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导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江泽民在2001年1月与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代表的讲话中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第一次提出了政治文明的问题。他在2002年5月31日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目标。”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典礼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2年6月1日。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随后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进一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第一次把建设政治文明写进了党的文献和决议。于是政治文明就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实关于政治文明,我们的革命导师和党早就有分析和论述,这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和新概括。”转引自张子礼、房晓军:《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导论》,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过政治文明,但是他具有丰富的政治文明思想。然而邓小平的政治文明思想的核心在于政治制度文明的实践之中,所以深入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研究,而且对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要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首先必须了解一下政治制度文明的一些相关概念。

    一、政治文明的界定

    研究表明,要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就必须弄清政治制度文明,要弄清政治制度文明就必须弄清政治文明,而要弄清政治文明又要求我们必须弄清文明的含义,所以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

    (一)什么是文明

    所谓文明就是相对于蒙昧和野蛮而言的。“文明”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很早就出现了,《易经·乾·文言》中就有“天下文明”之句。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文明”曾被启蒙思想家用来界定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它是与“野蛮状态”相对的进步开化状态,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演进的历史过程。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过一段非常着名的话:“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1页。

    1828年法国着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基佐在《欧洲文明史》中指出:“文明由两大事实组成: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自身的发展,一方面是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内在的和道德的发展。”[法]基佐:《欧洲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32-233页。

    英国着名文明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乃整体,他们的局部彼此相依为命,而已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美国文明史学家威尔·杜兰则指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1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文明的概念:一是指时间意义上的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社会现象,它是与蒙昧和野蛮相对立;二是指总体意义上的文明,即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活动中的全部成果和成就;三是指社会进步意义上的文明,即指与落后、愚昧、野蛮相对立的状态。恩格斯还有一个十分简明的说法:“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6页。

    它深刻地揭示了文明的本质和特征。因为它不仅突出了文明的实践属性,而且还突出了文明的社会属性,从而可以使我们对于文明的理解真正地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之上,为科学地界定文明的定义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指导。

    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文明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正如福泽谕吉指出:“文明是一个相对的词,其范围之大是无边无际的,因此只能说它是摆脱野蛮状态而逐步前进的东西。”[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0页。

    文明是标志人类不断告别野蛮和愚昧走向开化和进步的总体性概念。一般而言,它指的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进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开化、进步状态和标志,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所以追求文明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创造文明是全人类担负的共同责任。从静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从广义上来看,文明是指一种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状态,其中包括已经取得的成果;从狭义上来看,文明是指人类告别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状态,进入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进步状态。文明也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域或具有共同精神信仰的群体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进程看,文明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渐次递进的基本形态。

    (二)什么是政治文明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进程,客观世界又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方面,所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人们所创造的成果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改造自然界的成果、改造社会的成果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三大方面。如果我们把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成果称为物质文明,把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称为精神文明,那么人们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即人们用以规范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社会公共权力运行的成果就是政治文明。所以人类社会的每一种基本文明形态都表现为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内容的三维结构。在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复杂过程中,文明的状态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作为文明的表现形态的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文明也不例外。正如马克思曾经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也正如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页。

    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意即人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劳动和创造,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人类社会每一历史阶段的发展和进步,都要在这三大方面体现出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归根结底就是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那么,什么是政治文明呢?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相对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蛮而表现出的一种政治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即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集中体现与重要标志。我们认为,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活动积极成果的总和,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形态、在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和广大社会成员的政治实践所共同构成的社会文明,是社会文明结构的核心层面,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是政治文明的实践基础,是指人类在政治运动中形成的并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一切进步的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总和。它既表现为人类对历史上有益的政治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又表现为人类对现实进步的政治生活的实践和创造,还表现为人类对理想的政治社会的追求和向往。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征和追求的重要目标,并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共同构成人类社会文明的有机整体。从政治分析的角度看,政治文明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具有相当解释力和包容力的特定范畴,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密切相关但又相对独立,涵盖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等概念。统合政治意识或政治文化、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等层面,总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政治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甄别社会政治生活的各种不同形态以及同一政治形态的不同发展程度,政治文明就是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人们以先进的、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政治观念为指导而形成的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在政治上的一种进步构成、进步状态和取得积极成果的总和,它分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等三个方面。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政治领导水平、群众参政议政水平、社会发达水平的衡量标志,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制度健全、法制完备、社会昌明的集中反映,也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渠道畅通、热情高涨和社会民主氛围浓厚的突出表现。

    二、政治制度文明的界定及其特征

    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制度的文明与进步,是政治制度中优秀的成果集合体,所以弄清政治制度的理论是研究政治制度文明所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政治制度文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任何进步的政治观念、政治行为,归根到底都要以创建、发展和完善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为目的,而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也需要由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来具体规范。

    (一)政治制度

    制度是在社会活动中规范和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规、规则及尺度,是关于人们之间的关系和活动的规范和组织。制度为人类内部发生相互关系提供框架,它由正式的成文规则和那些非成文规则所组成。制度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般说来,社会愈发展制度也就愈先进。制度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制度既存在于经济基础领域,也存在于上层建筑领域,同时还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领域。制度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性的资源,像其他资源一样,制度资源在被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创造了人们生活的基本环境氛围,满足了人们交往的需要,它成了人们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都跟制度资源的开掘和充分利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制度是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实质性决定要素。因为,各种各样的组织及其制度是现代社会生活赖以运行的关键所在,不把制度当作政治分析的出发点和核心,就既不能真正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也不能全面理解人们的政治行为。所以制度是我们人类社会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关键,制度既给我们提供了行为规范,又给我们带来了效率。

    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政治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方式和所采取的管理方法、方式的制度总称,它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体制。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政治现象,随着国家的消亡政治制度将不复存在。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该国统治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其本质上是强制人们服从统治阶级的统治和管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政治制度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里,它必然要反映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以及在此种经济基础上形成的阶级关系的要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如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是如此。前者起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作用,后者起着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作用。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形态,具有承载政治文化观念和规范政治行为的重要作用,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任何政治制度一经建立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政治制度的选择和建立受到价值追求和道德理念的影响。“一般地说,各种政治制度和它们所组成的政体界定了公民的基本性质。它们通过确定提出的关于公民的普通生活的问题和可能性作出的回答来做到这一点。通过界定人们彼此介入对方正在从事的实际的和热衷参与的活动的条件,政治制度创造了人民特有的组织、思想习惯和风俗。人民的素质大部分是由他们怎样解决问题,怎样应付随之而来的冲突以及怎样引导利用政治制度谋求优势和统治的诱惑来界定的。政治体制作为一组正在从事的实际的和热衷参与的活动,界定了人民的政治生活方式。”[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宪政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2-153页。

    政治制度的确立是一国的生产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博弈及最高权力当局主观选择的结果,不是某些先哲们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政治文明长期发展成果制度化的结晶。

    政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政治制度在其中发挥作用,那是不可想象的,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由国家正式颁布,以国家机器为后盾,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以政治制度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无论在广度、深度和强度上,都是其他规范和制度所无法比拟的。其他社会制度与社会规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并在政治制度允许的范围发挥自己的作用。政治制度以其特有的结构、形式和功能影响、制约社会其他社会制度发挥作用的程度和范围,以其特有的权威,引导和保证社会发展方向。政治制度是文明社会特有的产物,与国家密切相关。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由于不存在阶级和国家,因而也不存在政治制度。虽然那时也有社会管理以及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规则或习惯,但它们不具有政治性质。当人类跨进有阶级、有国家、有政府、有法律的奴隶社会后,政治制度便随之产生。人类学家摩尔根指出,“政治社会的建立则是文明伊始以后才有的事情”。[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62页。

    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一个政治制度原来是全城邦居民由以分配政治权利的体系。”[德]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09页。

    法国着名政治学家迪韦尔热给政治制度下的定义是:政治制度是“政府机构的总和”。[法]迪韦尔热:《政治机构与宪法》,法国大学联合出版社1970年版,第49页。

    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制度是负责维持社会秩序或改变这种秩序的合法制度。”[美]G.A.阿尔蒙德:《政治发展学》,波士顿大学出版社,第9页。

    前苏联科学院国家和法研究所集体编写的《当代的政治体制》一书认为:政治制度“是形成个人政治意识和标明参与政治过程的阶级、集体及其组织的相互关系的实际行之有效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政治领导借以实现它对社会的监督和管理特权所用的方法”。前苏联科学院国家和法研究所:《当代的政治体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页。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但是任何政治制度都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政治制度也必然发生变化。因此政治制度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有其产生、发展、完善与消亡的过程,在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封建社会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等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模式,在未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随着阶级、国家和法律的消亡,一切社会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规章等都将失去政治性质,各种形态的政治制度也就不再存在了,这是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政治制度文明

    由以上可知,政治文明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其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的进步和改善。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进步状态的综合标志,作为社会文明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结构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因为“在现代政治条件下,民主化发展对制度的强烈要求,使得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表现为日益深化和扩展的政治制度化过程”。林尚立:《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载《新华文摘》,2002年第11期。政治制度其实质是政治运作规则的制度化,在政治生活中如果没有规则就会发展成为混乱的战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政治民主化,其最终表现形式是政治制度文明,是指政治制度方面的进步状态。政治制度化程度决定着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也是政治文明基础性的支撑力量。所以政治制度文明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实践的运行规则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政治实践在政治制度的框架下的文明状态和进步表现。政治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共同政治制度财富,是人类社会关于政治制度集体政治智慧的结晶。

    所以政治制度文明是人类政治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文明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是政治实践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和实现自身完善和提高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积极政治成果,是与先进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特别就民主国家而言,政治制度不发展和进步,就意味着社会民主发展的停顿不前。因为在民主国家,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政治制度是民主的稳定的体现和保障。所以政治制度停止了发展和进步,也就意味着民主发展的停止。由于民主国家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依靠一定民主要求的发展来决策和推动,因此如果政治制度不发展,则民主国家等于丧失了在各个方面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由此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发展都将成为不可能。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的关键,既是由中国政治制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决定的,更是由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决定的。

    (三)政治制度文明的特征

    政治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从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发展阶段来看,政治制度文明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文明、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文明、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文明以及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前三个是剥削阶级的政治制度文明,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制度文明。与其他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内在的基本特性一样,政治制度文明也具有其自身固有的基本特征。无论是哪一种政治制度文明,都具有政治制度文明的普遍性特征。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具有普遍性规律决定了不同类型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政治制度文明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综观人类社会政治制度文明的发展过程及不同社会政治制度文明的一般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制度文明具有阶级性、历史性、继承性和民族性等基本特征。正确认识这些特点既是认识政治制度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阶级性。政治制度文明作为阶级社会特有的政治现象,阶级性是它的根本属性。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具有不同的阶级内容。研究表明政治制度是阶级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任何形态的政治都是统治阶级所主导的政治,其政治制度的本质体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统治阶级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统治形式、建立什么样的政治运作机制、倡导什么样的主导价值观念以及构建何种政治制度,其宗旨就是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固定化、长期化、制度化。所以超阶级的政治制度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种政治制度类型,然而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的政治制度,都严重地带有那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色彩。因此,任何类型的政治制度都可以通过阶级的分析方法予以剖析和说明,抹杀了政治制度的阶级性也就等于舍弃了政治制度本身,使政治制度成为无法认识难以科学说明的现象。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必须牢记和坚持的重要原则。政治制度的阶级性决定研究政治制度文明必须十分清楚地把握阶级性,因为不同政治制度类型之间最根本最本质的差异在于它们的阶级内容和实质,尽管政治制度的一些具体形式运作机制或者称谓有很大的相似性,也有其历史继承性,其形式或许也有普适性的东西,然而这一切都是非本质的,都是服从服务于阶级性的。任何政治制度一旦不从阶级性上去分析和把握,就很难从本质上予以说明,也很难揭示其真正的实质。正如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公社的选举制时,强调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因此不能像资产阶级普选制那样,“为了每三年或六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代表和压迫人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恩格斯也认为:“在现今的国家里,普选制不能而且永远不会提供更多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页。

    列宁更明确地指出:“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不仅在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内是这样,而且在最民主的共和国内也是这样。”《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

    列宁还揭露资产阶级议会的阶级本质,他说:“资产阶级的议会是民主共和国中最民主的议会。由于国内还存在着资本家所有制和资本家的政权,就总是一小撮剥削者镇压千百万劳动者的机器。”《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5页。列宁还说过:“一个政府不管它的统治形式如何,总是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3页。

    由上可知,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超阶级的政治制度文明。所以如果否定阶级社会中政治制度文明的阶级性那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无知。比如选举制议会制等民主制度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文明的象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就带有明显的阶级性。由此可见,阶级性是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特征,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文明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即阶级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不能对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文明、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文明“照单全收”。

    历史性。从政治制度文明的纵向结构来看,政治制度文明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政治实践的拓展、深入而不断地发展,政治制度的进步是历史的必然。政治制度是逐步趋向文明的,但不可能有绝对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福泽谕吉指出:“君主政治未必良好,共和政治也未必妥善,不管政治的名义如何,只能是人与人关系上的一个方面,所以不能光看一个方面的体制如何,就判断文明的实质。如果体制不合适也可以改变……人类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达于文明。为了达到文明的目的,不能不采取种种措施、因而边试边改,经过千万次的试验,才能得到一些进步。所以人的思想不可偏执,必须气量宽宏。世上一切事物,若不经过试验,就没有进步,即使经过试验而顺利进步,也还不能达到进步的顶峰。”[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0页。

    人类政治制度文明的历史演进构成了政治制度文明发展的两大历史形态,即传统政治制度文明和现代政治制度文明。传统政治制度文明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它以农耕文明为背景,就其总体而言是以专制政治为基本特征的,它包括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文明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文明。现代政治制度文明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它以工业文明为背景,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都属于现代文明的历史范畴。毫无疑问由古代传统专制政治演进到现代民主政治,是人类改造社会的重大政治成果。这种巨大的历史进步不仅体现在政治主体之层面,也体现在政治制度之层面,更是体现在政治主体与政治制度之间建立起一种愈来愈趋于科学合理的公共秩序之层面。这种巨大的历史进步使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曲折地沿着从暴力政治转向协商政治,从权力政治转向权利政治,从无序政治转向有序政治,从垂直政治转向平面政治的路径演进。既然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那么政治制度文明就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逐步发展的。因此政治制度文明并不是一种至善至美的政治形态或政治模式,而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进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政治制度文明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绝对的至善至美的政治制度文明只是一种理想而不可能成为现实。“所以评论政治的好坏,应从衡量它的国民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来决定。世界上既然没有达到文明顶峰的国家,也就没有尽善尽美的政治。如果文明真的达到了顶峰,那时不论什么样的政府都等于无用的废物,还有什么体制值得选择呢?”[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0页。

    因此如果过分地沉湎于至善至美的政治理想中反而会导致“政治道德主义”影响政治制度文明的正常发展。

    继承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除政治制度文明的阶级内容外,有些形式和机制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具有自身内在的沿革和发展的规律。政治制度文明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种继承性在更替后的社会里总是要进行一定的改造,总是要赋予新社会特有的阶级内容。但是这种继承性仅仅是意味着它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政治财富,丝毫不排除也不掩盖其实质性差别。人类政治制度文明自从产生后是不断进步的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加快文明发展的步履。但是政治制度文明与社会发展又具有不同步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国家社会的政治结构决不是紧跟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的剧烈变革发生相应的改变;当社会日益成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时候,国家制度仍然是封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能再适应发展了,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因此政治制度文明必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并将与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保持互动关系。总体而言,相对于农奴制政治制度文明和封建主义政治制度文明,恩格斯给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文明以很高的评价,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民主共和国和普选制同农奴制比较起来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发展进步并非凭空而起,而是继承了以往全部政治制度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奴隶社会虽然是最残酷的剥削制度,但是“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文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561-562页。

    “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我们的全部经济、政治和智慧的发展,是以奴隶制既为人所公认,同样又为人所必需这样状况为前提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文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因此现有的政治制度文明总是继承了以往的政治制度文明成果,并将为更高级的政治制度文明所取代而不断向前发展。

    民族性。政治制度文明具有民族性的特点,它受特定民族的历史传统民族特征的影响而深深地带有民族的鲜明特色。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英国和法国革命后形成不同的政治形式中得出,它们“两方面彼此背道而驰,它们已经毫无相同之处了。这里是立法权的三位一体,那里是资产阶级的横行霸道;这里是两院制,那里是操纵一切的下院;这里是国王的大权,那里是下院选出的内阁;这里是世袭立法者的独立的上院,那里是为老朽无用的议员们设立的养老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版,第688页。

    其原因就在于“英吉利民族性的特点就是未解决的矛盾,完全相反的东西的合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版,第659页。

    而法国革命建立了彻底的资产阶级统治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国在那个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比起其他各国来说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阶级斗争的结果和借以表现出来的变换不已的政治形式,在那里也表现得最为鲜明。法国在中世纪是封建制度的中心,从文艺复兴时代起是统一的等级君主制的典型国家,它在大革命时期粉碎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纯粹的资产阶级统治,这种统治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主政新加坡三十年之久并取得辉煌经济成就的前总理李光耀积一生之政治经验提出了一个总结性的论点:“我不认为通往民主的道路只有一条,也不认为只有一种民主。”转引自杨建平:《法治民主:后发国家的政治选择》,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以提出“文明冲突论”而享誉政治学界的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也指出:“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其他国家的领导者有时企图摒弃本国的文化遗产,使自己国家的认同从一种文明转向另一种文明。然而迄今为止,他们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自己的国家成为精神分裂的无所适从的国家。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者同样拒绝接受本国的文化遗产。然而,他们并非要美国认同另一种文明,而是要建立一个拥有众多文明的国家,即一个不属于任何文明的、缺少一个文化核心的国家。历史表明,如此构成的国家不可能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而长期存在。一个多文明的美国将不再是美利坚合众国,而是联合国。”[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页。

    这就是说,一个国家之所以能作为国家而存在必定有其能够将该国人民凝聚起来的独特的政治制度。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种区别于他国的政治制度,而是众多文明的大杂烩,那就不能成其为具有内聚力的国家而至多只能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由此可知,一定的政治制度文明总是属于一定的历史的民族传统、民族心理、民族特征、民族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和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并且对政治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文明的阶级性、历史性、继承性和民族性等特征告诉我们,由于影响、制约政治制度文明的因素很多,因而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文明。就同一阶级内容的政治制度文明,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各个国家因历史传统、民族特性、经济文化水平不同,其政治制度也会显示出不同的具体形式。因此,如果一个国家毫无选择地照搬另一国家的政治模式,不仅不可能成功,反而会导致原有政治秩序的混乱,阻碍本国政治文明的正常发展。但是不同的政治体制可以作用于相同的基本政治制度,或者说基本政治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政治体制来实现。这也就是说基本政治制度一般是不可照搬的而具体的政治体制则是可以借鉴的。但是“民主化要想在一个社会内部扎下根基,必须具备本土的支持”。刘军宁主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20页。

    所以我们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是完全可以借鉴人类包括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文明成果的。这不仅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性质,而且还可以使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获得新的实现形式和发展动力。而实际上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不断吸取其他政治制度的优秀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因而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文明建设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寻找自己的模式和路径,决不可照抄照搬。

    三、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在领导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着力于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使中国成为政治制度文明的国家,这是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所以认真学习和研究并深刻领会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就必须弄清楚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方法和意义。

    (一)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第一,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在当前是个全新的课题,在国内学界涉及的并不多,而且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也相对不足,所以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主要依托邓小平理论的有关材料,这就无疑离不开而且必须看重三卷本《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二、三卷的论述当中,因此应该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对它的研究之中去。虽然邓小平在第一卷中所反映的是早期的思想,但是也包含丰富的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因此也不可忽视。否则最终期、成熟期的结论就显得无根基和无来历,也缺乏历史感。第二,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一书共有600余条内容,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比《邓小平文选》更全面更系统地反映了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对《邓小平文选》的重要补充,所以本书也在许多地方引用了该书的内容。第三,在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出版发行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是一部记载邓小平在1975年至1997年这一时期的生平、思想和业绩的编年体着作。这部年谱以大量文献档案资料为依据,翔实准确地记述了邓小平自1975年至1997年的22年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他主持整顿工作、领导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和发挥的决策作用,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容及其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反映了邓小平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品格风范。这部年谱再现了邓小平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的丰功伟绩,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是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比较研究法。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既要将邓小平与毛泽东在政治制度文明思想上进行比较,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政治制度文明思想作比较,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文明相比较,探讨和揭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又要将邓小平与中国历史上先进政治制度文明思想进行比较,揭示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并且针对中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指责与攻击,用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新发展来扞卫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制度文明,从而展现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先进性和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如果不进行比较就不能把握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所在。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通过比较研究不是贬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政治制度文明思想,而是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和邓小平的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是一脉相传的,是邓小平对他们的继承与发展和开拓与创新的表现。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法。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一定要把握作为政治家的邓小平所面对的历史情境,并揭示他与其前主导该国的政治家的区别,而不是无原则地将与其同时代的外国政治家作简单的对比。在把握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体系所面临的历史情势方面的同时,通过合理化的概括提炼出具有一定逻辑性的政治制度文明思想观点,并在该论题涵盖的政治言论和事件进行全面的把握,实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透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邓小平前后一贯而自成体系的在不同场合的言论和政策,来挖掘其内在的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揭示出中国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规范,从而避免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作出一般化、片面化、教条化的肤浅的理解。

    (二)研究的意义

    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就是要从政治制度文明的角度来全面深入地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既立足于现实又超越于各项具体的政治制度。这种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因而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研究表明,邓小平作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总结、思考与探索,对中国政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和其他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的取得了卓越创新的成果,在很大意义上和相当程度上来说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所以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就是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思想提供核心的线索和养料,有助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有中国特色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制度文明思想观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应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系统的政治文明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于中国新时期新阶段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中国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指南。

    学术意义。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能够拓宽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视野,深化研究力度,推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作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中国时代和人民的根本要求。随着政治文明思想在中国的提出,中国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政治文明的新热点。主要成果有:郝永平、彭劲松、刘君栩《社会进步的政治维度——政治文明与社会进步》(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出版);刘学军《政治文明的文化视角——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戴木才《政治文明的正当性——政治伦理与政治文明》;苟欣文等《政治文明的法治根基——依法治国与政治文明》;何士青《政治文明的法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程竹汝等《政治文明——历史维度与发展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曹思源《政治文明ABC中国政治改革纲要》(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秦宣、王宗礼、吴玉宗等《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刘珏等《第三种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张子礼、房晓军合着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导论》(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等等。但以上着作都很少涉及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研究。但是,把政治制度文明与邓小平理论联系起来的研究在学术界还很少涉及。所以通过对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研究,深入挖掘邓小平政治制度思想的魅力,以充实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就具有鲜明的学术意义。

    实践意义。(1)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理性、自觉、有力的指导思想。深入挖掘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对于改革开放与发展实践尤其是中国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实践、实现政治现代化,无疑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意义。(2)适应当前讲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培养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需要。学习、领会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是讲政治的需要,是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基本要求和最有效的途径。(3)为学习邓小平理论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中共十五大指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几百名中央委员、几千名省部级干部负有特殊重要的责任,首先要带头学好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从各自工作的领域对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63-264页。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能为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提供有益的线索与指导,为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提供一个新的思路。(4)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是推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方式,是落实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5)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为我们推进邓小平理论研究具有普适性和广泛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不但适用于治国安邦富国强兵,而且可以为治理每一个地区、单位、机关团体等提供有益的思想养料和思路启迪,从而完成各自的管理使命。

    四、研究的创新点

    本书在理论和学术性上做到以下几点创新:

    选题的创新。把政治文明作为研究主题的论着在今天数量不少,但把邓小平的政治文明思想作为研究主题不多见,而把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作为研究的主题至今尚无人涉及。

    视角的创新。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比较深入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研究深化和发展,但是从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角度去对邓小平理论进行剖析和挖掘,无论是小论文和书籍都是无先例的。

    结构的创新。本书在结构上首先从政治文明解释入手引出政治制度文明的概念,然后从理论溯源、批判与借鉴、总体视角、指导思想、完善基本制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规范政治行为和江泽民对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对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不仅从纵向而且从横向去进行分析,合理而又可行,虽然在理论深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能从不同的结构去探索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

    观点的创新。本书在一定的意义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比如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