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红楼梦》从第四十九回一直到第五十回,基本上都在讲雪景。在不同的季节,我们看到《红楼梦》好像也针对不同的自然景象在欣赏。大自然没有绝对的美或丑,不同的季节有不同季节存在的意义跟价值。所以他们今天的诗题是即雪景联句,联句的形式就有一点像打擂台,你说了上句,我立刻要接下句。如果我自己写了上联再对下联,这比较容易;可是对方讲上联,我对下联,就比较困难。

    《红楼梦》中多次写到这些孩子一起作诗,好像在玩一样,你会觉得真是不得了,现在古典文学博士生都未必有这么厉害。我更愿意把它当成游戏来看,我觉得游戏的观念非常重要。因为生活中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你把文字当成好玩的东西,它就可以是诗;你把声音当成好玩的东西,它就可以是音乐;绘画、戏剧也都是如此。我们会发现,在过去青少年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有品格的游戏;这些游戏看起来像在玩,事实上都是教育。

    第五十回的回目是“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争联”的意思是大家抢着联。我想如果搁在今天,学校考试考即景联句,学生们大概就灰头土脸了。可是在《红楼梦》中,大家是抢着联。本来有一个顺序,可是后来有好句子了,就不管顺序,抢着讲了。文学创作到了这样的境界,而不再是作业、功课的时候,它才好玩,它才会有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平时所读的书中跟雪有关的典故,就会脱口而出。什么是文化?读很多书,不见得是文化;读了这些书以后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这才是文化。

    相比之下,我就觉得我们今天的社会有蛮大的品格落差。不管是迎新会、毕业典礼还是谢师宴,常常在玩那个钢管秀什么的,全部是在向消费社会的一种低趣味学习;不是说不能玩,而是缺少了玩的内涵,我想这恐怕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一直强调,文化并不是知识,文化是知识之外对美的追寻。性情里最崇高的部分在生活中被开发出来,那才叫做文化。我们看到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既不是古典文学专业的学生,也并没有在社会里负责什么创作,他们在雪地里即景联句,就是为了好玩,可他们用诗句串联了某一个冬天生活里的一种记忆。我觉得这非常值得思考和耐人寻味。

    有意与无心之间的哲学

    这一天很多人都来了,非常热闹,包括不会写诗的王熙凤。而且,她还带头作了第一句。我觉得这个很好玩,因为后面那些风雅的即景联句,是由一个不识字、不会写诗的王熙凤开的头。我想作者在这里有一个隐约的意图,就是诗不见得是知识分子的专利,诗就是一种心情,就算王熙凤这样爱争权夺利的人,有一天也会被某些东西触动,也可以作诗。

    “凤姐想了半日,笑道:‘你们可别笑话,我只有一句粗话,下剩的我就不知道了。’”我们来看看这句粗话:“我想下雪必刮北风。昨夜听见一夜的北风,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

    这个起句其实很精彩。我们知道,有些人写诗,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如果你一开始就语不惊人死不休,后面就不知道该怎么接了。所以作诗起句讲究“兴”,“兴”就是随性,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王熙凤这里大大咧咧来了一句——“一夜北风紧”,后面的人就好接了,因为这一句很通俗,很宽泛,没有太多雕琢的痕迹。所以这一句倒有点像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让你觉得那个气派好大。这样的起句,有一种开创的意味,后面的人才可能跟着前者的基础,慢慢经营下去。有时候在大学或者中学的社团里,看到那种文学非常精彩的人,诗背得很多,作诗对仗也极其工整,可你就感觉他的诗被什么东西绑住了。绑住的原因是他少掉一个“一夜北风紧”那么简单的起句,因为他想到文学的时候,就会紧张,写出来的所有句子都想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真正的好诗不是每一句都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句句都那样,就太重了,没有了舒缓的余地。

    《红楼梦》从香菱学诗开始,一直在进行一个诗的教育、文学的教育,也就是告诉我们创作是怎么回事。从凤姐这种不会写诗的人开始,接下来是个性最平顺的李纨,越到后面越精彩。

    王熙凤说了这一句,大家听了都相视笑道:“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不仅作诗,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都应该掌握分寸、留有余地。有时候,我读《易经》,就觉得《易经》整个在讲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一次即景联句,要让凤姐来起句,最后由最不爱表现的李绮来收尾?我相信作者这么安排绝不是偶然的,所以“起”跟“结”,好像重要,又好像不重要。

    凤姐讲完这一句,就先走了,李纨就接道:“开门雪尚飘。”意思很直白。然后她给出了下一句:“入泥怜洁白。”意思是洁白的雪花落入肮脏的泥土,让人惋惜。香菱就接了下联:“迎地惜琼瑶。”一种美好的玉叫做“琼瑶”,“迎地”就是遍地;这句是说,泥土也不见得无情,也懂得怜惜像美玉一样晶莹的雪花。

    然后香菱又给出下一句:“有意荣枯草。”雪花飘落下来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滋润土地,去繁荣枯草。我们都听说过“瑞雪兆丰年”,因为下过一场大雪之后,雪会融化,就会滋养大地,生出春草。探春接道:“无心饰萎苕。”我们看,“有意”对“无心”,“荣”对“饰”,“枯草”对“萎苕”。新春最先萌芽冒头的植物叫做“苕”,“萎苕”就指枯萎的植物。这两句要表达的是,大雪滋润了春天所有的植物,到底是有意还是无心。

    我觉得中国古典诗句里的对仗是非常特殊的美学,一方面来自汉字的特色,英文跟法文都不容易这么对仗。另一方面,这里的“有意”对“无心”,就包含着一种生命哲学,有点像中国哲学中的阴跟阳、虚跟实。到底是有意还是无心,作者也不知道,只是让你去思考。总之,在宇宙之间,冥冥中好像存在着一个因果,有神论者会相信有一个神在主宰,这个是“有意”;无神论者则认为这只是自然的一种循环,所以是“无心”。而这个对仗,正好提供了两者之间的平衡。“有意”加“无心”刚好是一种完全中性的客观,让人看到生命里面也可能有意,也可能无心。所以对仗本身在帮助创作者思考生命中两极平衡的部分。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学写诗、学对仗,可也许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习到生命里的一种互动关系。

    麝煤融宝鼎,绮袖笼金貂

    然后探春再给出下一句:“价高村酿熟。”“村酿”就是村酒,酒酿好之后,可以卖高价。我们知道,酒通常是秋天庄稼收获之后开始酿,酿好之后,正好就是冬天,也和雪季有关。白居易有一首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写的就是酒酿好的时候,正好在下雪。李绮就接道:“年稔府粱饶。”五谷熟了叫“稔”,因为丰收了,所以各家以及政府的仓库里粮食都特别丰饶,表示今年是一个富有的好冬年。

    下面这句“葭动灰飞管”比较不容易懂。“葭”是葭莩,就是芦苇茎中的那层薄膜。据说,古人将葭莩烧成灰,放入十二支长度不同的律管中,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黄钟、大吕等十二律中。既可以测量音乐的音律,也可以用来测量月份。比如,黄钟对应的是仲冬之月,也就是十一月,大吕对应的是季冬之月也就是十二月。到了这两个月份,对应律管中的灰就会自动飞扬出来,这就是“吹灰候气”。当然,这种方法未必科学,却成了文人作诗赋词的典故。杜甫的《小至》诗中,就有“吹葭六管动飞灰”的句子,“小至”指的是冬至前一天。

    那李纹对的“阳回斗转杓”也有同样的意思。我们知道北斗有七星,组合起来像一个舀酒的“斗”,有斗身,有斗柄。武侠小说里总讲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也常变成古代很多帝王的象征。敦煌展出了于阗国王李圣天头上戴的一个皇冠,即平天冠,上面就用玉镶了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所以古人也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北斗七星中的第五、第六、第七颗星就是斗柄,被称为“斗杓”,等斗杓转一圈回到正北方的位置,也就到了冬至,即“阳回”。表示说已经到了冷的、阴的极限,接下来阳就要回来了。这两句比较难懂,因为里面牵涉了我们今天不太使用的古代测量历法跟季节的一些专有名词。

    下面一句比较好理解:“寒山已失翠。”到了冬天,树叶都落了,草也枯了,夏天翠绿的山野变得灰蒙蒙的,下了雪之后则又变得白茫茫的。邢岫烟就接道:“冻浦不闻潮。”有没有发现对仗,一个讲山,另外一个就讲水。“浦”是什么?浦是河流入海的地方。在寒冷的季节,河水都结冰了,所以也就听不到潮声了。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群孩子,心境非常开阔,对大自然的观察极其细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生命情境的学习。

    邢岫烟又给出一句:“易挂疏枝柳。”冬天的柳树,只剩下疏疏落落几只枯枝,雪反而“易挂”。湘云对了一句:“难堆破叶蕉。”芭蕉的叶子在冬天也都变残破了,雪很难堆在上面。如果你观察过冬天的雪景,就会发现这两句描写非常形象。

    湘云给的下一句是:“麝煤融宝鼎。”“麝”是麝香,这里的“煤”是指“墨”,我们知道古代的墨都是用桐木或者松木来烧。在烧制的过程中,把升起来的烟搜集起来去做墨,还可以加入麝香。所以最珍贵、最讲究的墨很轻,也很香,比如像松烟墨或者桐烟墨。我们知道宝鼎就是一个铜火炉,“麝煤”为什么要“融于宝鼎”呢?因为冬天墨的胶非常硬,化不开,所以要磨墨写字画画之前,先要在火炉边把它烤一烤。我有时候听长辈说起他们以前在北方读书时,教室里是有炭炉的,他们一面烤年糕,一面上课。那个炭炉不是让他们烤年糕,而是为了化开墨盒的,烤年糕只是顺便的。

    宝琴刚才穿着一件金翠辉煌的凫靥裘,她现在接的句子就是“绮袖笼金貂”,“绮袖”是绣满了花的袖子,“笼”其实是一种熏笼,古代不像我们现在是喷香水,他们用气体把衣服熏香。这两句都是在形容寒冷的雪天,富贵人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湘云爱表现的个性

    宝琴的下一句,形容的则是雪的明亮:“光夺窗前镜。”窗前的镜子在太阳光的反射下,已经够刺眼了,而这个雪比窗前的镜子还要明亮。有滑雪经验的人,对这点会有更深的体会,如果长时间在雪地里而不戴防护镜,眼睛就有可能被灼伤。黛玉接的“香粘壁上椒”不是很好理解。西汉时皇后住的宫殿叫“椒房殿”,因为它的墙壁是用花椒和泥巴涂抺的,不仅可以保暖,花椒辛香的味道还可以防虫,后来“椒房”就代指皇后住的房间。黛玉借用的就是这个典故,然后给出一句“斜风仍故故”,形容风斜斜地打过来,可是雪还是一样飘着。

    这一句相对直白,也比较好接,不知黛玉是不是有意的,怕宝玉接不上来。宝玉接的是“清梦转聊聊”。是说在这样一个下雪天,也不想出去,于是抱着被子在房间里睡觉。睡醒之后,就有一些无聊。有个成语叫“百无聊赖”,这个“聊”和“赖”都很难解,其实就是没有事做,有一种悠闲的感觉。

    然后宝玉给的下一句是“何处梅花笛?”“梅花笛”其实就是笛子,因为汉乐府中有一首笛子曲叫《梅花落》而得名。宝钗接的是“谁家碧玉箫?”因为箫是由竹子制成的,“碧玉箫”是形容竹子那种翠绿的感觉。这句大概是脱口而出,因为平时训练多了,这种对子几乎可以不假思索。

    我跟很多朋友提过,我不觉得这种能力一定是通过古典文学的训练才可以获得,因为我在台湾很多的庙口听到老人家唱山歌,全都是在练即景联句。在桃园的文昌公园,你可以看到所有退休的客家的采茶工人,都七八十岁了,男的唱一句,女的接一句,对仗非常工整,而且全部押韵。后来我采访他们,发现他们大部分是文盲,没受过什么教育。可是客家的山歌里本来就有这种联句的习俗。他们说,如果你不会唱,就讨不到老婆。那女性也很机警,要想办法拒绝,所以就“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其实这也是游戏,所以我想这些部分应该从民间学起,民间本身对语言就有一种训练的方法。

    我们今天拿着麦克风,跟着卡拉OK唱,还要看着字幕。有一天你就会发现,你很难离开那个东西唱歌了,因为你自己的某一种语言习惯和记忆习惯在慢慢消失。所以如果大家听到陈达(台湾民谣歌手,罗大佑评价他是“真正的传奇”)的咏唱,那是非常惊人的。他可以唱四个小时不停,全部是押韵的对联的形式,一直唱下去。所以这种即景联句在民间、在民歌当中,反而特别有机会看到。

    宝钗给出了一个比较重的句子:“鳌愁坤轴限。”“鳌”是什么?就是传说中的大海龟。去过吴哥窟的朋友应该记得,那里描绘了一个古印度教的神话。就是毗湿奴神化身为龟,用龟背支撑曼陀罗山作为搅棒搅拌乳海,从而让诸神重获不死甘露的故事。所以在很多民族的古老神话里,鳖或者龟都代表着大地的稳定力量,因为人们认为大地是被鳖或者龟驮在背上的。“坤轴”就是地轴,这里指的是大地。在《易经》里,乾为天,坤是地。这句的意思是说,因为雪下得太大了,连鳌都在发愁大地会承受不了。这句很符合宝钗的性格,用字不轻飘,有一种厚重感。

    下面该轮到谁了?正好就是李纨,这个时候,她却说:“我替你们看热酒去罢。”李纨在这些人里比较没有才华,作者这个时候让她打破规则,第一个退出,也表示她有一点江郎才尽了。所以宝钗就让宝琴来接。宝琴还没来得及说,湘云就已经站起来把诗念了出来。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到湘云射手座那种箭在弦上、收不回来的急躁、爱表现的个性。

    情不自禁的高手过招

    湘云接道:“龙斗阵云销。”宝钗上一句在讲大地,她这一句就是讲天。漫天大雪,就像天上的龙在争斗,把云一片一片撕落下来。然后她又给出一句:“野岸回孤棹。”“孤棹”就是孤舟,在这个荒野的河岸旁,有一只孤独的船在回荡。宝琴就有些不服输,也站起来说:“吟鞭指灞桥。”这一句典出唐代相国郑綮。郑綮擅长写诗,有一次别人问他:相国的诗思在何处?他说:“诗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灞桥这座古桥,是过去送别朋友的地方,所以就觉得,在灞桥,有种风雪送故人的凄凉和悲壮的感觉,因此又叫“销魂桥”。至今还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郑綮说,在那种地方才写得出诗,其实也就是说整天坐在办公室,怎么写得出诗?

    宝琴给的下一句“赐裘怜抚戍”,因为天寒地冻,一些比较仁慈的皇帝会犒劳那些戍守边疆的将士,赐给他们“裘”。听起来有一点贵重,其实就是一些过冬的衣物。我记得我们小时候都还有送将士冬衣的劳军活动。

    “湘云那里肯让人,且别人也不如他敏捷,都看他扬眉挺身的说道:‘加絮念征徭。’”这句跟上句的意思差不多,“征徭”指的是被征兵来的,以及背负着大量徭役的人。古代的“徭”就是为国家义务服务的工作。念及这些人特别辛苦,所以给他们的被子里多加一点棉絮。“坳垤审夷险”是湘云给出的下一句。“坳”是低洼的地方,“垤”是小土堆、小山丘,合在一起就泛指地势高低不平之地。因为下过雪以后,不知道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所以走起路来必须小心翼翼,以免闪失。

    记得我在北美的时候,看到大雪就兴奋得不得了,一个晚上都不睡觉。其实雪地里蕴藏着危险,它不只是滑,还有雪下的高低、虚实。有时候一脚踩空,才发现是一个凹地,所以要“审夷险”。“审”有一点试探、观察要怎么走的意思;“夷”是平,“险”就是危险。我后来在加拿大的国家公园里又有好几次这样的经历,那时才懂了什么是“坳垤审夷险”。

    宝钗听了“连声赞好”,你看,宝钗在这里有点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因为她是一个很客观、理性的人,所以非常懂得赞赏别人。湘云作得好,也刺激了宝钗表现的欲望,所以她接着就说:“林枝怕动摇。”因为树枝上压了沉甸甸的雪,生怕会断掉。

    有没有发现,现在秩序彻底乱了,可精彩之处也出来了。因为创作中有一个情境叫“情不自禁”,还有一种就是“神来之笔”,所以宝钗又给出一句:“皑皑轻趁步。”雪片轻轻飘落时,其中有一个秩序,那个秩序的美,真的很惊人。我记得好几个晚上我就在北美这样看雪,才发现雪中有这么多变化的可能。其实宝钗讲的一个字,就是“轻”,雪轻到只要一点点的风就会被带动。

    湘云一直在抢,黛玉也有些迫不及待了,连忙接道:“剪剪舞随腰。”你看多漂亮的句子,尤其是“剪剪”这两个字,我很难形容它。有时候我们形容燕子在风里飞,也用“剪剪”。“剪剪”这两个字在古诗中经常出现,像“春风剪剪梦幽幽”。雪片因为轻,风稍微一转,雪片就跟着回旋,像曼妙的少女跳舞一样,婀娜多姿。“皑皑轻趁步”跟“剪剪舞随腰”,对仗得非常漂亮,一个讲颜色,一个讲样貌。

    好,黛玉又给出一句:“煮芋成新赏。”这一句典出苏东坡,他夸奖他的小儿子用山芋来煮粥很有新意,还留下诗作:“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奶更全新。”黛玉是借用粥的白来形容雪的白。“一面说,一面推宝玉,命他联。”

    “宝玉正看宝钗、宝琴、黛玉三人共战湘云,十分有趣,那里还顾得联诗。”注意这个句子很像武侠小说,在创作里面真的有一点像高手过招,所以宝玉都看呆了,光顾着欣赏别人了。也许大家有一天会发现,宝玉是《红楼梦》中最有福气的人,因为他懂得美的欣赏。他发现身边的人都这么精彩,其实他有一种很大的快乐。他常常忘掉他自己,忘掉自己要表现的部分。

    深院惊寒雀

    “今见黛玉推他,方联道:‘撒盐是旧谣。’”“撒盐”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有一天下雪,谢安就问家里的晚辈:“白雪纷纷何所似?”一个孩子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意思是有点像在空中撒盐。

    我有一次去日本,大概初春的季节,穿着黑色衣服,忽然发现衣服上出现一点一点的细雪。因为雪刚刚出来的时候,真的像盐,而且是精制盐,细细的。谷崎润一郎还写过一部小说叫《细雪》。我在日本特别会感觉得到那个细雪,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在樱花季节它就会飘下来。有时候还跟着樱花瓣一起飘落,构成日本很特殊的一道美学风景。

    谢安的故事是发生在东晋,所以说这是“旧谣”了。宝玉的下句“艇蓑犹泊钓”是说,在这样的大雪天,还有人穿着蓑衣,在停泊的船上钓鱼。湘云大概觉得宝玉有点慢,就笑他说:“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我们有时候玩牌也是,一个人出手太慢,都急死了。宝琴就趁湘云说话的工夫,联了一句:“林斧不闻樵。”因为冬天太冷了,樵夫暂时停止了伐木,所以林中显得静悄悄的。宝琴又给出一句:“伏象千峰凸。”下过雪之后,整个大地就像一头伏卧的白色大象,只有一个个山峰突起。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就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句子,用的也是一样的典故。

    湘云联的“盘蛇一径遥”,是形容下过雪之后,四周全是白的,只有一条小径弯弯曲曲,显得格外漫长。这个景象,我倒是在台湾的合欢山见过一次,那时做学生要寒训,合欢山上下了雪,我在比较高的地方看到全部是白的,只有人走过的那条小路是黑的,因为踩过去雪就会融化。你看,“伏象”对“盘蛇”,“千峰”对“一径”,“凸”对“遥”,湘云脱口而出的作品都非常精彩。大概她平时受过很好的训练,思维非常敏捷。她给出的下一句是“花缘经冷聚”。花与花之间也有一种缘分,天冷的时候,花纷纷凋落,就好像它们相聚一样。“宝钗与众人又忙赞好。”

    有没有感觉在旁边叫好也有一种快乐,就像我们在文昌公园听到那些老先生、老太太唱山歌也是,句子一出来,旁边的人就鼓掌拍手,因为太棒了。所以我想在书房里写诗大概最没有意思,当诗歌变成山歌的时候,有所有人的参与和激荡,创作者就会觉得很精彩。

    探春好久没开口了,这时也接了一句:“色岂畏霜凋。”意思说,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害怕寒冷,也有花是在寒冷时节盛放的。她给的下一句“深院惊寒雀”非常形象,我们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冬日,中庭,麻雀觅到了食物,正在低头吃。雪在屋檐上、树枝上堆久了,“哗”一下滑下来,麻雀受了惊吓,就飞起来了。宋代的画中常常以此作为主题。之后作者插了一句:“湘云正渴了,忙忙的吃茶。”她不是一直跟人家抢着联吗?口都抢渴了。我觉得这就是好的小说,它中间会有一种叙述的变化跟节奏的缓冲。如果一味地联下去,最后势必会变得呆板、乏味。

    就在湘云喝茶的时候,邢岫烟这个还有点不太好意思的插班生,有机会联了一句。

    石楼闲睡鹤,锦罽暖亲猫

    邢岫烟联的是“空山泣老鸮”。“鸮”就是猫头鹰,猫头鹰的叫声很难听,有一点像哭。这一句是形容在空寂的深山里,猫头鹰传出的凄凉、孤独的叫声。然后又给出一句“阶墀随上下”。有人曾问我,这一句讲的是麻雀吗?其实不是,还是雪。它是讲雪花飘忽不定,一会儿落在台阶上面,一会儿落在台阶下面。湘云不是正在喝茶吗?赶忙丢了茶杯接道:“池水任浮漂。”雪花在水上也是任其漂浮。“阶墀”对“池水”,“随”对“任”,“上下”对“浮漂”,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她给出的下一句“照耀临清晓”,和黛玉接的“缤纷入永宵”,分别描绘了清晨时雪光的明亮,和入夜之后雪花依然不断在飘的景色,也对得非常漂亮。

    “诚忘三尺冷。”黛玉刚给出一句,就又被湘云抢去了:“瑞释九重焦。”“诚忘三尺冷”有人认为是在讲“程门立雪”的典故,也有人认为是在隐喻禅宗二祖惠可的“断臂立雪”,我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因为黛玉是出世的,她对儒家忠孝礼仪的东西,大概没有什么兴趣。“九重”就是九重天的意思,“焦”是指干旱,过去的农业社会非常盼望过年的时候来一场大雪,能够缓解干旱。

    湘云又起了一句:“僵卧谁相问。”这里有一种悲悯。天寒地冷的时候,会有很多冻死的人,就像杜甫诗里说的“路有冻死骨”,有谁会想到他们?其实我想今天也是一样,在法国如果哪一年大雪特别多的话,很多游民就会冻死。法国游民非常多,不是因为穷,其实是他们自己选择不工作的。他们还有自己的哲学:说每天喝喝红酒、吃吃面包就够了,所以他们就每天去“要”一点红酒跟面包。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巴黎的塞纳河边,会看到桥洞里住着许多游民。最惊讶的是,他们的留声机里放的是巴赫的音乐,也许还会跟你谈希腊哲学。我就有这样的经历,对方是一个退休的巴黎大学的教授,他也去当游民,我吓了一大跳。所以,法文里的“游民”,并不是乞丐的意思,而是他决定自己过这样的生活。可是冬天下大雪的时候他们就很危险,因为桥洞里都没有暖气的设备,那时市政府就会开放几个捷运站让游民住进去。

    所以我觉得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作诗并非单纯为了附庸风雅的“玩”,其中也包含着他们对于历史、民间疾苦和许多哲学问题的思考。宝琴也接着说:“狂游客喜招。”也有一些风流名士在下雪的时候特别希望出去逛街,去狂游,然后招朋友说我们要不要去登合欢山看看雪。那其实是两种生命,有一种生命是辛苦到冬天没有厚衣服穿,没有暖气,会冻死在路旁。有一种生命是非常的风流自赏,下雪天要招朋友去游玩的。好,这又是一个对仗。可是我希望大家了解在这个对仗里没有偏见,他并没有说哪一种生命对,哪一种生命不对;也并不是在指责说路边都有人冻死了,你们还要去合欢山看雪?而是表明人世间本来就有这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这也是我一直希望传达古诗对仗中隐含的意义所在,它真正的思维是让你超越现世的两难,从而看到一种平衡、一种矛盾。

    然后宝琴又给出下一句:“天机断缟带。”“天机”是星的名字,天上的织机就是织女星,传说中织女星每天不停织着布,银河就是她织成的白练,也就是“缟带”。下雪的时候,因为看不到星,也看不到天上的银河,就好像织女把她织的那一匹白色的银河全都切断了,所以“断”是讲下大雪时那种昏暗、阴沉的感觉。

    湘云又接道:“海市失鲛绡。”“海市”是海市蜃楼,就是眼前忽然出现一个城市,美丽得不得了,里面还有人在生活。可当你走进去,却发现是一个幻境。《法华经》里讲的“化城”,也是这个东西。海市蜃楼是因为空气中光的一种反射,把地球上很远很远的一个景象映射在空中,所以在沙漠、荒野里行走的人,常常会被那个城幻化住。可因为下雪,在空中幻化出来的彩色艳丽的海市蜃楼都失去了“鲛绡”,“鲛绡”指的是薄纱,这里有点在形容海市蜃楼如梦似幻的那种感觉。

    本来湘云接完上句,应该再出一句,可是“黛玉不容他道,接着便道:‘寂寞荒池榭。’”下了雪以后,很少人出来游玩,家里所有的楼阁池榭都非常寂寞。那湘云又赶快接道:“清贫陋巷瓢。”我们知道“陋巷瓢”是来自《论语》的典故。孔子描述最喜欢的弟子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每天吃一点点粗粗的食物,用水瓢舀水喝,住在一个很穷困的社区,一般人都会受不了,可他过得非常快乐。这就是说,虽然清贫,却有自己的某些坚持。

    “宝琴也不容情,也忙道:‘烹茶水渐沸。’”因为宝琴刚来,有一点害羞,刚开始还觉得不好意思,现在也不管了,反正都是好朋友,所以也就没什么要留情面的了。好,有没有发现,节奏越来越快,刚才是两句抢一次,现在是一句抢一次了。就像一个大的交响曲,快到结尾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大高潮,然后结尾。湘云以为又该自己了,又联到:“煮酒叶难烧。”枯叶因为下过雪湿透了,所以很难燃烧起来。见湘云忙着对下句,黛玉忍不住笑道:“没帚山僧扫。”我觉得这一句很漂亮,山里面的和尚在扫雪,刚把扫帚放在一边,没想到雪太大了,一下子就找不到扫把了。我曾在日本的寺院中见过这样的画面,当时忽然就想起了这个句子。所以我相信很多古人的这种诗句,其实有他们很特殊的一些视觉体验。

    宝琴也笑道:“埋琴稚子挑。”琴被雪掩埋了,所以小书童赶紧把它挑起来。湘云此时已经笑弯腰了,嘴里叽里咕噜了一句,大家忙问:“到底说的是什么?”这句加得很棒,又写出了一种变化。因为她讲得太急了,大家都没听清。湘云于是大声喊道:“石楼闲睡鹤。”黛玉也笑得有些控制不住了,捂着胸口嚷道:“锦罽暖亲猫。”这两句也是对比,一个是在户外廊下有点孤独、有点寒凉的野鹤;一个是大雪天躲在漂亮地毯上睡觉的、悠闲自在的家猫。

    联诗游戏的高潮

    你可以看到,在这一场联诗游戏进入高潮的时候,只剩下了三个人:宝琴、黛玉和湘云,宝钗偶尔会插上一句。这种高手过招到了最后,真的是互不相让,异常精彩。所以我们说这群年轻的孩子,他们有青春的竞争,有小小的嫉妒跟比较。可更多的是,他们都相信自己是在生命最美好的阶段。你看,三个人一句接一句,好像在写诗,同时又在表现她们生命的美好。

    宝琴笑着接道:“月窟翻银浪。”形容白雪的翻飞,很像月宫里纯白的浪花在翻腾。湘云又接道:“霞城隐赤标。”神话中认为天界有一座“碧霞城”,非常漂亮,像彩霞一样。里面有一个红色的赤城山,山的最高处就是“标”,所以“赤标”就是赤城山峰的最高处。这句是描写雪好像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界,大到连人间的最高峰都隐没了,这完全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笔法。黛玉又接了回来:“沁梅香可嚼。”注意,接下来的句子已经进入到诗的最本质的部分,是在讲跟雪有关的复杂的内心体验。这一句是在形容傲雪的梅花浓郁的芳香,仿佛可以咀嚼到一样。

    “宝钗笑着称好”,这里面就有一种快乐,因为这个句子真棒,所以宝钗接道:“淋竹醉堪调。”雪飘落在竹子上,竹子整个都被雪融化陶醉了,在风里摇来摇去,感觉好像也被雪调理出来了。所以“沁梅”、“淋竹”说出了雪中的某一种景象跟自己的感觉,把客观和主观融合在了一起,从而把自己的生命状态也带进去了。

    接下来又是宝琴的,宝玉只被黛玉推出来讲了一下,就没有作什么了。他觉得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女性世界。宝琴对的是“或湿鸳鸯带”,就是雪把女孩子身上的鸳鸯带都弄湿了。湘云接的是:“时凝翡翠翘。”雪的寒冷好像还凝结在女孩子头上插的玉簪上,因为玉是冰凉的,所以感觉它承受了雪的寒冷。“鸳鸯带”跟“翡翠翘”都是在讲女性,男孩子很少在腰带上弄鸳鸯的。唐朝女性的衣带上都是鸳鸯,她大概会偷偷送给她喜欢的男人。“翡翠翘”是指翡翠玉的钗,钗头的地方是翘起来的。可以感觉出虽然这个五言排律中也有气势壮大的部分,可主要的情感是非常女性的,有一种女性幽微的心事。

    黛玉又赶忙接道:“无风仍脉脉。”宝琴也联道:“不雨亦潇潇。”我自己觉得,这首五言排律真正的结尾其实是这两句,最美的也是这两句,因为其中描写出了一种若有情若无情的状态。然后大家就推湘云说,你再写啊,你再接啊,湘云“伏着已笑软了”,接不下去了。其他人看着她们三个人对抢,也顾不得作诗,只是看着笑。黛玉还推她说:“你也有才尽力穷之时,我听听,还有什么舌根嚼了!”湘云趴在宝钗的怀里,笑个不停。宝钗也推她起来道:“你有本事,把‘二萧’的韵全用完了,我才服你。”湘云笑着站起来说:“我也不是作诗,竟是抢命了。”可见,湘云的个性真的很可爱,喜怒哀乐都好清楚。

    “探春早已料定没有自己联的份了,便命写出来,因说道:‘没收住呢。’”就是还没有结尾呢。结尾怎么收,也是一个大学问。而结尾如果又收得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也不好,因为那样会觉得还没有完。我们前面讲过,不管作诗也好,写文章也好,都要有起承转合。其实生命本身也是如此,中间是生命的巅峰跟高潮,出生和死亡都比较平淡。所以写诗或写文章的时候,“起”要平,才接得下去;“结”也要平,才收得住。

    其实我们小时候写作文都是这样的,就从什么“光阴如箭,日月如梭”开始。结尾就说回家的时候已经万家灯火什么什么之类的。所以李纨就接了过来:“欲志今朝乐。”然后由李绮收了最后一句:“凭诗祝舜尧。”意思是作这首诗,是为了纪念今天的聚会,并以此歌颂尧舜。因为只有尧舜一样的时代,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我们才有心情在这里享乐、作诗。有没有觉得这两句真的很通俗、很八股,简直破坏了刚才的风雅。可是要收尾,还非它不行。这种句子,黛玉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所以这个尾只能由李纨、李绮这样性格平顺的人来收。

    李纨道:“够了,够了。虽无作完了韵,若生扭用了,倒不好。”就是说为了把这个韵用完而继续下去,反倒不好。说完,大家细细评论了一番,发现湘云联得最多,都笑着说:“这都是那块鹿肉的功劳。”

    宝玉访妙玉乞红梅

    李纨总结说:“逐句评去,都还一气,只是宝玉又落了第了。”集体创作能做到“都还一气”很不容易,这么多人联诗,还能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女孩子个性都不一样:黛玉永远是哀伤的,宝琴有一种华贵,宝钗是豁达的,湘云有一种乐观跟积极。个性这么不同,在美学上她们怎么可能统一在一起?所以这个“一气”的意思是,她们找到了生命里共同的一个最大公约数,而又不影响她们各自个性上的差异。我觉得那是了不起的一种相处:在追求青春的梦想里,既不违反自己的个性,又可以集体创作。

    只是宝玉又表现不佳。你看在这个社团里,宝玉永远是落第的,永远是不如别人的。这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一生中遇到的最精彩的都是女性,所以有意在书中歌颂、赞美这些才华出众的女子,而让自己变成一个陪衬的角色。宝玉笑道:“我原不会联句,只好担待我罢。”不是为自己寻找理由和借口,而是坦然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从中你也可以看到宝玉的豁达跟大度。

    李纨说:“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了,又整误了,又不会联句了,今日必罚你。”我们看,李纨的处罚很有趣。她说:“我才看见栊翠庵的梅花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折一枝来。”李纨跟妙玉的个性很不一样,李纨是平顺的人,妙玉是奇险的人,所以个性不合。

    我觉得这一段非常重要,大家感觉一下,所有《红楼梦》中青春年华的人,这一天都在现场,独独缺了妙玉。而妙玉必须在场,所以她人没有来,她的花来了。她在庙中栽培出来的灿烂的红梅花,代表她没有死去的某一种热情。我觉得这是作者很用心的地方,否则红梅花可以开在很多地方,为什么偏偏开在栊翠庵。而这一天大家都大吃一惊,因为妙玉忽然变得跟平常不一样了,不止送了宝玉一大枝,还给每人送了一枝。所以你会觉得妙玉的洁癖没有了,替代的是青春的分享。

    “众人都道:‘这罚的又雅又有趣。’”我常在想,老师要怎么罚学生,父母要怎么罚子女,让他们既心甘情愿,又得到进步,这是一门大学问。现在有些惩罚到最后只是侮辱而已,最好的惩罚一定是鼓励,我相信如何拿捏这个度都在一念之间。

    “宝玉也乐为,答应着便要走”,湘云、黛玉一起说:“外面冷得很,你且吃一杯热酒再去。”我们常常会觉得十几岁的孩子糊里糊涂,什么都不懂,其实未必,他们有他们的敏感跟体贴。“湘云早执起壶来,黛玉递了一个大杯,满斟了一杯,湘云笑道:‘你吃了我们这杯酒,你要取不来,加倍罚你。’宝玉忙吃了酒,冒雪而去。”我想宝玉一定觉得好幸福,湘云帮他拿着壶,黛玉帮他拿着杯子。生命里面的幸福大抵就是如此,因为你跟最精彩的人在一起,而且没有任何世故跟心机,就是一派天真烂漫。

    “李纨命人好生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黛玉非常了解妙玉,名字里有“玉”的几个人,都不是好惹的,都有他们的怪癖。所以黛玉知道,如果只有宝玉去,这里面有一种知己相见,妙玉会给;如果有外人跟着,就变成了礼俗,妙玉就不一定会给了。“李纨点头说:‘是。’一面命丫环将一个耸肩瓶拿来,贮了水准备插梅。因又笑道:‘回来该咏红梅了。’”因为瓶肩的部位是高起来的,所以叫“耸肩瓶”,也有点像梅瓶。

    湘云忙说:“我先作一首。”她又来了,永远比别人快一拍。宝钗忙挡住她说:“今儿断乎不容你再作了。你都抢了去,别人都闲着,也没趣。”所以我们一直说宝钗非常懂事,总是能照顾到每个人存在的意义跟价值。他看新来的李纹、李绮、邢岫烟都没有表现,就觉得应该让这些转学生有一些机会。这里面有一种持平。

    然后又说:“回来还罚宝玉,他说不会联句,如今就叫他自己作去。”黛玉笑道:“这话很是。我还有主意,方才联句不够,莫若拣那联的少的人作红梅。”这点跟黛玉平常的个性不太一样。她大概是受到了宝钗的影响,觉得不能只是孤芳自赏,也应该有对他人的欣赏。宝钗赞同:“这话是极。方才邢、李三位屈才,又且是客。琴儿和颦儿、云儿三个人也抢了许多了,我们一概都不作,只让他三个作才是。”所以你看,《红楼梦》里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恐怕比我们现在很多政客都懂事。就是说有时候也让其他人表现一下,不要老是自己在舞台上一直表演。

    李纨说:“绮儿也不大会作,还是让琴妹妹罢。”因为宝琴也是客人,宝钗只好答应。又说:“就用‘红梅花’三个字作韵,每人一首七言律。邢大妹妹作‘红’字,李大妹妹作‘梅’字,琴儿作‘花’字。”李纨说:“饶过宝玉去,我不依。”湘云忙说:“有个好题目叫他作。”大家就问她是什么题目。湘云说:“命他就作《访妙玉乞红梅》,岂不有趣?”这个是真正的即景,宝玉必须在七言律诗里把妙玉的主题,梅花的主题,还有“乞”的状态,全部要点进去。

    “一语未了,只见宝玉笑嘻嘻背了一枝红梅进来,众丫环忙已接过,插入瓶中。众人都笑称谢。”我觉得这是今天的孩子可以学习的部分:不是只有别人给你东西才感谢,别人让你感受到美,也要表达谢意。我相信在我们的生活里,很多的道谢不应该是针对有目的性的事件,有时候是无目的的。美是一个无目的的状态,也许今天你可以谢谢一个人提醒你,不然你不知道杜鹃花开得这么好。生活里多了这种感谢,人的关系也多了很多不同的情谊。

    宝玉说:“你们赏玩罢,也不知道费了我多少精神呢。”我们不知道宝玉是怎样要到这枝梅花的,他大概真的费了不少口舌。因为大家都知道,妙玉的性格非常孤傲,很不好打交道。不过我始终不赞同世俗观点里,包括林语堂在内,对妙玉的判罚,就觉得她是一个六根不净的尼姑。妙玉之所以孤傲,是因为她对美的要求太严格。她觉得那个美别人都不懂,不懂就会糟蹋,所以就把它封闭起来了。今天宝玉就是拆开这道墙的人,宝玉告诉她,你开在院子里的梅花,每个人都看到了,每个人都在赞赏,分享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所以妙玉虽然没有来,可是花来了,她的美到了人间。

    我觉得这里有一种蛮动人的东西。之前,刘姥姥用了妙玉的茶杯,她就要把那个杯子扔掉。因为她觉得自己跟刘姥姥的生命差距太大,好像刘姥姥把她美的世界弄脏了。可是我想,等真正的美有一天有了信心,其实是可以跟别人分享的。

    访妙玉乞红梅

    宝玉正说着,“探春又递过一杯暖酒来,众丫环上来接了蓑笠掸雪。各人房中丫环都添送衣服来”。可能天气越来越冷了,需要加一点衣服。“袭人也遣人送了半旧的狐腋褂来。李纨命人将那蒸的大芋头盛了一盘,又将朱橘、黄橙、橄榄等物盛了两盘,命人带与袭人吃去。”

    湘云就把刚才她们定的《访妙玉乞红梅》的诗题告诉了宝玉,“又推宝玉快作”。宝玉说:“好姐姐妹妹,让我自己用韵罢。别限韵了。”宝玉最怕别人限他的韵,这其实也透露了他的个性,就是不喜欢被约束。有人喜欢卖弄自己用了“险韵”。什么叫险韵?就是那个韵没几个字可以用。曹雪芹显然很讨厌这种东西,觉得文学变成了技巧的卖弄,其实品格已经不高了。

    “众人都说:‘随你作去罢。’一面说,一面大家看梅花。”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绘画中,梅花都是非常重要的题材,甚至在戏剧里也是如此,比如越剧《红梅阁》。梅花的美在于枝干,它是线条上的美。每一次大风雪过后,受伤、折断的枝干会产生很多异变的姿态,这正是梅花美的原因。所以我觉得梅花跟春天的桃花、杏花最大的不同,就是后者的枝没有受过太大的伤。有一年冬末,我在西湖边看到最漂亮的枝干都是梅花,因为它有一种顽强性。

    有时候欣赏梅花,一部分是因为它的清香,可有一部分是在欣赏它书法线条般的顽强的枝干。所以作者对这枝梅花的描述,用到了很多形容书法线条的句子。

    “原来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有一个横枝从主干斜出来,这个才是美。如果它都是往上长的,大概就没有那个意境了。有没有发现,二尺长的主干,就逸出了五六尺长的横枝,那么它的姿态就很奇;如果换过来,主干五六尺,横枝二尺,就不算什么了。“其间小枝分歧”,“分歧”就是各不相同,“或如蟠螭”,好像小龙;“或如僵蚓”,好像僵死的蚯蚓,这些都是书法中使用的词汇,形容书法的遒劲之美。“或孤削如笔”,好像光秃秃的一支毛笔一样;“或密聚如林”,因为上面密聚着很多更小的枝杈,好像树林一样。“花吐胭脂”,梅花比女人脸上的胭脂还要红;“香欺兰蕙”,香味比兰花还要香,“各个称赏”。

    我一再强调,《红楼梦》是一本关于美学教育的书,不过只读到书中的知识是不够的,在生活中学会欣赏美,大概才是重点。如果读了许多描写山水之美,描写花草树木之美的诗,可到最后还是没办法回到生活中,好好去欣赏一朵花,其实是没有用的。

    所以我常常跟朋友说,美真的不是一种知识,美被误解成一种知识,其实也很可惜和僵化,美应该是一个心境。就是有一天你会看到高雄的日光的美,会看到春树发出来的小小的嫩芽的美,或者是菩提叶子在风里摇晃的美,我相信那个才是生活美学。

    三首《咏红梅花》

    在大家欣赏梅花的时候,邢岫烟、李纹、薛宝琴三个人的诗都已经想好了,并各自写了出来。大家便依着“红梅花”三个字的顺序来看。先是邢岫烟押“红”韵的《咏红梅花》:“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桃花还没有缤纷,杏花还没有红,只有梅花会冒着严寒开放,比春天的东风还早。“魂飞庾岭春难辨”,“庾领”是指大庾领,古代常用它来划分北方跟南方。因为岭上种了很多梅树,又叫梅岭,庾领以南,四季皆春。这句的意思是,虽然这么寒冷,可红梅花开到这般艳丽,好像让人觉得春天已经来了。

    “霞隔罗浮梦未通”,“罗浮”是指罗浮山,有很长的种植梅花的历史,苏东坡曾在此写下著名的咏梅诗。“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绿萼”是一个仙女的名字,李商隐的诗里也有“绿萼”这个词。它有一点像古希腊神话里花神的角色。这里指代绿梅。“缟仙”是月宫里的嫦娥,因为她常穿素白的衣服,所以她用来借指白梅。最后两句是:“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我们再来看第二首,李纹押“梅”韵的《咏红梅花》:“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限亦成灰。”这些句子有点沉重。古代的画家、文学家歌颂的大都是白梅花,可李纹形容红梅花的“红”,就像是寒冷的冬天从被冻破的皮肤里渗出的血。其实在讲梅花开得艰苦跟辛酸,好比血泪一般;而且梅花落了以后结的果实很酸,也说明红梅有多辛苦。“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白梅因为误食了仙丹,换掉了真骨,化成了红梅;瑶池仙女也偷下凡间,脱化旧胎变成了红梅。“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在江南江北大雪纷飞当中,梅花却开得如此灿烂夺目,蜜蜂、蝴蝶不要怀疑,春天真的要来了。

    最后是薛宝琴用“花”韵的《咏红梅花》:“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这都是在比喻梅花的美,有线条的美,有颜色的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无论庭院或者山野,红梅花盛放得简直像晚霞一样。“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伴着红袖仙女的笛声进入了梦境,闻到阵阵梅花香味,好像仙女驾着小船在绛河里飘动。注意,她没有用白色的“银河”,而是用红色的“绛河”。“前生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这些红梅前生一定是瑶台仙界的,不必怀疑它色相不足,它有最美的颜色,也有最好的香味。

    “众人看了,都笑称赏了一番,又指末一首说更好。”我们看,这个社团其实并没有那么乡愿。大家在诗的竞赛中很诚实地表达哪一首最好,哪一首不好,我相信这才是青春相处的方式。如果大家心口不一,八面玲珑,我想第二次社团就没有人要来了。

    宝玉的《访妙玉乞红梅》

    “宝玉见宝琴年纪最小,才更敏捷,深为奇异。”宝玉最欣赏有才华的女孩子。“黛玉、湘云斟了一小杯酒,齐贺宝琴。”注意一下这个部分,我相信在所有的青春当中,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不是说她考第一名,大家在背后就踩她一脚,而是说真心祝贺她考了第一名。宝钗这个时候就站出来说话了,一来她觉得这样会让邢岫烟和李纹脸上不好看,二来她觉得黛玉跟湘云让宝琴喝酒,有一点捉弄宝琴的意思。所以她说:“三首各有好处。你们两个天天捉弄厌了我,如今又捉弄他来了。”

    李纨又问宝玉:“你可有了?”宝玉的回答非常有趣,他说:“有倒有了,才一看见那三首,又唬忘了,等我再想一想。”我觉得这个小男孩真的很棒,“棒”在他总觉得还来不及欣赏别人,哪里顾得到自己写诗。宝玉个性里面的这种诚恳,非常动人。“湘云听说,便拿了一支铜火箸击着香炉,笑道:‘我击鼓了,若鼓绝不成,又要罚了。’”湘云是个急性子,就用夹炭的筷子击打香炉,表示要击鼓计时了。宝玉笑着说:“我已有了。”黛玉提起笔,笑道:“你念,我写。”

    众人就听宝玉念道:“酒未开樽句未裁。”有点在讲他现在的情形:就是诗句还没有润色好的状态,黛玉写了,摇头笑着说:“起的平平。”三百年前,一个女孩子跟一个男孩子说,你的诗写得平平,没什么新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里面有一种女性充分的自信。湘云又催他:“快着!”

    宝玉笑道:“寻春问腊到蓬莱。”“蓬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境,这里借指妙玉修行的地方。我们不要忘了,宝玉的诗题是《访妙玉乞红梅》,所以这一句就有些切题了。黛玉、湘云点头笑道:“有些意思了。”

    宝玉又道:“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我到蓬莱去干什么呢?不是为了求什么长生不老药,也不是为求观音大士净瓶中的甘露水,而是为了向“孀娥”乞求一枝梅花。“孀娥”是主管雪的仙女,她的门槛外有红梅,就像孤独、寂寞的妙玉门外也有梅花一样。“黛玉写了,又摇头道:‘凑巧而已。’”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两句还不错。有没有感觉,好像黛玉绝对不会饶过宝玉似的。我想大家知道,两个人感情好到某个程度,都不会说好话。给对方好话,大概都不是真的谈恋爱,而是有一点奉承。

    “湘云忙催二鼓”,宝玉又笑着说:“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红雪”和“紫云”都是形容梅花,红梅花开到灿烂,如一片紫色的云。“离尘”跟“入世”是讲这么高不可攀的美,现在终于要被带到红尘人间了。“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当大家欣赏梅花的槎枒之美时,有谁怜惜那个为大家带来梅花和灵感的瘦弱肩膀,他的衣服到现在还沾着佛院的青苔呢。这是真正的好诗,因为里面有一种非常动人的东西。

    “黛玉写毕,大家才评论,只见几个丫环跑进来回道:‘老太太来了。’”大家刚要评论,贾母就来了,作者有意岔开了话题。因为真要评论起来,也真的很难。

    贾母前来芦雪庵

    下面这一段,贾母出场了。我一再提到,贾母其实是一个非常疼爱青春的老太太,所以她这天兴致竟然这么大。因为下雪天,这样一个富贵娇养的老太太很难出来,贾母最后坐了一顶竹轿,让人家抬着她来看这群小孩子玩耍。

    “众人忙迎出来。大家又笑道:‘怎么这样高兴!’说着,远远见贾母围着大斗篷,戴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伞,众人拥轿而来。”李纨他们赶快上前迎接,贾母就命人止住说:“只站在那里就是了。”因为家族的礼教很严,尤其李纨她们是孙媳妇辈的,必须要立刻迎出来。贾母怕路滑,就不准他们过来。来到跟前,贾母笑着说:“我瞒着你太太和凤丫头来了。大雪地里,我坐着这个无妨,没的叫他娘儿们来踏雪。”因为如果一起来,她们又不能坐轿子,只能跟在旁边走,贾母就觉得不安。

    “众人忙一面上前接斗篷,搀扶下轿”,贾母来到房中,先笑道:“好俊梅花!”这四个字好重要,不要以为人老了就看不到美了。这个梅花代表着青春,所有的小孩子正在为它写诗,所以我相信代沟并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还能否感受到美。然后又说:“你们也会乐,我来着了。”

    “说着,李纨早命人拿了个大狼皮褥子来铺在当中。贾母坐了,因笑道:‘你们只管照旧玩笑吃喝。我因为天短了,不敢睡中觉。’”冬季白天很短,很快就天黑了,老人家中午睡多了,晚上就睡不好。我父母年老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晚上叫他们睡觉,他们都不睡,可每次一看电视就睡着了。就是在不该睡的时间就睡着,所以老人家要把作息调得很好才行。贾母继续说:“抹了一会骨牌,忽然想起你们来了,我也来凑个趣儿。”那大家当然不会不管她。“李纨早又捧过手炉来,探春另拿一副杯箸,亲自斟了暖酒,奉与贾母。”手炉是放在手上的,有点像个提篮,里面放一两块炭,就可以暖手。我记得童年的时候,常常看到这个东西,竹器里放一个红泥做的小炭炉。现在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东西越来越见不到了,大概没有那么冷了。

    “贾母便饮了一口,便问那个盘子里是什么东西。众人忙捧了过来,回说是糟鹌鹑。”台湾很少人吃鹌鹑了,在巴黎一般的肉食店里,常看到的一种食物就是鹌鹑。它们都是制成半成品,外面用油封着,方便你回去可以烤。我通常都是买来以后,把油解掉,用枸杞和绍兴酒去炖。贾母说:“这倒罢了,撕一两点腿子来。”就是撕点腿上的肉来吃,李纨听了洗了手,“亲自来撕”。伺候贾母的一定是儿媳妇、孙媳妇,绝对不能让丫头来做,因为那是极不礼貌的事情。

    贾母又说:“你们仍旧坐下说笑我听。”这个真的是蛮麻烦。我记得以前我们同学组织了一个活动,校长真的跑来,还说你们不要管我,继续玩你们的。我心里就在想,我们怎么玩,我们刚才玩的东西,好像也不方便给你知道。所以有时候长辈不了解这一点。

    然后贾母又命李纨:“你也只管坐下,就如同我没来的一样才是,不然我就去了。”所以贾母很好,她意思是你们如果这么拘谨,我就不要在这里打扰你们了。在过去,一个长辈能够讲出这种话,真的是不容易。因为里面有一种体谅,是说我知道你们小孩子玩得很好,可我也爱热闹,你们别把我赶走。但是你知道小孩子们在迪斯科跳得一塌糊涂时,校长忽然来了说,你们玩你们的。我看,谁也玩不下去了。“众人听了,方依次坐下,只李纨挪到尽下边去了。”因为她刚才的位子被贾母坐了。贾母又问:你们刚才在做什么?大家回答说作诗。贾母听到作诗就完蛋了,因为她也是一个文盲,不会作诗。她说:“有作诗的,不如作些灯谜,大家正月里好玩。”大家都答应了。

    又说笑了一会儿,贾母说:“这里潮湿,你们别久坐,仔细受了潮湿。你四妹妹那里暖和,我们到那里瞧瞧他的画儿,赶年可有了。”芦雪庵是靠水边的,湿气大;惜春住在暖香坞中,特别暖。大家都笑道:“那里年下就有了?只怕明年端阳有了。”贾母说:“这还了得!他竟比盖园子还费工夫。”贾母的语言很风趣,也透露出她的直爽。

    凤姐暖香坞寻贾母

    “说着,仍坐了竹轿,大家尾随,过了藕香榭,穿入一条夹道,东西两边都有过街门,门楼之上里外皆嵌石头匾,如今进的是西门,向外的匾上凿着‘穿云’二字。向里的凿的‘度月’两字。”我觉得全世界的建筑里具备这么高文学性的大概只有汉民族,因为西方的建筑里很少有文学的东西。经过一个门,门上一边是穿云,一边就是度月,让你感觉把大自然里的美,把对大自然的向往都带到了现实的建筑空间中,如同行走在山水间。“来至当中,向南的正门,贾母下了轿,惜春已接了出来。从里游廊过去,便是惜春的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有几个人打起猩红毡帘,已觉温香拂脸。”因为又烧暖炉又焚香,所有的香味跟热气一同蒸起来,所以叫暖香坞。

    “大家进入房中,贾母并不归坐,只问画儿画在那里。”你看有一点像来视察了。惜春就笑着回答说:“天气寒冷了,胶性凝涩不润,画了不好看,故此收起来。”我们之前讲过胶彩,天太冷“胶”常常不容易化开,所以毛笔沾了胶彩,正要画时,笔头上已经冻起来了。贾母不懂画画的专业,其实画胶彩画的人都知道。所以在台湾画胶彩画环境比较好,因为天气暖和。贾母笑着说:“我年下就要的。你别托懒儿,快拿出来给我快画。”老祖母有一点假装在骂这个孙女。

    “一语未了,忽见凤姐披着紫绒褐褂,笑孜孜的来了。口内说道:‘老祖宗今儿也不告诉人,私自就来了,耍的我好找。’”贾母看她来了,“心中自是喜悦”。你看那个老太太的“喜悦”,是因为“我没有告诉你,就私自溜出来了”。我后来发现我母亲上了年纪后,有时候会自己偷偷溜出去看电影,其实是因为她觉得身体还可以,忽然想自己试试搭巴士去。她开心得不得了,我现在都能记起她的笑容。大家却急得要死,因为不晓得她出了什么事情,怎么不见了。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全部请假,一直打电话,还跑到了警察局。

    贾母说:“我怕你们冷着了,所以不许人告诉你们去。”因为她们如果知道老太太要出来,一定会跟着,跟着就会受冻。“你真个鬼灵精儿,到底找了我来。论理,孝敬不在这上头。”贾母说,你用不着这么孝敬我,我走到哪你就跟到哪。凤姐笑着说:“我那里是孝敬的心找了来?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没雀静的,问小丫头子们,他们也不肯说,叫我到园子里来。我正疑惑,忽然又来了两三个姑子,我心里才明白了。那姑子必是来送年疏,或要年例香火银子。”贾家有固定捐给庙里的钱,这些叫“年疏”、年例的香火银子,所以这些尼姑固定会来要的。

    我的一个企业家朋友告诉我,现在很多企业也是捐不少钱到庙里,庙里会定期来要。所以王熙凤就开贾母的玩笑说:“老祖宗年下的事也多,一定是躲债来了。我赶忙问了那姑子,果然不错。我连忙把年例给了他们去了。来回老祖宗,债主已去,不用躲了。已备下希嫩的野鸡。请吃晚饭去,再迟一会子就老了。”你看,凤姐真是老太太的开心果。凤姐一面说,众人一面笑,她也不等贾母说话,就命人接过轿子来,“贾母笑着,扶了凤姐,仍上竹轿,带着众人,说笑着出了夹道的东门”。

    宝琴雪中衬红梅

    “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瓶红梅。”会不会觉得完全像一幅画。然后大家都笑着说:“难怪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得忙笑道:“你们瞧,这雪坡上配着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大家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

    仇十洲是明朝四大画家之一,十洲是他的号,名仇英。“仇”在姓氏上读“求”,仇英擅长非常细致的工笔画。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大家都以为贾母讲的是她房里的那幅画,她却说那幅画比不上这个画面,可见贾母对美的品位。

    “一语未了,只见宝琴身后又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贾母说:“那又是那个女孩儿?”众人道:“姑娘们都在这里,那是宝玉。”贾母笑道:“我的眼越发花了。”“说话之间,来至跟前,可不是宝玉!和宝琴笑向宝钗、黛玉等道:‘我才又到了栊翠庵。妙玉每人送了你们一枝梅花,已经打发人送去了。’”有没有感觉到妙玉变了,她分享了她的美,也分享了她的青春。所以第五十回里的动人,是当所有这些生命的精华碰到一起,就激荡出一个非常动人的力量来。众人都笑说:“多谢你费心。”

    说话之间,大家已出了园门,到了贾母房中。吃完晚饭,大家又聚在一起说笑,“忽见薛姨妈也来了,说:‘好大雪,一日也没过来望候老太太。今日老太太倒不高兴?正该赏雪才是。’”贾母笑着说:“何曾不高兴了!我找了他们姊妹们去玩了一会子。”薛姨妈笑着说:“昨儿晚上,我原想着今儿要和我们姨太太借一日园子,摆两桌粗酒,请老太太赏雪的,又见老太太安息的早。我听得女儿说,老太太心下不大爽快,因此今日也没敢惊动。早知如此,我正该请的。”贾母说:“这才是十月里头场雪,往后下雪的日子多呢,再破费不迟。”凤姐就又开起了玩笑:“姑妈仔细忘了,如今先秤五十两银子来,交给我收着;一下雪,我就预备下,姑妈也不用操心,也不得忘了。”然后贾母也开玩笑说:“既这么说,姨太太就给他五十两银子收着,我和他每人分二十五两,到下雪的日子,我装心里不快,就混过去了,姨太太更不用操心,我和凤姐得了实惠。”凤姐将手一拍,笑道:“妙极了,这和我的主意一样。”

    接下来的这段非常有趣,凤姐儿的应答让众人“笑倒在炕上”。“众人都笑了,贾母笑道:‘呸!没脸的,就顺着竿子爬上来了!你不说姨太太是客,在咱们家受委屈,我们该请姨太太才是,那里有破费姨太太的理!不这样说呢,还有脸先要五十两银子,真不害臊!’凤姐笑道:‘我们老祖宗最是有眼色的,试一试,姑妈若松呢,拿出五十两来,就和我分。这会子估计着不中用了,翻过脸来拿我作法子,说出这些话来。如今我也不和姑妈要银子,我竟替姑妈出银子治了酒,请老太太吃了,我另外再封五十两银子孝敬老祖宗,算是罚我包揽闲事。这可好不好?’”

    开过玩笑,贾母又说起宝琴雪中衬着红梅,比画上还漂亮,接着又细问她的生辰八字和家里的情况。我们现在不知道,以前的人只要一问到这些题目,就知道是要相亲了。贾母这样一问,大家心里就明白了,薛姨妈反而有一点不好意思。“遂半吐半露”地告诉贾母,说薛宝琴从小许配给了梅翰林家的儿子。凤姐不等薛姨妈说完,“便‘哎’声不止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问:“你给谁说媒?”凤姐笑道:“如今已经许了人家,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就把这个事情掩盖过去了。

    “次日雪晴。饭后,贾母又亲嘱惜春:‘不管冷暖,只画去,赶到年下,十分不能便罢了。第一要紧把昨天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样,一笔不错,快快添上。’惜春听了虽是为难,只得应了。一时众人都来看他如何画,惜春只是出神。”

    李纨就跟大家在一旁猜灯谜,她说:“观音未有世家传。”因为观音是善良的象征,所以湘云先猜到一个“善”字,就迫不及待地说:“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出自《大学》,原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宝钗就笑她说:“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世家传”是说以前数代显贵的诸侯世家最后都会留下一个传记,可是观音没有世家传。所以黛玉就猜是“虽善无征”。“虽善无征”则出自《中庸》,是说观音善良,可是她并没有立传表白自己。“众人都笑道:‘这句是了。’”

    李纨又说了下一个:“一池青草草何名。”湘云又忙说:“这一定是‘蒲芦’也。再不是不成?”“蒲芦”就是蒲苇,这个词出自《中庸》,原句为:“人道谋政,地道谋树。夫政也者,蒲芦也。”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些孩子都是背诵过《四书》的,不然怎么可能答得出来。李纨笑着说:“这难为你猜。纹儿的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探春看着她,笑着问:“可是山涛?”探春猜对了,山涛是竹林七贤之一。李纨又说:“绮儿的是‘萤’字,打一个字。”大家猜了半天都猜不到。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很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着说:“恰是了。”众人都问:“萤与花何干?”黛玉说:“妙的很!萤可不是草化的?”黛玉非常聪明,就解释说,萤是由草变的,就是“草化”,一个“草”字头底下一个“化”,正好就是“花”。大家明白了意思,都笑说妙。

    宝钗就说:“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作些浅显的,雅俗共赏的。”因为老太太不喜欢这么深奥的东西,她会听不懂。湘云想了一想说:“我编了一枝《点绛唇》,却真是个俗物,你们猜猜。”“点绛唇”是一个曲牌的名字。湘云说着念道:“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大家猜了半天,有猜和尚的,有猜道士的,因为最后一句“后事终难继”让人想到不结婚,没有孩子的人。“宝玉笑了半日”,见大家都猜不出来,才说:“都不是,我猜着了,必定是耍的猴儿。”因为马戏团杂耍的猴子,尾巴都会被剁掉,所以是“后事终难继”。大家就笑湘云说:“偏他编个谜儿也是刁钻古怪的。”

    在第五十回结尾的部分,就慢慢带出了谜语,谜语里也有暗示。“事后终难继”,其实也在暗示这个家族的繁华接续不下去了。而第五十回的时候,正是贾家的巅峰跟鼎盛。这样,大家就可以了解,《红楼梦》里的猜谜并不是单纯的猜谜,猜的其实是家族的宿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