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志气做事才有底气-不怕起点低,就怕没志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受到同为雇工者的嘲笑时,后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脱口而出:“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看到秦始皇的车驾后,当时身为小吏的汉高祖刘邦叹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虽然一个人无法选择生命的开始,但可以改变生命的结果。志气就是一个支点,有了这个支点,你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1.成功人生需要目标的支撑

    什么令人感到可怕?活着而没有目标。

    ——契诃夫

    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目标是一种目的,一种意向。它不是模糊的意念“我希望我能”,而是清晰的信念“我要那么做”。

    《训欲遗规》中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有目标的人,犹如加足了马力的汽车,能够勇往直前;没有目标的人,犹如水上的浮萍,东飘西荡,不知何去何从。

    目标如空气,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补给。没有目标的人生不能成功,如同没有空气的人无法存活一样。只要确立了奋斗目标,你就能得到许多好处:

    第一,目标确立以后,你的下意识就开始遵循这样一条普遍的规律:“人能设想和相信什么,人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完成什么。”如果你预想出目的地,下意识就会受到这种自我暗示的影响。

    第二,如果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你就会有一种倾向:试图走上正确的轨道,奔向正确的方向。于是,你开始行动了。

    第三,目标确立以后,在面对一些机会时你会变得敏锐,而这些机会将帮助你达到目标。

    第四,当完成了前三步以后,你的工作变得有乐趣了。你因受到激励而愿付出代价,你对你的目标思考得愈多,你会愈有热情,你的愿望也就会变得热烈。

    以上列举的这几点好处,可以用日本报业家、著名娱乐杂志《名流》创办者直彦井的经历来说明。直彦井小时候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总有一天,他要创办一种杂志。由于他一直持有这个明确的目标,他抓住了一个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他看到一个人打开一包纸烟,从中抽出一张纸片,随即把它扔到地上。他拾起这张纸片,见上面印着一个著名女演员的照片。在这幅照片下面印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烟草公司之所以这么做,是要敦促买烟者多买香烟。直彦井把这个纸片翻过来,注意到它的背面竟然完全是空白。

    像往常一样,直彦井感到这里有一个机会。他推断:如果把附在烟盒中的纸片充分利用起来,在它背面的空白处印上照片人物的小传,将会提高纸烟的销售量。

    于是,他找到印刷这种纸烟附件的平板画公司,向该公司负责人说明了他的想法。这位经理立即说道:“如果你给我写100个名人小传,每篇100字,我将每篇付给你100日元。请你给我送来一张名人的名单,并把它分类,比如总统、将军、演员、作家等等。”

    这就是直彦井最早的写作任务。很快,他的小传需求量与日俱增,以至他需要雇人帮忙。不久,他还请了5名新闻记者帮忙写小传。就这样,他竟然成了编者。

    英国有句谚语:“没有目标的生活,犹如没有舵的船。”人生如果没有目标,就只能随波逐流。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孟宁格尔向我们阐释过这样一些道理:“每个人都该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该怎么走,随波逐流当然再容易不过,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绝不能随波逐流。”

    以下内容是从一位工厂小老板所写的“生活计划”中逐字选录出来的:

    “我对家的目标,是在海边拥有一处房产。房子是典型的‘乡间别墅’,两层楼、白柱。我们会用篱笆围起,既然我和太太都喜欢狗,我们将在房后建一个狗窝。在前面,我们要建条蜿蜒的车道,两旁种树陪衬。”

    “房子并不只是吃饭睡觉的地方,我要赋予它生命。当然我们不能忘记上帝,我们将定期去教堂。10年后,我希望我有能力带我的家人环游世界,并在孩子们因结婚等原因离开我们夫妻前达成这个愿望。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一次走那么多地方,我会把它分成四五次,每年去几个地方。当然这个‘家’计划是否能够实现,全看我‘工作’计划的表现。为了实现这些,我必须更加努力。”

    这个计划是5年前写的,那时候,他拥有一个专门生产玩具的工厂。如今,他已经拥有3个和以前同等规模的玩具厂,并且买了一小块海边的地。他仍然在拼搏,向他的目标前进。

    如果自己还没有目标,请迅速为自己确定目标。如果已经有了目标,就鼓足勇气和干劲,为人生勾画宏伟蓝图。

    没有目标的一生是浑浑噩噩的一生,因为家庭、事业、生活都会因你的随波逐流而毫无生气。不要因现实而沮丧,好好把握自己。

    2.立大志,成大器

    大丈夫,千山万水往长远处看。

    ——(清)华广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浓厚的民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立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经过数千年的积淀,立大志方能成大器的观点一直延续了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个观点。历史虽然不会重复,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一个想有所成就的人,如果能够从历史中寻找成功的经验,无疑会减少成功路上的阻碍。

    东汉末年,朝纲腐败,天下纷乱。顿时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在不断扩张与吞并的过程中,曹操、刘备、孙权3人脱颖而出。

    曹操的目标是一统天下,实现霸业,自称“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的目标是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在三顾茅庐时对诸葛亮说过“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孙权的目标是继承父兄基业,守住江东并伺机夺取天下。

    曹、刘、孙三人都胸怀大志,从而有了三足鼎立之势。其中,以曹操的目标最为远大,建功也最多。正如史官赞诗所言:“曹公原有高光志,赢得山河付子孙。”

    反观刘表,难免让人心生憾意。他坐领荆襄广袤之地且拥有豪杰志士无数,但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甘为井底之蛙,将进取中原的绝好机遇白白浪费掉了。正是他“吾坐据九郡足矣,岂可别图”的自足心理导致了荆襄之地最终易手于他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大志就一定能够成大器,袁绍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袁绍出自四世三公,起点高、名声大,拥数十万之众,谋臣无数,战将如云,也曾有兴汉灭贼之志,却徒有虚名,属“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之辈,被称为“羊质虎皮”、“凤毛鸡胆”,最终被曹操灭掉,为后世耻笑。

    立大志是成大器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不是成大器的决定因素。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有了大的志向,不一定能够有大作为;二是没有大的志向,肯定难以有大的作为。

    小时候的威廉·皮特就已经立定了一个专一而长远的目标,并且意志非常坚定。他认为接受教育的主旨就是在将来成就一番伟业,这样才不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威廉·皮特的目标逐渐明确,他要成为一个公正、睿智、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有了这个目标,他就有了动力。这个远大的目标如同一粒生命力旺盛的种子在他的身体中生根、发芽,鼓励着他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奋斗与拼搏。终于,他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22岁时,他凭着自己的出色才华顺利进入英国国会;23岁时,他又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英国的财政大臣;24岁时,他已经成了受人敬仰的英国首相。

    谈到威廉·皮特,他的一位竞争对手不无钦佩地评价道:“这个人既不会冒进也不会退缩,他一直都在飞翔。”显然,这是他执著追求目标的赞美。正是由于志向远大,他才会马不停蹄地去追求、去奋斗。

    无数成功人士的经历告诉人们,志存高远对任何人都是必要的。

    首先,高远之志能够让前途多些明朗、少些疑惑。

    俗语云: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这里提到的长志,便是高远之志。而“常立志”则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于是不断改变自己的志向,最终一事无成;

    另一层含义是指有些人总喜欢定立一些小的目标,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再去定立下一个目标,结果难成大器。

    为什么常立志的人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其一,岁月如梭,一个人如果总不能立下志向,便会浅尝辄止、常换常新,落得一场空;其二,如果不断订立小目标,已实现的目标和将要实现的目标之间难免会出现裂缝,从而延误个人发展,比如从一个行业跨入另一个行业,正所谓“隔行如隔山”。

    如果能够立下长志,便能够坚定不移地前进。每迈出一步,都是在向目标靠近,而不是偏离目标甚至背离目标。在相同的时间里,就会比常立志的人取得更大的成就。

    其次,高远之志能够激发人的进取心。

    古人云:“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仅得其下。”正如高尔基所说:“目标愈高远,人的进步愈大。”

    人们在赶路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确定只走10公里时,走到七八公里处便会因松懈而感到劳累;如果目的地在20公里以外的地方,同样是走到七八公里处,此时却会感到斗志昂扬。

    歌德说:“就最高目标本身来说,即使没有达到,也比那完全达到了的较低目标更有价值。”目标必须给心智留有较大的空间,我们才不会因自我设限而窒息,才可以追求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人生目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同时会影响一个人的动机和行为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的。如果思想苍白、格调低下,生活质量也就会趋于低劣;反之,生活则会多姿多彩,让你尽享人生的乐趣。

    陆游说:“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雄。”王勃说:“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年龄段,都应该具有凌云壮志,且莫枉度此生!

    3.扎根于现实的理想才能开花

    理想是明灯,如果理想脱离了现实,一个人的行动也将脱离现实,就如同生活在虚幻中。而生活在虚幻中的人,是无法实现理想的。

    “有志者,事竟成”虽然能够激励一个人去奋斗、去拼搏,但如果志向脱离了现实,这个人再怎么奋斗,再怎么拼搏,理想最终都会演变成幻想。如今,一些人开始厌倦尘世的喧嚣,想过与世隔绝、淡泊宁静的生活。然而,这种古代隐士曾经享受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因为即使居住在原始森林里,在它上空盘旋的飞机也会提醒你现实的存在。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只有妥协,然后在妥协中寻找远离尘嚣的办法,比如空闲的时候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陶醉在可以自我创造的精神花园中。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把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就必须使理想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是天马行空地想象未来。

    西安音乐台的一位主持人,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形容自己的理想:鱼的希望在于水。他这样写道:

    “我曾经希望自己是一名海军战士,这似乎是70年代的俗套。可是,我至少从5岁起就将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理想具体到海军,并且坚持了13年。高考落榜外加一场大病粉碎了我的‘希望’。我伤心欲绝,在一片洁白的病房里默默流泪,悼念那个离我愈来愈远的湛蓝色梦想。”

    “就像从海里捕到的一条鱼,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拿着父亲单位劳动服务公司开出的‘待业证’后,我感觉自己被结结实实地甩到岸上,那是1988年,崔健的摇滚歌曲《一无所有》风行全国。我给人押过出租车、卖过色拉油、干过地产施工监理、跑过钢材业务……一辆破自行车陪我度过两年风餐露宿、昏天黑地、没有口粮、没有‘希望’的日子。干活、赚钱、再干活、再赚钱,我咬紧牙关,像岸上的鱼一样等待一条河或者一个雨季的来临。有一次,我揣着一个月的工资和女朋友在一家冷饮屋玩浪漫,突然很激动地指着窗外不太亮的月亮说:‘等着吧,我要在30岁的时候拥有一艘自己的游艇,无拘无束地去环游世界。’那个女朋友后来嫁人了,嫁给了一个经营办公用品、鲜花礼品的商人。她曾经送给我一只礼品小船,上书‘一帆风顺’。”

    “之后,我又先后交了两个女朋友。眼看都过三十了,第三个女友却以不求上进为理由离我而去。”

    “1996年是我的人生转折点,我加入了西安音乐台。5年了,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也是咬牙坚持。在外地求学打工的西安人对我说,‘一出车站,听见《幸运降落伞》里你的声音,就知道家真的到了’。”

    “有人说,70年代出生的人,是没有坐标、没有理想、尴尬的一代人。乍一听,我想起那部老电影的名字《一条没有航向的河流》。但是,只要有希望,你就会给自己预先埋下幸福的种子。于是,有勇气去爱、去理解、去尝试、去感谢,甚至与自己的生命快乐地握手言和。”

    高考失败和疾病使这位主持人的理想变得不切实际,他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通过上大学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他在生活中始终没有放弃希望,始终在追求成功,终于在音乐台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如鱼得水。

    如果不是风云突变,李嘉诚会沿着求学治学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并且极有可能继承父业,在家乡做一名教师。他走上经商这条路并取得了辉煌业绩,是完全出乎其亲朋好友意料的。

    后来有记者问起李嘉诚:“请您说说一个人的成功是不是跟从小的志向有关,而一个人的志向是不是天生的?”

    李嘉诚回答说:“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事物都是发展的。人的志向是由儿时的幻想到对以后成长中的实际情况的想法,也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就涉及两个环境:其一是自己的理想造就的;其二是现实生活给你的。这两个环境是你无法抗拒的。它们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磨炼意志的过程。就拿我自己来说,童年的时候,父亲教育我要学习礼仪或遵守诺言,而我呢,也受到父亲的熏陶,自小便很喜欢念书,而且很有上进心。那时候,我就暗暗地发誓,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桃李满天下博学多闻的教师。但是由于环境的改变,贫困生活迫使我孕育一股更为强烈的斗志,就是要赚钱。可以说,我拼命创业的原动力就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来。当我1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我要肩负家庭的重担,因为我是长子,而父亲并没有留下什么物质给我们,所以读书是绝对没有可能了。赚钱是迫在眉睫,这样我的志向就有了改变。而且接下来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日子里,我有韧性,有独立创业的勇气和胆量,自然会有回报的。”

    能够自食其力、踏入社会的你已经过了幼稚的年龄,思想也日趋成熟。如果因立志不当而破坏了自己的一生,将永远无法挽回。人生路上,要紧处只有几步,立志便是其中关键的一步。因此,在立志前一定要细细思量,且莫让眼泪冲刷悔恨。

    4.认识自我,不让理想成空想

    一个没有认识自我或无意认识自我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或不能做些什么。对他来说,理想只是一个摆设,因为每当他前进一步,理想便后退一步。

    一个人的理想之所以不能够实现,是由多方面不利因素造成的。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要有效避免或消除这些不利因素。而要想做到这点,必须要从根本做起。要知道,只有正本,方能清源;否则,只能独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苦果。

    每个人都可以有理想,但有的人把理想变成了现实,有的人却把理想变成了空想。为了能够不把理想变成空想,为了让理想腾飞,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正确树立自己的理想。那么,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呢?认识自我。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已有的能力和各种潜质,才能树立起可实现性强的理想。有了这样的理想后,再通过不断努力去增强自己的能力,发掘自身所具有的潜质,成功将会离你越来越近。

    一个人能不能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能否正确认识自我是一个关键点。不过,认识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说过:“认识别人难,认识自己更难。”事实的确如此。为了让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自我,社会学给我们指出了认识自己的三个途径:

    第一,在和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通过和他人比较,我们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因为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都是相对他人而言的,没有比较就没有长处和短处之分。

    第二,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是一面镜子,能把自己照得很清楚。因为别人的评价是综合了更多的比较得出来的,因而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公允的,听听别人的评价会有助于认识你自己。《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邹忌不断地拿自己与徐公比较,从不同人的回答中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并且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超越了自我。

    第三,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在闲下来的时候回忆一下:自己做了哪些事情,长于什么或拙于什么,成功了多少或失败了多少。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后,对自己就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学会如何认识自我,然后真正地面对自我,为自己立下一个好目标。有了这个前提,再加上你的付出,理想将不会是空想。

    5.成为大人物

    如果因为身份卑微而不接触大人物,就永远难以成为大人物。

    怎么才能有一番作为呢?最明智的做法是向大人物看齐,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偶像和奋斗目标。在与他们接触、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一步步将自己变成一个大人物。

    如何使自己一步步变成大人物呢?

    首先,立志成为大人物。

    如果你已决意在某个行业发展时,就应该向往和争取顶尖的地位。如果你想从事经商活动,你就要立志成为那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果你想从事文艺工作,你就要发誓并一心一意地向着明星、大师的方向前进;如果你想在政界有所作为,你就要矢志成为一个领袖级别的人物。

    威廉·詹姆斯说:“与真正清醒的自我相比,生活中的我们只能算半梦半醒。我们的火焰熄灭了,我们的蓝图暗淡了,我们的智力和体力只开发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一个人能否取得大成就,关键在于他有没有追求卓越目标的品质。只要具有了这种品质,然后就可以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那样,以充分的智力和体力使自己成为所在领域的杰出人才。

    然而,有些人却对大人物望而却步,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也可能成为一个让人瞩目的大人物。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颓废心理油然而生。他们本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算一天”、“随随便便混饭吃”的态度来打发日子。一旦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人生将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偏离了正常的生活模式。

    而一个生机勃勃、目标明确、深谋远虑的人,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进步着,相信“士别三日,应刮目相看”是不断积累的结果。他们知道只有前进才能进步,不管是进一寸还是进一尺,最重要的是每天都在进步。最终,这样的人成了大人物。

    美国著名企业家查尔斯·齐瓦勃先生的事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他一开始生活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山村里,从事着马夫这个卑微的职业,可是谁又能想到他以后会成为一个名声赫赫的人物呢?

    抛弃了马夫职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的工厂做工。当时,他并没有把这份工作的薪水看得有多重,而是在关心新的位置和过去的位置相比哪个更有前途和希望。正是这种想法使查尔斯·齐瓦勃在新的位置上拼命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等价的回报。在近30岁的时候,他坐上了卡耐基钢铁公司总经理的位置;39岁的时候,他又坐上了全美钢铁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

    其次,了解和学习大人物。

    大人物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就后才成为大人物的。

    通过对他们的了解,你能够知道他们如何渡过难关,如何一步步向成功靠近的。然后,你便可以用他们的成功经验来指导自己,使自己一步步向他们靠近。

    第三,多听听大人物的激励之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林肯在北军取得葛底斯堡大捷后,通过一番激情洋溢、极富感染力的讲演鼓舞了士气:“1887年前,先辈们在这片大陆上创建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说是以考验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存。”

    “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烈士们已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此集会,就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他们最后的安息地。”

    “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永远记得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做过的事!”

    “倒不如说,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在这里应该把自己奉献给勇士们已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我们应该把自己奉献给仍然留在面前的伟大任务,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地为之献身的事业;下最大的决心,不让他们白白牺牲;让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让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在林肯的激励下,北军士气大增,不久便结束了内战。

    激励的话语总是能够感人肺腑的,多与大人物接触,就能够从他们口中听到更多的激励话语。在某个时候,他们的一些话甚至一句话就有可能激发起你的斗志,成为你一生的转折点。爱默生说:“我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使我尽我所能的人。”大人物便能通过他们的言语起到这种作用。

    “戴维斯先生,我的孩子马歇尔在你店里有何长进?”农夫约翰·费尔特一面焦急地望着正在招呼顾客的儿子马歇尔,一面向老板打探着儿子的近况。

    “约翰,我们是老朋友了。我本来不愿意伤你的心,但你知道,我是个坦率的人,为了你孩子的前途,我不得不说老实话。”

    在费尔特的真诚期待下,戴维斯继续向他谈论着马歇尔的事:“马歇尔是个好孩子,本性不坏;但是他个性过于诚朴,不够机智。即使让他留在我店里一千年,也不会像一个真正的商人,他生来就没有一个商人的样子。你最好还是把他带回乡下去,教他去学着耕地吧!”

    不过,马歇尔既没有继续在戴维斯的店里打杂,也没有跟随父亲回家种地,而是独自跑到芝加哥去了。

    初到芝加哥,马歇尔到处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在谋职的过程中,尽管有诸多的不顺,但他也并非一无所获。一个招聘伙计的老板这样告诫他:“我从前也干着最艰苦的工作、拿最低微的工资。能有今天,都是我一步步奋斗过来的。”此外,还有众多人对他有过类似的告诫。马歇尔几乎泯灭的志气被唤醒,从此在心中燃起了做大商人的希望之火。他一遍遍地反问自己:“他们都可以做出如此神奇的事来,我为什么不能?”

    经过艰苦奋斗和长期不懈的努力,马歇尔·费尔特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人。

    经常与成功人士接触,就能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其实,只要能够虚心地向成功人士学习,他们就会在有意或无意间为你提供某方面的便利。

    6.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在这个世界上,不乏立大志者,与其相比,能成大事者却少之又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很多人不能始终坚定不移地沿着自己的志向走下去。每个积极生活的人都曾有过雄心壮志,都曾为了它付出了或多或少的努力,但到了最后却丧失了信心,主要原因无非是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作为包袱,并且始终不愿意放下这个包袱。

    人们在背包袱时普遍有这样一种感觉:如果背上小包袱,即使很轻,一直背下去也会感到疲惫;如果背上大包袱,即使在途中一点点地减去其重量,也不会有轻松的感觉。其实道理很简单,只不过是因为人的体力是有限的。用在立志与行动上,这个道理同样讲得通。要知道,既然是所谓的大志向,实现起来自然要经过数年。如果总是因理想未实现而忧心忡忡,那么每天就会受尽煎熬,最终只会让人身心疲惫,绝望将尾随而至。

    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有意识地去提高。当理想还未实现时,抱怨自己能力不足只是一个安慰自己的借口,一个有志气的人是不屑于这样做的。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特别是立定了关系到一生的大志向后。只要抱着一种循序渐进的态度,在做事情的时候就能够量力而行。只有做到了量力而行,才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现,既不至于埋没才华也不至于因能力不足而承受不必要的压力。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他的声望十分显赫,只要是得知他下落的人,无论有多远,都不辞辛苦地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门下,向他拜师学艺。因为,在他的指导下每个弟子都有相当出色的成绩。

    一天,一对夫妇去深山找他,只见他正在检查弟子们挑水的多少,他们奇怪地发现,每个弟子的水桶都不是满的,而且参差不齐,有的多有的少。可大师看了还不住地点头、称赞。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他们的水桶都不满,你还称赞他们,这岂不是在纵容他们吗?这样如何能教育好弟子呢?”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多,而在于挑出能力。一味贪多,结果会适得其反。”

    他们更加不解。大师从弟子中拉出一个人来,让他从山谷里挑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辛苦挑的水全洒了,而且膝盖还受了伤。

    大师说:“你们看水洒了,还要重新去挑,膝盖破了,走路不是更艰难,是这样好还是让他们量力而为比较好呢?我是想告诉你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只有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才能将力量发挥到极限。”

    夫妇俩恍然大悟,立刻让自己的爱子跪在地上向大师磕头,并希望大师能够收下自己的儿子,帮他成才。

    做到了量力而行,然后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再用提高的能力去完成以前做不到而现在却能做到的事情,这便是进步和提高。随着小目标的不断实现,大目标将会在你的眼中越来越清晰,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

    25岁的普雷斯在生活中遇到很多挫折,曾经在君士坦丁堡、巴黎、罗马等城市受穷挨饿,后又来到纽约这个充溢着富贵气息的城市里打工。不过,命运并没有垂青他,他再次面临失业的打击,更加能感受到失业的痛苦。

    普雷斯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十分有限,能胜任的工作不多。虽然他会写点东西,却不会用英文写。他整天在马路上徘徊,目的不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为了躲避房东,因为他已经没有多余的钱来缴房租了。

    一天,普雷斯与往常一样在大街上闲逛,忽然在42号街遇到一位金发碧眼的男子,他一眼就认出这是俄国的著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普雷斯清楚地记得,自己小时候常常为了观看他的演出而在莫斯科帝国剧院的门口排长队买门票,虽然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后来,普雷斯在巴黎当新闻记者的时候也去采访过他。普雷斯以为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对方肯定不会认识自己的。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夏里宾却能清晰地喊出他的名字。

    “还好吧?普雷斯先生。”他问。普雷斯敷衍性地做了回答,并在心里默念着:“我的境遇你应该一眼就该看明白的。”

    夏里宾接着说:“我住在第103号街的宾馆,就在百老汇路转角,我们一同走过去,然后到我那里坐坐怎么样,普雷斯先生?”

    走过去?普雷斯一听就傻了眼。当时正是中午,普雷斯已经在路上闲逛了5个小时,现在又要他走那么长的路,岂不是难为他吗。

    普雷斯说:“夏里宾先生,从这里到你的居所还有60条横马路口,是不是有点远啊?”

    “谁说的?”夏里宾轻松地说,“只不过10条横马路口而已。”

    “10条?”普雷斯诧异地看着夏里宾。

    夏里宾坚定地说:“是的,只有10个路口,但我不是说到我的旅馆,而是到第52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场。”

    普雷斯听到他的回答有些不解,由于盛情难却只好跟着他走。

    一会儿过后,夏里宾所说的射击游艺场呈现在眼前。接着,夏里宾又说:“现在,只有10条横马路口了。”普雷斯仍然不解,不过还是继续跟着他走。

    很快,他们又到了卡纳奇大戏院。这时,夏里宾带着普雷斯去观看了周围的景物。几分钟之后,他们再次制定了10个路口的目标,每到达一个目标就在当地欣赏一下周围的景观,就这样他们很轻松地就走完了60个马路口。

    到了夏里宾的旅馆时,夏里宾满意地笑着说:“怎么样年轻人,这段距离并不太远吧?现在让我们来吃午饭。”用餐之前,夏里宾将自己的用意解释给普雷斯听。他说:“我希望你能把今天的经历时常记在心里,因为这是生活的一个经验:当你现在的境况与你制定的目标间间隔一段十分遥远的距离时,不要担心。只要你把精神集中在10条横街口的较短距离,别因遥远的未来而烦恼,奔向目标的路程就不会遥远。常常注意未来24小时会使你发现不少的乐趣,就这样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终有一天会成功。”

    任何一个成功企业所拥有的成就,同样是建立在一个个小目标并不断实现的基础上的。闻名世界的摩托罗拉公司就有这样几个基本目标:

    (1)至少跟上通信业的发展;

    (2)成为同行业中成本最低的公司;

    (3)维持高额利润

    为了实现这些基本目标,摩托罗拉公司制订了相应的基本计划:

    (1)尊重个人,不管他是顾客、雇员,还是供应商;

    (2)追求产品优质;

    (3)对顾客的出色服务。

    对于个人而言,也应该如此。以下是一个简单易行的个人成功计划指南。

    三个步骤:

    (1)确实回答以下问题:我这一生想有什么成就?我想做什么?什么才能让我满足?

    (2)将未来分成三个部分——工作、家庭和社会。如此划分将使你不致混淆,避免冲突,并易看清整个画面。

    (3)将计划分成两部分:10年计划和30天计划。

    10年计划指南:

    第一,工作:

    ①我想要多少薪水?

    ②我想要担任什么样的职位?

    ③我想要多大的权力?

    ④我想要什么样的威望?

    第二,家庭:

    ①我想过什么样水准的生活?

    ②我想住什么样的房子?

    ③我想度什么样的假?

    ④我希望给孩子什么样的财力支持?

    第三,社会:

    ①我想有什么样的朋友?

    ②我想加入什么样的群体?

    ③我想达到什么样的理想?

    30天计划是配合10年计划而制订的。你可以利用下面的格式作为指南。在每个标题下记下你以后30天预备做的事。30天过后,检查你的进展,再定立另外30天的目标。

    30天计划指南:

    第一,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①拖延事情

    ②消极的想法

    ③看电视时间超过60分钟

    ④说人闲话

    第二,养成一些好习惯:

    ①每早严格检查自己的仪容

    ②前一晚计划好翌日的工作

    ③尽可能地夸赞别人

    第三,增强脑力:

    ①每星期抽出两个小时阅读有关本行业的专业杂志

    ②读一本励志书籍

    ③交三位新朋友

    ④每日做20分钟静思

    如果你愿意如此坚持下去,相信成功终会属于你。

    学会享受追求理想的过程,从容地走向理想终点。不需要过程的理想与现实无异,没有必要去追求。过程短的理想同样不可取,因为它只能让你实现一些小目标,而不能让你成为一名真正的成功人士。

    7.不要给自己判死刑

    没有血色的脸是苍白的,没有理想的人是懈怠的。

    荀况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杜甫曾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故步自封,永远不会知道山外有山;唯有打开眼界,才会慢慢发现天外有天。

    岁月可以磨砺一个人,让他越来越渴望成功,越来越想体会到飞翔的美妙感觉;岁月也可以侵蚀一个人,让他的心灵生锈,从而对生命、对人生变得麻木,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一个有远大志向而又矢志不移美的人生。因为在他眼中,当一次鹰要远比当一辈子的乌鸦值得。他力求上进,不断进取,因为他知道,一天天地满足就意味着一天天向堕落靠近。

    美国家庭产品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曾说:“我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就是,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他们想真正做些什么。我想,一个人若只从他的工作中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真是最可怜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很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只要有工资就行。所以,难怪有那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野心勃勃,不可一世,充满玫瑰般的美梦,但是到了40岁以后,却一事无成,痛苦沮丧,甚至神经崩溃。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梁启超也说:“男儿有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只要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提高自己,无论男儿还是女子,生命之花都会越开越灿烂。

    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菲尔·强森被叫到店中工作。父亲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他将来能接管这家洗衣店。菲尔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每天懒懒散散,提不起精神,只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则一概不管。有时候,他干脆“缺席”。父亲十分伤心,认为养了一个不求上进的儿子,觉得在他的员工面前丢尽了脸。

    有一天,菲尔告诉他父亲:他要到一家机械厂工作,做个机械工人。父亲十分惊讶,不过菲尔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去从事比洗衣店更为辛苦、工作时间更长的工作。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工作时竟然快乐地吹起了口哨。他选修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在他1944年去世时,他已是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并且制造出“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世界大战。

    如果菲尔·强森当年留在洗衣店不走,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亲死后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如果他满足于父亲给他的现成家业,他的人生价值将会大大贬低。

    面对现实和未来,一个人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将眼前利益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尽管这需要不断调试,但调试是值得的,菲尔·强森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众多成功人士的经历同样能够证明这一点。眼前利益的出发点就是你首先要能够生存,保证能够承担自己的衣食住行。这就是说,你先要找到一份工作,使你能够生存下来,然后才有可能实现你的长远目标。

    眼前的工作或许不适合你的发展,这时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过渡期。一旦发现有发展前途的事情出现,你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放弃眼前的工作,去追求你的事业。这时,你绝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犹豫,还要克服惰性。有些人就是这样,一旦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安定下来了就不愿意放弃,即使觉得不适合自己也委屈自己。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自己的长远目标,给自己的人生判了死刑。

    眼前利益永远只能作为一个跳板,你是要借此跳上龙门,而不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生存是第一需要,发展和实现自己才是人生的终极需要和最高需要。

    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晋)葛洪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确如此,因为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常常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能力是必需的。没有能力的话,即使有经天纬地、挟山超海之志,也不会有任何建树。其次,志向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如果失去了志向,就无法承受各个方面的压力,稍有挫折便会打退堂鼓。

    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就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志向。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风急雨斜处站稳脚跟,越困难越坚强,从而一步步坚实地向目标迈进。

    德田先生年少的时候曾在日本大阪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就是从那时起,他确定要去大阪大学医学系学习。当天下午,他到北野高中联系转学事宜,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并没有放弃。第二天,他又到今宫高中联系此事,结果顺利达到了目的。征得父母的同意后,他带着激动而又兴奋的心情踏进了大阪大学的校门。

    从大阪大学医学系毕业以后,德田做了一名医生。在医院工作期间,德田对医疗界的弊端感触尤为深刻。他认为要想改革日本医疗事业的现状,就必须建立新型医院,并以此体现医疗的真正作用。

    于是,德田先生决定自己办医院。当时,他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抵押品和保证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是,德田先生没有被困难吓住,而是两手空空地开始了奋斗。

    自1971年1月有了正式创办医院的设想开始,德田先生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建筑用地的调查。他不仅从数字上掌握了大阪的单位人口与诊疗所及病床的比例、急救车的市郊出动率、住宅患者的循环周期等实际状况,而且还认真地听取了居民的呼声。

    通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大阪府管辖的松原市与大东市是医疗网点最稀少的两个地区。经过一番权衡后,他把交通较为方便的松原市定为第一院址,接着开始征寻地皮。为此,他利用值夜班后的休息日和下班后的时间到处奔走。1971年5月,他在靠近铁南大阪线的河内天美车站的对面找到了一处非常适宜的地皮。这不是准备出售的土地,而是一块卷心菜地。它位于铁路沿线,且离火车站很近,人们在火车站就可以看见这个地方。作为医院的地址,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土地的主人也很通情达理,愿意把土地卖给他修建医院。

    可是,德田先生连买地的订金都没有。为此,他必须筹措资金。在他的建院计划里,地皮、建筑、设备、医疗器械等在内,预算总额为1.6亿日元。他必须贷款,但银行只把钱借给有钱人。怎么办?如果贷不到款,虽然好不容易得到菜田主人的照顾,但一切最终还将化为泡影。“我要办医院,我要办医院”,德田先生一边想,一边在各家银行之间奔波,但始终毫无所获。德田深感徒劳,但还心存念想。于是,他详详细细地拟定了一份建院的收支计划。

    也许是德田的诚心感动了天地吧,3个月后的一天,他在无意中翻开报纸,突然有一则消息跳入了他的眼帘,内容是关于“尼克松冲击”问题。这则消息仿佛带了磁性,紧紧地吸引着他的视线。报纸上说,这个“尼克松冲击”将使金融业发生急剧变化,用户对资金的需求,可望有所缓和。由于设备过剩,大企业不大可能继续向银行借款,银行方面认为将资金借给中小企业不太保险。这样一来,贷款的对象就会大大减少。“这是个极好机会!”德田又开始每天去银行,连新设的支行都找遍了。后来在新设的支行中,德田找到了一家似乎有点指望的银行。他立即把建院的收支计划递了过去,在计划里不仅注明了单位人口所需床位数,其中包括现有床位数、不足床位数、外地患者住院人数等,还注明了请求保险单的单价、设备、偿还等筹款项目,连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都写得详细具体。“就是银行调查也没有这么详细的。”对于德田这份详尽的资料,银行方面感到惊讶。因为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在德田提出的计划里应有尽有或是绰绰有余。双方接下来的交涉变得非常顺利,也就是说,德田起初抱着一线希望、毫不灰心制订的计划起了作用。这年年底,德田终于得到了1800万日元的贷款。

    虽然德田先生什么都没有,但他始终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竭尽所能为完成自己的志向创造种种条件,提供种种便利,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志向与能力都是成大事者必备的条件,在能力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只要志向坚定,成功将是早晚的事情。

    一旦立定志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挺过去。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只能是一种带有侥幸的愿望,成大事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而不应该用侥幸心理来麻痹自己,否则会被不定期到来的困难打得措手不及。

    清代金缨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只要志向坚定,任何苦难都会向你低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