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全知道-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兵家是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的孙武、司马穰苴、范蠡,战国时的孙膑、吴起、尉缭、赵武灵王,汉初的张良、韩信等。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三略》等。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 孙武与《孙子兵法》 ■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杰出奠基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兵圣。

    孙武出身于齐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其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他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齐国发生“四姓之乱”后,孙武便南游吴国,隐居姑苏,潜心研究兵法。在吴国,他结识了吴国著名的谋臣伍子胥。

    当时天下纷扰,诸侯争霸。吴国君主阖闾为图霸业,欲攻打楚国,但一直未能找到能胜任的将领。伍子胥便先后7次向吴王推荐孙武,说他“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诚得此人为将,虽天下莫敌,何论楚哉!”

    于是,吴王便召见孙武。孙武呈上所著兵书13篇,吴王看后赞不绝口。为考察孙武的统兵能力,吴王将100多名宫女交给他操练,其中有吴王最宠爱的两名妃子。这便有了“吴宫教战”的故事,阖闾由此“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此后,孙武便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安邦治国,发展军力。

    ■

    吴宫教战

    孙武将宫女编成两队,以吴王的两个宠妃为队长。他把军事训练的一些基本动作教给她们,并告诫她们一定要服从军令。不料,连着两次发令,宫女都不当回事,只顾嬉笑。孙武便下令将两个队长拖下去斩首。吴王一听要斩他的爱妃,急忙来求情,但是孙武说:“您既然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规来管理她们,任何人也不能例外。”然后将两个宠妃斩首了,再也没人敢不听号令。

    公元前506年冬,吴国以孙武、伍子胥为将出兵伐楚。孙武采取“迂回奔袭、出奇制胜”的战法,溯淮河西上,从淮河平原越过大别山,长驱深入楚境千里,直奔汉水,在柏举重创楚军。接着五战五胜,一举攻陷楚国国都郢。

    “柏举之战”后,楚国元气大伤,而吴国的声威则大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吴国不仅成为南方的强国,而且北方的齐、晋等大国也畏惧吴国。对于孙子的历史功绩,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写道:“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孙武不仅有战功卓著的军事实践,而且有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他所著的兵法13篇完整地流传下来,后人将其定名为《孙子兵法》。

    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家圣典,也是世界上久享盛誉的一部军事名著。书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孙子兵法》提出了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孙子兵法》谈兵论战,集“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历代军事家广为援用,《孙子兵法》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孙子兵法》曾被誉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 司马穰苴与《司马法》 ■

    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军事家。他是早先的齐国工正田完的后裔,因任司马之官,故以“司马穰苴”一名传世。

    司马穰苴善于用兵,但他是婢妾所生,地位低下,一直未被重用。后来,晋、燕联合攻打齐国,晏婴便将他推荐给齐景公,司马穰苴才开始登上军事舞台。

    他关心部下,亲自安排部队食宿,亲自慰问有病的士卒。他还将自己的食品拿出来与士卒分享,与大家同甘共苦。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力,就连那些生病的士卒也纷纷要求参加战斗。结果,齐军兵锋所向,锐不可当,晋、燕之军不战自退。司马穰苴率军乘胜猛追,一举收复失地。齐景公遂拜他为大司马,掌管全国军事。

    ■

    军中立威斩监军

    齐景公命司马穰苴率军抵御晋、燕联军,并派宠臣庄贾为监军。庄贾自恃身份,傲慢无比,藐视军规。司马穰苴便毫不留情地处死了他,从而震慑三军,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终于战胜了晋、燕联军,从此威名远播。

    司马穰苴的军事思想,附在由齐威王命大夫整理的兵书《司马法》中,所以该书又称《司马穰苴兵法》。该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军事制度和战争经验,论述了古代的战争准备、战争指导、战场指挥、兵种部署、兵器配备,天时地利的选择、间谍的使用、军人心理以及治军等问题,其核心军事思想有以下三点。

    一、“以战止战”的战争观。对于能够“安人”“爱其民”和制止侵略的战争,《司马法》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书中说:“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去战,虽战可也。”这一观点从战争的目的出发去分析战争,包含着朴素的辩证观点。书中还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意思是说,战争是危险的事情,不得已的时候才能用它讨伐暴虐,挽救危乱,反对仗恃国势强盛而穷兵黩武;和平是暂时的,必须居安思危,加强战备。

    二、“以仁为本”的治军原则。书中要求将帅“见危难勿忘其众”“胜则与众分善”“若使不胜,取过在己”。这样整个军队才能上下同心,团结一致,达到“力同而意和”,实现“凡胜,三军一人胜”。书中还说:“居国和,在军法,刃上察。”平时国内上下安定,战时军中执法公平,人们才会锐意进取,才有把握打赢战争。

    三、“变嫌推疑”的战备思想。该书主张“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即顺应天时,多储备物资,取悦众心,利用地形,重视武器装备。而且,“凡战,有天,有财,有善”,即要打仗,就要掌握自然及人为的变化情况,要有充足的物资,将士要有高昂的斗志。此外,“方虑极物,变嫌推疑,养力索巧,因心之动”,是说要有深远的计谋,发挥物资器材的最大效能,辨明是非以排除国人的疑虑,让百姓养精蓄锐以贡献其智慧,从而使战争符合百姓的心愿。

    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晋唐之间,杜预、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马法》为立说的根据。宋代,《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定为将校的必读书,影响深远。

    ■ 吴起与《吴子兵法》 ■

    吴起,卫国人,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是我国“第一流名将”。他治军严谨,能和士卒同甘共苦;他善于用兵,与孙武合称“孙吴”。

    吴起出身于富有的家庭,学习勤奋,后弃文习武,精通韬略。他曾在鲁国做到将军,又在魏国为西河守,以后又到楚国,辅佐楚悼王变法,悼王死后,他被旧贵族残酷杀害。

    吴起是一代将才,久经沙场,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有一年,齐军进攻鲁国,吴起率军抵抗。面对强敌,他避敌锋芒,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麻痹敌人。然后乘其懈怠,率领精锐之师,一举击溃齐军。

    吴起离鲁到魏后,任魏国将军,创建劲旅“武卒”。期间,他曾两度率师讨秦,一连攻下五座城池,夺回了西河地区。接着,他又乘胜进军,灭中山国。吴起因战功卓著,受命镇守西河。在之后的23年中,他“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增强了魏国的实力。他先后率军与诸侯大战76次,全胜64次,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在楚国担任令尹期间,吴起亦十分重视军队的建设,取得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辉煌战绩。他还推行改革,限制旧贵族的特权,裁减冗员,削减疏远公族的俸禄,用以建设军队。他的变法使楚国日渐国富兵强,但他废除贵族特权,惹起贵族的忌恨,楚悼王一死,贵族们立即反扑,用箭射杀了他。

    吴起所著《吴子兵法》48篇,与《孙子兵法》并称,在战国时“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司马迁曾高度评价吴起的军事业绩,将其与孙武并列,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在汉代,《吴子兵法》成为武将攻修的主要课程,宋代更是被朝廷定为“武经七书”之一,是武科的主要教材。

    ■

    五慎

    五慎,即理、备、果、戒、约。理,就是“治众如治寡”;备,就是“出门如见敌”;果,就是“临敌不怀生”;戒,就是“虽克如始战”;约,就是“法令省而不烦”。

    《吴子兵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军队成分的改变,铁兵器和弩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的出现,引起了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

    一、该书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把政治和军事紧密地结合起来。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就是“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强调上下同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基础。武备,就是“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必须“简募良材,以备不虞”。书中将战争区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质,主张审慎地对待战争,反对穷兵黩武。

    二、兵不在多,强调“以治为胜”。治,就是建设一支“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投之所往,天下莫当”的训练有素的军队。要求重用勇士和志在杀敌立功的人,以之作为军队的骨干,并“加其爵列”“厚其父母妻子”。

    三、对士卒的使用要因人而异,使“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以发挥各自的特长;按照同乡同里编组,同什同伍互相联保,以对部众严加控制;采取“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的教战方法,严格训练。

    四、明法审令,“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将领必须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奖励有功者,勉励无功者,抚恤和慰问牺牲将士的家属,以恩结士心,使其“乐战”“乐死”;要“任贤使能”,选拔文武兼备、刚柔并用、能“率下安众、怖敌决疑”的人为将。

    ■

    四机

    四机,即气机、地机、事机、力机。气机,指要求将帅适时地掌握全军上下士气的盛衰。地机,指利用地形,要求将帅指挥军队作战时,善于利用道路险阻、名山要塞等。事机,指运用谋略,要求将帅善于派遣间谍离间敌人,施放精干的分队骚扰并迷惑敌人,分散其兵力。力机,指提高战斗力,要求将帅指挥军队做到战车坚固,战舰橹桨轻便,士卒熟练阵法,战马驰骋追逐。

    五、料敌用兵,因情击敌。该书针对齐、秦、楚、燕、韩、赵六国的政治、地理、民情、军队、阵势等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作战方针和战法。对齐作战,“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对秦作战,先示之以利,待其士卒失去控制时,再“乘乖猎散,设伏投机”;与楚作战,则“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疲而劳之,勿与争战”;同燕作战,则“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与韩、赵作战时,则“阻阵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

    六、审敌虚实而趋其危。该书指出,有8种情况,不需再卜问吉凶,即可向敌进击;在13种情况下要“急击勿疑”,旨在乘隙蹈暇,不失战机;又列举了不需占卜即可决定不与敌作战的6种情况,要“避之勿疑”;并进一步指出“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它还注重“应变”,提出击强、击众、谷战、水战、围城等具体战法,并最早对养马和骑战做了专门的论述。

    《吴子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孙吴兵法”,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现有日、英、法、俄等译本流传。

    ■ 孙膑与《孙膑兵法》 ■

    孙膑,本名孙伯灵,战国中期齐国人,著名军事家,兵圣孙武的后裔。《史记》中说:“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深得齐国大将田忌的赏识。有一次,田忌跟齐威王赛马,他运用孙膑之策,以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以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以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结果一负二胜赢了齐王。田忌便借此把孙膑推荐给齐王,齐王重用孙膑为军师。

    在军事实践中,孙膑显示出卓越的指挥才能,先后两次指挥齐军大破魏军。

    公元前353年,齐魏争雄。孙膑在桂陵之战中,本着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在这一场有计划的“围点打援”战中,孙膑率领的齐军大胜庞涓率领的魏军。此战成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的经典战例。

    12年后,齐国又在援韩攻魏的马陵之战中,孙膑采用减灶示弱,诱敌深入之计,设伏围歼魏军,迫庞涓自杀,齐军两次大败魏军,致使魏国国势日趋衰落,齐国声威大震,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孙膑也由此名显天下。

    马陵之战后,田忌遭宰相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孙膑辞官归隐,潜心军事理论研究,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著——《孙膑兵法》。

    ■

    孙膑名字的由来

    相传,孙膑曾与庞涓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他谦虚好学,才智过人,军事才能高于庞涓。庞涓嫉贤妒能,自知才干不及孙膑,便在当上魏国将军后,设法将其诱骗至魏国,借故施以膑刑割去其膝盖骨。自此,便有“孙膑”这一称呼。

    现存《孙膑兵法》共16篇,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这部兵书提出了诸多深刻的见解,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在战争观上,该书强调战争服从于政治、依赖于经济;认为“强兵之急”在于富国,只有国富、兵强、民安,才能“战胜而强立”;既反对企图垂衣而治的幻想,又反对穷兵黩武,强调积极备战,“事备而后动”。

    在军队建设上,该书强调治军不仅要信赏明罚、令行禁止,还要对士卒进行政治教育、队列训练、行军训练、阵法训练、战法训练等多方面的系统训练,以全面提高士卒的素质。

    在战争指导上,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道”(即战争规律)制胜的观点,指出:“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很显然,“道”的内容包括天时、地利、民心、士气、敌情、战法、战机等多方面的内容,战争指导者掌握了“道”便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

    在作战指挥上,该书主张“必攻不守”“批亢捣虚”,即攻击敌人要害且薄弱的关节点。这丰富了《孙子兵法》的虚实理论,与吴子“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异曲同工。连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无感慨地说:“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综上所述,《孙膑兵法》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兵书。

    ■ 尉缭与《尉缭子》 ■

    尉缭,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军事家。其一生事迹史载不详,约活动于魏国由安邑迁都于大梁的历史时期。他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命为国尉,因称尉缭。他帮助秦王出谋划策,主张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了六国的部署,从而统一了中国。

    尉缭著有《尉缭子》一书,现存24篇,万余字,内容涉及战争观、治军、用谋、具体战术等方面,论述颇精辟,这些观点在现在看来也很有价值。《尉缭子》的内容比较博杂,“引古谈今,学问博恰”,其军事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尽人事”的“人和”思想。尉缭提倡发挥人的积极作用,他借用黄帝的话加以论证:“先神先鬼,先稽我智。”即先去求神求鬼,不如先考查自己的智能。他还强调说:“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求己”就在于“举贤任能”。

    国之治乱,军之胜负,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书中说:“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善用兵者,“能夺人而不夺于人”,关键在于将帅要能使“众不二志”。所以,尉缭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圣人所贵,人事而已。”这种“尽人事”的思想,是唯物主义和求实精神的结合。

    ■

    将才应具备的十二事

    不轻易改变决定;给人恩惠在于适时;机谋在于适应事物的变化;打仗在于激励士气;进攻在于出敌意外;防守在于隐蔽自己的力量;不犯错误在于掌握处理事情的分寸;不陷入困境在于事先有准备;谨慎在于警惕小事情上犯过失;智慧在于能治理大事;除奸害在于敢斩决坏人;得人心在于谦虚待人。

    二、“兵胜于朝廷”的治军治本思想。书中指出,“战胜于外,备主于内,胜备相应”,即兵战胜于外,是由于内部准备充分。对此,尉缭提出:一要使“国富”,二要使“国治”。这反映出其治军在于治本,本治才有助于兵治的思想。

    关于如何治本,尉缭提出了“农战”的思想。他主张,“使天下非农无以得食,非战无以得爵”;发展生产,使“野充粟多”,才能“安民怀远。外无天下之难,内无暴乱之事”。他认为,“农”是“战”的条件,“民扬臂争出农战,而天下无敌”。努力发展生产使人民不饥困,才能够积极搞好战备,城池也就不会被围困。

    ■

    将才应戒备的十二事

    后悔在于狐疑失机;罪孽在于肆意屠杀;办事不公正在于私心重;不吉祥在于听到自己的过失;挥霍无度在于耗尽民财;不明事理在于受人离间;劳而无功在于轻举妄动;见识浅陋在于脱离贤能的人;惹祸在于贪图财利;招害在于亲近坏人;丧失土地在于没有认真防守;危险在于没有严明的号令。

    三、“权敌审将而后举兵”的“必胜”作战原则。尉缭认为,“权敌”,即摸清敌情,才能因敌而动,从而以实击虚战胜敌人。尉缭认为,“权敌”通常是将帅的事情,因此他认为必须“审将”,即重视将帅的选用。

    关于如何选用将帅,尉缭说:“将受命之日,忘其家,旅军宿野忘其亲,援而鼓忘其身。”身为将帅,在个性修养上,要心胸阔达,不能一激就怒;要品德清廉,不贪钱财;要无私无畏,衷心为国;更要以身作则,与士卒甘苦与共。在指挥意志上,要上不受天的影响,下不受地形的限制,中不受国君的掣肘。

    《尉缭子》一书,在古代就被列为军事学名著,受到历代兵家推崇,与《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等在宋代并称为“武经七书”。

    ■ 范蠡与赵武灵王 ■

    历史上除了孙武、吴起、孙膑、司马穰苴、尉缭等职业军事家外,春秋末期的范蠡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等政治家,也在军事谋略上或军事改革上卓有建树。

    范蠡,楚国宛人,春秋末期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当初,楚国为了联越抗吴,而派范蠡出使越国。由于范蠡很有才能,被越王勾践重用,便留在了越国。

    范蠡极具战略眼光,在勾践以弱胜强灭掉吴国的过程中,范蠡贡献很大。他主张抓住战机,不打无把握之仗;善于吸取敌我双方的历史教训,不让敌人死灰复燃,留有后患;他强调强盛时应戒骄,衰弱时要图治,是一位难得的谋士。

    公元前494年,勾践不听范蠡的劝阻与吴国开战。大败后,他向范蠡请教对策。范蠡提出了暂时屈辱求和的政策,先求和,然后再谋求兴国。

    勾践战败后的第七年,勾践见吴国百姓困苦,想出兵报仇,范蠡认为时机不到。又过了一年,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剑让大臣伍子胥自尽。勾践看到时机已到,而范蠡却说“人事至矣,天未应也”,并让勾践耐心等待。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称霸中原,率领国内3万精兵在黄池大会诸侯,只留下太子友率领1万老弱兵卒驻守国都姑苏。范蠡见攻吴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和勾践一起率领越军分两路进兵直袭姑苏。吴军大败,夫差向越求和,勾践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足以灭吴,便答应了。

    公元前478年,国力强盛的越国再次进攻吴国,并在笠泽歼灭了吴军的主力,围困姑苏达三年之久。后来,夫差退守苏台,几次派使者求和。勾践不忍心杀夫差,想答应求和。范蠡劝阻说:“过去吴国不灭亡越国,因此今天会失败,这个教训刚过去不久。现在君王不当机立断,大概已经忘了退守会稽山一事吧?”后来,范蠡干脆瞒着勾践直接率兵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

    “商圣”范蠡

    灭吴之后,越王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范蠡认为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但不可以共处乐,毅然泛舟五湖,后改姓经商。他曾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古人有“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的说法,但范蠡可谓既富且仁,不愧为“商圣”。

    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他在军事改革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一度使赵国成为军事强国,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此时适逢战国中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进行剧烈的兼并战争之际。当时赵国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与其他诸侯国相比仍属弱国,因而屡次败于秦、齐等强国的兵马之下。另外,赵国北方、东方的边界又与胡人部族相邻。胡人身着短衣、长裤、腰束皮带,脚蹬皮靴,善于骑马射箭,且行动灵活,进退神速,对赵国边境地区造成巨大的危害。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赵武灵王这位有着远大抱负的君主深深感到,要使赵国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不被其他强国所吞并,并日益强盛起来,就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改革旧制。他决心从军事方面入手,对传统的服装以及笨重的盔甲进行改革。

    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开始向胡人学习,实行“胡服骑射”,即改穿胡人式的服装,采用骑兵作战的方式。他力排干扰,率先易服,并召集了大批骑射之士,经过严格的训练后,以之取代了传统的车兵,使其成为了赵军主力。

    改革之后,赵国很快改变了原来被动挨打的局面,国力也逐渐强盛起来。此后,赵国不但打败了过去时常骚扰其边界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方开拓了上千里的疆域。到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时,赵国已跃为“七雄”中的强国之一了。

    另外,赵武灵王的改革,在服装上成了汉民族服装款式的一部分,并被长期沿用了下来。骑兵也很快得到了发展,成为后来封建国家军队中的一个重要兵种。这是赵武灵王对我国古代军事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

    ■ 《六韬》与《三略》 ■

    古代兵家圣典,除《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已知作者的之外,《六韬》《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尚不知道确切作者的兵书也有着极大的不可忽视的军事价值。

    《六韬》,即《太公兵法》,成于战国时代,托名姜子牙所著,真实作者未知。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各为一卷,共61篇,近2万字。该书兼采前世兵家之长,军事思想甚丰。

    在战略方面,《六韬》继承了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认为“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书中强调,为取得“全胜”,必须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为后盾,提出要大力发展“三宝”即“大农”“大工”“大商”。这样才能在战争到来时立于不败之地。

    该书注重政治上胜敌,强调要争取人心,取得举国上下乃至友军的支持,认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

    书中指出,唯有道者才可君临天下,施政要“爱民”,要轻徭薄赋,不与民争利,以使“万民富乐面无饥寒之色”;用兵是为了“除民之害”,战胜而使“百姓欢悦”;“上贤下不肖”是治国要道,提出“赏罚必信”“杀贵大,赏贵小”。

    在作战方面,《六韬》指出,不同的作战形式有不同的作战原则,对不同的战争、不同的敌人、不同的地形,要采取不同的战法。书中提出,将领要“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要“行无穷之变,图不测之利”,打机动灵活的运动战。书中还具体论述了车、步、骑等战法的作用及如何实现协同作战。

    在军队建设上,《六韬》极为重视将帅的选拔,认为“社稷安危,一在将军”,要求将帅不仅要谙熟战略战术,知进攻退守、出奇制胜的谋略,还要具备勇、智、仁、信、忠等德行,以及“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的风范。在训练上,该书主张从单兵训练开始,一人教成十人,十人教成百人,乃至百而千,千而万,万而合成三军之众,进行大操练、大演习。

    该书重视部队编制和装备,详细记述了当时军队指挥机构的情况和参谋人员的称谓、职责,记述了古代武器装备的形制和战斗性能,以及军中秘密通信的方式方法,认为“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它对于作为后备兵员的农民,则要求通过农事活动进行训练,培养战斗意志,以寓兵于农。

    《六韬》是先秦军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史记》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时期,《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现在,《六韬》已被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

    “六韬”所指

    今本《六韬》共分6卷。文韬——论治国用人的韬略;武韬——讲用兵的韬略;龙韬——论军事组织;虎韬——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豹韬——论战术;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

    《三略》,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成书于西汉末年,传为黄石公所著,其真实作者已难考证。该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以论述政治战略为主,兼及军事战略。《三略》全书分上略、中略、下略3卷,共4000多字。

    “上略”提出“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强调以礼赏来招纳贤士,也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为王者提出了具体的战略策略,可以说是王者书。

    “中略”主张“差德行,审权变”,主张在用人上要“权变”,根据个人不同的特点而加以利用,虽然王者以德治人,但利用人时完全可以不考虑这一点,只要其能为我所用就可以了。本篇提出了“谲奇”和“阴谋”这些用人的策略。

    “下略”强调为王者治理国家要尊于道,道与德二者相辅相成,只有这两者得到很好的统一,那国家的安危就可预知,只有道与德行于天下,那高人贤士就会自动现身,只要贤士都能归附,则王者就无敌天下。

    《三略》自问世以来,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北宋时期更是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古人称赞它说:“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记录了唐朝名将李靖的军事思想,体裁是传统的问答式。该书发展了《孙子兵法》中的奇正、攻守、虚实、主客等战略、战术思想,着重探讨了争取战争主动权的问题,并探讨了军制、布阵、兵学源流等一系列问题。

    该书善于将抽象的军事理论具体化,如书中引用西晋马隆讨伐凉州树机能使用八阵图、偏箱车的战例,得出了“正兵古人所重”的结论。

    该书还十分重视部队的军事教育与管理。强调将帅要深晓兵法,“教得其道,则士为乐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提出训练要由少及多、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还要根据部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

    北宋时期,该书被收入“武经七书”中,作为武学科举的教材。南宋戴少望《将鉴论断》称其:“兴废得失,事宜情实,兵家术法,灿然毕举,皆可垂范将来。”

    ■ 文武双全的韩信 ■

    韩信,秦末汉初淮阴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他少时孤苦,却勤奋读书,熟谙兵法,胸怀大志。在楚汉争霸中,他叱咤风云、纵横捭阖,谱就了辉煌的篇章,其博大精深的军事谋略和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瑰宝。

    汉朝建立后,韩信承担起整理、校定、总结先秦兵学之历史重任,综合融汇、总揽贯通先秦兵学之大成,使汉以前的兵书得以以较完整的面貌存之于世,为两汉兵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志在鹊起豹变

    文学宗师苏轼曾到淮水岸边的淮阴城下,寻访韩信在故乡的遗迹。他驻足淮阴侯庙前,文思如泉涌,挥笔写下了散文名篇《淮阴侯庙记》。其中,“当嬴氏刑惨网密,毒流海内,销锋镝,诛豪俊,将军乃辱身污节,避世用晦,志在鹊起豹变”一句,是苏轼对韩信的感言。

    在青少年时期,韩信就在淮水岸边认真钻研各种用兵的谋略与方法,期待有朝一日能匡扶天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韩信)寄食受辱时,揣摩已久,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皆本于平日学问。”通过学习,韩信积累了深厚的军事功底,为后来领兵征战、整理兵书、著作兵法等,提供了学识储备和智力支持。

    韩信对兵学有全面的把握和创造性的运用。北宋王安石说:“信但用孙武一二言,即能成功名。”秦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刘邦正是在韩信的帮助下,才得以破秦灭楚,一统海内。刘邦曾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精通《孙子兵法》,他的“汉中对”即是对孙子“知彼知己”“知势”“造势”“任势”思想的高明运用。他对当时雄霸天下的项羽和力量相对弱小的刘邦,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任用贤将、论功行赏、救济百姓、收天下人心的措施和取三秦、东向与项羽争天下的战略目标。

    韩信极富传奇色彩,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他总能示形用权,临敌制变,以最恰当的战略战术去战胜对手。他善于审时度势,每战之前都进行严密的侦察,做到对敌情、己情,以及天时、地利之情了如指掌,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周密部署,战则有章有法,处处主动。楚汉战争中,他先后在陈仓之战、安邑之战、井陉之战、破齐之战、潍水之战和垓下之战等一系列重要的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韩信善于出奇制胜,在平定三秦时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灭魏时的陈船蒲坂、暗渡夏阳;灭赵时的背水布阵、奇袭敌营;灭齐时的因机立胜、出其不意;潍水之战时的沉沙断流、半渡而击等,所有的这些战法,无不因时、因地、因敌而异,处处显示韩信忠勇奋发,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和先计后战、虑事周密、用兵严谨的军事权谋家本色。

    韩信践行了《司马法》“仁、义、礼、让”的精神,其军队都是“仁义之师”。每到一地,韩信都会尽力使百姓远离战乱,安居乐业。百姓感其恩德,纷纷为其建庙立祠,至今享祭不绝。在韩信当年生活、战斗过的许多地方,人们还在他身上附会了很多美好的传说。

    ■

    韩信读了哪些兵书

    韩信有着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百战百胜的用兵谋略,因此很多人都想知道,他究竟读了哪些兵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说:“韩信所学,穰苴、孙武是也。”这本书是“武经七书”之一,历来被兵家奉为经典著作,其观点是可信的。

    韩信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炉火纯青的指挥艺术,给中国军事思想的宝库增添了新的瑰宝。《汉书·艺文志》将他列入“兵权谋家”,称他“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宋代陈亮赞道:“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明代茅坤则说:“予览古今兵家者流,当以韩信为最。”《百战奇略》将其“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和“沉沙决水,半渡而击”等列为“远战”和“水战”的法则,他的“暗度陈仓”则被列为“三十六计”之一。

    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被刘邦削夺了兵权,徙封为楚王。不到一年,他又被刘邦以意图谋反的罪名,用陈平“伪游云梦”之谋逮捕。随后,他被贬为淮阴侯,并被软禁起来。从此,序次兵法、著作兵书成为他的主要工作。

    韩信文武双全,上马称将军,下帷即学者。据《汉书·高帝纪》记载,韩信与张良“序次兵法,凡一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实际上,张良在汉王朝建立后便退隐山林,不问政事,因此序次兵法实际由韩信主持。

    序次兵法倾注了韩信的大量心血。他广采博收古今兵学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严选精取,收良剔莠。他还将《司马法》对兵家的分类思想应用于序次兵法,建立起了完备统一的科学分类体系,将兵家及古典兵学进行筛选和分类。

    此后,杨朴、任宏、刘向、刘歆等人“捃摭”“校理”兵书,始终未脱韩信的初始规制。从韩信到刘歆,众多学者通过整理兵书,将兵家分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种,这种四分法被后世奉为圭臬。

    此外,韩信还开启著录《孙子兵法》的先河,是我国历史上著录《孙子兵法》的第一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他还写有《韩信》兵法三章,将自己对前代兵学的学习、对前人战例的研究、对亲身经历的战争实践的感悟等,熔为一炉,其所著当是集大成之作。可惜后来“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未得流传。

    韩信综合融汇、总揽贯通先秦兵学之大成,使汉以前的兵书得以以较完整的面貌流传于世,为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为后世历代军事斗争提供了切实的借鉴。他在保存和发扬我国古代军事遗产的精华方面厥功甚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