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讲堂-品读国学中的美德——心中要有一把不偏不倚的尺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人类精神财富。品读国学中的美德,就是要在自己的心间竖起一把不偏不倚的尺子,让我们在做人做事的时候不逾越道德的“防火墙”,做一个处处守规矩的人。另外,品读国学中的美德,还能够让我们领略圣人先哲们留下的文明精华,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不要只想着自己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最早就提倡的一种做人美德,即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做不到。他们整天将这句话挂在嘴上,但是在眼看着自己利益受损时,便马上想着将损失转嫁给别人。可以说,这就是满口道德仁义背后蝇营狗苟的“伪道德”——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很多人的道德水平却随着物质水平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己所不欲必施于人”已经成功地取代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当多的人变得越来越自私,损人利己的事情他们干,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他们也干,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有力武器”。只要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多替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就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深受周围人欢迎的人,最终让我们成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做人原则!

    【国学智慧】

    只有当我们为别人着想的时候,别人才会为我们着想,因为真诚才能够换来真心。倘若,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的安宁和快乐。

    孔融让梨:懂得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别人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世说新语笺疏》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第二十代孙,泰山都尉孔宙的小儿子。孔融七岁时,恰逢祖父六十岁寿辰,宾客满门。一盘酥梨,放在桌子上,母亲让孔融去分。孔融随后按照长幼顺序分,他自己的是最小的。父亲感到很奇怪,问:其他人得到的梨都是大的,你的却是最小的,为什么?孔融从容地回答道: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的道理啊!父亲很高兴。

    孔融七岁,就懂得尊老爱幼,懂得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别人,他的做法一定会让现在的很多成年人感到羞愧。反观现在的我们,可能还真的连七岁的孔融都不如——我们是不是在遇见好东西的时候懂得谦让?

    谦让,是一种可贵的德行,但是很多人却把这视为“傻”,甚至是怯懦。殊不知,谦让才是一个真正干大事的人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七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后来不但成为了老百姓爱戴的父母官,还成为了流芳百世的历史人物。

    所以说,要想成为世所称誉的人,就必须做一个懂得谦让的人——懂得把好东西留给别人的人,都是有大胸怀、大气魄的人,这样的人必然会让世人尊敬。

    【国学智慧】

    从表面上看,谦让会带来牺牲和利益的损失,但是最终结果却是共赢局面。谦让表现出的是胸怀的宽广,但更体现的是对自己的约束,以及对他人的尊重——谦让美就美在克己让人。

    曾子杀猪:谎言只会让明天更灰暗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韩非子》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不过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就是一句简单的玩笑话罢了,你怎么可以当真呢?”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后来,曾子真的把猪杀掉烹食了。

    曾子杀猪,这个典故为很多人敲响了警钟:很多人认为偶尔说点谎话,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实际上,有时候你所不在意的一点儿谎话,却可能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伤害,最后还让自己很不愉快。所以,我们在曾子杀猪这个典故中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做人,就是要讲诚信;谎言,只会让我们的明天更灰暗,而不是更美好。

    从古至今,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一个讲诚信的人都是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养成不撒谎的好习惯。而对于家长们来说,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谎话,那么就应该马上去批评教育,而不是觉得小孩子只是撒了谎,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殊不知,等到小孩习惯撒谎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他今天可能撒小谎,明天就可能撒大谎……

    【国学智慧】

    一般来说,“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外化。所以,诚信是一种内外兼具的修养,体现出了一个人高洁的品性。所以,恪守诚信,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慎言慎行:一举一动都要谨慎

    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

    ——《墨子·非命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那些身处要职、手握重器的权力重臣,他们责任重,因此要克己奉公,谨言慎行。别说不该说的话,不想不该想的事情。要时刻遵纪守法,恪尽职守。如果因为做了不该做的事情,那么会导致行为失范。不假思索、信口胡诌的一句话,更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要知道,为官一着不慎,很可能给自己带来重大的损失,甚至招来祸端。身在政界,时刻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因为责任重于泰山。为官如此,那么为人呢?

    行于世,更应该谨慎思考、周密计划,要做到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这样才可以避免少出一些差错。凡事多做少说,不盲目地行动、不莽撞地说话,才可以避免重大错误的发生。坊间流传这样的说法,如果一个人想要一生成功,只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说该说的话,二是做该做的事。

    在与人交流之时,要慎言。何谓“慎言”?就是说话要谨慎,不要说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我们常用“言多语失”、“祸从口出”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口无遮拦,招致负面的后果。而古人也有“一言不慎身败名裂,一语不慎全军覆没”类似的箴言,来说明慎言的重要意义。

    以史为鉴,所有这些都是告诉我们:言要适时、适性和适度,说话的时候要看周围的场合、时机和对象,务必做到把握分寸,否则宁肯不说。慎言,并非胆小怕事,而是要三思而少说。

    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做到慎行。何谓“慎行”?就是行为要谨慎检点。在“行”之前要考虑好“行”的结果以及所带来的影响。无论何时,谨慎都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做事要自律,切忌一失足成千古恨。

    【国学智慧】

    拆开“慎”这个字,慎是由“心”和“真”组成的。《国语》说:“慎,德之守也。”可见,谨言慎行乃做人的本分。人生其实很简单,谨记“谨言慎行”四个字,对我们的人生乃是百利而无一害。诸葛亮不佩一刃、不披一甲,却能戎马一生,气吞曹吴,这是为什么?大音如希、大智若愚,一个人能够做到谨言慎行,才可以化敌于无形。

    知错能改: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犯错似乎是人生进步的一次测试,如果能够从犯错的过程中有所顿悟,修正自己的言行,那么这次测试就是满分,但是如果在这次测试中毫无悔意,甚至一意孤行,那么这个人就无法进步。甚至在有的时候,犯错还是一件好事,因为在犯错的时候可以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可以发现更多的错误。不能不说,犯错有时也是一种收获。

    人之所以要学习,就是要让自己关注自己的行为,以此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如若错误,就要积极改进。但是现在很多人就算读了很多的书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也还是做不到知错能改,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坚持自己的错误。一边埋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一边却总是犯同样的错误。生活其实很公平,你做什么样的事就会有怎样的回报,如果你总是做错事,总是不愿意改正,那么生活也总是让你备受折磨。很多人面对自己错误的时候就像是有毒瘾一样,他们总是说:“我不是不想改,只是每次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真的控制不住吗?其实不然,不过是轻易地妥协了而已。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说:“改了就是好孩子!”可是轮到自己的时候,就不再愿意这样做,他们甚至觉得自己就这样了,没有必要改变。但是你没办法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最后孩子也会和你一样。

    三国时期的一名大将周处,年轻的时候无恶不作,乡里的人们都很害怕他,甚至觉得他和大蛟、白额虎一样是乡里的三害。刚开始的时候周处甚至不知道自己在乡亲们眼中是这样一个坏蛋,他也不知道自己犯了那么多的错误。直到有一天他把大蛟和白额虎杀死以后发现乡亲们不但没有感激他,甚至更加害怕,因为三害之首还没有消除。

    这个时候周处才知道自己以前做了多少错事。最后他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受到百姓爱戴。

    一个和野兽同名的人都可以改正,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么自己身上的一些小毛病,甚至是犯过的一些小过错都可以改正。人们常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能够悔改,就是最大的财富。对于犯过错的人,应该给予他们机会,但是他们自己必须先克服自己,让自己有改正的意识,而且什么事情都要从自己身上改变,不要总是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而忽视自己身上的问题。

    【国学智慧】

    错误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把错误延续下去。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一辈子不要犯错,甚至恐惧自己会犯错,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会犯错。所以不要严苛地要求自己不犯错,只要能够在错误中改正。在这个不断犯错的过程中磨炼,自然而然就会减少犯错的机会。这是一个不断磨炼的过程,没有捷径,只能靠经验的累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