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文学精品选-闻一多简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等。湖北黄冈浠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诗人、学者。

    闻一多出生在一个诗书世家,他的父亲是清末秀才,具有维新思想,受家庭影响,他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04年,他在父亲安排下进入私塾读书,除熟读《三字经》《幼学琼林》《四书》等旧学外,还采用当时新编的教材,学习国文、历史、博物等课程。

    1910年,闻一多进入武昌两湖师范附属小学读书,他在课余热心阅读各种报纸和介绍西方文学的书刊。1912年春天,他考取北京清华学校。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1913年,他进入北京清华学校中等科学习,其间和同学自编自演独幕话剧《革命军》。1914年,他担任《清华周刊》编辑。随后他开始在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7年,闻一多从清华学校中等科毕业,进入高等科学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手书岳飞的《满江红》,贴于学校。他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中,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拓荒者之一,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

    1920年4月,闻一多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他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后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写成了《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

    闻一多在清华学习期间,在所作的《李白之死》《红荷之魂》等诗中,成功地运用中国传统诗歌题材和形象词汇等,抒发他心中的理想与爱情,很有影响性。

    1922年7月,闻一多赴美留学,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等处接受西洋美术教育。其间,他对新文学特别是新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与著名作家梁实秋合著了《冬夜草儿评论》,表现了他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