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幸福的家庭生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他们宛如璀璨的星辰组合成一幅幅光彩照人的历史画面。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1885年11月11日,小乔治·史密斯·巴顿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雷克维尼亚德。

    2岁4个月的小乔治·史密斯·巴顿小巴顿的父亲是弗吉尼亚人,生于1856年,也叫乔治·史密斯·巴顿。内战后,他随母亲辗转来到加利福尼亚,过了几年贫困潦倒的生活。但从小就勤奋好学,表现出过人的毅力和才智,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辩才出众,品格高尚,而且身体强健,具有极高的体育天赋,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被认为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杰出少年”。他以优秀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后,又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曾在高年级中担任头号学员干部——学员副官。1879年毕业后,曾当过法文教官。他是一个典型的南方绅士,生得身材魁伟,一双浅褐色的眼睛显得过于高傲,但风度翩翩,举止高雅。他博学多才,具有很强的经营头脑和管理才能,而且口才极好,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演说家,但平时却不苟言笑,含蓄矜持,既有政治家的手腕,又有思想者的深沉。他是民主党人,小有成就的律师,1884年当选为洛杉矶县地方检察官。小乔治·巴顿出生时,正值他前程远大、事业蓬勃向上之际。

    小巴顿的母亲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南部一个富裕家庭。外公本杰明·戴维斯·威尔逊早年是一个拓荒者,曾当过猎手、商人、小店主等,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终于成为洛杉矶屈指可数的富翁,并当选为洛杉矶第一任市长。他从拓荒者到社会精英、富豪的发迹史是所谓“美国神话”的一个象征。到19世纪70年代,威尔逊成为加州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并拥有大量不动产。他的母亲从小就生活在这种高贵优裕的环境之中,虽说养尊处优,但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深明事理,谈吐不凡,是个美丽端庄的女性,颇有贵妇人风韵。

    小巴顿出世不久就患了一场大病,身体柔弱得像个小面团儿,大家都担心他是否能活过满月。但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逐渐长成了一个健康强壮、精力充沛的孩子。两年后,他们举家迁入洛杉矶市。不久,家中又添了一个女孩,取名安妮,但人们都叫她尼塔或安尼塔。虽然家在市区,但为了使两个孩子享受更多的户外生活,他们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雷克维尼亚德外公的牧场中度过的,这里给童年的巴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外公的牧场位于洛杉矶东北约19千米处,远处是莽苍苍的圣盖布里尔山,山下便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农田和1897年,12岁的巴顿与钓鱼的小伙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温亚德湖畔合影留念。牧场,牧场上繁花锦簇,草木葱翠,远方的羊群在苍茫的天地间轻轻浮动,如同朵朵白云,附近还有一座古老的圣公会教堂。这里环境幽雅秀丽,空气十分新鲜,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小巴顿和尼塔都很喜欢父亲,因为父亲是他们的大朋友,热爱孩子是他最突出的一种秉性。尽管公务繁忙,但陪孩子们玩耍始终是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他经常带他们钓鱼、划船,教他们骑马、射击,在兄妹俩的记忆中,这是他们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装扮成军人冲冲打打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父亲每天早晨向他们敬礼,然后带他们到外面去锻炼。他为儿子削了一把木剑,让他骑在自己的肩上纵情挥舞、呐喊。巴顿后来一生行伍,热爱武器和战争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童年时代所接触的事物有关。儿子跟父亲的关系是无拘无束的。向父母道晚安时,他总是调皮地使劲儿吻一吻爸爸,而对妈妈却不敢这么放肆。后来他才知道,父亲不太喜欢户外生活,只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不厌其烦地陪他们玩耍,从此他对父亲更加崇拜了。巴顿天生好动,似乎需要不断地活动,以释放他那过于充沛的精力。

    晚上,他常常与妹妹坐在父亲的身边,有时干脆就坐在父亲的大腿上,一边一个,倾听父亲给他们讲优美动人的故事,朗颂诗歌。父亲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提高儿子的阅读能力:巴顿虽聪明伶俐,但在发音和拼写上却天生有缺陷,经常出现发音不准和拼写错误的现象。现代医学称之为“阅读失常症”。巴顿本人为此感到非常苦恼,因此他的情绪要比同龄的儿童更容易发生波动,脾气有时比较暴躁。

    对此最感焦虑的还是巴顿的父母,但他们不是简单、粗暴地教育他,而是始终以绵绵的舐犊深情温暖他,启发他,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他们在巴顿身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由于担心巴顿会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从而产生自卑感,因此父母决定不送他上学,专门请家庭教师教他文化课,指导他锻炼身体,以便排除外界干扰,使他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巴顿具有极强的家族观念,为自己颇为神奇的家世而感到骄傲。他坚信,自己的祖先出身于英国显赫的贵族世家,来到北美后也都是体面的绅士,具有天生的高贵气质和骑士精神,他们都是有远大抱负的民族栋梁之材。他坚信自己就是祖先的能力、意志、信心和理想的继承人,领导他人是自己的神圣使命,因此自己必将成为像汉尼拔、拿破仑那样功垂青史的伟大军人。上述信念影响了巴顿的一生,是他效法祖先、建功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原动力。

    巴顿的祖先原为苏格兰人,是苏格兰东部亚巴登的地主。是否有贵族头衔,现已无据可查。或许正是因为这个模糊不清的家世使得巴顿家族的成员在婚姻上普遍交好运。巴顿家族的第一个美国祖先名叫罗伯特·巴顿,他于18世纪独自一人漂洋过海来到弗吉尼亚殖民地。据说,他个头不高,强悍粗鲁,但交友甚广,风度翩翩,对姑娘们颇有吸引力。由于买不起来北美的船票,据说罗伯特·巴顿最初是作为契约工来到北美的。1771年,他在弗雷德里克斯堡的一家农场打工,虽身无分文却志向远大,气质高雅,后因娶了富家小姐安妮·戈登·摩塞为妻而成为名流显贵。所以有趣的是,值得巴顿引以自豪的不是他的第一位美国祖先本人,而是这位祖先的岳父大人休·摩塞将军。

    摩塞在美国第一次革命的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是一位来自苏格兰的移民,在大名鼎鼎的乔治·华盛顿的领导下参加了七年战争。独立战争中任大陆军准将,在特伦顿、普林斯顿等战役中勇立战功,深受华盛顿的器重。摩塞是在一次肉搏战中在马上中弹身亡的,他的事迹不仅在美国建国史上留下了痕迹,他也因此成为巴顿家族史中地位最高的一位先祖。他为家族确定的信条是:“勇敢战斗!千万不能使祖上蒙羞!”

    小巴顿的祖父乔治·史密斯·巴顿生于1831年。当他从同名父子,亲密无间。1895年巴顿与父亲合影。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时,正值美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南北双方在黑人奴隶制度、西部土地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等问题上的矛盾斗争日趋激烈,最终发展成为一场惨烈的内战。受家族传统的影响,乔治·史密斯·巴顿顽固地维护种植园奴隶制度,曾组织了一支骑兵部队镇压奴隶起义,后参加了南部同盟军,因战功卓著而晋升为上校、骑兵团团长。1864年9月在第三次温切斯特之战中战死。祖父使用过的马鞍一直珍藏在巴顿家中。鞍上写有这么一句话:

    巴顿上校在第三次温切斯特之战中殉职,因有忠诚之传令兵,此鞍、战马及军刀得以保存。

    祖父的几位兄弟也是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毕业生,都参加了南部同盟军,在战场上作过战。祖父的表兄弟们也大多在南部同盟军供职。

    祖先们在小乔治·巴顿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神圣的。在他看来,他们都是战功卓著、叱咤风云的勇士,是自己行动的楷模。童年时的小巴顿经常产生幻觉,仿佛感到祖先一直站在峰巅上,观察他的一言一行,评判他的言谈举止,考测他的意志能力。他不禁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心理障碍,以祖先们的标准检验自己的言行,不断地督促自己奋发向上,力争有资格继承巴顿家族的传统。他写道:“我家族的祖先一直在催我奋进。如果我稍有迟疑,我就可能玷污我的血统。”

    巴顿的外公威尔逊死后,其财产多被大女婿詹姆斯·肖波继承。肖波夫妇占有的财富最多时达200万美元。但肖波经营无方且挥霍无度,过着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搞得债台高筑,最后被迫把产业交给巴顿的父亲经营。此后,父亲便陷入了冗杂的商业事务中,整日东奔西走,甚至经常不能回家。从此以后,巴顿和妹妹再也未能过上在外祖父牧场中度过的那种快乐生活。后来,巴顿对这位姨夫颇有微词,认为父亲之所以不能陪他玩耍,罪责在于肖波。

    由于父亲的工作越来越忙了,而且此时巴顿还差两个月就满12周岁,“阅读失常症”已经有所减轻,于是父母决定送他到斯蒂芬·卡特·克拉克私立学校就读。该学校位于帕萨迪纳市郊区,校舍是一套红色木结构的平房,有草坪环绕,不远处还有一个不小的操场,周围群山滴翠,绿树成阴,环境十分优雅。这是一所贵族学校,教师都是用高薪聘请来的名师,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富贵家庭的25名学生在此就读。巴顿在这里一读就是6年,获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

    在学校期间,巴顿付出了比别的孩子更多的汗水和泪水,而这正是他向社会和人生迈出的第一步。作为一个不到12岁的少年,巴顿所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他不仅要克服未接受过正规教育而带来的种种麻烦,而且还要忍受“阅读症”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模仿他不准确的发音,在黑板上模仿他不规整的拼写。巴顿虽然感到愤怒,但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父母及家人的拳拳爱心和大力支持成了他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并促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效法祖先,发挥自己所有的潜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巴顿最喜欢的功课是历史。他认为历史是由伟人们的个人品质和能力所决定的,他们以其爱国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和巨大的力量推动了历史前进。在上学之前,父亲就经常给他和妹妹讲一些历史伟人们的故事,就是从这些伟人的业绩中,巴顿似乎听到了历史前进的沉重脚步。进入学校后,父亲又挑选了一些世界名著作为他的课外读物。苏格兰诗人瓦尔特·司各特爵士的作品最能震撼他的心灵,他的史诗描写了苏格兰的生活、传说、部族、格子呢、风笛、侠士等等,这些都增强了巴顿对自己家族苏格兰传统的理解。荷马史诗中给他讲述了人类自由意志与悲惨命运的剧烈冲突,引导年轻的巴顿去思索人类如何与命运抗争,把握自己的未来。还有色诺芬的《远征记》、麦考利的《古罗马诗歌》、吉卜林的《史诗》、《旧约》等,所有这些都使他回味无穷,赞叹不已。

    这些著作和诗歌对巴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产生了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和神灵崇拜意识。他相信灵魂转世和精神感应,并时常产生一种幻觉:他仿佛生活在其他历史时代,是一名斗士——一名阿伽门侬王手下的武士、古罗马军团的重甲步兵、迦太基的轻骑兵、拿破仑的龙骑勇士等等。除了从书本上获得这些知识外,巴顿还从父母、姑姑、老师那里听说了不少有关战争的故事。他把历史作为理解过去和现在的钥匙,并试图用它预知未来。

    最令巴顿情有独钟的还是军事伟人们创建的惊天伟业和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战争传奇:恺撒大帝转战高卢、北非所取得的赫赫战功;拿破仑统军抗击封建欧洲对法国的围攻;克伦威尔的铁骑兵驰骋英伦三岛……等等。他还把内战时期的“石墙”将军杰克逊也划归其列,他临危不惧,指挥若定,表现出大将之才。这些伟人胆略超群,用兵如神,武功赫赫,展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拔山盖世的英雄本色,巴顿从内心深处热爱他们,崇拜他们,试图探究他们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成功之路,并把他们作为效法的楷模。

    志向远大,甚至有几分狂妄,这是青年巴顿的主要特点。但这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对祖先的崇敬和优越的家庭环境使然。他自幼受到父母和安妮姑姑的精心照料和护祐,饮食起居有仆人伺候,周围所接触的都是当地显要人物,受到的教育也是贵族式的,所有这些使他感到:自己出身于一个神圣的家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他认为自己位于等级金字塔的顶端,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像祖先们一样担任军职,踏着历史伟人们的足迹创建辉煌的功业,这就是巴顿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

    从中学时代起,巴顿表现出了强烈的表现欲、统帅欲和虚荣心。他非常虔诚地景仰祖先、英雄和伟大的先贤,却视广大普通民众如同草芥。

    通过思考他认为,从古希腊开始,所有历史正剧所表现的都是与人类命运相关的主题,那些名留青史的历史伟人们无一不是通过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偶然的机遇而功成名就的。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准确地选定自己前进的方向,而后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努力,点点滴滴地积累,在自己的领域内有所建树,并得到社会的承认。他认为,自己命中注定只能在军事领域奋斗才能建功立业,获取崇高的荣誉,也只有这样,才能向社会展示出超群的才干并立下赫赫战功,从而成为自己伟大家族的真正传人。

    对于巴顿兄妹来说,少年时代就如同一篇优美动人的童话,他们是在美好的梦境中度过的。而这个童话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每年一度的暑假,那时,他们常常跟随父母来到圣卡特林纳岛休闲小住。这里风景如画,气候温润,不远处山峦上的原始森林散发出浓浓的负离子气息,沁人心脾。蔚蓝的天空、浩瀚的海洋、迷人的自然景色给人一种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和飘飘欲仙之感。这里有宽阔平坦的沙滩、波光粼粼的海面和幽深静谧的山谷,可供人们游泳、做日光浴、捕鱼、打猎等等。在这里,巴顿就像一匹脱缰的小野马,玩得痛快淋漓。

    1902年夏天,巴顿一家又来到这个岛休息,同时来这里度假的还有他们的好朋友拜林和艾尔两家人。在一次游泳中,巴顿与比阿特丽丝·拜林·艾尔小姐在海水中不期而遇。谁也没想到,这次偶然的邂逅却发展为两人漫长爱情之旅的开始。

    1902年,巴顿一家在圣卡特林纳岛休假时与亲威朋友们在一起。三个家庭的8个孩子在一块尽情地玩耍。他们游泳、划船、演戏、跳舞,个个精神愉快,玩得潇洒痛快,优哉游哉。

    虽然年仅17岁的巴顿对姑娘还不怎么感兴趣,但身材窈窕、容颜姣好的比阿特丽丝一下子就迷住了他的心。而她也认为巴顿是个很特别的人,颇有男子汉的魅力。当时他们俩特别喜欢在海水中追逐、嬉戏,巴顿夸赞比阿特丽丝游泳的姿势十分优美,很像条“美人鱼”,而比阿特丽丝却戏谑地称巴顿是一名“海盗”。

    其实,两人在很多方面都不尽相同。他是个粗线条的人,喜欢剧烈的运动和军旅生涯;而她则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惯了高雅安逸的生活,感情细腻而浪漫。他长这么大还没有离开过加利福尼亚家乡;而她则游历了欧洲的许多历史名城,在那里读过书,并能讲流利的法语。他是个乐盲,而她却能跳会唱,钢琴也弹得很好。如果说他代表了荒蛮的西部生活的话,那么她则是东部海滨文明的产物。

    她已年满16岁了,但还带着孩子气,喜欢玩洋娃娃,在大人面前撒娇。在各种沙龙和晚会中,她是众人的宠儿。由于自幼受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她养成了固执、骄傲和独立不羁的个巴顿从小立志从戎,认为他命中注定只能在军事领域建功立业。图为青年时期的巴顿。性,但她对巴顿却格外温柔。

    两人分手后,都有意识地相互通信。她送给他一个领带别针作为圣诞礼物。第一次戴上它的时候,巴顿在镜子前照了半天,看看是否戴正了,并写信向她表示感谢,说这是“我最需要的东西”。她看过信后,心里美滋滋的。

    这年秋季,巴顿征得父母同意,准备进入西点军校学习。但要跻身这个人才辈出、世界闻名的军校,又谈何容易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