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论衡-防范信贷风险重在强化管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对农行古浪县支行信贷风险问题的调查

    古浪县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乡镇企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商业贸易不繁荣,是典型的欠发达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近几年来,古浪支行不断增加信贷投入,搞好金融服务,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贷款存量已占全县金融业贷款总量的三分之二。但由于不良信贷资产不断增加,已严重影响自身的经营效益和商业化经营步伐。笔者对农行古浪县支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进行了实地涮查,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贷款质量结构与风险特点

    截至2002年末,古浪农行各项贷款余额19643万元,其中:不良贷款9189万元,占贷款余额的46.8%;不良贷款中次级类贷款1316万元,占不良贷款的14.3%;可疑类贷款4071万元,占不良贷款的44.3%;损失类贷款3802万元,占不良贷款的41.4%。不良贷款的比重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严重影响着古浪支行自身效益的提高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古浪支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及特点:

    (1)在行业分布中,乡镇企业、林业系统贷款风险比其他系统较高。乡镇企业不良贷款占比20.2%,林业系统不良贷款占比13.8%,农业贷款风险最大.农业不良贷款占比36.30%。

    (2)从地区分布看,不良贷款占比最高的营业所达80%以上,最低的营业所为25%,其中城关营业所占比78%,海子滩营业所占比86.3%,土门营业所占比88.1%,大靖营业所占比68.4%。不良贷款占比低于50%以下的营业所有:第一分理处、支行营业部。

    (3)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贷款风险增大的势头还未得到有效遏制。不良贷款绝对额逐年上升,2001年与2000年相比,不良贷款增加1个百分点,2002年与2001年相比,不良贷款增加1.9个百分点。2003年比2002年相比增加5.52个百分点。

    (4)潜在的信贷风险增加。根据市分行审计部门对县支行6个营业单位调查核实和县支行的抽查及自查结果,2003年末不良贷款实际占比达56.2%。

    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是受政策因素、体制变动和不适当的行政干预的影响,致使农行信贷资金不能完全按效益原则合理配置,形成政策性信贷风险。如林业系统的“治沙贴息贷款”、粮食系统的“附营贷款”、供销社的“两棉贷款”、贫困户扶贫到户贷款、灾区口粮贷款、生产队集体分摊贷款等。这类贷款达3806万元,占两呆贷款的40%。由于不适当的行政干预,银行支持了一批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五小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下,亏损严重,有的已被关停,形成不良贷款。

    二是企业改制不规范。由于企业转制、破产不规范,悬空贷款,逃债废债,加速了信贷资产恶化的趋势。有的企业搞兼并联合,兼并方不承担被兼并方的债务;有的供销社搞承包经营,不落实承包人的还贷责任;有的合资企业,以银行贷款充做企业资本金合资人股。这些企业的贷款已被悬空,是有意逃废银行债权的行为,扭亏无望和关停企业逐渐增多,这些即将破产倒闭的企业,事实上贷款难以收回。

    三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及市场变化等因素。企业效益下滑,还贷能力下降。有些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企业基础管理较差,经营粗放,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适应能力很低,如林业系统共有9个林场(站),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全面亏损,除两个林场属天然林保护外,其余5个林场(站)处于半死不活状态,两个林场(站)已经关门,贷款难以收回。在古浪支行所属营业所开户的129户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已关停112户,“两呆”贷款占51%。

    四是乡镇企业负债率高。经调查测算,乡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在80%以上,最高的达184.5%,最低的也在70%左右,这些高负债企业,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维持生计,抗风险能力很差。所占用的大量信贷资金不能流动,有的因经营亏损丧失偿贷能力。有的乡镇企业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用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购置固定资产,搞改建、扩建、转产、技改等项目,致使流动资金被长期占用,形成逾期贷款。

    除了上述客观原因之外,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管理缺陷。

    (1)内部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不适应现代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要求。一是对授信主体缺乏严格的贷前调查。项目评估粗放,银行信贷评估报告,往往是企业可行性报告的“翻版”。缺乏对贷款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独立科学的判断,导致贷款决策失误,留下了隐患。如有的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就出现设计不合理,设备不配套,投资有缺口,不能如期建成投产;有的在投产后其效益与可行性评估报告差距甚大,不能实现银行贷款效益;有的甚至未经认真信贷评估就盲目支持,项目建成即关停倒闭。由于该行属基层经营行,受地域和信息来源不充分的限制。对支持的主要产业、行业、产品所处的宏观市场缺乏科学的分析和预见,客观上助长了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趋向、产品结构不合理和经营风险过大,影响信贷资金的安全归还和增值。二是贷后管理相当薄弱,管理手段落后。有些信贷人员重贷轻收、重贷轻管的老观念还未完全改变,不重视信贷资产质量,没有把信贷管理贯穿到贷款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致使信贷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流失。有的营业所还没有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对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贷款使用情况缺少文字资料,难以经常性的监测和分析企业经营效益和贷款风险,对贷户尚未实行微机管理,预警预防能力差,不能及时发现、估价和处理信贷风险,三是一笔贷款从调查、审查、发放到收回的各个环节中个人责任不明确,“都负责,都不负责”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旦造成损失难以追究个人责任。信贷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操作规程软约束,缺乏一整套量化管理办法,监测考核不力,违章违规问题屡见不鲜。四是制度措施定了不少,但抓落实不够。很多管理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信贷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对这几年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经济、金融法规缺乏认真的学习,还沿用以前的老办法办理业务,造成许多贷款不合法、不合规,银行债权难以依法保护的被动局面。如合同要素不全,抵押担保流于形式,有的要求借款单位和个人自找担保,在借款合同上签字盖章了事,忽视对担保人主体资格和代偿能力的严格审查,对抵押权设定的合法性审查不严,程序不规范、不合法。据市分行审计部门对古浪农行1998—2002年发放的贷款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查出违规违章贷款56笔,金额74万元,分别占审计笔数、金额的11%和25%。其中查出贷款担保抵押不合规定的345笔1745万元,占有问题贷款笔数、金额的31%和28.6%;借款合同不规范,不具备法律效力的359笔2910元,占有问题贷款笔数、金额的33.2%和31.1%。

    (3)贷款条件软化,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过低,负债率过高,抗风险能力低下,加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古浪多数企业和新建项目未严格坚持所上项目规定的自有资金比例,就是低比例的企业资金有些还不到位,有的待银行注入贷款后则设法抽走,将投资风险全部转嫁到银行。有些企业所谓的自有资金并不是企业实有的资本金,而是来源于地方财政的借款,业主向私人借款或并非是企业真正的自有资金,这些企业从固定资产投资到流动资金基本上靠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经营,旧贷无力归还。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又要求银行增加贷款的。形成企业迫使银行贷款的倒逼机制,使银行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继续贷款会形成新的风险,不注入资金企业面临停产,使积欠贷款险上加险。

    (4)信贷人员数量少,整体素质低,不能适应信贷工作的需要。由于信贷人员素质较低,难以帮助和引导企业合理科学地确立项目、选择投资,以减少信贷风险;有的信贷人员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看不懂企业财务报表,发现不了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提不出防范信贷风险的得力措施,有的信贷人员不懂法律知识或知之不多,对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束手无策,对银行现有的信贷规章制度和防范风险要求落不到实处,县支行对企业信贷管理人员调动频繁,形成管理断层。

    三、建议及对策

    加强信贷风险控制主要从加强内部管理人手,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责任目标,努力把信贷风险降到上级行对县支行要求的范围内。

    (1)加快观念转变,增强风险防范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贷款是古浪支行的主要赢利资产。古浪支行2003年利息收入占该行全部业务收入的90%以上。近几年来,随着新旧体制转换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推进,旧体制多年积累的矛盾逐渐暴露,形成大量的经济风险,进而转化为金融风险,使银行信贷风险逐步积聚和显现,成为制约银行经营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不及时加以防范和化解,就会陷入经营困境。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是搞好业务经营、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核心,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感和紧迫感,把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从自身管理找原因,提措施,要从认真贯彻有关法规、信贷制度和强化管理人手,组织协调好信贷、计划、信息电脑、会计等相关部门,落实责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2)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围绕信贷经营,对授权授信的每笔贷款的“三性”、客户的资信状况、经营状况,要加强研究分析,深入现场调查和检查,还要建立贷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有关的经济咨询资料,开发电脑信贷管理系统,为信贷决策提供必要的产业、行业、产品信息,提高前期贷款决策水平。加强贷款跟踪管理,对贷款用途、使用效益、贷款风险进行检查评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还应有一套防信贷风险的经营策略和风险防范机制。

    (3)硬化贷款条件。企业资本金是企业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基础,也是外界衡量企业资信度的重要依据,是银行贷款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严格执行项目资本金管理制度,只有资本金落实后才能发放贷款,达不到资本金比例的一律不能发放贷款。在使用上要坚持先自有(含自筹)资金,后银行贷款的原则,严防企业先用后抽或一开始就留下资金硬缺口,使银行骑虎难下,企业自有资金所占比例愈高,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就愈大。同时,还要求企业有合规合法的确有保证的抵押担保手续,且做到担保企业法人确属信用可靠,有能力担保,抵押物易于处理变现。贷款发放要坚持审贷分离的规定程序,充分发挥信贷评估对信贷资产的保障能力,尤其贷前评估是风险防范的首要环节,直接影响信贷决策,是审贷的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信贷评估体系十分必要,审贷中要认真按贷款条件严格地审查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有没有疏漏,约定是否清楚,对于老客户流动资金贷款也要从严掌握,要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下,销售利润率在10%以上,对高污染的“五小企业”和扭亏无望的亏损企业停止贷款,对于要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贷款,坚持自筹40%资金的前提下,企业要拿出技改概算和效益预期保证书方可贷款。

    (4)强化贷后管理,建立预警预报制度。贷款一经发放,即以存量形态出现,在使用、运转过程中,各项风险因素均由贷前的静态常量变为动态变量,所以必须对企业信用进行动态监控。为防御地方经济风险向银行转移,必须加强贷后的日常管理和风险防范,其有效手段是建立信贷风险的预警预报制度,首先,要注重对贷户的资产流动性,资产负债率、赢利水平、经营状况、产品销售快慢,销货款归行率,贷款的归还及利息结欠等指标进行监控,还要密切关注贷户的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如报表拖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变动、企业改变经营计划,以及与银行合作关系疏远、企业流动资产占用情况,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收回与拖欠等情况,把财务指标的监控分析和掌握的活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和评价企业还贷能力、贷款风险,做到及时、准确、有效地预警预报,并及早采取措施,化解潜在的风险。

    (5)建立健全内控机制。要从落实信贷新规则为主体的贷款管理责任制人手,落实贷款的调查、审查、审批程序;建立以经营行长为中心的贷款管理责任制;一笔贷款从受理开始,经过调查论证、审查、审议批准,涉及多人,责任人有几个,谁是第一责任人,负多少责,一定要有量化的比例,确定相应的责任,形成调查、审查、审批三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责权分明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大稽核监督力度,着重检查发放贷款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对未收回的逾期贷款要查明原因,对调动的信贷管理人员,要认真办理交接手续并进行审计后方能调离,不能一调了之、一退了之,还要建立信贷风险月评制度,对大额贷款和贷款大户进行分析评价,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防范纠正,必须认真实施派驻厂信贷员的规定,做到职责明确,真正发挥作用,将服务与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与企业共兴共荣。

    (6)继续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首先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依靠当地党政抓盘活,实行盘活信贷存量与新增贷款挂钩,以调动各营业所的积极性;对有偿还能力而屡催不还的赖债户。依法起诉,真正做到胜诉一笔,震慑一片;对不良的贷款企业进行分类排队,视情况区别对待,实行一厂一策,立足于帮扶盘活。其次,抓紧清收“三违”贷款,实行专项清收责任制。按照“谁批准、谁经办、谁清收”的原则,逐笔落实清收责任人。直至完成清收任务,第三,近年新发生的违章违规的贷款,不管数额大小,都要逐笔核实,分析原因,查明责任,追回损失。第四,为了调动各方面盘活不良贷款的积极性,要制定激励措施和奖励办法,对于社会人员招标清收的不良贷款,应按规定给予奖励,对于本行员工招标清收的不良贷款,继续实行绩效工资加奖励的政策。对于清收的不良贷款应按收回贷款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7)采取措施降低业企业负债率。负债率高的企业,往往由于没有多少自有流动资金参与周转,造成占用银行大量信贷资金不能流动,不能创造效益,贷款潜伏着很大风险。为了改变企业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维持经营的不良状况,必须采取逐步降低企业负债率的措施,一是要求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的企业,按其销售收入的5%逐月提取准备金,计入成本,专门用于抵补企业流动资金,逐步降低负债率。二是对于申请技改贷款的企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60%,贷款一律实行有效的抵押担保。三是资产负债率高于70%的企业,一律不支持搞扩建、扩大规模、增加负债,四是对高负债率的企业,抓紧清收到期贷款,监控销货款去向,并督促销货款及时归行。

    (8)加强企业转制和破产过程中银行债权管理。在企业转制、改组、联营合资、兼并和破产过程中,要把保全银行债权和落实债权问题列为管理重点,防止和制止企业逃债和悬空银行债权的行为。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债权要参与改革过程,重点是清理和落实改制企业原有债务,并重新签订债务合同、银行债权。并把转制、改制后的企业资金投向、利润分配、落实还贷责任等问题明确落实下来,签订还贷协议书,同时要引导企业少破产、多兼并、多改组、多联合,使企业资产得以盘活和优化组合,走出困境,达到转移贷款风险的目的。坚持依法规范破产的原则,防止在地方保护下出现的假破产、真逃债的各种问题,凡不征求主要债权行意见、不经过债权行同意就实施企业破产的,银行一律不予承认,其呆账不能核销,并且要依法追索银行债权,并向上级行报告。

    (9)调整资产负债比例实行稳健经营。近几年古浪支行资产与负债比例失调,贷差不断扩大,超负荷经营的局面没有改变,这种状况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是防范经营风险的手段,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若长期超负荷经营,必须加大银行经营风险的程度,因此,要考虑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的水平问题,采取措施,逐步调整和理顺资产负债比例关系,否则也会出现资金周转和支付困难。为此,要规范经营,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增加存款、减少拆借,不断调整优化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保持资产和负债的对称关系,直至扭转超负荷经营的被动局面。

    (10)充实信贷人员,提高人员素质。当前信贷管理方式存在人员不足、不稳定和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难以担当起信贷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责任。为此,应采取可行措施,充实一批管理水平高,政治和业务素质较强的人员到信贷管理工作岗位。为了提高信贷队伍整体素质,需要加强信贷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使信贷管理人员掌握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技能,掌握与信贷业务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要求,以适应防范化解信贷风险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需要。

    2004年11月30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