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盛宴:中国人的人生境界-第一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孔子的作为

    一

    孔子论智者当有真性情

    仁者为何“乐山”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慧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智者是动态的,仁者是静态的。智者是快乐的,仁者是长寿的。

    我们老家四川有个地方叫“乐山”,乐山大佛天下闻名。乐山原来叫嘉州,后来嘉州改名“乐山”,就是取自孔子这句“仁者乐山”。

    仁者为什么会乐山呢?

    山是安定的。

    山是高大的。

    山是丰富的。

    山是无忧的。

    山的这四大美德合于仁者,所以叫“仁者乐山”。物以类聚,像山一样的仁者当然喜欢像仁者一样的山。

    仁者爱人,爱心感化世界,因此是安定的。

    仁者无敌于天下,因此是高大的。

    仁者与天地相往来,因此是丰富的。

    仁者快乐,因此是无忧的。

    仁者爱天下,为何独爱一山?这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山对人的视野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有时山又起隔离作用,有时起连接作用,有时作界碑,有时作塔标,总的来说,当一座大山巍峨耸立在我们眼前,人除了会有一种本能的对大自然伟力的赞美外,会同时想到另外一些伟大的象征,如女神、国家、诗人、哲人、圣人等。

    孔子曾把圣人比作山,赞叹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而当他亲自登高山,又想到圣人。在此,圣人、仁者与高人是同类,所以孔子有“仁者乐山”一说。《史记》上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种“小天下”的气度并非王者靠征服所能达到,而是通达自然之道的智者所独享。

    山即圣人。

    当圣人看见山,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外化。自己的外化是如此瑰丽,因此“仁者乐山”,这是必然的。智者为何“乐水”

    “智者乐水”,道理也相同。

    水是流动不息的,既使是一潭死水,它也要上面蒸发,下面渗透,依然遵循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智者像水一样流动,生生不息,老子说“上善若水”,就是这个意思。

    智者除了像水的流动外,智者还像水一样多情。圣人是有情的,智者是多情的,他的人生充满喜乐欢欣,因此“智者乐水”是他成为智者后的必然状态。

    智者在喜乐自身的同时,对世人充满悲悯的情,他身上肩负播种欢乐的使命。

    有人问希腊智者欧里庇得斯:“普通人为什么缺乏智慧?”

    欧里庇得斯答道:“智慧是由悲苦换来的,小悲苦换来小智慧,大悲苦换来大智慧,因此我们的智慧里总是充满怜悯。”

    儒家说“仁义”,佛家说“慈悲”,道家说“贵生”,墨家说“兼爱”,都充满一种人性关怀。

    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平等的。

    无论是奇花异草,还是普通草木,甚至是毒花毒草,水都一视同仁,都给予滋养,成全它们走完生命全过程。

    圣人不仅普施善者,同时也对恶者充满怜悯。佛陀当初舍身饲虎,就是此意。

    太阳也是平等而博爱的。

    太阳必须是博爱的,才会成为太阳。

    太阳与水,这一阴一阳都共同揭示了如此浩大的自然规律,作为一个忠诚于自然之道的自然之子,他也必是如此。智者多情

    “智者乐水”,这种水无处不在,不分清浊,都是大地的乳汁。“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我有首诗写道:

    良乡的庄稼地银光闪烁

    晨雾浮走树根

    如牛奶浇灌大地我在诗中把晨雾比作牛奶,不只是形容它的洁白,更意在指出它对大地的滋养。

    牛奶是水。

    人奶是水。

    婴儿吃奶时对水的温柔、水的甜美必有极深感受,这种感受将指导她终身去寻找一种更大的温柔与甜美。

    我们作为成人,又怎能不去寻找另一种温柔与甜美呢?

    那就是人的真性情,真性情造就真正的人。

    我的好朋友沙漠舟把他的自传题名为《我在人间的日子》,那么,只有真正的人才能活在真正的人间,否则与海市蜃楼何异?沙漠舟是个驼背,自比骆驼,说自己是沙漠之舟。作为一个残疾人作家,生存是困难的,但在沙漠舟身上我们看到了孔子般的不屈意志。《庄子》上记载孔子曾说自己:“丘,天之戮民也。”意思就是我们一生下来就是残缺的,所以要努力。这不只是身体上的缺陷,更有灵魂上的缺陷。

    所谓智者就是残缺的人的生存方式。

    所谓仁者,就是残缺的人爱自己。都已经残缺了还不知道爱自己,那就不好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之间真正的人诞生了,我们将更加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孔子和老子都爱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说“智者乐水”,都指出人应该像水一样流动而洁净。智者的智慧是透明的、流动的、浩大的、能解渴的,因此“智者乐水”就是乐他自身,体悟以一种天地证我的快感。

    孔子爱山,孔子懂山,他“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路越登越高,最后自己成为一座高峰。仁者心中的爱不会像山一样积压,却像山一样充满生机,又为世人指明方向。山是立起来的,“仁者立人”,人要像山一样立起来,靠的就是志向。世间什么志向最大?爱的志向最大。让人间充满爱,这是每一个人的使命。“仁者乐山”,因为他看到一座又一座山峰终于升起。

    孔子与希腊智者相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某件事来说,求知者不如爱好者,爱好者不如快乐者(乐之者)。“乐之者”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快乐的心态让人充满智慧,直接指向成功。

    有人问希腊智者伊壁鸠鲁:“快乐的秘密何在?”

    伊壁鸠鲁说:“生命中有三种欲望,一种是自然而必要的,另一种是自然却不必要的,还有一种是不自然也不必要的。对不必要的欲望不要屈服,对自然的欲望要追求,这就是快乐的秘密。”

    伊壁鸠鲁说的这三种欲望分别属于孔子说的这三种人:知之者、好之者与乐之者。

    乐之者的欲望是自然而必要的。

    好之者的欲望是自然而不必要的。

    知之者的欲望是不自然而不必要的。

    伊壁鸠鲁说:“对不必的欲望不要屈服,对自然的欲望要追求,这就是快乐的秘密。”智者是快乐的。

    什么是“知之者”

    所谓“知之者”,就是迷信知识的人,这种人看似相信知识,其实没什么知识。人类最大的知识就是不迷信知识。

    所以,企图“知道得越多越好”的人注定失败,他们企图从知识上彻底了解世界,这是不可能的。

    一定程度上说,从知识与经验上认知世界是不可靠的,必须依靠人类固有的心力与慧力。

    我们认知自身也是这样的。哲人说:“认识你自己”,难道是要我们做一个无限的加法题吗?不,不是的。认识自己的意思是认识自己的本质与灵魂。因此,迷信知识的人是无知的,其欲望是不自然而不必要的。什么是“好之者”

    所谓“好之者”,就是对某类事物有兴趣的人,如商人对钱,男人对女人,等等。这种兴趣是出自天性或环境的影响,其发生是自然而必然的。但是它注定不会得到完全的满足,因为对象太大了,虽然可以轻易击中,但得不到全部。

    一支箭射进树林中只能射到一棵树,但不能射中所有的树。树林以被射中一棵树的方式吞掉了箭,欲望以被满足有限的方式吞掉了追求无限的人。因此,对无限欲望保持强烈兴趣的人也注定失败,其欲望虽然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

    什么是“乐之者”

    所谓“乐之者”,指从心里喜欢,而非功利。

    只有乐之者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因为它是自然而必要的。快乐使人与世界合而为一,他的欲望符合自然之道,使人与事与物达成和谐,所以能顺心如意。当然这指的是真正的乐于为之者,而不是貌合神离。

    人们之所以有时做不好事情,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真正的成为“乐之者”。你要是真正地乐于做某件事,你就会成为你要做的事,事情本身就会成就你,成全你。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即包含这层意思,智者乐于做水就会成为水,仁者乐于做山就会成为山。只有真心喜欢一件事情,我们才会成功。原因简单,真正的喜欢投入就多,能量一充足,就可以发电,把事情干成。

    乐之者是最高境界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是把“乐之者”作为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从前有个闲适的有钱人问古希腊智者西塞罗:“你是否愿意坐下来探讨真理?”

    西塞罗回答道:“与其与一个普通人一起认识真理,不如同柏拉图一起犯错误。”

    西塞罗的意思是:知识上的探讨我已不感兴趣,现在我只关心精神上的愉悦。

    精神上的愉悦者就是孔子在此说的“好之者”,一个从心里喜欢的人。

    冬天的时候,河里都快结上冰了。有人看见希腊智者米松光着一辑孔子的身子在河水捉鱼。人们惊异地问:“米松先生,你不穿衣服难道不怕冷吗?”

    米松举着手里的鱼笑道:“它们也没穿衣服啊。”

    愚蠢的人会指出米松的这个行为根本不明智,不能叫智者。而见此能会心微笑的人明白米松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快乐呀,他得自然之道,这就是智者。

    原先黄帝喜欢打仗,后来清静无为了,不再打仗,反而天下太平。

    黄帝无疑是个“乐之者”,他爱这个世界,又爱自身,那么一切都没有问题了。好之者与知之者也不错

    中国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喜欢喝醉了倒地就睡,经常睡在酒店老板娘的身旁。酒店老板开始以为二人有染,日久细看根本没这事,阮籍只不过是喜欢这样罢了。

    像阮籍这样的“好之者”已经不多了,而像孔子这样主张人生为快乐的智者也越来越少。

    喜欢读书的人与喜欢喝酒的人,这两种人是最有品味的,他们明白如何才能让自己爽起来。但光这样还不够,我们要把心灵开放出去,接收进来,用心聆听先哲的启迪,这样就不用数也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了——

    一种说法是天上只有一颗星星,那就是一道整体的光明。

    还有种说法是天上一颗星星也没有,唯一的一颗跑到地面仰着头数星星去了。喜欢即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这话等于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道一件事不如喜欢一件事。喜欢是一种大知识。佛经上把喜欢佛学的人称为“善知识”,也是这个意思。

    希腊智者西塞罗说:“与其与一个普通人一起认识真理,不如同柏拉图一起犯错误”,也是重在揭示:一,热爱智者要大于热爱知识。二,喜欢一个人或喜欢一件事本身就体现了知识。

    既然你已经仰着头那就望吧望吧,数吧数吧,数累了你就不数了。耶稣上十字架之前时说:

    “主啊,原谅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于什么。”

    如果已经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那么人类就会正确而快乐,不会再有无谓的牺牲与浪费。快乐是超脱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是说:做一件事光凭爱好还不行,还必须不断收获快乐才能成功。这时人是忘我的,天真的,自然的,活泼的,就像希腊智者米松裸体下河捉鱼一样,看似疯颠,其实是自然。

    米松多么天真,说鱼“它也没有穿衣服呀”,对真理的痴迷非常可爱。孔子也是放浪形骸的,无论是杖击原壤时,还是登泰山而小天下时,还是在齐闻韶时,还是周游列国、藐视天下君王时,都体现了一种“乐之者”的超凡风度。孔子风度一路传下来,形成了后世著名的魏晋风度,代表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男人)最有品味的一种生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同时在点明:快乐也必缘于对本来的认知,有真知才能真乐。因此乐之者也必是好之者与知之者,这样他的快乐才有所附丽。孔子论学习就是寻找快乐孔子回答了屈原在《天问》中的问题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人天生的一种本事,人通过学习唤醒潜能,并在这过程中享受快乐。

    “说”通“悦”,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常学习不就高兴了吗?

    《论语》开篇就是一个问句,这在古今书籍文章里非常少见,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屈原的《天问》是一开头就问,看来屈子与孔子有诸多同好。

    屈原《天问》的开篇是:“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意思是上古的时候没有人,是谁把大道传来来的?

    屈原这个问题非常有水平。屈原在《天问》中只管提问,自己没有回答。如果屈原问孔子,孔子就会告诉他:“遂古之初,道自传之。”

    道自己把道传给自己,原本就与人无关。道为什么要自己传自己?这与孔子在《论语》一开篇就说的“学而时习之”有很深关系。

    “学而时习之”就是经常练习、经常学习,包含“自己熟”、“自己会”的意思。而这种通过反复练习“自己熟”、“自己会”就是自知之道,也就是自然之道。

    并不是谁把道传下来,而是道自己传下来,遇到自我觉悟之人,二者一结合,就会把道发扬光大。

    看来孔子比屈原要高一层,孔子这句“学而时习之”已经圆满解答了屈原的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论语》的开篇解答了《天问》的开篇,这是一件非常巧合的趣事。说巧也不巧,这原是必然。屈原晚年热衷于探讨天道,所以有时陷入不可知的迷茫;而孔子越到晚年越入世,基本上不谈天道,专谈为人处事、穿衣吃饭的俗世道,所以孔子是个高得不得了的高人,有点像个大禅师。孔子是大禅师

    孔子用人道破解天道,每发必中,这当然缘于孔子已对天道有深入研究,对人道有刻骨铭心的体验。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和尚之一赵州和尚有段著名的公案:

    有人问:“什么是道?”

    赵州和尚说:“吃茶去。”

    这人以为赵州和尚没听清,又说了一遍,赵州和尚还是说“吃茶去。”不但如此,无论这人问什么,赵州和尚都说“吃茶去。”

    这人烦了渴了,就去找水,不知不觉茶到嘴边,一愣,猛地醒悟了赵州和尚的禅机,心里痛快得不得了,大叫一声,把茶吃了。

    很多北方朋友可能不习惯“吃茶”这个说法,现在南方人还说“吃茶”,保留了古风。“吃茶”就是喝茶,而不是把茶叶渣吃了。“吃茶去”就是“喝茶去”。

    赵州和尚说“吃茶去”是什么意思呢?一是让人该干嘛干嘛;二是告诉人的生活即生命,生命即大道;三是一切皆道,不分茶与非茶。

    那个问道的人悟的是第一层意思,进而悟出了第二层意思,第三层可能没有悟出。

    赵州和尚这段“吃茶去”的公案与孔子在此处讲“学而时习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人以为啊呀呀不得了,孔子既然是大圣人,那么他的书一定高深得不得了,谁知打开书一看第一句话就是句大白话,不由大跌眼镜,惊呼上当,连声失望。

    孔子何曾骗人,他说“学而时习之”自有道理,不懂的人以为是杯白水,懂的人才知道这是一杯生命之源。什么是“学而时习之”

    孔夫子“学而时习之”的妙义如下:

    “学”就是学习,“习”则是反复练习。“习”字本作“口”,从羽从白,会意字,意思是一只白羽毛的鸟儿。鸟儿与反复练习有什么关联呢?笨蛋!这不是一般的鸟儿,而是一只白鸟儿,白鸟儿就是雏鸟,很多鸟生下来都是白的,正如很多人生下来都是白白胖胖的一样,婴儿就是一只白鸟儿。雏鸟天生爱学习,生下来就扑腾翅膀,所以古圣人造字用“口”这只白鸟儿来表示“天生学习”、“自己学习”、“反复练习”这三层“学习”的含义,你看多自然,多奇妙。

    《礼记·月令》上说:“鹰乃学习。”这个“习”也就是反复练习的意思。也许有人要问:“鹰是白鸟儿吗?”我对此无话可说,只能避而不谈,说“吃茶去”。

    综上所述,“学而时习之”的“习”就是这么来的,意思从雏鸟天生爱扑腾翅膀自然引申为“天生学习”、“自己学习”、“反复练习”这三层“学习”的含义。

    “学而时习之”的妙处在于“习”,妙处在于反复练习。反复练习鸟儿就能悟出翅膀驭风之道飞起来。

    “学而时习之”的妙处也在于“学”。“学而时习之”就是“生而时习之”。爱学习是所有动物包括人的天生本能。学就是动,动就是学,动物一生下来就动,它不能不动,也就是不能不学。

    生就是学,学就是生,这是一个无需解释的婴儿级别的问题,婴儿吃奶从来不问为什么,只管吃,只管摇头摆尾地咂嘴。

    我们明白了“学而时习之”的妙义,就可以谈“不亦说乎”了。什么是“不亦悦乎”

    “说”通悦,为了好懂些,下面都用“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包括以下五层意思:

    一、生下来就学习真好玩。

    二、让我自己学吧。

    三、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不断温习,我就什么都懂,太好了。

    四、经常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五、听说你不高兴,找点书看,找点事做,学习一下就好了。

    第五层意思是孔子本意。“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反题就是:未学之时,犹未悦也。还没学习时是不快乐的。孔子看到,一种不快乐的死尸般气氛弥漫在世人中间,他们为什么不快乐?

    这话等于在问:“死尸为什么不快乐?”

    回答是:“因为死尸没有生命。”

    好了,问题找出来了,原来死尸不快乐是因为没有生命,是因为丧失了生命。那么反过来就不难得知:

    有生命就有快乐。

    生命就是快乐本身,原本不需要再用其他的事情把快乐带来。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讲的不是学习后天一辑孔的知识,而是说人要经常自省,反视心灵,如老者见小儿,一下子恢复本性,就很快乐。学习知识让人烦,回归人性让人开心。生命因学习而快乐

    好,既然生命就是快乐本身,那么为什么有人明明活着依然不快乐?这是因为生命本身是厚重的,它需要有棵嫩芽破土而出,这样才会轻松快乐。

    大地太厚重,上古时候的大地死气沉沉,没有生气。后来不断有苗儿芽儿破土而出,人地才从厚重的胸口吐出一口浊气,接通天的灵气,从而自己生动起来,开心起来。

    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母亲生下我们时双方都很辛苦、很劳累、很虚弱,生产时双方都觉得痛,不觉得快;都觉得苦,不觉得乐,只有等完全生下来后,这种厚重而憋闷的感觉才会消除。母亲是大地,婴儿是嫩芽,嫩芽从大地的子宫破土而出,大地就会轻松,嫩芽才会见阳光。

    所以,生命不能直接快乐,它需要学习。我们通过学习消除了生命诞生前与诞生时的痛苦,转移了对黑暗的注意力,从此注目光明,寻求温暖的阳光。孔子与柏拉图相通

    对快乐的寻求是一种本能,它是天道。

    “吃茶去”可以解渴,渴也是天道,茶解渴也是天道。天道解天道,自己解自己。自己解自己就是自己学自习,唤醒天道中的潜能。

    柏拉图说:“学习就是回忆。”

    柏拉图的这个观点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生而时习之)相通,都有“学习就是唤醒潜能”的意思。

    我们的生命通过唤醒潜能获得快乐。

    比如婴儿接触母亲的乳房可以唤醒该婴儿重温一遍他父亲当初接触他母亲乳房时的快感。对此,弗洛伊德比我懂得多,读者可以参考弗氏著作。

    我们的生命本身来得太痛苦,如精子在男女做爱时饱受挤压,一出男根又自生自灭,一个精子寻找卵子的过程万分艰辛,其难度要高于推一个残疾人上珠峰。《圣经》与《太平经》同意孔子的说法

    我们的生命本身来得太痛苦,本身是没有快感的。基督教《圣经》上讲人有“原罪”,也包括生命有“原始痛苦”的意思。道教《太平经》讲人在“承负”,意即今人承担前人一切,也包括“今人要替前人受罪”的意思。

    不过这都没关系,原始痛苦也好,前人受罪也好,都已经过去了。父母精血是红的,生下来的却是白婴儿,这就说明了自然之道喜欢清洁,能净化一切。自然之道喜欢轻松,婴儿再痛只要哭一哭就好了。

    于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为生命寻找到快乐,其奥秘就在于唤醒潜能。又正如婴儿只哭一声是不够的,必须较长时间大哭一样,我们唤醒潜能也不能唤一下就了事,你哄它它也哄你,所以要不断地唤,潜能才会醒。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是让我们要不断唤醒潜能,这样才会轻松快乐。

    学习像招魂

    如果把唤醒潜能比作招魂,我们就必须要像屈原在《大招》里讲的,既然在招魂,那么天地四方都要照顾到,这样才有用,父母亲照顾婴儿当然是全身都照顾,而不是只照顾一手一腿。同样地,我们呵护自己的心灵也要全方位的,全天候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时”,不是有时的意思,而是时时。这句话在说:我们要时时学习,时时呼唤潜能,这样才能获得欢乐女神的青睐,得以漫步在芬芳美丽的大森林中。

    眼中莲,是空花。

    心中莲,是莲花。

    意中莲,是无花。——无色无相,无视无闻。

    就这样,你一步一步唤醒潜能,就能看到那朵生命中永恒的莲花。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寻找快乐

    真正的学习不是知识性学习,而是精神性学习,通过唤醒潜能获得生命的愉悦,就像婴儿吃奶。婴儿吃奶是不用学的,天生就会,我们的快乐也是天生就有,只要常学习常唤醒就可以治愈人生的各种痛苦。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他老人家为全人类,特别是为当前人类开出的一副良药,我们完全可以放心服用。婴儿从来不会怀疑母亲的乳汁。老子说:

    “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独异于人”就是人不好学,我偏好学“贵食母”,就是非常看重向母亲要吃的,比喻向大道索取精神食粮。母亲的乳汁是最安全、是营养的婴儿食品。

    人类是婴儿,大道是母亲,圣贤书就是乳汁。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讲出了人类快乐的原因就在于相信自己可以母亲那里(指道)获得乳汁,相信母亲的乳汁可以获得快感,为此婴儿要三吮母乳而得奶,我们要“学而时习之”,必有所获。

    四

    孔子论不必为不知道的事情生气

    打开心胸等于打开一片天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一般不生气,有的事情过了就算了,有的事情不知道就当没发生,主要的是自寻快乐,不是自寻烦恼。古来通达之士之所以活得爽快,就在于放得开。

    “放得开”是不容易的,这必须自己开阔心胸。

    有个病人向老医师倾诉:“医生救救我,我太憋闷。”

    老医生仔细检查,发觉他没有病。

    老医生问:“你为什么憋闷?”

    病人:“我出不了气,呼吸困难。”

    老医生说:“你的嘴巴鼻子呼吸道与肺部都是正常的,怎么会呼吸困难?”

    病人:“我就是呼吸困难。”

    老医生:“你应该自己习惯深呼吸,不要老是鼻子哼哼,嘴巴喘喘。你什么事都没有,关键在于你要自己多呼吸。”

    病人当时就试着深呼吸了几下,觉得真管用。原来就这么简单,这人照医生的话去做,过不久就好了。

    自己开阔心胸后,就有了新天地。我们要用老人养生的方式告诉大家,凡事不生气。

    孔子与老子、与佛家都主张“不生气”

    孔子有个仇人叫桓魑,桓魑老是想杀孔子,孔子不追究,说:“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

    有了这种气度,才足以做人做事。

    做事方面,可以“举其大纲,不拘细目。”

    做人方面,可以“不知而不愠。”

    孔子说的“不知而不愠”,与老子的另一句话原理相同。老子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老子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忧患来自身体,连身体都忘了,还有什么麻烦呢?

    孔子说的“不知而不愠”,也是这个意思。人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知道。假如他不知道,当然也就不会生气了。

    孔子这话要是和尚们听了一定欢喜,因为和尚们使“耳根清静”的法宝就是不闻不问,一切说“不知道”完事。有时间就睡大觉,没时间就睡小觉,反正一天到晚以睡非睡,睁眼看见世界不过是一样一样的东西,闭上眼世界不过是一团阴暗。

    阴暗是可贵的。

    无知太可贵

    考门夫人在《荒漠甘泉》里说:“凡是阴暗就表明正被阳光照

    如果我们把人的无知比作阴暗,那么这种无知是可贵的。只有无知才能烘托智慧,无知可以成全有知。无知加无知等于无所不知

    为什么“无知加无知等于无所不知呢?”

    一、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并且知道你的无知。我知道一切的无知,所以我无所不知。这种无知当然不是从细节上与知识上讲的,而是说我通晓世界万物都处于无知状态。为什么一切都是无知的?因为一切都是被产生的。被产生的就是无知的,因为在产生之前与产生之时生产者与助产者都已向新生儿注入了“忘我剂”,让他忘记以前的世界,这样才能轻松为人。

    二、不知而不愠,也就是无知而不失。因为不知道,所以没拥有,所以不会失去。既然不失去,那么就是全有。全有必全知,全知就是无所不知。

    人免除烦恼的唯一办法就是“不知道”。知道得越多越烦恼,不知道就不烦恼。如果已经知道了怎么办?你要告诉自己:“我知道什么呀?事情远不是那样!”这不是自欺欺人,因为世上的事本来就复杂,一概不知道就无烦恼。

    不曾拥有,所以不会失去

    有人曾问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皱眉,您的心情怎么总是这样好呢?”

    苏恪拉底答道:“我没有那些失去了它就感觉遗憾的东西。”

    如果还觉得不够明白,让我们来聆听另一位希腊智者欧布利德的话。

    欧布利德对人说:“你没有失去的东西还在你那里。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是有角的人。”

    人能失去不曾拥有过的东西吗?当然不能,所以有些事情想失去也无从谈起。

    拥有就会失去

    但是,人注定会失去曾经拥有过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在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所以孔子曾经在一条河流上叹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条河流流到哪里就有生命。流到我们父母那里,父母有了生命。又从我们父母流到我们这里,我们又有了生命。点燃一根火柴,先熄灭点燃的一头,然后慢熳熄灭后面的部分。

    这种规律是不言而喻的,而正是流动造就了世界。

    生老病死,成住坏空,人生一去不返。而正是这种一去不返,把我们带到了让人憧憬的地方。“好日子在后头”,必须要告诉自己好日子在后头。

    老子说“无为”,孔子说“无知”

    我们从老子那里学会了“无为”,现在我们从孔子这里学会了“无知”。

    两个无知的人在一起就会什么都谈得天衣无缝,可见他们一无所知。

    这种无知不是自欺欺人,而是真实的言说。摸到大象耳朵的人说大象是一把扇子,虽然离真实差得太远,但也就为他自己也为别人提供了一个大概的局布轮廓。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目前的“无心说”(指宇宙没有中心),人类摸到的大象越来越大,但这管什么用呢?与其空洞地说“大象大得不得了”,不如具体地说“大象像一把扇子”。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

    “我只知道我的无知。”

    柏拉图则说: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柏拉图在此说的真理就是“无知的真理”。是无知构成了这个世界,是无知造就了这个世界。

    孔子在另一处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是知识,这就是智慧。

    孔子这句话好像是对人们常常“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予以否定,其实别有深意。孔子大约是说:既然知与不知各是各,那么不要去干扰它们,就让知道的更知道,无知的更无知吧。

    少比多更多

    人类大脑潜能到目前只开发了1%不到,那么剩下的那99%在于什么?对此我们是无知的。我们应满足这种无知,否则一旦惊动了这99%,有可能把人变成神,也有可能变成魔。现在关键的问题不是把人变成别的什么,而在于把人做好。做好自己的事,并获取成功与快乐。

    有1%就挺好了,1%大于100%o

    从前有个多情公子,他想去爱世界上的每一个少女,去占有每一个女人。但这个世界有50多亿人,光中国就有13亿人,这13亿人中至少包括3亿正年轻的少女与女人。1.5亿少女你爱得完吗?1.5亿女人你要得完吗?要不完的,所以人应该“止于至善”。

    有的事情不能得到就算了,有的事情不知道也无所谓。当那个多情公子得知自己也不过是另一个女人爱的3亿中国男人中的1个,当然会怅然若失,他的价值因为知道得太多而大打折扣。

    孔子是道家

    庄子上讲“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反而有种积极进取,力图获得更多的儒家精神。而孔子在此处说:“人不知而不愠”,无疑是非常达观的,以道家视之亦无不可。

    孔子是老子的传人,其实他说的与老子没什么两样。老子“无为”,孔子则把“无为”变成“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为不为”,也就是“为无”,做事追求零结果、零效果,不求得失而求均衡,不求胜负而求和谐。这是一种极高境界,已是道本身。“为无”就是无为九义中的一义。

    孔子以不知为乐,以无知为荣,正是他晚年成圣的真实写照。孔子说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逾矩”就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不打破既有规矩。孔子这句话乍看完全前后矛盾,细想原来就是以“无为”为“为”,以“无知”为“知”的另一种说法。

    一方面从心所欲,非常自由;一方面不逾矩,不超越规矩,这就是圣人的境界了。我们做人一定要约束自己的心,才能打开自己的灵。

    “生活在别处”是乱说

    古希腊哲人皮浪说:

    “我不能告诉别人我并不知道的东西。”

    同样地,我们不能生活在别处。生活就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否则就是浪费生命。

    与其生活在别处,不如诗意地栖居在此处。孔子说的君子“不知而不愠”包含一个重要启示:

    我们不要在知识上满足自己,要在精神上满足自己,这样才会快乐,才不会被“以有涯随无涯”的问题困绕。管他涯不涯,如果有条船,我就在水上睡觉。如果是在岸边,我就在石头上睡觉。要做盲人才能认识世界

    两个盲人在一起谈话,你会发现他们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他们什么都知道。你可以说他们讲的全错,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话很有道理,并深入世界本质。在盲人的世界中,他们的认识就是全部。人因为盲而认识世界。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就包含了希望人们做“盲人”的意思。

    我在《朽》一诗中写道:你是荆棘中的百合,爱听荷马史诗的孩子渴望失明我们不从反光的表面认知,而是通过可以真实触摸的部分认知世界。这样,我们摸一下就会快乐一下。眼睛看多了会视疲劳,丧失感觉。手却不会手疲劳,我们越摸越有感觉。

    光明太吵,黑暗中才有大光明。那里有我爱的世界。不是“这里”,也不是任何一处“那里”,而是就在我心里。

    五

    孔子论日常生活是美

    圣人爱生活

    《论语》上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

    “燕居”,闲适地栖居。“申申”,舒坦貌。“天天”,欢乐貌。这话是说,孔子家居清闲,舒坦轻松,一家子很快乐。

    孔子周游列国后回到鲁国,回归家园让他通过日常生活就成为圣人。

    一般人误以为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哈,你们当然错了,这样的人是假圣人,伪君子。

    真正的圣人是貌不出众的,与一般人没什么两样,非常地轻松,非常地放松,哪有什么架子?

    孔子曾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谦虚地说自己不如老农民,不如老园丁,是一个平民化的圣人。他最喜欢的弟子颜回也是平民,师徒二人彼此相得。

    圣人爱生活。

    生活出圣人。

    孔子在家亲自下厨,切葱做鱼羹。热爱生活,才是活人。

    孔子的家是什么样子

    颜回居陋巷,孔子则要好些,毕竟是有名望、做过官的人,当老师后又一直享受学生的贡奉,想来房子不会太小,否则很难“申申如”与“天天如”。当然,孔子当初的房子一定没有现在的孔府那样庞大得像宫殿,应是一个集住宅与学堂为一体的大院子。

    我想像中孔子的家是这样的:

    远远望去,孔子的房子像块大石头方方正正,细看又不是严严实实的,透出了许多亮光,是一片宽敝明亮的树林。

    从远方沿伸到孔子家门口的路上印着许多零乱的车马痕迹与人的脚印——光脚丫的脚印,穿各种鞋的脚印,都有,还有一个个很深的小泥洞,那是乡里的老人家柱着拐棍来与孔子说话留下的。道路两旁长着疏疏落落的野草,孔子让它们自由生长,不准儿子孔鲤去锄它。

    孔子爱松柏

    孔子家门口有两三棵高大的松柏,因为孔子喜欢这种不畏严寒的树木,曾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以松柏自期自励,所以能终身不畏严寒,并且高大如斯。

    在众多树木里面,孔子最爱松柏。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因此我们假想孔子的家门前有两棵很大的松柏。柏树质材比松树更好,但不及松树好看。孔子把松柏相提并论,实际上是同时赞美了两种“后凋”的人:一种像柏树一样坚贞,一种像松树一样舒展身躯,荫福后人。松树比柏树死得快,但造福更多,活得也潇洒。

    孔子兼有松柏的美德,所以人格高大如斯。

    耐住岁寒,才是青松。忍得煎熬,才是大丈夫。冬天过后是春天,苦难之后是幸福。孔子一句老生常谈,使天下人得福。

    孔子是个私塾先生

    孔子的私学是中国私立大学与官办大学的共同发源,最开始也就是私塾。教私塾是最舒服的一种教书生活,因为很自由、很亲切。中国的学校从私塾到书院,再到大学,失去了最宝贵的自由交流。

    一进孔子的门就是一个很宽敞的大坝子,里面是一排一排的长条石桌石凳,孔子在这里给学生讲课。露天学习其乐无穷,同时石制的课桌板凳也不怕雨淋,老夫子此举又节约成本,又受学生欢迎,非常不错。夏天还可以在上面躺着乘凉。当孔鲤还是个婴儿时,孔子就抱着婴儿坐在石桌子上教他学说话。

    孔子经常下厨

    孔子精于美食,是个美食家,又是个大厨师,留下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美食名言。孔子下厨房的次数应该不会少,否则练不出精细的刀功。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孔子当初毅然决定结束周游列国的漫长旅途是因为出门在外没有美食,所以他要回到家里享受鲁国的海鱼大葱以及匏瓜蔬食。在《论语》与《礼记》中有很多处孔子关于美食的精妙论述与美妙譬喻,显然是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孔子院子的左右两边是厢房,也就是学生宿舍。斯文点的学生住在东边,以颜回为首;粗鲁一点的学生住西边,以子路为首。东厢房紧挨着厨房,孔子有时来兴趣了亲自下厨,教学生们老子讲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当然也教他讲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孔子当然爱看书

    前面院子是学堂,后面院子就是孔子起居的地方。孔子的夫人操劳家务带孩子,孔子在里屋看书。如果有学生进来请教,一定会轻轻的,不是怕打扰,孔子看书时谁也打扰不了,而是畏惧孔子威严。

    孔子身材高大,是个标准的山东大汉。大汉现在成老汉了,更加威严。想像一个威风凛凛的老头子坐在你面前看书,当然没人敢随便打扰。后来关羽学孔子,一样的北方大汉,一样的灯下看书,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尊活神。但关羽太威煞,不如孔子有亲和力。孔子看书时不像关羽一样爱摸胡子,读到会心处常常面带微笑,因此弟子们其实是不怕他的。

    孔子的房间很乱,尤其是在他编《诗经》的那一阵子,满桌满地满床满忱都是资料,还到处散放着牛皮绳。牛皮绳是用来系书的,《史记》上说孔子“韦编三绝”,“韦”就是这种牛皮绳。

    一般我们看到的孔子画像与孔子塑像都把孔子搞得很矮,其实那完全错了,孔子是一个高大威猛的山东大汉,或许还不亚于施瓦辛格的身材。

    孔子不仅思想很威严,外表形象也很威严。

    孔子经常静静地看书,披散头发,非常随意。孔子双肩宽大,从背影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正在对书沉思。高大的人安静时更安静,安静的人更显高大。

    静室一灯,万卷一心。

    孔子散步像轻功

    看书累了,孔子当然就会把书扔在一边,管它是《尚书》还是《周易》。不看书干什么呢?对于老夫子来说,首选的消遗方式当然是散步。

    《史记》上讲孔子是个大力士,“力能举北门”,连城门都能举起,可见武功不凡。孔子的弟子子路也是个侠客,后来战死。孔子散步有点像玩气功,走路轻轻的,飘飘欲飞,所以叫“申申如也”。这个“申”就是《庄子》上讲的气功“熊申鸟经”的“申”。“申”就是自由伸展身躯,“熊申鸟经”就是像熊一样大模大样,像鸟儿一样轻盈。

    孔子不像大笨熊,却是一只善飞的海燕。山东挨着大海,经常有海燕飞到孔子家来,孔子经常学习海燕的飞行术,所以练成了一身身轻如燕的轻功。

    一般人以为孔子很庄严,其实孔子在庄严的同时也很飘逸。圣人带仙气,这是必然的。《论语》上说孔子在家里“申申如也,天天如也”。“申申如”是舒坦,“天天如”就是飘逸。

    孔子精于养生之道,散步轻身如飞,我们说他是位散仙野佛也无不可。

    孔子偏爱儿子

    孔子散步有时在院子里碰见儿子孔鲤,就会问他:“学诗乎?”孔鲤如果说“未也”,孔子就会告诉他:“不学诗,无以言。”于是孔鲤退而学诗。

    孔子有时又问儿子:“学礼未?”如果孔鲤说“未也”,孔子就会告诉他:“不学礼,无以立”。于是孔鲤退而学礼。

    孔子就是这样,在散步时也能告诉人很多道理。不错,这是说教,但只要说得对听听又何妨孔鲤后来把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传给了他的儿子子思,子思作《中庸》,将祖父的学问传于世间。子思又收了孟子这个高足,孟子又把孔子的仁义发挥成了一门大丈夫的学问,实在了得。孟子、子思、孔鲤的学问归根结底哪里来?

    就来自于孔子的一次散步。那天也许他兴趣好,也许吃稍饱了些,自然就讲得多些,儿子与弟子们都听入神了。老头子讲累了去’睡觉,留下一大群人如痴如醉地在那里整理上课记录,忙得不亦乐乎。

    孔子严格而亲和的家教代代相传,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有文化的大家族一孔氏。一个家庭一直兴盛了二千五百多年,一直到今天依然兴盛,这在世界上也是个奇迹。我有个朋友孔庆平,是孔子的第七十四代孙。孔庆平学问好,为人好,让人一看就是圣人之后。这是实实在在的影响,孔子能为人类导师数千年,不是偶然。

    孔子爱找人喝酒

    再大的圣人也有烦书烦学问的时候,孔子如果烦了,就在家里喝喝酒。孔子酒量颇大,常与子路对饮,曾说自己“唯滔无量”。有时乡邻来了,孔子就与他们对饮。有时鲁国国君来看他,孔子也是招呼他随便坐下对饮。孔子说自己七十岁时“从心所欲,不逾矩”应该是相当随便。

    孔子支使弟子跑腿

    弟子们常拿好酒好菜来孝敬这老夫子,孔子也常让他们去跑腿,买酱油买盐什么的也都干。“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先生馔”嘛。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将天下苍生都视作圣人之徒,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因此他收的学费不算少,人多嘛,“弟子三干,贤人七十”,还不够他花?又不用上缴国家,夫人应该比苏格拉底的夫人好,不至于时常河东狮吼。

    孔子是个快乐的大富翁

    因此孔子在家里是非常滋润的,名字虽然叫教书匠,其实是个大富翁,我们或许应该恭称一声“孔员外”。

    我们这个孔员外当然是个大善人,凡是有人求他都有求必应,又敢收留江湖流亡之徒,如子路就曾经是个在外面混的人。孔子的做法有点像宋江,又有点像柴进,但孔子从不谋反,因为他已经是“帝王”了,当时的人,谁有他自在?

    孔子修养高深,从大丞相到流亡国外,再回乡当教书匠,最后以富人之身颐养天年,得以善终,是个高人,会享受的人。周游列国很辛苦,所以后来他就安享晚年,补偿自己的人生。

    这样的人出门就是上宾,回家就是贤主,当然家居清闲,非常快乐。

    孔子回到鲁国后就再也没去别的地方,有钱又有闲,专心研究古文化,十分相得,所以家居自在,“申申如也,天天如也。”

    六

    孔子论友谊犒劳人生

    朋友有三爽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还在另一处说:“德不孤,必有邻。”都道出了人生一大境界,那就是与朋友在一起。

    人生有千爽万爽,最爽的一件就是与朋友在一起。具体而言,其爽有三:

    一是自己高兴。见了朋友与其说高兴他,不如说是高兴自己。借朋友而高兴,因朋友而更高兴。

    二是高兴朋友。好朋友如春风,春风一吹柳舞花也舞。作为柳的他,与作为花的我同沐春风,兼有摇摆之姿,滟滟之态。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高兴全世界。好友聚会之时,天地有情,人生有意,全世界都眉花眼笑,让可爱的人更可爱,让可恶的人也不再那么可恶。

    与朋友在一起有如此三爽,孔夫子忍不住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哪是问句,分明是一句赞叹,一句由衷的肺腑之言。孤家寡人、众叛亲离的人为什么死得早,死得快?因为他不爽呀。人一爽命就长,而一个人是不够爽的,为了避免孤独死,我们必须合群,与朋友在一起,选择一种富含亲合力的生活。

    鲁迅明白了要爽靠大家

    鲁迅当年失意,独居北京,孤独得要死,他住的地方我去看过,是个狭窄的小院,小院外面长了两株枣树。鲁迅名著《野草》中的名篇《秋夜》就是写这两棵枣树的,鲁迅写道: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说话与孔子一样,爱讲大白话。那么这话什么意思呢?原来鲁迅从这两株枣树悟出了一个宝贵的人生道理。鲁迅当时孤独得要死,天天看,天天看,有一天忽然看见原来墙外的枣树是两株,而不是一株。

    一株枣树构成生命,两株枣树相映成趣,构成希望。

    鲁迅从这两株枣树身上看到了希望,明白了人要合群,不要自我孤独,于是不久就把老妻老母从老家接来了,又广交朋友,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就是“鲁迅的枣树”给我们的宝贵启迪,其核心要义为:

    人不能自己找孤独,树都要与树在一起,人肯定要过群体生活才爽。

    耶稣与佛陀同意孔子的说法

    耶稣当年因为先知约翰的接引,在旷野大彻大悟,毅然抛弃了原来要学犹太教士苦修终生的做法,重新回到人群中,为人们宣讲上帝的爱心与旨意,很快赢得了一大片信徒。

    也许有人要反驳我,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那一悟,当时就他一个人,这又当作何解释?

    这是因为:

    一、佛陀当时已达到圆满境界,天地万物都是他的朋友。用中国的话说,佛陀当时“天人合一”,怎么能说是一个人呢?

    二、佛陀当时就坐在菩提树下,佛陀的菩提树与鲁迅的枣树一样,都足以让有慧心慧眼的人唤醒慧力,当下就觉悟。

    三、就算佛陀当时在一片没天没地没万物的空无之境中,他还有自己作朋友,他看自己就像看一道门,一扇窗户,里面外面都是世界,足以觉醒来者。

    事实上佛陀觉悟后也像耶稣离开了旷野一样,他离开了菩提树,回到人群中传道。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有幸看到的诸多传世宝典。

    孔子与佛陀、耶稣都是觉悟过的新人类,在孔子看来,生命太简单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觉悟寻找回快乐。

    觉悟从哪里来?觉悟从旷野来,从菩提树下来。

    快乐从哪里来?快乐从人群中来。

    在此,快乐是一个成全觉悟、实现觉悟的过程,因此,没有快乐就没有真正的觉悟。

    她会到来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讲与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印证、互相觉悟,从而大家都快乐。

    孔子在此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另一处还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都在讲快乐并不遥远,它会自动呈现,主动呈现。有的事情看起来好缥缈,其实只要诚心寻求,自然会实现。

    从前有个人喜欢一个女孩子,把她当成古典文学中的女神来顶礼崇拜。他爱她而她不知,仿佛鸿雁飞过秋水而秋水不知,于是不能不感到苦闷与绝望。但他永不放弃,一直去讨好这个女孩子,终于有一天女神翩然来到了他的身边,鸿雁得以嬉戏秋水,两情相悦。

    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你坐在悬崖边上时,看见朋友向你走来。

    自己种的葡萄才甜

    希腊七贤之一的阿那哈斯曾问过一位种葡萄的人,一棵树上有多少果实?那位种葡萄的人答不出来。

    阿那哈斯告诉他说:至少有三种。一种是快乐,一种是痛苦,一种是糊涂。

    更想种出快乐的葡萄,我们就要做快乐的园丁。那位种葡萄的人连自己种的是什么葡萄都不知道,肯定品尝不出葡萄真正的滋味。

    人生好简单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有句传世名言: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钟”就是钟爱,“我辈”就是朋友。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我的情爱我所爱,这正是我们该做的事,正是我们的人生。竹林七贤放浪形骸,孔子温柔敦厚,其人生主旨都一样,都是快乐主义者。

    太简单了,太美了,太好了,原来人生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寻找回快乐。

    寻找回快乐就是寻找回自我,就是寻找回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同样地,到远方去看朋友,不亦乐乎!

    主动一些会更好

    人生总是充满期待,期待落空就会失望,期待实现就会高兴。为了自己实现期待,就不要去等,而要主动去找朋友。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同时也在说:“到远方去看朋友,不亦乐乎。”

    远方并不远,它就在眼前。人生有很多爽事,最爽的一件就是与朋友在一起,因为人天生厌恶孤独,喜欢过群居的生活。而群居并不是生活在一起。而是一种来自远方的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悠然自得的独处也是群居,因为这时我们心中有朋友,以天地万物为至友,以自己为老友,所以独处也不孤独。

    等待使朋友成为朋友。

    等待而不出现使朋友成为回忆。

    有等待有出现使朋友不仅仅是朋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