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智慧-总序 用中国经典教育智慧开创中国教育新篇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五千年中华文明不绝于世,皆赖于教育。自古以来,中国不仅是教育大国,也是教育强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冶中国的教育历朝历代都最受人重视,然而现在中国的教育也最为人们诟病——应试教育使青少年乃至成人失德行为严重。原因何在?主要是几十年来新中国的教育理念一直是借鉴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先是苏联,后是欧美,而中国的教育理念却难觅踪迹。提倡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就是提倡继承、弘扬、应用中华文化。

    英国是以英语影响世界,美国以美元影响世界,中国以文化影响世界。文化是灵魂,文化是精神,中国文化很有特色。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区别,中国文化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立德树人,德才兼备,注重提升人的品德;西方文化以钱为本,以争为贵,以钱树人,名利双收,热衷刺激人的欲望。西方教育是学为主,中国教育以习为主,西方教育重知识,中国教育重智慧。几十年来的教育证明,一味地借鉴学习西方的东西,会水土不服。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反对教育“去中国化冶;同年10月13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古代的治国之道,习近平总书记说:“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冶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也要从中华经典中汲取教育智慧,建构中国经典教育理论体系,用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

    中式教育理论体系是中华经典教育智慧的结晶,是济源教育十六年来的研究成果,以闫合作老师为核心,在各届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下,在众多参与老师的辛勤努力下而建构的中国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式教育是从中华经典汲取的教育理论体系,称中华经典教育学或中国经典教育智慧,也称中国式教育,简称中式教育,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内容。

    中式教育之“中冶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来源,“中冶指中国,来源于中华经典《老子》《论语》《学记》《大学》等;二是指方式,“中冶是适中,适宜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教育中国教师中国学生;三是指效果,“中冶是有效,河南话这方法中不中?中!

    中式教育理论体系包含孔子的教学方法、老子的教育哲学、《学记》的教育理论、诸子的教育思想,是一套指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能够与现今需求高度契合,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教育主要运用孔子教学法,孔子教学法用能提升学生素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成绩,可以有效地解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可以从根本上解放老师、解放学生,教师轻松愉快地教,学生轻松愉快地学,才是真正的幸福教育。

    家庭教育主要运用圣贤教子法,有效解决家庭教育的方向、方式、方法,解决孩子教育的根本问题。

    社会教育主要运用修身养性法,调适身心,增长智慧,使人工作愉快,生活幸福。

    韩愈说:“师也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冶教育的重要功能是传道,授业解惑是传道的载体、手段而不是目的。学校不能只是关注授业解惑即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传道。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冶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很危险,也是很愚蠢的。知识越学越多,而且是学不完的;道是有限的,道是万事万物之根本。教育是传道,这是古人早已说得明明白白的事,但愿向中华经典求教育智慧的中式教育能弥补现代教育“道冶的缺失。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冶习还要做到时习,“当其可之谓时冶。(《学记》)时习就是适宜之习,要适时、适地、适法、适人……只有时习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现在的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差异太大,很多学生并没有达到基础教育的水平,主要原因是“习冶在课堂上做的不够好。课堂学多习少,就无法照顾到大部分中下等的学生。基础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老师一定要保障每个孩子的成长。课堂多习旧知,是保障每个学生圆满完成学业的最佳方法。让所有的学生共同成长,这是基础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把学与习还给课堂,还给学生,不但教育简单,学生学习也轻松。

    能把学与习还给学生、还于课堂,教育就变得简单了。中式教育的孔子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学与习还给学生。中国古代教育最成功之处就是学少而习多,只有几本经典,反复学习而培养出人生之基本能力。

    《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冶任何事物追根溯源,找到本,会发现都是简单的,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复杂。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简单的。大道至简,教育是传道的事业,教育一定应该是简单的。

    教育应该是简单的,教育必须是简单的!否则“学生苦、教师累、校长难、局长烦、社会怨冶的教育现状就没有改变的希望。

    少年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未来,承担着国家兴亡的使命,也承担着每个家庭幸福的使命。创新必需立足于传统,不忘本来,才能面向未来。把中国经典教育智慧引入现代教育,必将开创中国教育的新篇章。

    (李长会,生于1934年,王屋山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原济源市政协主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