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第43章 秋实蹭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春华那天听到秋实跟她提起要进厂上班,她是感到非常的开心,一直都把这件事摆在心上呢。

    春华只要是秋实愿意离开家离开婆婆、公公,不再让公公和婆婆受气,能让婆婆和公公过点舒心的日子,她甭提有多开心了。即使帮助秋实次数再多春华也愿意也心甘情愿,出于这个原因春华就是付出一些代价也非常愿意帮助秋实呢。

    春华已经派人去市里将一台电机和一张座椅给买了回来,今天也跟厂里的一位大师傅说好了,让她带着秋实再教教秋实手艺,在新式服装方面多教教秋实,让秋实尽快地独立操作。

    本来春华想亲自教一教秋实的,但觉得有点不现实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她给这位大师傅多开一点工资多给这位大师傅一些酬劳就是了,以弥补秋实耽误大师傅的时间。可春华怎么跟这位大师傅好说,要补贴她一些钱增加给他一些酬劳,都被这位大师傅给婉言拒绝了。

    大师傅哪里肯要春华多给她钱,她无论如何都不肯要,她这样跟春华说道:“张厂长,你就不要跟我们这么客气了,我是厂里的老师傅,跟你都相处这么长时间跟你这么有交钱,我怎么能要你多给的钱呢?这样就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了。”

    “春华,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也是了解的,你就不要再跟我客气了,太客气了就见外了,张厂长,你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心里能没有数吗?还会计较这一点吗?”

    “婶子,理归理罚归罚,这是两码事呢,不能总叫你们吃亏呀,这样我心里也过意不去呀!婶子你就听我的话,接受了你该得的钱吧!”春华继续劝着大师傅,“婶子,你要是不教我嫂子的手艺,你会多干出活来的。这样你耽误了时间活干的少,钱也就少赚了,不能叫你教我我嫂子的手艺还叫你吃苦头,怎么也说不过去呀。”春华讲着道理,用理由来说服大师傅听从自己的意见。

    大师傅听了春华的话后略微停了一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着春华的脸庞,继续柔和地说道,“张厂长,我教你嫂子的手艺耽误的时间不是太多呢,耽误不了多少活也就是顺便指导一下,也是举手之劳呢。以后春华你再也不要跟我们这么客气了,就把我们当作是你的姐妹、婶子,随意一些,越随意越好。秋实是你的嫂子,也就是我们的亲人,她的手艺就包在我们的身上了。”这位四十来岁的大师傅豪情万丈地说着,说的是诚心诚意又胸有成竹。

    其实大师傅教秋实手艺是耽误时间的,只不过她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不想接受春华给她的补贴而已。

    春华见大师傅这么退让也是铁了心了,她也就不再争执下去了:“那婶子,你既然这样说我就听你的,我代我嫂子谢谢大师傅了。我的嫂子有什么不到的地方,你尽管提醒她督促她,没事的,就把她当作像家里人一样,随意一些。”春华不好说什么其它的话,只能简单的像是有点暗示什么,又像是随意说说。

    春华这个时候虽有点想说什么,又不想说什么,等秋实来了之后再说。如若她有什么不好不对的地方,该叫大师傅适当的说说秋实还是要说说的,不能太姑息她,让她在厂里在横行霸道的。如果这样的话,她就更加害了秋实了,不能把她带好,再让她依仗自己的权势变的更坏就不至于了。

    春华的缝纫手艺是一流的,本来是准备自己教她手艺的,但考虑到自己的事情太多,最后想想还是决定放弃了这件事,还是要以厂里的事以大局为重。不能把小事情朝自己的手里揽,那样会影响到厂里的大事情,会影响到厂里的发展,就得不偿失了。

    再说春华这样做对秋实就已经非常说的过去了,厂里不需要增加职工了,春华愣是增加了电机增加了位置,让秋实进厂上班。这些都完全是为秋实考虑呀,她自己根本就什么也得不到呀,得到好处的就是秋实一个人呀!

    厂子里还有人要进来并且还是熟手呢,可实在是收不下,被春华回绝了,答应人家以后厂房扩大的时候再招收别人,可秋实却硬是被春华收下了,春华思考了一下,觉得也非常对得起秋实了,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自己教秋实手艺,自己要以厂里的事厂的前途为中心,不能被其它的事分心。

    傍晚之前春华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提前做好了,早就准备好提早一个小时回家。春华将要带回去用的东西放进了每天随身带的一个小皮包里,然后就将小包挂在了肩头上,骑上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就回家去了。

    当站在天井中收衣服的赵珍看到春华回来了,心里不由得就是一喜,她看到春华和秋实的感觉真是两样。赵珍看到春华心里就感到舒服,听到春华甜甜地叫她妈心里就甭提有多开心了,非常喜欢春华;赵珍看到秋实尤其是看到秋实那不阴不阳的脸,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反正就是很不好受的那种,当再听到秋实阴阳卦气地叫她“老太太”的时候就感到更不舒服了。

    再说自己还没有那么老呢,不就才五十出头吗,一口一个老太的。秋实是自己对我这个婆婆的称呼应该是“妈”,替小牛称呼的也应该是奶奶,也没有到了该称呼老太太的时候呢,她叫我老太太未免太早了些吧!无论是从我的年龄上还是辈分上,都不应该叫我老太太呢,可她秋实就是与众不同,总是喜欢一口一个老太的叫。你不喜欢她这样称呼她还越是喜欢这样称呼我,哎没有办法也只能随她去了,这个天下少有的媳妇。

    赵珍从来就没有喜欢过秋实,自打第一次见到秋实看到她那个不阴不阳的脸,赵珍就没对秋实有过好感。现在秋实进了他们的家门后,更是讨厌更是本性尽露,赵珍就更不喜欢秋实了。

    春华一到赵珍家,见到春华那见人就笑,一脸灿烂、可人的笑容,赵珍就喜欢上了这个城里的姑娘了。春华嫁进他们陈家后对她和陈元又是这么的孝顺和体贴,赵珍就更喜欢上这个没有一点点城里人的架子的城里媳妇,富翁家的千金大小姐了。

    春华自从嫁到陈明家,就一点点地在变了,变的越来越接近乡村人,早就跟周围乡邻们打成了一片。让人一点点不觉得她有城里大小姐的脾气和距离感,反而感到春华比谁都让他们感到亲切和逗人喜欢。即使是有的村子里的姑娘,还有许多不一定有春华这么好的脾气和接近人呢。甚至有的比春华的脾气大的多了,好像她们进了城里几天,就是城里有文化有地位的上层社会的人似的。那派头那气势不得了咯,简直是神气十足、威风的不得了。

    春华结了婚之后早就习惯了陈明家的生活,习惯了乡村的生活,而春华的父母和妹妹、弟弟,却不怎么习惯姐姐家的这种乡村气息很浓的乡村生活。他们到春华家走动的比较少,就是由于不太习惯。

    春华由于忙于厂子,主动回家的次数也比较少,所以她与父母之间的交往几乎都少的比较可怜。春华的父母以前是因为不同意春华和陈明的亲事,而生气不愿意来春华婆家的门上,现在不怎么生气了愿意来了,又不习惯乡村的生活而不愿意来了。春华再没时间常回去走动走动,她与父母、弟弟、妹妹的走动真的是很少了。

    即使家里有大的事情,像孩子过生日,房子上梁、恭贺什么的,春华的娘家人有时还不来呢,当然这是很少很少的。可见春华和娘家人互动是多么的少,是少的可怜呢。

    春华也想过了,等再过一段时间,她也要尽量抽点时间回到城里看望看望自己的母亲,看望看望自己的父母。和弟弟、妹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这样下去她和弟弟、妹妹的感情会疏远的,她也有点感到汗颜了,觉得自己这个做子女的做姐姐的很是不配呢。

    春华见到了婆婆很快就下了自行车,两只手推着自行车的车把,也加快了步伐走到了一直笑眯眯看着她的婆婆,春华站在了婆婆的跟前甜甜地叫了一声:“妈,你晚饭做好了吗?没有做好我来做。我再去桥头买一些菜,做一些好吃的给你们吃吃!”

    “还没有呢,妈这就来做晚饭给你们吃!春华,不要你去买菜了,妈再去桥头买一点菜回来,中午的剩菜不多了,妈多买一些好吃的菜回来,做给你们吃!妈去多买一些你和妍妍喜欢的菜回来。”赵珍争着要去买菜,她的眼睛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春华,她抓着刚刚收起来的衣服,没有要回去的意思,一脸陶醉地看着春华,语气柔柔地说着。

    “妈,你就不要去了,我骑个自行车去,比你要跑的快。妈,你就在家里歇着吧,你就在家里等着我吧,我骑车子快的很一会就回来,你等我回来跟你一起忙晚饭,省得你一个人忙好长时间。”春华说着连肩头的小包也没有放下,春华带的零用钱都在小包里呢,春华就又推着自行车朝外面的大路上走去了。

    到了大路上,春华很快就干净利落地一脚跨上了自行车,向桥头的小菜场快速骑去了。她要早一点把菜买好,早点把晚饭做给公公和婆婆还有妍妍、小牛吃,当然她也会顺带叫上秋实嫂子的,大哥陈俊已经出去了,也不多秋实一个人。尽快做好让全家人都来享受呢,早一点做给他们享受呢。

    没有一阵春华就来到了桥头,当春华看着两家菜摊上的菜虽不是太多,但主要是自己想买的菜还不缺少时,赶紧就下了车,架好车子走了过去。

    春华也没有多买,就买了鱼和现成的肉圆,还有一些其它的熟菜,这样他们回去也好忙一些,只要将鱼煮出来,再将熟菜稍微回一下锅,就可以吃晚饭了。这样既简单又便即,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用生菜来做菜肴,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也不会让小牛和妍妍感到饥饿还迟迟吃不上饭。春华知道这两个小家伙每天都饿的比大人快,吃饭相对来说要早一点。

    春华买好菜后就赶紧骑上自行车回去了,一路上有人客气地跟她打着招呼,她也客气地跟人家打着招呼,没有一点点城里人,没有一点点大厂长的架子。给人的感觉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只是她看上去要比一般的农村人都要美丽、大方和有气质。从本质上从骨子眼里,她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只是要从两个角度去看,就像是两种人。

    乡村人跟春华打交道春华就是地地道道的乡村人;城市人跟春华打交道,春华又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了。春华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她会把握好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自己就是打交道那个圈子里的人,不会让人对她有突兀感。

    不像有的人怎么看都是一个纯粹的乡下人,或是一个纯粹的城市人,春华就好像是两者的结合体一样。她既有乡村人的可亲可敬,又有城市人的高端和大气,两者在她的身上结合起来,简直就是太完美了,非常讨人喜欢,讨各种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年轻女子。

    村子里的人无论是男女老少,还是老人孩子,个个都喜欢非常喜欢春华,都喜欢接近她和她聊天什么的。只要他们能与春华待在一起,就感到非常的愉快和开心,时间也过的特别的快,春华让他们得到的全是愉悦感。

    春华的车技还是很熟练的,她早就会骑车子了,在认识陈明之前,在娘家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就会骑车子了。她会骑车子的时候乡下还没有几个人有自行车和会骑车子的,不过现在已经比较普及,没有什么稀奇的咯。但一般乡村的村姑和村妇还是有人的车技能超过春华的,最多也只能和春华打个平手而已。

    春华到了家后,架好车子取下东西就急急忙忙地送进厨房,然后又将自行车推进了堂屋里,又把自己的小包放好在自己的房间里。

    尽管春华他们不长期待在家里,但他们的房间还留着,还留着他们偶尔回来的时候过夜。她的公公、婆婆和妍妍在一个大房间里,用不到这一间房间,也就一直都在为他们准备着。

    至于三弟陈兵一年才回来两趟,厨房里面也有一个房间也好临时休息一下,当然春华他们不在家的时候,陈兵也好睡到他们的大床上的。只是陈兵一般不肯睡到二哥的床上去,他就要睡在厨房里的小木床上。他的父母也没有办法,也只能随他去了。

    隔别家的秋实眼睛很尖,她一走到天井里,就看到了正在厨房门口走来走去的春华,不由得心里一喜:看来我的工作已经被春华安排好了,她有可能是回来告诉我此事的呢。干脆我今天晚饭也不煮了,到他们那边蹭一顿去,顺便打听打听这个事情。以小牛为借口,准能吃到现成的饭,省得自己在锅上一下锅底一下的忙活了,哈哈哈……我真是一举两得呢,我秋实是什么人哪,就是非常聪明非常精明的人!

    秋实这样在心里暗暗地说着暗暗地想着,她更加地得意了,随便一个轻轻松松的借口就能吃到现成的饭。海,真是让我感到开心呢,我秋实好有福气呀,靠嘴皮子就享受到了许多的福气。

    现在也就只要一会儿在锅灶后烧烧草烧烧锅,就可以吃到现成的饭了。如果在自己的家里,一会要到锅灶前推草,一会儿又要到锅台前用锅铲搅动搅动锅里的东西,以免菜会糊掉了;稍微过一会儿又要到锅灶前推把草,然后再到锅台前搅拌炒菜,麻烦死了。

    秋实这样在心里默默地说着,是带有点高兴和调侃的味道。她一点也不想自己做饭呢,只要找到借口她就会经常去婆婆家蹭现成的饭吃的,包括春华和陈明在家也不例外。

    她今天已经拿定了主意,贵贱是不会自己做饭了,最多帮着春华和婆婆稍微忙一忙也就差不多了。也就算是给足她们的面子了,要想她为婆婆和春华单独承担起做饭的“重任”来,那是连门都没有的,那她还不如自己回去单独做饭呢。

    秋实想到这里没有一会就来到了婆婆家,见到春华好远就笑嘻嘻地说道:“弟妹,你回来啦?我离好远一看就像是弟妹,就过来了,果真是弟妹呢!看到弟妹我很开心呢,就喜欢和弟妹待在一起,原先在厂里一段时间,也没有怎么和弟妹待在一起呢,那偶尔的几次接触一点也不过瘾呢。”

    秋实语气里透出了浓浓的开心的味道,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装出来的,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吧。毕竟她想去厂里上班,也在家里等着春华的消息呢,现在见到春华怎么能不高兴呢?

    真的高兴也是很有可能的,另外她眼见,也看到了春华正在拎着一条鲜亮的大鲤鱼要朝案板上放呢,大鲤鱼是她最喜欢吃的鱼了。就这一点她也会感到很高兴的,反正她现在脸上一直都是喜滋滋地在看着春华。

    “嫂子,过来了,我刚才去桥头买了一点菜,你和小牛还有大哥就过来吃吧,不要再在家里做饭了。”春华转过头也是面带笑意地看了一下秋实,轻轻地说道。

    “你大哥不在家呢,这段时间他都在外面做着木工活,不回来吃饭的,只有早上在家里吃一顿,现在就我们娘儿俩在家里吃饭。”秋实顺势说道,她巴不得春华留她在这里吃饭呢。

    “那嫂子,你就更不要在家里做饭了,你和小牛等等就过来吃饭吧,我们稍微多煮一点就够你们吃的了,你可不要再费事啦!”春华开始低头赶紧杀鱼,不再看秋实,但讲话的语气却充满了诚意。其实就是秋实不来,等饭做好了春华也会去秋实家叫秋实他们过来吃饭的。

    “那就听弟妹的,我回去找小牛,等等就过来。”秋实听了春华这些话,心里暗暗地高兴,高兴自己蹭饭的愿望得到满足了实现了。

    好一个秋实以找小牛为借口,让自己逃脱了做饭,等等还能吃到现成的饭。这个秋实真是懒到家了,也好吃到家了,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婆娘,谁取了她谁倒霉,不指望她能为家里做出多少事情出来了,能做的一般般就很不错的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