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大附中史话-百年薪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14年,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徐树铮上将创办京师私立正志中学校,校址在宣武门外菜市口粤东学堂旧址。六年后即1920年,徐树铮失势,学校由教育部接手改为京师私立成达中学校,迁入新校址阜成门外北礼士路19号。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北平沦陷,次年日伪强占北礼士路19号校园,成达中学被迫迁至中南海公园内东四所继续办学,为期11年。1949年,东四所规划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地,成达中学迁至阜成门内王府仓胡同46号和大水车胡同12号。1952年,成达中学与私立上义中学合并,改为公立学校北京市第三十八中学。1954年,改为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学,并迁至阜成门外八里庄新校园。其间,学校历经民国初建、日本侵华北平沦陷、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四个历史时期,伴随国运兴衰而兴衰,伴随京城枯荣而枯荣;师生坚守“成德达才”之理念,踔厉跋涉,共克时艰,为后世留下一所桃李芬芳的优渥家园。

    1 名噪京师:正志中学

    (1914年12月至1920年8月)

    1914年12月,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徐树铮创办京师私立正志中学校,校址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其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前所未有深刻变化的历史节点。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社会转型激发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同样体现在教育领域。

    徐树铮创办正志中学的历史背景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确定了全国统一的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学制,奠定了近代学校制度的基础。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率先开始了兴办新式学堂的热潮,政府、各省旅京同乡会以及私人陆续兴办了一些大学、中学和小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至此中国绵延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民国1年(1912)五月,北洋政府裁撤原清政府所设京师督学局和八旗学务处,改设京师学务局,规定“嗣后本京各项中等以下学校均由学务局直接管理”,并颁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从此由学务局管理全市中等教育。1928年,北平市政府成立教育局,统管全市教育事业。

    据“京师地方公私立各中学一览表”(民国4年十二月编),迨至徐树铮创建京师私立正志中学,北京已有在学务局立案的正规普通中等学校16所(形形色色的私塾、学堂、专修学校及宗教学校不在此列),其中公立中学7所,私立中学9所。依建校时间先后为序,正志中学在北京市公立、私立中学中排序第十六,在私立中学中排序第九。

    【相关链接】

    京师地方公私立各中学一览表(民国4年十二月编)

    作者:韩朴 田红正志中学的基本情况

    徐树铮创办正志中学,时在陆军次长任上,年仅34岁。1914年12月,他与广东名宿、粤东学堂总理梁士诒(此后曾任参议院议长)签订合同,租赁宣武门外菜市口粤东学堂校舍,创办京师私立正志中学。翌年2月开办,徐树铮自任校长,邀请社会贤达王树枏(光绪进士、文坛名流)、傅增湘(1917年任教育总长)、叶恭绰(民初交通总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常委)等分别出任正志中学董事长和副董事长,招生第一、二两班,春季开学,四年制初中。4月至京师学务局立案,一度增设附属高小补习一个班。迨至民国9年(1920)8月改名京师私立成达中学校,先后招生8个班,总计毕业4个班。按民初惯例,中等学校男女分校,正志中学是一所男校。

    关于建校年份,在校史档案中,正志中学建校年份始终被确定在民国3年(1914),其根据是这一年徐树铮与梁士诒签订合同租赁粤东学堂校舍创办正志中学。此外,有文献把正志中学建校年份说成民国4年(1915),是错把正志中学在学务局立案及开学年份当成了建校年份,因此逐渐不被采用。

    据“京师地方公私立各中学一览表”(民国4年十二月编),民国4年(1915)北京市中等学校的规模,最大的是京师公立第三中学校,拥有教员23人,全校6个班,学生总数229人;规模最小的是京师私立第一女子中学校,拥有教员5人,全校1个班,学生总数10人。

    正志中学拥有教员13人,全校4个班,学生总数172人。学生总数在16所公立、私立中学中位居第六,在私立中学中则位列第二。据《北京近百年生活变迁1840 ~1949》(袁熹著),1915年北京市内外城总人口为789127人。放在这样的人口背景下来看,正志中学的规模确实不小。

    正志中学以校董事会主持一切大计及筹募经费等,设校长1人管理校务,下设教务主任、训育主任、事务主任、图书主任各1人及事务员若干人。经费来源,由校董事会筹款,学生缴纳学费、宿费等项。

    学制方面,采用四二制,开办四年制初中,定额8个班,每年招收新生2个班,毕业2个班,每班定额48人,总额以400人为限。课程设置国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外语、音乐、体育等。

    校训方面,据正志中学校友关德懋著《徐又铮先生创办正志中学述略》记载:“以克己深省,尊师重道为诸生训。”

    管理方面,要求教室内务清洁,秩序整肃,学生座位均有固定编号,由训育主任负责督察。每间宿舍由学生选举舍长1人,负责寝室纪律和安排洒扫卫生。

    正志中学的办学特色

    徐树铮饱读经史,精于国学,推崇桐城派古文,兼擅诗书昆曲,堪称学养深厚;同时他是一名训练有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他文韬武略兼于一身的素质,加之其对文教事业的情有独钟,并亲自遴选教员、制订教学计划,使正志中学的办学风格明显体现出他的个性特征。

    第一是名人办学。徐树铮邀请来的正志中学董事会成员均为社会贤达和学界名流。董事长王树枏是光绪进士、京师文坛名人;副董事长傅增湘是光绪进士,1917年任教育总长,为著名教育家、藏书家;另一位副董事长叶恭绰是民国初年的交通总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徐树铮延聘林纾(林琴南)、姚永朴、马其昶、姚永概等任教。林纾是一代国学大师、译著巨擘,二姚一马均为桐城派末期回光返照的大家,数学教师梁上栋后来曾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诸公博闻强志、含英咀华,令正志中学讲坛异彩纷呈。因此,正志中学创建伊始曾名噪一时。

    【相关链接】

    王树枏(1851 ~1936),号陶庐老人,河北高碑店人,光绪进士,是中国近代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历任四川、甘肃等诸多地方知县及新疆布政使。他精通经史地理,有存世著作50余种,涉及训诂、算数、地舆等。民国期间,他任《清史稿》四总纂之一,参与编撰的《清史稿》《新疆图志》等巨著系中国史籍和边疆史地学的经典,另有自传《陶庐老人随年录》。

    第二,特别注重国文。徐树铮拟定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当时教育部所规定的有所不同,主要突出两门课:国文与体育。每天上午以国文课为主,下午以体育课为主。其他课目如数学、德文等,都放在次要位置上。姚永概任教务长,兼教《孟子》《春秋左氏传》和《尺牍选钞》;林纾教授《史记》,姚永朴教授《论语》《文选》等;马其昶教语文和作文,每周一次两个课时的作文,当堂交卷,多半为历史题目。徐树铮非常尊敬这几位老先生。他往往亲自搀扶他们进入教室登上讲台,自己则“屏息危坐听讲,参弟子列”(关德懋:《徐又铮先生创办正志中学述略》)。每逢周三,他还会约请几位一起吃馆子。其率先垂范“尊师重道”,可见一斑。

    第三,开设以军训为主的体育课。每天下午的体育课,充斥着军训内容。第一、二年教授军体操,包括步兵操、器械操、摔跤、武术(拳脚、刀枪剑戟、三节棍、九节鞭等),第三、四年进行步枪操练。体育教师由徐树铮从边防部队中挑选军官担任,训练学生犹如训练新兵。

    第四,开设陶冶心智的音乐课。音乐课内容丰富,注重陶冶情操。教授歌曲数十支,《国歌》《校歌》之外,还有《读史歌》《劝学歌》等。“感时伤别,慷慨抒情,无不被之新声,形诸拍奏。”(关德懋:《徐又铮先生创办正志中学述略》)学生们在吟咏歌唱中,“感于辞藻之典茂,音节之清越,心声既洽,人情遂无秦越”(关德懋:《徐又铮先生创办正志中学述略》)。

    第五,实行犹如军校的严格管理。教室、宿舍和饭厅的规矩与日本士官学校相仿。因此,时人评论说这近乎一所军官预备学校。“该校校规极严,徐树铮长子徐毅行怀带食物被校监搜出没收,虽校长之子,也不可越矩。”(赵树生:《正志中学简介》)

    此外,外语课与其他中学不同,不开设英语课,开设法语课和德语课,任课教师均为外籍教师。

    有记载称,正志中学“名门弟子入学极多,现台湾名流如唐君铂、李立柏、刘方矩等人均为该校高才生”(赵树生:《正志中学简介》)。因此,当年人们曾把正志中学视为贵胄学校。

    正志中学的异军突起,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当局的好评。《北京近代教育记事》(耿申、邓清兰、沈言、喻秀芳编,北京教育出版社)曾记载:

    1915年10月京师学务局派员视察正志中学,认为该校“管理采取军校成法,而略济以宽,实已严于他校”。教学认真,聘师严格,“重要学科,聘师尤慎,国文则延文学名手,外国语则借才异帮”。

    1917年教育部转发视察京师各中学的意见,褒扬私立正志中学,批评公立三中“校务形同废弛”,遂免去公立三中校长职务。

    1918年2月京师学务局训令表彰公立四中和私立正志中学,认为“私立正志中学,管教采用军制,秩序整齐,校风极为严肃,注意体育,即务使学生各具军国民之精神。私立各校办理妥协,当推该校为最”。

    1918年10月,徐世昌就任大总统,举行阅兵典礼。各校学生列队参加,正志中学阵容最为严整,特别引人注目。队列从校园出发,特意绕行东交民巷,引得外侨倾巷聚观;到达故宫午门内广场后,随武装部队同受检阅,博得一片赞扬。

    1919年10月,大总统徐世昌为正志中学题赠匾额:“成德达材。”徐树铮呈请京师学务局批准“校长率同教管各员及全数学生敬谨恭迓悬挂”,对于“大总统训饬指示”,请教育部代呈“敬陈谢悃不胜感仰之至”(1919年10月徐树铮报京师学务局呈文)。

    综上内容,可以看出徐树铮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他实际上力图通过正志中学封闭式的管理,培养他所需要的实用型军政人才。

    然而,在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反帝反封、科学民主已汇聚成不可抗拒的大潮,徐树铮的办学思想面临着时代潮流的冲击。1919年5月,北京掀起五四运动,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波及整个学界,正志中学的热血青年自然也不肯置身事外。5月下旬的一个傍晚,本应列队返回宿舍就寝,但是他们拒绝教师和学监的命令,明确要求走出校门参加爱国集会和游行。此刻,校长徐树铮闻讯赶来,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阻止了学生的行动。当年夏季,徐树铮特意在北戴河借用一处德国兵营,安排正志中学学生免费避暑,意在使这些同学无法与爱国学生运动接触。如此举措,招致事后正志中学背上“冷血团”的骂名。

    1920年2月,阜成门外北礼士路19号新建校舍落成,遂迁入。此前,徐树铮在直皖两系激烈争斗中被免职,继而遭当局“通缉拿办”,被迫蛰居上海。他自身难保,更无力遥控北京的正志中学。遂教育部于8月15日接办正志中学,将其改名京师私立成达中学校。9月,徐树铮辞去校长职务。

    一位正志校友对母校的记述

    《民国徐又铮先生树铮年谱》(王云五主编、徐道邻编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一书中,附有正志中学校友关德懋回忆母校的文章——《徐又铮先生创办正志中学述略》(写于1962年1月11日)。据推断,关德懋于1918~1920年在正志中学就读。该文以个人视角记述了当年正志中学的办学概况,其中个别内容似有出入。全文如下:

    徐又铮先生创办正志中学述略

    民国四年(应为民国3年——编者注),萧县徐又铮先生方任陆军部次长,创办正志中学校于故都北平,授诸生以礼乐射御,所以修文树教,明耻教战也。九年夏,直皖战争起,合肥段公芝泉去位,先生亦退闲,直系军人王怀庆接办正志中学,更名成达,先生手树规模为之丕变,名师耆宿亦相继星散,未数年而停办。

    先生之办理正志中学也,采军事教育体制,规模章则,昉自德国。新生入校,隐若入伍。以克己深省,尊师重道为诸生训。四年作业,首重古文学之修养,次数理,再次为德语。是时桐城姚氏昆季以文章气节著称于时,先生因聘永概叔节先生任教务长,永朴仲实先生授文选,其余执教之士,皆一时名德。马其昶通伯先生授春秋左氏传,闽侯林纾琴南先生授史记。仲实、叔节、琴南三先生均年屈古稀,鬓发皤然。仲实先生且已双目蒙翳,须人扶掖登坛,先生往往率诸生亲执其役,屏息危坐听讲,参弟子列。白首传经,青袍问道,令人想见伏生刘向之故实。学校舍首重经史,音乐课程亦独创风格。歌咏篇章,不下数十。国歌校歌而外,读史有歌,劝学有歌,感时伤别,慷慨抒情,无不被之新声,形诸拍奏。诸生感于辞藻之典茂,音节之清越,吁吁喁喁,永言兴叹,心声既洽,人情遂无秦越。

    军事教官五六人,均赳赳武夫,皆军队中营连长之选也。此五六人者,步兵操典而外,并娴技击,教生徒手相扑。诸生不乏来自燕赵秦陇孔武有力之士,与教官博,胜教官,教官亦不以为忤。教官之上,有总教官一人,亦军官中之上选。总教官不能排日至校,非遇庆典,亦不亲自指挥行列。首任总教官宋子扬先生,校长之总角交也(后任西北边防军第二旅旅长),平易近人,无疾言厉色,亦如校长,深得学生之爱重,任教最久。宋以后有于珍芷山先生,威仪凛然,声如洪钟,后为东北军名将。

    民国八年,五四运动发端于北大,政教革新之风飚举云涌,各校群起响应。正志中学独无所举措,俨然置身事外,“冷血团”之名由是而传遍各校。向之视正志为贵胄学校者,敌意亦愈深。每遇休假之日,正志学生整队过市则备受揶揄,于是群情有所未安。忽一日,校长微服莅校,一如平昔,至则召各班年长诸生忧心国是者,与谈论时政得失,诸生默然退。次日,仲实先生复为全校同学解易系辞潜龙勿用之义。是年夏,先生复为留校学生租赁北戴河旧德国军营为休沐之所。是以五四运动之终始,正志中学迄未参加。先生盖有鉴于季汉晚明,清流往往涉于党祸,其间得失,固未易言也。

    八年(应为民国7年——编者注)十月,东海就职总统,举行阅兵典礼于故宫午门内广场。各校学生列队参加,以正志之阵容为首选。全校学生约六百人,行列严整,随武装部队同受检阅。犹忆自校出发,特意通过东交民巷,外侨倾巷聚观,为当时母校之一大事。

    德懋年十六,侍先君入故郡,投考正志,名次最末,忝列门墙。越两载,学校易名,遂负笈南下,距今忽忽已四十年矣。瞻怀往迹,如在昨日,耳提面命,德音孔存。顷先生哲嗣道邻兄厘定先生手泽,将付剞劂,以彰先德;命余略述往事。师谊私交,敢辞谫陋?抽思搁笔,惓念风徽。惧修名之禾立,能无愧于师承,极目时艰,不禁感慨万千。

    六安关德懋谨记

    关于“王怀庆接办正志中学”之辨伪

    关德懋之《徐又铮先生创办正志中学述略》一文说:“九年夏,直皖战争起,合肥段公芝泉去位,先生亦退闲,直系军人王怀庆接办正志中学,更名成达,先生手树规模为之丕变,名师耋宿亦相继星散,未数年而停办。”

    但是,截至本书编撰之日,尚未找到“王怀庆接办正志中学”的任何史料或佐证。

    《北京近代教育记事》载:“1920年8月15日‘教育部将阜成门外私立正志学校改名成达学校,并指派钱能训、傅增湘、董康、叶恭绰、傅岳棻等为校董’。”

    另据成达中学1920年档案:5月27日呈学务局的文件,校长署名为京师私立正志中学校校长徐树铮。这是档案中最后一次出现徐树铮的具名。9月10日呈学务局的文件,京师私立成达中学校校长署名处已无校长署名,代以“正志中学校学监张庆琦代呈”。同日另一文件成达中学校长署名处亦无署名,只有加盖的一枚“校长之章”印章。9月30日呈学务局文件成达中学校长署名处为“校长之章”印章。11月24日呈学务局文件校长署名为京师私立成达中学校校长傅岳棻。

    由此可见,1920年9月徐树铮去职正志中学校长前后,及至傅岳棻就任成达中学校长之职,其间并无他人出任校长的任何记载。

    综上,“王怀庆接办正志中学”一说并无实证,而“王怀庆接任成达中学校长”一说更无可能。

    【相关链接】

    王怀庆(1875~1953),北洋直系将领,1919年7月受任步兵统领,11月加封陆军上将衔。辛亥革命期间,曾经出卖滦州起义,诱杀滦州起义志士王金铭、施从云等。在徐树铮去职正志中学校长,正志中学易名成达中学之际,王怀庆甫任京畿卫戍司令(1920年7月任职)。

    2 危局苦撑:成达中学(1920年8月至1952年秋)

    1920年8月15日,教育部接办正志中学,改名京师私立成达中学校。9月,徐树铮辞去校长职务,教育部指派钱能训、傅增湘、董康、叶恭绰、傅岳棻等为校董,组成成达中学董事会,由刚刚卸任教育部次长、代理教育总长的傅岳棻出任校长职务。由此开启了32年之久的成达中学办学历程。

    校名沿革

    1920年8月,改称京师私立成达中学校。1923年4月,改变学制,由四二制改为三三制,增设高中,在学务局文件中一度使用“京师私立成达高级初级中学校”一名,但校方仍沿用“京师私立成达中学校”校名和校印。1928年,北京市更名为北平特别市,校名遂改称北平特别市私立成达中学校,简称北平私立成达中学校。其间,北平市教育局文件中曾使用“北平市私立成达初级中学校”名称,自1937年恢复高中设置以后,不再使用该名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市复用北京市名,校名遂改称北京市私立成达中学校。

    【相关链接】

    北京何时称作北平?北京历史悠久,名称变化较多。明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北平府,改北平为北京。1644年,清入关仍定都北京,亦称京师。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曾定都南京,但仅逾月余,袁世凯强令将首都迁至北京。1927年北伐战争,4月18日宣布定都南京。1928年6月,北洋军阀政府覆灭,国民政府将北京改称北平特别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将北平市改为北京市。因此,1928~1949年的21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北京这座城市的名称为北平。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侵华期间,日伪政权曾一度把沦陷的北平非法称为北京,但这不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所接受,只是在当时的日伪文件中曾经这样使用过。

    与正志中学倚重校长徐树铮个人能量的办学方式不同,成达中学则更为依靠完善治理结构,注重发挥董事会和校一级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循规蹈矩,依章办校。董事会明确规定,“以充实中等教育造就普通社会服务人才为目的”,“本会得有规定教育大纲延聘校长、筹募经费及审核预决算之职权”,“校董会每年举行常会两次,但遇有特别事件得随时开临时会议,由常务校董召集之”。“本校设名誉校长一人,校长一人,由董事会推选聘请,管理本校一切事务,其余各项职教员均由校长聘任,请董事会分别加委”;校内设教务主任、训育主任、事务主任、图书馆主任各1人,延聘教员多名分担各课;“各职员均分课办事,计设文书、注册、庶务、会计四课”。

    第一届董事会(1920年9月至1924年)。1920年9月,董事会成立,周作民(金城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吴鼎昌(曾任财政部次长、盐业银行总经理)、王树枏、钱能训、傅增湘、董康、叶恭绰、傅岳棻等38人为董事会董事。

    第二届董事会(1924~1928年)。1924年,董事会改组,成立第二届董事会,周作民、吴鼎昌、朱启钤、倪道杰、胡筠、徐国安等6人为董事,周作民为董事长,吴鼎昌为名誉校长。

    第三届董事会(1928年至1937年1月)。1928年,董事会改组,成立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届董事会初为9人,经历并校风潮后调整为16人。董事会议决废除会长制,改用委员制,推举3人为常务董事,再由3位常务董事互推1人为董事会主席,主席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董事:蔡元培、李煜瀛(李石曾)、沈尹默、周作人、何其巩、李泰棻、张凤举、黎世蘅、马廉、周作民、褚民谊、吴鼎昌、张心沛、李书华、徐炳昶、方梦超。董事会推举周作人为主席,何其巩为名誉校长。

    第四届董事会(1937年1月~1947年10月)。原董事徐炳昶、李书华、褚民谊、李泰棻、李煜瀛、蔡元培等6人因事请辞,马廉已故。增补何澄、汤尔和、董人骥、温寿泉、薄以众、陈涤之等6人为校董。董事会董事:沈尹默、周作人、何其巩、张凤举、黎世蘅、周作民、吴鼎昌、张心沛、何澄、汤尔和、董人骥、温寿泉、薄以众、陈涤之。董事会推举周作人、何澄、董人骥为常务董事,周作人为主席。1946年,温寿泉出任董事长。

    第五届董事会(1947年10月至1952年秋)。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董事会成员中的周作人、黎世蘅等人受到国民政府的惩处。1947年10月,董事会进行人员调整。新一届董事会由何其巩、焦菊隐(戏剧家、北平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朱光潜(美学家、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古宗纶、齐思和(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王静如(中法大学历史系主任,语言学家)、马懋勋、沈家彝(前河北高等法院院长)、张寿龄、薄以众、温寿泉、赵伯陶等人组成,何其巩为董事长。

    【相关链接】

    北平私立成达初级中学校第三届董事会章程(民国17年)

    第一条 本校董会根据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创办成达初级中学,故称为成达初级中学校校董会。

    第二条 本校董会为学校法定最高机关,有对外代表学校对内监督学校之权能。

    第三条 本校董会之职权列作:

    一、筹划及保管本校经常费

    二、审核学校预算决算

    三、选任校长

    四、处理学校非常事务

    第四条 本校董会设校董会主席一人、常务校董三人。

    第五条 本校董会每年召集常会一次以上,其遇有临时事故时,得召集临时会,由主席召集之。

    第六条 本校董会开会时,校董有因故不能出席者,得委托其他校董为代表。

    第七条 本校董会讨论事件经出席者过半数之同意,为议决通过之。

    第八条 本校董会章程有未尽事宜,得由校董二人以上之提议,经全体校董过半数之赞同修改之,并呈教育主管机关备案。

    第九条 本章程经教育主管机关批准后,公布施行。

    其间,历任校长共10位,他们是:傅岳棻(1920年9月至1922年);张庆琦(1922年至1928年7月);张心沛(1928年7月至1928年11月);刘栋业(1928年11月至1930年3月);范庆涵(1930年3月至1931年6月);黎世蘅(1931年8月至1939年);王同烜(1939~1945年);戎书城(1945~1949年);姚丽卿(1949年至1951年12月);吴纯性(1952~1955年)。名誉校长两位:吴鼎昌(1924年聘任)、何其巩(1928年聘任)。

    【相关链接】

    北平私立成达初级中学校章程

    中华民国20年八月改订

    第一节 总纲

    第一条 本校以校董会为最高法定机关,负经营学校全责。

    第二条 本校遵照教育部定章,教授初级中学应有学识及技能,并注重陶镕学生心性,敦励品格,以养成刚健中正之国民为宗旨。

    第三条 本校修业期限定为三年,修业期满经考试及格者,得准毕业,由学校呈请教育局发给毕业证书。

    第四条 本校每年分两学期,以八月一日为学年之始,八月至次年一月为一学期,二月至七月为一学期,暑假放假五十六日,由六月三十日至八月二十四日;寒假十四日,由一月十八日至一月三十一日;其余放假日期遵照北平市中小学校历办理之。

    第五条 本校招收新生以年在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曾由高级小学毕业或有同等学力,经入学考试及格者录取之。其编级生以转学年级衔接,持有证明书,经考试及格者录取之。

    第六条 本校学生得在校食宿,学校任管理之责。如有特别情由必须回寓者,亦可准其通学。

    第二节 教职员

    第七条 本校设校长一人,处理本校一切事务。

    第八条 本校校长由校董会选任之,其余各项职教员(原文如此——编者注)均由校长聘任之。

    第九条 本校设教务主任一人,商承校长管理以下各项教育事宜:

    一、订定全校课程。

    二、考察各科教授情形。

    三、考查(原文如此——编者注)学生学业及操行。

    四、监察各项考试。

    五、核校成绩分数。

    六、稽查讲堂课室及图书仪器各室。

    第十条 本校设训育主任一人,商承校长管理以下各项事务:

    一、督率管理各员办理各项事务。

    二、监察讲堂课室寝室餐堂操场各项事宜。

    三、监察学生操行及起居食饮疾病旷课各事。

    四、管理学生请假事务。

    五、分派值日员生。

    第十一条 本校斟酌各科教授钟点聘订教员,不限人数。

    第十二条 本校教员除授课外,均有指导学生行为之责。

    第十三条 本校设文书、会计、庶务、注册及图书、讲义等课,各课设主任一人、事务员若干人。

    第十四条 本校教员及各课主任事务员请假者须自行商请他人代理。

    第十五条 本校聘请教员及各课主任、事务员均订有聘书,一切待遇按照定明办法办理。

    第三节 学科及程度

    第十六条 本校课程按照现行部章订定,惟因本校与中法大学孔德学院联合办理,学生毕业后得升入该学院高级中学肄业故,自第二学年起即加设法文,其不愿习者听其课程,概要如左:

    第四节 入学停学退学

    第十七条 本校考取各生须具志愿书,并邀请保证人填交保证书,将应交各费交清,始准入学。

    第十八条 本校学生因事请假,须由家长或保证人具函陈明理由。

    第十九条 本校学生请假至六星期以上者,应由校长酌定停学期限,命其停学。

    第二十条 本校学生停学期满,应归原级以下之班肄业。

    第二十一条 本校学生有学业逊下,或性质不良,或屡犯过失告诫不悛者,均由校长随时令之退学。

    第二十二条 本校学生因事自请退学者,须由家长及保证人具函陈明情由,经校长核准之。

    第二十三条 本校学生因过退学者,不准重回肄业,亦不准再来投考。

    第五节 学绩与操行之甄别

    第二十四条 本校为甄别学生学业之优劣,有定期考试计分学期考、学年考、临时考三种。

    第二十五条 本校每年于寒假前举行学期考,暑假前举行学年考。

    第二十六条 本校临时考试由各教员自行酌定,并于每次上课时由教员酌设问答,察其有无心得。

    第二十七条 本校以学期考学年考所得分数为考试分数,临时考及问答所得为平时分数。

    第二十八条 学期考分数与平时分数平均为本学期成绩。

    第二十九条 学年考分数与本学期平时分数平均为本学期成绩,再合以前一学期成绩平均为本学年成绩。

    第三十条 毕业之学期,其本学期与本学年成绩均照前条核定。

    第三十一条 末次学年考试即作为毕业考试。

    第三十二条 本校以各学年成绩平均为毕业成绩。

    第三十三条 本校考试一律以百分为满,八十分以上者为甲等,七十分以上者为乙等,六十分以上者为丙等,不及六十分者为丁等,丁等不及格。

    第三十四条 本校学生学期学年考试列丁等者,由校长酌令降班或退学,或其考试纵列丙等以上而有一主要学科成绩逊下者由校长酌令补考,补考不及格得令其重习。

    第三十五条 本校学生毕业成绩在丙等以上者,给与毕业证书;其不及格者,由校长酌给肄业证书或留校补习。

    第三十六条 本校学生操行由校长、教员及教务主任、训育主任随时审查登记于簿,每年年终汇集各簿,由校长邀集会议评议等次。

    第三十七条 本校学生操行亦按学业成绩办法定为甲乙丙丁四等,丙等应加训诫,丁等退学。

    第三十八条 本校学生升班及毕业均以操行学业各分数参核定之。

    第六节 奖惩

    第三十九条 本校学生操行学业俱列甲等者,特由校长缮给褒奖状,以资奖励。

    第四十条 本校学生如有背犯校规不服教训或为学不力者,均由校长斟酌轻重分别惩戒;凡受惩之生皆扣减分数。

    第四十一条 本校惩戒学生之法规定如下:(一)惩戒(二)记过(三)降班(四)退学。

    第四十二条 本校学生语言动静有不合者,由校长或教职员随时训诫。

    第四十三条 本校学生有违犯校规者,由校长按照情节轻重分别记过、记大过或令退学。

    第四十四条 本校学生学业成绩不及格或旷课太多者,由校长酌令降班或退学。

    第七节 校舍

    第四十五条 本校设通用讲堂及博物、物理、化学、音乐、图画、手工各专用讲堂。

    第四十六条 本校设礼堂、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阅书室、储藏室、医药室、病室、操场各项。

    第四十七条 本校设校长室、会议室、教员休息室、教务主任办公室、训育主任办公室、课主任办公室、事务员宿舍室各项。

    第四十八条 本校设课室、寝室、餐堂、盥漱室、浴室、厨房、机械室、传事室、夫役室、厕所各项。

    第四十九条 本校每年共纳学费二十四元(每学期十二元)、膳费每月八元五角(每年约合七十六元)、杂费每学期二元、寄宿费每学期五元,入学之始须预为交清。

    第五十条 本校学生膳费、宿费、杂费、教科书费各项如遇物价昂贵必须更改时,随时另行通知各生家长及保人。

    第五十一条 本校学生入学之始须交保证金十元,毕业时退还;中途辍学者无论因何事故自退或被革概不退还。

    第五十二条 本校学生损坏各项器具,应随时按价赔偿。

    第八节 会议

    第五十三条 本校校务有应商酌者,由校长邀集全校各员酌开校务会议、教务会议或事务会议,公同议办。

    第五十四条 本校校务会议及教务会议、事务会议均由校长主持,校长因故不能出席时,得由各主任或教员中嘱托一人代表。

    学制

    1923年前,延续正志中学的四二制。1923年,大总统颁行教令,中等教育中学校修业年限六年,分为初高两级,初级三年,高级三年。4月,成达中学遵照大总统教令,报经京师学务局批准改行新学制,由四二制改为三三制,增设高中,初级中学修业年限三年,高级中学修业年限三年。学校随之更名为京师私立初级高级中学校。其间,由于经费和招生等缘故,高中几度中断。1937年报经北平市教育局批准继续开办高中,嗣后一直坚持不辍,未曾中断。

    延续正志中学成例,成达中学仍然是一所男校。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1年暑假,成达中学开始招收女生,但是男女分班,直至三十八中时期;1954年改为四十二中后,开始男女混班。

    办学宗旨

    “遵照教育部定章,教授初级中学应有学识及技能,并注重陶镕学生心性,敦励品格,以养成刚健中正之国民为宗旨。”

    课程设置

    所有科目均为必修科目,第一学年为三民主义、国文、英文、算术、中国史地、植物、自然、手工、音乐、军事学、军事操、运动等;第二学年除算术授毕改授代数、几何,植物改为动物,其余不变;第三学年加物理、化学、生理等三科,中国史地改授外国史地。先无劳作、音乐二门,后增设此二门(个别科目有所增删)。

    施行学分制。按照教育部规定每科每周一小时,教授一学期者为1学分计,第一学年为62学分,第二学年为68学分,第三学年为68学分,共计修满186分方得应毕业考试。

    学校规模

    1923年前,规划初中4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附属高小补习班1个;1923年后,实行三三制,逐步增设高中,初中、高中各3个年级,一般保持初中、高中每年级一个班,在校生300人左右(1923年北京人口总数为847107人);1927年,8个班全校学生247人(该年北京人口总数为878811人),这个人数在京师学务局立案的40所正规公立、私立中等学校中,位列第五。在成达中学前面的一至四名分别是:私立弘达学院中学部(324人)、私立培根女学中学部(316人)、私立求实中学校(263人)、北京师范学校(287人)。

    由于社会动荡、经费拮据、招生困难等原因,学校几度陷于困境,在校生人数锐减,1930年在校生仅17人。1949年10月,初中3个班,高中3个班,全校学生323人(该年北京人口总数为150余万人)。1952年改为公立北京第三十八中学时,初中4个班,高中3个班,在校生300余人。

    此种规模,在北京公立、私立中学中,均居前列。

    【相关链接】

    京师公私立中等学校一览表(民国16年五月调查)

    截至1952年的32年来,成达中学共毕业高中11个班、初中37个班。

    师资力量

    成达中学的历任教师基本拥有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极个别为本科肄业学历或专科毕业学历,其中不乏出国留学生。

    1931年任课教师学历情况:黎世蘅(校长),日本东京国立大学毕业;秦宗尧(国文),北京大学肄业;沈汝直(英文),清华大学毕业;胡瀛川(数学),日本广岛高等师范毕业;张兰春(历史地理),北平大学法学院毕业;张仁辅(生物植物),日本东京高等师范毕业;缪辉曾(工艺),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全庚靖(图画),燕京大学毕业;洪景漪(音乐),上海美专毕业;富一厂(体育),民国学院毕业;鲁仁侯(党义),北京法政大学毕业。

    1940年任课教师学历情况:王同烜(物理、教务主任兼代校长),两江优级师范毕业;李勤修(修身、历史),北平大学毕业;郭纯熙(国文),北平大学毕业;毕蔚生(历史),河北大学毕业;张树棻(日文),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荆超(英文),上海沪江大学毕业;马宝珍(英文),北京大学毕业;郑季伟(国文、法文),北京大学毕业;范庆涵(数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朱景新(数理化),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王金钹(地理),国立北京高等师范毕业;佟慎修(数学、生物、化学),北平大学毕业;吴之宏(劳作),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孙瑞明(音乐),燕京大学毕业;马允济(劳作、自习指导),沪艺专科毕业;赵振绩(体育),中国学院毕业;米宗海(国术),直隶高师毕业;孙国桢(事务主任兼图书仪器管理),南京中学毕业;濮堃森(会计主任兼文牍),南京中学毕业;金寿年(事务员),市立一中毕业;张效增(教务员),通县师范毕业。

    1948年任课教师学历情况:戎书城(校长),日本帝国大学毕业;佟慎修(数学),北平大学毕业;范庆涵(数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杨正培(国文),北平朝阳大学毕业;阎郁周(地理、音乐),日本东京高师毕业;俞士镇(国文),北京中华大学毕业;姜永龄(英文),北平师范大学毕业;范德庸(生物、博物),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王永(化学),中国大学毕业;毕蔚生(历史、地理),河北大学毕业;陈淑贞(英文),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徐先振(国文),辅仁大学毕业;齐振祎(物理),辅仁大学毕业;王荫梓(英文),北京大学毕业;左锦明(体育),北京师范大学毕业;黄均(图画、劳作),中国书画研究院毕业;苏观洲(历史、地理),朝阳大学毕业;李占魁(公民),中国大学毕业;吴树德(军训),中央军校毕业;郭悦哲(教务主任),中国大学毕业。

    经费来源

    第一,学生缴纳的学费、宿费等。民国19年(1930)成达中学呈北平市教育局年度预算表显示:每学期每人缴纳学费24元、杂费14元、宿费10元、书籍费6元、体育费2元、制服费12元、膳费36元,共计104元,每年共缴208元。

    第二,北礼士路19号校舍部分房产出租所得(1938年之前)。1931年成达中学呈北平市教育局年度预算表显示:“本校有余房产约值银五万元,租与中法大学孔德学院应用订立合同每月租金计洋六百元,按月拨付,全年共收租金七千二百元。”1938年7月,北礼士路19号校舍被日伪强占,该项收入自此断绝。

    第三,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拨款。自1933年起,成达中学因设立法文班,每年向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申请拨款补助。1937年,此款项为2215美元,折合国币7309.5元。

    第四,董事会筹资。20世纪30年代董事会每年筹得约16000元。

    民国20年(1931)的财务报表显示,当年的支出情况:教员俸给每月计210元,全年2520元;职员俸给每月计300元,全年3600元;校役工食每月40元,全年480元;图书购置每月30元,全年360元;仪器购置每月20元,全年240元;标本购置每月20元,全年240元;消耗费每月100元,全年1200元;计每月支出720元,全年8640元。

    教职员工资待遇

    民国20年(1931)的财务报表显示:罗伯麓(训育主任,兼职国文),每周4课时,月薪24元;秦宗尧(国文),每周2课时,月薪12元;沈汝直(英文),每周6课时,月薪36元;胡瀛川(数学),每周5课时,月薪30元;张兰春(历史、地理),每周4课时,月薪24元;张仁辅(生物、植物),每周4课时,月薪24元;缪辉曾(工艺),每周2课时,月薪12元;全庚靖(图画),每周2课时,月薪12元;洪景漪(音乐),每周2课时,月薪12元;富一厂(体育),每周2课时,月薪12元;鲁仁侯(党义),每周2课时,月薪12元;黎世蘅(校长),月薪60元;罗伯麓(兼职国文),月薪40元;张金鳌(庶务),月薪30元;谌亚达(图书),月薪30元;饶 伯(会计),月薪30元;马克荣(讲义),月薪25元;孙继薰(注册),月薪25元;郑传愈(文书),月薪25元;包文斌(书记),月薪15元;张友焜(校医),月薪20元。

    校歌歌词

    成德达材,社会中坚;基桢缔造,肇始青年。努力爱春华,及时着先鞭;撷文明之茂实,扬智慧之灵泉。步武前贤,薪火长传;舍我青年,大任更谁肩。

    校旗

    校旗从右向左有四个大字——“成达中学”。

    校址变迁

    1920年8月,迁入阜成门外北礼士路19号新校园(现新华印刷厂)。1938年7月,阜成门外北礼士19号校舍被日伪新民印书馆侵占,学校迁至中南海公园内东四所。1949年6月,奉令迁移,中南海校址为中央人民政府收用。1949年7月,迁至阜成门内王府仓胡同46号和大水车胡同12号,是为租用原私立镜湖中学校舍。1952年,私立上义中学并入,改为公立北京市第三十八中学,上义中学马尾沟校舍改为男生宿舍。1954年9月,改为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学,迁至阜成门外八里庄新校园。

    3 革故鼎新:三十八中(1952年秋至1954年9月)

    1952年6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的一个报告上指示“如有可能,应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学”。同年9月1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接办私立中小学的指示》,北京市做出《关于接办北京市私立中小学校的决定》。1952年秋,北京市政府接办了38所私立中学(包括教会办的15所),决定将私立成达中学与私立上义中学合并,改为公立学校,全称北京市第三十八中学,校址在原成达中学校址王府仓和原上义中学校址马尾沟两处。

    上义中学的基本情况

    上义中学由法国天主教圣母会修士吉善于1906年创办,1911年由城内参谋部旧址迁至阜成门外藤乡栅栏(现马尾沟市委党校院内),先后由吉善和华人修士李慎任校长,只招收有志修道的青年天主教徒,只授法语;学生称“公教生”,仅20余人。学生的生活费用和教学费用全部由天主教中国圣母会及其上义洋行利润提供。辛亥革命后,该校才开设国语、历史、地理、自然等中文课程。1919年,为充实在华传教士和天主教会学校教员,学校董事会决定成立三年制的师范学校,同年8月改名上义师范学校;11月呈京师学务局报教育部批准,修士张巽甫由校董会聘任为校长。1927年迁至黑山扈(现309医院院内)新校址,原校址开办上义师范附属小学。1934年奉命改为普通中学,改名上义中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学校由黑山扈迁回马尾沟旧址,由刘宝忠任校长。1940年3月,学校又迁回黑山扈,董事会聘请杨玉书为校长,至1948年由张瑞廷为代理校长。北平解放前夕,学校仅有学生20余人,暂时停办。1949年后,上义中学在马尾沟原址复校,招收学生30余人,设初一、初二两个班,张瑞廷为校长,有教职员9人,大都是原上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

    上义中学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与一般的“教会学校”明显不同。一般的“教会学校”仅由教会主办,其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则与普通学校完全相同。上义中学则类似天主教神学院,教职员不仅都是天主教徒,而且绝大多数是天主教的神职人员神甫或修士。招收的学生都是有志修道的天主教青年教徒,称为“公教生”;其毕业出路都是从事天主教业务的神职人员;他们多数来自城乡贫困家庭,学费、住宿和生活费均由教会供给,早晚都要进天主教堂从事宗教活动。

    该校教学设备是当时北京市私立中学中比较齐备的,有物理、化学仪器,生物标本及挂图共600余件,图书2000余册。

    与成达中学合并时,上义中学有教职员十几名、“公教生”四五十人。

    除旧布新,向社会主义学校转型

    两校合并后的北京市第三十八中学,很快进入除旧布新的进程。首任领导和部门主管如下。

    (1)校长:吴纯性;(2)副校长:张瑞廷(原上义中学校长);(3)教导主任:王问渔(总管教育教学);(4)代理总务主任:刘剑秋;(5)团委专职书记:唐继赤(中共党员,1953年因故调走)、杜森(中共党员,1954年初调入);(6)少先队总辅导员:刘毓庄(中共党员,1953年暑假改作人事干部)、林淑贞(1953年暑假调来)。

    【相关链接】

    吴纯性,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共地下党员。曾任北平私立大中中学教务主任,1952年调任成达中学校长,后任三十八中校长、四十二中校长,1955年调离。

    关于中共党支部,1952年调进党员张兴伟(历史教师),招进学生党员左秋仙、聂智华等;1953年发展李蕴秀、刘凤魁两名学生党员。三十八中先是与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联合组成党支部,后于1953年下半年单独组建党支部。

    三十八中党组织不断发展,全面开展各项工作,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绝大多数师生的思想。青年团组织的发展也很快,绝大多数班级建立了团支部,团组织成为全班同学积极向上的核心力量,学生会、少先队活动逐步正常开展起来。

    虽然广大师生积极追求真理,积极接受新思想,但是受长久以来旧社会的影响,一些师生头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落后以至反动的思想意识。一个班上生物课时讲到进化论,有一个学生居然站起来说:“老师你承认你是猴的后代吗?我不是,我是上帝造的。”这位教师怎么回答呢?“你请坐,我和你的看法是一样的,但政府规定让这么讲,我只能这么讲。”在上语文课时,老师讲:“五一国际劳动节快到了,我们应给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写封慰问信。”一个学生居然在下边大声说:“老师你老老实实讲你的语文课,哪有那么多废话啊!”由此可见在师生中开展思想引导和政治教育已成必须。

    为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划清敌我界限,解决立场、政治态度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学校按照北京市的要求,在教职员工队伍中开展了思想改造教育运动。

    1952年下半年至1953年上半年,按市、区的部署,学校组织教职员参加忠诚老实学习运动。按照中央“启发自觉、不追不逼、认真审查、宽大处理”的方针,经过认真学习,教职员思想认识有所提高。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市教育局分配调入三十八中一批教师,如文巨智(物理)、杨维新(地理)、陈棣清(政治)等。尤其是1953年暑假,北京市政府从已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中选留6位,分配到三十八中任教。他们是:朱金石(数学)、林淑珍(少先队总辅导员)、刘子厚(语文)、郝良善(教导干事、化学)、王宏敏(美术)、王增贵(历史)。他们的到来,为三十八中注入了有生力量。

    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已基本建立,学生组织纪律性大有提高。学校各项工作都能积极开展起来,已是一所运行正常的中学。

    截至1953年暑假,学校的规模为:初一两个班(在马尾沟上课),初二六个班,初三两个班,高一两个班,学生共600人左右。女住校生住王府仓校舍,男住校生住马尾沟校舍。

    4 跻身北京一流:四十二中 师院附中(1954~197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教育事业也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新的教育方针、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环境,激励教育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教书育人的工作中。

    方方面面呈现新气象

    1954年暑假,学校从阜成门内王府仓迁到阜成门外八里庄新校舍,改称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学。

    新校址占地面积49.2亩,规划建筑参照当时先进的苏联模式,建有1座教学楼,内有24间标准教室、9间教师备课室。教学楼西跨楼有8间每间70平方米以上的专用教室(主要是实验室),东跨楼有10间办公室和图书馆、大会议室。另有1座礼堂兼学生大餐厅;两座宿舍楼,其中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各1座,共可住宿五六百名学生。有设备齐全的体育场地(如有300米跑道的田径场、6个篮排球场)及各种运动器械。一般来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中小学校舍大多数是利用旧王府、旧庙宇或没落庭院改造而成。四十二中这样的校舍条件,在当时堪称全市第一流。这为办好学校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校园东侧,一路之隔是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师范学院;南、北、西三个方向是广袤的庄稼地和菜地。开凿于金代而盛于清代的南长河源于玉泉山绕经校园西南,蜿蜒注入玉渊潭(于20世纪60年代疏浚扩展为昆玉河),形成波光潋滟的一衣带水。春夏之际,田野里扯起一望无际的青纱帐;秋收季节则是满眼的红高粱、金玉米、黄菜花,莺歌燕舞,蜂拥蝶飞;冬季则是银妆素裹的洁白世界,校园西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慈寿寺古塔风铃摇动,诉说着思古之幽情。那时没有“空气污染”这个概念。雨后的天空一碧如洗,站在操场抬眼就能望见燕山山脉的层峦叠嶂,玉泉山上的亭榭都能尽收眼底。所以,半个世纪之后有校友深情回忆道:那时的校园是童话中的校园,那时的生活是童话中的生活。

    这时的四十二中隶属关系极为特殊,其办学地点位于海淀区,上级行政领导及财政拨款单位为市教育局,党组织关系则在中共西城区委。到21世纪,这种特殊的隶属关系则沿革为学校党团组织和人事由首都师范大学管理,财务由北京市教育局拨款,招生毕业分配由海淀区统一安排。这样的隶属关系在北京市堪称绝无仅有。

    1954年9月,首任领导班子为:校长吴纯性(1955年正式调离)、副校长艾友兰主持全面工作,副校长秋粟主抓党的工作,教导主任王问渔全面负责教育教学工作。1958年,四十二中改为北京师院附中,校长一度由北京师院副教务长朱学兼任(实际从未主持附中工作),副校长艾友兰继续主持全面工作,副校长秋粟全面负责党的工作,教导主任为赵幼侠,总务主任为陈玉珩。1962年,领导班子调整为校长艾友兰,党总支书记秋粟,副校长王浒(由共青团北京市委调来),教导主任赵幼侠,副教导主任杜森、郑景廉、赵崇义,总务主任陈玉珩。艾友兰(中国大学)、秋粟(北京大学)、王浒(清华大学)均为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大学生,经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锻炼,有资历、有文化、有魄力。其他成员同样有专业、有经验、有能力。以后又陆续培养提拔了一批年轻干部,如刘凤魁、李蕴秀、蔡国祥、霍恩儒等。这形成了1954年至20世纪末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校领导核心。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底,有利于保证其教育思路相对一致、办学风格相对统一、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带领学校师生团结奋斗、勇于进取、求真务实,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相关链接】

    艾友兰,1926年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共北平地下党交通员,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中国大学。北平解放后,奉派接收私立新中中学。该校改为北京市第三十四中学后,担任党支部书记、副校长。1956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学副校长(主持工作),北京师院附中副校长、校长和党总支书记。“文革”期间遭受迫害,1984年离休(局级待遇),2010年去世。

    1951年暑假,成达中学开始招收女生,但是男女分班。1954年暑假,四十二中开始实行男女混班。在生源方面,此时的四十二中与正志中学的贵胄化和成达中学的市民化有了明显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类生源。

    其一,附近玉渊潭乡、四季青乡的农民子女。他们大部分家境贫寒,对于能够进入四十二中这样优越的环境中学习,无不格外珍惜,因此学习刻苦,求知欲强,敬师长,遵纪守法。凡是参加与生产劳动有关的课程或活动时,他们都会显示出天生的优势。那时入伙生每月的伙食费是9.6元,对于大多数农民子女来说是一笔难以支付的款项。于是,他们每天带着一个手缝的布袋,装入两个窝头或两块白薯,外加一块咸菜,早上放进学校食堂为带饭生准备的蒸笼。这就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午餐。尽管如此,他们总是吃得津津有味,从内心洋溢出愉悦与幸福。因为在他们看来,能吃饱饭还能上中学,就是鲤鱼一跃跳进了龙门,改变命运的道路就伸展在自己脚下。

    其二,解放军总后勤部、海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装甲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等军兵种的机关大院以及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公安部队医院等军队干部子女和一些地方机关的干部子女。这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很多人骑着自行车,戴着手表,而这每一样东西对一般的干部工人来说,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工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这部分学生打开饭盒时,会有白米饭、煎鸡蛋或红烧肉这些一般人在年节才能享用的佳肴。他们经受部队机关的熏陶,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学识上接受得快,擅长文体,拥有雄心大志,从一入学就明确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作奋斗的目标。他们中的很多人毕业后参军入伍或考取军事院校,以至四十二中毕业的将军和高级警官有数十人之多。

    其三,自1955年还有一个特殊的生源——归国华侨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大批爱国华侨(东南亚为主)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回国上学,将来参加祖国的建设;同时一些国家采取“排华”政策,导致在该国的华侨子女不能在当地继续学业,被父母送回国上学。回国后,他们先在北京华侨补习学校或广州华侨补习学校补习一段时间,然后由北京市教育局集中分配在几所条件好的中学(四十二中就是其中之一)学习。这部分学生从肤色、装束到表达方式都与国内同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衣着鲜艳,领口低一些,裙口高一些,男戴戒指、女戴项链,语言中夹杂着英语和马来语,就餐时经常拿出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罐头食品。他们中一些人拥有的自行车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凤头”“三枪”“飞利浦”等名牌,其锰钢、线闸、大链套,比军队大院子女的国产坐骑“飞鸽”“永久”又高出几个档次。他们带来了盛传一时的《梭罗河》《哈罗万隆》《宝贝》《顶罐舞》等东南亚音乐歌曲。这个群体为学校带来浓郁的异国风情。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内地同学有着诸多不同,但是其游子归来的爱国热情表现得炽烈而真挚。他们刻苦学习,追求进步,迫切要求加入共青团,为学校注入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在学生的眼里,自己的学校与自己的祖国一样,所有一切都是焕然一新。只是住校生偶尔会发现,一部分榆木制双层床的床腿部,隐约可见“成达中学”的模糊字样。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军队大院文化、本地农村文化、东南亚文化)的学生群体,在同一所学校里得到师长的悉心呵护和精心培育。他们和谐共处、互帮互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1954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通过《关于提高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决定》,把培养和提高教师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环节。四十二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学有专长、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新校园、新队伍、新生源、新机制……初期的四十二中以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新风气在北京市中等教育中迅速脱颖而出。恰在此时,四十二中迎来得天独厚的机遇——改为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58年9月1日,当艾友兰校长在大操场向全体师生宣布这个消息时,在场师生瞬间一片欢呼雀跃。

    北京师范学院是北京市属唯一一所高等师范院校,集中了全市的教育精英。作为附中,自然是近水楼台,师院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信息以及教育科研成果会及时传递给附中。与此同时,在诸多方面将资源共享,附中可以使用师院的图书馆、运动场、游泳场,可以去师院礼堂看外文电影;师院则把附中当作教育实践基地,在附中实验科研成果,让毕业生在附中实习。尤其是师院党委做出一项规定,附中每年可以在师院择优遴选一批应届毕业生到附中任教。这些毕业生等同于具有了师院的留校资格。这一规定使师院附中在教师资源方面,拥有其他中学求之不得的优势。

    这个时期,四十二中的师资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复转军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具有高等教育背景,在部队从事文化或文职工作,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火的洗礼,政治成熟、作风干练、认真负责。

    其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优秀高中毕业生。他们大部分已被大学录取。当时,北京市委号召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动员他们留中学任教,保留其大学录取资格两年。两年后,他们可以再入大学就读。这些热血青年响应号召,服从需要,积极投身中学教育事业,一面工作一面进修。他们不仅教给学生学业知识,更以自身的经历彰显了个人自觉服从国家需要的高尚品质。

    其三,北京师范学院优秀毕业生。按照北京师范学院的规定,附中每年可从师院择优遴选若干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这些毕业生,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而且出类拔萃,是中等教育难得的对口人才。与此同时,北京师院陆续选调一些年轻教师到附中任教,充实师资队伍,加强干部队伍。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四十二中还从其他单位调入了一些高校本科毕业的教师。

    这支教师队伍年富力强、阵容齐整、专业扎实、热心教育、积极进取,在全北京市堪称一流,从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步步攀升,为四十二中跻身北京以至全国的先进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超第十九中学,赶第一〇一中学

    如果说四十二中是革故鼎新、顺风顺水,那么师院附中则是励精图治、风生水起。1962年,北京师院党委书记杨伯箴不失时机地提出把附中办成北京市一流水平的中学。

    杨伯箴曾是中共北平地下党学委负责人之一,北平解放后历任青年团市委书记、市委教育部长等职,是北京市委《五四决定》主要起草人之一。他出任北京师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之后,以教育家的战略眼光提出,要把附中办成北京市一流水平的中学。为此,他提了两个样板学校——北京师大附中、北京市第四中学。师院附中领导班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同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把办一流水平学校的目标具体化,提出了“超十九、赶一〇一”的口号。北京十九中位于海淀区,与师院附中相距不远,在海淀区是名列前茅的学校。同样位于海淀区的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原为解放区迁来的干部子弟学校,校址就在得天独厚的圆明园,办学条件在全市首屈一指,办学水平在北京以至全国都享有盛誉。而当时同属海淀区的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清华大学附中刚从工农速成中学改成普通中学,北京大学附中则是刚被接管的一所普通中学。它们尚处起步阶段。因此提出“超十九、赶一〇一”是从实际出发,“既看得见摸得着”,又需要积极奋斗才能达到的目标。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信心,鼓舞士气。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学校实施了以下诸项举措。

    第一,学校领导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教学。全校日常事务性的工作,由一位副教导主任值班处理。校长、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抓教学的副教导主任,每人深入一个教研组,个别领导深入两个教研组,长期深入蹲点,经常听本组每位教师的课,听后还要做必要的讨论研究。

    第二,教师努力钻研教学,提高业务水平。熟悉大纲、吃透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是所有教师孜孜以求的工作方式。晚上,每个教研组都是灯火通明,大家不约而同地加班备课。各学科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经验总结和创新,如怎样帮助学生掌握好“双基”,在教学中如何加强直观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怎样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等等。教学研究之风浓烈,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生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的典型学生越来越多,全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学生逐年增多。

    这个时期,学校教育方针的表述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第三,学校特别重视德育工作,一以贯之地唱响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同时注重唯物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注重涤除封建主义、唯心主义等思想残余;加强政治课教学,注意时事政治教育,对于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情,都结合政治课进行必要的教育;进行必要的辩证唯物论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深入持久开展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活动。请全国全军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来校做报告,其中有吴运铎、孙乐义、舒积成、倪志福、张百发、李瑞环、时传祥、李墨林等。组织深入学习雷锋、焦裕禄等英雄模范。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李瑞环,当时是北京建筑工程公司的一名青年职工,数次来校讲述脍炙人口的人大会堂“放大样”哲学。他挽起一条裤腿骑一辆简装的旧自行车,上台前把裤腿撸下来,讲完后再把裤腿挽上去骑车而别。

    第五,通过共青团组织,开展适合青年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初二、初三各班团支部都有了一定的规模。高中各班团员人数在班里的比例都达到70%左右,少数班超过80%。在创建优秀集体过程中,团支部都能起到团结全班的核心作用。由于团的工作卓有成效,团委书记刘凤魁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后来被选拔到国家旅游局和北京第二外语学院担任领导职务。此外,少先队工作也颇具特色,除了开好少先队大队会、主题中队会等活动外,还形成了传统的特色组织——少年团校。

    60年代初,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和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国家经济进入困难时期。城市中的人们开始了粮食“低定量”“瓜菜代”的时期。多数师生吃不饱,不少人出现浮肿。学校领导针对困难时局,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一是强调劳逸结合,给师生减少课时和作业,增加休息,减少体育课运动量甚至停课。二是管好食堂伙食,千方百计开辟副食来源,给师生增加营养;设法为归国华侨同学提供生活帮助。三是开展辩证看暂时困难的认识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师生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凡此种种,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凝聚力,保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60年,政治教研组被评为北京市文教系统先进集体,杜森(先进集体的代表)、刘凤魁(先进团委书记)、徐顺刚(先进班主任)、赵崇义(先进教师)四人,出席了北京市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文教系统群英会。

    第六,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共青团组织不断壮大,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愈益突出。年届18岁的学生中,思想政治成熟的先进分子越来越多,高二大部分班已发展共产党员,高三每个班都有共产党员。学校长期把劳动教育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组织学生到农村参加“三夏”或“三秋”劳动,到矿山和机修厂参加劳动。1965年秋,学校组织两个年级的学生参加了北京市大型水利工程——京密引水渠的修建劳动。

    第七,加强体育课教学,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而终身受益。学校春季运动会已经形成传统。各班都像迎接节日一样迎接校运动会,摩拳擦掌,积极备战。每年校运会开得都很精彩。每年开展班级篮球赛,各班组成男、女代表队参加比赛,带动众多学生积极参加课余篮球运动。校篮球代表队在各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1963年北京市中学生篮球联赛,获男高第三名,女初第五名;1964年北京市中学生篮球联赛,男篮1948~1949年出生年龄组荣获北京市第一名;1965年海淀区中学生篮球比赛,获初中、高中、男、女共四个组的第一名。篮球队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全国篮球明星,如黄频捷成为国家篮球队的运动员、队长。范小娟、侯小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女子篮球代表队运动员。陈美虹(女)成为篮球国际裁判。

    “文革”十年,灾难深重

    正当北京师院附中跨入北京市一流中学的行列、再接再厉攀登新高峰时,突如其来地遭遇了“文化大革命”使其不懈的努力戛然而止,美好的愿望顿成泡影。1966年开始的“文革”是一场给全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其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6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北大聂元梓等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及《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然而,北京师院附中学生的“造反”行动要早20天。5月10日,北京师院附中即发生煽动造反的“高一(1)事件”,继而发生6月7日冲击广播室制造乱局的“六七事件”及6月16日残酷批斗校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六一六大会”,由此彻底搅乱学校秩序。学生不上课,教师被批斗,打砸抢横行。一名女教师和一名外校学生被活活打死。随后军训团进校,成立革命委员会,造反派掌权;“工宣队”进校,清理阶级队伍,清查“五一六”阴谋集团,反“复辟回潮”……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1970年,遵照北京市人防指挥部的指示,北京师院附中在校内深挖防空洞。土方倒塌,致使六名师生被深埋地下而丧生。殉难的教师赵崇义,原是历史教师,曾出席北京市文教系统群英会,是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后任副教导主任;殉难的5名学生都15岁左右,其中两个还是独生子女。

    这期间,全市1966年、1967年、1968年三届初高中毕业生,既不能升学又不能就业,积压400多万人。当时中央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只有择此出路。北京师院附中“老三届”学生大批去了内蒙古、山西农村插队当农民,一部分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另有少部分入伍当兵或去“三线”当工人。在“老三届”上山下乡之后,大学、中专、中技等仍未招生。因此,后面几届初中毕业生只能被安排到北京郊区农村插队当农民。

    1972年,北京市决定恢复试办高中,北京师院附中开始招收高中生,但是没有正规课程,以学工、学农为主。

    “文革”十年是灾难的十年,对于北京师院附中而言,也是荒废的十年、不堪回首的十年。

    5 北京市重点中学:师院附中(1978~1991年)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动乱。1977年11月,中央决定从学校撤出工宣队、军宣队,取消“革委会”,恢复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原有的教育体制。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否定“文革”,实施拨乱反正重大措施。

    鉴于“文革”期间广大干部、教师遭受迫害,当时的政策是如本人不愿留在原单位继续工作,可以调离安排其他岗位。北京师院附中校长艾友兰决定留下来;副教导主任杜森已得知自己被调至另一所中学任校长,经过慎重考虑也决定留下来。他们共同的想法是与热爱本校的教职工一起拨乱反正,重整山河,把被“文革”摧残的学校重新建设起来,实现“办成北京市一流水平的中学”的夙愿。1978年,经中共北京师院党委批准,北京师院附中领导班子成员如下。

    【相关链接】

    杜森,1932年出生,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六中学1954届高中毕业生,同年3月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第三十八中学任团委书记,1954年起先后任北京第四十二中学政治教师、政治教研组组长,1961年初起先后任北京师院附中副教导主任、教导主任,1978年任副校长,1984年任校长,1993年退休。

    领导班子决定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事,立足科研兴校,办出特色,实现“四个一流”: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设备和育人环境;一流的校风和教育质量。

    按照这个思路,学校制定《北京师院附中长远发展规划》《北京师院附中教学基本规程》《教师工作手册》等规章,团结全体教职工艰苦奋斗。学校得以高速度发展,教学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在1966年“文革”开始后,北京师院附中曾被划归海淀区教育局管理。“文革”结束后,1978年4月29日,中共北京市委批准市教育局《关于北京师院收回北京师院附中的报告》,并明确规定,北京师院附中党团组织、人事由北京师范学院管理,财务由北京市高教局管理,招生毕业分配由海淀区统一安排。

    北京师院附中由海淀区管理时,被定为海淀区属重点中学;回归北京师范学院后,1978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北京师院附中被北京市确定为首批办好的市属重点中学(共25所)之一。

    此间,学校主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调整充实师资队伍。从北京师院优选毕业生留附中任教,调入一批素质高的中年教师,接受优秀大学毕业生,给学历较低的教师创造继续学习和进修的条件,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工作。二是组织在职教师培训,为其提供条件续学历。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三是开展教育科学理论学习,提出“不做教书匠,要做人民教育家”的口号,激励每位教师力争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育家,而不是单纯经验型的教师。四是重视名师培养,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改革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成果,支持教师参加区、市、全国的学术和讲学活动,提高教师的知名度。经过几年的努力,涌现一批学界名师。五是关心教师的政治进步。截至1991年,有23名教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六是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1979年在校园南侧建起两排平房宿舍,1984年在校园北侧建起教工宿舍楼。在80年代,这样的住房条件确实令人羡慕。

    上述措施的实施,使学校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一支高级教师32名,一级教师58名,市、区教研员15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均属上乘的教师队伍。北京市政府特约教育督导团于1991年经过深入调查了解之后,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在全市也是一流的。

    第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倡导教师从事教科研,把先进的教育思想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转化成优异的教育成果。1985年成立教科室,培训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先后完成《中学生青春期教育》《中学生家庭教育》《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我校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及分析》等课题。成立家长学校,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组织校际教学与科研交流,参与创办全国高级中学校长委员会[1]。

    1983年,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北京师院附中遵循“三个面向”深化改革,总结推行特色教学法:(1)启发式教学法,代表教师唐朝智(物理特级教师,1988年被海淀区授予首届科技园丁奖);(2)单元程序实验教学法,代表教师王绍宗(化学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3)《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代表教师田钦(数学高级教师,国家高考数学命题组成员);(4)中学语文课程结构改革,代表教师沈惠中(语文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兼职教研员,北京市教研部语文兼职教研员);(5)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代表教师李静纯(英语高级教师,英语教研组组长)。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既符合教学规律,又有具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最终都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三,全面育人,实现“北京市一流”。学校始终重视全面发展的育人原则,采取的措施更有力,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注重以德育人。开展集体主义、学生品质、心理素质教育。更新德育内涵,倡导树立大德育观,创新德育形式——主题班会,搞活共青团工作。德育活动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每届高中一年级抽出10天到第三十八集团军地炮旅军训。每年12月9日,组织学生徒步走到香山,瞻仰“一二·九”运动纪念碑,回顾“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学生到十三陵林场参加植树劳动。德育工作内涵的扩展,使德育思想和方法更符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更具实效。

    篮球运动传统校。“文革”前,学校篮球运动开展得好,曾取得突出成绩。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成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后,学校被北京市授予首批篮球运动传统校,由此学校篮球运动长盛不衰,一直是令人艳羡的一朵奇葩。1983年,市教育局给学校颁发体育卫生工作优秀奖状。

    建设一流的校舍和教学设施。改造增加理、化、生实验室和专用教室,陆续建成实验楼和阶梯教室。1988年,建成并使用的实验楼内,共有物理实验室5个,化学实验室4个,生物实验室3个,计算机房2个,外语听力室2个,演播室1个,录音、录像室1个。此外,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地理室、教师资料室、电化教室、贵宾接待室各1个。1991年,北京市特约教育督导团对实验设备和图书阅览条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在北京市是一流的。

    全面育人,体现在考试成绩上是中高考成绩在区、市范围居于领先位置。1980年,首批统招生高考上线人数124人,考取清华大学20人,高考成绩名列北京市第四名;1981届高二(1)班高考百分之百上线,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1981年,初三毕业生温平山,参加当年的高考,以优秀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是当年北京市唯一被录取的少年班学生。1984年高中毕业生,原为初一择优招收的学生。他们在校学习六年,高考成绩在海淀区居前列,有几个学科名列第一。此后,数学教研组取得海淀区高考成绩三连冠。1990年,中考和高考成绩均列海淀区第一。1990年,高二学生曹汉征获莫斯科国际俄语竞赛金奖。

    北京师院附中育人成绩得到上级领导部门与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校于1984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系统先进集体,1986年被评为北京市普教系统先进集体,1988年获北京市优秀家长学校称号。

    1991年5月,北京市政府特约教育督导团对北京师院附中进行调研性督导,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北京师院附中“不愧为一所市属重点学校,是名副其实的”,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几个方面都采取有力措施”,“教师队伍在重点中学中也是比较突出的”,教学设施“在全市是第一的”。

    6 重点中学升级版:师院附中 首都师大附中(1991~1998年)

    1991~1998年,由霍恩儒担任校长,领导班子成员如下。

    【相关链接】

    霍恩儒,1936年12月出生,1956年6月在太原市第五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即分配到北京师院附中任教,1976~1982年任教务主任,1982~1991年任副校长,1991~ 1998年任校长,1998年退休。

    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9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为首都师大附中题词:“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办好我国的素质教育起示范作用。”

    从严治教,科学管理

    新班子提出:“办一流的学校,育高素质的人才,早日实现育人环境现代化,教学设备现代化,教学管理现代化”;把学校建成校园优美、校风纯正、设备现代化的全国知名学校;打造重点中学升级版。

    为此,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对领导干部提出“正、廉、严、实、爱”的五字方针。对干部、教师提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老师要首先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事情校长和干部要首先做到”。

    与此同时,实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从严治教。实施教师聘任制,建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名师工程”为载体,通过加强教育科研,开展评优课、公开课等多种观摩、研讨、交流活动,以及培养青年教师等活动,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干部专业水平。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组织不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促进多层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组织干部、教师参加外出培训、考察,扩大教育工作视野。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地位。强调搞好德育工作才能为学生智、体、美、劳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要处理好“德育领先和以教学为中心”的关系,树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指导思想,把握好德育工作的方向和层次,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抓队伍,树典型,培养德育工作骨干力量。面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主力,是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领导下的政教处、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抓好这支队伍从不同方面分工合作开展工作。

    拓宽德育途径,注重实效性。抓好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升旗仪式和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初中的建队、退队建团仪式和学校团委、学生会换届选举;评三好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和“成达杯”奖学金获得者;起始年级的学前教育;寒暑假举办学生干训班。开展主旋律的教育工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思想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社会、学校、家长三者很好地配合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严格按国家教委规定,从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军训、社会调查、政治宣传和公益活动。初中以到社会上参观、学习为主;高一年级进行10天军训,与解放军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高二年级到天津郊区盘山德育基地,吃住行在集体中,进行参观烈士陵园、开展农村社会调查3天的系统教育活动,并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放手让学生组织开展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如“红五月歌咏比赛”、“一二·九”远足、“振兴杯体育比赛”、“艺术节”、“英语周”、“课本剧大赛”、“歌手大赛”等文体学习活动和专题报告、社会服务以及文明班评比活动,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和锻炼。

    1994~1995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德育先进校,1996年被评为海淀区“质量先进校”和“四优四无校”。

    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改革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模式,改变一种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对各学科教材的编写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引进计算机系统,开设计算机选修课,倡导在课堂教学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创造科研氛围,培养科研型教师。从80年代附中成立教育科学研究室全面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开始到90年代,教育科学研究室连续被海淀区评为先进集体,教科室主任被评为海淀区的先进个人。持久的群众性教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为1993年10月由首都师大附中牵头成立,全国各地100多所重点中学参加的“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打下了基础。

    开放交流,走出国门

    1993年,由首都师大附中发起成立“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总部设在首都师大附中;1998年,总部迁至北大附中,更名为“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科联体成立后,最多时凝聚了全国各地的360多所知名重点中学。作为一个整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科研组织,科联体通过承担参与教育部课题研究任务,会议研讨、专题培训,成果出版,校际互访,国内外教育考察等多种形式,共同研究中学面临的学校管理与发展中的种种教育教学热点问题,为中国的中学教育科研做出贡献;获得教育部高度认可,赢得各地重点中学校长、教师的高度赞誉。

    1993年10月,霍恩儒校长作为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代表团成员赴美访问。此行是首都师大附中第一次走出国门,开始用国际化的视野审视教育,是首都师大附中国际化进程的第一步。随后,首都师大附中先后派干部、教师走出国门,到美、俄、韩、日、澳大利亚以及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展了教育交流活动。1996年9月,为迎接澳门回归,北京市选派教师到澳门支援濠江中学建设。全市共需要5位教师,派出闫红、杜若兰、梁宁康前往澳门濠江中学任教。3位教师在澳任教期间表现优秀,受到高度好评。1997年,首都师大附中与香港西岛学校签订《友好学校协议书》,为贯彻“三个面向”走出坚实的一步。

    7 北京市示范性高中:首都师大附中(1998~2011年)

    1998~2011年,由石彦伦担任校长。领导班子成员如下。

    【相关链接】

    石彦伦,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先后就职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文学院和政法学院,1998 ~2011年任首都师大附中校长,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和北京市教育学会授予的“杰出校长”称号。

    “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申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相关规定,首都师大附中于1999年6月提交示范校建设申请,10月通过海淀区教委的评估,2000年7月获市教委的建设批准。经艰苦努力,首都师大附中于2001年12月通过验收评议委员会专家的严格评议并全票通过。2002年9月,市教委发文,认定首都师大附中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并颁牌。2002年,海淀区人大、政协会议提出要建设更多的像首都师大附中和人大附中一样优秀的、高质量的学校。

    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任务,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办学目标,首都师大附中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使其社会评价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成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领头羊。2007年,首都师大附中获教育部、人事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办学规模及示范辐射。1998年始,首都师大附中高中一、二年级各有9个教学班,高中三年级有10个教学班。2001年,经海淀区教委批准,本校创办“六年一贯制创新教育实验班”,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每年招收2个教学班,后逐步扩大到4个教学班,本部在校学生始终保持在1800人左右。

    教育部、北京市倡导“名校办分校”,以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带来的问题。本校与海淀区合作创办北京市师达中学,承办门头沟区首都师大附中永定分校和昌平区首都师大附中北七家分校。海淀区原育强中学划归本校,成为西校区。与此同时,学校承接河北、山西、山东、东北、新疆及北京房山、密云等地区派来的多批次教师培训和干部挂职锻炼任务。

    率先发展国际化教育

    1999年,首都师大附中除与韩国恩光女中、日本鬼石町中学有友好交流关系外,又与日本佐世保南高中、澳门的濠江中学建立了友好校关系。2000年,与德国柏林门采尔中学建立友好校关系。2001年,与英国纽卡斯尔市的步行者学校建立友好校关系。

    开办国际部,招收外国留学生。2002年2月,北京市教委批准首都师大附中招收外籍学生的申请。3月,本校成立国际交流部。国际交流部每年招收30名左右的外籍学生。外籍学生分别来自韩国、美国、德国、匈牙利、捷克、墨西哥、泰国、加拿大、法国、巴拿马、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国。

    首都师大附中陆续与法国里昂的夏尔顿学府、泰国的皇家马可学校、日本的涩谷慕张学校、我国香港的圣士提反女中、美国的德怀特学校(The Dwight School)和捷门棠学校(Germantown Academy)建立友好校关系。2007年10月,首都师大附中被国家汉办批准为“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

    为贯彻全国孔子学院第一次工作会议提出的“开创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事业新局面”的要求,经上级批准,首都师大附中与美国费城的友好校捷门棠学校(Germantown Academy)合作开办了孔子课堂。这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第一所孔子课堂。

    创办美国“AP”(Advance Placement)课程。2008年,经市教委批准、教育部备案,首都师大附中与美国德怀特学校合作,创办了美国“AP”课程,即中美课程实验项目。这是北京市首次批准公办学校高中阶段开设中美课程实验项目。首都师大附中是当时唯一开办美国“AP”课程的学校。学校通过中考提前招生并加试英语的方式,招收60名初三毕业生进入该实验班,使其获得本校和美国合作学校的双重学籍。三年中美高中课程学习合格后,学生可被授予本校及美国合作校双重毕业证书。

    创新教育实验。为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之路,2001年3月,经海淀区教委批准,首都师大附中创办了“六年一贯制创新教育实验班”,每年招收2个教学班,后来逐步扩大到4个班。2004年1月,海淀区教委批准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六年一贯制创新教育实验班免中考直升本校初中”的申请,由此打破了高初中课程设置的界限,大幅度调整了课程和课时设计,特别增加了“博识课”。博识课是建立在“创新人才须博识厚积”的认识上,并充分利用北京拥有数量巨大的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这一优势资源开设的。学生通过博识课走出校门,进入广博的人文、科技世界,积淀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素养和思考能力。该实验班以国家课题形式获教育部支持并获得社会媒体广泛报道。

    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在建设示范校过程中,首都师大附中落实软件建设方案中有关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即“整体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使之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深、团结勤奋的优秀团队”,通过“跨世纪名师工程”培养中青年教师,依靠北京市有关政策,积极慎重引进优秀特级教师,并破格提拔青年干部。

    校园文化蓬勃发展。首都师大附中原有男子篮球队、舞蹈队、青春基地广播台、紫竹文学社等社团,后逐渐发展到拥有20余个学生社团。新出现的社团有嗵吧鼓乐队、清风棋社、管乐队、英语俱乐部、动漫社、美术小组、陶艺小组、读书会等。只要学生有爱好、有兴趣、有需求,学生到教育处注册备案,制定内部制度和活动计划,学校就给予资金、场地及配备指导教师等必要的支持。这些社团使学校始终处于浓烈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

    首都师大附中每年定期举办“红五月歌咏比赛”、“振兴杯体育比赛”、艺术节、辩论会、学生科技论坛、卡啦OK大赛、“一二·九”远足等活动,开辟学生书画廊供学生展出自己创作的书画、动漫、剪纸、摄影、藏书票等。学校利用专项经费建设天文台、科技展馆、陶艺教室、舞蹈排演厅、篮球馆、电视演播厅等,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专用场地。

    大力推进校园硬件建设

    1999年,学校建成主干千兆校园网,以后年年升级更新,实现了办公无纸化、教师备课网络化、教学多媒体化、家校沟通网络信息化。2010年,学校图书馆实现数字化。首都师大附中是北京市最早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的中学之一,是最早实现教学多媒体化的学校。

    1999年,学校建成海淀区首个塑胶体育场。2002年,全校实现市政冬季集中供暖并建成两处屋顶花园;通过对原来人防工程的改造,建成地下体育馆,扩大了体育活动场所。2005年,学校建成覆盖全校园的安全技防网。通过几年的努力,首都师大附中超规格和高质量地实现了示范校硬件建设方案。

    教学成绩优异

    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在领先水平。全体毕业生一本升学率为93% ~97%。统招生一本上线率基本保持在100%。其中,2007年,学生岳元羲获北京市理科第二名;2009年,学生付若兰获北京市文科第二名;2010年,学生王琦获高考数学满分,同年全市只有两所学校出现满分学生。

    学生科技竞赛成绩突出。在这个时期,学校先后7人次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杨毅同学获国际天文奥林匹克金牌,黄雨晨获国际计算机大赛金牌。学校先后5次获得由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协颁发的中学科技创新最高奖项——“北京市金鹏科技奖”。

    艺术、体育成绩硕果累累。学校舞蹈队获200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一等奖,1999年、2003年、2007年、2009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二等奖;2008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学校奥林匹克文化节系列演出特殊贡献奖。学校的管乐团自2004年连续获得北京市第六届、第八届、第十届和第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管乐合奏比赛二等奖,被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协会收为团体会员。

    体育教研组被北京市教委评为2009年北京市中小学校优秀体育教研组。篮球队于2005年获“锐步杯”高中篮球赛第二名、北京市传统校篮球比赛第三名、ING北京市篮球训练营第一名、全国高中男子篮球锦标赛第一名、北京市振兴中华杯篮球赛第二名、全国优秀运动队称号;2007年获北京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甲组第一名、乙组第二名、丙组第二名,北京市篮球振兴杯比赛第二名;2009年获北京市青少年篮球联赛第三名,北京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甲组第一名、乙组第一名、丙组第二名;2010年获北京市体校杯篮球比赛甲组第二名,北京市第十届运动会篮球比赛甲组第三名、乙组第三名,北京市中小学篮球联赛初中第二名、高中第三名,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北京赛区)第五名。2005年,学校被海淀区政府评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先进单位。

    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2004年,首都师大附中荣获北京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被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评为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全国信息科技教学应用示范校;2008年被北京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北京市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评为该年度北京市中小学外国学术汉语节优秀组织工作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