,潜伏在赵国的谍报人员送来一个准确的消息:赵孝成王对廉颇的连连失利已经越发不满了。

    赵孝成王对军事很外行,这并不能说是个缺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赵武灵王那样,既是君王又是名将。可问题是外行却偏偏要充当内行。战国时代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法则,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君主不能过分干涉前线将领的决策。比如说当年赵奢救阏与,他率数十万军队,出了邯郸城就不走了,赵惠文王看不懂他的战略,但不加干涉,这才有后来的大胜。

    可是赵孝成王越来越不能容忍廉颇的“持久战”,一来战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还看不到尽头,整个国家经济快崩溃了;二来秦军夺取了西垒壁,无疑令他这个赵王大丢面子。他对廉颇的乌龟战术越来越不满,开始想遥控指挥了,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命令廉颇主动出击。廉颇不理睬,仍然坚持自己的战略主张。

    君主与大将出现严重分歧,这可不是好事情。更可怕的是,秦国的情报机构神通广大,赵国内部矛盾很快就被范雎知道了。范雎精心策划了一个反间计,他派人携千金入邯郸,目的就是游说高层,并制造流言。这个流言是这样说的:秦国根本就不怕廉颇,廉颇没水平,容易对付;那怕谁呢?只怕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精通兵法,是军事天才,要是由他来领兵,秦国准倒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