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青春的主题

    很多根据《红楼梦》改编的影视作品,都会抓住宝黛钗之间的三角恋作主线,可读到了第四十五回,你会发现,这个三角恋只占了这本书非常小的一部分,不足以涵盖这么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如果一定要给这本书冠以一个主题,我想到的就是“青春”。

    “青春”的主题在《红楼梦》里我提过好几次,最主要是基于宝玉、黛玉他们刚出场的时候,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因为刚刚发育,对自己的身体其实很陌生,对别人的身体也充满了好奇,想要去探索,想要去接近。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就会看到《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都处在一种流动不稳定的状态。以十二金钗来讲,大概都是贾宝玉爱恋的对象。用今天粗俗的话来说,贾宝玉这个男孩子从小就有一点“劈腿”的习惯,很花心。可是我不这样看,我觉得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仰慕与他不同的生命形态,用美学术语来讲,叫做“欣赏”。欣赏不是一种占有,我们会为一首乐曲感动,会被美丽的晚霞打动,可是你无法占有音乐和晚霞。我觉得生命里有一个部分是非常纯粹的,它就是被美打动了,所以在这样的状况里,我一直希望大家慢慢可以看到青春的某一种形式。

    从成人的世界来看,有时候不容易了解这些男孩、女孩的行为。我有时候跟我的同龄朋友说,也许我们已经忘了自己的青春,其实那时的我们和现在的年轻人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可到了某一个年龄,走过被“设计”的人生,回头去看一些没有目的性、没有功利性的生命,你会觉得他们怎么那么傻。但曹雪芹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作者,在他四五十岁时,竟然还可以回忆青春。他觉得生命中最美好的就是那几年,好像十五岁以后就没有了。如果只看《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十五岁后的宝玉大概就不见了。后四十回里是别人要他去好好考试、做官,甚至出家。我想,对这个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曾经有过两三年的时间,和一群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们在一起天真烂漫、无所事事,每天赏花、写诗,吵吵小架。那种无目的性的,我们叫做两小无猜的生命情境,大概就是《红楼梦》里的重点。

    《红楼梦》不像《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里面有那么多抢着做英雄的争斗,它就是把单纯的青春当成伟大的事情来写。青春可以那样被“消耗”和“挥霍”,你会觉得大人的伟大事情对他来讲反而才是无聊。

    我在东海大学做系主任的时候,工作忙得要死。东海大学的草地非常漂亮,我们叫它“阳光草坪”,一天我走过那里,看到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躺在那边,我觉得他们真无聊,也不去好好读书。等我开完了四个小时的系务会,头昏脑涨地走过那里,他们居然还在。我忽然记起我以前不是也常常躺在草地上读诗吗?现在,我已经七年没有做这件事了。于是,我当天就提交了辞呈。我想,我的生命怎么会忘掉这个东西,而且我竟然还嘲笑它?

    所以我相信青春并没有消失,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年龄,只要你还能欣赏青春,青春就在你的身上。相反的,当我们有一天去嘲笑青春、侮辱青春、甚至去打击青春的时候,大概青春在这个人身上已经消失了。青春消失了,这个生命一定是僵硬的形态。所以我觉得不管我们在哪一个年龄,一定要让自己身体里面还留有青春的质素。它绝对不是涂粉、抹胭脂、美容、把皱纹拉掉,而是让你的心灵没有皱纹,这可能比脸上没有皱纹还要重要,就是保有一种弹性,保有那种对生命的关心跟爱。所以我在负责大学行政工作的时候,常常观察那些青春年少的男孩女孩,他们当然有时是谈恋爱谈到一塌糊涂,又荒废了学业。可是我会想一想,我年轻的时候会比他们更好一点吗?这个时候你要有更大的耐心跟他交换意见,而不是简单说不准如何如何了。

    大观园其实就是元春在她的青春结束之后,为弟弟妹妹修建的保护伞下的青春王国。我们的青春不见得有人保护,它们通常在大人的世界是被指责、被嘲笑,甚至被侮辱的。“被侮辱”的提法也许有一点重,就是我们在读书上学时,常常因为服装的不整齐,或者爱美头发留长了一点点,遭遇到很大的侮辱。可是今天我们回头去看,青春可以是一个很美的东西。如果一个大人在逐渐衰老的年龄,坐在城市的一角,看到阳光下走过的这些青春年少的生命,觉得有一种美,那是因为你活过,你也有美好的青春,你会祝福他们把青春像花一样真正地绽放出来。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所以我想如果大家用这样的方式去读《红楼梦》,可能会读到一些很不同的方向跟观点。我觉得《红楼梦》需要重新还原到它的本质,它在世俗的消费文化里,已经被弄“窄化”了。这个窄化让你觉得林黛玉跟薛宝钗好像总是彼此憎恨,这是个很八卦的角度。我不觉得她们一定是这样,她们都喜欢一个人,可她们彼此也在欣赏,所以第四十五回的回目是“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我们都知道“义结金兰”,也有个成语叫“契若金兰”,是说人世间有一种情感,比亲兄弟、亲姐妹还要亲;“互剖金兰语”,就是向彼此讲出心里最诚恳的话。这两个人是谁?就是宝钗和黛玉。所以四十五回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特别、非常重要的章回,可惜很多电视剧和电影都没有拍好这一段。

    这一段是讲宝钗为多病的黛玉配燕窝的故事,虽然是小事,但两个女孩子之间进行了一次交心的谈话。看到这一段,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电影跟电视剧中讲到黛玉跟宝钗,都是在那边争风吃醋,其实是一种非常世俗甚至有一点低级趣味的理解。我们前面讲过,在《红楼梦》中,宝钗最欣赏的人其实是黛玉,黛玉最欣赏的人也是宝钗,不欣赏就不会成为对手。如果这个人跟你差距太大,根本就成不了对手。

    所以我觉得伟大的文学跟艺术,一定能揭示人性里最惊人的一面。这种惊人的一面,常常被世俗掩盖了,使得人性里面最好的部分,根本没有机会表现出来,因为你不相信人可以如此善待对方。所以我觉得第四十五回非常重要,它使我们看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些很珍贵的部分,而好的文学作品则是启发了这个部分。

    凤姐自比铜商

    上一回结尾说到,凤姐正在安慰平儿,忽然听说奶奶、姑娘们都来了。“忙让了座,平儿斟上茶来。凤姐笑道:‘今儿来的这么齐全,倒像下帖子请了来的。’探春先笑道:‘我们有两件事:一件是我的,一件是四妹妹的,还夹着老太太的话。’凤姐笑道:‘有什么事,这么要紧?’探春笑道:‘我们起了一个诗社,头一社就不齐全。众人脸软,所以就乱了。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大家记得吗?第一次聚会宝玉就缺席了。探春说我们都是年龄差不多的姐姐妹妹,那我怎么好意思处罚哥哥,因为“脸软”,这个社团也许就办不下去了。所以就想请凤姐这个铁面无私,有赏有罚的人做总监。你看,探春基本上还是有管理概念的。

    “再四妹妹为画园子的图儿,用的东西这般那般不全,回了老太太,说:‘只怕后楼底下还有当年剩下的,找一找,若有呢,拿出来;若没有,叫人买去。’”贾母对于库房里什么地方放什么东西清清楚楚,所以这个老人家一点都没有老人痴呆的问题;而且还是管家的态度——没有再买,以免造成浪费。

    凤姐笑着说:“我又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要我吃东西不成?”探春说:“你虽不会作,也不要你作诗。只监察着我们里面有偷安的,有怠懒的,该怎么样罚就是了。”探春要凤姐监督偷懒的、缺席的、逃课的。王熙凤笑着说:“你们别哄我了,我猜着了,那里是请我作监社!这分明是叫我作一个进钱的铜商。你们算什么社,必是要轮流作东道的。你们月钱不够花了,想出这个法子来勾了我去,好和我要钱。可是这个主意?”

    关于“铜商”有一个典故,是说汉文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邓通,他对国家非常有功。汉文帝为了奖赏他,就把他家乡附近的铜山都赏赐给了他,准许他自行铸钱,于是邓通就成了西汉有名的大富商。所以“铜商”的意思是,高兴铸多少钱就铸多少钱,完全不把钱当回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金主。现在说的铜臭味,其实也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

    王熙凤的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李纨笑着说:“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就是说你根本就是透明的,人家做什么事,你都看得一清二楚。王熙凤也笑着说:“亏你是大嫂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你们不好,你还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这个家族里面最受尊敬的人叫做“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子。老太太、太太还是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因有个小子,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好,这个时候我们第一次知道李纨的月钱比别人都多。

    这还没完,“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钱”,就是把大观园里面的地分了一块给李纨,她把这个地再分给底下的佃农,然后抽他们的租税。“年终分年例,又是上上分儿。”不仅月钱是最高的,年终分的年例也是最高的。“你娘儿,主子奴才共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两银子。”从王熙凤的话中,我们也是第一次了解,贾家对李纨这样的孤儿寡母,有一种特别的待遇。“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陪他们玩玩,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这会子你怕是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落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河落海干”就是把公款都用得干干净净的意思,她有点在嘟嘟囔囔地抱怨李纨。

    李纨替平儿打抱不平

    李纨说:“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话,他就疯了似的,说了两车无赖的泥腿市俗家常打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我们知道,李纨很少骂人,这会儿她有一点被逼急了,所以用了一个很长的句子,而且在中间加了许多形容词:“无赖”、“泥腿”、“市俗”、“家常”、“打算盘”、“分斤拨两”,总之就是没有教养、小家子气、斤斤计较的意思。这种民间的语言非常精彩,也非常活泼。然后又说:“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身,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生在贫寒之家,小门小户的,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这句已经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切中要害了。

    下面李纨的话里就透漏出她心疼平儿的心情了:“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儿。忖度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还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指的是王熙凤过生日,你看,李纨骂得够狠的。

    小孩子要开诗社,找王熙凤做社团负责人这样的事件,带出了李纨对王熙凤的批评。我特别希望大家可以了解,这是《红楼梦》里非常有趣的东西,意思是不要以为生在富贵人家,就一定比那些卑微的下人高贵。平儿虽然是一个丫头,可是她忠心、有义气、对人善良。李纨一席话“说的众人都笑了”。我们注意一下就会发现,《红楼梦》中常常用这种很隐蔽的手法,点出王熙凤的本质。作者不会直接说王熙凤怎么坏,而是以开玩笑的方式,从别人的嘴里讲出来。

    凤姐忙笑道:“竟不是为诗为画来找我的,这脸子竟是为给平儿来报仇的。我竟不承望平儿有你这么一位仗腰子的人。早知道,便有鬼拉着我的手打他,我也不打了。”这些都是典型的王熙凤的语言,然后又说:“平姑娘,过来!我当着大奶奶、姑娘们给你赔个不是,担待我酒后无德罢。”所以王熙凤这个人,还是很难得的,知道当退则退。

    争取诗社经费

    这一段争吵之后,王熙凤就讲了正经的话:“好嫂子,你且同他们回园子里去。我才要把这米账和他们算一算,那边大太太又打发人来叫,又不知有什么话说,须得过去一趟。还有年下你们填补的衣服,还没打点给他们做去。”李纨笑着说:“这些事我都不管,你只把我的事完了我好歇着去,省得这些姑娘们、小姐们闹我。”凤姐说:“好嫂子,赏我一点空儿。你是最疼我的,怎么为平儿就不疼我了?往常你还劝我说,事情虽多,也该保养身子,捡点着偷空儿歇歇,你今儿反倒逼我的命了。况且误了别人年下的衣裳无碍,他姊妹们若误了,却是你的责任,老太太岂不怪你不管闲事,连一句现成话也不说?我宁可自己落不是,岂敢带累你呢。”因为这些姑娘,都是由李纨负责帮着照顾的。

    李纨笑着说:“你们听听,说的好不好?把他会说话的!我且问你,这诗社你到底管不管?”王熙凤也笑着说:“这是什么话?我若不入社花几个钱,我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还想在这里吃饭?”意思是我还想在这里混饭吃吗?然后她保证道:“明日一早就到任,下马拜了印,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的作社会东道。”凤姐说我先放下银子,让你们慢慢花着,至于让不让我负责监察,都无所谓。估计你们到时有钱花了,大概也不会理我了,“你们还撵出我来也使得!”说得大家又都笑起来。

    世俗算计的王熙凤

    凤姐接下来又安排惜春作画的事情:“过会子我开了楼房,凡有的这些东西都叫人搬出来你们看,若使得,留着使,若少什么,照着你们的单子,我叫人替你们买去就是了。画绢我就裁出来。那图样没在太太跟前,还在珍大爷那里呢。说给你们,别碰钉子去。我打发人取了来,一并叫人连绢交给相公们矾去,如何?”

    李纨听了很满意,刚带着众人要走。凤姐又说:“这些事再无两个人,都是宝玉作出来的。”这里的“作”读平声,意思是生出来、惹出来的,我们现在也这么说,比如“自作自受”。王熙凤觉得这两件事都很麻烦,所以有点怪宝玉,其实这两件事都是宝钗提出来的。也许她知道是宝钗提议的,但不好说宝钗,只好提宝玉。宝玉也真够倒霉的,什么不好的事都怪在他头上,不过宝玉大概很乐意将这些不好的事都揽在自己头上。有时就算怪不到他头上的,他也主动承担。

    李纨听了,忙回身笑道:“正是为宝玉来,反忘了。头一社就是他误了。我们脸软,你说该怎么罚他?”李纨大概只是想岔开话题,并不真的关心怎么惩罚宝玉。凤姐想了一想说:“没有别的法子,只叫他把你们各人的屋子里的地,罚他扫一遍才好。”其实凤姐也只是嘴上说说,不见得真的让他扫。众人都笑道:“这话不差。”大家刚要走,“只见一个小丫头扶了赖嬷嬷进来”。

    赖嬷嬷报喜

    接下来出现了一个插曲,就是赖嬷嬷报喜。大家看《红楼梦》,常常会遗漏一些人,像赖大、林之孝、周瑞等人,他们都是贾府的老家人。什么叫老家人?我们今天不太好理解,因为现在的菲佣通常只能待一两年,所以他永远不会变成老家人。而以前的富豪人家,用人常常是买来的,等于是卖身到他们家,所以他的孩子会继续留在这个家里当差,叫做“家生子”。就是这样,经过一代、两代、三代,他们就变成老家人了。贾家的这种老家人因为跟主人有了长久的默契和信任,所以特别受重视,而成为贾家重要的管事。他们的太太通常被称为“赖大家的”、“林之孝家的”、“周瑞家的”,而下面要出场的赖嬷嬷,则是赖大的妈妈。

    那么赖大的妈妈来找王熙凤干什么呢?原来是她的孙子,也就是赖大的儿子赖尚荣做官了,所以想请贾母、王夫人等所有的主子吃饭。赖嬷嬷很高兴,她说我们一个做奴才的人,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可以做到孙子当了“部长”,也有身份了。但她知道这个孙子做不做得成官跟主人太有关系了,因为要看主人是否赏这个官做。所以她要谢谢贾家给他们这么好的照顾,不但照顾他们第一代做用人,第二代做总管,第三代竟然还做官。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到,这些用人虽然最初是卖身到贾家做奴才的,可到了第二代,也可以跟着读一点书;而第三代从小就可以跟主子一起读书,之后也可以考试、做官。慢慢的,这些人就形成了贾家政治上一个庞大的派系。

    就像曹家是康熙的亲信一样,贾府也需要很多的亲信。因为我们知道,官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方,单一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在官场混下去,到最后一定会结成派系,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所以贾府有好几个人在做官:贾珍在做官、贾政在做官,连贾蓉都捐了一个官,然后他们又帮赖大的儿子弄了一个州县的小官做,其实就是为了培植贾家将来在政治上护卫的势力。

    贾家下人的奴才意识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这段插曲。赖嬷嬷进来后,“凤姐等忙站起来,笑让:‘大娘坐。’又都给他道喜”。赖嬷嬷笑道:“我也喜,主子们也喜。若不是主子们恩典,我们这喜从何来?昨儿奶奶又打发彩哥儿赏东西,我孙子在门上朝上磕了头了。”赖嬷嬷说我的孙子跪下来对着主人贾家的门磕了头,因为要感激主子的恩典。我们不晓得他是不是真的做了这件事,但官场是要这样子的,这个时候如果有一点得意之色,三天之后那个官就没了。所以你读到这些语言的时候要注意,这个老嬷嬷是被锻炼出来的。她在这种家族里面做一个用人,小心翼翼培养她的儿子变成管家,再培养她的孙子做了官。

    你可以感觉到这个赖大家也许慢慢会成为一个发达的家族,可能有一天会超越他的主人。我常常在想贾家后来抄家了,那这个赖大家没有帮贾家?书里没有交代,其实这也是有趣的一个问题。如果赖大家变成新贵,在这个时候为了要保护和巩固他的权力,很可能要赶快切断这个关系,所以官场上其实是很残酷的。

    李纨笑着问:“多早晚上任去?”赖嬷嬷说:“我那里管他,由他们去罢!前儿在家里给我磕头,我没好话,我说:‘哥儿,你别说你是官儿了,就横行霸道起来!你今年活了三十岁,虽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胞胎,主子的恩典,放你出来。’”什么是“放你出来”?就是得到赦免了,免掉他卖身的身份,从奴才变成自由身。大家读《红楼梦》也许不太注意这些东西,其实里面有很多的辛酸。“上托着主子的洪福,下托着你老子娘”,主子永远摆在父母的前面。“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认字,也是有丫头、老婆、奶子捧凤凰似的,长了这么大。你那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很重的一句话,这是一个老家人在讲她自己家族从卖身做奴才开始,熬到第三代做了一个小官时的那种不易和酸楚。我们在很多清宫戏里看到,李鸿章如此显赫的大臣,可是在皇帝面前跪下来就自称“奴才”,我们其实很少想“奴才”两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只知道享福,也不知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三辈子,好容易挣出你这么个东西来。从小儿三灾八难,花的银子也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来了。”这话很形象,说你现在长这么大,我花在你身上的钱,都可以打一个像你这么大的银人了。“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了前程在身上。”什么叫“捐了前程”?大家知道清朝可以捐官,比如类似海啸、地震之类,需要赈灾,有人捐了钱以后,就可以给他一个官名,这就叫“前程”,它不是实际的官。

    你看,二十多岁,贾家就为他捐了一个官。“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饥挨饿的要多少?”那种真正通过读书考试做官的人叫做“正根正苗”。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没有背景的读书人,寒窗苦读多少年都熬不到一个官,你凭什么可以有官做?言外之意,背后有贾家的势力。“你一个奴才秧子,仔细折了福!”这是告诫孙子如果不谨慎、不谦虚的话,会遭天嫉的。我们可以看到赖嬷嬷这段话,说了多少遍奴才、主子恩典、托主子洪福之类的。

    “如今乐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的,求了主子,又选了出来。”你可以感到“弄神弄鬼”这四个字里面的很多奥妙,意思是我不晓得你搞了什么名堂,最后弄到一个实职,之前只是个官名。“州县官儿虽小,事情却大,为那一州的州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古代的父母常常这样教育做官的孩子,说你去那个地方做官,你就是那里的父母官,要爱民如子。“你不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孝敬主子,只怕天地不容你。”这句话中,“尽忠报国”是虚,“孝敬主子”是实。就是说,你能有今天,完全靠的是主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点。当然她也是在跟王熙凤表示说,有一天我孙子出息了,他一定会报答你们的。所以《红楼梦》这本书其实很复杂,可以读到面面俱到的各种人事的部分。

    从赖大家请客看世故的人情

    李纨、凤姐都笑着说:“你也多虑。”意思是你也真够操心的,孙子当了官,你应该高兴,怎么反倒为这些事烦恼起来了。“他不好,还有他父亲呢,你只管受用你的就完了。闲了坐个轿子进来,和老太太斗一天牌,说一天话儿。谁好意思的委屈了你。家去一般也是楼房厦厅,谁不敬你,自然也是老封君似的了。”她们正说着话,平儿端上茶来,赖嬷嬷忙站起来接了,笑着说:“姑娘不管叫那个孩子倒来罢了,又折受我。”不管怎么样,平儿在名义上还是贾琏的妾。“说着,一面吃茶,一面又道:‘奶奶不知道,这些孩子们全要管的严。饶这么着,他们还偷空儿闹个乱子来叫大人操心。知道的,说小孩子们淘气;不知道的,人家就说仗着财势欺人,连主子的名声也不好了。恨的我没法儿,常把他老子叫了来骂一顿,才好些。’”

    《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很复杂,像这位赖嬷嬷,她是宝玉父亲贾政的奶妈,所以有时难免倚老卖老。她跟凤姐她们起先在聊自己的孙子,聊着聊着,突然就教训起了宝玉。“因又指着宝玉道:‘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爷不过这么管一管你,老太太护在头里。当日老爷小时候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老爷小时,何曾像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还有那边大老爷,虽然淘气,也没像你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那边大老爷”就是贾赦;“扎窝子”是说,整天一堆人混在一起。

    “还有东府里的珍哥儿,他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细读这些,你会觉得很好玩,可以了解贾家背后好多的故事。贾珍的爷爷贾代化是将军出身,性格暴躁;也许是因为管教过于严厉的缘故,贾珍的父亲贾敬对世事漠不关心,一心只想着炼丹,因此对贾珍比较放纵。赖嬷嬷接着说:“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到三不着两的。”就是有些管不到点子上。“他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怎么怨的这些兄弟侄儿不怕他?”这话切中了要害,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贾家最后走向衰落,跟贾家这帮做长辈的腐化堕落有很大的关系。然后又说:“你心里明白,喜欢我说,不明白,嘴里不好意思说,心里不知怎么骂我呢?”其实宝玉心里怎么会不明白呢。

    正聊着呢,赖大的媳妇来了,然后周瑞家的、林之孝家的也都进来回事。凤姐笑着说:“媳妇来接婆婆来了。”赖大家的笑道:“不是接他老人家,倒是打听打听奶奶、姑娘们赏脸不赏?”我常常碰到一些老人家,很好玩,想说一件事,然后东拉西扯,最后发现正事没有讲。这个赖嬷嬷也是这样,她的媳妇讲过之后,她才想起来,笑着说:“可是我糊涂了,正经话且不说,且说陈谷子烂芝麻的混捣。”她真正要讲的话是为了庆贺他孙子做官,要请大家到她们家去看戏、吃酒。“托主子的洪福,想不到的这样荣耀,就倾了家,我也是愿意的。因此吩咐他老子连摆三日酒:头一日,在我们的破花园子里摆几席酒,一台戏,请老太太、太太、奶奶、姑娘们去散一日闷,外头大厅上一台戏,摆几席酒,请老爷们、爷们增增光。”这个讲的是实话。就是你们来也不要送什么礼,你们能来,就给我们家增光了。

    直到现在,民间还一直维持着这样的习俗,有时候甚至觉得现在比过去更厉害。我们今天的婚礼跟丧礼,总要请某个重要人物来讲几句话,就是为了增增光。新郎和新娘就站在那里,听那个人讲很长时间的话,无聊得要死。最近我还参加了一个婚礼,等到第九个人讲话的时候,我真的忍不住就走了,因为实在饿得不得了,就出去吃了一个路边摊。我在想一个婚礼怎么要九个人讲话,内容还真是无聊到极点,而新郎、新娘就在底下听训。可是奇怪,那个家族就有点像刚刚在发达的赖大家族,所以他们特别要那个增光的东西。

    贾家过年的时候,祭祀祖先的匾就是皇帝题写的,因为除了皇帝,没有比贾家地位更高的了,所以他们只要皇帝题写的匾,其他人的都不要。那赖大家就不是,他家刚刚有人做了小官,有公爵来,已经非常荣耀了。这就是官场,这就是世故。

    相比之下,你会觉得宝玉这样一个青春少年,就完全没有这种世故的东西。他会觉得有一种东西比这个阶级更重要,就是人跟人之间完全没有目的的情谊。所以这里也是在做一种对比,现在赖嬷嬷讲的,全部都是世故。包括她说三天酒席宴客的顺序,第一天绝对是请主人;“第二日,再请亲友们;第三日,再把我们的这两府里的伴儿们请一请”,最后是宁国府、荣国府的下人们。虽然写得似乎很不经意,可其中隐含着很深的东西。之后又带出赖嬷嬷为周瑞家的儿子说请,里面还是世故的东西。

    老管家的体面

    李纨、凤姐都笑着说:“多早晚的日子?我们必去,只怕老太太高兴要去,也定不得。”赖大家的忙道:“择了十四的日子,只看我们奶奶的老脸罢了。”凤姐笑道:“别人不知道,我是一定去的。先说下,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王熙凤也很好玩,她知道这种人家已经发达了,不缺钱,缺的是体面。所以赖大家的也开起了玩笑:“奶奶说那里话?奶奶要赏,赏我们三二万银子就有了。”赖嬷嬷又说:“我才去请老太太,也说去,可算我这脸还好。”

    说完,刚起身要走,看见了周瑞家的,好像突然想起一件事,然后问凤姐:“可是还有一句话问奶奶,周瑞的儿子犯了什么不是,撵了他不用了?”凤姐听了,笑道:“正是我要告诉你媳妇,事情多,也忘了。赖嫂子回去说给你老头子,两府里不许收留他小子,叫他个人去罢。”意思是让他自谋出路吧。

    “赖大家的只得答应着,周瑞家的忙跪下央求。”从现代的企业管理来讲,就应该赏罚分明。可是过去的社会绝对不是这样,它里面牵扯了太多的人事关系。赖嬷嬷忙说:“什么事?说给我评评。”凤姐就说了:“前儿我的生日,里头还无吃酒,他小子先醉了。”就是主子还没喝酒,他一个下人先在外头喝醉了。这个很有趣,你家里过生日开Party,请了一大堆客人,然后那个用人自己先喝醉了,王熙凤当然很生气。

    不仅如此,“老娘那边送了礼来,他不说在外头张罗,他倒坐着骂人”。这个很奇怪,一个下人放肆到这种程度,可能跟他父亲在贾家下人中的地位有关。“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幺儿们往里抬。小幺儿们倒好,他拿的一盒子倒失了手,撒了一院子馒首。”“馒首”就是馒头。这样也就算了,谁能有不出错的时候,还有更让王熙凤生气的呢:“人去了,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倒骂了彩明好一顿。这样无法无天的忘八羔子,还不撵了作什么!”王熙凤这话不仅是说给赖嬷嬷听,也在说给周瑞家的听。意思是我为什么要赶走你的儿子,他这样无法无天,难道我不应该赶他走吗?

    赖嬷嬷听了之后笑着说:“我当什么事情,原来为这个。奶奶听我说:他有了不是,打他骂他,使他改过,撵了去断乎使不得。”我们知道,贾家这种公爵家的用人,被赶出去之后,是没有人敢用的,那样一来,等于断了他的生路。所以被赶出去之后的金钏儿跳井自杀,大概也有这个原因,由此可见贾家的声势之大。

    “他又比不得咱们家的家生子儿,他现是太太的陪房。奶奶只顾撵了他,太太脸上不好看。”这里面就有世故的东西了,这个大家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她是说,周瑞家的是跟着太太陪嫁过来的,她儿子跟买来的那些奴才的后代不一样。你如果赶他出去,太太会很没面子,所以有一点打狗看主人的意思。王熙凤听了只好说:“既这样,打他四十棍,以后不许他吃酒。”周端家的就很感激,向凤姐磕完头之后,又要向赖嬷嬷磕头,“赖大家的拉着方罢”。

    不晓得赖大的妈妈和周瑞家的一前一后,是偶然碰到,还是有意安排。但我一直觉得这里面是有安排的,底下的用人其实也有派系,也许周瑞家的事先拜托了赖嬷嬷,因为赖嬷嬷讲话比较有分量。而且她不会随便乱讲话,她大概有八九分的把握,求情一定会得到主人的允许,因为这个脸面卖不卖,跟她以后继续在这个家族有没有地位有关。

    你看,这个赖大总管虽然是贾家的用人,也是相当富有,有自己的宅院,还有私人花园。儿子当官,请主子、亲友和其他用人吃饭,一请就是三天。所以这个插曲让我们看到贾府里这种老管家的体面。

    长篇小说的编辑

    我们看到《红楼梦》是在一个大长篇里一段一段切入小的主题,我称它为“编织”。短篇小说有时候只有一条单一的线,长篇小说是好多线在走。这些线必须编织在一起,组成一幅漂亮的织锦。我们常常编织不好,线简直乱成一团。你看这一段的线头之多:平儿这条线、探春这条线、李纨这条线,现在是赖嬷嬷这条线,忽然又出现周瑞家的儿子这条线。

    所以长篇小说的难写在于它的线索多,而且它还不能纠缠,不能乱掉。有些作者写着写着忘掉了,某条线忽然不见了,可曹雪芹在编织上是非常缜密的,当然这跟修改有关。我们知道《红楼梦》写了十年,其实是修改了十年。目前发现的手抄本就有好几个不同年代的版本,曹雪芹每一次都是用手抄来修改,一百多万字的抄写工作,真的是不得了。每一次抄写的时候,都要去做修改,他就可以把线编织得更紧密,有些东西删掉,有些东西再增补。

    宝钗的面面俱到与黛玉的真性情

    接下来,故事来到第四十五回最美的一段:宝钗去看黛玉。这一段之所以美,是因为我们一直认为的两个情敌,争风吃醋的少女,忽然坐在一起,谈到了最诚恳的心事,流露出一种青春的真情。

    下面我们就回到文本:“宝钗因见天气凉爽,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些针线日间作。”进入秋天以后,夜晚越来越长,白昼越来越短。出去玩的时间少了,所以她跟母亲商量,找出了一些针线,白天没事的时候做点针线活。

    “及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二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闲话半时。”“省候二次”是指早上梳洗后一次、晚上临睡前一次,晚辈要向长辈问安,这是很大的规矩。宝钗是个做人很周到的女孩子,她不可能问了安后,转身就走。还要出于礼貌,坐下来陪她们聊会儿天,像是天气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之类的。其实她跟贾母、王夫人没什么可聊的,都是一些客套话。对于这些,黛玉就会不耐烦,她很不喜欢这种虚伪的礼教的东西。

    宝钗还要和“园中姊妹度时闲话一会”,注意“度时闲话”,感觉宝钗好像有一个日程表,看看哪个人一个礼拜没讲话了,就“度时”去跟她讲讲话,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之类的,以免让人家感觉被疏远。可见,宝钗把生活安排得非常理性。黛玉基本上不太理人,虽然她有时候也很孤独,很想人家来陪她聊天;可是人家来了,坐不了一会儿她就觉得好烦。所以我们会觉得黛玉的个性很麻烦。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少女有时候真的是这样奇怪,就是那种“少年维特式”的烦恼,有一点忽冷忽热,你不晓得到底要不要靠近她。

    我妈妈那个时候常常骂我,因为她跟我讲了半天话,我也不理她。她总觉得,我没事就在一旁发呆,其实我可能在想要写的诗什么的。然后她就用类似“我一个热脸去靠你这个冷屁股”的话来发泄。

    宝钗本来打算白天没事时做些女红,可早晚跟长辈聊聊天,抽空再跟园中的姐妹们联络联络感情,“故日间不大得闲,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三更”就是晚上十一二点。细读之下,我们会发现这一段描写很有趣,也很耐人寻味。

    那黛玉呢?“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际,必犯嗽痰。”她的身体对于大自然的季节会有一种呼应,每到春分、秋分,就会发病。我们知道,按照中医的理论,一个人身体很好,就不容易感受到外在的变化;而黛玉这种女孩子的身体就会很敏感,所以特别容易生病。“今秋又遇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贾母每次出去玩,都会叫黛玉一起去,多半是出于对外孙女的疼惜。结果,黛玉就有一点体力消耗过度,“近日又复嗽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些,所以总不出门,只在自己房中将养”。

    这里就讲到黛玉的生活与宝钗完全不一样:“有时闷了,又盼个姊妹们来说些闲话排遣排遣;及至宝钗等来望候她,说不得三五句又厌烦了。”这就是黛玉,这就是青春期的少女,又希望热闹、害怕孤独,又觉得厌烦,有些喜怒无常。可这就是真性情。这点你从宝钗身上就看不到,宝钗喜不喜欢一个人,你看不出来。所谓“喜怒不形于色”,这大概就是儒家的最高境界了。可是你会觉得,如此年轻就这么周到,这么会做人,好像有些太老成了。

    这绝对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我相信今天我们家里有一个宝钗,你真的高兴死了。你绝对会觉得这个小女孩怎么这么懂事。可是曹雪芹会觉得,年轻人有一点任性、会犯错误反而是正常的。这是一个很不世俗的看法,我们都做不到。我相信我们做老师、做长辈的,都喜欢懂事的孩子。所以《红楼梦》对我是个很大的提醒:其实任性里面往往有一个比较强的自我,有更多的真性情。后来我接触了很多喜欢艺术的年轻人,发现太周到、太理性的,会比较缺乏内在的真情;而那个有时候会喝醉、会失礼的孩子,反而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这真是一个矛盾。

    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我们接着往下看:“众人都体谅他病中,且素日形体娇弱,禁不得一些委屈,所以他接待不周,礼数疏忽,都不苛责。”我想这就是青春的可爱,就好像同学之间,有一个是特别任性的,常常会闹情绪。可大家往往不会太在意,也不太计较,这个只有在青春期才做得到。到了职场,当了同事,就不一定了。所以我们一方面会遗憾黛玉的生命太短暂,十几岁就夭折了;一方面又觉得她活下去未必是一件好事。她的生命如果继续下去,只会感到更大的痛苦。

    “这日,宝钗来望他,因说起这病症来。宝钗道:‘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这里走的几个太医”,指的是在贾府时常走动的太医;既然是太医,医术当然不会太差。但宝钗看黛玉年纪轻轻,就病病歪歪的,吃他们开的药,老也不见效,很替她着急。

    大家有没有发现释迦牟尼常常用“病”来说法讲经,按照佛经的说法,黛玉的病其实不是真正身体的病,是心灵上的病。所以黛玉的病,是有感于生命中的无常。就连春天花落,她也会哭,甚至去葬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生病呢?用《维摩诘经》中的话来说,就是“从痴有爱,则我病生”。生病,是因为有太多人世间的痴跟爱。你活在人世间,如果看到任何生命的消亡都会感伤,它就是一种病。所以黛玉这个病,宝钗不懂,她不知道这个病不是高明的大夫可以医好的,医生的药注定没用。

    但我们也不难看出,宝钗的心是真诚的,她如果不是真的关心黛玉的身体,说不出这样的话。而且以宝钗的星座来说,我们知道她是水瓶座的。水瓶座的人通常很大气,对人很宽厚,没什么嫉妒心。很多人误以为黛玉是处女座的,其实不是,书里面讲她的生日是阴历的二月十二,是白羊座的,白羊座的人一般都比较争强好胜。

    所以宝钗安慰黛玉说,你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黛玉回答道:“不中用。我知道我这病是不能好的。”黛玉的意思是,我这个生命其实就是用来担负所有感伤的。我们知道黛玉前生是一株草,她是来还眼泪的,眼泪还完就要走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日子我是怎么个形景,就可知了。”黛玉好的时候,也是弱不禁风,风一吹就要倒的。

    宝钗听了点头道:“可正是这话。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血气,也是不好的事。”关于“食谷者生”,民间有个说法,就是人要以五谷为主,补充身体的养分。鱼翅燕窝再有营养,只能作为调养,而不能成为主食。然而今天,生活富有了,吃米吃面却越来越少了。所以宝钗说,你吃药吃得比饭还多,那个药是没有办法增加你的精神血气的。

    黛玉真的是吃药吃得比饭菜都多,宝钗就觉得这不是办法,这样下去情况只能越来越严重。黛玉叹了一口气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她认为人有一种宿命,她的宿命好像就是这样子。“说话之间,已咳嗽了两三次”。

    以燕窝滋阴补气

    宝钗说:“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然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这个是很感人的部分。如果你去医院看一个朋友,只是说你好好养病,那个关心和宝钗的这种关心是不一样的。

    现在十五岁的孩子,大概很少知道什么叫“平肝健胃”。中国的道家、中医都相信“金木水火土”是相生相克的: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所以如果肝火太旺,就必须补充肾水;而补肾水需要先使脾胃土的这个部分得到培固,这就叫身体的整体平衡。所以宝钗的意思是,你现在咳嗽有痰,是由于肝火太旺导致肺热,而人参、肉桂都是热性的东西,它们虽然能益气补神,但也不要多吃,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平肝健胃。宝钗的中医知识,可以赶上现在医学院的学生了。

    宝钗认为“平肝火”最好的东西就是燕窝:“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大家有空去药店问问看,上等燕窝的价钱是蛮吓人的。不仅现在价格很吓人,古代也很贵重。“银铫子”,就是用银制作的一种药罐子。我们现在的药罐子通常是陶瓷和黑砂的,可是在唐朝前后,最讲究的药罐子是银的,有时候是镏金的,那时认为金银是最养人的东西。

    大家知道燕窝就是燕子用口水,在悬崖边一点一点筑出的巢。要采燕窝非常危险,采到以后,还要非常仔细地挑掉粘的羽毛,所以燕窝相当珍贵,很多环保人士都不赞成吃燕窝。

    黛玉叹了一口气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好,这句话一讲出来,所有的结都解开了。如果我们在人世间有一些老是解不开的结,只需要讲这一句话,对方整个就柔软了,自己也柔软了。因为僵在那边的时候,这句话是绝对说不出口的。我一直希望有一天去中学讲这个部分,我觉得这是人性里最美好的东西,可是常常没有得到启发。如果你在十四五岁,有过这样一个朋友,一生都值得。

    “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说我那些好话,我大感激你。”因为只有一个人关心你,才会跟你讲真话。不然的话,你看A片关我什么事,我才不管呢。所以黛玉从那个时候开始,对宝钗的看法就改变了,觉得她不是虚情假意的人,是真的关心她。“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无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其实黛玉这个时候还没满十五岁,大概十四岁多一点,而且是虚岁。

    “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要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其实以佛教的观点来看,人世间的“结”都是自己打的,所以这个结也需要自己去解。我常常跟朋友讲:想想看人世间哪一个人跟你有结,去把那个结打开,你会很快乐。你原来以为这件事很严重,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把它打开之后,你会很开心,因为你度过了那个最困难的时刻。

    “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黛玉因为住在外祖母家,本来已经是寄人篱下,加上身体不好,整天又是请大夫又是熬药的,让她觉得很不安。黛玉是个非常好强的人,虽然心里有这种想法,但这种话平时是绝对不会讲的,现在她跟宝钗讲了出来,由此可见她对宝钗的信任。

    “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人,未免嫌我太多事了。”她觉得那些下人每天熬药已经很麻烦了,现在又要熬燕窝粥,难免会觉得你多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宝钗听她说到伤心处,忙安慰她:“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说:“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在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那些小人岂有不多嫌的。”虽然同是寄住在贾府,但宝钗和黛玉的情况确实不太一样。

    可见黛玉大概也听到很多闲言闲语,因为不疼惜她的人,就会觉得每天要照顾她很麻烦。见黛玉越说越伤感,宝钗就跟她开起了玩笑:“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分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一切只是暂时的,你将来一定会嫁给宝玉,到时候你就是这里的主子了,不过多费一份嫁妆而已。

    你看,宝钗跟黛玉虽然都喜欢宝玉,可是宝钗这个时候却主动讲出这话,把自己抽离出来,所以宝钗最终打动黛玉的,其实还有这个部分。黛玉听后不觉红了脸,笑着说:“人家才拿你当个正经人,把心里的烦难告诉你听,你反拿我取笑儿。”宝钗笑道:“虽是取笑,却也是真话。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解。”这句话又进一步表明,我在这里只是暂时的,迟早有一天是要走的。

    “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就是这个哥哥不惹麻烦就不错了,有跟没有都一样,“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是同病相怜。”虽然有母亲,但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有些话是不方便跟母亲讲的,所以宝钗说,我跟你一样,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你也是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论语》中记载,司马牛曾感叹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这里“亡”作“无”解。比喻孑然一身、孤立无援。

    “你才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我明日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还有,与你送几两来,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劳师动众的。”其实宝钗一回去就跟妈妈讲了,并叫人当天晚上就送来了。黛玉忙叹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宝钗说:“这有什么放在口里的?只愁我在你跟前失于应候罢了。”宝钗是一个做人力求完美的个性,所以之前与黛玉间的隔阂,一直是她的心病。现在与黛玉的矛盾化解了,她自然觉得做什么都是值得的。然后又说:“只怕你烦了,我且去了。”她知道黛玉有点喜怒无常,不知道哪句话不对又烦了,所以见好就收,这是很聪明的做法。黛玉心里很过意不去,也想拉近两个人的关系,就客气地说:“晚上再来和你说句话儿。”宝钗答应着去了。

    是悲剧,也是另一种完美

    宝钗跟黛玉这两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彼此吐露了内心最深处的心事。这种友情很单纯,只是一种分享或者分担。就像我们在年轻时交往的朋友,你会整天想跟他待在一起,就是为了有喜悦可以跟他分享,有忧伤可以让他分担。加上黛玉本来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子,宝钗走了以后,所有的人生感触都在黛玉心中翻腾。“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霡霡,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重,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

    “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乐府诗”是从汉代的民间歌谣中整理出来的,所以不像文人诗那么难懂,而是比较朗朗上口。黛玉随手拿的正好是《乐府诗集》,看到的又正好是《秋闺怨》、《别离怨》这类描写女孩子离愁别怨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仿《春江花月夜》,写了一首诗,并取名为《秋窗风雨夕》。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一首非常美的诗,描写了这首诗的作者张若虚返回故乡途中的落寞跟孤独。其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样的名句,提出了关于宇宙本质的天问。整首诗一共三十六句,将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五个主题,也就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五个意境集中在一起。我们知道清人编的《全唐诗》有几万首,但这首《春江花月夜》被清朝人评价为“孤篇盖全唐”,可以说是唐朝第一个打开文学大格局的伟大作品。以前我给很多朋友上课,一起欣赏过这首诗。所以黛玉的这首《秋窗风雨夕》,其实也包含五个主题,就是秋天、秋窗、秋风、秋雨跟秋夜。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首诗: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得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情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霡霡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我们可以看到,黛玉在这首诗中写了她对秋天的感伤。基本上是用一个“秋”字,来贯穿所有的意境。在秋夜失眠的时候,一个人孤独面对着蜡烛,蜡烛的泪一直在流,就像人的眼泪一样。黛玉有一点借蜡烛燃烧自己自喻:自己的生命还如此年轻,可是却在一点点消耗自己的生命。

    我们可能会觉得,如果黛玉不这么敏感,不这么感伤,那么她的身体兴许会好一点,也许能活得久一点。可是对于黛玉来讲,她只想活得灿烂、美丽,就像蜡烛一样,而不要求活得多么长久。这里面有一个隐喻,隐喻我们的生命有两种不同的选择:想要活得圆满,活得长久,就不能那么敏感、那么投入;如果想要自己的生命充满热情,就会消耗自己的生命。在这两种选择难以两全的情况下,林黛玉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们一直觉得林黛玉是一个悲剧角色,她焚诗稿断痴情,用一种决绝的方式斩断了自己对人间的牵挂;可是不要忘了林黛玉也是一个骄傲的角色,她以这样一种结束成就了另外一种完美。因为在《红楼梦》十二金钗里,她是真正完成自己,不使自己的生命遭到践踏的。我们看看薛宝钗后面的命运是什么?她后来嫁给了贾宝玉,可是宝玉并不爱她,然后就离家出走了,所以薛宝钗等于是独守空房的新娘。这是好的结局吗?我觉得未必。

    我相信今天的父母、长辈、老师,没有人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走林黛玉的生命道路,我们都希望她是薛宝钗。可是我今天大胆讲出来,薛宝钗的命运真的比林黛玉更好吗?她嫁给了一个根本不爱她的男人,那个婚姻其实只是一个名分而已。人生有很多不同的向度,《红楼梦》提供给我们不同的角度去看。我们很难比较优劣,或者说也不应该比较,只是不同而已。

    薛宝钗像春天的牡丹花,在后面的章回里,宝钗她们玩一个游戏,每人从签筒里抽出一枝花来,薛宝钗一抽就抽到牡丹。牡丹艳冠群芳,盛开在春天。而黛玉永远是秋天的菊花,淡雅,充满了孤独跟感伤。她们的生命形态完全不一样。

    黛玉“吟罢搁笔”,正打算安寝。“丫环报说:‘宝二爷来了。’一语未了,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斗笠,身上披着蓑衣”,就进来了。

    宝玉的雨衣

    黛玉一见宝玉这身打扮,就笑他说:“那里来的一个渔翁!”但是“宝玉忙问:‘今儿好了?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一面说,一面摘笠脱蓑,忙一手举起灯来,一手遮住灯光,向黛玉脸上照一照,觑着眼睛瞧了一瞧”。你会发现宝玉的这一系列动作,非常有趣,完全像个小男孩。而且只有关系非常亲密的人,才做得出来。眯眼看了之后笑着说:“今儿气色好了。”

    宝玉下雨天的装扮,我想也许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蓑衣”有一点像雨衣,我们小时候常常看到农人披一个蓑衣,是用棕榈的棕编出来的,里面有很细密的手工,所以蛮重的。它分两段,上面肩膀有披的,下面还有围的。因为后来都用塑胶雨衣了,这种老蓑衣就不大用了,我还收了好几件这种老的蓑衣。

    等宝玉脱了蓑衣,里面“只穿着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下露出油绿绸撒花裤子”。这个男孩子很特别,他的衣服几乎都是红色的。注意颜色的对比——红跟绿,非常强烈,充满了热情。我想上美术课的朋友都记得,法国著名画家马蒂斯所代表的野兽派就很讲究色彩对比。

    你会发现,比较有教养、知识层次较高的人,通常喜欢淡雅的颜色,不喜欢强烈的对比色。你如果看到一个大学教授去学校上课,上面穿红的,下面穿绿的,大概会吓一跳。可是民间就比较喜欢强烈的颜色,这可能与他们感官的本能性比较强有关。宝玉虽然是一个富家公子,知书达理,可是从服装上来看,他喜欢强烈的色彩,他喜欢那种对生命很热烈的感觉。用专业绘画的术语来讲,就是色温很高,这样你会觉得比较温暖,有强烈的视觉感受。

    “底下是描金满绣的绵纱袜子,趿着蝴蝶落花鞋”,你看,多讲究。袜子上绣满了花,而且还描了金,鞋子上面也绣着蝴蝶落花的图案。宝玉跟贾母一样,只穿袭人她们亲手做的衣服。黛玉就觉得奇怪:“上头怕雨,底下不怕雨?鞋袜子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子,才穿了来,脱在屋檐上了。”头上的斗笠、身上的蓑衣,还有棠木屐,这是一套雨具。古代的人穿木屐常常里面还要穿一双鞋子,跟我们小时候光脚穿的木屐不太一样。大家看到荷兰的农民在田里工作套的那个木鞋,就是包起来的木屐。他们穿很厚的袜子跟软鞋,然后再套在木鞋里。我们刚去的时候,很喜欢那种鞋,就买了一双,但不太了解怎么穿,很快脚就破皮了。

    黛玉看他这身斗笠、蓑衣做得十分细致精巧,不像市面卖的,就问:“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像那刺猬似的。”宝玉说是北静王送的,还说:“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黛玉说:“我不要它。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儿了。”她才讲完就有一点不好意思,因为她刚刚说宝玉像渔翁,现在又讲自己像渔婆,好像是一对夫妻的感觉,所以“后悔不及,羞的满面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两个小孩子一起玩大的时候,其实对性别差异很模糊,隐隐约约感觉到发育了以后,才想要把这个差异区分开。所以这里面都在讲青春很微妙的一种感觉。

    夜探黛玉透露的生活细节

    “宝玉却不留心”,在那边东看西看,就看到桌子上的诗,“遂拿起来看了一遍,不禁叫好。黛玉听了,忙起来夺在手内,向灯上烧了”。这是非常小孩子的举动,她觉得那个诗有点像日记,记录了自己很私密的心事,她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想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宝玉笑着说:“我已经背熟了,烧了也无益。”不过我有些怀疑,宝玉是不是真的都记得。黛玉就跟他说:“我也好些,多谢你一天来几次瞧我,下雨还来。这会子夜深了,我也要歇着,你且请回去,明日再来。”

    如果我们认为宝玉跟黛玉是男女朋友,他才来看她,其实是有一点小气了。就像怎么解释宝钗跟黛玉是情敌,却也来探病一样。所以宝玉每天几趟的看望,完全超越了爱情。黛玉这个时候下逐客令了。注意下边的动作:“宝玉听说,回手向怀中掏出个核桃大小的一个金表来,瞧了一瞧,那针已指到戌末、亥初之间。”钟表大概是1600年左右传入中国,宝玉这个时候已经在用怀表了。如果我们不细心,就看不到《红楼梦》中有很多这种西洋的东西。乾隆也有许多这种小的钟表,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有一个房间全部是老的钟跟表。光绪皇帝最后被慈禧太后幽禁的时候,因为皇权被剥夺了,他就每天在修那个表跟钟。

    金表上的时间不是用阿拉伯数字显示的,而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戌末亥初之间”大概就是晚上九点刚过的样子。宝玉把表揣进怀里,说:“原该歇了,又扰的你劳了半日神。”然后披蓑戴笠,走了出去。

    刚出去,“又翻身进来问道:‘你想什么吃,你告诉我,我明儿一早回老太太,岂不比老婆子们说的明白?’”黛玉笑着说:“等我夜里想起来,明儿早起告诉你。你听雨越发紧了,快去罢。可有人跟着没有?”两个婆子在外面应道:“有人在外面拿着伞,点着灯笼呢。”如果你把这样的描写想象成一幅画面,会觉得这里的语言非常有趣。

    黛玉说:“这个天点灯笼?”宝玉说:“不相干,是明瓦的,不怕雨。”“明瓦”是指把蚌壳碾碎了加工成类似玻璃的东西,不过比玻璃的透光性差,只能透过微弱的光。“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一个玻璃绣球灯拿了下来,命点上一只小蜡来,递与宝玉,道:‘这个又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这些都是《红楼梦》中的细节,如果大家细心读,就可以看到三百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很多物件,有兴趣的朋友如果把它们记录下来,那么几百年之后的人,就能知道我们现在是怎么生活的了。《红楼梦》很了不起,它完整保留了十八世纪初期贵族生活的面貌。

    宝玉说:“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没点来。”黛玉就嘲笑他:“跌了灯值钱,还是跌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木屐子。那灯笼命他们前面照着。这个又轻巧又亮,原是雨里自己拿着的,你自己拿着这个,岂不好?明儿早送来。就失了手打了,也有限的,怎么又忽然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了!”“剖腹藏珠”是说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惜物伤生,轻重颠倒。宝玉听了,赶忙接了过来,交给一个小丫头捧着,他扶着小丫头的肩,“一径去了”。

    宝玉回去不久,蘅芜苑就有一个婆子打着伞,提着灯,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窝来。你可以看到宝钗做事情就是这么周到——刚刚才讲,当天晚上就送来了。我们注意这个时间细节:晚上。宝钗大概觉得这样的事情不要让别人知道比较好,这是她对黛玉的体贴。如果大肆张扬对别人多么多么好,那个好已经打了折扣。除了上等燕窝,还拿了一包“洁粉梅片雪花洋糖”,就是加了点梅粉、有点酸的外国糖,想让黛玉尝尝。

    那婆子跟黛玉说:“这比买的强。姑娘说了,姑娘先吃着,吃完了再送来。”黛玉忙请她吃茶。婆子说:“不吃茶了,我还有事呢。”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快,夜又长了,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婆子笑道:“不瞒姑娘说,今年我大沾了光了。横竖每夜各处有几个上夜的人,误了更也不好,不如会个夜局,又坐了更,又解了闷。今儿是我的头家,如今园门关了,就该上场了。”你如果留心这些地方,就可以了解在《红楼梦》中,那些下人的夜生活都是怎样过的。

    黛玉听了,笑着说:“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然后赏给她几百钱,说是“打些酒吃,避雨气”。清朝的时候,一千枚铜钱兑换一两白银,所以黛玉给的,差不多是半两银子。那婆子笑道:“又破费姑娘赏酒吃。”“说着,磕了个头,到外面接了钱,打着伞走了。”

    “紫鹃收起燕窝,然后移灯下帘,伏侍黛玉睡下”。不过整个晚上,黛玉一直辗转反侧,起初是感念宝钗对她的好,然后又想到宝玉和自己“虽素习和睦,终有嫌疑”,就是关系再好,也得考虑男女授受不亲,不能像一家人一样。“又听见窗外竹梢芭蕉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幔,不觉又滴下泪来。直到四更将阑”,“四更”是夜里一点到三点,“四更将阑”就是凌晨三点左右。“方渐渐睡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