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研究-《李香君》自序、本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周贻白

    自序

    李笠翁曰:“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闲情偶寄·词曲部》)

    哈密尔顿曰:“所谓主旨,既有关于人生的永远原理,或者真理,——这样的真理,可由有哲学质分的人,用抽象的一般理论,述叙出来。剧作家将这种真理,极力在他剧中特殊的情节中,具体地表现出来……一切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都是生于一个简单的中心的思想;或者,换个比喻来说,这些戏剧,就如一个蛛网,一层一层的,由一个中心的话源织出来。”(《戏剧论》)

    上面这两段话,持论者虽然一个是中国旧日的传奇作家,一个是美国现代的文艺批评家,而于戏剧的主旨,却具有共同的认识。可见凡属一种真理,其永恒性是不为时间和空间所限制的。

    《桃花扇》传奇,以生旦排场,穿插明末史事,包慎伯以为“其旨在明季兴亡,侯李乃是点染,”自为有识之言;李慈铭则以为“《桃花扇》曲白中,时寓特笔,包慎伯能知之而未尽。”(《荀学斋日记》)实则包氏自有独到之见,足可说明《桃花扇》全剧之主旨,其言曰:“其士人负重名持清议者,无如三公子五秀才,而迂腐蒙昧,乃与尸居者不殊,然而世固非无才也。敬亭,昆生,香君,皆抱忠义知勇,辱在涂泥。故备书香君之不肯徒死,而必达其诚,所以媿自经沟渎之流。”书敬亭昆生艰难委屈,以必济所事,而庸懦误国者,无地可立于人世矣。(《艺舟双楫》)

    三公子者,方以志,冒辟疆,陈贞慧也(或加侯方域称四公子)。五秀才者,吴应箕,杨廷枢,刘城,沈士柱,沈寿民也。其言虽未免近于笼统,然揆之当日事理,亦非全无见地,尤以“世固非无才也”等语,实为洞见《桃花扇》作者之深心。但包氏的看法,以自有其根据,李慈铭《日记》云:“《桃花扇》序及评语,皆东塘自为之,不过借侯朝宗为楔子,以传奇家法,必有一生一旦,非有取于朝宗也。”按《桃花扇》评语,每于香君曲白致其揄扬,如《却奁》出骂阮大铖时则曰:“巾帼卓识,独立天壤。”《骂筵》出香君闻诸佞皆在时则曰:“此是香君快意之时。”骂诸佞时则曰:“骂得痛快,骂得狠辣。”凡此种种,皆可借见作者之用心,故宋题《桃花扇》诗云:南度真成傀儡场,一时党祸剧批猖,翩翩高致堪摹写,侥幸千秋是李香。然则《桃花扇》虽写明代兴亡,其主旨实欲以娼优下贱之忠义,讥媿当时的士大夫们。侯朝宗既为楔子,则史道邻、黄虎山等不过位属陪宾,且剧名《桃花扇》,虽寓传奇之意,其初心固只为一事而设,其他关目,亦不妨视作衍文。换言之,其简单的中心思想,实为“巾帼卓识,独立天壤”,无限情由,都只是这一个话源织出来的蛛网。

    本人此次以《桃花扇》传奇改编为《李香君》话剧,一方面是取其故事曲折,意味深长;一方面则以其主旨有在,大可反映现实。盖今日之日,虽与明代末年迥然有别,而论地论人,自亦有可关合之处,惟其如此,则李香君之搬上舞台,似非全无意义。且戏剧之表演故事,皆择其可传者而传,若谓忠义只存于男子,气节不属于娼寮,则未免太头巾气了。

    《桃花扇》传奇,在一切旧有剧本中,是一部最为认真的作品。其所有出目,除不得已时须顾全舞台情形,偶有牵合之处外,几乎语必有征,事必求实。因此,改编为话剧时不免略费周章。盖所叙既多,引事较繁,关于枝叶之芟除,极难决定去取,幸其主旨明了,毋待深索,故只取李香君本身事迹,襄以周围数人,为求阐明时代背景,略及南都旧事。因面目已非《桃花扇》之旧,故改名《李香君》,以示不敢蹈袭虚声,并藉使主旨更为明显。

    或谓明末复社与阮大铖之结怨,实始于“留都防乱揭”之明致声讨(事详陈贞慧《防乱公揭始末》,公揭全文载吴翌凤《镫窗丛录》),宜为全剧之关键,虽似言之成理,然于本剧实为另一头绪。按公揭主藁者为吴次尾,领衔署名者为顾杲,附署者有陈贞慧、杨廷枢、黄宗羲、沈士柱、万泰、方以智等百四十人,而独无侯方域,盖公揭成于崇祯十一年戊寅,于十二年己卯春初刊布,侯方域至南京应该为己卯夏间,始于吴次尾、陈定生(贞慧)等纳交,因而主盟复社(见侯方域《年谱》)。故《桃花扇》传奇对于公揭事,亦只于开首第一出吴次尾口中提及“小弟做了一篇留都防乱的揭帖,公讨其罪,”此点实孔东塘极端慎重处,为读《桃花扇》者不可不知。若竟以公揭事为前提,则主旨将属于吴次尾、顾杲方面,又何必特写李香君与侯方域的一段姻缘?至于陈定生在本剧中出以明写,不过因其与李贞丽相善,为李香君间接之陪宾;若吴次尾亦派以角色使之登场,从而写其捐躯赴难,岂非多一头绪?《桃花扇》传奇以四十余出之长篇,对于吴次尾尚只写至“会狱”而止,话剧既以李香君为主,虽史道邻、黄虎山之悲壮激昂亦未加点明,殊可不必更写一吴次尾而使头绪更加繁矣。

    至于阮大铖与侯方域结怨之始,实因侯不愿与阮纳交之故,事载侯之《壮悔堂集——癸未出金陵日与阮光禄书》,略谓:忽一日,有王将军过仆甚恭,每一至必邀仆为诗歌,既得之,必喜而为仆实酒奏伎,招游舫,携山屐,殷殷积旬不倦。仆初不解,既而疑以问将军,将军乃屏人以告仆曰:“是皆阮光禄所愿纳交君者也。光禄方为诸君所诟,愿更以道之君之友陈君定生、吴君次尾,庶稍湔乎?”仆敛容谢之曰:“光禄身为贵卿,又不少嘉宾客足以自娱,安用此二三书生为哉?”……而执事顾含怒不已,仆诚无所逃罪矣!其事甚明,毋待疏注,且侯之绝阮,实李香君有以促成之,《李姬传》云: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日,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本剧第一幕以王将军结纳侯生而为香君窥破其隐,盖即本此,其送礼一事则为根据《桃花扇》传奇《却奁》关目稍加变动。至于开场先之以柳敬亭说书,虽借以介绍诸人出场,其所说“武松打虎”一段,实据张岱《陶庵梦忆》之说。至于侯方域假其父手笔作书致左良玉,原有其事,《桃花扇》传奇叙之甚详。但按之事实,微有不符,据《壮悔堂集——代司徒公与宁南侯书》,杨廷枢《书后》云:癸未,侯子居金陵,宁南左侯兵抵江州,旦夕且至,熊司马明遇知其为司徒公旧部,请侯公子往说之,侯子固陈不可,乃即署中为书以付司马,驰致之宁南……宁南旋即得书而止。然则当时左良玉实已进兵九江而不在武昌,侯作书之地,实为熊明遇署中而非妓院,本剧虽仍从其关目,但已改为柳敬亭赉书至九江,庶稍近实。

    第二幕阮大铖召香君侑酒,固无其事,然王将军被拒后,阮既“含怒未已”,安保其不迁怒香君,而小人得志、睚眦必报,亦理之所近,且“魏忠贤干儿”之说,即《留都防乱揭》中所谓“崔魏逆党”也。侯方域《与阮光禄书》中有云:士君子稍知礼仪,何至甘心做贼,万一有焉,此必日暮途穷,倒行而逆施,若昔日干儿义孙之徒,计无复之,容出于此,仆岂其人耶?侯生党祸之始,固由此书,而最为阮所深恶者,亦即“干儿义孙”一语,惟其力尚能及,故召香君以辱之,其事虽出揣拟,实由《桃花扇》传奇《骂宴》一出脱化而来,故解围之人,仍用一杨文聪,并借为第三幕促侯出走时之张本。至于马士英就阮商议迎立福王事,实本《明史马士英本传》:“大铖闭门谢客,独与士英深相结”而联络士绅一事由阮为之,则从《桃花扇》、《迎驾》一出之说也。

    第三幕初写李香君画扇,虽为血洒扇面预留地步,而李香君实亦能画,且尚有作品流传人间(某杂志曾刊其花鸟扇面照片),至杨文聪劝其出走,则为事实。按侯方域《致阮光禄书》云:昨夜方寝,而杨令君文聪叩门过仆曰:“左将军兵且来,都人汹汹,阮光禄扬言于清议堂云:子与有旧,且应之于内,子何行乎?”仆乃知执事不独见怒,而且恨之,欲置之族灭而后快也。或谓陈定生并不与侯同逃,则虽戏剧排场之牵合,固非全无因由,据侯方域《年谱》载:“崇祯十六年癸未,公二十六岁……阮大铖以蜚语中公,公避于宜兴。”避于宜兴者,走依陈定生也。又陈贞慧《防乱公揭始末》云:甲申九月十四日,两旂尉至余寓,踪迹余所与仲驭往来书札,无所得,因出一票但云曰:“架上来,架上来”数十人蜂拥余去,时河南侯子适至,为余仓皇出兼金付钱君禧,代请问,而为求援于练少司马。

    据此,侯方域离南京为癸未,陈定生被逮为甲申,相去一年之久,何所见其非一同逃出南京?至于田仰逼婚,本为《桃花扇》传奇原有关目,事见《壮悔堂集——答田中丞书》,不赘。但香君与侯生临别,本应为歌琵琶词,兹为俭省排场计,仅就其语气为做赠言,然其事固有足记,《李姬传》云: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唱《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第四幕写福王沉迷酒色事,在《桃花扇》传奇为第二十五出《选优》,本剧于关目略有变动,而所本皆为事实,按《明季南略》载:除夕,上在兴宁宫,色忽不怡,韩赞周曰:“新宫宜欢。”上曰:“梨园殊多佳者!”赞周泣曰:“臣以陛下今节或思皇考,或念先帝,乃作此想耶?”又《南疆绎史》:《金陵胜事》言,内监奉旨采合媚药,需雀脑蟾酥,市中一夕踊贵。又《明季南略》:苏州有医者郑三山,日以春方进上,多鄙亵,上宠之。至于福王亦能串戏,则见邹漪《明季遗闻》及陆丽京《纤言》等书。

    李香君曾被选入宫,亦为事实。《秦淮八艳图小传》云:福王即位南都,遍索歌妓,香被选入宫,南都亡,只身逃出,后依卞玉京以终。《桃花扇》传奇《选优》,香君所唱为《牡丹亭·寻梦》出中“懒画眉”一支,而东塘自作眉批云:“此《玉树后庭花》,谁忍听之,”本剧香君不愿唱曲,本此意也。宫中传演《燕子笺》,虽从《桃花扇》关目,实本王渔洋《秦淮杂诗》注,其忠谏福王之言,则就《妇人集》所载《台城题壁诗》加以牵合其词云:临春阁外渺无涯,烽火连天动妾怀,十万长围今夜合,君王犹自在秦淮。或谓当时何来炮声?福王下场时似不应爬走,虽似戏剧排场之夸张,实亦有本,按《江南闻见录》载:乙酉五月初十日,连日警报叠至。是日,赵炘成有演放大炮之示,不果,夜分北风甚急,北兵渡江,由七里港进迫神京。又应喜臣《青燐屑》云:五月初十夜,大雾横江,北兵夜取瓜洲,市廛门扇栅栏,竹椅木棹,结为一牌,上燃灯烛,大施号炮,乱流而下。……江东王气,于斯尽矣!又李清《三垣笔记》云:马辅士英为黄侍御澍所纠,密疏言:“上之得位,由臣及四镇力,其余诸臣,皆意潞藩,今日弹臣,明日且拥立潞藩矣!”上信其言,为雨泣久之,以后一切朝事,俱委士英,惟狂走宫苑中如失心状,后闻北警,十余宦竖扶之出奔,外宫尚不知也。他如福王小名福八,宫中妃嫔教鹦鹉呼之,则见黄梨洲《思旧录》,亦即沈士柱《宫词》所谓“鹦鹉金笼唤帝名”是也。

    或谓福王不应称孤,应照皇帝称朕,实则福王初为监国,后始由马士英拥戴而僭位,其监国诏书及謄黄,有“孤夙夜兢兢,惟思迅扫妖氛”,“孤虽弱质,血气犹存”等语可证(见顾炎武《明季实录》)。僭窃以后,虽可称朕,然《春秋》之义,一字所加,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疑萧斧之诛。况先皇太子犹在,虽得僭位,于正史不奉正朔,即明代遗臣,除顾炎武曾以之撰为《圣安本纪》外,无一皇帝尊之者。“孤是个皇帝”,正以表其僭窃耳,若直以正统目之,又何必以戏剧排场从而讥刺,盖既曰:“穿起皇衣,戴起皇帽,只要装得像,就不怕人家不承认”。又曰:“这倒真像是一出戏了”。请细味其词,当不难明白称孤而不称朕之意矣。

    第五幕李香君之结局,实本《秦淮八艳图小传》“后依卞玉京以终”之说,卞玉京晚年出家为女道士及吴梅村赠诗,皆为事实(见《梅村诗集》及《板桥杂记》)。或以为侯方域与香君在苏州相晤为虚设,其实不然,按《四忆堂诗集》有《游吴遇李校书四首》。其一云:零落衫裙到芰荷,湘灵皎月照愁多,停舟曾向浔阳过,怕听当年《太傅歌》。据侯方域《年谱》载:“顺治九年壬辰,公三十五岁……访陈定生于宜兴……作《哀辞九章》。”照诗集所排次序,游吴遇李校书,适在《哀辞九章》之前,可见顺治九年侯因访陈定生之便实曾至苏州晤香君。

    或谓李香君之胸襟志趣,未必如本剧所述之甚,其对侯之出山应试,似不至气愤到如是地步,实则此事亦有所本。按侯方域《答田中丞书》云:“仆虽书生,常恐一有嗟跌,将为此妓所笑,而又能以生平读数卷书,赋数首诗之伎俩,遂颐指而使之耶?”据此,可见李香君自具胸襟,不同凡妓,至于香君之气性刚烈,亦可于侯之笔下见之,《妇人集李香》条《冒褒引侯方域致陈处士小札》云:昨域归来,有人倚栏小语,谓足下与域至契,既知此举必在河亭,凝望冀月星隐,少申夙诺,不意足下诱李君虞作薄幸十郎也。然则一夜彷徨,失却十年相知,罗秀拂衣,又谁信此盛遇乎?……今日雅集,极欲过谈,而香姬盛怒,足下谓昨日趁其作主,而私宴十郎,坚不可解,则域虽欲过从,恐与人臣无私交之谊,未有当也。据此,不独可见香君之风调,亦可知侯对香君慑服之状。气至于死,虽不见诸记载,似非完全不可能的事。而况以弱质娉婷,几经摧挫乎?

    或谓侯方域实未出山应试,本剧本未免厚诬古人,实则此事至易明白,按侯方域《年谱》:顺治八年辛卯,公三十四岁,奉司徒公居南园,当事欲索治公以及司徒公者,有司趋应省试方解。又《壮悔堂集》第八卷,载有豫省试策五篇,即为辛卯省试之作,其第一篇主张治平讲学,宜“济满以汉”,第五篇主张立法有本,须“满汉无二体”,铁证俱在,无所用其哓哓矣。

    本事

    李香君,明代末年秦淮之名妓也,当时名士侯方域暱,而李之假母李贞丽,亦与侯之友人陈贞慧相善。侯与陈,皆其时所谓东林党之中心人物,而为一般奸尻所侧目者。某日,院中方召说书人柳敬亭开讲《武松打虎》,曲栏中姊妹被邀者,有卞玉京、郑妥娘等人,方说至紧要关节,忽有王将军来,书乃中断。而王之来意实受魏阉余党阮大铖之托,谋与侯陈亲善,藉以遏止外间不利于己之舆论。并以珍饰馈香君,俾可羁縻之。香君知其事,拒珍饰不受,且以言激方域。方域悟,乃不理王。王将军计既不售,沮丧而去。适陈贞慧得信,平贼将军左良玉,将自九江进驻南京,以左为侯之尊人旧部,请侯假父手迹以书阻之。侯允之,但寄书无人。是说书人柳敬亭尚在,乃由香君之推荐,由柳赉书赴九江以说之。

    王将军回至阮大铖宅,阮方可以编写剧本,迨知侯不受交结,纯为香君之故,大怒。然以在野之身,亦无可如何。凤阳都扶马士英微服闯入,告以流贼已破北京,崇祯殉难,谋以福恭王之子朱由崧继位,要阮结连南京士绅,出名拥戴,并许以高官厚爵。阮诺之,得意忘形,亟图报怨,乃使仆假托名义召香君至,极意侮辱之。香君不为所屈,方相持间,幸杨文聪来,始得脱,而阮大铖害侯之心,因是更加甚矣。

    香君既为阮大铖所辱,刻未去怀。某日正画一摺扇,言次,又与侯提及旧事,方表悔恨,忽杨文聪至,为述及马阮等迎立福恭王子之事,侯主张另立潞王。杨以马阮迎立已成事实,劝侯暂避,侯初不愿。无何,人声汹涌,朱由崧已由马阮等迎接过江。而陈贞慧亦匆匆赶至,劝侯远避,并以词让香君。香君劝侯,侯仍犹豫未决。忽有兵士数人来,侯陈以为系捕人者,慌张逃去。实则兵士之来,另有目的。巳而,王将军亦至,则为新任漕抚田仰求俜香君为妾者。香君示不愿,王乃以三百金要之,香君情急,图跃入秦淮河自杀,幸为众人所持。香君愤甚,以头触窗柱,额破,血溅扇上,王大骇,至是贞丽知无法脱身,乃自请往见田仰。王将军无奈,遂与贞丽同往。杨文聪见扇上血点,乃取画笔,为点染成一折枝桃花。香君见之,不禁大恸。

    朱由崧既被拥立,国号弘光。会年终,弘光御便殿,容色极为寡欢。近臣韩赞周问之,乃以元宵新排《燕子笺》戏剧,其中缺乏脚色为言。

    韩大恚,已而马士英与阮大铖俱来朝见,马以搜捕东林党为请,弘光允之。阮则奏明已觅得秦淮妓女数人,将备元宵演剧。弘光大喜,立召进见,而来者则为李香君及郑妥娘也。弘光颇以香君为美,问答间稍假以辞色。香君以正言规之,弘光不听。适清兵围攻南京,城将破,弘光君臣亟逃去。炮声响处,墙摧栋折,香君等见势不佳,亦慌忙逃出。

    香君逃出后,即赴苏州依卞玉京以居。时卞已出家为女道士,不涉世务。忽柳敬亭寻至,玉京初不承认香君在其家,嗣柳直攻其隐,始请香君出见,柳乃为言侯方域近况,并谓受侯之托来接其赴河南原籍。香君详询一切,柳对侯颇致崇,力言其不至对清廷有所妥协,香君亦信之。已而,张魁官来言,侯已出山应试,香君稍稍疑之。忽门环响动,则侯已自河南赶来,方与香君互倾别愫,言中忽露已出山意。至是香君始知侯未能克终晚节,由愤生怒,触发旧疾,乃呕血不止而陨。

    本剧第一次公演

    时间:1941年7月17日至8月15日

    地点:上海璇宫戏院

    演出:团体中国旅行剧团

    导演:卜万仓

    演员表(以出场先后为序)

    张魁官……吴景平

    李贞丽……蓝青

    保儿……成清

    侍婢……夏多文

    卞玉京……狄梵

    郑妥娘……林纳

    陈贞慧……黄河

    侯方域……陈玉麟

    李香君……唐若青

    柳敬亭……龚家宝

    王将军……葛鑫

    王献斋

    阮大铖……邵华

    附记(周华斌)

    周贻白的话剧《李香君》是根据清康熙年间孔尚任的著名传奇《桃花扇》改编的。1941年7月至8月在上海璇宫戏院连演一个月(7月17日至8月15日,中国旅行剧团演出),接着由金星影片公司拍摄为电影发行。

    《桃花扇》是反映明末社会动乱的一部历史性传奇,主题和人物关系复杂,重点描述书生侯朝宗与青楼女子李香君的爱情纠葛,反映东林党人与阮大铖之间的忠奸斗争。周贻白的话剧和电影《李香君》“减头绪”、“密针线”,将视角集中在青楼女子李香君身上,颂扬她作为平民而关心国家大事的时代精神,刻画她“巾帼不让须眉”的凛然正气。

    该剧在当时之所以受欢迎,除了题材内容上的原因以外,作为话剧,在编剧手法上也受到赞赏。有位署名“邹啸”的观众在《〈李香君〉的编制》一文中写道:昨晚到璇宫剧院看周贻白先生所编的《李香君》的演出,客满加凳,盛况空前。

    此剧以前曾有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欧阳予倩的《桃花扇》平剧,若照原来传奇改编,头绪纷杂,必难处理。贻白只择出十人左右的重要角色来登台,既不太多,又不太少,做到了“省头绪”的好处。

    并且,结构也极清楚:差不多完全以阮大铖、李香君、侯朝宗这三个人的葛藤作为戏剧的中心。

    ……

    还有一种巧妙的方法,就是借画来引入本题。……这方法好像是以前历史话剧作者所不曾用过的。

    作者是考据家,所以剧中各事大部分俱合史实。他不把郑妥娘和杨文骢作为小丑,不过分夸张福王,不把阮大铖作为净(仅使其作丑,让他自己说“会唱戏”),不把朝宗看做完节的人,这都是他谨慎的地方。并且,因为不掩饰侯朝宗短处的缘故,使得第五幕特别精彩,成为以前诸家未到之笔,尤其值得称赞。同年5月29日《申报》副刊“春秋”上刊发了“周贻白作、谢小天唱”的弹词开篇《李香君》,载录如下:秦淮佳丽夙知名,旧院风流说胜明。倡女尚能持气节,令人长忆李香君。

    侯方域,空有才名无骨气,乍逢美色便忘形。帮闲全仗杨龙友,还有那,代付缠头(的)阮大铖,暗加笼络具深心。

    俏佳人,问明来历花容变,立即裙钗换布荆。休道我,烟花贱质专为利,奴家是,红粉怜才一片心,肯令权奸辱此身!

    公车出,庙社倾,半壁江山委劫尘。王气将终歌玉树,又看《燕子》与《春灯》。

    熙朝贵倖推田仰,得意新将漕抚升。强制聘金三百两,杨龙友,腼颜再度作媒人,要娶香君备后人。

    好一个烈性倡们女,她宁愿,碎首阶前不允婚。只落得,血溅宫纱污扇面,这才使,阿娘代嫁得完贞。

    齐纨一柄堪千古,几笔桃花点缀新,两朝应举愧侯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