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纵横天下(9)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陈轸在战国纵横家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曾经效力于楚国,与楚军统帅昭阳是老相识。当时魏国联合韩、赵、燕、中山等五国结为同盟,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秦国急需与齐国建立良好的外交,以从东西两线挫败魏国主持的“合纵”运动,故而遣陈轸出使齐国。现在正好有一个可以帮助齐威王的机会,他可不想丢失这个良机,故而自告奋勇,前往楚营游说昭阳。

    见到昭阳后,陈轸先是祝贺他取得了连下魏国八城的伟大胜利,然后问他说:“按照楚国的法令,在战场上消灭敌军,杀死敌方将领,最高可以得到什么官职与爵位呢?”

    昭阳回答说:“最高官职可授予上柱国,爵位则是上执珪。”陈轸听完了后说:“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给您听吧。有一群人在喝酒,酒不够喝了,便商量说,那大家就在地上画蛇吧,先画成蛇的人有酒喝。有一个人最先画完了蛇,看到别人还未画完,就自作聪明在蛇上添了足,结果这时别人画完了蛇,就先得到酒了。画蛇却要添足,多此一举嘛。将军您率领大军攻打魏国,破军杀将,连下八城,功劳可谓大矣,但您已是上柱国,官职已经没法再加了。现在您要移兵攻打齐国,有什么好处呢?您仔细想想,就算打赢了,您还能加官晋爵吗?要是打输了呢,可能官帽不保,甚至丢了性命。所以按我的说法,您要攻打齐国,完全是画蛇添足的做法,不如就此引兵退去,齐国还会对您感恩戴德呢。”

    昭阳一听,陈轸的说法也不是没道理,自己还是见好就收吧,于是放弃攻打齐国。尽管伐齐之役无功而返,但楚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战国七雄中,是可以挤入前三名的。

    战国时代最令人眼花缭乱的事,莫过于各国关系变化之迅速。从敌人到盟友,或从盟友到敌人的时间往往很短,今天是仇敌,明天是盟友的现象屡见不鲜。就说楚国与魏国吧,楚国大将昭阳攻破八座魏城,但不久后,魏国与楚国居然走到了一起。为了对抗秦国,魏国显然认为光凭三晋的实力是不够的,要拉上楚国才行,所以魏襄王不惜把“纵约长”的头衔让给了楚怀王,换取楚国加入合纵阵营,联合出兵攻打秦国。

    公元前318年(楚怀王十一年),踌躇满志的楚怀王率领楚、魏、赵、韩、燕五国联军,杀气腾腾地开向函谷关,发动对秦国的打击。只可惜的是,这支军队看似强壮,实则各路诸侯各怀鬼胎,当秦军出关迎战时,中看不中用的联合部队土崩瓦解。伐秦之役就这样虎头蛇尾草草终结。

    五国联合攻秦的失败,是东方合纵运动的巨大挫折。秦国的势力不仅未受削弱,反而接连取得伟大的胜利,先是在修鱼之战中,歼灭八万名三晋士兵,继而又西灭巴蜀。伐蜀之役的胜利,为秦国侧击楚国打开了一扇大门。

    早在征蜀之前,秦将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曾向秦惠王进言:“从蜀国有水路通往楚国,加上巴国劲卒的配合,可以乘大船沿江而下,直取楚国,则楚地可得。得到蜀国后就可以得到楚国,而楚国一旦灭亡,就可以吞并天下了。”

    这个战略非常明确,楚国将成为秦国的下一个鲸吞蚕食的对象。伐蜀战役结束后,司马错以巴、蜀两地的士兵为主力,纠集十万大军,造大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沿着涪水漂流而下,向东进攻楚国。这次作战大获全胜,秦军攻城略地,秦惠王把这块新得来的土地并入秦国,设黔中郡。

    据《华阳国志》所记,司马错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把商於之地与黔中郡混为一谈,这个记载当有错误之处。商、於之地中的“商”,就是当年商鞅的封地,这块地应该早已被已被秦国所吞并。

    在这种情况下,齐国不失时机地跳出来,与楚国结盟。齐、楚这两个大国的结盟,对秦国构成的威胁比当初的五国联盟还大,在齐国人的帮助下,楚怀王在公元前313年派出军队攻入秦国,攻克曲沃(当年晋国的名城,后落入秦国之手)。对此秦惠王忧心忡忡,拆散齐、楚同盟,成为秦国最重要的外交任务,这个任务又一次落在名嘴张仪身上。

    说到楚国,张仪一点也不陌生。当年他刚出道时,就在楚国碰了一鼻子灰,被诬陷盗取宝物,遭到了一顿痛打。张仪是个有仇必报的人,他发誓,总有一天,他会让楚国不得安宁的。现在,机会来了。

    张仪出使楚国的目的,就是要拆散齐、楚的同盟关系。见到楚怀王后,他开口便说:“大王如果能对齐国闭关绝约,我将献上六百里的商、於之地。”看来张仪是摸准了楚怀王的性格。尽管这位楚王上台后,也风光过一阵子,但总的来说,不是因为他有非凡的才干,更多的只是继承了父亲楚威王遗留下来的资本罢了。这位才能平平、却想沽名钓誉的君主,面对“六百里商、於之地”的诱惑,岂能不动心呢?

    楚怀王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善于察言观色的张仪一看心里就窃喜——楚王上钩了!果不其然,楚怀王迫不及待地宣布,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他向群臣传达了一个好消息:作为与齐国绝交的回报,楚国将得到秦国六百里的商、於之地。于是乎群臣纷纷表示祝贺,土地还未到手,马屁精们的吹捧已经让楚怀王飘飘欲仙了。可是在一片吹捧声中,楚怀王居然听到了逆耳之声,有一个人说:“这事不值得祝贺,反倒值得担忧。”

    谁这么不识时务呢?楚怀王往下一看,说话的人乃谋士陈轸。

    想数年前,陈轸以秦使的身份帮助齐国游说楚国将领昭阳退兵,如今他摇身一变,从秦国阵营投奔到楚国阵营。这种现象在战国时代十分普遍,不独是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可以选择君主。这个时代没有后世“忠君”的概念,个人发展才是硬道理。陈轸在秦国时,与张仪是政坛上的对手,对他那些把戏自然心知肚明。可是他反对的声音听起来不太和谐,楚怀王心里不高兴了,黑着脸怒气冲冲地质问他:“现在寡人可以不动一刀一枪,唾手得到六百里的土地,你非但不高兴,还担忧什么呢?”

    见惯了世面的陈轸不慌不忙地应答道:“秦国之所以这么重视楚国,是因为楚国有齐国作为盟友。现在张仪夸夸其谈,楚国却还没有得到六百里之地。还没得到地,就先与齐国绝交,那楚国就被孤立了,一旦被孤立了,秦国又岂会看得起楚国呢?我为大王盘计了一下,最好的办法,是表面上与齐国断绝关系,但暗地里仍通好,然后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倘若秦王真的把六百里之地送给我们,到时再正式与齐国绝交也不算迟。倘若大王迫不及待与齐国绝交,然后再向张仪要地,那一定要被他给蒙骗了。大王一旦觉得被欺骗,心生怨气,就不得不与秦国为敌。如此一来,楚国西面有秦国之患,北面又与齐国为敌,这岂不是失算吗?所以臣对此很担忧。”

    对陈轸的分析,楚怀王不仅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反倒暴跳起来,不怀好意地说:“你给我闭嘴,等着瞧吧,看我怎么得到六百里之地。”为了表示诚意,他还以相印授张仪,也就是封给他“名誉宰相”,并赏赐许多礼物。见利忘义的楚怀王就这样投奔秦国的怀抱,把齐国一脚踢开了。

    这么简单就可以得到六百里之地,真是太划算了——楚怀王心花怒放。张仪挑拨楚、齐关系后,大功告成,就要回秦国去了。楚怀王当然没有忘了派使者与他一同入秦,现在是张仪兑现承诺的时候了,六百里商於之地得有个交接的过程。

    可是一回到秦国,张仪却出了“事故”!据说是他贪杯了,以至于从马车上摔了下来,卧病三个月不上朝!楚国使者在咸阳城待了几个月,眼看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可是那六百里的土地却还没有着落啊,心急如焚,快马向楚怀王说明情况。楚怀王也犯纳闷了,看来他也发现张仪所谓的“摔伤”实有猫腻,究竟是哪个环节出问题呢,于是乎一帮“智囊”又出来出谋划策,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看来张仪是觉得楚国与齐国绝交还不够彻底呢。

    他娘的,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就做得更彻底,让张仪没有借口可说——楚怀王心里想着。怎么做呢,他派了一个名叫“宋遗”的勇士到齐国去,当着齐国人的面辱骂齐宣王。这下子齐宣王可气疯了,楚国人真不是东西,不识好歹,难道我齐国只能跟你交朋友吗?少了你楚王,我会死吗?一怒之下,齐国转而向秦国伸出友情之手。聪明的秦国人不会拒绝的,因为他们达到了目的,拆散了齐、楚同盟,现在可以与楚国翻脸了。

    于是张仪从病榻上一跃而起,穿好朝服上朝,接见楚使。见了面后,张仪让人取出一幅地图,装模作样地比画说:“为了回报楚国,秦国打算割地赠楚,从某地到某地,总计六里的土地。”

    楚使刚开始还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六里?不对吧,分明是六百里才对啊。

    就在楚使目瞪口呆之时,张仪又故意说:“您怎么不前来接收这地盘呢?”楚使这下才缓过神来,愤怒地说:“我得到的命令是接收六百里之地,而不是六里!”张仪故作惊讶状说:“将军何出此言呢?我明明说的是六里啊。”不消说,楚使愤愤离去,把这件事向楚怀王做了汇报。楚怀王傻了眼,事情的结果,与陈轸的预料是一样的,张仪这个人果然一点信用也没有。原来坑蒙拐骗并非小商小贩的专利,连秦这样的大国居然也使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这时楚怀王后悔了,当时怎么就没有与张仪签文字合同呢?现在人家不认账了,你压根就只能干瞪眼不是?恼羞之后就是愤怒了,被愤怒冲昏头脑后,楚怀王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攻打秦国。

    可是凭什么攻打秦国呢?前几年楚国当老大,联合五国力量攻打秦国,刚打到函谷关就草草收兵了;如今又与齐国绝交,在国际上是孤家寡人,有什么把握能打败强秦呢?这时楚怀王又听到反对的声音了,还是谋士陈轸。陈轸在秦国混了很多年,对秦国的实力心里有数。在此之前,他曾警告楚怀王要当心落入张仪的圈套中,不幸被他言中。眼看楚国已经是棋差一着了,倘若冒冒失失地发兵攻打秦国,那只会错上加错。

    陈轸对楚怀王说:“与其攻打秦国,不如干脆再送给秦国一座城池,换取与秦国共同出兵,攻打齐国。既然与齐绝交,就铁下心来联合秦国攻齐,把楚国的损失从齐国人身上捞回来。”

    这下子楚怀王勃然大怒:老子被张仪羞辱得还不够吗?人家欺负我,我还要拿着地盘低声下气地送给他们?老子也是王,斯可忍,孰不可忍?老子一定要教训秦国人,非吐这口恶气不可。于是他任命屈匄为大将,率领楚军大举进攻秦国,秦国不甘示弱,庶长魏章率军抵御,秦、楚战争爆发!

    楚怀王要为自己的轻率而付出惨重的代价。秦国人很快易守为攻了。论及战力,楚国远不及秦国。冬去春来,转眼到了公元前312年,在秦国军队的阻击之下,屈匄指挥的楚军被赶出秦人的地盘。可是秦国人并不想结束这场战争。秦国集结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由魏章、樗里疾、甘茂等人指挥,攻入楚国,在丹阳与屈匄指挥的楚国兵团展开决战。楚国人终于明白何以三晋士兵被秦军砍脑袋如同砍瓜切菜,因为秦国兵团实在太厉害了,他们如同野蛮人一样横冲直撞,热衷于砍下敌人的脑袋回去领赏。只要看着他们锐利而寒冷的刀锋,就足以令人心生恐惧了。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可怕的军队之一,楚国人倒霉的日子到了。

    丹阳一战,楚国人被斩下的首级共有八万多个,总司令屈匄、裨将逢侯丑等七十余名将领成为秦军的俘虏。

    楚怀王蒙羞了,他非但没有得到六百里的土地,甚至连六里都没捞到,反倒损兵折将,遭遇到楚国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败战,还丧失了六百里的土地。秦国把占领的六百里楚地并入汉中郡。

    楚怀王想要豪赌一把,结局却很残酷。

    与多数赌徒一样,当赌输时,总想孤注一掷,希望能出现奇迹,扭转颓势,于是赌徒在输得精光之前,很少有知难而退的。楚怀王也是如此。在丹阳惨败后,他完全失去理智了,他把所有的一切都押上了,紧急全国总动员,把能用的士兵都派上场,他要以举国之力与秦国拼一死战。

    但是人海战术并不总是有效。在接下来的蓝田一役中,楚军又一次被秦国人打败了。更要命的是,楚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敌人。魏国、韩国也乘机落井下石,非但没有拉楚国人一把,反倒乘人之危,攻城略地,一直打到楚国的邓地(湖北襄阳北)。本来就打不过秦师,现在又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楚怀王这下子已经由愤怒变为惊慌失措了。

    怎么办呢?楚国无力再打下去了,只能与秦国媾和,当然,少不了要割地了。楚怀王忍痛割了两座城池给秦国,才换取了停战的喘息之机。这场由张仪导演的阴谋是楚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楚国在外交上完全被动,在军事上又遭到重创,同时损失了大片土地。张仪的计谋之所以能得逞,是因为楚怀王贪图小利的结果。与东方诸侯相比,秦国更有长远的战略规划与坚定不移的执行力,而东方诸国的外交朝令夕改,缺乏远见,最终被秦国一一击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