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是的-逆光中,打开诗的漂流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一个又一个寒冷粗砺的夜晚(这差不多是一个时代诗人写作的整体性象征),那些不甘沉默的灵魂挖掘者写下这样的诗句——“在我食指与拇指之间/夹着胖墩墩的钢笔/我用它来挖掘”[1]。多少次我震惊于“挖掘”这一朴素而高贵的词汇,我也坚持用它来厘测和评价陈超这样一个诗人,一代先锋诗歌批评家。倾听诗歌的人注定行走在时代的暗夜,黑暗中孤寂而不懈追寻的“汲水者”,多少次黑木桶空旷寂寥的声响使人暗自惊心。然而一次次的坚持,终有一天,清冽的泉水溢满了这只略显疲倦的木桶。而陈超就是诗歌群体中少数的“汲水者”,用手中的一根“榛木杈”在旁观者的发愣和无知中,“猛然一沉,精确地震颤,突然发布地下水的消息。”这诗歌秘密的揭示者,终会在漂泊的大海上寻得那只尘封已久的诗歌漂流瓶。他打开的一瞬,是什么在战栗?是什么使人睁大了眼睛?

    辽阔喑哑、暗流汹涌的时间河流上,作为时代印记和灵魂探险的孤独而无畏的水手——诗人们——扔下的漂流瓶,只能凭借时间洪流的冲荡和岁月手中细沙的淘洗等待一个倾听者去揭开它的秘密。痛苦而难挨的等待与努力,彷徨无助中渴求对话的希冀之旅,必须有人作为揭秘者和探询者或早或晚地跋涉到苍茫的海上抑或在淤塞的浅滩边,在咸涩的风雨浊蚀中,倾尽一生的脚步在艰砺的路途中轻轻地打开那简陋而飞翔的秘语。

    对于在诗路跋涉、探询,挖掘了二十余年的先锋诗歌评论家、诗人陈超而言,在黑夜的明灭闪烁的火光中揭开诗歌漂流瓶,在物欲、金钱、权力和疯狂幻象围拢、挤迫的黑暗中沉潜下来,倾听这遥远而本真的灵魂独语或对话的神秘召唤是如此的必要,而这一切无疑是良知的体现。从“诗言志”的词汇含义上就含有记忆和“怀抱”的精神维度。正是在此意义上,诗歌的漂流瓶盛满了人类的记忆积淀,而那明灭闪烁的火光中本真的宁静与自足闪现就是必须的,是倾尽一生之力追问和挖掘的高贵姿态。巴什拉尔说“哪里有烛火,哪里就有回忆”,是的,哪里有倾听,哪里就有回忆。

    陈超选择了诗歌,诗歌也选中了陈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