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之谜-历史上着名的海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海上“罗宾汉”——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

    观点: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是“粮食兄弟”同盟最大胆的海盗之一,对有些人来说他只是一个可怕的海盗,但在另一些人眼里他是“海上的罗宾汉”,劫富济贫、义薄云天。

    “我的伙伴们多少年跟我出生入死,在死亡来临时,我愿意用我的头颅为他们请求宽恕,请允许我的伙伴们在断头台旁站成一排,当我的人头落地,我的身体绕着我的伙伴走上一圈之后,我所经过的人就请你们免去他们的死刑”——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在死刑前的表白,真不愧是被称为“粮食兄弟”的侠盗,义气为先。

    14世纪下半叶,在北欧出没的海盗们活动猖獗(这时已经不是维京海盗的时代,全是散兵游勇肆虐北欧本土)。无数个“单干”的海盗团伙各行其是,他们几乎全部来自北欧的港口。这些熟悉大海的海盗队伍令所有在北海来往的船只望风而逃。在北欧的海岸线上,几乎没有一艘从事海上贸易的船只能在反抗之后得到他们的宽恕。

    当时,在丹麦女王玛格丽特强烈的扩张欲望之下,无数反抗的挪威人和瑞典人死于非命。自1389年春天以来,丹麦人从周边农村开始,形成了一个隔离着瑞典城市的严密包围圈,使被围困的瑞典人只剩下海上一个通道。于是,斯德哥尔摩的居民们只好求助于海盗以抵抗丹麦人的入侵。

    为了援助瑞典的港口城市,梅克伦堡公爵在1391年以瑞典国王的名义发布了一个公告:“所有在海盗行为中因反抗丹麦王国和挪威王国而进行抢劫、偷盗和纵火,但同时向斯德哥尔摩提供援助的人,可以在维斯马和罗斯托克领取特许证。”这样海盗们就可以全副武装地自由进出这两个港口,同时也保证他们的战利品万无一失。

    这个特许证使得很多海盗船长愿意突破丹麦人的封锁线,给被围困的斯德哥尔摩居民提供了必需的食品,从而诞生了海盗们所谓的“粮食兄弟”联盟。这是一个由古老的北欧贵族、瑞典国王的亲属、北欧海盗们组成的联盟。虽然维京人的余威已不再,但是北欧海盗凭借血统里的野性仍旧能够在海面上恣意纵横。

    在“粮食兄弟”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他最先是因帮助斯德哥尔摩城赶走丹麦舰队而出名的。他使用巧妙的战术把食物顺利的送进了斯德哥尔摩,并联合其他几路舰队同时夹击丹麦人,大乱阵脚的丹麦舰队一下子就被击退了。施托尔特·贝克尔成为了解救斯德哥尔摩的英雄。因为这次胜利,他不仅获得了极大的名声,还获得了瑞典王室的嘉奖——奖品是一张“合法海盗证书”。凭借这份证书,他从此以后可以逃脱法律的惩罚,从而能放心大胆地去抢劫船只。战斗结束后,凭借这份“合法的文件”,海盗们不但劫掠丹麦的船只,并开始劫掠每艘在海上从事贸易的船只。

    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之所以能载入北欧地区的史册,是因为后来他成了“粮食兄弟”同盟最有胆识的海盗头目之一。他出生在德国的维斯马,常年指挥着50多艘船只在北海至波罗的海劫掠。但他经常只劫掠富人,然后把劫夺的财富赠送给穷人。

    1392年对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来说,是个巨大的转折点。这一年,“粮食兄弟”

    同盟夺取了独立的波罗的海岛屿高特兰岛。这个岛虽不大,但在当时却不属于任何国家,因此他们在这里活动非常安全。又由于这个岛位于波罗的海北部海上商路的要冲,是很多航线的起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而高特兰岛成了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海盗团伙的大本营,“粮食兄弟”的参与者们甚至开始把他们的组织向“国家”的形式发展。连当地的土著人都要向他进贡。

    当投奔施托尔特·贝克尔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个团伙也就日益强大。为了维护一个庞大海盗团体的正常纪律,施托尔特·贝克尔制定了很多规定。而海盗们必须绝对服从,不然就会被处以死刑。他们不允许任何一个妇女进入这个团队,一旦发现就会被绞死。每次抢劫回来,他们都会将虏获的物品堆在一起运回岛上,然后统一分赃。

    由于他和政府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许多受到追捕的海盗都逃到他这里来,为此政府也十分头疼。

    “粮食兄弟”在海上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在1393年4月,他们甚至冒险对挪威南部一座富裕的贸易城市卑尔根发起进攻,洗劫并烧毁了这座城市。在海上肆虐的过程中,他们不但积聚了数量众多的西方国家的珍贵物品,而且还攫取了巨大的金银宝藏。为了把抢来的金银财宝尽可能多地运走,海盗们掏空船桅杆,把大量的黄金熔铸成金锚链,藏匿其中。

    瑞典政府终于无法忍受施托尔特·贝克尔的嚣张了,他们正式宣布他不再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都有权力杀死他。于是施托尔特·贝克尔和政府彻底决裂了。为了打击他,政府特地从德国请来了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他曾经为汉萨同盟服役过,有着丰富的缉拿海盗的经验。但是这时的施托尔特·贝克尔已经拥有了不可小视的实力,他轻松地化解了来自政府的威胁,令德国指挥官失败而归。

    “粮食兄弟”在北海肆无忌惮的海盗行为终于激怒了两位强者——英格兰国王理查德二世和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他们为了打击海盗活动而联合起来。1401年夏天,当施托尔特·贝克尔率领着“粮食兄弟”的船队在北海航行时,遭到英格兰船只伏击。经过一场激烈的海战,海盗们最终遭到惨败。在这场战斗中,包括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在内共有73名海盗被投进监狱,40名海盗被打死。

    1401年10月,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和他的72名海盗兄弟一起被押往德国格拉斯布鲁克,被判处砍头的极刑。施托尔特·贝克尔曾向汉堡的议员提出用像花环一样美丽的金锚链及无数金币,再加上向汉堡捐赠一个金质的教堂钟楼楼顶,来赎买海盗们的自由。但这个请求被断然拒绝,所有海盗人头落地。随后,他们血淋淋的头颅被一排排钉在木桩上示众。

    汉堡的议员当时确信,不论采取什么手段,他们总会找到施托尔特·贝克尔的宝藏。但直到今天,那个德国海盗船长的所有财产仍然下落不明。据说,海盗们把金锚链扔进了沼泽里,而其他不计其数的金银珠宝则被藏在吕贝克和罗斯托克之间不同的地方。进入20世纪以来,受到宝藏吸引的探险家和寻宝者们先后找到了这几个可能的地点,却未发现这笔宝藏。

    还有传说讲,施托尔特·贝克尔的海盗船“红色魔鬼”号被一个普通的渔民买了下来,他想把船的船板、船舷和桅杆做成木柴。在锯断三根桅杆时,在凹处发现了大量的金币和银币。

    但这个渔民并没有留下宝藏,而是把装满财宝的桅杆埋到了一个秘密的地方。

    “自以为是的家伙,永远别想得到我的财宝”——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的临终预言为“粮食兄弟”的宝藏留下了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

    玛格丽特一世(1353年~1412年)出生于丹麦沃丁堡,是丹麦、瑞典和挪威女王,她建立了统一丹麦、瑞典和挪威的卡尔马同盟。在所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历史上,玛格丽特一世均起着一个中心作用。她是中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史中最伟大的妇女之一。玛格丽特一世毕生致力于统一北欧各国。她的父亲瓦尔德马四世死后她的未成年的儿子奥拉夫三世成为丹麦国王。但实际上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已经是丹麦的真正统治者了。奥拉夫三世死后她正式成为丹麦女王。1380年,她的丈夫哈康六世死后她又获得了挪威的王位。最后,她通过战争征服了瑞典。

    汉萨同盟

    汉萨同盟是以德意志北部城市为主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1367年成立以吕贝克城为首的领导机构,为了抵御抢劫者和海盗的袭击而结盟,有汉堡、科隆、不莱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贵族参加。拥有武装和金库。汉萨同盟成立之后,其宗旨很快从镇压海盗、打击掠夺行为和取消不合理的通行税等保护商业的行为转至在海外扩展商业势力,垄断商业利益,压制来自同盟外的德意志城市以及来自英国、俄罗斯和佛兰德本土的商业竞争。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

    红胡子兄弟——巴巴罗萨

    观点:巴巴罗萨是基督徒的死敌,是历史上最大的私掠海盗之一,被奥斯曼帝国称为“海上的萨拉丁”,他在北非阿尔及尔地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海盗王国。

    巴巴罗萨就是“红胡子”的意思,这个绰号成为了红胡子兄弟纵横海域的赫赫声名。

    他们一共有四兄弟,其中最有名气的是老三巴巴罗萨·海雷丁。海雷丁生于1466年,而他的名字也不是本名,而是后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赐予的,“Hayreddin”

    意为“信任的美德”。

    巴巴罗萨的父亲雅库布·雷斯是一名土耳其穆斯林,他是一名陶工,买了一艘船用于贸易。四个儿子都帮忙过父亲的生意,其中老二奥罗主要负责开船,而海雷丁则帮着做陶器。

    四兄弟成长于海岛上,对海洋贸易都很有兴趣。但最开始,老大以撒克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并没有出海;老二奥罗带着最小的伊拉亚斯一起出海贸易,海雷丁则单独行动。

    老二奥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除了土耳其语以外他还精通阿拉伯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以及希腊语,兄弟两人主要在叙利亚、安纳托利亚、埃及等地进行海上活动,海雷丁则在爱琴海发展。

    非常讽刺的是,海雷丁与他的兄弟们之所以成为海盗,是因为他们的商船队一再遭到与奥斯曼帝国为世仇的“圣约翰骑士团”打劫。在一次从的黎波里至黎巴嫩的返回途中,奥罗的船队遭到圣约翰骑士团的攻击,结果弟弟伊拉亚斯在混战中被杀死,他本人则受伤被俘,并被关押在监狱里差不多有三年的时间。后来,海雷丁得知消息,开始学习海战来对抗这些名为“圣约翰骑士团”的基督教海盗,终于将哥哥救出。

    奥罗不甘心就此放弃海上生涯和为弟弟复仇,试图东山再起,他先后获得了土尔其王子和马穆鲁克苏丹的赏识并获得船只支持。1503年,海雷丁决定把自己的船队与哥哥合并,共同进退。

    1504年,兄弟俩获得北非苏丹的准许,以突尼斯港口拉古莱特作为基地进行海盗活动,所得的三分之一归苏丹所有。于是不少来自教皇领地的船遭了秧,甚至一艘西西里的军舰也被他们俘虏了,上面满载着来自阿拉贡的380名西班牙士兵和60名骑士。随后,奥罗兄弟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洗劫了罗马教皇两艘满载艺术品和财物的大型战船,并在北非沿岸招摇过市,此举让他们成为阿拉伯人的英雄,却变成基督教世界的公敌。

    1505年,奥罗兄弟袭击了意大利的卡拉布里亚海岸。这些成就让他们名声大噪,许多有名的伊斯兰海盗纷纷加入麾下。1508年,他们又突袭了意大利的蔚蓝海岸。1509年,四兄弟的老大以撒克也加入了他们的团伙。

    同时,从1504年到1510年这6年间,奥罗兄弟率领舰队把许多穆斯林从西班牙撤回了北非,让他们免于受到西班牙帝国的压迫。这一举动让奥罗获得了很高的名望,人们送给他一个尊称“BabaOru”,意思就是“像父亲一样的奥罗”。不过,这个名称在欧洲大陆变成了“Barbarossa”,也就是著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特烈(他也是个红胡子)的绰号。所以早期的巴巴罗萨主要是指老二奥罗,海雷丁成为巴巴罗萨是后来的事了。

    这时候,强大的西班牙人开始染指北非,他们采用了避重就轻的战略,聪明地避免海上交锋,而是从陆地上攻占了奥兰、阿尔及尔等多个海盗据点,把巴巴罗萨的海盗团包围住,限制了他们的活动。到了1516年,西班牙国王一去世,巴巴罗萨就趁机卷土重来,占领了阿尔及尔。世界史上绝无仅有的海盗王国——巴巴罗萨王朝诞生了。当时因为奥斯曼帝国派人索要赋税和贡品,巴巴罗萨一气之下,一度与土耳其断交。

    西班牙人当然不能容忍一个卑贱的海盗头子挑战他们的权威,他们联合马耳他骑士团,对巴巴罗萨海盗团伙展开围剿。1518年8月17日,双方在阿尔及尔激战。西班牙人在史书上记载,红胡子海盗巴巴罗萨在阿尔及尔之战中已经被西班牙贵族卡玛·雷斯利杀死了;而阿拉伯人的史书却坚称,勇猛的海盗王突出了重围,全身而退,并重新回归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这一悬案至今争议不绝,也有人认为,巴巴罗萨的确在此役战死,也就是老二奥罗,而后面那个复活的海盗王,其实是他最有能力的兄弟海雷丁。

    不管双方如何说,海盗王巴巴罗萨最终又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奥斯曼帝国赠给他精兵2000,他本人又号召了4000水手,在那个时代,如此庞大的兵力已俨然一个强国了。巴巴罗萨继续残酷无情地对西班牙各港口实施洗劫,甚至比以前更为残暴,他掠夺财富、人口,实行焦土政策,留下了“魔鬼海盗”的骂名。

    在1529年,巴巴罗萨立志攻下了阿尔及尔港口的孤岛佩农要塞(这个要塞西班牙人坚守了29年),他用买来的几百门重炮连轰了要塞6个昼夜。占领佩农后,阿尔及尔不攻自破。巴巴罗萨在阿尔及尔建立起了国家规模的海盗统治地位,没有遇到强有力的反抗。

    由于巴巴罗萨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1533年奥斯曼帝国计划进攻维也纳时,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在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封海雷丁为帝国海军元帅,授权其指挥全部帝国舰队,并宣布:“我把所有船只交你指挥,把帝国的海岸托你保卫。”

    第二年,巴巴罗萨就指挥海军将西班牙人全部逐出了北非。被激怒的西班牙皇帝查理五世派出海军名将安德鲁维·多利亚出战,但在1538年9月的普雷维萨湾海战中巴巴罗萨大败多利亚。这场大战后,盛极一时的威尼斯共和国一蹶不振,被迫与苏莱曼大帝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土耳其完全控制了东地中海,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从此被切断了,而巴巴罗萨成了地中海权利无限的霸主。

    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把巴巴罗萨看做是自己的海军英雄,他们的史书也竭力想证明这一点。但从事实来看,他就是海盗。巴巴罗萨后来统率奥斯曼大军,但一直没放弃以劫掠补给的海盗传统,甚至把劫掠的财宝定期送给奥斯曼皇帝。他也是个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人,为了得到一名叫茱莉亚的那不勒斯贵妇,他曾洗劫意大利南部小城桑塔露琪亚;他为了娶得心仪的美女,也曾以屠城相威胁,强迫西西里雷乔城长官将幼女嫁给他。

    1546年7月4日,海雷丁在伊斯坦布尔去世,他的陵寝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金角湾,每一艘经过此处的土耳其船只都会降帆鸣号,向他致敬,这是世界海盗史上空前绝后的殊荣。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为土耳其人所创立之国。创始王为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之大部,西达摩洛哥,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罗马尼亚,南及苏丹。在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日趋鼎盛,在17世纪,其领土达最高峰。而在海雷丁·雷斯(大海盗巴巴罗萨)带领下,土耳其海军掌控了地中海。

    阿尔及尔

    阿尔及尔是现今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首都、港口城市。位于地中海南岸阿尔及尔湾西侧。935年由柏柏尔人、阿拉伯人所建。1526年并入奥斯曼帝国。1830年被法国占领,成为法属北非殖民地统治中心。它有着光荣的反抗殖民主义的战斗历史。1880年后逐渐发展为西北非最大海港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一度为法国临时首都。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它被定为首都。阿尔及尔气候宜人,满城遍栽花木果树,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马克思晚年曾到这里疗养过。

    海上霸王——弗朗西斯·德雷克

    观点:他是环游世界的大探险家,他是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英雄,他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亲信密友……他是大航海时代的无冕之王弗朗西斯·德雷克。

    弗朗西斯·德雷克出身并不高贵,他于1540年出生在英国德文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但他非常聪慧并能吃苦,从最低微的学徒升为水手,最后成长为优秀的私掠船长和英国海军高级军官,而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一直是他的秘密赞助人。

    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1558年即位的时候,英国的现状并不如意。在英法百年战争之后,大量的资源消耗让英国已经濒临穷困边缘。

    同时,英国又要与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明争暗斗,再加上伊莉莎白继承王位的宗教合法性问题颇受争议。在这样内忧与外患的情况下,女王以“英国要以英国的战舰守护”

    这样的想法,私底下大胆的支持海盗活动,表面上又对外声明英国与海盗没有任何关系。就这样逐渐地建立起英国的军队,发展了经济,被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视为眼中钉。

    1567年10月,德雷克和他的表兄约翰·霍金斯带领五艘贩奴船前往墨西哥,由于受到风暴袭击,船只受到严重损坏,被迫就近停靠。港口的西班牙总督先是同意他们进港修理,但之后突然下令攻击,将英国船员全部处死,仅有德雷克和霍金斯逃得了性命。德雷克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向西班牙复仇。

    1572年,德雷克计划避开西班牙海军横渡大西洋,他召集了一批水手乘坐小船偷偷地躲进了巴拿马地峡。像以前的探险家一样,他们横穿了美洲大陆,第一次见到了浩瀚的太平洋,在南美丛林里他们蹲守了近一个月后,抢劫了西班牙运送黄金的骡队,又抢下了几艘西班牙大帆船,并于1573年春成功的返回了英国。德雷克成为了英雄,在港口城市普利茅斯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被誉为“自由英国的旗手”。这次行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获得黄金,更重要的是德雷克证明了西班牙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他受到女王的召见,并很快成为了女王的亲信。因为之前女王下密令招纳私掠船主劫持西班牙商船,德雷克是第一个参加的人。德雷克还是继麦哲伦之后,第一位完成环游世界一周的英国探险家。德雷克在海盗时期,便探险过许多地方。

    1567年,德雷克第一次探险航行,从英国出发,横越大西洋,到达加勒比海。

    1569年,第二次探险航行,从第一次到达的加勒比海再往前,到达了中美洲,当然,沿路也掠夺了不少西班牙船只。

    1577年,德雷克决心要打破西班牙在太平洋的独占地位,在英国枢密院的默许下,他率领5艘帆船,开始做第三次周游世界的航行。德雷克计划这次按照麦哲伦的航线出发。从英国出发前往南大西洋,然后抵达了南美洲东海岸。

    但由于西班牙的封锁,他无法顺利通过狭窄的麦哲伦海峡,在一次猛烈的风暴中,德雷克的旗舰与船队失散了,并被海风吹离了航线。他们来到了西班牙人也未曾到过的地方,呈现在德雷克面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德雷克被这意外的发现惊呆了,他很高兴的向大家宣布“传说中的南方大陆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一定是在南方更寒冷的地方”。这片新发现的广阔水域从此被人们称为“德德雷克还是继麦哲伦之后,第一位完成环游世界一周的英雷克海峡”。为了纪念这艘幸运的坐船,德雷克将之改名为金鹿号,因为此船赞助人海顿爵士的徽章盾牌上是一只金鹿。

    1579年,德雷克与金鹿号沿着南美洲西岸继续往北航行,从加拿大西海岸横越太平洋向西航行,经过菲律宾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横越印度洋,绕好望角再次横越大西洋。路途中,他不仅在美洲西海岸夺取了大量金银,还捕获了西班牙最大的运宝船“卡卡弗哥”号。1580年9月,德雷克回到普利茅斯港,带回了价值约50万英镑的财物。这些财物相当于英国王室一年的全部收入,伊莉莎白女王则分到16。3万英镑。女王亲自访问了驻扎在普利茅斯港口的德雷克舰队,并在德雷克的旗舰“金鹿号”的后甲板上,封他为爵士。

    德雷克为英国开辟了一条新航路,大大促进了英国航海业的发展。自此以后,太平洋再也不是西班牙能够独霸的海域了。

    158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处死了与西班牙联姻的苏格兰女王玛丽,西班牙对英宣战,积怨已久的两国终于拔剑相向。当时,英国海军还非常弱小,仅有34艘战舰,根本无力与西葡联盟作战,危机时刻,德雷克带领着25只海盗船赶到了。

    沿着西班牙的海岸,德雷克开始“报复性大清洗”。在加的斯港外他击沉了36艘西班牙补给舰,接着又冲进加的斯港击沉了33艘西班牙船只,5月15日,德雷克舰队突袭里斯本附近的舶锚地,在混乱中千百艘船只相撞沉没,损失无以估量。接着,他又攻占了圣维森特角要塞,扼住了地中海的咽喉,6月,德雷克在返航途中还打劫了一艘菲利普二世的私人远洋船“圣菲立普”号。船上装有价值11。4万英镑的货物,还有许多记载着有关东印度贸易的秘密档案。后来英国商人参考这些资料组成了东印度公司,成为大不列颠帝国在印度的基础。德雷克一连串突袭使西班牙的入侵计划整整推迟了一年,从而为英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伊莉莎白女王破格授予他海军中将军衔。

    英国和西班牙正式的大规模海战冲突到了1588年2月底才展开。那时西班牙能力最强的海军将领克鲁兹上将辞世,菲利普二世只好派遣不谙军事的米地拉·西顿尼亚公爵接任舰队司令,并委派了一位优秀的海军顾问,且任命帕马公爵为远征军总司令,指挥陆海军部队在英国登陆。

    伊莉莎白女王则任命表叔霍华德为舰队司令。霍华德虽然对海事也不在行,但是他却能知人善任、从善如流。他大胆地提拔海盗出身的德雷克为副帅,并任命德雷克的表哥霍金斯任一支分舰队的司令。

    战斗开始前,西班牙原来应有机会在英吉利海峡内击溃英国海军,但因菲利普二世命令米地拉须护送帕马公爵渡海登陆,而未进行攻击的进入海峡,反而让英国从普利矛斯封锁了他的撤退路线。战斗开始后,英国仗着快速灵活的船舰与长射程的曲射炮,令西班牙的肉搏战术无法靠近,大炮也打不到,战斗从7月21日到23日,德雷克以火烧敌船作最后一击获得胜利。战败的西班牙舰队从英国北部漂流到9月12日才回到了西班牙的艾斯柯列尔港,整场战役西班牙损失近一半以上的战舰,也开启了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序曲,而在之后德雷克仍持续与西班牙征战。遗憾的是,在1596年1月28日,德雷克因痢疾病逝于巴拿马。

    在后世流传着一首英国民谣叫做“德雷克的鼓“大意是说,如果英国蒙难,只要德雷克的鼓又响了,他就一定会回来为英国解难。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和火地岛、克拉伦斯岛、圣伊内斯岛之间(西经71度,南纬54度)。因航海家麦哲伦于1520年首先由此通过进入太平洋而命名。峡湾曲折,长563千米,最窄处宽仅3千多米,是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海峡内寒冷多雾,并多大风暴,是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航行非常危险。

    东方开拓者——托马斯·图

    观点:在托马斯·图之前,没有别的海盗敢长途跋涉到印度洋进行他们“伟大”的冒险事业。沿着探险家达·伽马的航线前进,托马斯·图成为抢劫莫卧儿王朝财宝的第一人。

    托马斯·图大约在17世纪中叶出生于罗德岛,具体的出生日期已不可考,像许多出身下层的海盗一样,没有人知道他的具体生辰。经过多年的海上冒险生涯,托马斯·图成为了武装民船的船长,他积累了一些资金和实力,并开始对神秘并且遍地是财富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兴趣。

    在西方人眼中,古老的东方永远都是那样的神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只能通过诸如马可·波罗的游记《东方见闻录》这样有限的渠道来了解这片“堆满黄金和香料”的大地。但自从十字军东征以来,仅有的陆路通道也被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切断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从宗教传播的角度出发,各国都迫切地需要航海家们找到一条便捷的水陆通道,从欧洲直接通向远东。

    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道好望角,踏上了印度的土地,由此敲开了通向远东的新大门。后来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候,荷兰、法国等许多欧洲强国也都在印度主要城市设立了办事处,那时的莫卧尔王朝还很强大,这些欧洲商人只能一面勾心斗角地互相竞争,一面尽量讨好莫卧尔王朝的统治者,从而为自己和国家争取到最大的利益。由于美洲大陆航线先一步被发现,当时的欧洲海盗要么继续在大西洋上打拼,要么就驰骋在比较近的加勒比海上。当时印度洋上的航路却还算平静,只有一些本土的小股海盗在活动,大型的船只和船队非常安全。再加上路途遥远和气候恶劣的原因,还没有哪个胆大的海盗船长敢于长途跋涉到印度洋来抢劫。

    1692年,托马斯·图投资经营“友谊”号快帆船,并通过贿赂官员的途径得到了一张私掠许可证,授权他去袭击非洲的一个法国海上贸易站。托马斯·图没有打算按照许可证的授权行事,船一出港,他就向船员们宣布了他那去东方发财的计划并获得了支持。

    船上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一旦成功,他们下半辈子的吃穿就都不用愁了;如果失败,就可能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

    “友谊”号扬帆向东沿着当年探险家达·伽马的航线直扑印度洋。非常幸运的是,船刚驶到红海海口就遇到了一艘莫卧尔王朝的运宝船。托马斯非常兴奋,高喊“伙计们发财的机会来了”并率先跳上了运宝船,60名手执滑膛枪挥舞着战刀的水手跟在托马斯的身后,经过一番战斗,竟然制服了300名印度士兵,成功的捕获莫卧尔王朝泰姬陵了他们的第一条猎物。当托马斯他们砸开宝箱时,不禁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呈现在面前的是大把大把的珠宝和钻石首饰、整箱的金条,比抢劫十艘法国商船所得还要多。托马斯知道自己这一趟是来对了,至此仅有8门火炮的“友谊”号开始了它那长达2万2千海里的疯狂掠夺之旅。

    托马斯嚣张地沿着阿拉伯和印度的海岸线一路抢劫下来,胆子越来越大,甚至还绑架了一位土邦邦主勒索了几大车的象牙和香料。1694年4月,当“友谊”号回罗德岛时,所带回的财物中仅黄金白银一项就价值10万英镑——“即使是船上的见习水手,也能分到1200英磅”。名不见经传的托马斯·图一夜之间成了万众瞩目的人物,年轻人纷纷辞掉工作,跑到船上来要求入伙,包括英国总督在内的社会名流们也频频向他发出宴会的邀请。但是受到震动最大的还是那些海盗同行们,从大西洋到加勒比海,从圣·马丽诺港到新普罗维斯顿(这两处均为海盗开发、海盗经营的海盗港,在当时被称为“海盗的天堂”),到处都在传播“东方有宝藏,托马斯已经成功”的消息。自此德雷克开创的“西方战场”不再是海盗们唯一的选择,更多的人开始注意”东方的财富”,莫卧尔王朝和东印度公司叫苦不迭的日子开始了。“功成名就”的托马斯并没有满足。

    1694年11月,他再次雄心勃勃地启锚向东准备带回更多的财富。第二年9月,当托马斯在红海上指挥船员们与一条印度船战斗时,厄运降临了,他被乱枪打死,据说他的肚子被打开了花,肠子流了一地。

    没有人知道那天的确切日期,先驱者托马斯·图连自己的忌日是哪一天都不知道就下了地狱,像大多数海盗一样,从大海中出身,最后又回到大海中去了。

    最成功的海盗——亨利·艾弗里

    观点:掠夺了莫卧儿王朝最大的运宝船并成功脱身的海盗只有亨利·艾弗里一人,虽然人们最后也不知道他究竟隐身何处,但这恰恰证明了艾弗里没有像其他的海盗同行们一样不得善终。

    亨利·艾弗里出生于英国的港口城市普利茅斯,由于家庭贫穷,和镇上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十几岁就上船当了见习水手。成年后,艾弗里在非洲几内亚湾开始做起奴隶贸易,在40岁那年,成为武装民船“查尔斯二世”的大副,该船当时是受西班牙政府雇佣的,西班牙特许该船攻击法国在西印度群岛殖民地马提尼克岛的各种船只。

    托马斯·图在东方发财的消息传来时,“查尔斯二世”还在加勒比海上漫无目的搜索法国船只。“富贵险中求”,艾弗里觉得自己发财的时候到了。他开始计划哗变,由于平日里在水手中的威信,几乎没费什么力就争取到了所有水手的拥护。1695年5月,当“查尔斯二世”停靠在西班牙拉科鲁尼亚港补给时,艾弗里在深夜里趁船长吉布森在酒馆喝得酩酊大醉之际,指使水手们悄悄解开了缆绳,当船长第二天酒醒起来,码头上已经看不到船的身影,“查尔斯二世”已行驶在大西洋上了,亨利·艾弗里成为新的船长。他立即更换了新的船旗,并且给船重新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幻想”号。

    当“幻想”号行驶到红海海口时,遇到了另外五条志同道合的海盗船,他们结成一伙继续向东,艾弗里被推举为这只“联合舰队”的指挥,一切都已准备好,只差猎物出现了。

    同年8月,他们就在印度洋上幸运地遇到了莫卧尔王朝的财宝运输队,船队很庞大,但由于距离太远,他们没能追上前面25条宝船中的任何一条。正当大家充满沮丧之际,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了地平线上——“冈依沙瓦”号是当时莫卧尔王朝最大的船,装有62门大炮和500名枪手、600多旅客以及50万块金锭和银锭,水手是“幻想”号的4倍。尽管如此,艾弗里还是毅然决然地指挥着小小的“幻想”号冲了上去。13岁就出海的艾弗里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再加上他那天生的判断力使得“幻想”号很轻易的就抢到了上风头,迎着“冈依沙瓦”号的乱炮“幻想”号开火了,并准确的击毁了“冈依沙瓦”号的主桅。当印度人乱成一锅粥时,海盗们登船了,经过约2个小时“甲板战”,懦弱的印度船长宣布投降。

    巨大的战舰“冈依沙瓦”被一艘海盗快船击败了!印度史学家卡菲·汉评论说,“这是印度的耻辱!”这件事彻底激怒了莫卧尔王朝六世皇帝奥兰扎布。对富有的皇帝而言,损失的巨额财物并不莫卧尔王朝六世皇帝奥兰重要,他不能容忍的是这条船是在麦加朝圣归来时被劫的,这完全是对神的亵渎。奥兰扎布皇帝一方面向东印度公司索赔,一方面要求英、法、荷军舰为其护航,一怒之下还逮捕了50名英国官员。从此以后,亨利·艾弗里就成了大英帝国的头号通辑对象。

    1696年,掠夺了大量财富的艾弗里海盗集团决定收手散伙,但集团中的许多人都是一踏上英国土地就被绞死了,只有艾弗里逃脱了,在大量财富的陪伴下安度晚年,但再也没有人见过他。有人说他隐居在了都柏林,还有人声称在他的家乡普利茅斯看到过他。他揭竿而起的誓言使他成为英国及其殖民地的失业海员和低工资的可怜人心目中的英雄。文学作家丹尼尔·笛福写道:“在穷人的眼里,艾弗里把自己抬得俨然如一国之尊,并且很像一个新的君主国的开国者。”亨利·艾弗里的故事被编成剧本在伦敦皇家剧院演出,获得了极大的轰动。

    丹尼尔·笛福的名著《辛格尔顿船长》(又译为《海盗船长》)中的辛格尔顿船长就是以艾弗里为原型为塑造的。在小说的结尾,辛格尔顿船长忏悔了自己的所做所为,隐居在伦敦的郊外,与好友威廉及他的妹妹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也许那时的人们希望海盗船长亨利·艾弗里也有这样的美好结局。

    武装民船

    武装民船也叫私掠船。17世纪末,当时的欧洲各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动用了包括“鼓励海盗袭击它国船只”在内的一切手段。各国虽然在表面上都义正严辞的宣布与海盗势不两立,另一方面却收罗这些海盗为己所用。武装民运船队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表面上他们接受皇室的“委任状”(也就是私掠许可证),执行保护商船的任务,而实际上他们经常以”保护”

    为借口打劫非本国的商船。他们和海盗之间在行为上是没有什么明确划分的,一个在英国被捧为英雄的民船船长,往往是西班牙通缉的头号海盗头目,由于这个原因武装民船在当时也被称为”海盗的学校”,很多著名的海盗船长都是从武装民运船里走出来的,托马斯·图即是如此。

    印度莫卧儿王朝

    莫卧儿王朝,又名蒙兀儿王朝、莫卧儿帝国,是巴布尔建立的印度朝代。该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但是统治者是有突厥血统的蒙古人,是帖木儿的后裔,是1526~1858年间统治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教封建王朝。自第三任皇帝阿克巴一直到第六任奥兰扎布统治时期是莫卧儿帝国的鼎盛时期,疆域达到顶峰,经济繁荣。奥兰扎布皇帝驾崩后,莫卧儿帝国开始衰退。18世纪初的莫卧尔王朝还非常强大,直到1739年对波斯战争失败后,才沦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傀儡,并于1858年最终成为英属殖民地。

    弄假成真的海盗——基德船长

    观点:从成功的私掠船主到被处死的海盗船长,基德的后半生充满了惊险和刺激,虽然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这也许正是他自己所追求的生活。

    基德船长是美洲名声最响的海盗,也是后世最有名的海盗之一,他的名字出现在各种电影、小说、漫画上,甚至成了海盗的“代名词”。但其实他在史实上只是个“悲剧英雄”。

    1645年,基德在苏格兰出生,他漫长的航海生涯是从少年时就开始了,当他20岁移民美洲时已经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及高超航海本领的船长了。1689年英法开战时,他应征入伍,并驾驶着武装民船在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岛一带同法国人作战。英勇的基德屡建战功,回国后成为英国海军英雄,甚至还得到英国女皇的亲自嘉奖。后来他在美洲娶妻生子,并购置房产。

    到了1695年,基德已经50岁了,但他厌倦了乡下(那时的美洲在欧洲人眼里是不值一提的乡下地方)那种舒适、平静但又平庸的富商生活,这时候,英国政府再次征召他成为武装民船主,他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表示自愿为伦敦当局效劳。

    由于基德上次的服役记录非常优秀,包括海军大臣在内的四名权贵决定联合赞助他的这次私掠行动。基德在他们的赞助下,建造了一艘长38米、配备了36门火炮的三桅帆船,命名为“冒险号”。贝洛蒙勋爵在纽约为他招募了150名水手。贝洛蒙特勋爵和基德签署了协议,规定基德每一笔“收入”的65%归投资者,基德自己分15%,剩下的归水手,基德还拿到了由首相佐莫斯勋爵签署的特许证,授权他可放心大胆地袭击并没收敌方商船。当局还授权他抓捕四名情节严重的海盗头子,其中就有亨利·艾弗里和托马斯·图(此时托马斯·图已死,只是消息还没有传到英国)。

    1696年12月,基德乘坐“冒险号”出发了。出发时,他满以为凭着自己多年的航海经验,及这么强有力的靠山,必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和财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冒险号”在驶向考默恩及默希拉岛的途中,船上有30名水手因得热带病而悲惨地死去,基德不得不在当地重新雇佣水手。这重新雇佣的水手中,有好多人原来就是干海盗出身的,给以后的形势发展留下了后患,而基德此时却一无所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整整9个月的时间,“冒险号”一无所获地整天飘荡在海上,却没能遇到一艘可以劫掠的货船,水手们开始怨声载道。而后来雇佣来的海盗水手则乘机极力蛊惑、煽动大家去当海盗。事实上,想到那几位给他赞助、对他寄以厚望的权贵,基德心里也有点着急,其手下水手们也胁迫他开展海盗活动,为了稳住局势,基德无奈之下被迫驶往红海。1697年,基德让手下在他的船队桅杆顶部挂起一面红色的海盗旗,并在红海袭击了一支来自默卡的船队,然后又抢劫了一艘来自亚丁,但挂着英国国旗的贸易船,劫掠了船上所有的供给。水手们把俘虏用绳子吊起来,逼迫俘虏说出钱柜的下落。然后,基德把抢来的财物平分给了水手。

    “夜路走多了,难免撞见鬼。”基德的海盗行径终于有一次撞在了枪口上。他的“冒险号”首先击毁了一条商船的主桅,接着又与迎面冲来的护航兵舰对射,这时他突然发现对方竟然升起了米字旗,基德猛地一下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他袭击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当场和他作战的竟是英国皇家海军!基德赶快撤退了,但“冒险号”还是被对方认了出来。

    这次袭击和抢夺事件,不管他是否自愿,就事实而言,他肯定违反了当初他与赞助人的约定(基德拿的是武装民船的私掠许可证,这种私掠许可证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袭击非本国船只,而不能打劫本国船只),而且从法律上讲他犯下了海盗罪。

    愤怒的东印度公司和皇家海军回航后马上向英国政府递交了遇袭报告,英国政府立即宣布基德船长不再受法律的保护,而且取消了当初颁发给他的“私掠许可证”。此时的基德船长有口难辩,被打上“海盗”的烙印。从此他和过去一直被他追捕的臭名昭著的海盗头子亨利·艾弗里一起,被排上了海盗通缉令的前两名。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坚信“只要回到英国解释一切,那都会好起来的”。

    被逼无奈的基德只能继续在海上游荡,并劫掠新的猎物。1698年1月30日,他袭击了由一艘由英格兰船长指挥的三桅帆船,当基德和他的全体水手杀上这艘重达500吨、配有10门火炮并装满了从孟加拉国带来的丰富战利品的大船时,才知道船上运的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珍宝。后来,海盗们把这些战利品中的绝大部分变卖,因为基德急需要现金支付给他的水手们。

    基德的这次袭击在印度和英格兰同时激起波澜和怒气,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威胁英国,要对其在印度的分公司进行报复。而此时的基德一不做二不休,不但藏起了钻石、金子等珍贵财物,还把那条装备先进的三桅帆船占为己有。这次的疯狂抢劫,甚至惊动了英格兰国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基德劫掠了大量的商船,在极短的时间内,积聚了巨额的珍宝。在以后的历史资料中,甚至说他积累了价值几十亿的宝藏。当然,直到他的宝藏被找到之前,所有的数字都只是猜测。

    1699年,离家三年之后的基德在拉丁美洲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停了下来,同年7月到达波士顿港口后,他给在波士顿的贝洛蒙勋爵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这位勋爵的支持,并答应为此他愿意向贝罗蒙特勋爵交付40万英镑。贝洛蒙勋爵口头承诺,保证基德在英属北美殖民地享有完全的自由,但当基德和他的水手一踏上陆地,就马上被逮捕进了监狱。在收回了几份可以做为证据的文件后,撇清了自己的贝洛蒙勋爵派人抄了基德的家,但只找到1111盎司的黄金、2353盎司的白银,以及一磅多的钻石,其他的宝物被藏在了哪里无从得知。

    1700年2月,基德被带回了伦敦,他在监狱里度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由于能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被贝洛蒙拿走了,只有无数被他劫掠的船主的指控,最后基德以海盗罪和谋杀罪被判绞刑。当局同意他的妻子到监狱与丈夫做最后的诀别。会面中基德悄悄塞给他妻子一小块羊皮纸,然后又低声地说了些什么。在外面观察的看守们马上注意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秘密转交,并没收了那个小羊皮纸团。

    拿来一看,纸团上只写着四组数字:44—10—66—18。

    1701年5月23日,基德与其他7名被判绞刑的囚犯被带到了绞刑架前,当轮到基德受刑时,绞索架上的绳子突然被扯断了。趁此机会,基德连喊冤枉,他还向在一旁执法的法官提出,愿意用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来换取生命。

    但这个建议被拒绝了,执行官用一根粗大的绳子把基德第二次吊了起来。

    为了恐吓其他的海盗,基德的尸体被涂满了柏油,用铁圈固定后绑在泰晤士河边的柱子上。一待就是好几年,到后来经过泰晤士河的人们只能看见一个阴森恐怖的骷髅架子立在那儿,因为鸟儿已把他的腐肉全部啄食光了。

    海盗“黑胡子”——爱德华·蒂奇

    观点:爱德华·蒂奇是个彻彻底底的亡命之徒,他不屑于用官方的外衣来掩饰自己凶残的海盗行为,他追逐财富,敢于冒险,为人残忍粗暴,向往毁灭。在这个黑胡子海盗看来,海上行驶的一切船只都是他的猎物。

    “黑胡子”爱德华·蒂奇可以说是现代海盗形象的真实演绎,他有一脸黑色而浓密的络腮胡子,一只眼睛戴着眼罩,完好的那只眼睛深陷且充满野性和侵略感。他精力充沛、食欲极佳,整天酒气熏天,浑身散发着刺鼻的臭汗和火药的怪味。他喜欢戴着达达尼昂式的夸张帽子,一年四季穿着鹿皮靴,宽阔的双肩披着佩带,肩膀上还总是落着一只悠闲的鹦鹉(《加勒比海盗》中的骷髅船长肩膀上停着的是一只猴子)。他是17世纪初最有名和最具有势力的海盗。

    1680年,爱德华·蒂奇出生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该市面临爱尔兰海,岸上的年轻人对航海术和驾驶船只都非常精通。当时的英国正与多年的海上竞争对手西班牙处于交战状态。于是,英国政府便默许一些武装民船在海上进攻和抢劫那些过往的外国商船(其目标主要针对西班牙商船),年轻的黑胡子最先就是在这样的武装民船上当了水手。

    1713年,“英西海战”落下帷幕,西班牙战败,大英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随即“三角贸易”开始兴起,为英国带来源源不断的金钱,很多人在短时间内变得非常富有。在这样的贸易氛围中,很多武装民船都转换了角色可谓如鱼得水,成为了海盗船,好多水手成了职业海盗。到后来,他们竟不但抢劫别国的商船,就连本国的船只也不放过。于是,整个加勒比海成了海盗们的自由狩猎场。“黑胡子”爱德华·蒂奇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开始了他惊心动魄的海盗生涯。

    黑胡子最早是在当时著名的霍尼戈尔德船长那儿当水手,他忠心耿耿地跟随霍尼戈尔德船长干了两年。后来在加勒比海上,霍尼戈尔德船长成功地抢掠了一艘从非洲到美洲贩卖奴隶和运送珠宝的大商船,那是一艘配备了36门火炮的三桅帆船。当时,船上除了有数量众多的奴隶之外,还满载着黄金、银子和宝石,霍尼戈尔德船长把这艘船弄到手之后,就作为酬劳转送给了爱德华·蒂奇。

    黑胡子把这艘战斗力极强的大商船重新命名为“安妮女王的复仇”号,开始自立门户。

    黑胡子刚开始时默默无闻,但他第一次出航就一举成名。1715年,他指挥着“安妮女王的复仇”号初航时就找上了普通海盗不敢惹的英国皇家海军(当时的海盗们打着为女王陛下服务的旗号,不会轻易与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交战)。当时在港内停泊的英国海军战舰一看竟然是英国海盗攻击英国战舰,大吃一惊,迅速出港截击。黑胡子驾着“安妮女王的复仇”号船避开对方的炮击,瞅准机会全速前进拦腰撞在了英国战舰上。这种接近自杀的亡命徒做法把英国皇家海军们吓得目瞪口呆,一时间反应不及。而黑胡子手下的海盗们则趁机举枪向甲板上疯狂射击,英国官兵死伤惨重,在惊恐中狼狈逃窜。

    爱德华·蒂奇的疯狂让他的名字一炮而响,人人都知道了“黑胡子蒂奇”的名号,大西洋沿岸城市陷入“连皇家海军都无法确保安全”的恐怖之中,整个大西洋沿岸来往船只只要听到这个名字无不望风而逃。这一年,对黑胡子来说,是他“海盗事业”上的转折点。

    英国政府派出英国皇家海军去追缉爱德华·蒂奇,他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令追捕他的英国海军无功而返。过了两年,当这事渐渐被人们忘却时,他又悄悄地冒了出来。从此,北至弗吉尼亚南至洪都拉斯之间的航线上,所有来往船只几乎都在他的抢劫范围之内,好多商船成了他的囊中之物。经过了长达18个月的疯狂抢劫,黑胡子战利品堆积如山。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些港口城市,他以低廉的价钱处理掉了很多抢来的东西。

    除了黄金和财宝之外,黑胡子最大的嗜好是以折磨人为乐趣,直到折磨致死。他最喜欢的虐杀俘虏方式是走木板——把被劫掠的旅客双手捆住,再蒙住他们的双眼,用利剑威逼着他们一个接一个在船舷上跳进大海,直到整船的旅客全部死光为止。

    一次,有位被俘的船长稍微对黑胡子表示反抗,他就把这个船长的鼻子和耳朵割下,当场逼着他把血淋淋的耳朵和鼻子吃下去。最残忍的是,黑胡子不但滥杀无辜,而且就连跟随他卖命的手下也不放过。

    据说,每当抢掠到一批财宝需要埋藏时,他都带着一个水手一同前往,然而,当埋到半截时,他常常从背后突然袭击杀死这名水手,将他的尸体和财宝一起埋下,当然也许他是为了不让藏宝地点泄露。

    堪称黑胡子蒂奇整个海盗生涯中最大胆的一次突袭发生在1718年5月,他率领四艘海盗船封锁了南卡罗来纳州首府查尔斯顿,将港内停泊的船只洗劫一空,然后烧毁了所有的船只。在这次抢劫中,他还绑架了不少人质和市政议会的议员,要求市政府以巨额的赎金来换取人质的自由。在黑胡子的残暴威逼下,市政府不得不满足了他的要求。当黑胡子的海盗船队离开查尔斯顿港时,船上堆满了棉花、烟草等大量物品,还有绑架人质勒索得来的150万英镑的赎金。黑胡子蒂奇在船舱里看着这笔巨额赎金,心生歹念,这么多财宝如果是自己一个人享用那就再好不过了,一辈子都用不完。于是,他便想趁机散伙,并计划独吞财宝。

    为了除掉那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同伙,他设下一条毒计,驾驶着“安妮女王的复仇”号和另外两艘船来到一个孤岛旁故意搁浅,让自己的手下登岸去检查修理,他和另外40名心腹趁机乘船迅速离开这座孤岛。

    但恰恰是这种行径招致了他的毁灭。那些被抛弃的海盗被人救了出来,他们被黑胡子的无情无义所激怒,他们联系到很多被黑胡子伤害的商人、种植园主一起找到弗吉尼亚州州长亚历山大·施普茨伍德,决心向他复仇。

    同时,州长施普茨伍德发布悬赏公告,鼓励广大民众帮助政府抓捕黑胡子及其同伙。另外,施普茨伍德还向英格兰海军基地求助。皇家海军便派出了“珍珠”号和“里姆”

    号两艘战舰,共装载了60多名水手和大量武器,前去帮助捉拿黑胡子。海军中尉罗伯特·梅纳德是这两艘战舰的总指挥官。1718年秋,有密报说黑胡子的旗舰“安妮女王的复仇”号就停泊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奥克拉库克湾。当时,是另外一名海盗船长查尔斯·文恩向“安妮女王的复仇”号发出邀请,他会携带90名船员在北卡罗莱纳南部登陆,与黑胡子会合,一起饮酒作乐。施普茨伍德立刻派遣“珍珠”号和“里姆”号两艘战舰前去抓捕。

    11月17日下午,双方开始交火,带着醉态的黑胡子借着酒劲应战。人醉心不醉,他狡猾地先将皇家海军诱入了一条狭窄的航道,接着八门大炮齐发,“里姆”号首先被海盗的火炮击中,船长贝克当即阵亡。但“珍珠”号幸免于难。

    由于奥克拉库克湾附近地形复杂,到处都是浅滩和暗礁,双方的船很快就都搁浅了,海战变成了陆战。双方开始了激烈的肉搏战。梅纳德中尉与黑胡子对射,他俩当时几乎是同时拔出了手枪,但黑胡子因为喝醉了酒没能打中,倒是梅纳德一枪打中了他的肚子,黑胡子接着被剩余的水兵群殴至死。事后,梅纳德中尉和士兵们清理战场时,在黑胡子身上总共发现有25处刀伤和5处枪伤。他命令手下把黑胡子的头砍了下来,将躯体喂了鲨鱼。也许对这个放荡不羁、胆大包天的海盗船长来说,不论是生是死,生活本来就像是戏剧一样充满变数,而“安妮女王的复仇”号则沉入了海底。

    三角贸易

    所谓“三角贸易”是以贩卖奴隶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当时,大量的英国商人从利物浦、布里斯托尔和伦敦等地把玻璃、陶瓷器皿、各种装饰品、杜松子酒、枪支弹药、铜锡器物用船运往非洲交换黑奴,再把黑奴运往西印度和南美洲殖民地的种植园,卖给种植园主,然后买进殖民地的糖、烟草等返回英国。

    海盗女王——卡特琳娜

    观点:海盗历史上的确也不乏女海盗的出现,但像卡特琳娜这样出身高贵且具有强大势力的“海盗女王”绝不多见,她以独特的行事作风和人格魅力在西班牙、甚至大西洋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在很多关于海盗的游戏中,都会有一个非常具有魅力的女性海盗的形象,人们叫她“卡特琳娜”,而在海盗的历史中,有着西班牙海盗女王之称的唐·埃斯坦巴·卡特琳娜就是这个角色的原型。

    没有人知道卡特琳娜的准确出生年月,只能推测大概是在16世纪末,她是当时一个西班牙巴塞罗那船王的千金。与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英国海盗不同,卡特琳娜从小受的是正统的贵族教育,身为船王的父亲对女儿抱有很大的期望,因而对她的要求也很严格,但卡特琳娜更喜欢和敬爱的哥哥一起骑马、划船、击剑,在哥哥的影响下,她基本上是按照一个贵族男孩的方式成长的。

    在卡特琳娜17岁那年,她已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但骨子里却是个武艺高强的“女强人”,无论是剑术还是枪法都追随哥哥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现代人看来蛮有魅力的女性,在当时则完全不符合上流社会的审美观。本该到了婚嫁的年龄,但旁人总是说“她一点也不像一个千金小姐”。而卡特琳娜也一点都不想像别的贵族女孩那样,嫁入另外一个贵族家庭,循规蹈矩的度过一生。

    卡特琳娜的父亲不能忍受自己的女儿“不男不女”的样子,在卡特琳娜18岁的时候把她送进了修道院,希望她能在那里接受严格的教育并扭转她不正确的思想。而这时候,最疼爱卡特琳娜的哥哥已经去参军了,没有人能帮助她。卡特琳娜无法忍受这种半囚禁式的生活,她天生就向往像男孩子那样自由的生活。于是,她毅然地剪去了自己美丽的红色长发,逃出了修道院,像中国的花木兰那样女扮男装开始了流浪生涯。

    在外面可不像在家里那样衣食无忧,为了活下去,卡特琳娜干过各种职业:在酒吧里当伙计,在邮局当邮差,参加过盗贼团,也干过水手。就这样流浪了一年后,卡特琳娜在秘鲁报名参加了陆军,并且成功地隐瞒了自己的身份。

    在当时的军队里,不平等的事件屡有发生。上级军官不仅肆意克扣士兵的军饷,还仗势欺人,动辄对士兵施以打骂,性烈如火的卡特琳娜当然不甘受辱。一天晚上,在一次大规模的集体冲突中,卡特琳娜杀死了任驻军副司令的上校,并且和上校的副官剑对剑的打了起来,而悲剧就这样发生了。由于当时的天太黑,谁也看不清对方的面孔,但双方都明白对手是一个一等一的高手。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卡特琳娜夺取了最终的胜利,但她还没来得及享受喜悦,就惊讶地发现她杀死的正是她那参军多年的哥哥。悲痛欲绝的卡特琳娜深深地陷入自责和悔恨之中,她连夜逃离了驻地,万般无奈之下加入了海盗团伙。

    在茫茫大海上,性格豪爽的卡特琳娜却找到了知音,海盗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让她暂时忘记了失去哥哥的悲痛。她很快和海盗们融洽地生活和战斗在一起,海盗们敬佩她高超的航海技术和娴熟的武艺,而她也喜爱海盗们的诚恳与直率。在一次海战中,船长战死了(海盗是个高危险职业,激战中船长经常成为敌方的主要攻击目标),她被推选当上了新的船长。这时海盗们才惊异的发现他们的船长原来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千金小姐,就这样卡特琳娜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征战杀伐。最强盛时,她拥有十艘舰船和上千名手下,打遍了南大西洋并抢劫了大批的船队,而那些企图和她争抢地盘的英国海盗也都在她的剑下变成了冤魂,人们把她称为“海盗女王”或者“红发女海盗”。

    但这位“海盗女王”也有自己的准则:她从来不曾袭击过一艘西班牙船只,还经常救助那些落难的西班牙商船,在她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国。

    由于当时的大西洋上,与英国东印度公司有关的贸易船只来往最频繁,他们成为了卡特琳娜海盗船队时常打劫的目标。

    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对这位“海盗女王”甚感头痛,于是就向西班牙政府施加压力,要他们帮助消灭卡特琳娜。

    在加入海盗业的第十个年头,卡特琳娜船队被西班牙舰队击溃,她也被带回马德里受审,经过一审判决判处死刑。这时,那些曾经被卡特琳娜救助过的西班牙船主站了出来,讲述了卡特琳娜对他们的帮助和她的作为,西班牙国民一致认为她是无罪的。这件事惊动了国王菲利浦三世,在他的干预下法院重新审理了案件,最终将卡特琳娜无罪释放了。不仅如此,国王还亲自召见了这位“西班牙的英雄”,赏赐给她“大笔的金钱和封地”。卡特琳娜一直住在那里,由于一直对死去的哥哥怀有愧疚之情,她终生未嫁。

    海盗女王——卡特琳娜

    观点:海盗历史上的确也不乏女海盗的出现,但像卡特琳娜这样出身高贵且具有强大势力的“海盗女王”绝不多见,她以独特的行事作风和人格魅力在西班牙、甚至大西洋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

    菲利普三世于1598年~1621年期间任西班牙国王。在他的统治时期,西班牙的赫赫威势只不过是个名盛力衰、虚有其表的庞然大物,英国已经完全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的霸主。

    与他的父亲菲利普二世不同,菲利普三世性格略显懦弱,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没有太大的作为,与葡萄牙的同盟关系也岌岌可危。菲利普三世于1621年死于发烧,其子菲利普四世继位。

    海盗王子——萨姆·贝拉米

    观点:当萨姆·贝拉米因为爱情而当上海盗的那刻起,就注定了他这短暂一生的不平凡。他的经历不仅仅是一个海上冒险者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个悲剧结局的爱情故事,这为他及和他一起沉没的维达号赋予了更多的传奇色彩。

    萨姆·贝拉米仅仅活了29岁,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活得最短的大海盗,但在加勒比海上他也是声名显赫,人称“黑萨姆”或“海盗王子”。

    “黑萨姆”一名的由来是因为面貌俊朗的贝拉米有着一头黑色的长发,他通常以带子把它扎束成马尾,身穿宽大的白色衬衫,迎着海风而立,愈发显得风度翩翩。他在多部描写海盗的文学作品中被美化成风流倜傥的冒险者形象。

    “海盗王子”一名的由来则主要是因为贝拉米的行事作风有别于当时其他的海盗,他只求财不害命,对被劫掠的俘虏十分宽大与慷慨,甚至在占领新的船舰后便将自己的旧船送给俘虏,让俘虏得以逃生。

    他的海盗团员们也自称“义贼团”。这些都是后世的文学家、艺术家及电影电视工作者所津津乐道的创作元素,为海盗这个职业添加了不少浪漫气质。

    萨姆·贝拉米出生于1689年,他的家乡是英格兰西部的西特希村。9岁那年贝拉米一家移居至港口城市普利茅斯(正是海上霸王弗朗西斯·德雷克扬名之地),像萨姆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把在海上驰骋的冒险者们视为偶像,同时也为了生活,他在那里学习了水手技能。

    时间飞逝,已经成为水手的萨姆·贝拉米随着船队抵达了美洲大陆最东端的鳕角,爱情之箭突然降临,他爱上了本地的一个名叫玛利亚·哈利特的姑娘。玛利亚对英俊的萨姆也非常有好感,两个年轻人迅速沉浸在爱河中。萨姆想娶玛利亚为妻,和她共同生活,但是因为他只是一个穷困的水手,所以女方的父母并不同意这对恋人。

    1715年7月,一艘西班牙宝船在佛洲外海遭受飓风袭击而沉没,萨姆想试试运气,如果能捞起这些宝藏,就能达成和爱人在一起的愿望。但是他什么都没有找到,为了不空手回到爱人的身边,他决定去当海盗。1716年1月萨姆离开了佛洲,前往加勒比海地区的海港,准备开始他的海盗生涯。

    萨姆·贝拉米迅速加入了本杰明·霍尼戈的海盗团,他的行事风格受到船上海盗们的欣赏。不久也就是在同一年,通过海盗特有的民主表决形式,萨姆取代霍尼戈而成为新任的海盗头目,随后便驾船开始四处大肆劫掠,并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1717年春天,萨姆他们成功的掠夺了英籍大型贩奴船——“维达”号,船上贩卖奴隶得来的大批象牙、西班牙钱币、武器、金砖、糖等尽入其囊中。萨姆还把船上的黑人奴隶放了,并邀他们入伙当海盗。黑人们大多数都宁愿当海盗也不愿再当奴隶。于是,萨姆·贝拉米以维达号为旗舰,借由维达号的重装武力,成为当时北美洲东岸海域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海盗之一。

    1917年4月26日,猛烈的暴风雨击打着海面。“维达号”船在船长萨姆·贝拉米的指挥下艰难地航行着。

    “维达号”的驾驶员就是个获得自由的奴隶,虽然他很有经验,但是风浪太大,他最终没能控制住局面。当“维达号”行驶到现今美国马萨诸塞州卡普库德湾(也是靠近鳕角的海域,所以有人也说黑萨姆的爱情给他带来了厄运)的时候,一个巨浪把船打翻,船体触礁裂成两半,迅速下沉。翌日,人们在附近的海滩上只发现9名生还者及一些被冲上岸的尸体、船体残骸、钱币与杂物,船长萨姆·贝拉米则不知所踪。有人相信萨姆也许没有死,只是带着他的财宝藏起来了,但他在鳕角的爱人再也没有得到过他的消息。人们只能判断“海盗王子”萨姆·贝拉米已葬身海底,死时他只有29岁。

    尽管萨姆·贝拉米真正掌权的海盗生涯只有一年时间,但他所率领的海盗团却劫掠了超过50艘以上的船舰,包括当时堪称海盗界顶级战利品的维达号。该海盗团劫掠所得的金银珠宝也是一笔让人为之疯狂的财富,无数人都希望能找到它们。

    萨姆·贝拉米曾在委内瑞拉的拉布拉奎拉岛上创建了他的海盗基地,并藏匿了很多珍宝。这些宝藏于1984年被发现,委内瑞拉政府于2007年6月份开始用这些宝藏建设国家旅游设施。实际上,维达号的沉没地点也于1984年被确认,直到2008年仍在打捞,已找到10万件左右的物品,是史上第一艘有实物证实的海盗船。而“海盗王子”萨姆·贝拉米却依然不知所踪。

    维达号

    维达号是18世纪初的一艘大型贩奴船,它是一艘桨战船式的三桅帆船,长约31米,载重可达300吨,于1715年在英国伦敦首次下水。其“维达”一名乃取自于西非的贸易城市“维达”。维达号是被设计用来大规模进行大西洋贩奴贸易的,具备速度快的优点,并配有重型武装。维达号的作业模式是由英国载运货物至西非换取大量奴隶,然后横越大西洋到加勒比海地区换取贵金属、砂糖、靛青及医药原料,之后返回英国。后来被大西洋上的著名海盗头目黑萨姆夺为旗舰,不久便于1717年4月26日在鳕角近海遭遇暴风雨触礁沉没,仅两人生还,船上有不少金银珠宝。

    黑色准男爵——塞亨马缪尔·罗伯茨

    观点:威尔士人巴沙洛缪·罗伯茨不仅是最著名的海盗,而且其思想和行为举止还非常与众不同。他是个职业海盗,为其团伙在海上的掠夺行为制定了严格的规程,就像现代公司的科学运作模式一样经营着他的“事业”。

    “反正偷一先令就要上绞架,同样是偷为什么不去偷更大的财富呢?在这个年代,规规矩矩劳动,工作劳累、工资微薄,而做海盗则可以丰衣足食,获得舒适和快乐以及自由和权力,为什么不干呢,豁出去,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被绞死时接受人们轻蔑的几瞥罢了,短暂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这就是我的座右铭。”——塞亨马缪尔·罗伯茨与“黑胡子”蒂奇相比,“黑色准男爵”塞亨马缪尔·罗伯茨更像是《加勒比海盗》中那个“破烂的齐腰马甲配上豪华的绯红马裤,除了刀枪弹药,身上还缀满珠宝。装束繁琐又随性并且总是玩世不恭”的杰克船长的原型,个性十足。

    1682年,塞亨马缪尔·罗伯茨出生于英国的威尔士,与其他海盗一样,早年间也曾在武装民船上服务过。当黑胡子在美洲沿岸威名远扬时,他还只是一艘巴巴多斯商船上的大副。当了近20年普通水手后,他终于厌倦了,他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就这样无所作为的度过。

    在这种心情的支配下,他于1719年加入了海盗戴维斯船长的“皇家流浪汉”号,而这时候他已经37岁了。数周后,在一次和葡萄牙人的战斗中戴维斯船长被意外打死了,航海经验丰富的罗伯茨被水手们一致推举为船长。

    1719年7月,塞亨马缪尔·罗伯茨指挥“皇家流浪汉”号出发了,首先来到戴维斯船长遇害的地方,海盗们一向奉行血债血偿的铁律,他们夷平了那里的葡萄牙殖民地,然后沿着非洲沿岸一路南下。在同年9月抢劫了由42条葡萄牙商船组成的船队,接着进入加勒比海,向北驶往纽芬兰,抢劫那些横渡北大西洋的船队。

    1720年6月,在特雷巴西港,悬挂着骷髅旗的“皇家流浪汉”

    号大摇大摆的闯了进来。罗伯茨毫不客气地将泊在这里的150余条船洗劫一空,并且从中挑了一条最好的快船做为他新的旗舰,罗伯茨给它起名叫“皇家幸福”号。“皇家幸福”号刚一出港就又抢劫了六艘法国商船,在英格兰海岸,又抢劫了一大批英国商船。到处都在通缉罗伯茨,不过他并不在意,还开玩笑说:“如果我被捕,就开枪点着火药,大伙一起快快活活的下地狱去。”

    在1720年10月28~31日期间,塞亨马缪尔·罗伯茨海盗船队在多米尼加一带又抢了15条英法船只,还击沉了一艘有42门大炮的荷兰军舰。在有重炮把守的圣·克里斯托弗港,他们竟然非常疯狂地迎着炮火驾着小艇冲进港去,抢了几头羊回来,只因为船上没有肉了。到了1721年,加勒比海航运完全被塞亨马缪尔·罗伯茨破坏了,没有猎物的“皇家幸福”号只能转回非洲,回到了他们设在塞拉利昂的据点。

    在罗伯茨的海盗生涯中他总共抢劫了400多条船,他有着非常复杂的人格内涵:首先和别的海盗不一样,他从不喝烈酒,只喝淡茶;与那个自认为是魔鬼化身的黑胡子不同,罗伯茨虽然酷爱华丽的衣装,但不好赌博,并坚持让手下的人做祈祷;他还是一个非常注重章程的人,他制定的船规流传至今。

    在其他的海盗船上也有类似的规定,但执行最严格的就是罗伯茨,由于这种种行为,他获得了“黑色准男爵”的绰号(海盗中有很多著名人物都是以“黑”字命名,大概是黑色代表危险的缘故)。但这并不说明罗伯茨是个善良之辈。

    他一生作恶多端,关于他的暴行(尤其是残酷对待战俘)人们有许多传说。其横行的地域延伸到巴西甚至更远的纽芬兰岛和西非地区,是中美洲最成功的海盗之一。

    1722年2月10日早晨,“皇家幸福”号意外遭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皇家燕子”号巡洋舰。双方激战中,一块弹片意外地炸开了罗伯茨的喉咙,他当场毙命。加勒比海盗史上最后一位伟大的船长塞亨罗缪尔·罗伯茨结束了其“快乐而短暂”的生命。随着最后一位主角的退场,“30年海盗黄金时代”也在历史舞台上缓英国皇家海军“胜利”号风帆古战舰缓降下了它的帷幕。“30年海盗黄金时代”的海盗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海盗,虽然他们干的是在世人眼中的罪恶勾当,但在他们身上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坚毅勇敢,甚至是温情人性的一面。这些几百年前纵横于海洋之上的凶徒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们的传说和财富,还有另一种感染人心的东西。

    英国皇家海军

    英国皇家海军是英国三军中最老的军种。英国的海军组织,负责海上国防、保护航运、履行国军事协议。从大约1692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皇家海军是世界上最大、最强的海军;并帮英国成为18和19世纪最强盛的军事及经济强国;也是维持大英帝国的重要工具。

    虽然现已式微,皇家海军仍是欧洲最大、世界上第二大的海军;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之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