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中行走-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关仁山

    密林中行走,是金海龙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

    密林,自然是生活之密林,人生之密林,是每个人都无法躲避之密林。密林中行走,这个譬喻很美,很妥帖,暗含一种自然起伏的律动,一种意绪安详的宗教气息。

    欣赏《密林中行走》的文字,我感觉海龙先生在打扫生活的细节,清理思想的碎片,他陈述人事,测度人心,诚恳、庄重、有感而发,不空洞,不滥情,不流于形式和辞藻,丰富的生活积累,他随手拈来,自成文章。然后,我看到的是浑浊之后的清澈,世故之后的天真,欲望之后的淡定,丰富之后的简单,繁华之后的简约,所得之后的放弃,匍匐之后的高远……这是眼界,是通透,是活着的功夫。

    金海龙先生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担任领导职务,繁杂的工作之余,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比如他早期创作的报告文学《华北大劫案》影响广泛,比如他去年出版的散文集《给我更多的灯》被称为“适合全家一起阅读的书”,比如他的散文集《保持生活的痛感》、比如诗集《飞行的阳光》等等。现在摆在我案头上的是海龙先生的新作《密林中行走》。

    一个企业领导能够抽身关注文学并身体力行,是值得尊敬的。

    当下很多人都在讲中国的文艺复兴,在我看来,要实现文艺复兴,首先要学习好文学,文学若衰败,其他的知识领域,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科学的,必定也受到影响。因为文学关乎人心,连人心都荒凉了,还奢谈什么人文建设、科教兴国呢?另外,中国人在文化传承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自古以来,中国几乎没有一个恒定的、终极的宗教传统。正因为此,林语堂先生才说,“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钱穆先生也有一篇文章叫《读诗》,不长,但充满真知灼见。他说:“不懂文学,不通文学,那总是一大缺憾。这一缺憾,似乎比不懂历史,不懂哲学还更大。”钱穆先生主要是研究哲学与历史的,但他对文学有崇高的评价,为什么?因为他看到,中国的文学参与了中国生活、中国人生的建设,同时,中国文学也准确地传达和阐释了中国的思想。中国思想里的儒、释、道传统,中国文化里的很多精髓,许多都是通过文学来传承和解析的。所以,文学比政治、比历史更久远。

    所以,我很高兴又多了一个文学朋友。

    散文集《密林中行走》与他的上一部散文集《保持生活的痛感》在体例和内容上保持着一致性和连续性,都是书写对生活或人生之事的体察、感悟、省思和发问,这些活生生的经验和感受,朴素亲切,发自内心。海龙的许多文字,与其说是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活出来的,活在当下,活在俗世生活中,活在一个有声音和色彩的世界里,让心灵有所感受,也让人在天地间有所行动。

    读这些睿智哲思的文字,如同与智者奇遇,这里有灵光的闪烁,有魂魄的悸动,有神奇的魅惑,有无以言说的感动,有灵魂的拷问,还有一种叫做“会心”的东西。海龙的《密林中行走》,是对他所经历过、打量过、思虑过的生活与事物的回望。

    《密林中行走》最大的特点,还体现在海龙先生那独特的思辨上。即使一个小话题或者一件小事情,他也有深刻的思考,那种切肤的,感同身受,同时又超越了小我的思辨,或者是思索,或者是反思,却是鞭辟入里,让我读出了一种人生与生活之“道”:

    关于轻松的话题,他说:太在乎输赢与得失,生活就会被绑架。遥远的旨意,其实就在近处,就在身边。

    关于抱怨的话题,他说:自己的心痛,只能自己疗治。如苦茶啜后,再饮白水,水是甜的。啖过苦瓜,再嚼素馍,馍也甘美如饴。

    关于人生,他用宽容、微笑、沉默、淡泊、舍弃、拒绝……去阐释、表达他的体验、认识、领悟。饱识人生之况味,只为心灵的安妥,人生的自信或许就在这里了。

    关于爱情,他说:爱可去,情可在。仿佛案头的一盏灯,独自微熹,发出热情的嗓音。

    还有关于较真的话题、关于酒的话题、关于识人的话题、关于选择的话题……都是人生的话题和生活的逻辑,既见内心,也省时世;似乎是常识,却耐人寻味;仿佛四处黑茫,心中有光。

    这样的散文是思想的,也是内心体验与认识世界的魔镜,以哲学的目光,穿透了事物的表象。它让我们以相对更为直接的方式对人生、生活、社会重新认识。同样,这样的散文在叙述和思考中,也不断完善着对这个世界的哲学认识,它把事物的表象,以生活体验的语言呈现出来,而在语言的背后又将社会现实的存在镜像,落实到自我内心,进行自我验证。

    这样的文字是从内心生长出来的。

    作家在观察世界的同时,如果也能观省自我,通过对自我的观省再反观他人,所达到的洞察力,会远远超过对事实的客观描述。作家所以不满足对真人真事纯客观的报道而诉诸文学,也因为通过文学的手段可以达到对人世更深刻的了解,哪怕这种观察出自于作家个人,有其局限,但记载的却是人真实的感受。在这部《密林中行走》,以及上一部《保持生活的痛感》中,海龙先生就是回到了观察者的身份,以一双冷静的眼睛看这人生百态,并同样清醒内省自己,让文字有更贴近真实的可能。这样的文字通常首先是写给作者自己看的。在私人日记中记录的通常都是真实的,除非想到有一天别人可能偷看,这才诉诸隐语。但要是通篇都是隐语,弄得连自己都看不懂,这日记也就不必再记。作家所以写作,而又不指望靠这文字谋生,总得确有所感,不吐不快,这样的写作当然不必去讨好读者,而这正是文学的初衷。

    一个人如果从文学中得到些感触,有所感动或醒悟,这就够了。文学倘若能唤起人思考,这文学就具有必要,而唤不起人思考,这文学也就可以结束了。当文学唤起人的感受又促使人思考之时,那就沉浸在这感受中去体会其中的意味——这时候,读者和作者大抵在相近的纬度上,有所沟通。一个个孤独的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而人与人之间要是达不到起码的理解,争斗和暴力就难以避免,当然也就谈不上宽容与怜悯。虽然人与人之间相互如此难以理解,封闭在各自的经验里,借助文学却多多少少得以沟通。文学要是还有点意义,大概也就在这里:写作不再是凌空蹈虚,而是实实在在地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结盟;写作也不再是守护知识、观念、技术或形式,而是守护个人的内心经历对这个时代的经验与证词。

    《密林中行走》从个人的感受出发去认识人生,恢复一切渺小、卑微、琐碎的事物在作品中存在的权利,并使之成为生活意义的真正建筑者。这样的写作不如说是出自一种写作者的态度,也就是说他把自己切实作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并且把这种观察贯穿于写作的始终,保持观察所必需的距离,从而让我们的阅读获得一种启发和领悟,并在领悟中穿越纷繁的生活表象,在时间之中“看见”人生的通达,看到审美的多层次性。

    散文被称为是业余的文学,就在于它常常是一种生活偶得,难以制作,也拒绝虚构,如朱光潜所说,“心里怎么想,手里便怎么写”。海龙先生的散文就是找到了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细节来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因而所写文字,既保持着对人间生活新鲜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质朴、诚恳的现实经验,让我读到了文章散淡优美的气质和风貌。

    在《密林中行走》,他无所不谈,但“道”在其中。文章如行云流水,但似乎也还有些未过我瘾之处,如果能更迂回、更锋利一些,或能多一点如杜甫所说的“沉郁顿挫”,可能更好些。祝海龙先生再出大作!

    是为序。

    2014年9月2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