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生理发育趋于成熟,而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表现为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达到成熟。正确认识这一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依据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进入青年期的大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代谢等方面已日趋完善和成熟,整个机体具有旺盛的机能,蓬勃的朝气,能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与生理负荷,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

    研究显示,大学生的生理成熟,必然进一步促进心理的发展变化,其中,成人感、独立性突出增强,且精力旺盛,朝气蓬勃。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特有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使大学生的智力发展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个性心理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一些主要特点。如思维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社会性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理想比较明确而富有社会性,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有着较高的智力水平,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较高;他们大多情绪稳定,乐观自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满怀憧憬,对生活有满足感;同时,他们还有较健全的意志,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多数学生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现状有较为客观的认识,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社会适应性良好。但是,我国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卫生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精神疾病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因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导致大学生休、退学的人数在休、退学总人数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基本都在30%左右。北京16所大学心理卫生调查统计显示,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7.9%和64.4%,心理疾病或精神疾患在不少大学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二)精神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据北京16所大学调查,1978~1988年10年间,因精神疾病休学的比例有所增加,1982年以前,均在30%以下,1982年以后各年均达40%左右。而国内同期不少高校的心理卫生调查也都证实了这一点。在精神疾病休、退学的人中,神经症患者分别占76.1%和54.8%。而神经症患者中,又以神经衰弱为主。有的因神经症而休学、退学,但更多的则仍在继续学习,然而他们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已受到严重影响。

    (三)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较高

    《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13日报道,据天津市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即有8千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良。1989年,原国家教委曾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进行了抽样心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我国心理学者樊富珉(1995)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在大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且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北京地区23所高校6000多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查测试中,发现有25%左右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

    本课题组(2004)对湖北和福建两省普通高校的3000多名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存在心理不良反应、适应障碍,心理状况不好或存在心理疾病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25%以上。

    至于偶然出现、或者轻微的、局部的心理卫生问题则或多或少地存在于许多大学生的身上。它们对人的影响虽然不如前述的那样严重,但亦在不同程度地干扰着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表现自己,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也影响着他们潜能的开发。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突出反映在环境应激、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以及与性有关的不适应等几个方面。

    (一)环境应激问题

    1.学校环境的变迁

    学校环境的变迁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绝大部分新生来说,他们面临的是陌生的校园、新的学习目标、生疏而且即将成为关系密切的新群体。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以及其他的亲人、朋友和熟悉的环境,开始独立生活,对众多的问题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动手解决。所有这些都会给每个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当这种应激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如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环境适应更加困难,以及烦躁、严重焦虑不安、头疼、神经衰弱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擅自离校的冲动行为。

    2.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角色的转换。如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是当地学习的尖子,老师、家长对其宠爱有加,在同学中也备受尊重,自我感觉良好,信心十足。但在集中了各地学习优等生的新群体中,他们可能不再是校园中的宠儿,学习上也可能不再是优等生了。假如对以上现实不能正确地认识,恰当地接受和对待,就会造成心理问题,表现为自信心降低,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从而使其更难于顺应现实生活。其次是学习方法不当等造成的学习困难。比如对新的大学课程仍沿用中学的学习方法,结果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使之在学习问题上,疲于被动应付,心理上承受较大压力,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而这些现象反过来又会影响其自信心,从而带来苦恼、压抑、抑郁及自我否认等心理问题。

    3.生活习惯的变化

    我国南、北方学生异地就学等,带来气候、饮食习惯方面的显著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适应,这也会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如果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顺利适应,便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睡眠等活动,形成一些新的心理问题。另外,随着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部分女大学生攀比衣着打扮,部分男生则抽烟喝酒,追求物质享乐,过生日及郊游消费逐渐上涨已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而那些经济能力有限,却又爱面子、讲虚荣的学生则会因此造成心理问题,比如,严重的自卑、忧虑、紧张等精神压力,甚至会引发一些违法行为。

    (二)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

    1.“理想自我”与现实矛盾的不适应

    大学生作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步入大学殿堂后在脑海内会设计出自我的完美未来;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客观障碍则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这一矛盾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试图努力重建被现实排斥的自我,重新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也有部分大学生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甚至反过来攻击现实;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消极颓废、苦闷、不求上进、沉溺于玩乐放纵,甚至有企图自杀等心理问题。

    2.在发展过程中的不适应

    在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更加意识到了“自我”,并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此,便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和强化自我的需求。但是,这是一项复杂而难于驾驭的系统工程。其中有个别同学,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顾此失彼,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并因此而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反应。另外,还有一些同学,他们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却放大了自我的“劣势”,忽略了自我的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产生某些防御性和压抑性的心态,少与周围同学、师长交流,常独处,行为不稳定,多疑、不信任他人,以及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等。

    3.自我统一性的确立及其混乱

    自我统一性是指对自我存在意识的一种感受,即感受到一个实在的自我,一个与生活、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一体感的确实的自我。努力形成和确立自我同一性是青年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人需要完成对某种社会职业的选择,对个人终生目标及其展望的形成和人生观的建立。在自我统一的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会陷入混乱,产生心理问题。他们在多样价值体系中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及人生价值,也即失去自我、失去生命存在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结果使他们陷入苦闷、绝望、甚至自杀的境遇中。

    (三)人际关系及人格中的问题

    1.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在大学阶段中,个体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及对此作出评估,为将来进入成人社会作准备。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

    2.人格中的不完满

    在大学阶段,个体的人格特征在遗传和后天因素影响下已基本形成。但是,部分大学生人格特征中存在着不良方面:①这些不良方面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社会性活动以及进一步的发展和自我完善等,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②当个体意识到这些不良方面及其后果,又无力改变的情形下,表现出消极性防御反应及自我的否认,结果对个体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动机变化的不适应

    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个体内分泌机能和自律神经机能都在发展变化中,与之相伴的是心理需求的变化。比如对异性兴趣的增加,情感的复杂化,与一般异性关系的交往问题,关于学习与自我发展关系的处理等,使部分学生陷入强烈的动机冲突之中,表现为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等而产生心理问题。

    (四)与性有关的不适应

    大学生与性有关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性意识的困扰、性行为的心理问题、性行为异常、性伤害后的心理问题、失恋造成的不适应,以及对自己身体意象的不适应等几个方面。

    四、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泛指所有心理异常的现象,包括各种各样的不良心理品质、人格异常、神经征、精神病、心身疾病等。但人们通常把不良个性品质、轻微心理异常、异常人格等视为心理障碍,将严重的神经症、精神病称作心理疾病。

    从精神医学角度出发,一般认为心理障碍即精神障碍。把疾患、疾病与障碍在应用中作为同义语,这完全是依使用者的习惯而采用的一种习惯性的词语。

    心理学界的传统观点只是把心理障碍看作是人的心理异常程度的一个阶段。例如,我国学者王极盛(1998)把心理异常按程度和性质不同分为心理不适、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包括精神病、心身疾病等)。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1989)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对心理障碍解释为:“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心理病理学的术语,指由不良的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例如,在体育运动中,因临场挫折造成暂时性的情绪过敏,这种情绪过敏障碍,具有情景性,是偶然现象,不是经常性的,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局部异常状态。”这些界定都说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障碍只是心理异常的一个程度或水平,并未达到精神病性质的心理疾病程度。

    而学校教育心理学界对心理障碍的界定有自己的看法。从学校教育实践出发,教育者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心理问题表现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自我教育等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障碍性问题属于轻度的心理疾患,比较明显。发展性问题是伴随着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交际范围的扩大而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适应,而非心理疾病。但这类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也会发展成障碍性问题。由于有些心理障碍问题是动态的,有些问题会积累,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或诱因可能会突然爆发,因此,就需要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并从学校教育理论的观点出发,结合学校教育实际以及学生个体发展过程,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矫正结合起来。

    学校所研究的学生心理障碍一般是指轻度的心理障碍。这种障碍是心因性和外因性而非内因性引起(神经生理性)的心理行为适应不良,是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行为和轻度心理创伤,是通过语言或行为暗示获得解决而非药物治疗的一种心理行为。

    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有学习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自我意识障碍,人际交往障碍以及性格障碍等几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一)由于学习紧张、竞争压力大和经济拮据而产生的过度紧张、焦虑。

    (二)麻木或冷漠,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和活动意向,感情冷漠,情绪低落,成天无精打采,无所事事等。一些学生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对前途丧失信心,由此产生冷漠症。

    (三)思乡与适应不良,多见于新生。特别是一些自立、自理能力差的学生,较长时间不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由此产生许多心理困扰。

    (四)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其中一些是具有攻击性、反抗性的学生,他们很难和同学友好相处,常处于被排斥、受冷落的境地;另一些则是过于内向、多疑或恐怖,不善交往、缺少朋友、特别是知心朋友。这两种人都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压抑与孤独。

    (五)恋爱中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中在校学习期间谈恋爱的人数比例较高,但是由于学生中对性道德、性心理、性生理等方面的知识都比较缺乏,由此产生了许多心理上的问题。有的沉溺于谈情说爱,荒废学业;有的恋爱受挫,长期处在痛苦中不能自拔;有的不能正确对待异性朋友,陷入单相思;有的则过于追求感官刺激,而陷入道德沦落。

    (六)逆向心理。有的大学生对学校、社会消极的心理定势,是影响个体接受教育的一种心理障碍。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如果长期得不到疏解与矫治,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目前,心理障碍是造成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病因,也是值得我们重视与深入研究的课题。

    五、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造成大学生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环境与早期经历因素、个体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这里所指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家庭、学校、社会等个体以外的客观因素。

    人不仅是生物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人必须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在某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特定的集体中生活。社会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人们必须根据从社会中所获得的信息,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功能,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急剧的社会变革和知识与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现代人的生理、心理无不产生影响。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要不断承受来自外界的刺激。社会紧张性刺激因素的增多,意味着对个体作用的压力源的加大。压力感过大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容易使人心理疲劳,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社会变革也必然会给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心理带来深刻影响,使他们面临的挑战更多,心理上承受的负担更重,使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另外,大学生由于辨别认识能力、接受能力、理智自控能力不强,对社会不良因素的侵袭缺乏必要的识别和抵御,容易产生心理矛盾。例如,不少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片面认为社会是“一团糟”,因此,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狂热的“偏执”状态。

    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很多,心理上存在许多压力源。①来自社会责任的压力,社会对大学生要求过高,期望值较大;②来自于生活本身的压力,学生个人成材欲望较强烈,而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常常发生心理失衡;③来自择业竞争的压力;④来自整个社会不断加快的节奏所带来的压力,它迫使大学生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加快生活节奏。越是敏感、进取心强的大学生,这种压力感也就越明显。如果这种压力感过于沉重,就会出现心理障碍。

    (二)学校文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影响

    学校环境是大学生日日夜夜生活的场所,因而学校作为亚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作为亚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复杂化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是处理与周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家庭、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当然,主要是与周围同学的关系,特别是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本来就有一种闭锁性的心理特征,但同时也渴望与人交往和沟通。然而,不少人缺乏与人交往应有的勇气和方法,与人交往和与人相处的经验较少,不知如何与异性交往,以及对人严,对己宽的心理特点,加之社会上某些不良思想的影响,都会影响他们与同学相处。大学生中的孤独感、寂寞感既有其年龄的因素,更有人际交往不良的因素,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2.学习生活的紧张化和业余生活的单调化

    大学是各方面人才集聚的地方。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大部分学生势必失去原有的“拔尖”地位,而成为“一般”甚至“比较差”的成员。适度的紧张与压力对一个人的成材是必要的,但如果这种感觉超过一定限度,成为一种负担,其效果就会适得其反。激烈的竞争和社会就业压力会导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张化,因而产生过度的紧张与焦虑,而这种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才和健康成长。

    目前,不少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缺乏足够的娱乐场所、活动器材以及娱乐形式,常使大学生感到大学生活“三点一线”的单调沉闷。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长知识长身体,喜动好动,情感丰富热烈的时期。社会变革和发展所带来的高情感的需求以及对业余生活多样化的渴望,更使这一矛盾变得突出起来。单调的大学生活会使人压抑、烦躁、兴趣减低、缺乏生活乐趣。

    3.应试教育思想带来的弊端

    较长时间以来,我国学校教育重智力轻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即使在智育中,也是偏重分数,而忽视能力;偏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忽视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则偏重形式,而忽视教育实效。这些都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大学教育中,教育者一直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来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无论是在大学里,还是走向社会后,大学生的困难最集中地反映在心理上不能适应。大学生心理脆弱程度的增加不能不说与片面地贯彻教育思想有关,是现行教育的失误。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在心理上是合格的。

    (三)家庭环境与早期经历因素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式。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以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率的增加,这一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形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根据对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发现,神经症病人的父母对他们的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冷漠型、严厉型,以及过分呵护型。这几种类型的教育方法有如下特点:他们对于子女时而倾向拒绝,缺少情感和温暖;时而表现出过分保护;时而又表现出严厉和过分干涉。这种矛盾的教育方法导致子女无所适从。特别是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削弱了子女独立和权利意识的发展,以致子女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并逐渐萌生自卑感,这是心理障碍的重要诱因。同时,在这几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人格特征和人际关系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当其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适应性障碍,甚至出现神经症性的反应。A.Adier(1927)曾经认为,自卑是神经症的根源。甚至有的研究认为父母教育方法对心理障碍的影响比父母离异或死亡的影响还要严重。

    除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外,其他早期经历,如父母分离、父母(尤其是母亲)教育程度低,以及不良经历等,都会对个体的人格特点和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王玉风(1991)研究结果显示,母亲教育程度低,其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较之母亲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高出一倍。孙建功(2000)的研究结果也与之一致。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言传身教都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行为发育。母亲文化程度低限制了其对子女的养育方式,简单、粗暴或溺爱都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发育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一点似乎成了人们的共识。刘秀芬(2000)的研究报道表明,父母关系不和睦与儿童精神疾患有着肯定的关联,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孙建功(2000)的研究结果也与之一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气氛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父母关系不和睦的家庭使孩子持续处于警觉状态或应激状态,易使孩子形成不安全感和残缺感,因而敏感、多疑、自卑、敌意等水平均增高,从而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

    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咨询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心理障碍中,都有一部分人的问题与早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不仅仅是强迫性神经症,其他的适应障碍,人际关系问题,社交恐怖,甚至学习问题等,都与早期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个体因素的影响

    1.个体生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躯体疾病。通常,一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人,能正确地感知和应付周围环境中某些信息的刺激;而身体有病的人则往往情绪低沉,敏感多疑容易歪曲或误解信息刺激所反映的事实,不能有效地作出正确的反应,行为控制能力也减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二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主要受制于生理组织,与先天因素关系密切。在这方面属于弱性的人,往往容易受到刺激而产生心理失衡。

    2.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一般来说,这种个体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认同危机、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冲突、心理素质脆弱、个性缺陷、人生观动荡模糊、心理发展中的内在矛盾,以及情绪发展中的不稳定性等方面。社会、家长期望值较大、学生个人成才欲望较强烈,而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常常发生心理失衡。同时,由于大学生的自信感较强,他们对未来既乐观又自信,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感情的自控能力较差。大部分大学生从顺境中过来,习惯了一帆风顺的生活,面对一些学习、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挫折或打击,往往不能适应。如果挫折感突破心理的承受极限,或打击程度较大,就会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因受挫、打击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是大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