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经典1-思想文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圣哲时代

    1.老聃开显玄妙之道

    老子像老聃(约公元前571~前480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聃,世人称他为“老子”。相传,他曾为周朝藏书室史官,见闻广博,熟悉各种典章制度,比他年轻的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老聃“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晚年看到周王朝日益衰微破败,于是辞官,西出函谷关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受楚国的巫风仙学的影响,一生修行道德之学,到周室为官,受北方书经文化的影响,晚年才有“著书言道德之意”。《道德经》是他留给后人最珍贵的著作。《道德经》原为《老子》,全书分上下篇,共81章,约五千言。春秋末年,人们为天道观问题,各抒己见。老子第一次提出了“道”的哲学学说。他把“道”作为最根本的哲学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还说,“道”是人类自身和社会必须遵循的规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老子不仅把“道”视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万物的归宿,万物从“道”而生,最后又复归于“道”,“万物各归其根,归根复命”,重返纯朴的自然状态。

    在认识论上,老子认为这“道”是可以体验认知的,他认为体认“道”,只需“虚静”、“玄鉴”即可达到闻道的目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在后世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庄子将老子的世界观发展壮大,后与儒学和佛学三足鼎立;另一个是将“道”解释为规律,为礼、法思想的依据,形成了法家学派。

    老庄哲学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之一,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2.孔丘倡导“圣王”之治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中国春秋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孔丘的祖先是殷人的后代,宋国流亡贵族,后来才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他3岁丧父,自幼贫且贱,早年做过小官,少年时就懂“礼”,曾做过丧事赞礼的“儒”孔子像这一职业,中年开始召收弟子讲学,50岁时在鲁国从政,政绩显著。后来开始周游列国,以求施展政治抱负,可惜一路艰辛,未能如愿:拘于匡,畏于宋,饿于陈、蔡。70岁时返回鲁国,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曾编辑《尚书》,整理《诗经》,考订《礼》、《乐》,删修《春秋》,研究《周易》。73岁时病逝。

    孔子生前的言论由门徒记录整理,后编成《论语》一书。

    孔子的思想以仁学为主,他所讲的仁,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思想、一种道德标准,或是培养人的最终宗旨。孔子首次把仁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来。在他看来,仁就是仁爱之心,仁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仁为核心,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恕、宽、信、惠、敏、恭、直、温、良、俭、让等道德规范。

    孔子的另一重要思想是礼和正名。他看到当时“礼崩乐坏”,想恢复周礼。他的礼,既是政治制度,又是道德规范,还包括礼仪、礼节。在当时名不符实的情况下,孔子还提出正名,以正名来引导当时的风气,他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措手足”。在他看来,只有名实相符,社会才会兴礼乐,才能长治久安。孔子主张德政,首先教化、引导人民知“礼”。德政的主要内容是保民、惠民、恤民、养民、富民。他主张统治者注意自身修养,“修己安人”,以身作则。

    孔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他开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有72人。在世时,人们就尊其为“孔圣人”。孔子编订的“五经”奠定了儒家基础,儒家在汉代以后成为文化主流。

    3.墨子“兼爱”天下

    墨子像墨子(公元前476~前390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名翟,鲁国人,有说是孔子的同乡。他自称“上无君上之能事,下无耕农之难”,是当时的“士”,曾为宋国大夫。他求学于孔子,后不同意孔子的学说而另创学派。他载书出游,到过齐、鲁、宋、楚、卫、魏等国,身体力行,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有众多的追随者,形成了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团体,其成员均称为“墨者”。他们平时囚首垢面,亲自劳作,以苦为乐,需要时人人为理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有严格的教条和勇武的精神。他们分别被派到各国宣传墨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路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产生广泛影响。儒、墨两家在当时并称“显学”。

    墨子死后,其门人推选一人为首领,称为“钜子”,继续领导墨家学派的活动。墨家学派后来分裂为三派,开战国一代学术争鸣之风。《墨子》一书,一共53篇,大部分内容是墨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述墨翟言行的集录。墨子主张“兼爱”、“交相利”,并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他不同于孔子的“仁学王政”的立场,幻想建立一个没有强暴弱、富侮贫、贵傲贱、智诈愚的大一统的公平合理的社会。他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尚贤使能”,反对贵族世袭,反对儒的“亲亲”、“尊尊”。

    在宇宙观上,墨子主张“尊天、敬鬼神”,这是他思想背景的局限所导致的。但与一般的“敬鬼神”思想不同的是,墨家学派注重科技,讲求思辩。《墨子》书中最早记载了光学现象和几何观念。

    百家争鸣

    1.生命的超越

    ①庄周梦蝶

    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庄周的生平已不可详考。相传庄周家贫,靠打草鞋来维持生活,曾麻鞋布衣见魏王。

    楚王敬慕庄周之才,以千金聘其做宰相,他却说自己宁愿像小鱼一样在水中自得其乐也不受国君的束缚。自此以后,他终生不仕,过着隐居的生活。

    庄周的思想,较完整地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原本52篇,现存33篇,是晋人郭象所编。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的思想,在《庄子》中他用形象直感的语言,讲述道的存在:“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

    在认识论上,他认为一切事物是相对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他用梦举例,从梦的立场看醒,醒是梦。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是蝴蝶。他说,庄周是蝶呢,还是蝶是庄周呢?达到物我双忘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境界。

    他告诉人类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更体现了这位“知道”者深邃的精神之美。

    ②子思的境界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传说《中庸》就是他写的。

    在孔门弟子中,多把仁、孝看得很重,过分的孝把个人埋没在家庭伦理之中,导致两个极端:或是极端的个人为主,如与墨子同时的杨朱,不肯“损一毫利天下”,反对利他主义对庄子像社会成员自主自然能力的破坏;一种是极端的为人,如墨家以“视人之身若其身,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国若其国”。鉴此,子思要求对个人角色重新反思,以达到“知道”的目的。

    《中庸》是继《大学》后又一阐明人求知的重要和求知的方法的著作。在求知中,《中庸》最重一个“诚”字,“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对夏商周建立起的礼制礼法,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诚之”,即充分发现个人的本性。《中庸》通过诚而能尽人之天性;能尽其天性则能尽万物之性;能尽万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的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中庸》的至高目的,就是要充分认知人的天性,使自己配天,可与“天地参”。

    2.儒法之争

    ①孟轲之道

    孟子像孟轲(约公元前390~前305年),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以孔学继承者自居,历史上将孔、孟并称,即所谓“孔孟”之道。在政治思想方面,孟轲发展了孔丘的“仁”学和“德政”学说,形成了完整的仁政思想。他把治国之道分为“王道”和“霸道”,认为统一天下只能用仁政。

    孟轲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其民心者得天下”是他的至理名言。他认为得民心的主要措施是“教民”、“养民”。教民以道德礼教,养民则是使人民生活有保障。他极力反对“虐民”、“暴民”,他认为残害百姓,必失天下。但是他的“仁政重民”是以另一种思想为根源的,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治于人者食人”的论调,是为了维护一种封建君权秩序,防止“贼民兴”,即防止人民起义。

    ②韩非的法家思想

    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年),中国战国末期的思想家,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出生于韩国贵族家庭,他曾多次上书谏韩王变法图强,但昏庸的韩王拒不采纳。他退而著书,博览群经,分析和总结了前人的政治思想,创建了自己的学说。他的著作传到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但他的昔日同学李斯等人嫉妒他,对其进行陷害,后来他被迫自杀。韩非的理论为秦王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起了重要作用。

    韩非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全面论证中央集权必要性的思想家。韩非首先从人是自私自利的这一立场出发,认为人与人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要治理社会和国家只有用暴力和权术。他主张法治,强调法要统一、法要严峻、法要公平、法要讲信用。君主居法律之上。韩非的君主专制学说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为后来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韩非像在哲学思想方面,他第一次把“理”作为哲学范畴提出来。指出“理”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具体法则。“道”则是体现在客观事物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普遍规律中。“道”寓干“理”中,只有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理”的认识,人们才能认识“道”。

    其实,这样的认知“道”的方法,与老庄之学认知的“道”,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先秦思想的总结者——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25~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据《史记》记载,荀子在五十岁时到齐国游学,曾在齐国都城稷下学宫讲学,任学宫之长。后又人楚,还曾西游入秦,议兵于赵。晚年罢官居兰陵,从事著述。后经人整理成《荀子》一书,共10卷,32篇。

    荀子以儒家自居,推崇孔丘,但对孔子的学说思想是批判地吸收。他否定了天命思想,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所谓天就是一切自然界,天的运动不掺杂人的意志,而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人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其政治思想主要是“隆礼”和“重法”。他认为“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荀子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对精神和形体关系作出了客观的回答。他认为人的精神现象乃是人的自然生理功能,即所谓“形具而神生”。对人性的认识上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生而好利,生而有耳目声色之欲。否定天赋道德观,强调后天教化作用。另外,荀子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也有很大发展和推进。

    异端与正统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当秦汉建立一个大一统帝国后,统治者需要代表这一统治思想的学术舆论。董仲舒便成为君主宗法制的理论制造者。

    董仲舒(公元前197~前104年),中国西汉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今文经学大师。

    董仲舒像他曾任江都相等职。辞官后居家著书,但朝廷商议大事时,总要派人到他家征求意见,他在当时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

    董仲舒生活在当时封建社会空前强盛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需要,他主张要全面总结秦亡教训和汉初弊政,反对“休养生息”的无为而治,极力推行和强化统一的“法度”。为达到这一一政治目的,他突出强调思想统一的重要性,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是中国文化专制主义的奠基人之。

    他的政治学说就是把儒家的德治同法家的法治作为相辅相成的统治原则和手段结合起来,把严格的等级名分同维护君主专制、君权至上结合起来,形成以“三纲五常”为准则的封建君主专制理论。

    三纲就是说,臣服从于君、子服从于父、妻服从于夫是天经地义的,不可改变的。以“仁、义、礼、智、信”为五种道德规范,为“五常”。董仲舒同样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在哲学思想上,董仲舒主张“人天感应”。他认为根据国家君王的行为好坏,天就会垂示祥、灾,以作鼓励和警告。这就在君权至上的专制主义政治中为无限君权设下了一道脆弱的神权桎梏。

    2.魏晋玄风

    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潮。它探讨宇宙的本原,提出了“有无”、“体用”、“本末”、“一多”、“动静”、“象意”、“名教自然”等哲学范畴,有较强的思辩性。

    ①王弼的“贵无论”

    王弼(公元226~249年),字辅嗣,汉末士族后代。中国三国时期哲学家,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

    王弼的一生虽然很短,但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第一个将本末、体用、动静、象意等作为哲学范畴加以研究。

    他的贵无论风靡魏晋论坛。其主要理论是以无为本,把无当作一切事物产生的原因。认为静才是事物的本质。在认识论上主张“得意忘象”,“象”是传达“意”的媒介。世界的本体依“象”来表达,发现本体忘却媒介之“象”,才能真正得“意”,即对事物得到认识。

    王弼构造的玄学理论,使中国的理论思辩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②玄风的终结

    魏晋玄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始时是何晏、王弼开创玄风。接着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这种随意自然使士族贵族子弟放纵不羁,终日以酒色为乐,于是出现了乐广、裴倾的纠偏之论,提出“自然不离名教”的思想。这是玄学的第二阶段。郭象发展了裴頠“崇有”的思想,统一了名教和自然的矛盾,是为玄学的第三阶段。

    郭象(公元252~312年),字子玄,中国魏晋时期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庄子思想的研究,著有《庄子注》。在书中郭象总结了玄学思潮发展中的各种争论,把“贵无”和“崇有”合一,“自然”和“名教”合一,从而把玄学理论推向一个高峰。他同时还提出自己的“独化”、“玄冥”等哲学主张。他认为自然万物是自然产生,没有主宰,它们独自生存灭亡,人们认识它是徒劳无益的。但他又提出了“玄冥之境”,所有的事物在玄冥之境中得到统一。自郭象后,玄学的发展就此终结。

    3.思想的撞击

    ①佛学思想的传播

    佛学源于印度佛教,大约在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到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佛学思想随之出现,进而取代了玄学,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思想。

    在此期间,僧肇在佛学上的阐释起到重要作用。他是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佛教哲学家,是中国化佛学体系的奠基人。

    在此之前,牟子曾在东汉末写了一本《理惑论》,这部书的主旨是传播佛教思想,是第一部由中国人撰写传播佛教思想的著作。为了确立佛教的地位,他力图找出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以此为切入中国思想领域的契机。无疑,《理惑论》最先体现了由汉代儒家独尊,向儒、释、道三家并存的转换。

    在当时三教的激烈斗争中,《理惑论》是对佛教教义的重新阐释,表现了汉末佛教在中国流传的特点。同时,这部书也拉开了三教论争与交融的序幕。

    ②不信鬼神的王充和范缜

    在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许多有“无神论思想”的人物。

    王充(公元27~96年),东汉思想家,在哲学上,他否定董仲舒的神学论,同时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先秦以来的“元气”说。他认为世界最根本的是元气,一切万物皆由元气分化出来,万物的生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并非天意。他以此为理论,来解释人死不为鬼的自然生命现象。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空前发展。范缜(约450~515年)针对佛教的三世轮回说,写出了《神灭论》一书,并同王公显贵六十四人展开论战,始终不屈。

    《神灭论》一书提出了形神一体的思想,并用刀的刃与利的关系来论证了形神一体的关系。他的善辩及对宗教神学提出的问难,亦为他在哲学上赢得一席之地。

    “道统”的延续

    1.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年),原名敦实,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中国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北宋五子”之一。晚年曾在庐山建濂溪书堂讲学,故又被世人称为“濂溪先生”,其学为“濂学”。

    周敦颐在儒家哲学上,建立了“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实有而非物、本无而不空的绝对体。这个绝对体演生阴阳而生五行,五行生成万物。

    周敦颐的学术思想来源于对《周易》思想的研究,用《周易》之易理来解释宇宙万物。同时,他把人的至善本性与“乾元”相对应。在他看来,人的本然之性,来源于诚,诚来源于乾元。

    不管是否与易经相演配,他毕竟为儒学的研究开拓出一条新路。

    2.二程理学

    二程,就是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1032~1085年)和程颐(1033~1107年)。二程是兄弟,同学于周敦颐,开创洛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础。

    在哲学上,二程同把“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万物出自一“理”。有“理”就有“气”,气聚而成万物人类。要认识这个“理”则需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程颢进一步认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理”的同时,要与内心的理相契合,才算是得到“真知”。

    程颐认为,“理”是人内心本所固有的,主张反躬内求的修养方式,通过“去人欲”而“存天理”,进而演出要“克私己之利欲而维护纲常”的伦理。程颐还提出“气禀”之说,认为人的贤愚是由先天禀气决定的,否定后天的修养成分。

    二程的学说为南宋的朱熹所继承发展。二程的不同认知观,导致了理学的分化,为南宋的“理学”和“心学”两个学派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因素。

    二程的主要著作有《二程全集》,程颢的《识仁篇》,程颐的《周易程氏传》等。

    3.“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

    朱子(1130~1200年),名熹。徽州(今江西)婺源人。中国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因他生于福建,他所建立的学派称为“闽学”。

    在宇宙观上,朱熹认为理为世界本原,理生于万物而存在。对理、气的关系,他提出“理气相依”、“理在气中”的思想。在认识这个“理”时,他认为人人心中有“已知之理”,但需要通过再认识事物才能达到。

    朱熹把自己的理学推及社会和道德领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带有禁欲主义色彩。

    朱熹的理学给一直以正统自居的儒学带来了又一次兴盛,被元、明、清各代奉为官方哲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开放与保守

    1.黄宗羲的思想

    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浙江余姚人。中国明清之际思想家、哲学家、思想史家。

    其父在同“阉党”斗争中死去,他本人也是“阉党”之敌。清入关后,参加过反清复明的八年抗清斗争,晚年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讲学。他积极倡导研究自然科学和技术,并身体力行。

    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气之说。他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一气”,“生人生物,理是依于气的,无气则无理”。

    黄宗羲总结民族败亡的教训,十分重视政治制度的改革,他对皇权及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他抹去了皇帝头上用来愚民的灵光,说历来的皇帝都是自私的,为天下之大害。他们“为一己之利乐而不惜荼毒天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他还对支配中国社会两千年之久的“君为臣纲”进行了无情批判,说大臣应以人民为重,而不要成为一家一姓的牺牲品。他主张要限制君权、监督王权,他还发出了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声,这在17世纪的世界上是振聋发聩的先进思想。

    2.顾炎武的务实思想

    顾炎武(1613~1682年),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参加“复社”,反对宦官权贵。清入关,他抗清失败后度过了25年的游居生活。

    在哲学上,他认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物质性的气,一切万物的存亡只是气的聚散。以“道”和“器”来说明事物的规律和具体的事物。无“器”之物就无“道”之规律。

    王夫之像顾炎武在政治思想方面,认为皇权不应至高无上,甚至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分权口号。用“国”和“天下”来区别亡国与亡天下的不同。亡国是皇帝一家一姓之灭“亡”;亡天下是政治腐败,道德沦丧,人与人相残杀。王朝灭亡是权贵的事,广大民众没必要为此效愚忠。顾炎武更为重视对国计民生问题的研究,他强调经世致用,崇尚务实。

    3.王夫之的哲学贡献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一生著述颇多,有100多种,共400多卷。中国明清之际思想家、哲学家。

    王夫之对明朝灭亡也总结了教训,认为其与“理”学有着很大关系,特别批判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论。认为只有人欲的合理满足,才合平道理。

    他的突出贡献是在哲学上,王夫之把中国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推向新的高度,他提出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运动的普遍性及量变、质变思想,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转化的思想,这些都是超越前人的,反映了明清之际哲学的时代精华。

    4.龚自珍——知识分子的典范

    龚自珍(1792~1841年),出生于官僚世家。他大胆揭露了官僚制度的黑暗、腐败。他不堪忍受封建专制下的政治沉寂、人才毁灭和思想压抑。他的名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广为世人传诵。他憧憬社会的大变革能给一个民族带来生机。他的政论与刚正的人品,是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

    5.严复——新知的传播者

    严复(1854~1921年),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为清廷第一批留欧学生,学习海军知识,回国后,任职水师学堂。中日甲午战争后,他积极宣传、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思想,抨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主张变法。

    严复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通过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阐发进化论思想。他把进化论应用于中国社会,阐述了他的“天演哲学”。

    严复的进化观点带来的进步思想,在激发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变法图强、振奋精神方面起着积极和进步的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