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画一片树叶-肯定你自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成功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一个过程上。每个人只有正视自己,渴望成功,才有无穷无尽的追求动力。

    昂起头来真美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一个成功的人,常常能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扰,一心一意地追逐自己确定的目标。

    阴影是条纸龙

    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手中。一次演讲台上,老师这样讲述了他的故事:

    祖父用纸给我做过一条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仅仅只能容纳几只蝗虫,投放进去,它们都在里面死了,无一幸免!祖父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用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因而,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嘴壳和锯齿一般的大腿,也无济于事。”当祖父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关上龙头,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小青虫们就一一地从龙尾爬了出来。

    黑暗中的人容易感受光线的指引,困境中的人更容易听到成功的呼唤。困境磨砺了人的坚强意志,练就了人的谨慎细心,也磨炼了人对成功的无限渴望。

    自信

    美国着名心理医生基恩博士常跟病人讲起小时候他经历过的一件触动心灵的事:

    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的色彩艳丽的氢气球。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躺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在嬉笑,他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自卑。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他才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他,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回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小孩,旋即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

    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小孩的后脑勺,说:“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形状,而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那个黑人小孩便是基恩。

    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阻止我们成功的往往不是环境,而是我们自己。

    韩国学生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

    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

    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

    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

    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着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伟人和常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伟人对怀疑的嘲笑和对胜利的绝对自信使他们闪耀出了令人折服的光芒。

    永远的坐票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车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只要你坚信自己,不断地去尝试,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一片适合你生长的土地。

    女人的自负

    对于女性的美丽而言,重新认识一下“自负”这个词非常有益,它可以使人坚信,美是自身固有的品质。有人说自负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根据这种解释,如果要避免自负,就必须对自己形象有个“准确”的描述。依靠什么作为描述的标准呢?难道根据世人的眼光来评价自己的外貌是否真的美吗?难道要凭借别人的口味来了解自己完美的程度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为了自己具有美感,女性应该是自负的。

    索菲娅·罗兰在开始演员生涯时,曾有个绰号叫“长颈鹿”。她说,“我的个子太高,而且不协调”,“没有谁认为我有什么特殊美的地方,但所有的人却都知道我很高傲。起初人们只是对信心产生印象,逐渐的,他们认为这就是美。”索菲娅还举了这样一个相反的例子,“我有位女友,她总是太忌自己的身高,以至她给人的印象总想躲起来才好。尽管她很漂亮,但却没有机会显示自己的魅力”。因为缺少自负,女性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可能会走很多弯路。如果对自己的相貌毫无信心,则势必成为某些百货商或美发师、化妆师们怜悯的对象。她们所提出来的,只能是些关于如何打扮得所谓“时髦”的建议。而这些建议一般来说都只是表面的。人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些女性时常随着潮流在变换自己的美,但结果却总是弄巧成拙。

    所有的女性都需要有一种自负感,不追时髦,不盲目模仿他人,努力表现自己的独特的美。

    《草叶集》的出版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着名作家爱默生的演讲激动了年轻的惠特曼:“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呢?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这位身材高大的当代大文豪的一席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讲话使台下的惠特曼激动不已,热血在他的胸中沸腾,他浑身升腾起一股力量和无比坚定的信念,他要渗入各个领域、各个阶三层、各种生活方式。他要倾听大地的、人民的、民族的心声,去创作新的不同凡响的诗篇。

    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它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

    《草叶集》的出版使远在康科德的爱默生激动不已。诞生了!国人期待已久的美国诗人在眼前诞生了,他给予这些诗以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是奇妙的”、“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

    《草叶集》受到爱默生这样很有声誉的作家的褒扬,使得一些本来把它评价得一无是处的报刊马上换了口气,温和了起来。但是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并非那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他的《草叶集》并未因爱默生的赞扬而畅销。然而,惠特曼却从中增添了信心和勇气。1855年底,他印起了第二版,在这版中他又加进了二十首新诗。

    1860年,当惠特曼决定印行第三版《草叶集》,并将补进些新作时,爱默生竭力劝阻惠特曼取消其中几首刻画“性”的诗歌,否则第三版将不会畅销。惠特曼却不以为然地对爱默生说:“那么删后还会是这么好的书么?”爱默生反驳说:“我没说‘还’是本好书,我说删了就是本好书!”执着的惠特曼仍是不肯让步,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是不服从任何的束缚,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他又说:“世上最脏的书就是被删灭过的书,删减意味着道歉、投降……”

    第三版《草叶集》出版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它便跨越了国界,传到英格兰,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要看到自己独特的一面,并且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做到这点,我们一样可以拥有自己的成功。

    侥幸的几率

    一家高级轿车代理商的总经理,决定从两位业务主管当中选出一位来接替他的位子。于是他找来两位候选人,说出他的目的后,布置一项任务,来评估谁会比较合适成为他的继承者。

    老总布置的任务很简单,他说德国原厂50辆最新款的轿车就要运抵,他想给这两位业务主管三个月的时间,看谁卖得最多,谁就是新的总经理。

    只是老总特别向他们强调一点,原厂告知,这款车有一个电子零件有瑕疵,瑕疵现象的发生几率只有50%,但因为这个瑕疵不会影响到行车及安全性,所以原厂没有计划主动召回车子。但是若瑕疵现象真的发生了,则零件要等三个月后,才能运抵并帮客人换修。

    两位候选人都相当有信心,因为根据销售记录,他们两人都具有在三个月内卖掉30辆车的实力。

    但最后的销售状况却出现很大的落差,因为在三个月竞赛期满的时候,其中一个业务主管卖出了49辆,但另外一位却一辆也没卖出。

    老总对这样的结果感到很纳闷,他调出过去三个月来这两位竞争者的销售日报表,他惊讶地发现,两人的来客数及试车数不相上下,但销售量却大相径庭。好奇的老总于是央请一位朋友乔装成顾客,分别向这两位候选人买车。

    经过详细的介绍,并且煞有介事的试驾这款新车后,老总的朋友很满意地向那位已卖出四十九辆的业务主管说:“请问最快何时可以交车?”“可以立刻交车。”老总的朋友回答说两天内决定。

    第二天,老总的朋友向另一位没卖一辆的业务主管试车后,问:“请问最快何时可以交车?”“三个月。”“为何要这么久?”“因为此款车进量有限,我的配额刚好卖完,若您急着要车,我可以介绍您向我的同事购买,他还有最后一辆!”

    老总在听完朋友的叙述后,好奇地找来那位落败的主管,问他为何要将客户往竞争对手那里推。“听说,在卖出去的49辆中,有30辆是你介绍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位主管说:“从员工的角度,我有达成销售的责任,因此不能停止销售这50辆车;但从自己的角度,我无法卖一辆事先知道有瑕疵、却没有零件可以更换的车子给客人,这跟我自己的原则抵触。所以在向客人介绍时,我都如实告知此瑕疵。虽然造成最后别人卖得比我多,但如果他被您选为总经理,就表示您比较在乎业绩,比较不在乎诚信。从职场生涯角度看,我也应该不合适这样的企业文化。”

    就在这个时候,那位卖了49辆车的业务主管走进办公室,脸色不大好看地拿一张文件给老总,说这是德国原厂发的电子邮件,上面写着:“25件备品要再延30天才能交货。”

    这位业务主管不安地对老总说:“又要延30天,我有好多客户吵着要退车!”老总问:“有几位?”业务主管说:“25位。”

    25位刚好是50辆的一半,有趣的50%侥幸几率,逃都逃不掉,50%的零件瑕疵率全部都出现了。

    我们都知道,你若投100次的硬币,正反面的几率各是50%。换句话说,谁都无法左右侥幸的几率,因为它最多只有50%;但剩下的50%却是你可以100%做主。

    在这个故事中,卖出车的业务主管选择50%的侥幸几率,没卖出车的业务主管没有选择侥幸几率。如果你是要买车的顾客,你会跟谁买车?如果你是老总,你会选谁当总经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谁愿意被那50%的侥幸几率击中!

    你想要的轿车

    在每位法律系学生上的第一堂课里,教授会告诉他们:“当你盘问证人席的嫌犯时,不要问事先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相同的训诫也可以用在销售上。辩护律师如果不事先知道答案就盘问证人,会为他自己惹来很多麻烦,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你身上。

    绝对不要问只有“是”与“否”两个答案的问题,除非你十分肯定答案是“是”。

    例如,我不会问客户:“你想买双门轿车吗?”我会说:“你想要双门还是四门轿车?”

    如果你用后面这种二选一的问题,你的客户就无法拒绝你。相反的,如果你用前面的问法,客户很可能会对你说:“不”。下面有几个二选一的问题:“你比较喜欢三月一号还是三月八号交货?”

    “发票要寄给你还是你的秘书?”

    “你要用信用卡还是现金付账?”

    “你要红色还是蓝色的汽车?”

    “你要用货运还是空运的?”

    你可以看见,在上述问题中,无论客户选择哪个答案,业务员都可以顺利做成一笔生意。你可以站在客户的立场来想这些问题。如果你告诉业务员你想要蓝色的车子,你会开票付款,你希望三月八日请货运送到你家之后,就很难开口说:“噢,我没说我今天就要买。我得考虑一下。”

    因为一旦你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就表示你真的要买。就像辩护律师问:“你已经停止打老婆了吗?”这问题带有明显的假设(请注意,这问题不是:“你有没有打老婆?”)。证人席的嫌犯如果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等于自动认罪。

    养成经常这样说的好习惯:“难道你不同意……”。

    例如:“难道你不同意这是一部漂亮的车子,客户先生?”“难道你不同意这块地可以看到壮观的海景,客户先生?”“难道你不同意你试穿的这件貂皮大衣非常暖和,客户女士?”“难道你不同意这价钱表示它有特优的价值,先生?”此外,当客户赞同你的意见时,也会衍生出肯定的回应。

    我认为推销给两个或更多人时,如果能问些需要客户同意的问题,将会特别有效。举例来说,当某家的先生、太太和十二个小孩共乘一辆车子上街买东西时,我会问这位太太:“遥控锁是不是最适合你家?”她通常会同意我的看法。

    接着我会继续说:“我打赌你也喜欢四门车。”因为他们是个大家庭,我知道他们只能考虑四门车。她会说:“哦,是的,我只会买四门车。”在一连串批评车子的性能之后,这位先生猜想他太太有意买车,因为她对我的看法一直表示赞同。

    正因如此,到了要成交的时候,我已经排除先生得征求太太意见的这项因素。然后,我会说服他答应,他们彼此都认为对方想买这辆车,没有必要再召开家庭会议讨论,我也得到这张订单了。

    一种看法决定一种情绪,一种情绪决定一种心态,一种心态决定一种选择,一种选择决定一种命运。

    安然的总裁

    一个城里男孩kenny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100美元买了一头驴,这个农民同意第二天把驴带来给他。

    第二天农民来找kenny,说:“对不起,小伙子,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那头驴死了。”

    kenny回答:“好吧,你把钱还给我就行了!”

    农民说:“不行,我不能把钱还给你,我已经把钱给花掉了。”

    kenny说:“OK,那么就把那头死驴给我吧!”

    农民很纳闷:“你要那头死驴干吗?”

    kenny说:“我可以用那头死驴作为幸运抽奖的奖品。”

    农民叫了起来:“你不可能把一头死驴作为抽奖奖品,没有人会要它的。”

    kenny回答:“别担心,看我的。我不告诉任何人这头驴是死的就行了!”

    几个月以后,农民遇到了kenny。

    农民问他:“那头死驴后来怎么样了?”

    kenny:“我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并把那头驴作为奖品,我卖出了500张票,每张2块钱,就这样我赚了998块钱!”

    农民好奇地问:“难道没有人对此表示不满?”

    kenny回答:“只有那个中奖的人表示不满,所以我把他买票的钱还给了他!”

    许多年后,长大了的kenny成为了安然公司的总裁。

    不要对自我设限,你的心有多高,天就有多高,你的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

    责任感创造奇迹

    几年前,美国着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100名各个领域中杰出人士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让他十分惊讶——-其中61名杰出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至少不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

    这些杰出人士竟然在自己并非喜欢的领域里取得了那样辉煌的业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究竟靠的是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艾尔森博士又走访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纽约证券公司的金领丽人苏珊的经历,为他寻找满意的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苏珊出身于中国台北的一个音乐世家,她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非常喜欢音乐,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够驰骋在音乐的广阔天地,但她阴差阳错地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认真的她,尽管不喜欢这一专业,可还是学得格外刻苦,每学期各科成绩均是优异。毕业时被保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MBA,后来,她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

    如今她已是美国证券业界风云人物,在被调查时依然心存遗憾地说:“老实说,至今为止,我仍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艾尔森博士直截了当地问她:“既然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你学得那么棒?既然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你又做得那么优秀?”

    苏珊的眼里闪着自信,十分明确地回答:“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不管喜欢不喜欢,那都是我自己必须面对的,都没有理由草草应付,都必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那不仅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有责任感可以创造奇迹。”

    艾尔森在以后的继续的走访中,许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类拔萃的反思,与苏珊的思考大致相同——-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常常被安排到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领域,从事了并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时又无法更改。这时,任何的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与明智的选择。正是这种“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的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才赢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从艾尔森博士的调查结论,使人想到了我国的着名词作家乔羽。最近,他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里坦言,自己年轻时最喜欢做的工作不是文学,也不是写歌词,而是研究哲学或经济学。他甚至开玩笑地说,自己很可能成为科学院的一名院士。不用多说,他在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人民做出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贡献。

    一个真正心存理想的人,是不会允许借口成为自己的障碍,不会原谅懦弱成为自己前进障碍的。

    不要往前后左右看

    杰克,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他喜欢创作,立志当个大作家,像山姆一样。山姆,是杰克崇拜的大作家。杰克常常在杂志上看见山姆的名字。杰克发现:山姆非常高产;并且,创作风格多样化;再有,从作品涉及的内容看,其人的知识、见识极其广博。以山姆为偶像,杰克开始了文学创作。慢慢地,杰克也能发表作品了。杰克高兴地努力地写呀写,从趋势上看,他是进步的。然而,写了几年后,杰克沮丧地发现:自己要想赶上山姆,简直是白日做梦。山姆酷似一台创作机器,任意翻开一册新一期的杂志,几乎都可以看见山姆的名字。杰克心想,我就是每天不睡觉也写不出来这么多的作品。另外,山姆那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可以吸引有着不同欣赏癖好的读者,而自己,仅有一种创作风格。最可怕的是,山姆犹如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万事通”,而自己,相比之下,显得懂得太少了。杰克开始怀疑自己了,怀疑自己的才气,怀疑自己的学识,怀疑自己是不是文学创作这块料,怀疑自己能否在这条路上有大发展……

    在种种怀疑中,杰克信心尽失,慢慢地,他远离了创作。他死心塌地做了一名运输垃圾的司机。在奔向垃圾处理场的路上,杰克老了。

    这一天,老杰克到一家杂志社去运垃圾,那其实是一些滞销旧杂志。老杰克随手拾起了一册翻了翻,又看见了山姆的名字。忽然,老杰克想跟杂志社的人打听打听山姆。事实上,除了山姆的名字和他的作品,老杰克对山姆本人是一无所知的。杂志社的人笑着告诉老杰克:山姆这个人根本不存在。我们杂志社把作者姓名不详的文章,一概署名为山姆。其他的杂志社也有这个习惯。所以,山姆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杂志上。

    话未说完,老杰克已然惊得不能动弹了。原来,让他信心尽失、理想破灭、一生黯淡的,竟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

    我们躲藏在自卑的阴影里哀叹,躲藏在不幸的怀抱里抱怨,却从来没有勇敢地面对生活。放下自卑和悲观,拥抱一下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恶劣。

    商人与支票

    年关将近,一个小商人辛辛苦苦地赶出一批货,交给一个新客户。交货之后,左等右等也等不到客户将货款电汇回来。

    过了两个星期之后,小商人终于按捺不住,便亲自搭乘夜班火车,赶到那个客户的公司,苦等几个钟头之后,对方才出现。小商人磨了半天,才取到那笔为数十万元的贷款支票。

    小商人拿着客户开来的现金支票,火速赶到发出支票的银行,希望能够立刻换得现款,准备过年应急之用。不料,当他将支票交给银行柜台小姐时,对方却告诉他,这个账号的户头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往来资金,而且,在那个账号内的存款也不足,他的支票根本无法兑现。

    小商人顿时明白,这是那个刁钻的客户故意为难他的小动作,当下便想再冲回客户的公司,和那客户大吵一架。但小商人做事一向小心谨慎,在准备离开银行之前,向银行小姐简单地讲了自己的窘困状况,并询问柜台小姐,既然他的支票因对方存款不足而遭到退票,那么对方究竟差了多少钱?

    由于他的诚恳,柜台小姐也热心地帮他查询,得到的结果是,户头内只剩下九万八千元,与他的支票金额相差两千块钱。

    果然不出所料,那个客户是存心要和他过不去,看来这笔货款有点悬乎。

    小商人转念想了想,灵机一动,很快地从身上掏出两千元钞票,央求柜台小姐帮他存入那个客户的账号内,补足支票面额的十万元,再将那张支票递进去,终于顺利地取到钱。

    在物欲和规则占据我们内心的时候,记得给善良和激情一条出路,让生命有一个可以自由滑翔的天空。

    拉上窗帘

    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杰斐逊纪念馆大厦落成使用已久,建筑物表面斑驳,后来竟然出现裂纹。政府非常担忧,派专员调查原因解决问题。最初以为蚀损建筑物的是酸雨。研究表明,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作用,该大厦每日被冲洗的次数,大大多于其他建筑,受酸蚀损害严重。

    可为什么要每天冲洗呢?因为大厦每天被大量鸟粪弄脏,那是燕子。

    为什么有这么多燕子聚在这里?因为建筑物上有燕子最喜欢吃的蜘蛛。

    为什么蜘蛛多?因为墙上有蜘蛛最喜欢吃的飞虫。

    为什么飞虫多?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

    为什么繁殖快?因为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

    为什么这里的尘埃适宜繁殖?原来尘埃并无特别,只是配合了从窗子照射进来的充足阳光。正好形成了特别刺激飞虫繁殖兴奋的温床,大量飞虫聚集在此,于是吸引特别多的蜘蛛,又吸引了许多燕子,燕子吃饱了,就近在大厦上方便……

    问题的本原既然已经找到——拉上窗帘。

    假如你同时拥有了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自强的品质、积极的态度和满足的心境,那你已经能感受到成功的气息了。

    希望与成功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当年,美国曾有一家报纸曾刊登了一则园艺所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在当地一时引起轰动。高额的奖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能培植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1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引起轩然大波。

    寄种子的原来是一个年已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当她20年前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不顾八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我们今天都知道的那个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这是奇迹吗?

    当年曾经那么普通的一粒种子啊,也许谁的手都曾捧过。捧过那样一粒再普通不过的种子,只是少了一份对希望之花的坚持与扞卫,少了一份以心为圃、以血为泉的培植与浇灌,才使你的生命错过了一次最美丽的花期。种在心里,即使一粒最普通的种子,也能长出奇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心中存在希望,只要我们心中有一颗希望的种子,那么就一定会创造出奇迹……

    断箭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我一直跨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有些时候形势所逼,能助自己渡过难关的,并非能力与体力,而是毅力。

    过上好日子

    5年前,斯蒂芬·阿尔法经营的是小本农具买卖。他过着平凡而又体面的生活,但并不理想。他一家的房子太小,也没有钱买他们想要的东西。阿尔法的妻子并没有抱怨,很显然,她只是安于天命而并不幸福。

    但阿尔法的内心深处变得越来越不满。当他意识到爱妻和他的两个孩子并没有过上好日子的时候,心里就感到深深的刺痛。

    但是今天,一切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现在,阿尔法有了一所占地2英亩的漂亮新家。他和妻子再也不用担心能否送他们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大学了,他的妻子在花钱买衣服的时候也不再有那种犯罪的感觉了。下一年夏天,他们全家都将去欧洲度假。阿尔法过上了真正的生活。

    阿尔法说:“这一切的发生,是因为我利用了信念的力量。5年以前,我听说在底特律有一个经营农具的工作。那时,我们还住在克利夫兰。我决定试试,希望能多挣一点钱。我到达底特律的时间是星期天的早晨,但公司与我面谈还得等到星期一。晚饭后,我坐在旅馆里静思默想,突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可憎。‘这到底是为什么?’我问自己‘失败为什么总属于我呢?’

    阿尔法不知道那天是什么促使他做了这样一件事:他取了一张旅馆的信笺,写下几个他非常熟悉的、在近几年内远远超过他的人的名字。他们取得了更多的权力和工作职责。其中两个原是邻近的农场主,现已搬到更好的边远地区去了;其他两位阿尔法曾经为他们工作过;最后一位则是他的妹夫。

    阿尔法问自己:什么是这5位朋友拥有的优势呢?他把自己的智力与他们作了一个比较,阿尔法觉得他们并不比自己更聪明;而他们所受的教育,他们的正直,个人习性等,也并不拥有任何优势。终于,阿尔法想到了另一个成功的因素,即主动性。阿尔法不得不承认,他的朋友们在这点上胜他一筹。

    当时已快深夜3点钟了,但阿尔法的脑子却还十分清醒。他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他深深地挖掘自己,发现缺少主动性是因为在内心深处,他并不看重自己。

    阿尔法坐着度过了残夜,回忆着过去的一切。从他记事起,阿尔法便缺乏自信心,他发现过去的自己总是在自寻烦恼,自己总对自己说不行,不行,不行!他总在表现自己的短处,几乎他所做的一切都表现出了这种自我贬值。

    终于阿尔法明白了: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话,那么将没有人信任你!

    于是,阿尔法做出了决定:“我一直都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二等公民,从今后,我再也不这样想了。”

    第二天上午,阿尔法仍保持着那种自信心。他暗暗以这次与公司的面谈作为对自己自信心的第一次考验。在这次面谈以前,阿尔法希望自己有勇气提出比原来工资高790甚至1000美元的要求。但经过这次自我反省后,阿尔法认识到了他的自我价值,因而把这个目标提到了3500美元。

    结果,阿尔法达到了目的。他获得了成功。

    自信是一根柱子,能撑起精神的广漠的天空;自信是一片阳光,能驱散迷失者眼前的阴影。

    失约

    魏特利有幸在年少时,便学会了自立自强。他父亲在二次大战时身在国外,当他九岁时,在圣地亚哥附近,有一个陆军制炮兵团,驻扎的士兵和他成了好友,以消磨无聊的闲暇时间。他们会送魏特利一些军中纪念品,像陆军伪装钢盔、背带及军用水壶,魏特利则以糖果、杂志,或邀请他们来家中吃便饭,作为回赠。

    魏特利永难忘怀那一天,他回忆道:

    “那天我的一位士兵朋友说:‘星期天上午五点,我带你到船上钓鱼。’我雀跃不已,高兴地回答:‘哇哈!我好想去。我甚至从未靠近过一艘船,我总是在桥上。防波堤上,或岩石上垂钓。眼看着一艘艘船开往海中,真令人羡慕!我总是梦想,有一天我能在船上钓鱼。噢,太感谢你了!我要告诉我妈妈,下星期六请你过来吃晚饭。’”

    “周六晚上我兴奋地和衣上床,为了确保不会迟到,还穿着网球鞋。我在床上无法入眠,幻想着海中的石斑鱼和梭鱼,在天花板上游来游去。清晨三点,我爬出卧房窗口,备好渔具箱,另外还带备用的鱼钩及鱼线,将钓竿上的轴上好油。带了两份花生酱和果酱三明治。

    四点整,我就准备出发了。钓竿、渔具箱、午餐及满腔热情,一切就绪——坐在我家门外的路边,摸黑等待着我的士兵朋友出现。”

    “但他失约了。”

    “那可能就是我一生中,学会要自立自强的关键时刻。”

    “我没有因此对人的真诚产生怀疑或自怜自艾,也没有爬回床上生闷气或懊恼不已,向母亲、兄弟姊妹及朋友诉苦,说那家伙没来,失约了。相反的,我跑到附近汽车戏院空地上的售货摊,花光我帮人除草所赚的钱,买了那艘上星期在那儿看过、补缀过的单人橡胶救生艇。近午时分,我才将橡皮艇吹满气,我把它顶在头上,里头放着钓鱼的用具,活像个原始狩猎队。我摇着浆,滑入水中,假装我将启动一艘豪华大油轮,航向海洋。我钓到一些鱼,享受了我的三明治,用军用水壶喝了些果汁,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妙的日子之一。那真是生命中的一大高潮。”

    魏特利经常回忆那天的光景,沉思所学到经验,即使是在9岁那样稚嫩的年纪,他也学到了宝贵的一课:“首先学到的是,只要鱼儿上钩,世上便没有任何值得烦心的事了。而那天下午,鱼儿的确上钩了!其次,士兵朋友教给我了,光有好的意图并不够。士兵朋友要带我去,也想着要带我去,但他并未赴约。”

    然而对魏特利而言,那天去钓鱼,却是他最大的希望,他立即着手设定计划,使愿望成真。魏特利极有可能被失望的情绪所击溃,也极可能只是回家自我安慰:“你想去钓鱼,但那阿兵哥没来,这就算了吧!”相反的,他心中有个声音告诉他:仅有欲望不足以得胜,我要立刻行动,要自立自强,自己开发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沃土——潜能。

    要战胜别人,首先须战胜自己。你的心态决定着你的能力,你认为你能做多少你就能做多少。

    痛苦积聚力量

    有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然而,她不幸患上了骨癌。为了保住性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后来,癌细胞扩散,她先后又失去了乳房和子宫。

    一而再,再而三的厄运降临到她的头上,她哭泣过、悲伤过,却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梦想,她一直告诫自己:“轻言放弃,就是失败,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最后,她不但没有被病魔打倒,相反,她以顽强的斗志和无比的勇气,排除万难,终于为自己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其中包括获得了1988年冬季奥运会的冠军,还在美国历届滑雪锦标赛中共赢得29枚金牌。后来,她还成为攀登险峰的高手。她就是美国运动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着名滑雪运动员——-戴安娜·高登。

    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自我设限。

    蜘蛛的启示

    19世纪初,一支英国大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军队击溃,这支军队的将领们落荒而逃。其中一位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脚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又一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被这个小精灵震撼了,深受鼓励,后来重整旗鼓,厉兵秣马,终于在滑铁卢之役打败了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将军。

    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17岁丧母,32岁失聪,接二连三的打击没有击倒他。他的主要作品竟大都作于失聪之后。牛顿,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便辍学在家,但一样成为人类光明的使者,成为自然界一些最重要规律的发现者。

    成就只会向敢于想象、勇于挑战的人微笑。只要你觉得你“能”,你就有无限可能。

    取得成功

    华特和丽莎这对年轻夫妇,不久前还以为成功指日可待,当华特拿到心理和企管硕士学位时,他以为自己日后就可以从事管理公司人际关系咨询,或执行与监督有关的工作。然而短期内,事情却与他预期的有所出入,华特别无选择,只好暂时将希望束之高阁,这一晃就是好几年。华特是个德国人,这段期间除了当翻译,似乎也没有其他出路。

    他和丽莎两人都梦想能搬回德国,如此一来,不但可与家人团聚,丽莎更可借此学习德文及当地文化。他们一心想回德国,计划在那里找一个高薪的工作,并趁两人还是丁克族时好好四处旅游。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德国找工作,登报求职、寄履历表,让雇主知道他们强烈的工作意愿。就在离德返美的前一天,正当所有履历表都石沉大海时,华特突然接到一个面试电话。

    “我们一定能美梦成真!”丽莎兴奋得大叫。

    可是华特却显得十分谨慎。

    “别高兴得太早,”他说,“丽莎,这不过是个面试而已。

    面试结束,华特和丽莎如期返美等候通知。一个星期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丽莎这时开始感到不耐烦,她焦急地催促华特打个电话去问问情况,然而华特心里明白,他得等到公司主动跟他联络才行。在圣诞节前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终于告诉华特,他们要雇用他,只是公司的决策过程太慢了。经过数个月的漫长等待,两入终于美梦成真。这份工作薪水优厚,升迁可期,同时公司还愿意协助华特还清助学贷款及迁徙费用。再也没有什么工作比这次更好的了。

    华特和丽莎乐疯了,他们终于达成心愿。

    华特接着前往德国开始新工作。就当地的工作条件而言,这是个令人称羡的职位,华特和丽莎都觉得十分满意。华特有两个月的试用期,看看双方是否合适,这时,丽莎也辞去工作,准备搬家。

    可是当华特开始工作后,对公司及工作总有一种不安感,有些事情好像不太对劲,他很怕心里出现“回美国算了”的念头,因为事情演变至今,早已无后路可退。最后他终于了解自己再也无法漠视这种感觉。

    有天晚上华特走了好长一段路,反复思考这个情况,当他确知目前的新工作根本就不适合他时,华特不禁放声大哭。然而除了悲伤,华特也为自己理清了思绪而感到欣慰。

    第二天华特走进总裁办公室,递了辞呈。总裁很惊讶,而且也有点失望,可是除了接受也别无他法。“你为什么要离开?你以后该怎么办?”总裁不解地问。

    接着华特对自己在这段时间看到的公司问题——向总裁报告,并且告诉他这份工作和原先预期的不太一样,华特接着说,他计划开一家咨询公司。华特自信及坚定的口吻让总裁印象深刻,于是他问华特:“要是你当了咨询师,你会怎样为公司解决问题呢?”

    华特想了一下,因为他尚未完全勾勒出蓝图,不过仍按长期的思考模式回答。华特告诉总裁,思想如何创造实际,而每个人内心其实都有驱动力、常识和其他特质,这些足以使人成为有效率的职员。总裁对华特的话感到很有兴趣,遂问华特是否愿意当他和公司的咨询师。瞧,多快!华特马上就有了第一位客户。

    华特离开德国前,和总裁做了一整天的训练课程,并规划日后要将这套心智运作原则和安宁心智的方法传授给公司各阶层主管。截至目前为止,华特已走访了13个国家,训练对象超过2000人。华特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不仅为原公司进行咨询工作,业务更扩展至德国及法国其他公司。

    想不到原本想傻傻地辞掉工作,到最后事情却出乎两人意料之外——当了咨询师的华特不仅赚进大把钞票,还有上班族渴望的自由,他在两个国家之间如鱼得水。丽莎也如愿在德国待上几个月,并趁华特到各国工作时,四处游览。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重要的抉择面前不仅需要智慧的分析,更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气与信念。

    心理学家的分析手记

    这是一位心理分析家的手记,它记录并分析了这样一件事。

    “去他的,我真不敢相信现在的驾驶有多不小心!”这正是米兰达一大早开着车进城工作途中的例行抱怨。这也是米兰达典型的星期一,在高速公路遇上大塞车。他努力地想切进左线车道,可是开着蓝色别克的女人却坚持不让他插队。“又碰到个笨蛋!”米兰达紧握方向盘,一股气冲到脑门,“这个早上一路都是些笨蛋!”

    方才那辆别克车的女驾驶显然对愤愤不平的米兰达视若无睹,只见她拿起眼线笔对着后照镜描着左眼。为了要引起她的注意,米兰达一面生气地按着喇叭,一面挥舞着拳头,没想到她也隔着车窗向米兰达挑衅:“随便你了,兄弟。”两人于是干上了。

    米兰达喃喃自语:“好吧,女人,这回你可是遇到对手了!”此时他看到一个可以切入右线车道的机会,米兰达换到四档,从右侧惊险地超过一辆红色福特,遥遥领先。

    “太棒了!”米兰达沾沾自喜。不过他显然尚未悟透,他就算赢了这场小小的较劲,依然是个大输家。在高科技公司上班的他会和以前一样,气急败坏地赶到办公室,带着坏心情过完这一天。

    如果我们深入了解米兰达的思维,会发现他的内心充满着批判、不耐烦与焦躁。对他来说,其他的驾驶者都是“敌人”,起码也是他生活步调的破坏者。米兰达认为,开车上班就像陷入战区一样,亦步亦趋的同时不忘大声谴责混乱的一切。

    米兰达并不知道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他开车上班的不愉快经验有何关联。他觉得他对“外在环境”的反应很自然!完全不晓得他的心灵生活筑于自己的“内在世界。”一旦米兰达了解他的所有体验真正源于何处,他看待交通的角度又将如何?

    在理想的世界里,交通永远平衡顺畅,驾驶者将永远是彬彬有礼,大家永远不会因为气候或事故而迟到。很不幸的是,这个“理想国”仅仅存在于人类的梦想里。在现实世界中,交通事故频传、天气变幻莫测、大家并非永远都谦让有礼。可是我们开车上路,面对事故频仍的日常公路,其实可以选择自己的心境——我们不总是处于心理的“交叉路口”吗?

    如果米兰达现在知道他愤恨的源头,他会如何处理上述的状况呢?星期一早晨缓慢的行车速度,让他心浮气躁。如果他不加速前进,担心可能迟到,一想到这,他开始紧张,他注意到自己的肩膀肌肉紧崩,怒火中烧。

    米兰达体验自己不耐烦、生气、不舒服的感觉正是意念传达给他的信号,他必须适时调整这些怀疑。就如同开车骤然切到隔线车道会听到撞击声一样,这种情绪上的警告无疑给米兰达当头棒喝,让他知道自己正往错误的思考模式领域前进。如果他继续下去,那么终将出现“公路激怒症候群”。

    仅仅是认清当下的思考,米兰达便能在心理上换挡重新上路。与其把别克车里的女人视为敌手,不如对她的一心二用感到新鲜有趣。他知道她太专注画眼线,才对米兰达变换车道的意图毫不知情。因此米兰达暂缓切入左线车道,让这位女士先行后再开始行动。他甚至还会为自己浪费了10秒钟的时间在那儿生闷气、影响开车和上班心情感到好笑呢!再一次,

    米兰达了解他自身的意念能创造愤慨的世界,也能打造安宁的心境。

    人的灾难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为我们服务,拿住刀刃则会割破我们的手。

    寻找快乐

    约翰在法国中西部长大,其父母靠经营果圃把约翰养育成人,这种一年到头辛勤耕作、劳碌的农家生活,无疑对约翰日后的自我要求及情绪转换影响深远。如果约翰没有把事情做完,约翰会觉得怠惰、沮丧,有罪恶感。可是不论约翰做了多少,心里老是有股力量驱使约翰去完成更多更多的事。于是约翰对实际工作感到压力重重、精神透支且枯燥乏味。

    长大以后,约翰对工作的态度就是不断地保持生命力。约翰太太对于约翰能在一天内完成许多事情感到惊讶不已。约翰可以在几小时内就把屋里打扫干净,用一个上午写好一份工作报告,花一天时间种下所有花种,但心里却觉得索然无味。而且约翰只要一坐下来放松心情便觉得罪恶惶恐,会一直想着总还有件事没做好,这种念头一直持续到一日终了。

    对约翰而言,生命中最艰难的挑战便是呆坐。

    长久以来,约翰的心一直不停地转动思考,因此坐在海边体验一切,看看绮丽的海景、嗅嗅清凉的海风、听听动人的海涛,对约翰来说皆是新尝试。约翰一直害怕如果自己不能加快脚步,就会变得懒惰而且无法做好任何一件事。这种想法让约翰沮丧透了,所以约翰总是让自己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只有在消掉工作表上已完成的事项后才会觉得有一丝轻松。

    那天,约翰记得很清楚,自己是如何凝神静听。约翰那时正在佛罗里达州实习,参加为期三周的心理学新发展课程。

    起初的两个星期,约翰对上课内容有一箩筐的问题,约翰不过是想借此学到更多咨询方面的新观念和方法,但是很糟糕,约翰尚未找到其中要决,而课程指导员却一直告诉约翰只要放松心情专注倾听就可以了。

    “下午放自己一个假到海边去吧!”课程指导员说。

    约翰对他的动机十分怀疑。多诈啊!要约翰一整个下午待在海边,那种不做事的感觉多令人害怕啊!约翰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约翰于是和他据理力争,因为只剩下一个星期了,约翰不觉得还有时间浪费,难道约翰不该更努力一点吗?去海边做什么?

    可是约翰也想到,到海边走走又不会让他少掉一块肉,还可以享受假期!或许他是对的,约翰可能真该学学如何放慢脚步。

    隔天,约翰和妻子一起漫步海边,感到快乐无比。但过了一两个小时,约翰的焦虑开始出现,无论觉得有多不舒服,约翰知道必须秉持信念,而且得相信指导员告诉他如何放松心情的那一套。

    当晚,约翰睡得很沉。半夜3点约翰自梦中清醒,顿时恍然大悟。

    “亲爱的,快起来。”约翰边说边把妻子摇醒,“我想通了!我终于明白他说的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是约翰第一次清楚地知道顺其自然和不去强求意念。原来在睡眠中,心智放松了,理解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一切看来真是太简单、太不可置信了。

    约翰回到明尼苏达州,日子又和以前一样,可是那晚触动心灵的感觉却依然持续着。

    有个星期六,约翰又忙着做事,这回约翰清楚他得赶着做,于是约翰停下来,做了个深呼吸,找到头绪。约翰告诉自己,或许该试试这个方式,看看是否真的可行——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把每件事做好,而非处于以往紧张高压的环境。

    约翰带着这种新想法过了一天,每一次只要一发现到自己的紧张,心里便很清楚地告诉自己该停下来休息一下。当然,一天结束后,工作比预期进行的速度还要快。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一整天约翰都好快乐,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一点也不觉得累。

    生命是一种信念,信念是一把火。充满信念的人生一片光明,怀有信念的人生充满激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