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玲珑塔-开心扉初识涵芬 救古籍父女情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关桃本想告辞了,不过现在却很想留下来,让山本先生或史密斯先生把自己介绍给秦家父女。

    也许因为聚会已近尾声,也可能山本先生认为关桃或其他客人并不会对秦先生这样的学者有兴趣,所以并没把关桃介绍给秦先生,而是引着秦先生父女径直向门里走进去。关桃不想走。这个女孩如此好看,好看得像他的孃孃,他不想就这样离开了。但是,如果跑过去自我介绍,是不是会有些唐突或失礼?甚至显得有些可笑?

    关桃不声不响,也走进了大门,看到山本热情地请父女俩坐下,而负责招待的餐馆人员已经准备撤离,附近没服务生。关桃走到长条桌子旁边,拿了一个托盘,倒了几杯茶,拿到了众人前面。

    “啊呀,关桃君,怎么能让你来做这个事呢,太不好意思了。”

    “哪里哪里,我的荣幸!”

    “哈哈哈,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和史密斯先生共同的好朋友秦时月先生,有名的大学者,这位是秦涵芬小姐。”山本把秦氏父女介绍给了关桃,再把关桃介绍给他们:“这位关先生,也是我的老朋友。”

    秦氏父女站了起来,关桃欠了欠身体,向秦先生伸出手去:“鄙人关桃,请多多关照!”

    “关桃君,一起坐下聊聊。”山本太郎说。此话正中关桃下怀。关桃也读了些书,但若真坐下来谈学术,没这个底气,于是他说:“我不懂这些学问,不如先去给秦先生和秦小姐拿点吃的,我看他们从码头直接过来,应当还没吃饭吧?”

    “啊,对对,还是关桃君想得周到。秦先生,吃过中饭没有?”

    秦先生倒也实在:“吃过一点,但若有,还可以吃点,不能辜负了美食美景,哈哈。涵芬,你和关先生一道去拿点吃的。”

    民国十四年爱琦去了美国,出国前给关桃写了一封信,此后杳无音讯。爱琦给了关桃一个四年之约,现在五年多过去了,关桃孑然一身。他一直忘不掉爱琦,没办法让另外的女孩走进自己心里。但眼前这个女孩却在刹那间改变了一切,让他心中尘封已久的一只角落照进了一束光亮。他和秦涵芬一起走向放食物的桌子去时,感觉自己的心跳得厉害。

    “你今朝刚从外地回来?”关桃搭讪道。

    “对,我到武汉去了。”

    “你一个人去的?一个小姑娘跑去武汉?”

    “对啊。不过我爸爸在武汉有好朋友。”

    “中原这几个月混战不断,你不怕吗?”5月至11月,蒋介石的军队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的军队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又发生了一场混战,战况惨烈,直到张学良对蒋介石施予援手才分出胜负。

    “战事离武汉很远的,坐船还可以。”

    “你真勇敢,我都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哈哈,是吗?谢谢!”秦涵芬笑了笑,她笑的时候,有两个酒窝,黑黑的眉毛弯了下来,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关桃的孃孃就是这样笑的。关桃有些错觉,有些走神。秦涵芬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关桃意识到自己走神了:“我总感觉好像在啥地方看到过你,觉得以前就认得你。”

    “是吗?”秦小姐礼貌地答了一句,低了头,不再讲话,挑好了几样吃食,先回到了她父亲身边。关桃拿了食物,送过去,在旁边坐下,听他们讲话。

    “秦小姐,听说你这次去武汉,收获很大呀。”山本先生讲:“真是有其父就有其女,了不起!”

    “过奖了,山本先生!不过我把琴台阁的几百册珍贵藏书搬了过来。费了好大劲才劝动了瞿氏一家把这些藏书让出来。我进去看了几天,那么多书,一架一架的,有些真是宋元的,早几年烧掉了一个楼,那得是多少书啊,烧掉了就再也没有了,太可惜了。所以我很着急,跟他们磨了很多天,幸好又去搬了武汉大学的章伯伯,章伯伯帮着断了断书的年代,继续和他们谈,和他们磨。多少代人收集起来的书,割他们肉一样。但最后总算是谈下来了。书已经从船上卸了直接去图书馆了。”

    “讲话慢点。”秦时月看着女儿,眼睛流露出赞许和疼爱:“你这一次事情完成得不错!”

    这时刚好有一家日本人过来与山本告别,山本站起来,把秦先生又介绍给了这一家日本人:“青木君这是要回去了吗?请允许我介绍一位朋友,东方图书馆的秦时月君,相信您一定听说过。”

    青木毕恭毕敬地说:“真的吗,这位是古籍收藏鉴定的大学问家秦时月君?真是太荣幸了。敝人大东亚文化机构青木良弘,久仰先生您的大名。”

    秦先生站起来,谦和地讲:“哪里哪里,青木先生是业界翘楚,在下得以相识,万分荣幸。”

    山本说:“两位都是才高八斗的大家,都不要谦虚了,不如一起坐下说说话吧。”

    青木说:“本来,有这样的机会和秦君一起切磋,我是一定要留下的,但今天实在是事先约好了其他朋友,只好告辞了。改日我一定要好好向秦君请教。那么,失礼了。”

    客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秦先生因为来得晚,也不好立即就走,于是几个人就聊了起来。关桃开始听他们讲古书的事,插不上话。他也不是胸无点墨,但若论起学问来,他知道自己的斤两。大概看他插不上话,山本先生话锋一转,抛了一句给关桃:“关桃君,龙华我去过好几次,桃花盛开的时候,很漂亮。我喜欢龙华寺和龙华塔,龙华塔大概是上海最古老的建筑了吧。”

    “哦,关先生是龙华人?”秦时月问。

    “是的,我是龙华人,14岁出来学生意的。”关桃接着讲:“我们龙华的几样宝贝都让山本先生晓得了,龙华庙,龙华塔,还有龙华的水蜜桃,哈哈。”

    “那你家种桃子吗?”秦先生问。

    “种的,有个小桃园,连我的名字都带了桃字,我家里人都叫我桃子的。”关桃笑着说。其他几个人也笑了起来,一直没有讲话的秦小姐也插了一句话,讲:“那你小时候大概是在桃子堆里长大的。”

    “我小时候顽皮,经常惹祸,小学堂的先生还专门去寻庙里的大师给我看手相,看能不能收我的骨头。”关桃讲。

    “是吗,哈哈,请了哪位大师看相?”山本问。

    “谛闲大师。”

    秦先生接过话头,打趣道:“谛闲大师,那可是一代高僧大德啊!能让谛闲大师看手相,关先生人才不俗,怪不得现在成绩不凡。”

    “哪里哪里,那时候我就是个顽劣小童。先生大概觉得管不了我,实在没有办法了罢。我那天还以为是因为以前偷吃了供品要打我一顿。”

    “后来呢,大师没打你吗?”山本先生问。

    “没有打我,不过看了手相以后就留我在庙里住了一段时间。”

    “哦,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你的手相有特别之处?”

    “我两个手都是断掌。”关桃伸出手去给大家看,大家一看,果然是的。

    “据说这样的手力气很大,是不是?”山本问。

    史密斯则看上去有些迷茫,讲:“我听说很多唐氏综合征患者都是这样的手相,但关先生好像是个例外,哈哈。”

    “是的,谛闲大师也是这样讲的,说很多失智的人是这个手相。我的力气不算很大,但我小时候经常打架,赢的时候多。”

    “真是个顽皮孩子!”山本和秦先生哈哈地笑起来。“那么后来呢?”

    “后来,大师叫我打坐,吃饭,睡觉。大概要让我在庙里一次吃足,以后不再偷吃供品吧。”

    “我们有句老话:男孩不闹,大事不妙。所以男孩子小时候顽皮不是什么坏事。”山本讲:“我还曾听东京东本愿寺门主镜如说,当年之所以在这个地方建龙华寺,是因为此处是神龙之首,还说龙华寺下面有一个地宫可以直通东海,里面收藏了大量的佛家宝物。不过通东海只可能是神话传说,有地宫倒是很有可能。关桃君听说过龙华寺地宫的故事吗?”

    关桃小时候在大橱里睡的那一觉,迷迷糊糊,像梦一般,如果有地宫,那大概就是了。但记忆中那是空的,并没看到什么宝贝。那件事,谛闲大师关照过,“不足与外人道也!”。

    “哦,我不知道地宫的故事,是个怎样的故事?”关桃讲。

    “在我们日本人中有这样一个传说,16世纪,海盗经常来中国沿海劫掠,那个时候,上海用很短的时间筑起了城墙,据说龙华寺修了一个地宫,用于珍藏皇帝恩赐的宝物。”

    “真有这样的事吗?那或许只是一个传说。”史密斯先生讲。

    “或许是真的。我在一本野史书里看到过这样的记叙。当时看过没当回事,现在想来,存在这种可能性。”许久没有讲话的秦涵芬又插话道。

    “真的!你还记得是哪一本书吗?”山本饶有兴趣地问。

    “不记得了。那时候看书太快太多,又是一本无关紧要的书,现在记不得是哪一本了。”

    几个话题一转,时间就匆匆过去了。太阳快要落下去的时候,三浦别墅罩在云彩投下的阴影里,远处被太阳照亮的建筑物金黄耀眼。蜿蜒向西的河流在夕阳下变成一条熔金锻带,树木像火炬一样舞动,早衰的树叶飘落,天上有南飞的雁阵。

    关桃记得最后谈论的话题已经转到了诸葛亮身上。话题是由庙里的伽蓝神关帝转过去的。山本先生在中国待了这么多年,熟读了很多中国书,所以就由关羽转到了诸葛亮,然后问了秦先生一个问题:“秦先生,我有一事请教。三国时代,司马懿和诸葛亮同为杰出人物,同为独揽大权的辅政托孤大臣,司马懿的后代甚至还称帝了,千古流芳的为什么只是诸葛亮呢?”

    秦先生略略思忖了一下,答道:“其实这两个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关键的地方可能在于,我们中国人很看重一个词:忠义。”

    “唔,能不能详细一点讲呢?”

    “好的。诸葛亮为丞相,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死前也没有把权力移交给自家人。诸葛亮死后,子孙战死绵竹,满门忠烈。反观司马懿,为权利不惜一切,滥杀无辜。其子孙更是欺辱幼主,弑君犯上,在中国,这是大逆不道。所以虽然后来有了司马家的晋朝,晋朝忠孝之人李密在《陈情表》里只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就是不敢提‘忠义’,可见对司马家是不能提忠字的。而没有这个‘忠’字,即令司马懿的才能真能并肩于诸葛亮,在中国也不可能流芳千古。”

    “哎呀,秦先生真不愧是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呀!对对,这话太对了。”

    天色将暗,秦氏父女辞别史密斯和山本,关桃自告奋勇把父女俩送回去。

    关桃买了一部福特T型车,福特公司最新也是最后的一款T型汽车,是他从一个美国人手里买来的。这个美国人去年回美国,就把他的车便宜卖给了关桃。做生意,汽车是最能够撑门面的道具。

    一路上秦先生和关桃又聊了不少,秦小姐却坐在后座不讲话。

    秦家住在静逸村,一个新建的居住区,屋顶是西班牙式的半圆红瓦,墙壁刷成米色,干净,整洁。一排房子三个门洞,每只门洞里住两户人家,每户都有一楼和二楼居住区域,还有一个小小的院子。这里的住家不少是做教授、医生的,也有写字间里赚钱多的职员。

    车停下,关桃打开车门让秦小姐下车。父女俩道了谢,讲了一些客气话,女儿便挽了父亲的胳膊进门去了。

    关桃住在华懋公寓。自从搬出吉祥街上的阁楼之后,关桃陆续租住过几个地方。他在毕勋路上买了一个房子,但他单身,住大房子太空。他试过把爷娘接来一道住,但住了一段时间,关炳生不习惯,吵着要回龙华住,关桃也觉得和爷娘一起住有些不习惯。爷娘难免唠叨,关桃已经不习惯这样的唠叨。关桃把龙华的房子收拾了一下,爷娘仍旧住龙华,毕勋路的房子租给了别人,自己租了公寓住着。

    这一天关桃认识了很多人,最开心的是认识了秦氏父女。关桃觉着秦涵芬对自己有些冷淡,不明白其中道理。他回想自己的话,自己的行为,感觉没什么错。

    秦家父女回到家里,洗浴,坐到客厅讲了一会儿话。秦太太在女儿两岁时去世了,秦先生一个人养大了女儿。此刻怕女儿累了,让她早些休息,他自己在书房看了一会儿书,也到卧室去睡了。

    醒来时已快早上七点,女儿已把早饭准备好。饭桌上有油条,粥,咸蛋和雪里蕻咸菜豆瓣。秦时月早晨喜欢吃粥,大米掺小米熬出来的很稠的粥。女儿出差,他有时在外头买来吃,锅贴或者生煎包。但他的胃不大好,这几样东西吃得多了就有些不舒服。熬粥是要花时间的,用钢精锅子一早起来在煤气灶上烧,小火熬,要防止潽出来,还要防止粘底。一般人家情愿多睡一会儿,就用泡饭将早饭对付过去。但泡饭和粥是不一样的。

    吃着粥,秦时月讲:“涵芬,你也不要老待在我身边了,应该寻个人了。”女儿大了,秦先生有时就会讲到找女婿这件事情上去。

    “爸,您又来了!”

    “你老大不小了,好多同学都已经成家生孩子了,你也要考虑自己的事了。爸爸老啦,去见你娘的时候的总要给她个交代吧。”

    “您越讲越离谱。”

    “怎么离谱,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听说你们办公室的金玉良对你不错。”

    “您哪听来的?乱讲的您都信?他那个牵丝攀藤啰哩吧嗦的样子,啥人吃得消!”

    “我看这小金挺老实的,做事体也牢靠,怎么在你眼里就那么不灵呢?”秦时月笑着讲。

    “那我也不能随便是个人就嫁了吧?再说,我嫁了,啥人给您烧粥?”

    “唉,你不能一辈子为我烧粥呀。为了烧粥耽误终身大事,爸爸心里不适意。”

    “我适意。”

    秦时月知道女儿舍不得他。知道他胃不好,不知道什么地方听来吃粥对胃好,一烧就是十多年。

    “那就寻个上门女婿,哈哈。我的意思是,标准不要苛刻。”

    “呃,人家小金是家里长子,不当上门女婿的,所以小金就否决啦。还有,标准不要苛刻的意思,是您女儿的事不要太认真?”

    “看你讲的,你这是故意歪曲我的意思,偷换概念。”

    秦时月知道讲不过女儿,女儿性格温柔,但也经常伶牙俐齿,雄辩滔滔。小时候实在辩不过父亲,一急就哭,边哭边讲:就是我对,就是我对!做父亲的只好认输。长大了,歪理多起来了,两绕三绕,做教授的父亲没绕出来,也就输了。

    几年前商务印书馆欲将资料楼扩充成公共图书馆时,要找一位对中国古籍学问深厚又兼通世界文化的学问家,董事长张先生一下子想到了秦时月。秦时月对古籍比对教书的兴趣更大,况且张董事长说要把图书馆做成亚洲最大的图书馆,要收藏中国最多的古籍,激发了秦时月的极大兴趣。秦时月便辞了教授职务去了图书馆。图书馆上下呕心沥血搜罗各地古籍珍本,求之坊肆,丐之藏家,近走两京,远驰域外,数年之后,东方图书馆真的成了亚洲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中国珍本古籍的最大收藏所。

    秦先生痛失爱妻,好在女儿乖巧孝顺,只是后来也痴迷于故纸堆,大学毕业后做起了古籍收集整理的工作。秦时月喜欢自己的工作,却并不希望女儿也做这件枯燥的事,他总觉得女孩应该过得更加多姿多彩一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