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时尚有多远-时尚解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一种追随自然而又不可抗拒;有一种意念在扩展中深化,在深化中自我;有一种美丽在清晨时模糊,在夜晚时清晰……

    你不可能没有听说过——时尚。

    因为我们身临其中,乐在其中。

    时尚的定义

    时尚是什么?

    《现代汉语》中解释是:时尚,即当时的风尚。

    “时尚”二字拆开来看。时,是时间;尚,是崇尚。顾名思义,时尚可以说是在某段时间里的崇尚。“时尚”二字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时尚具有时间性,它站在潮流的前面,但却并不长久的存在;其次,它是被崇尚的,但又必须是能为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接受的,否则就是哗众取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尚唤醒了流行,然后又溶入流行,最后退出流行。

    时尚是个性的,张扬的,但不是肆无忌惮的。时尚从骨子里面渗透出来,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展现。即使只留下影子,也能让人明白那是你,而不是别人。时尚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动,不疾不徐,伸出手,你就可以感觉到它在指间淌过时的轻盈。

    时尚是从容的。因而你必须有一颗悠然自得的心。时尚是略带贵族气息的生活方式,你若因它而终日劳碌奔波,再华丽的服饰也不过是俗不可耐的装饰品。经济方面的应付自如和悠然闲淡的心态才能让时尚在你身边驻足。

    时尚的魅力就在于它是时尚,是不断变化的,它在一个很尖端的位置体现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流水不腐,时尚在变化中精彩。时尚的魅力就在于它是时尚,是不断变化的,它在一个很尖端的位置体现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一直在追求着一种先知先觉,所以当时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内在的抽象的概念出现时,就注定了它必将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并且时尚形成的客观原因必然导致人们追求时尚的强度与社会发展的速度成正比,社会发展越快,时尚越是瞬息万变、飘忽不定,而人们对时尚的追求也就越狂热。

    时尚在年轻与老去之间伫立,人性化而富有生命的活力。

    时尚是我们生活的调味料。时尚,在时装设计师笔下的色彩缤纷,在作家的脑中高潮迭起,在音乐中无限沉醉。高兴时是红色在跳跃,生气时是紫色的朦胧,忧伤时是蓝色在哭泣,幸福时是粉色的温暖……

    在人生纯白的画布上,人们描绘着自己或他人的情感和经历,描绘上属于自己的时尚。

    时尚并不是随波逐流。时尚是一个概念,由自己做主,创造出最帅性的自我。

    时尚的意义并不单单是流行那么简单,你应该还要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内涵孕育其中,穿出自己的风格才是时尚的真谛。

    时尚可以是四五个青春靓丽的女孩给都市带来的一抹亮色,时尚可以是巴黎时装展示会上的一件标新立异的服饰的掠影,时尚也可以是你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新奇……

    简单的追随,幼稚的攀比只能是时尚的悲哀。

    时尚是一种追随,时尚在追随中自我。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时尚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吹拂。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反传统、反潮流、后现代的一些声音,他们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想要在时尚的潮流中逆流而上,但事实上,这些声音往往又形成另一种时尚,成为时尚的一个分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反时尚不过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诠释时尚。正反两种声音共同推动着时尚向前。

    时尚的内涵和外延在追随者的推动下不断深化,当时尚在个人的身上渗透、结合的时候,就与人的个性、喜好、价值取向等有机结合起来,在每个人的身上体现出不同的韵味。时尚突出表现了一种大众的自我,生活的气息由内而外地渗透了出来,同时又饱含着生命的张力,独特的魅力摄人心魄。

    时尚如同爱情,是一种很玄很玄的东西,你无法触摸,但却能强烈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种似有若无吸引着无数的人不断的追寻、不断的探索,想要将其把握在手中,打破一些,再树立一些,创造着时尚又被时尚引导着。

    时尚如一些媒体,它的出现、发展、潮流趋势都具有一些导向性,如不能善加引导,就会造成巨大的反效果。这就是社会中存在的盲从现象。时尚就是以美为目的的永无休止的过程,它转瞬即逝,周而复始。每当它到来之时,总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情感与力量。人们在这样的潮流中,亦步亦趋,尽量的使自己的脚步踏准时尚的节拍。

    佛陀在一部经书中讲了这样一则寓言:

    一个人途经荒野,不走运地碰到了一只老虎,他拼命的逃跑,老虎在后面紧追不舍。他跑到一处悬崖绝壁,前面已经没有了路,而老虎已经追来了。紧急之下,他只好用双手攀住一根野藤,全身吊在半空中。他向上看去,老虎正在崖上向他怒吼,而下方则是另外一只老虎在对他虎视眈眈。而他,只有一条枯藤可以攀。

    就在此时,又有两只老鼠在一点一点的啃噬那条枯藤,情势糟糕透顶,简直令人绝望。这时,他忽然发现在他的附近有一粒鲜美的草莓,于是,他一手抓着枯藤,另一只手去采那颗草莓。当他将草莓送入口中时,忍不住感叹:味道真美!

    有人说,时尚其实就是那颗草莓。

    时尚究竟是什么?如何才是时尚?我们很难定论。

    世界上有两种时尚的人,一种是追求时尚的人,一种是能引领别人追求时尚的人。

    有人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伟人,一种是能思考的人,一种是能引领别人思考的人。套用到时尚可以这么说:世界上有两种时尚的人,一种是追求时尚的人,一种是能引领别人追求时尚的人。

    当然,这并不足以说明谁是时尚的人,谁不是时尚的人,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之所以期待时尚,是因为我们期待进步。

    在时尚中美丽

    我们可以宣称自己特立独行、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但是你不可能不穿现在的服装而去穿长衫马褂,也不可能不说白话语而满嘴的“之乎者也”。若真的那样,就有人说你需要去看精神科了。

    何况,宣称自己的个性也很可能是在追求一种时尚,因为张扬个性本身就是现今社会的一大时髦。毕竟,没有观众的舞台让人不寒而栗。

    比如你在BBS上发帖子,如果从来都没有人跟贴,估计你很难再提起兴趣继续发帖子。为了提高帖子的点击率,必定下工夫刻苦钻研,或拍或抡尽全力而为之。

    其实也并没有必要去回避时尚,因为,我们不都是在时尚中颇为自得其乐吗?

    时尚与年龄无关。衡量时尚的标尺,是心态。

    年轻的心态,对生活总是充满着的激情和渴望,总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因而不甘于平庸,不怕流言飞语。

    开放的心态,能吸取各种有益的“营养”,培养一个博大的胸怀。这样的你,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又对新生事物持公正合理的态度。

    拥有这样心态的你,七老八十又如何?照样时尚而美丽。

    时尚不是时髦。时髦是时尚的一种表现,但本身并不是时尚。时尚之人不一定时髦,有的时候,时尚的思想更为重要。时髦之人也未必时尚,世上外表时髦内心却顽固腐朽的大有人在。

    时尚的本质,应该是人们对文化和生活进行深刻反思后大胆的追求,是对自我的不断扬弃和激励,是个性可见性的提升和张扬。因此,时尚与否,不是浮于表面的叛逆,更在于内在思想的自省,在于“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所谓时尚,不一定是社会的主流,但也不是对主流的全盘否定。时尚只是在肯定主流的基础上超前半步,是对主流的继承和发扬,是发扬之后的准主流。时尚之所以能形成一种新的主流,就在于适度的超前,才能为目前的主流所包容,在一定的根基上,成长为一种号召力很强的力量,从而引领潮流。若太过于超前,也不叫时尚,反而可能被视为异端,终致抛弃。

    时尚之人一定是热爱生活之人,热忱、浪漫、乐观、幽默,懂得享受生活。对于他们来说,过程的快乐是最重要的。

    时尚之人也一定是批判主义者,包括对自我的批叛。正如没有绝对的真理一样,世上也没有绝对的时尚。敢于打破旧的时尚,倡导新的时尚,才是时尚人的时尚。时尚来源于时尚之人敏感鲜活的创造力。但创造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须像竞技运动员那样时时锻炼、时时积蓄,方能在竞技场上爆发出来。因此,时尚之人总是善于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时尚是社会飞速发展的证明。旧有的东西还未摒弃,新的东西还未完全适应,更新的东西已经出现……变化使社会呈现多元并存的局面。新的和旧的、传统的和现代的、中国的和外国的……都一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早在1918年,李大钊就在《新的、旧的》一文中指出了中俗和西俗并存的现象,他举例说:“一条窄路上,其间竟能容纳多个时代的器物:也有骆驼桥,也有上贴‘借光二哥’的独轮车,也有骡车、马车、人力车、汽车等等,新的嫌旧的妨碍,旧的嫌新的危险。”鲁迅也曾对此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如既许信仰自由,却又特别尊孔;既自名‘胜朝遗志’,却又在民国拿钱;既说是应该革新,却又主张复古;四面八方都是二重乃至多重的事物,每重又各个自相矛盾。”

    今天的社会更是如此。

    不过,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才格外绚丽多姿。

    时尚≠流行

    流行与时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时尚桀骜不逊,不拘于流行,流行却尽力追求模仿着时尚。

    前一阵子以一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火了的雪村,已成了各路媒体伺候观众的当家菜。

    前几年,京城的一道菜“羊蝎子”成了大街小巷里各饭馆的招牌菜。你有“羊蝎子”,我也有“羊蝎子”,羊蝎子便腥膻地四处流行,出现在街头的酒肆,乃至带星的酒店。吃过的人都知道,那不过是羊的脊椎骨而已,并没什么特别之处。而众人的消费也并没有依据自己真正的好恶,纯粹是从众心理作祟。

    古时就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而唐明皇好丰满,于是整个唐朝都以胖为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女性都尽量掩藏自己的性征,以平胸窄臀为美,如今的女性恨不得将全身剥光了宣告自己是女的,并且丰乳肥臀身材一流。

    想来,环肥燕瘦不过都是一时之风。

    流行如一段漂浮于生活河流表面的木头,一段漂走了,一段又来。

    还记得侯德建的“酒干倘卖无”吗?不过是昨天的流行。

    听过“翠花上酸菜”吗?这流行正在过去。

    既然是流行,那么就会流逝。轰轰烈烈而来,静悄悄而去。流行不过是经济运营下的产物而已,背后是金钱和利益在驱动。

    英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质美的布永远时尚。

    时尚不随俗,时尚是经过艺术精心提炼的创意。时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经得起人们的品味和推敲。时尚比流行长久,比流行更具有内涵

    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是时尚的,梵高的“向日葵”是时尚的,时尚而经典。时尚不随俗,时尚是经过艺术精心提炼的创意。不是谁都能创造时尚,不是谁都能消费得起时尚。时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经得起人们的品味和推敲。时尚比流行长久,比流行更具有内涵。

    今天大多数人眼中的“时尚”,仅仅是对时尚拙劣的模仿。时尚极具自己张扬的个性,它是思想和美感创造出的典雅与高贵的形式,华丽而优雅。

    时尚消费体现的是消费主体思想的深刻,审美趣味的极致。

    我们拼命追随时尚,一不小心却陷入流行。

    我们因时尚而掀起流行,在流行的潮流中追逐时尚。

    时尚的标准是健康

    《南方周末》上曾有一篇报道为《她们的乳房坏了》。据报道说,北京的郭小姐花了1.2万元做了注射隆胸手术,落了个7级伤残;深圳张小姐花了1.1万元做了注射隆胸手术之后,乳房疼痛难忍,又做了两次手术把注射物洗净;云南何女士做了手术之后,两个乳房变成了四个,而且“原本坚挺的,现在都下垂到肚子上了”,最后不得不把乳房切除,换了两个假的……这些受害者经过与广告媒体、美容院打官司,有的在经济上获得了赔偿,但在健康上、心理上却造成了永远的伤痕。

    这些事件的发生,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和美容院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更应该引起受害者和盲目追求所谓“时尚”人士的深思。

    拥有丰满的胸部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性感的标志之一,于是丰胸一时间风行全球。“做女人挺好”,于是“不挺”的女人们千方百计的让自己“挺”起来,“挺”的女人们也尽量使自己更“挺”。商人们嗅觉一向敏锐,美容院红红火火地蔓延起来,一时间刊头报尾到处都是隆胸、瘦身、割双眼皮、隆鼻等广告。

    美容业也为广告业拉了不少的生意。美女明星们在屏幕、封面上对你散发着诱惑——“做女人挺好”,“隆胸新概念,只需30分钟”,“用××,保持女人曲线美”等等,不由你不上钩。结果是媒体赚商家的钱,商家赚女人的钱,女人们不但花了钱,一不小心还落下了各种各样的毛病。

    制造时尚标准的还有男人。女人对他们来说是风景,是艺术品,他们用自己的喜好来“塑造”着女人,这也影响着当时的风尚。在“楚王好细腰,宫女皆饿死”的时代,细腰是时尚;在“环肥”的唐代,丰满是时尚;在“燕瘦”的宋代,苗条是时尚;在“潘金莲”时代,“三寸金莲”是时尚。

    追求美,追求时尚并没有错误,错误在于把健康作为美和时尚的代价。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用科学家的话来说,这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而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以人为本,崇尚健康。人长得胖一点、瘦一点,黑一点、白一点,高一点、矮一点,都不必太介意;乳房挺不挺、手感好不好,更没有必要为此费尽心思,花大把的钱买痛苦来忍受。为他人活着岂不太累?女人,要懂得生活是属于你自己的,身体也是属于你自己的,他人不过是过客。

    健康的,就是美丽的。

    时尚的标准是健康。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生活得更美丽。否则,就没有必要加入进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