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沙特阿拉伯-战争成就的王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上,世界闻名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起源此地——沙特阿拉伯。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公元16世纪,阿拉伯帝国被奥斯曼帝国完全统治,盛极一时的强大帝国终于灭亡。阿拉伯帝国消亡后,继而又出现了瓦哈卜的宗教势力以及沙特的军权势力。两种势力集合在一起形成了阿拉伯半岛上最强大的国家——沙特阿拉伯。公元19世纪,英国侵入沙特阿拉伯,并把这片土地分为汉志和内志两部分。

    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兼并汉志,随后逐渐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于1932年9月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

    第一节战争造就统一

    伊斯兰教传播以前,阿拉伯半岛社会正处于原始部落瓦解、阶级社会逐渐形成的时期。其主要矛盾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奴隶、自由民和剥削阶级上层统治者的矛盾,表现在经济方面则是传统的游牧经济与新兴的贸易经济的矛盾,是被商队贸易冲击的家族和个人与外来富有的家族及个人的矛盾。而要消除这些矛盾,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文化圈,这时穆罕默德响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他创建的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的引绳。

    1.蒙昧时期的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由于受到沙漠的影响,因此气候干燥酷热,只有在南部和西南部沿海一带有小部分较为湿润肥沃的土地。为此,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差不多过着食用牛、羊、骆驼肉,使用骡、马、骆驼的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阿拉伯半岛的原始居民在漫长的沙漠之路上,逐渐发展出一条对外经商的道路。他们利用骆驼、马等牲畜作为交通工具,前往沿海的也门、巴勒斯坦、叙利亚一带做生意。

    其中闪米特人便是这沙漠经商路上最为强大的一支队伍。闪米特人,又称闪族人、塞姆人,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与叙利亚沙漠边缘,靠游牧为生,是地道的游牧民族。阿拉伯人、犹太人及叙利亚人都是闪米特人。

    如今,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绝大部分种族都属于古代闪米特人的后裔。

    在中世纪的欧洲,所有亚洲人都被认为是闪米特人的后裔。直到19世纪,闪米特这个名词仍然局限于历史上使用闪米特语言的民族。

    这些人被认为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种族。

    在沙漠边缘辗转贸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阿拉伯半岛西部邻近红海边缘一带逐渐形成了一条商路,一些别处的人也利用这一商路往返贸易。慢慢地便出现了一些贸易往来的集散地,这便是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麦加、麦地那以及其他一些原始城市。

    对于麦加城市的出现,还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传说,有一位名叫伊卜拉欣的人,曾带领他的妻子海哲尔和长子伊斯玛尔嘞,来到麦加附近的一个小红石坡上,定居下来。偶然一次他们在沙漠中发现了一股清泉,生活随之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这股泉水一直流到现在,它就是全世界闻名的赞目赞目泉,又名“渗渗泉”。它被去麦加朝觐的人尊为圣水。

    后来,伊卜拉欣和他的长子伊斯玛尔嘞在红石坡旁边用石头建筑了一间房子。这就是着名的克尔白,又称为“天房”。至今,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每天朝向它举行朝拜。

    伊卜拉欣本人也随着商队经常去巴勒斯坦和他的次子伊斯哈盖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这样,就使两地的人们经常来往。之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商队也加入其中,这就扩大了阿拉伯人贸易的范围。以游牧生活为主的阿拉伯人也逐渐转向以经商为主。

    经过漫长的繁衍,原阿拉伯的土着居民和外来定居的人们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阿拉伯民族。后来又衍化出很多部落、氏族、家族的支派。红石坡也发展成为麦加城。

    伊卜拉欣与伊斯玛尔嘞在这里建筑的克尔白,经过很多次翻修,一直保持下来,成为各部落、各氏族的人士朝拜和纪念先贤的地方。

    此时的克尔白已成为一座大庙,里面供奉了很多偶像,供人们顶礼膜拜。

    而管理这座天房的大权,也早就落在阿拉伯民族中强大的氏族古来什人的手中。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经济繁荣、文明程度的提高,造成阶级分化,战争和暴力频频出现。统治阶级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加紧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各部族之间又相互争夺、厮杀,为此半岛上的居民大多过着黑暗、悲惨的生活。统治者还时刻用繁琐的信条和宗教的神灵恫吓下层人民,以此麻醉他们的思想,而此时的阿拉伯半岛正暗藏危机,濒临一个巨大火坑的边缘。

    2.阿拉伯半岛之战

    在希米尔王朝时代,也门国王努尔瓦斯由于信仰与尊崇犹太教,对国内的基督教徒就进行疯狂的镇压及迫害。基督教徒奋起反抗,于是国王下令将国内所有的基督教徒一律处死。

    在围剿过程中,有一名基督教徒趁乱逃跑,并且向北方最大的拜占庭王朝求救。由于拜占庭统治者信奉基督教,听后大怒。当即联系邻近也门的非洲阿比西尼亚国王纳加斯,请其派兵讨伐也门,为死去的基督教徒报仇,随后纳加斯派阿雅特征讨也门。

    公元525年,纳加斯军队打败了也门军,消灭了希米尔王朝,占领了也门的全部领土,恢复了基督教的地位,并把也门划为阿比西尼亚领土的一部分,阿雅特被封为也门都督。在分配战利品时,引起士兵对阿雅特的不满,但是他一意孤行,在群情激愤之下,被侍从布利哈刺死。

    阿雅特死后,布利哈篡夺了都督之位,并用花言巧语向国王纳加斯表衷心。纳加斯非但没有怪罪他刺杀长官之事,反而正式任命他为也门都督之职。

    从此,布利哈以萨那城为也门首都,在这里建立了基督教中心。之后又进一步向北讨伐扩张,借此想把基督教伸向整个阿拉伯半岛,以实现同北方大国拜占庭王朝连结的战略目标。

    布利哈的势力不断壮大,其脚跟逐渐站稳,为此他开始执行扩张计划。在萨那城内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基督教堂,并阻止所有去麦加城克尔白天房朝觐的人不再去麦加,而是转向萨那城去朝拜他们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他想借此贬低克尔白天房的宗教威信,以夺取麦加商业经济据点,一心想把也门萨那城当做阿拉伯半岛上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城市。

    布利哈的这一想法被麦加商队洞悉,为此麦加商人想寻找机会捣毁萨那城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一次,由几个青年组成的麦加商队在萨那基督教堂门前说了几句讽刺的话,基督教徒对其恶语攻击,于是双方冲突加剧。这时,麦加商队不顾基督教徒的恶语相逼,直冲进教堂,将教堂内的设施砸为粉碎。

    布利哈大为震怒,决定亲自带兵前去麦加拆毁克尔白天房古建筑,并扬言一定要用武力强迫去麦加朝觐的人转到萨那的基督教堂朝拜。

    于是他一方面下令发兵,攻打麦加城,一方面向纳加斯国王报告求救,要求增派援军。

    纳加斯国王立即派了一支援军,骑着非洲大象渡过红海,浩浩荡荡地来到也门地区支援布利哈发兵北进,攻打麦加城。

    大象身高体壮,士兵骑在大象身上,奔跑起来尤为凶猛,根本无法阻挡。布利哈用其作为先遣部队,无坚不摧。利用象军,布利哈毫不费力地攻入离麦加城不远的地方。布利哈一路高喊着:“要踏平麦加城,彻底摧毁克尔白天房。”由于声势浩大,麦加城早听到消息,已做好严密的防守准备。但当听到敌方是一支非常强大的象军时,部分士兵开始动摇。他们提出要用和平解决的方法结束这场战争,但布利哈一定要捣毁麦加城内的克尔白天房,为此和谈之事就此夭折。

    麦加城内的军民做好准备迎敌。就在战争如火如荼之时,也门军营中传染上了瘟疫天花。部分士兵为此失去了战斗能力,大象也因为无人管理变得瘦弱不堪。也门军队的嚣张气焰大大削弱,麦加军抓住机会,奋勇出兵,不费吹灰之力歼灭也门军。麦加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但保卫了克尔白天房,也避免了一场浩劫。

    2.“马圣人”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公认的伊斯兰教先知。中国的穆斯林普遍尊称其为“穆圣”,也被称作“马圣人”。

    公元570年,穆罕默德出生在麦加城古莱西部落哈希姆族的没落商人贵族家庭。其生前丧父,6岁时母亲病故。之后便由年迈的祖父抚养,8岁时祖父也逝世。穆罕默德的童年较为坎坷,年少时替人放牧。12岁时,随叔父前往他乡经商,走访过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孤苦贫困的经历使穆罕默德的性格变得坚强,25岁时,他得到富商赫蒂彻的重用,并跟随其经商。两人在接触的过程中,彼此产生好感,不久便举办了婚礼。

    穆罕默德的经济状况从此好转,生活稳定下来。

    复杂的经商阅历使他拓展了视野,与赫蒂彻的婚姻更使他有了稳定的生活保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一切为穆罕默德发挥聪明才智,施展远大抱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因长期在下层社会生活,使穆罕默德对阿拉伯社会状况有着较深的理解,对身处乱世之中的大多数阿拉伯同胞内心想法有深刻的体会。

    穆罕默德在长期经商的过程中,了解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并受到初创的“哈尼夫”一神教思潮的影响,因而对宗教和阿拉伯社会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没有太多学问,但穆罕默德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他经常只身一人躲在麦加郊外的希拉山洞中潜修冥思。逐渐地他体会到,要想将阿拉伯人从异族欺凌和侵略的重重危机中拯救出来,就必须先拯救他们的灵魂。

    在吸取了基督教、犹太教及沿袭贝都因人原始信仰的基础上,穆罕默德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体系——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的第一站便是麦加,传播起初是秘密进行。

    而接受此教义的人仅仅局限于他的亲友以及下层平民和奴隶。

    之后,伊斯兰教不断地扩大,教义日渐公开,信徒大增。一些具有权威的商业贵族也加入其中,并引起了以倭马亚家族为核心的麦加统治集团的关注。

    伊斯兰教的教义是独尊一神,这将导致传统多神崇拜的废弛。麦加城多神崇拜的中心地位为此也呈现动摇趋势,继而威胁到倭马亚家族因管理克尔白神庙而获得的经济、社会利益。

    倭马亚贵族豪门开始打击穆罕默德,并抵制其教义,这防止不了会出现各种暴力迫害。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贵族豪门试图想要收买他,但是被他坚决拒绝。穆罕默德说:“纵然他们把太阳放在我的右边,月亮放在我的左边,列阵对我,我决不会放弃我的使命。”622年,他对贵族豪门造成最大威胁的时候,有人决定将其处死。

    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家族也放弃了对他的保护。为此,穆罕默德不得不被迫迁徙到叶斯里卜城,伊斯兰教史上称其为“徙志”。这是穆罕默德一生中的重大转折。叶斯里卜因穆罕默德的到来而改名为麦地那·纳比,意为“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

    麦地那的人民希望穆罕默德统一带领他们战斗,以避免618年麦地那内战状况的发生。622年,穆罕默德同来自麦加的追随者及麦地那的部落首领签订了《麦地那宪法》,在此建立起联邦组织,之后联合郊区人民成立了联邦国。并且将麦地那设为都城,穆罕默德为统领。

    由于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时危害到贵族的利益,因此贵族主派商队对穆罕默德进行袭击。穆罕默德给予反击,但令其逃脱。为此,麦加贵族主决定派出800人的军队给穆罕默德一个教训。

    虽然穆罕默德的军队只是一些下层平民,但他们一鼓作气,最终以少胜多把麦加军队打败。而这次战斗消灭了不接受《麦地那宪法》的犹太部落。在此之后,麦地那的所有居民都转化成为穆斯林。

    麦加军队惨败,使其对穆罕默德的仇怨更深。625年3月,麦加派出一支3000人的军队对穆罕默德展开强势进攻。双方交战,不分胜负。

    在此后的两年中,两支军队一直处于对峙状态。

    627年,麦加军队再次进驻麦地那,麦地那的犹太人虽参加了穆斯林联盟,但并不给予城市保护,还和入侵者相互勾结,协助麦加军进城并从后方对麦地那军展开攻势。加之部分穆斯林叛变转向麦加军,使得穆林斯陷入万难的境地。

    穆罕默德决定撤离麦地那,在撤走后,城内的穆斯林开始对叛变者进行打击报复,尤其是对犹太人的报复更加残酷。成年男人被杀害,妇女儿童沦为奴隶。

    之后,穆罕默德辗转回到麦地那,打败进入麦地那的麦加军,统一了麦地那。残留在城内的犹太人与基督教徒也受到穆罕默德的保护。生活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曾和穆斯林有过冲突,但此时也与穆斯林联盟,并接受了穆罕默德的宗教教义。继而,穆罕默德开始转向麦加继续传教。

    进入麦加,穆罕默德首先对贵族地主给予经济上的威胁,但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他们能够皈依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在“迁徙”结束后,开始联盟游牧部落。一开始是签订互不侵犯协定,后来,当力量越来越强时他要求加入联盟的人皈依为穆斯林,但这个做法受到许多部落的反对。

    628年3月,穆罕默德带领部分信教徒去麦加朝圣,麦加人将其阻止在边境线上。周旋数日后,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穆罕默德可进入卡亚巴朝圣,但不准携带武器。协定不进行武装斗争,穆斯林也可去麦加朝圣,但是该协议还是终结。

    此后穆罕默德开始秘密地集结军队,向麦加展开新一轮攻势。但这次,双方并没有开火,麦加首领自愿投降。穆罕默德大赦,也没强迫麦加人加入伊斯兰教,但多数人还是自愿皈依。之后他开始建立福利设施,收取税收,并将它们分给穷人,签署了众多协议,建造了许多清真寺和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对其他宗教宽容的宗教文化。

    从麦加创教开始,到麦地那建立宗教政权,穆罕默德一直致力于伊斯兰教义的创建工作。他从倡行、维护独尊安拉真主的一神教出发,借助犹太、基督教的某些观念,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种种社会问题予以解答,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教义体系。

    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作为一名伟大的社会改革家和宗教家,穆罕默德带领群众顺应时势,以宗教革命的形式,推动阿拉伯社会的变革以及创建一个统一的国家,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坚强的民族统一体,并以宗教信仰为手段,成功地将阿拉伯人由被征服者转变成征服者,成功地完成了“真神安拉”交给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阿拉伯半岛的“圣战”

    公元六七世纪,阿拉伯半岛正处在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时期,奴隶主和奴隶之间、各氏族部落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拜占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亚等帝国长达几个世纪的侵略战争,给阿拉伯半岛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分裂的阿拉伯半岛统一起来,才能抵御外族入侵,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伊斯兰教的产生,点燃了旨在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第一场“圣战”。7世纪之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创立,强盛的阿拉伯帝国骤然崛起,充满活力的阿拉伯民族基本形成,辉煌灿烂的阿拉伯文明诞生了。

    1.游牧部落的集结

    根据伊斯兰传统,麦加的历史可追溯到易卜拉欣即亚伯拉罕时代。

    公元5世纪时期,古来氏族控制了麦加,成为杰出的商贾。6世纪时,他们也加入了利润甚丰的香料贸易,因当时世界部分地区卷入了战争,使贸易路线从危险的海域转移到相对安全的陆路。拜占廷帝国本来控制着红海,海盗却越来越猖獗。另外一条较旧的路线是从波斯湾经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但途经的商人遭萨珊王朝大肆剥削,又被拉赫姆人与伽珊人阻断路线,并受罗马和萨珊两国交战的干扰。麦加显赫的商业地位使得它超越了佩特拉和巴尔米拉。

    6世纪中期,北阿拉伯有三个主要的群落,与濒临红海的西南海岸连成一气,是红海与东方大沙漠之间的可居地。这个区域就是有名的希贾兹地区,三个群落都紧挨着绿洲,水源没有问题。

    麦地那以南约400千米处是塔伊夫,是个山城。塔伊夫的西北边就是麦加。虽然麦加周边都是不毛之地,不过麦加仍然是三个群落之中最富有且最重要的。

    伊斯兰历史表明,麦加因渗渗泉而拥有丰富的水源。渗渗泉的位置就是阿拉伯最神圣的圣地克尔白,也是主要的骆驼商队的汇集路线。

    事实上,渗渗泉的水源对当地人来说已经很不足了,而克尔白只不过是半岛上众多的多神教神庙的其中一座而已。

    另外,对骆驼商队而言,如果他们只从麦加到叙利亚而不往返,那么这样的单程路线使得麦加成为贸易的终点站。

    直到7世纪,麦加最重要的神只是胡巴勒,古来氏族把其偶像放置其中。麦加在托勒密的着作里以“马可拉巴”之名着称。

    阿拉伯半岛上的严酷环境经常造成部落间的冲突,但是每年他们都会停战一段时间,并前往麦加朝觐。这趟旅程有其宗教理由,即向克尔白致敬,并饮用渗渗泉的泉水。

    然而,此时也是一年一度仲裁纷争的时刻,债务获得解决,人们于麦加市集进行交易。各部落因这些一年一度的盛事而产生共同的信念,使麦加在半岛上的地位极其重要。

    各部落联盟和商贾们进行贸易,当地的游牧部落则带来皮革、牲畜与当地山区开采的金属。因此骆驼商队能够在麦加满载而归,并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城市进行交易。伊斯兰传统宣称从各大洲来的货物也流通到麦加。

    北非与远东地区应流通香料、皮革、药品、衣服和奴隶至叙利亚;麦加则大赚一笔,并买进武器、谷物和酒,流通到阿拉伯各地。麦加人同拜占庭人和贝都因人签订合约,协调出商队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也包含了水源和牧草的权利。这些额外的服务增强了麦加的政经势力,成为各贸易部落所组成的松散联盟的盟主。而麦加却是6世纪晚期阿拉伯地区首要的政治、经济枢纽。

    2.倭马亚王朝,横跨三洲的帝国

    穆罕默德在生前没有指定合法继承人,所以在其“升天”后,穆斯林内部为争夺先知继承人展开了一场斗争。最后经各部协商认定为先知穆罕默德生前挚友、最早的信徒和岳父阿布·伯克尔担任在世间的先知代表,改号为“哈里发”。之后又有欧麦尔、奥斯曼、阿里依序担任哈里发。历史上把这四位哈里发统治时期称之为神权共和时代。

    各届哈里发在任时,他们利用手中的特权,利用北方拜占庭和波斯两大帝国长期处于征战的有利时期,指挥以贝都因骑士为主的穆斯林武装,挥舞着“圣战”大旗,进行大规模的武力扩张。

    首先打败拜占庭,攻占大马士革与耶路撒冷地区。继而分兵东西两路,对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展开全面进攻。

    东线接连攻破波斯军队防线,占领了伊拉克与伊朗大部地区。西线连败拜占廷,占领巴勒斯坦与埃及。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在位时,扩张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势不可挡。

    东线阿拉伯军队乘胜追击战败的萨珊波斯王室,进军呼罗珊。

    公元651年,哈里发彻底灭亡萨珊王朝,并夺得呼罗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地。西线大军攻入利比亚。正当对外扩张战争捷报频传之际,阿拉伯人内部发生分裂。

    以先知的堂弟、女婿阿里为首的哈希姆家族,对出身于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出任哈里发的合法性质疑,并且组建起什叶派,和奥斯曼所奉行的逊尼派相对立。穆斯林内部的哄争由此开端。

    656年,奥斯曼被刺身亡,阿里继任哈里发。但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为首的倭马亚家族拒不承认阿里政权。双方数次火拼,未分胜负,僵持不下。不久,什叶派内部又出现分裂,部分对阿里不满的下层穆斯林组建军事民主派,即哈瓦立及派。661年,哈瓦立及派刺杀阿里,神权共和时代从此结束。

    穆阿维叶以大马士革为都,建立了哈里发政权。此后哈里发皆由倭马亚家族成员世袭担任,史称为倭马亚王朝,因其崇尚白色,所以中国史籍称其为“白衣大食”。阿拉伯社会进入帝国时代。

    倭马亚王朝时代是阿拉伯人军事扩张的第二个高峰期。在东方战线,阿拉伯军队侵入中亚,占领喀布尔、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花刺子模等广大地区,直到帕米尔高原,并和中国唐朝相对峙。

    在北方战线,阿拉伯军队曾三次发兵,围攻拜占廷国都君士坦丁堡。

    西方战线进展最为猛烈,不仅占领从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到摩洛哥的马格里布地区,还以皈依伊斯兰教的北非土着柏柏尔人为主力,跨过直布罗陀海峡,攻入西南欧的西班牙半岛。在歼灭西哥特王国后,翻越比利牛斯山脉,攻入西欧法兰克王国。

    从632年穆罕默德逝世至732年普瓦提埃战役的100年间,阿拉伯由一个落后的游牧部落组成的小邦,一跃扩展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它的疆域分别和大唐帝国、拜占廷帝国和查理曼帝国为邻,并世称雄。其扩张速度之快,疆域之广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充分显示出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的强大冲击力。

    3.阿拔斯王朝,帝国的黄金时代

    公元747年,艾卜·阿拔斯领导呼罗珊人民举行起义,吹响了埋葬倭马亚王朝的号角。什叶派、阿拔斯派及呼罗珊义军联合,共同和帝国军队作战,经5年血战,终于在752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

    阿拔斯王朝的建立标志着阿拉伯帝国进入一个全新时代。艾布·阿拔斯,作为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位统治者,其自称“赛法哈”,意思是仁慈者、慷慨者。他逝世后将统治之位传给弟弟曼苏尔。曼苏尔在位22年,是阿拔斯王朝的真正奠基人。

    曼苏尔建立了横跨底格里斯河两岸的新都巴格达。巴格达在穆斯林语言中意思是“真主的花园”。此城宏伟壮观,人口众多,商贸繁盛,是和当时的长安、君士坦丁堡齐名的世界性大都市。由于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所以中国史籍称其为“黑衣大食”。中国史书根据其旗帜、服饰的颜色,习惯上分别称阿拔斯王朝、后倭马亚王朝和法蒂玛王朝为“黑衣大食”、“白衣大食”和“绿衣大食”。

    随着新王朝的建立,阿拉伯帝国的社会面貌也在发生相应变化。在这一时期,帝国已基本完成阿拉伯化或伊斯兰化的进程。阿拉伯血统已不再是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国军队在中亚怛罗斯的战役中,击败中国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军队,从而控制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

    此时,阿拉伯帝国的君主专制统治空前膨胀。自大的哈里发不仅宣称自己是先知派遣的使者,还称自己是人世间安拉真主的代表,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哈里发统治者凭借着强大的官僚机构,对广袤疆域内的部族人民进行封建统治。

    在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帝国仿效波斯王朝的旧封建体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封建政策,继而进一步强化统治者的权力。

    为仿效波斯王朝的统治,阿拔斯王朝将前朝原有的五大行政区,细分为24个行省。将原来属于地方行政部门的司法系统也逐渐分离出来,形成由中央集权大法官到地方各省法官组成的独立系统,以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阿拔斯王朝政权的基础当属军队,军队是其政权稳固的有力支柱。

    但和前朝的军事体制相比,有较大不同。传统的部落兵制,经过严格的训练逐渐被领受军饷的正规军所取代。其核心是由波斯呼罗珊人组成的近卫军,内分为骑兵、步兵和弓奇兵等兵种。后来,近卫军主要是由突厥奴隶组成。

    在农业方面重视兴修水利,使肥沃的新月地带、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等地区的农业得到恢复与发展。丰富的资源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经济方面,阿拉伯商人的足迹遍布亚、非、欧三大洲。巴格达成为着名的世界商业与贸易中心之一。

    农业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阿拉伯地区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在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伊斯兰教已经成为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及北非等地大部分居民共同信仰的宗教。

    在起初的100年间,阿拔斯王朝帝国的对外扩张已达到极致状态,国内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农商发展,文化昌明,声威远播,是帝国国势极盛的黄金时代。

    但自9世纪中叶开始,阿拔斯王朝实际上已处于分裂之中,许多地区只是在名义上服从巴格达哈里发的领导。各地割据势力建立的小王朝之间相互混战,骤兴骤亡,100年来阿拔斯王朝在经济、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被破坏无余。

    4.帝国的“政教合一”

    100年来的征战扩张,使阿拉伯帝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趋于多样化。由于接收旧的封建体制,在社会权利等级上存在较大差距。帝国内部可分为享有特权的阿拉伯人、平民等级、未改宗教的异教徒、奴隶阶层四个等级。

    享有特权的阿拉伯人,又可分为两个等级。上层是由先知家族、历代哈里发家族、重要的迁士和辅士家族以及各地总督等组成。他们的政治地位比较高,经济基础雄厚,拥有大片田产及财富,并有大量的奴仆跟随。下层为普通的阿拉伯武士,他们是维持帝国统治最有力的社会力量。他们多以战争为业,名列军册,凭借军功分享战利品为生,多携妻带子居住在各地的军营大寨之中。

    对于麦瓦利平民等级,也就是非阿拉伯血统但皈依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他们多是叙利亚人与伊朗人,都有着高深的文化,掌握着一定的生产技能,在社会生活生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虽然按照伊斯兰教原理,凡是皈依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均享有平等的地位,但是实际上麦瓦利人享有的社会待遇远低于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为此其对等级的不满情绪逐渐高涨。

    帝国境内未改宗教的异教徒亦被称为迪米阶层。人口众多,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及帝国政府的剥削对象。异教徒除了承受政治压迫、经济剥削之外,还遭到穆斯林宗教的排挤、阿拉伯社会的歧视。

    至于奴隶阶层,是一个连做人最起码的资格都不具备的社会最底层人民。在阿拉伯的原始社会便存在大量奴隶。之后在长期的扩张征战中掳获的战俘,又源源不断地为其增添新的成员。

    即使扩张战争停息后,贩卖奴隶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奴隶贸易是当时一项获利丰厚的商业行当。阿拉伯的奴隶大多不直接从事生产,主要是在哈里发宫廷和贵族豪门的府邪中充当仆役、侍从、姬妾妃嫔、娈童歌女等,从而成为劳动者的负担和社会的赘疣。也有一些国有奴隶在官吏的严格管束下从事农业生产。

    阿拉伯帝国统治者的骄横使众多的被征服民族的怨恨不断增加。什叶派和逊尼派及其他派别的宗教斗争愈演愈烈,并逐渐和阶级、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继而演变成民族矛盾的结合体。底层人民为反对剥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起义斗争。

    阿拉伯帝国不但没有将什叶派的反剥削斗争彻底镇压下去,反而又出现了一个由先知叔父阿拔斯的后裔为主的阿拔斯派。各种反抗阿拉伯帝国统治的潮流逐渐汇合,成为埋葬其封建统治的巨大力量。

    阿拉伯帝国除了把持伊斯兰教神权统治之外,还把大量吸收以拜占庭帝国为主的其他文明国度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一个伊斯兰教所特有的政体,即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

    中央分为各部,并由各部大臣执掌政务,以辅助统治者。统治者为阿拉伯帝国的最高元首、军事统帅和宗教领袖,拥有宗教和世俗大权,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和宗教三大权力系统。

    在地方分为五大行政区,各区置总督,统理一方军政,但是财赋税收一直由哈里发任命的专职税务官司理。地方司法由总督任命的法官负责,大多由精通《古兰经》与《圣训》的伊斯兰教学者担任,专门解决穆斯林案件,而非穆斯林则由各自宗教领袖负责。阿拉伯帝国高级官员多由阿拉伯贵族出任,低级官吏则由原拜占廷及波斯的官吏担任。

    七八世纪之交,阿拉伯帝国开始统一铸造货币,金币为第纳尔,银币为第尔汗,并将阿拉伯语定为帝国官方语言,使帝国统治披上浓厚的阿拉伯民族色彩。

    第三节沙特王国的兴起建立

    18世纪初,阿拉伯半岛上的经济依然是以落后的游牧业为主。当时半岛虽然名义上隶属于奥斯曼人,却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组织,依旧是落后的氏族部落政治,以各自强大的家族血亲划分出一定的家族统治区,对半岛进行实际的统治。面对这种状况,奥斯曼波尔特每年以征收各地的贡赋和驱使徭役来行使自己的主权。同时在各部落内部,统治者们又都骄奢淫逸,并接受了来自土耳其人的影响开始堕入精灵崇拜等多神信仰的“异端邪说”。而西方的英法列强则开始盘算怎样拥有扼守通往东方航路的阿拉伯半岛。总之,阿拉伯半岛上正处在异族统治下四分五裂的状况,国家内忧外患,而作为18世纪复兴运动的代表的瓦哈比主义于此时应运而生。

    1.阿拉伯帝国的分裂和衰亡

    达到鼎盛时期的哈里发帝国是阿拉伯贵族凭借宗教及武力建立起的多民族、多信仰的民族集合体,但不同民族和不同信仰间有着一定的隔阂及矛盾。平民阶层和贵族地主、官僚、富商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穆斯林内部也因错综复杂的矛盾而出现分裂。加之封建统治制度的建立,各种争夺政权的苗头渐渐燃起,离异势力也在不断增加。

    9世纪中叶,各类矛盾不断激化,阿拉伯帝国政权也释放尽自身的能量,急剧走向分崩离析的穷途末路,继而走向衰亡。

    正当阿拉伯王朝内部矛盾愈演愈烈之时,风起云涌的人民反抗大潮随之而来。广大底层平民的反抗斗争成为阿拉伯帝国统治根基动摇的主要原因。

    阿拉伯帝国为维持封建官僚机器的运转,满足无度奢靡生活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农民、手工业者及奴隶的残酷剥削,这就使得封建主和广大平民间的阶级矛盾始终处于恶化的状态之中,继而不断出现农民反抗斗争。9世纪后,人民起义斗争更是遍及帝国全境,声势较大的当属巴贝克起义、黑奴起义及卡尔马特起义。

    出身于阿塞拜疆社会下层平民阶级的巴贝克,由于不断遭受压迫,不得不利用祆教胡拉夫派的教义,号召民众和恶神造成的暴力、压迫、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进行斗争,并提出了推翻阿拉伯帝国的口号。

    公元816年,巴贝克在阿塞拜疆竖起反抗大旗,不久便控制了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及波斯西部等广大地区。巴贝克组织民众建成的武装“红衣军”不断发展壮大,这对哈里发政权构成严重的威胁。

    机智、善战骁勇的巴贝克率几十万“红衣军”屡败封建官军。在持续了长达20年的斗争之后,马蒙、穆木台绥木两任哈里发对巴贝克起义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并贴出告示悬赏百万缉拿巴贝克。837年,巴贝克因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

    巴贝克起义的战火刚刚停息30年后,作为阿拉伯帝国腹地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爆发了黑奴大起义。

    在阿拔斯王朝时期,统治者就不断地从东非买入奴隶,将其押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境遇十分悲惨。

    穆斯林阿里·伊本·穆罕默德是哈瓦立及派的代表,自称是真神安拉派来拯救奴隶的使者,并帮助他们获得自由和财富,于是阿里·伊本的教义深受奴隶的喜爱。

    869年3月,阿里率领集聚成的20万黑人奴隶对阿拔斯王朝发动进攻,阿拔斯王朝军队连连败退。871年,阿里攻陷两河流域的巴士拉重镇(仅距巴格达20千米)。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岌岌可危,哈里发穆耳台米德派军征讨。随后不断派人和阿里起义军讲和,以此来安抚民众。

    由于阿里在起义时对民众许下承诺,帮助其换得自由和财富,但没有兑现,义军纷纷离他而去,为此力量不断削弱。883年,阿里组织的黑人奴隶起义在坚持14年后,最终惨败,阿里被哈里发军队杀害。

    在阿拉伯帝国史上,这次黑奴起义和古代罗马斯巴达克起义齐名。

    大规模的奴隶反抗斗争给予哈里发封建王朝以致命的打击。此后,阿拉伯帝国从非洲买入奴隶的数量不断减少,社会中的奴隶制度残余势力也日渐消亡。

    往日盛极一时的哈里发王朝已成过眼云烟,只剩部分政权的残余势力,蜗居在伊拉克一带。常常被突厥籍的禁卫军当成玩偶控制在手,任其随意宰割。10世纪中叶,波斯一带的长官哈迈德进兵巴格达,并且以大元帅的身份控制哈里发。

    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杀入伊拉克,对哈里发残余政权进行猛攻。其苏丹(意为权威者)成为国家政治领袖。而哈里发统治者仅能以宗教领袖的身份活着。塞尔柱当权者非常尊重阿拔斯传统,基本承袭了帝国以往的各种封建典章制度。剽悍勇猛的塞尔柱突厥人的到来,使得阿拔斯王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帝国又暂时恢复了统一局面,然而各种社会矛盾仍然存在,人民反抗继续发展,各教派纷争愈加残酷。

    11世纪末,阿萨辛派成立,以波斯南部的阿拉穆特山区为根据地。

    在神秘的“山中老人”的率领下专门从事暗杀哈里发、苏丹以及贵族地主的恐怖活动。

    12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又被手握重兵、拥有大部田产,曾经为阿拉伯帝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封疆大吏分裂成为十余个封建邦国。

    阿拉伯地区政局紊乱,成为西欧庄园主与基督教会向东方扩张的有利契机。新月和十字架,两种封建文明开始了新一轮较量。

    12世纪末,在中亚新兴起了一些列小国。其中花刺子模国家取代塞尔柱人控制了巴格达哈里发。但是各政权分裂的局面未有好转,局势愈演愈烈。

    13世纪初,号称鞑靼族的蒙古国旋风骤起,第一次蒙古西征就攻灭花刺子模。13世纪中叶,蒙古铁骑终于冲入西亚大地。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杀死了末代哈里发。

    延续了数百年之久的阿拉伯帝国及在巴格达地区的绝大多数塞尔柱小国随着蒙古铁骑的到来消失在历史的滔滔浪潮之中。

    哈里发政权的倾覆和阿拉伯帝国的解体仅是阿拉伯历史上特定阶段的结束,而伊斯兰文明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着。不但占据西亚的蒙古伊儿汗国很快就伊斯兰化了,而且伊斯兰教还深入非洲中部地区,南亚大陆的伊斯兰化也有比较大的发展。

    2.沙特第一王国的灭亡

    阿拉伯帝国灭亡后,瓦哈卜开始在哈尔马拉传授伊斯兰教教义,继而加深了哈尔马拉人对部落上层的腐化堕落的不满。与此同时也引起当地统治者对瓦哈卜的憎恨,于是当地统治者开始谋划对瓦哈卜本人的刺杀行动。

    瓦哈卜被迫逃回自己的家乡阿伊纳城。在家乡,他受到了当地艾米尔伊本·奥斯曼的接待,他慢慢开展传教活动时,却受到了当地最有势力的艾米尔苏莱曼·侯麦迪的嫉妒,在他的胁迫下,伊本·奥斯曼只好对瓦哈卜下了逐客令,使瓦哈卜再次流落他乡。

    公元1740年,瓦哈卜流亡到离阿伊纳城附近,只有不超过70户居民的小镇德拉伊叶。当地的艾米尔是素有统一半岛愿望的穆罕默德·伊本·沙特,他热情地接受了瓦哈卜,并开始依照瓦哈比派的教义开始行事。

    于是,瓦哈比的宗教力量和沙特的军事力量联合起来。瓦哈卜有了支持自己传播教义的坚强后盾,为此不用害怕再次被驱逐。而在这片宗教氛围浓厚的土地上,沙特也拥有了高举宝剑反对其他统治者的宗教借口。

    经过大约40年的时间,瓦哈比派通过“宗教的福音和剑的力量”,使内志各封建部落和村镇都皈依了瓦哈比派,并臣服于沙特家族,从而形成了瓦哈比国家的雏形。

    1765年,穆罕默德·伊本·沙特逝世,他的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继承了他的理想和使命。对外积极地宣传瓦哈比派的思想,并用武力吞并了利雅得、盖西姆等地,取得半岛的大片土地,为瓦哈比派教义的迅速传播和沙特王朝在半岛上的优势地位奠定了基础。

    1792年,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突然病逝,他被称为是继先知穆罕默德之后最伟大的原教旨法学家和认主独一论思想家。

    阿卜杜勒·阿齐兹继承了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的瓦哈比派教长的职务,而瓦哈卜的儿子们则继承了他的宗教法官的职务,成为了德拉伊叶的法官。这样,沙特家族就初创了由家族的酋长来兼任瓦哈比派教长的先例,确立了延续至今的政教一体的政治体制。

    而瓦哈卜的后人,以瓦哈卜的尊称“谢赫”为家族的称号,占据了今后半岛上高级宗教首领的职务,这也和沙特家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后来阿卜杜勒的儿子大沙特通过对半岛的波斯湾地区和半岛西部红海沿岸的汉志征战,终于建立了一个东至波斯湾及伊拉克边界,南临印度洋,西接红海,北到阿勒颇,以德拉伊叶为首府的瓦哈比国家。

    这是自先知穆斯林成立以来,在半岛上出现的最强大的王国。随着沙特王国的不断强大,瓦哈比教义也传播开来。当瓦哈比派在占领麦加与麦地那后,马上对这两座圣城进行了清洗,砸碎了圣陵上富丽堂皇的装饰与建筑,毁弃了除克尔白以外的非瓦哈比派信仰的讲坛和设施,劫掠了大批珠宝与遗物,因为这些都是腐化与异端的证明。

    但到了公元1819年,瓦哈比被为瓦哈比教徒所抨击的土耳其与埃及的军队所击溃。

    3.沙特王国的始祖——伊本·沙特

    1824年后,沙特家族的特尔其·伊本·阿卜杜勒建立了第二个沙特王国,定都利雅得。1840年,埃及人撤出阿拉伯半岛之后,希贾兹被划分为奥斯曼帝国的行政区。

    1871年,土耳其军队占领哈萨地区。

    1891年,阿拉伯半岛北部的伊本·赖世德南侵,第二个沙特王国灭亡,沙特家族流亡科威特。年仅11岁的伊本·沙特从此跟随父亲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流亡过程中,伊本·沙特的童年在母亲身边度过。6岁就学骑骆驼,7岁时开始在利雅得大法官的指导下读书,8岁便能骑马射箭。尽管在11岁时他就能诵读《古兰经》,但和读书写字相比,他似乎更喜欢骑射和刀剑。

    伊本·沙特的父亲为了磨炼他的意志,用尽各种方法。父亲教育他说:“一个真正的贝都因游牧人每天吃一把枣椰,喝一皮囊水,睡三小时觉就够了。”1891年,杰贝勒沙马尔的拉希德家族统治着内志以北,见沙特家族逃亡,便借机夺去了利雅得。

    伊本·沙特在12岁时便亲身经历了一次血腥的征战。他躲在士兵的身后亲眼目睹了双方兵剑相交的血腥场面,卫士的鲜血溅在他的脸上,这次可怕的经历令他终生难忘。或许正是这次经历使其明白了“在受到威胁时要先下手为强”的道理。

    沙特家族在沙漠中过了近两年的流亡生活,之后辗转前往科威特。沙漠中的生活使得伊本·沙特深刻了解了贝都因人的生活习性与军事技巧。

    在科威特通过参加统治者的议事会,他又学习到阿拉伯传统的政治谋略。但是,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痛苦不堪,加上父亲还需借钱为自己操办婚事,伊本·沙特决心恢复家族的统治。但想要恢复政权就要从拉希德家族的手中夺回利雅得。

    1901年12月,伊本·沙特带着几十名忠心耿耿的朋友,从科威特出发夜袭千里之外的利雅得。

    1902年1月14日深夜,伊本·沙特来到利雅得城下。他先将10人留下做后援,自己带着剩余的人来到沙姆西亚门附近,砍倒一棵枣椰树,把树干搭在墙上,顺着树干翻进利雅得城内。

    进入城内,他们首先到一个朋友家中休息以补充体力。然后找到拉希德家族指派的利雅得长官阿吉兰的家。伊本·沙特破门而入,但只抓到了阿吉兰的两名女眷。经拷问得知阿吉兰可能在第二天早晨晨礼之后从马斯马克城堡回家。为了捉住阿吉兰,伊本·沙特决定在此等候。

    清晨,阿吉兰带着一小队兵马终于出现了。伊本·沙特大叫一声,直扑上去。惊慌失措的阿吉兰仓皇逃走,就在他快逃进城堡时,被驻守在利雅得城外的伊本·沙特的堂弟阿卜杜拉·本·贾卢韦一刀砍死。

    不满拉希德家族统治的利雅得人奋起支持伊本·沙特,利雅得守军军心混乱,最终投降。这一天成为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奠基日。

    在收复利雅得后,伊本·沙特开始征讨利雅得周围的阿拉伯部落。在对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问题上他还是有所顾虑的,为此上书奥斯曼帝国的巴士拉总督,希望成为帝国的附庸。1905年,伊本·沙特在内志地区的统治得到奥斯曼帝国的承认。

    伊本·沙特希望获得出海口,但阿拉伯的沿海地区分别被英国与奥斯曼土耳其所占据。经过反复思量,伊本·沙特决定向英国靠拢。

    1911年,伊本·沙特在科威特会见英国的国王,并且得到英国的默许。1913年,伊本·沙特得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巴尔干战场中失利的消息,于是决定出兵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哈萨地区,把驻扎在那里的奥斯曼人赶走。

    为使游牧民族有长期居住的场所,伊本·沙特开始着手创建宗教、政治、军事为一体的组织(伊赫万组织)。起初参加这一组织的游牧民族对其所从事的农业与商业不屑一顾。为此,支持伊本·沙特的宗教学者发布教令,宣布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符合伊斯兰教的规定。20世纪20年代,大批的游牧人加入了伊赫万组织,成为伊本·沙特东征西讨的主力军。

    在阿拉伯半岛上,伊本·沙特的劲敌是统治半岛西部汉志(希贾兹)地区的哈希姆家族与北部地区的拉希德家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宣战。为了牵制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英国支持哈希姆家族,同时也支持伊本·沙特。这是因为伊本·沙特反对奥斯曼帝国所支持的拉希德家族。

    1915年,伊本·沙特和英国签订《乌凯尔条约》,他统治的内志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一战”结束后,失势的拉希德家族试图和哈希姆家族结盟。伊本·沙特决定出兵攻打拉希德家族。

    1921年,伊本·沙特带兵出现在拉希德家族的大本营哈伊勒城下。

    两个家族经过半年的周旋,拉希德家族寡不敌众,最终投降。而此时的伊本·沙特已不满足于利雅得艾米尔的称号,他采用了新的称号——“内志及其归属地区苏丹”。

    1919年,伊本·沙特和哈希姆家族展开征战,但是英国为了维持分而治之的局面,出面干涉,向伊本·沙特发出最后通牒,声称如不退兵,就动用摩托化部队和空军对其打击。伊本·沙特不得已宣布退兵。

    但哈希姆家族首领谢里夫侯赛因却同英国疏远了关系,这又使伊本·沙特看到了希望。1924年9月,伊本·沙特带领内志军队向汉志发动进攻,10月攻占麦加。1925年12月,汉志最后一个据点吉达沦陷。

    麦加与麦地那的宗教学者和显贵推举伊本·沙特为汉志国王。

    1926年,世界穆斯林大会在麦加召开,伊本·沙特作为圣地监护者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1927年5月,伊本·沙特和英国签订了《吉达条约》。新条约废除了英国的特权,宣布伊本·沙特领导的国家获得“完全和绝对的独立”。

    1932年9月23日,伊本·沙特把国名更改为沙特阿拉伯王国。为缓和财政困难,1933年沙特阿拉伯特许美国公司开采石油。1938年第一口油井喷出石油,从此石油逐渐成为沙特的经济命脉。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伊本·沙特的很多部下主张站在德国与意大利一边参战,但伊本·沙特依然决定保持中立,并在私下采取亲英立场。

    1945年2月,伊本·沙特国王在停泊在苏伊士运河的“昆西”号巡洋舰上会见了从雅尔塔返回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他拒绝了罗斯福提出的允许欧洲犹太人定居巴勒斯坦的建议,但接受了关于向轴心国宣战的建议。

    见此情况,一直把沙特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英国也立刻派首相丘吉尔亲自出面和伊本·沙特会谈,试图抵消美国的影响。雪茄烟从不离口的丘吉尔为了尊重伊本·沙特的信仰与习惯,在会见中从头到尾没有抽烟,但是沙特从英国倒向美国的趋势并没有被扭转。

    1945年3月,沙特正式向轴心国宣战,并因此成为联合国的一个创始国。伊本·沙特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封建统治者,他以无情的手段和灵活的策略结束了半岛的分裂状态,起到了维护民族独立的积极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