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纵横天下(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就这样,楚国退兵了。惠施的计谋得到部分的实现,齐国称王后,引来楚国的进攻,但并没有因此遭到重创。事实上,齐国锋芒正锐。宰相田婴所用非人,致使徐州战败,这令他颜面全失。为了挽回面子,他趁燕国国君燕文公去世之际,出兵攻打燕国,略取十座城邑,显示出齐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次年(前332年),齐国又与魏国联合,对赵国发动进攻。想当年齐国围魏救赵,如今联魏攻赵,这正是战国时代的乱象,见怪不怪了。但是这次攻赵战争没有取得成果,赵国决河堤水灌齐、魏联军,迫使齐、魏草草收兵。

    楚、魏、齐都已经称王,那么接下来轮到谁呢?秦国成为第四个称王的大国。

    秦惠王一上台就把商鞅车裂处死,可是他并不废除商鞅的新法。这一明智的做法,使得秦国没有回到楚国的老路上。在商鞅的努力下,秦国不断地向世人改变自己的形象,魏、韩、赵都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只有周天子拍手称好。周天子显然是幸灾乐祸,因为周王室那可怜兮兮的一点地盘,还因韩、赵两国的干涉而分裂成东、西两部分,这口气难咽下去。如今周王看到秦国崛起,又把三晋打得落花流水,自然心花怒放,故而秦惠王登基时,周天子还派人前往祝贺。

    周天子的力挺,多多少少还是让秦国获得更多的尊敬。秦国在吸引人才上的力度并未减弱,继商鞅之后,又有一个人从魏国前往秦国,并担任秦国的大良造,这个人便是公孙衍。这确实让魏国人感到难堪了,他们怎么总是向别国输送人才呢?从吴起到商鞅,现在又冒出个公孙衍。

    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早年生平不可考。在史书中,公孙衍经常被称为“犀首”,犀首是魏国的一个官职,大概在离开魏国之前,公孙衍曾当过“犀首”,故而世人以此称呼他。他是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在本文中一概记为“公孙衍”,不过读者读史时看到“犀首”时,当知是指公孙衍。公孙衍的老家阴晋位于河西,是秦、魏两国争取的重点区域,这个地区在历史上有时属于秦国,有时属于晋国(魏国前身)。自魏文侯魏斯夺取河西之地后,才纳入魏国地盘。

    由于阴晋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国家归属感很不强烈,公孙衍也是如此,头脑里并没有什么祖国的概念。秦孝公上台后,广招贤才,又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对于有学问的人来说,秦国是冒险、投机的黄金天堂,只要敢拼搏,总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公孙衍离开魏国跑到秦国,混了几年后,在军界、政界声名鹊起。

    公元前333年(商鞅被杀后五年),公孙衍攻略魏国河西的雕阴城,魏师败绩,秦惠王将他提拔为大良造,成为秦国的头号权臣。在中原争霸中实力大衰的魏国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为了讨好这位秦国权臣,魏惠王把公孙衍的故乡阴晋城割让给秦国,秦国将阴晋城更名为宁秦。

    这种肉包子打狗的做法只是激起狗的食欲罢了,秦国不仅没有知足,反而胃口更大了。公元前331年,秦惠王派公子卬(此秦公子卬,非被商鞅俘虏的魏公子卬)统率大军,大举进攻魏国控制下的河西诸城。魏国的河西守将是龙贾,他镇守河西已经二十七年。早在公元前358年时,魏惠王便委派龙贾在魏国西陲修筑长城,以防止秦国的进攻。在这二十几年时间里,魏国势力大衰,而秦国势力大长,此消彼长,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了,尽管龙贾二十几年来兢兢业业,可是到头来他还是要蒙羞了。

    说句公道话,龙贾镇守河西二十多年,表现可圈可点。自从魏惠王把都城东迁到大梁后,魏国西部遭到秦国频频打击,秦国人几度越过黄河攻打河东,但河西大部分土地却仍然牢牢控制在魏国人手中。魏国人得以坚守的原因,便是凭借坚固的长城防线。可是河西变局出现在公元前340年(魏惠王三十年,秦孝公二十二年),是年魏公子卬被商鞅设计活捉,魏军在西线惨败,魏惠王被迫割地求和,河西的一大片土地划归秦国。这么一来,完整的长城防线变得支离破碎,河西兵团总司令龙贾即便拼了老命,也回天无力,无法阻止秦军凶悍的进攻。

    秦军与魏军在河西展开最后的决战,是役魏军大败,西河守将龙贾被秦军俘虏。关于此役秦军的战绩,有不同的说法。据《史记》中《魏世家》所记:“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围我焦、曲沃。”而在《秦本纪》中则记为:“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数据上有所偏差,可能是以下原因:第一种可能,雕阴之役中秦军斩获四万五千首级,在其他战斗中又斩获三万多;第二种可能,秦军可能为了充功,大量斩杀魏国非战斗人员,取首级冒领功劳。

    不管魏军被砍掉脑袋的士兵是四万五千人还是八万人,这个数字都是魏惠王所无法承受的。不仅如此,秦军得理不饶人,渡过黄河继续进攻,兵围焦、曲沃。

    年迈的魏惠王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

    此时的魏惠王在位时间已经长达四十余年。或许是年龄的原因,或许是东、西两线战场不断遭遇的惨败让他心灰意冷、自信全无,他再也牛不起来了。于是割地请和成为一而再的举措,而每一次割地,都让魏国更加衰弱,令秦国更加强大,双方的实力对比更加悬殊。

    这一次,魏惠王将河西之地全部割给秦国。

    自从公元前419年魏文侯筑少梁城、经略河西以来,到公元前330年,经过89年的反复争夺,魏国最终在河西战争中败北。这个结局,吴起在数十年前就看到了,倘若当年魏武侯用人不疑,将河西军政悉数交给吴起,则绝不致有后来的下场。自吴起离开魏国后,河西局势便江河日下,攻势转为守势,最终还是不能抵挡秦国的鲸吞蚕食。

    全面收复河西,是秦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秦军进军中原的大门已经打开,其灼人的烈焰很快就要烧向东方。

    作为一个不断崛起中的大国,秦国的实力已经超越了魏国,与东方的齐国并驾齐驱,殆可称为东西双雄。如今齐已称王,魏也称王,秦显然不甘落后,于是在公元前325年,秦惠王正式称王,秦成为战国七雄中第四个称王的国家。

    王一多便不太值钱了。在秦惠王称王之后数个月,韩宣惠王正式称王。

    在战国时代,有些国家有两个称呼。比如魏国,在迁都大梁后,又称为“梁”,魏惠王在《孟子》一书中是称为“梁惠王”。韩国同样如此,吞并郑国并迁都到郑国旧都后,一个国家两块招牌,有时称“韩”,有时称“郑”,故而韩宣惠王又称为“郑宣王”。韩国紧跟秦国之后称王,是因为它的实力不弱。自从申不害相韩后,韩国的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韩昭侯是韩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君臣合作开创了韩国的黄金时代。韩昭侯去世后八年,韩国正式称王。

    赵国是三晋中最后一个称王的国家。

    对赵国人来说,公元前353年的邯郸之战成了永久之痛,在那场战争中,首都邯郸城被魏国攻破。尽管赵国低声下气地向齐国求援,可是齐国人却抛出“围魏救赵”的战术,实际上围魏是真,救赵却未必。在这种情况下,赵国最后与魏国妥协,魏惠王把邯郸城还给了赵国。自此以后,赵国人深知靠人不如靠己,开始走上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

    赵肃侯上台的那一年(前349年),赵国把晋国最后一点保留地也抢了,是年最后一个晋国君主被杀,晋国的历史被彻底终结了。对赵肃侯来说,魏国与齐国都是敌人,赵国要获得生存空间,必须不断地进取。

    公元前344年,赵国进攻齐国,攻取高唐;次年(前343年),赵公子刻率军攻打魏国的首垣;公元前341年,赵国乘魏军遭遇“马陵之败”,大举进攻魏国北部;公元前333年,赵国又一次进攻魏国,兵围黄城,但没能攻克该城,便在漳水、滏水间修筑长城。这条长城西起武安西南,沿着漳水折向东南,抵磁县西南后,又折向东北,沿漳水到肥乡南。该长城又称为赵国的南长城,目的便是防止齐、魏两国的进攻。

    公元前332年,频遭打击的魏国与齐国联手进攻赵国,赵国人兵行险招,决河水灌向魏、齐兵营,迫使两国联军不得不退师。尽管赵国挫败了魏、齐的进攻,可是另一个危险出现了。在三晋中,赵国受到秦国打击最少,主要是因为有魏国人顶着。然而在公元前330年,魏国把河西全部割让给了秦国,赵国便要直接面对秦国的进攻。果不其然,在两年后(前328),秦国与赵国战于西河,赵国大败,主将赵疵兵败身亡,西河东岸的蔺、离石被秦军攻占。

    公元前326年,在位二十四年的赵肃侯病逝,他的儿子赵雍继位。此时的国际环境对赵国相当不利,齐国与秦国两雄并起于东西方已成事实,赵国夹在齐、秦之间,日子相当不好过。公元前325年(韩国于是年称王),齐国宿将朌子率军队与韩国、赵国联军战于平邑,结果韩、赵两军大败,韩国将领韩举被俘虏,平邑、新城落入齐国之手。

    看来晋国一分为三的恶果逐渐显露出来了,三晋不能成为一个整体,就陷入西面秦国、东部齐国与南面楚国的夹击之中,地缘劣势相当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三晋不得不再次谋求一致对外,于是“合纵”的战略应运而生。

    在秦、韩称王后两年(前323),韩、赵、魏、燕、中山五个国家实施“五国相王”的合纵战略。所谓“五国相王”,就是五个国家互相尊对方的君主为王。“五国相王”的目的是为了联合起来抗衡秦国、齐国与楚国。这五个国家里,魏、韩两国已经在数年前称王,而赵、燕、中山三国则首次称王。

    这么一来,战国七雄全部称王,此时的七王分别是齐威王、秦惠王、楚怀王、魏惠王、韩宣惠王、赵武灵王与燕易王。

    除了七雄之外,当时比较大的诸侯国,还有中山国与宋国。宋国称王的时间有所争议,一般认为是公元前318年,宋王偃称王,又称宋康王,在九国称王中时间排在最末。不过钱穆先生认为宋王偃称王时间是在公元前328年,比秦国与韩国称王还要早三年。根据《史记》的纪载,此时的宋国竟然十分生猛,“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取二城。”成为战国七雄之外的重要诸侯国。

    从公元前334年的齐魏“徐州相王”到公元前323年的“五国相王”,仅仅十一年的时间,重要的诸侯国全部称王,这也宣告周王室“天子至尊”时代被彻底终结,这些诸侯已经不承认自己是周王国的一部分,此后对周王室连表面上的应酬也不需要了。至此,战国出现一大变局,这也是区别于春秋的显著特点:诸国称王,不再尊周。此后各国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当然其间也有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但多数都是短暂性的。连横也好,合纵也罢,如何选择,都要视自己的利益而定。诸国征战进入到一个更加残酷的阶段,战争规模更大,也更血腥。

    这么多王不可能并存,最终必定要有一个王中之王来一统江湖,不过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随着战争的全面推进,各国纷纷开辟第二战场,这个第二战场,就是外交战场。这是辩士们纵横捭阖的黄金时代,连横与合纵成为最重要的外交战略,而一大批杰出的外交奇才也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便是苏秦与张仪。

    二纵横家的祖师爷——苏秦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学术最为发达的一个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争奇斗艳。在诸子百家中,纵横家独树一帜,是战国时代最显赫的思想流派之一,其特点全在于“实用”二字,他们不是啃书本,更不是读死书,而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诸侯之间游走,以种种外交手段在国际舞台上兴风作浪,纵横捭阖。

    纵横家出现在战国时代并非没有原因。早在春秋末期,学术发达推动了辩术的发展,进入战国后,诸子百家为鼓吹自己的学术,对辩术的重视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等大师,都是滔滔雄辩的名士。墨子舌战鲁班、孟子游说诸侯、商鞅廷战群臣等都是著名的例子,名家更把辩术的理论系统化,但是能把辩术实践到登峰造极者,则非纵横家莫属。纵横之术,就是游说诸侯,要凭三寸不烂之舌行走江湖,所以非常重视说话的技巧,且对人的心理有独到的研究,洞悉人性的种种弱点。

    所谓纵横,即合纵与连横,韩非子释义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韩非子的这个说法,当指战国末期情形,实际上在早期并不完全如此,诸侯之间除了弱弱联合、弱强联合之外,还存在强强联合,这韩非子就没提到了。

    纵横家起源于何时,这个不好推断,但其策源地应该是晋国。三家分晋时,就可以看到纵横术的影子。首先韩、魏投靠知瑶,攻打赵氏,这就是“事一强以攻弱”;后来又联合赵氏推翻知瑶,可谓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当时代表赵氏游说韩、魏二氏的张孟谈,殆可称为纵横家之先驱。晋国一分为三后,更为纵横家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即纵横)强秦者大抵三晋之人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