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全知道-佛教——了脱生死的不二法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佛教是“三教”中唯一的外来宗教,它源自古印度,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土。近两千年来,它在华夏文明的土壤中扎根生长,与儒家、道家思想等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少成语,如“惟我独尊”“在劫难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就源于佛教的传说、教义。

    ■ 佛教的创立与向中国的传播 ■

    乔达摩·悉达多于公元前7世纪在印度创立佛教,被尊为释迦牟尼佛。此后数百年间,佛教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汉明帝时白马驮经,带来了佛教的春风;南北朝时,达摩将印度佛教禅宗一派的思想引入中土佛教,开创了中土禅宗;而大唐玄奘法师留学北印度,求回了大乘佛法。此后,佛教在中国兴衰交替,但从未被忽视。

    ⊙三转法轮——释迦牟尼创佛教

    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的创始人,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教徒的渲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被神化为“佛法无边”的神,被称为释迦牟尼佛。

    公元前632年5月的圆月日,南亚地区恒河中游的迦毗罗卫国降生了一位王子,他的父亲净饭王给他取名为悉达多。他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

    ■

    佛祖降生

    传说释迦牟尼是乘着口含白莲花的六牙白象,降入母胎的,而且他一落地,便脚踏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声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当时天上飘落满天花雨,九条龙吐出温泉水为太子淋浴。

    悉达多十几岁时与邻国的公主结婚,在深宫大院里过着奢侈的生活。有一次,他看到了一个老人、一个残废者、一个乞讨者、一个死人,深受触动。便希望能够通过证道,帮助世人从年老、疾病、贫困和死亡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于是,他在20多岁时,放弃奢华的生活,告别了妻儿,踏上了追求真理的道路。在阿纳玛河边,他剃掉头发,披上袈裟,开始苦修,但直到他枯瘦如柴,却仍没有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他离开苦行林,在河边洗净身上的污垢,到一棵大树下,面向东方盘腿坐地冥想。

    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他终于克服了身心内外的一切魔障,真正领悟到了宇宙的终极真理,掌握了解脱众生轮回之苦的方法,从此得道成佛,这一天是公元前588年5月的月圆日。佛教也自此诞生。

    他在菩提树下觉悟到的真理是什么?那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佛,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

    ■

    三转法轮

    得道之后,释迦牟尼“三转法轮”,从三种不同角度向曾经随他一起出家的阿难等五人宣讲“四圣谛”的佛法,并强调“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反对极端苦行和任情纵欲。阿难等人便成为第一批佛教信徒和佛家僧侣,号“五比丘”。

    成佛之后的悉达多被称为佛陀,意为“觉悟了的人”,又被尊称为世尊、如来、释迦牟尼等,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出身的圣者”。后人们把那棵树称为菩提树或佛树,就是智慧之树的意思。

    之后,他说佛法45年。到公元前543年5月的月圆日,佛陀80岁的时候,他感到自己即将入灭,于是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之间躺下,头朝北方,右侧横卧,双足上下重叠,安详地圆寂。以后,佛教的教历便以佛陀涅槃时计算。

    ■

    佛陀的日常生活

    黎明起床,坐禅静思。中午托钵外出乞食,午饭后到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时分为弟子宣法,或者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直到晚上。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佛陀都在漫游和布道,只在雨季的三个月中停止旅行,称为“伐沙”(坐夏)。

    二三百年后,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并由此向东进入缅甸,再经由缅甸传到东南亚;向北则进入西藏,继而向西进入阿富汗及中亚地区,向东传入中土。此后,佛教又快速传入日本和朝鲜,其教众与日俱增,最终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壮大,佛教的开创者——释迦牟尼佛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人们又将佛教称为“释教”。

    ⊙白马驮经——佛教东传的开始

    相传,在汉代明帝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一天夜里,汉明帝在夜间梦中,忽然梦见一个金身神人,头顶上现有白色的光圈,飞行于皇宫殿庭,令人心悦。

    第二天,他将这个奇怪的梦告诉了朝臣,问是吉是凶。大臣傅毅对明帝说,西方有个天竺国,那里有位名为“佛”的神人,皇上可能是梦见佛了。于是,汉明帝便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西域天竺,去摹写佛的遗像。蔡郎中等一行人作为使者,去往天竺。

    他们过天山、越葱岭,在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内)正好遇上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于是便邀请他们到中土去,两位高僧欣然答应。于是他们用一匹白马,驮着一些经书和释迦牟尼的立像回到了京城洛阳。中国自此便有了佛教和跪拜的仪规。

    第二年,汉明帝下令于洛阳城雍门外,兴建一座寺院,按天竺式样为摩腾、法兰建精舍居住。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建造的第一座古刹禅院。“寺”的本义是官署,因摩腾、竺法兰初来时住在官署,又是外宾,为示礼待,就仍称新居为寺;此后中国的佛教建筑,就相沿称为寺了。

    ■

    关于佛教传入的另一说法

    “白马驮经”通常被认为是佛教传入中土的标志,但据考证,东汉初年已有人信奉佛教。如《后汉书》就记载,楚王刘英“喜黄老,学为浮图,斋戒祭祀”。人们显然是将佛与黄老方术等同视之,而佛教初入中土时也确曾依附过黄老方术。

    汉明帝还下令,请画工绘制佛的图像,并安放在清凉台和显节陵上,还将白马驮回的佛经收藏于兰台石室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便在寺内翻译经书,自此,佛法东传,佛光开始普照中华。后来,二位高僧均在寺内圆寂。

    因当时是用一匹白马把佛经驮回洛阳的,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便把这座寺院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便逐渐成为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并吸引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地的众多僧人,纷纷前来拜佛求法。北魏时,有三千多西域僧人,前来洛阳进行佛学交流。

    白马驮经,使佛教文化在中土广为传播,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思想文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千百年来,白马寺一直被东亚文化区域奉之为“释源”“祖庭”。数千年来,香火一直绵延不绝。

    ⊙一苇渡江——达摩游中土弘法

    菩提达摩,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拜印度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为师,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

    有一天,达摩向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中国)。不过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后来,为弘扬佛法,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驾起一叶扁舟,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当时南方梁朝的皇帝梁武帝萧衍非常崇信佛教,听说达摩来到,立即派使臣把他接到都城,热情地款待他。可是在席间,梁武帝与达摩谈论佛理时,总是话不投机。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便离开南朝都城,准备北上。

    ■

    电影《达摩祖师》

    在经历了兄弟间的王位之争后,达摩看破名利,决心潜心修行。师父般若多罗命他盖屋自修,以表诚心。他盖了又坏,坏了又盖,终于悟到佛在心中……67年后,他远赴中国弘法,一苇渡江,面壁十年,在少林寺开创中土禅宗一派。

    当时高僧神光正在雨花台讲经说法,围观听讲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达摩路过雨花台时,也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时而点点头,时而又摇摇头。

    神光认为他对自己不敬,很不高兴。达摩走后,有人告诉神光,刚才那人就是高僧菩提达摩。神光听了,急忙去追。达摩在前,神光在后,一直追到长江边。

    宽广的江面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只有岸边不远处坐着一位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达摩于是就走上前去,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好吗?”

    老人随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来到江边,把芦苇放在江面上,然后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这时神光追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不禁望江兴叹。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527),他来到了嵩山少林寺,看到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环境清幽,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就把少林寺作为他传教的落脚点,开始广集僧徒,弘扬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土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土禅宗的祖庭。

    ■

    只履西归

    达摩圆寂后两年,北魏使臣宋云自西域返回中土。他行至葱岭时,看见达摩僧衣飘飘,手提一只鞋子赤脚西来,忙上前问道:“大师到哪里去?”达摩道:“去往西天。”事后,宋云才知达摩已死。人们打开达摩的棺木,里面只有一只鞋子。

    ⊙西天取经——玄奘留学北印度

    在佛教传入中土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就是唐僧玄奘。玄奘是唐都长安大慈恩寺的僧人,他少年出家,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来,他发现前人翻译过来的佛经有很多错误,就决定亲自到天竺求取真经。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玄奘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取经的征程。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他逃过重重边防关卡,跟随一名胡人偷渡玉门关。

    此后,他历经五天四夜滴水不进、艰难地通过了800里大沙漠,取道伊吾,年底到达高昌,后又沿天山南麓继续西行,经阿耆尼国、屈支国、跋禄迦国,翻越凌山,沿大清池西行,来到素叶城。

    一天,走得筋疲力尽的玄奘正要拿起水袋喝水,哪知一不小心,整皮袋的水都泼翻了。他想返回去取水,可又马上告诫自己:不到达目的地,决不退后一步。

    ■

    玄奘西行路线(当今地名)

    西安→天水→兰州→武威→玉门关→哈密→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天山穆苏尔岭→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托克马克西南→乌兹别克斯坦→兹嘎拉山口→阿富汗北境→兴都库什山→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玄奘继续前进,经昭武九姓中的石国、康国、米国、曹国、何国、安国、史国,翻越中亚史上著名的铁门,到达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又南行,经大雪山,来到今阿富汗贝格拉姆,东行至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进入了天竺(今印度)。

    随后,他在天竺古寺那烂陀寺,跟随高僧戒贤法师修习佛法,并且声名鹊起。

    后来,北印度伟大的帝王、诗人兼戏剧家戒日王,在国都曲女城为玄奘举行无遮大会,由他宣讲大乘佛教教义。与会的有20多位王公和5000多名大小乘佛教高僧,却无一人能驳倒玄奘,他因而获得了“大乘天”的尊号。会后,戒日王请他骑象巡游天下,宣讲佛法,一时间在印度掀起了“中国热”。

    贞观十七年(643)春,玄奘携带657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线回国,两年后回到首都长安。玄奘此行,行程5万里,历时18年。

    ■

    玄奘带入中土的佛经

    主要有《涅般经》《菩萨经》《虚空藏经》《决定经》《华严经》《大般若经》《未曾有经》《维摩经》《金刚经》《五龙经》《摩竭经》《法华经》《瑜伽经》《西天论经》《佛国杂经》《大智度经》《大孔雀经》《维识论经》等。

    玄奘百折不挠求取真经的事迹轰动了长安,唐太宗对他的壮举十分赞赏,在洛阳行宫接见了他。从此玄奘定居洛阳,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的佛经。他还和弟子一起,将西域多国的地理、风俗等记载下来,编成《大唐西域记》。后来,明朝的吴承恩根据玄奘取经的事迹和有关民间传说,写成了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盛衰无常——中国佛教的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两千余年,期间经历了输入、传播、兴盛、时盛和时衰的过程。从魏晋到隋唐、宋元至明清,随着广泛传播,由承袭外来佛教,逐步形成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佛教。

    这种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渗透到了中国各民族人们的思想意识、民族关系、文化艺术以及生活习惯、风俗传统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从我国现存的大量佛教经典和史籍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一般说来,在东晋以前,佛教的传播只是在皇族和上层贵族中有影响,这属于输入阶段,也称依附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被视为方术的一种,其活动主要是对佛经的翻译。

    直到三国时期,佛教才有了较完整的汉地戒律、仪规,出现了汉地出家僧人。东晋时,佛经的翻译量日增,出现了依附、融合于玄学的特点,还未定型独立。

    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广泛传播的时期。这一时期,佛教开始出现了独立发展的趋势,并有了不同的宗派,如北方有地论宗和楞伽宗等,南方有涅盘宗、成实宗、三论宗等,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超越前代的佛教文献和佛教学者。

    ■

    中国人对佛教的态度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崇尚儒学、儒教,使得佛教始终没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处在一个求生存、求发展的状态下。中国人对佛教的态度是,信则有,不信则无;需则求,不需则不求;有病才求,无病则不求。

    隋唐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在文学艺术、寺塔建筑、石窟造像等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这一时期,皇室对佛教宽容、保护,民间也对佛教既信且行,编经、写经、刻经盛行。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佛教宗派,就诞生在这一时期。朝鲜半岛各国和日本,都派了许多僧人来华学习佛法。

    不过,唐朝后期出现了大规模灭佛的事件,唐武宗下令拆毁寺院,迫使僧尼还俗,熔化佛像,焚毁经书,没收田地寺产,使佛教受到沉重的打击。许多宗派从此一蹶不振,不过,较简便易行的禅宗、净土宗大为兴盛。

    从宋朝开始,理学作为正统的官方思想,不仅蒙上了一层佛教的色彩,而且还进一步吸收了佛、道二教的思想和宗教教义,从而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清末。

    晚清、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定,战争连绵不断,佛教衰落至极,戒律废弛,迷信盛行。虽有一批有识居士、僧人发心整顿佛教,重振宗风,如郑学川、杨文会等在南京创办刻经处,太虚等一批高僧大德积极整理僧侣制度,提倡僧侣教育,关心国事,支持民族救亡运动等,但总体上,佛教仍是走下坡路的。

    佛教传入中土是从南北朝开始的,在中国佛教进入了兴盛阶段,宣扬佛教的各种艺术形式,如塑像、画像、音律、雕刻、寺院建筑等,并得到了极大发展。

    ■ 佛教的教义、理念、戒律与礼仪 ■

    理解了四圣谛与五蕴皆空,明白了四法印与六道轮回,就大概懂得了佛教的教义。了解了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大概就能明白佛教设置的戒律的意义。明了了知恩报恩与转迷成悟,也就可以理解佛教的人生观念。不懂合十、问讯、礼拜,就难窥佛教礼仪的堂奥。

    ⊙教义——四圣谛与五蕴皆空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它们是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冥想,悟得的四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佛教最早、最基本的理论,也是解脱之道。

    苦,即人生存在的本质就是苦。它包括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以及生命中永远无法满足的企望、追求,必然遭受的挫折,还有关于生存的焦虑。佛家将苦总结为八大类,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等。

    集,即“苦”的根源。佛教认为,人生之所以充满痛苦,正因是“业”,即一个人过去或前世所想所为的积存;助因是“惑”,即各种烦恼的情绪。业又分为身、口、意三种;惑则有贪、嗔、痴、慢、疑、见六种。“业”和“惑”的结果,就是“苦”。

    ■

    何业为重

    阿难陀问:“身、口、意三业,何者为重?”世尊道:“意业为首,次口业,再次为身业。”只有意业清净,才能使身、口的举动言说端正,以利修习智德,培养健全的人格。只有抑制恶行、净化内心,才能建立人间净土、实现佛教理想。

    灭。想要从世间诸苦中解脱出来,就要使烦恼永尽,就要断绝一切爱欲。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清净超脱的境界——涅槃。涅槃,又名寂灭,是一种熄灭了一切烦恼,超越时空、生死的境界。《杂阿含经》中说:“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道,揭示了断灭业、惑,走向涅槃的方法。早期佛教有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它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了佛教徒的日常思想行为,其中“正见”最重要,意为正确的见解,也就是笃信佛陀传授的教义。后来,八正道又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

    戒、定、慧

    戒,约束佛教徒的日常生活纪律,后发展为极其繁多复杂的佛教戒律。定,又称“禅定”,即摒除一切俗世杂念,集中精神冥想,从而逐渐领悟佛法。慧,即经过长期的修行,终于领悟佛法,达到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

    佛陀认为,有情众生是由“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类现象组成的。

    色,就是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感受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

    受,就是身体的五根接触五境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受蕴”有三类,即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

    想,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例如与顺境接触所感到的欢欣快乐,或者与逆境接触所感到的悲苦,并且形成语言概念。

    行,产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着产生的贪欲、嗔恶等心理活动,它特指思想中决定和支配人的行为的因素,如目的、筹划、决断、意志等。

    识,指一切认识活动赖以发生的精神主体。早期佛教分“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佛教认为,人的善恶行为,并非记在生死簿中,而是随时积储在各自的识蕴之中,再根据善恶的轻重类别,感受不同的生死果报。

    既然人只是“五蕴”的聚合,而这“五蕴”都是空而不实的,而且在不断地生灭变化,也就是“五蕴皆空”了。这样,一切的爱欲和执著就没有了根据。

    ⊙理念——四法印与六道轮回

    四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它们是四项印证佛教学说的标准,若合乎这四项标准就是真正的教法,反之则不是真正的教法。

    众生有生就有死,器物有成就有坏,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迁流不息的转变、生灭不停,这便是诸行无常。诸行无常,意在引导众生领悟“空”的意义,达至不生不灭的境界,以离苦得乐。

    ■

    无常苦空

    无常,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有生必有灭,没有恒常的存在。人生虽然有短暂的快乐,但终会不由自主地坏灭和离散。如果人类惑于贪、嗔、痴,忙于追求五欲,便会形成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佛教认为,要想减少痛苦,只有证悟“缘起性空”,去除“人、法”二执,用无我的精神,向善的方面努力,去建立人间的净土。

    诸法无我,其中所谓诸法,是指宇宙、人生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相互依存的。离开了因缘和合,其性则空,这就是“诸法无我”。要做到“无我”,就要破除离开固执的成见,佛教称之为“我见”。

    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分别从“空”和“缘”两个角度阐述了佛性的真谛,是佛教宗教理念的核心所在。领悟这两个理念,对于佛教修行至关重要。

    ■

    破除我见

    我见,包括人我见、法我见。凡“有情”产生的“执见”,如我、人、众生、寿者等,属于“人我见”,又称我执;凡“法”产生的“执见”,如执、蕴、处、界等,属于“法我见”,又称法执。人、法二执,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缘散则离。

    有漏皆苦,人们不明白世间和人生是“无常”“无我”的道理,产生贪欲、仇恨、愚昧偏见等烦恼心情,能使人丧失理性,就叫“漏”“毒”,在生死轮回中无法脱离烦恼的生命都是极痛苦的。

    涅槃寂静,是佛教的理想境界。涅槃,意指烦恼之火已经熄灭,贪欲、嗔恚、愚痴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烦恼都灭尽,也就是达到完全解脱的自在境界。

    ■

    缘起性空

    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一切事物与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都受因果规律支配。凡存在的就是缘起,既是缘起其性就为“空”——没有独立自性。世间没有非缘起之物,也就没有非性空之物。所以,《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另外,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会在六道中循环往复,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所谓六道,指的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一、天道。转生在天界者称为“天人”,生活美满,寿数也长,无忧无虑,终生充满幸福欢乐。可是,当他们气数将尽,最终衰竭坠落之时,也是很痛苦的。

    二、人道。人,即常人,有形体,有智慧,但一生都处于生老病死的苦海中。

    三、阿修罗道。与天道的天人有相仿的寿数和地位,然而地位稍次于天道。阿修罗们不服气天道,往往与天人争斗不止,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四、畜生道,指猪牛羊等家畜及野兽之类的低等动物。投生于此道者,智力低下,生命短暂,互相残杀,弱肉强食,受人奴役,任人宰割买卖。

    五、饿鬼道。道中饿鬼肚大颈细,口中喷火,终身受饥渴折磨。他们常看见清泉,赶至泉边时,水又变为火。传说太过吝啬、贪婪成性的人死后会堕入此道。

    六、地狱道。地狱里有上刀山、下火海、割舌、挖眼等酷刑,分不同罪孽,受不同的惩罚。传说前世作恶多端的人会被打入地狱。

    上述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则为“三恶道”。佛教认为,众生的善恶行为都会得到报应,修善的随福业而上升,作恶的随恶业而堕落,生生死死,在六道中轮回流转。只有修持佛法,才能跳出六道轮回。

    ⊙戒律——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

    一个佛教徒首先要皈依佛、法、僧三宝,然后是持戒修行。佛教的戒律,按不同标准可分为大乘戒律、小乘戒律;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居土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

    五戒,又称在家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律,所有佛教徒都要受持,具体如下。

    一、不杀生。不杀害人、鸟、鱼、虫等一切生物,甚至连起杀意都不行。不过,对在家的信徒而言,不亲自杀生,只买已经被屠宰的牲畜,就不算破戒。

    二、不与取。不与而自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财物,都叫做盗。所谓“不偷盗”,是不仅自己不去偷人家的东西,也不能教唆别人去偷盗,否则也是犯戒。

    三、不邪淫。佛门弟子,出家的完全戒淫,在家的只是戒邪淫。“邪淫”指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的男女关系,或在不当的时间、场合发生性行为。

    四、不妄语。不能随便乱说、乱写,虚伪夸张、借辞掩饰等,也都是不允许的。不仅自己不能乱说,也不能让别人乱说,甚至默认、点头、做手势也不可以。

    五、不饮酒。佛教认为,饮酒会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坠车、落水等。不饮酒则能使头脑清醒、信念坚定,有助于修行佛法。

    ■

    佛法

    佛法是十方三世诸佛超凡成佛的方法,有“教法”和“证法”之分。内容有三学(戒、定、慧)、三藏(经、律、论)、五论(因明、现观庄严、中观、具舍、律)。经典分显法经典(经、律、论)和密法经典(事、行、瑜伽、无上瑜伽等部)。

    “八戒”也称“八关斋戒”,内容在“五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以下三戒。

    一、不装饰香花蔓,不使用香油涂身,不观赏歌舞娼伎。即不修饰打扮和观听歌舞。佛教之所以要强调这些,是担心信徒受到世俗的影响后,有了欲望的追求,而打乱正常的修行。

    二、不睡、坐高广的大床。床,指供人睡觉的床,以及坐垫、板凳等。佛徒需要减少物质享受,追求精神的解脱,所以不睡、坐高大华丽的床。

    三、不在非进食的时间进食。这是要求过了中午之后不能再进食。据说执行此戒后,可以身心轻爽,杂想妄念也会减少。

    ■

    猪八戒

    猪八戒,法号悟能,别名八戒。他本是天蓬元帅,会天罡三十六变身术,能腾云驾雾,善使九齿钉耙,却因醉酒戏嫦娥被玉帝贬到人间。谁料他又错投猪胎,生了个猪嘴猪脸。唐僧收他为二徒弟后,为让他戒五荤三厌,给他起名“八戒”。

    沙弥戒,是在八戒上再增加“不非时食”“不持银钱”二戒。沙弥是梵文的音译,可意译为“永寂”,指息恶行慈、求取圆寂之道和涅槃之果。出家后不满20岁者就是沙弥或沙弥尼。此外,也允许已无法受比丘戒的老者受沙弥戒。

    出家人到20岁时,正式受具足戒,成为僧人。其中,若犯淫、盗、奉、妄四戒,要被逐出佛门;若犯手淫、触摸女人的身体、诬陷好人等戒,则必须在僧众面前忏悔。此外,具足戒还包括僧人日常修行和生活的一些仪规,共达二三百条。

    “戒”是佛教徒安身立命、修行解脱的基础。他们以戒律来约行为、砺身心,是断烦恼、达觉悟的基本途径。修持五戒者能使人不堕落,开始走上脱离轮回的道路;修持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则可使人广获善果,直至脱离生死轮回。

    ⊙观念——知恩报恩与转迷成悟

    在人生观上,佛教倡导知恩报恩,反对忘恩负义。佛教认为,凡对己有恩的,都应念念不忘、设法报答,并认为主要有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佛恩等四恩。

    在家庭里,最有恩惠的是父母,父母的养育和教导之恩,如高山大海。因此,对父母的孝敬、顺从、奉养,就是对父母恩惠的报答。

    国家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也是父母、祖先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生命财产全靠国家的保护,所以我们应该以热爱国家、效忠国家来报答国家之恩典。

    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花费了别人的血汗,所有人都对我们有帮助。不仅人类,还有动物,如狗替我们看门,牛替我们耕田,甚至蚯蚓也在日夜不息地翻松土地。所以,一切众生都对我们有恩惠,我们应当爱护众生,报答众生。

    在佛教看来,以上三种恩惠,从家庭到国家,再到世界、宇宙,虽然有着亲疏、范围的广狭,但都是对“肉体生命”的恩惠。只有佛恩,才是对我们“精神生命”上的大恩典,佛帮我们认识真理、懂得做人之道,所以人应信佛、敬佛。

    ■

    因果报应

    佛教以缘起的存在去指示人生,善的因缘得乐,恶的因缘得苦,因而鼓励人们努力去以实际行动改恶从善,转苦得乐,去谋取人生的幸福。

    成佛在于转迷成悟,“知恩报恩”是“成悟”的表现。“悟”就是不迷,“不迷”是圣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是愚者。因此,报恩也就成为信佛之人的责任。据载,地藏菩萨曾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能悟出“离苦得乐”的真谛,才有可能脱凡成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住难容身、行无舟车等,都是物质缺少带来的痛苦。精神的痛苦则来自欲望,没有金钱想金钱,有了金钱想做官,有了官做想长命……终归是幻梦一场,一切成空。

    佛教追求离苦得乐,就是教导人们转迷成悟,不要自寻烦恼,用清心寡欲解结去缚,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应看得透彻,不争不执;如果再依照戒、定、慧的法道修行,则能为自己解除痛苦,寻求快乐;而且还能帮助一切众生排难解忧。

    根据修行者的思想层次和方便法门,佛法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前两乘是小乘,后一乘是大乘。追求自己的大幸福或出世解脱的属小乘,发慈悲利他菩提心、行利众菩萨行的属大乘。

    ■

    自度与度人

    大乘度人,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苦恼的此岸到达觉悟解脱的彼岸。小乘自度,修小乘者常是只顾自己解脱的“自了汉”,因而只可运载少量众生到达彼岸。

    ⊙礼仪——合十、问讯、礼拜

    佛教传入中土后,一些传统仪式和仪规也随着传入,在以后漫长的发展中,又逐渐增入一些中国特有的仪式,有些仪式还传入民间,成了百姓的日常习俗。

    佛教七众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从一开始皈依佛门,就要对行为举止进行调整,而且在不同的阶段,应遵守不同的规矩,从“三皈五戒”直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在日常生活中,佛门弟子普遍要遵守行为规范,主要有24条,即:敬佛、敬法、敬僧、居庵、事师、事亲、居家、待客、读书、为官、经商、务农、司工、作务、礼诵、坐禅、受食、睡眠、入众、看病、寂居、出外、务丧、住禅堂等。

    ■

    皈依三宝

    皈依佛、法、僧三宝后,才算真正的佛门弟子。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三界导师,四生慈父。法,是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法门,能令众生,返妄归真,转凡成圣。僧,是如法修持,以戒为师,弘宗演教,人天眼目,为世福田。

    一般信众,对佛教有好感,也相信佛教教义,但不是正式的佛教徒。他们到寺庙里去,虽不用像佛教徒那样严格遵守仪规,但为了礼貌起见,也应注意自己的行仪,包括:入寺、进门、请教、称呼、合掌、问讯、烧香、拜佛、观赏、听经、法会(浴佛、普佛、课诵、忌日、朔望、拜忏、焰口、水陆)、用餐、如厕等。

    合十,又称为合掌,即两掌相合,十指相并,平胸端直,集中心思,表示恭敬礼拜。合十是佛教沿用的印度古礼,古印度人认为右手神圣,左手不净,常区分使用两手;而两手相合,则表示神圣一面与不净一面的融合,表示返本还原。

    问讯,是敬礼法之一,原是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请问其起居是否安康。问“是否少恼少患”,称为问讯身;问“安乐否”,称为问讯心。问讯时,两手相屈,曲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两手拱齐眉。佛教徒常以问讯结束拜佛。

    礼拜,就是合掌叩头表示恭敬。这是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尊敬的意思。从广义上讲,礼拜的对象并不限于佛,对佛塔或长老、和尚等,均可以用礼拜来表达恭敬。但是,如果要拜的人正在剃发、说法或进食等,则不应该进行礼拜。

    ■

    五体投地

    也称五轮投地。“五体”(或称五轮)指两肘、两膝和头。五体都着地,为佛教的最高礼节。先正立合掌,然后右手撩衣,接着膝着地,接着两肘着地,接着头着地,最后两手掌翻上承尊者之足。礼毕,起顶头,收两肘,收两膝,起立。

    如果到大殿拜佛,应该注意蒲团的位置,如供桌前的拜垫,是准备给拈香者使用的;中间的大蒲团,是主法者或方丈使用的,一般人不宜擅用,可以使用靠边的拜垫;或者不用拜垫就地而拜,这样更能表示对佛的恭敬。

    ■ 外来佛教的中国本土化之路 ■

    任何一种信仰或思想来到中国,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自我,适应中国的人文环境,否则便难以立足,佛教也不例外。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适应了中国的环境,成功地与中国的民俗、生活方式融合,才得以扎根、成长、壮大。同时,佛教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

    ⊙佛教汉化——入乡随俗以求生存

    任何一种信仰或思想来到中国,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自我,以适应中国的人文环境,否则便难以立足,佛教也不例外。

    佛教传入中国后,曾一度被视为“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的洪水猛兽。因为它不愿服从中国的纲常伦理的管束,坚持认为僧人是方外之宾,即便见了君王也可以不跪拜。这让中国的封建卫道士极为不满。

    东晋大臣庾冰首先提出,僧人应叩拜君王,结果因遭到反对而未能实现。直到南北朝时,宋孝武帝强令僧侣跪拜,否则便处以极刑,僧侣们才被迫屈服。

    后来,北魏高僧法果主动接受了汉地的礼仪,甚至说“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这种把天子当做佛祖加以膜拜的做法,标志着印度佛教已经中国化了。这为佛教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在协调好与统治者的关系后,佛教又与民间传统充分融合。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民间对观音菩萨的崇拜。他在印度佛教中是男身,但到中国以后,他竟变成慈眉善目的妇女形象,还被赋予“送子”的使命,被称为“送子观音”。

    僧人的生活方式也变化很大。印度佛教有“不持银钱戒”,而中国的寺院经济却蓬勃发展。各大寺院不仅占有大量的土地,还放高利贷大肆敛财。许多僧人“居广厦”“衣轻裘”,拥有奴婢。这与印度的“苦行僧”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中国僧人与印度僧人的饮食习惯也大不相同。按照佛祖的法旨,出家的僧人“日中一食”,晌午以后是不能吃东西的,而中国的僧尼一般是早、午、晚“一日三餐”。

    ■

    食荤与吃素

    印度佛教并没有禁食荤的戒条,只是中国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强迫僧尼一律吃素,并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其实,也只有中国的汉族佛教徒才吃素,藏、蒙、傣等少数民族佛教徒和其他国家的佛教徒都是食荤的。

    不仅如此,僧尼的装束也中国化了。在印度,佛教徒只穿由布拼成的“三衣”,即五衣、七衣、大衣,但在中国,单薄的“三衣”不足以御寒,逐渐变成了只在做“法事”时穿“法衣”,平时则穿单衣、夹衣、棉衣等,有时还穿裤子、鞋袜。

    在对待蓄发的问题上,中国的佛教徒也很有特色。他们出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头发、胡须剃光,而印度的佛教徒,头发长到二指都不剃掉。

    ■

    头陀

    中国的汉族僧人中,也有留蓄长发的,他们被称为“头陀”。在印度,头陀是一种苦行僧,而中国却阴错阳差地把蓄长发、留长须的僧人叫做“头陀”。这样的“头陀僧”,确实是中国汉族佛教的发明创造。

    总之,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适应了中国的环境,成功地与中国的民俗、生活方式融合,才得以扎根、成长、壮大。同时,佛教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

    ⊙思想碰撞——中国佛教八大宗派

    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其传播范围的扩大,印度佛教的各派思想宗义互相碰撞,并与我国的本土文化相融合,逐渐出现了八个较大的佛教派别。

    法华宗是中国佛教最早的宗派,其教义的主要依据是《妙法莲华经》。法华宗集合当时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整理并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得到朝野上下的支持和信奉。元明以后,法华宗提倡修净土,形成了“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

    三论宗,由隋朝的吉藏大师所创,依据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三论宗奉印度龙树菩萨为初祖,他对缘起性空的学说进行了发挥,开创了大乘佛教,堪称释迦牟尼之后大乘佛学的第一人。

    禅宗,主张修习禅定,以心传心。南朝齐梁间,菩提达摩在少林寺将《楞伽经》传授弟子慧可。慧可传法于僧璨,僧璨传法于道信,道信传法于弘忍。弘忍之后,禅宗分化为南北二宗,其创始人分别是慧能和神秀,人称“南能北秀”。

    净土宗,又名莲宗,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其思想在东汉时就已传入,初期经典有《弥勒菩萨所问经》《佛说弥勒下生经》《大阿弥陀经》等。唐朝时,高僧善导正式开创净土宗一派,弘扬往生净土法门,并尊东晋高僧慧远为始祖。

    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剖析一切事物的相对真实和绝对真实,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其始祖为唐朝玄奘法师,他西行求法归来后,先后翻译出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和《成唯识论》,其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颇大。

    华严宗,又称法界宗,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华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是法藏。法藏28岁以后,开始广事讲说,有著述百余卷,详尽发挥智俨的教规新说,正式创立华严宗。

    律宗,又称南山宗,是唐朝高僧道宣依据《四分律》所创立的佛教宗派。律宗着重研习和传持佛教戒律。后来,唐朝律宗大师鉴真和尚东渡传法,在当时日本的都城奈良东大寺佛殿前筑坛传戒,弘扬戒律,开创日本律宗一派。

    ■

    受戒之始

    三国时期,印度高僧昙柯迦罗来洛阳,见中国僧人只落发而未受戒,即译出《僧只戒心》,作为持戒的准绳。戒,包括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八戒等。

    密宗,又称密教、喇嘛教,主要修习三密瑜伽,且修持方法秘密,赖师徒口耳相传。三密具体为“语密”(真言咒语)、“身密”(手势或身体姿势)、“意密”(心作观想),修行的目的是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

    密宗传说

    传说,释迦牟尼涅槃后数百年,印度佛教出了一位龙树菩萨。他打开了释迦佛留在南印度的一座铁塔,取出密宗的经典,从此密宗开始传世。唐玄宗时,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三位印度密宗大师来到中国,传下了密宗的教门。

    除了以上谈到的八大宗派之外,还有以《成实论》为经典的成实宗和以《俱舍论》为经典的俱舍宗。不过,这两个宗派流传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一般提到中国佛教的宗派指的就是八大宗派。

    ⊙顿悟成佛——慧能发展中土禅宗

    禅,也称“禅定”。它是一种修持的方法,强调静和定,即安静稳定地坐下来,深入持久地思考、钻研佛法,从而达到启发大智慧,领悟佛法而获得解脱的目的。

    禅定虽是佛教各宗派都使用的修持方法,不过以“禅”为名的禅宗自南北朝时期创立以来,经过与儒家、道家等中国本土哲学思想的交融,占据了绝对优势。

    ■

    以心传心

    传说,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上登座后,并未宣讲佛法,只是安详从容地拈着一朵金婆罗花。众人都很不解,唯有迦叶尊者妙悟其意,微微一笑。佛陀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就成了西天禅宗初祖。

    菩提达摩被奉为中土禅宗的初祖,然而真正完成中土禅宗本土化的,实际上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就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禅宗六祖——慧能。

    慧能是中国佛教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生于广东,自幼丧父,以打柴为生。一天,他偶然听人诵《金刚经》,心有所感,便到湖北黄梅,请求五祖传授佛法。

    五祖故意说:“你是岭南未开化的蛮人,怎能成佛?”慧能答道:“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五祖见他颇有慧根,就收下了他,并让他在碓房舂米。

    一日,五祖命弟子各作佛偈一首。大弟子神秀作了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赞许地说:“依此偈修行,可以免坠恶道。”

    慧能闻听神秀所作的偈后,改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为人的觉悟本性并不是菩提树,先天纯洁清静的心也并非明镜台,原本就没有实体的东西,又会在哪里沾染上俗尘呢?

    这与大乘佛教所说的“万法皆空”的宗旨最为契合,比神秀更胜一筹。众僧见了慧能的佛偈,大为惊叹。五祖见了也是心中一惊,他怕有人会因忌妒而加害慧能,就赶紧把墙上的字擦掉,说道:“也未见性。”

    次日,五祖来到碓房,见慧能正在奋力舂米,感叹道:“求道之人,为法忘躯!”他用拐杖在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当夜三更,慧能来到五祖禅房,闻五祖讲说《金刚经》,遂大悟,得传禅宗衣钵。为防有人加害,他连夜离寺。后隐居韶关曹溪。

    ■

    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

    隐居15年后,慧能出山弘法。一天,他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值寺僧讲论《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上前说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后来,慧能在曹溪宝林寺开山传法,开创了禅宗南派。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立了顿悟成佛的理论,简化了繁琐的佛教教义,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红花白黄——揭示藏传佛教秘密

    藏传佛教即喇嘛教,主要在藏族地区传播和发展。它是印度传入的密教,汉地传入的大乘佛教,及当地的原始宗教“苯教”三者相融合的产物。

    前期的藏传佛教约始自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为妻,二人分别带入印度和汉地佛经、佛像、法物。松赞干布为她们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后任赞普积极推动发展佛教,翻译经典。后来,佛教的传播遭到当地苯教势力的抵制,朗达玛继位后大举灭佛,其后百余年,佛教在藏区几乎绝迹。

    ■

    朗达玛灭佛

    9世纪中叶,朗达玛当上赞普后,大举灭佛。他将大昭寺改为屠宰场,把释迦牟尼等身像埋藏起来,污蔑文成公主是魔鬼转世。那时候,僧人们被勒令改信苯教,不愿杀生的还被强迫上山打猎,许多佛像被损毁,大量佛经被焚烧。

    后弘期约从10世纪晚期开始,佛教分别由康多和阿里重新传入西藏,正式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藏传佛教。密教经典和法门被大量转译为藏文,浓厚的密教色彩成为藏传佛教的最大特点。

    ■

    七觉士

    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对佛教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作用。首先,他迎印度僧人寂护和莲花生入藏,并建立了桑耶寺。在桑耶寺建成后,他又派人到印度请来了12位僧人,为7位吐蕃贵族青年剃度授戒。这7位最早的藏族僧人,被尊称为“七觉士”。

    藏传佛教逐渐形成了红教、花教、白教、黄教等派别。13世纪中期,花教五祖八思巴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创蒙古文字,受封为帝师和大宝法王,兼领13万户,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教大权。14世纪时,白教的两大支派的上层喇嘛受元、明两朝册封,相继执掌了地方政权,创立活佛转世制度。

    ■

    天葬

    天葬是藏地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就是死后将尸体喂鹫鹰。藏传佛教信徒认为,将肉体奉献给天葬台上的鹫鹰,是此生所做的最后一件功德。在他们看来,行天葬是最高境界的施舍,里面包含了佛的慈悲、爱心、利众和施舍的观念。

    15世纪初,伟大的修行者宗喀巴创立了黄教。他改革藏传佛教,严格戒律,强调显密兼修、先显后密的修行次第,势力日渐强大。后来,清朝政府正式承认了黄教的活佛转世系统,并册封其中最大的两个活佛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令其分别统领前后藏僧俗事务,成为整个藏区精神上和世俗上的领袖。

    ⊙社会影响——家家弥陀户户观音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家文化,成为灿烂中华文明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的思想体系对中华哲学思想体系的影响巨大。它对道教、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都产生过重要的渗透作用。

    ■

    佛学与儒学

    二程和朱熹的“理一分殊”来自华严宗的“月映山川”之喻;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明心见理”是禅宗“自心是佛”“明心见性”的翻版。康有为的《大同书》和谭嗣同的《仁学》,也都吸取了禅宗和唯识宗的某些教义。

    佛教传入中土后,形成了禅宗、华严宗等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们提倡“心性本净”和“心性本觉”,一转印度佛教“心性本寂”的强烈出世倾向,协调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平衡了儒家的“修齐治平”与道家的“遁迹出世”思想。

    其次,佛教传入民间,其宗教仪式、禁忌、节日等也逐渐转化为民俗,如拜佛、烧香、还愿、放生、造像、建塔、庙会等,规范了民众的心理构成。因此,国人虽未全民信教,但民俗影响所致,却使佛教具有了全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受到民俗保护的佛教,呈现出极强的韧性,虽屡经浩劫,仍然发展得风风火火。明清两代,儒释道三教合流,佛教各宗派的道场也殊途同归,佛教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出现“家家弥陀,户户观音”的盛况。

    再次,佛教学说在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领域也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如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是雕塑艺术的宝库,在创作思路和手法上,无不受佛家学说的影响。

    最后,译经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文体、命意遣词方法,以及众多的新鲜词汇,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如“三昧”一词,现在已成了汉语中表示精髓、奥秘、要旨的词汇。又如,受佛教诵经的影响,印度的“四声”已成为汉语的基本发音标准。现在中国孩子一上学,就要学习“平上去入”四声。

    ■

    佛学与中国文学

    《法华经》《百喻经》等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苏轼等人的诗歌创作;《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的思想倾向、艺术构思均与佛学渊源颇深;平话、戏曲等源于佛家讲唱活;禅师们的谈话和开示记录,则催生了朴素、活泼、自由的语录体。

    近年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社会环境的日益宽松,佛教寺院恢复迅速,香客盈门,不少家庭供奉佛像,特别是香港设立佛教公众假期等,均反映出佛教即使在现代高科技时代,仍然在民众中拥有广泛的信仰基础。

    可以说,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应重视对佛教文化的适当改造,使它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适应,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 佛教自度度人的经典小故事 ■

    佛教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领会,所以佛经常会“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希望大家能从下面佛陀普度众生的故事、妙的顿悟小公案、《百喻经》故事汇,以及高僧大德的故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醍醐灌顶——佛陀这样普度众生

    礼拜六方

    一天,佛陀看见一男子向着东、南、西、北等各方礼拜,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男子答道:“礼拜六方,是家传习俗,据说这样做能得到幸福。”

    佛陀慈祥地说:“我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一是孝顺父母,令其欢喜、安慰。二是敬重师长,接受教导。三是夫妻要互相敬爱。四是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五是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六是对待仆人要宽大。做到了,就会有美满的家庭,幸福的人生。单是礼拜六方,有什么用呢?”该男子听后很受启发,就皈依了佛教。

    心开意解

    有一天,一位国王突生一念善心,决定行大布施。于是,他将珍宝堆积如山,只要有人来求取,他就任其自取一把。此时,佛陀化作一位修行者来到该国。

    佛陀对国王说:“我想讨些珍宝回去盖房子。”于是,国王让他抓了一把珍宝。佛陀又说自己要娶妻、要生活、要给儿女准备嫁娶的资财,于是国王让他取的珍宝一次比一次多,直到最终把整座宝山都给了他。

    可佛陀突然又说,自己什么都不想要了。他说:“人生苦短,万物无常,旦夕难保。财宝再多也难填欲壑,只有徒增痛苦罢了,不如息下贪念,以求大解脱。”

    这一番话,让国王心开意解,带领群臣皈依佛教,受持五戒,最终修得正果。

    ■

    佛陀耕心

    佛陀到某村庄化缘,一个农人斥责佛陀不自耕自种,而托钵向人乞食。佛陀即申辩正理,回答说:“我也是耕耘者,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是我的种子,精进是我的犁牛。我在勤力耕耘众生的心地,使他们拔除烦恼,得到安乐。”

    马有四种

    佛陀见众僧有的精进用功,有的懈怠懒散,于是集合大众,以方便法门示教。

    他说:“王舍城内有这样四种马:看见主人的鞭影,立刻疾驰;鞭尾触到尾巴,才知疾驰;以杖鞭打其身,才知飞奔;以铁锥刺其身,才慢吞吞地驾车上路。世间人如同这四种马,也可分为四等。你们究竟要当哪一等人呢?”

    比丘们立誓要成为第一等或第二等的人,不愿做那等待严厉鞭策的第三或第四等人,于是个个摄心正念,精进修持。

    友有四品

    一位信徒问佛陀道:“如何才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佛陀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哪四品呢?”信徒问。

    “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是谓四品。”佛陀接着说,“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弃;见富贵附,贫贱则弃,这是花友。何谓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这是秤友。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这是山友。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这是地友。”

    “这四种朋友,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信徒再问。佛陀说:“前二者,攀富贵,弃贫贱,有赠则尊敬,无赠则怠慢,都是嫌贫爱富的酒肉朋友,不能视为知己。后二者,能把欢乐给人,卫护一切众生,恩厚不薄,这才是我们所应与之交往的。”

    ■

    只在此刻

    佛陀问众僧:“人命在几间?”僧甲答道:“在数日间。”佛陀说:“你未见道。”僧乙答道:“在饭食间。”佛陀说:“你也还未见道。”僧丙答道:“在呼吸间。”佛陀听了,欢喜地说:“你已经见道了,你是真正领悟了佛法的人!”

    生命永恒

    佛陀晚年,其十大弟子中的舍利弗、目犍连相继先他而入涅槃。在舍利弗进入涅槃后,其弟子均头沙弥非常伤心地捧着灵骨去见佛陀。

    佛陀就开示均头沙弥说:“均头!你的老师入灭了,他的无漏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能也随之消灭了吗?”均头哭着回答:“没有。”

    “既然一切生死的痛苦灭去了,而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你又何必哭泣呢?”均头一想:“是啊!老师的肉身虽然幻灭了,但是老师的功德却长留人间,法喜充遍宇宙,还哭什么呢?”当下领悟而止泪。

    ⊙心开意解——奇妙的顿悟小公案

    放下

    唐代,严阳尊者请教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意思是说,在禅修的道路上,我抛弃了一切,下一步该怎么办?赵州禅师答:“放下吧。”严阳尊者说,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放下”什么呢?赵州禅师说:“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来!”听到这话,严阳尊者忽然开悟了。

    洗钵去

    一位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学禅。早饭后,他走到赵州禅师身前,请教说:“禅师,我刚刚开始寺院生活,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

    赵州问:“你吃粥了吗?”僧人答:“吃完了。”赵州说:“那就洗钵去吧!”

    赵州禅师的话,让这位僧人悟到:要用心体会禅法的奥妙处,必须不离日常生活;那些日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

    一切都在

    小和尚独坐参禅,好多天默然不语。师父看出其中玄机,微笑着带他走出寺门。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草芽嫩绿,小鸟飞翔……

    小和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师父却已经开始在半山坡上安详地打坐了。

    傍晚,师父起身,带着小和尚回寺了。刚入寺门,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两扇木门,把小和尚关在寺外。小和尚不懂师父的意思,就独自在门外打坐。

    黑暗很快笼罩了四野。这时,师父把小和尚叫进去,问他说:“外面怎么样?”小和尚说:“全黑了。”师父问:“还有什么吗?”小和尚答道:“什么也没有了。”

    师父却说:“不,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小和尚忽然懂了。

    磨砖做镜

    怀让禅师见弟子道一整天只知呆坐着参禅,便问:“你怎么整天在这里坐禅?”

    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旁边的石头上磨了起来。道一很奇怪,就问道:“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怀让禅师:“我磨砖做镜子啊。”

    道一问:“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怀让禅师说:“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道一又问:“那怎样才能成佛呢?”怀让禅师说:“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

    道一沉默不答。怀让禅师接着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执著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怀让禅师的话,让道一如醍醐灌顶。

    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任职瓜洲时,和江北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交好,两人经常谈禅论道。

    一天,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当即作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随后派书童过江,将诗拿给佛印禅师品赏。佛印禅师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即叫书童带回。

    苏东坡以为佛印禅师定会赞赏他的禅境,打开来一看,上面写着两个字:放屁。这下东坡居士真是又惊又怒,即刻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

    船至金山寺,禅师早已在江边等候,苏东坡一见佛印立即怒气冲冲地说:“佛印,我们是至交道友,你即使不认同我的修行、我的诗,也不必骂人啊!”

    佛印禅师笑着说:“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字,就让你过江来了?”苏东坡听后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借彼况此——《百喻经》故事汇

    佛教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领会,所以佛经常会“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

    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譬喻影响很大,很多都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著名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也称《百譬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全书分两卷,共有百余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很有启发意义。

    笨人吃盐

    从前,有个笨人到别人家中做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盐,他觉得味道很好。笨人心想:“菜的味道好是从盐中来的,不多的盐就已这样好吃,那么多吃些,味道一定格外好了。”于是,笨人就向主人要了一杯盐,一口吞进嘴里去,不料咸得要命,急忙吐了出来。

    水多不喝

    一位路人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喝。他看到远处热雾蒸腾,以为前面有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后来他东找西寻,终于找到一条河流,河水奔流不息,而且十分干净。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着,并不下去喝水。

    同行的人很奇怪,就问他:“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人的回答却让人啼笑皆非,他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

    烈火熬糖

    一个人正在家里熬砂糖,正好一个富人来拜访他。他想奉承那富人,请他吃一杯糖浆。于是,他就舀了一些砂糖汁到小锅里,加了一些水,放到火上去煮。

    炉火很旺,糖浆不久就沸滚了。他怕富人等得不耐烦,想让糖浆快些冷下来,就不停地用扇子在糖浆上用力扇。可小锅还在火炉上,因此他扇了很久,糖浆还是在沸滚,把他急得满头大汗。富人看了觉得很好笑,对他说:“你这样是白费气力,不把锅下面的火熄灭,上面怎能扇得冷呢?”

    事实证明

    有许多人坐在一间屋子里,谈论某人的品行,内有一个人说道:“这个人别的都好,只有两件事不好:第一是他常常动火发怒,第二是他做事很鲁莽。”

    不料那人正好从门外经过,便立刻怒气冲冲地走进屋里,用手打谈论他的人,并说:“我什么时候曾经动火发怒了,什么时候做事鲁莽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对他说道:“您现在的举动,不是足以证明您的易怒和鲁莽了吗?”

    沉香烧炭

    从前有个官宦子弟,到海里去采取沉香。花了几年时间,终于采到一车沉香。他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因为价格太高,好多天也未能售出。他心里既着急又苦恼。

    那时他看到市场上有很多人挑着炭卖,总是一挑到就有人买,于是他心里想:“如果把沉香烧成了炭,不是很快就可以卖出去了吗?”他就立刻把沉香烧成了炭,果然一到市上就卖光了,可是一车的沉香,还没卖到半车木炭的价。

    水仍在流

    有一个人,走路走得很口渴,恰巧路边岩石中有一泓清泉涓涓流出,旁边还放着一只盛满水的木桶。他就大口喝起来,喝饱了就对着泉水说:“我已经喝好了,你不用再流出来了。”可是水依然在流着,并不停止。于是,这人大怒大闹不休。有人见了,笑着对他说:“你不要它,你自己走开就是了,何必定要它不流出来呢?”

    一场空欢

    有个乐师很出名,国王请他去演奏,许诺给他一千个银钱。等演奏完了,国王却食言了。乐师就向国王索取,国王决心耍赖,就对乐师说:“你奏乐给我听,不过使我空欢喜一场;我许诺给你银钱,也只是叫你空欢喜一场罢了。”

    ⊙杯茶禅理——高僧给我们的启示

    不要偏离

    金代禅师在修行之余,很喜欢种植兰花。到了一定的季节,在他的禅院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美丽典雅。

    有一次,他要外出云游,临行前嘱咐弟子要按时给兰花浇水。这位弟子知道金代禅师对兰花的钟爱,因而在给兰花浇水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错。

    可是,有一天,弟子在给兰花浇水的时候,却不小心绊到了架杆上,把一整架兰花都掀翻在地上,弄得花叶凋零,断根外露,满地狼藉。他十分惊恐,师父那么喜欢兰花,现在弄成这样,可怎么办呢?

    金代禅师回到了禅院后,弟子硬着头皮上前去,请求师父责罚。谁知金代禅师竟然一点儿也不生气,而是淡然笑道:“我养兰花,是为了让美丽的兰花装扮禅院,是为了开心快乐。如果我为此而生气,岂不是偏离了本心?”

    能否放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20里路,他实在忍不住了,就问道:“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淡然地说:“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20里地还没放下?”

    咸淡由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一天,老友夏丏尊前来拜访。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便问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弘一法师道:“咸有咸的味道。”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白开水?”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高僧选徒

    兄弟二人皆有远游修道之志,无奈父母年迈,妹妹年幼,老大家中还有病妻。

    某日,一位高僧路过,兄弟二人想拜其为师,并将家中的难处诉说一遍。高僧双手合十,微闭双目,说道:“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得?你二人悟性皆不够,十年后我会再来。”然后便飘然而去。

    哥哥顿悟,手持经书决绝而去。弟弟望望父母,看看病嫂幼妹,终不能舍弃。

    十年后,哥哥归来,口诵佛经,仙风道骨。弟弟却已弯腰弓背,面容苍老。

    高僧如期而至,问二人十年中有何收获。哥哥说,游遍名山,访遍名寺,诵经千卷,感悟万千。弟弟说,十年内送走老父老母,病嫂身体康复,幼妹成家立业;自己却为生活所累,无暇诵读经书。

    高僧微微一笑,决定收弟弟为徒。哥哥不解,追问缘由。高僧道:“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名寺;心中有善,胜读真经千卷;父母尚且不爱,谈何普度众生?”

    众善奉行

    白居易向鸟巢禅师请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个连3岁的小孩也会说。”鸟巢禅师说:“虽然3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80岁的老翁也未必能做得到。”白居易衷心信服。

    不如求己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杯茶禅理

    有一天,一个人来向南隐禅师问禅,禅师以茶相待。他将水注入来宾的杯中,杯子满了,禅师却好像没有发觉,继续往杯子里注水。

    望着茶水溢出杯来,流的满桌都是,那人忙对南隐禅师说:“杯子满了,茶水已经漫出来了,禅师不要再倒了。”

    南隐禅师停下来。“你就像这杯子,”他微笑着说,“你的头脑里装满了对禅的看法和想法,却来问我。如果你想听我说禅,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来啊!”

    ■ 佛教经典、众神、名胜与高僧 ■

    佛教经典极多,其中《金刚经》《心经》《坛经》等较为大众所熟知。佛教诸神,从上到下按照果位的高低,依次为佛、菩萨、罗汉、天神。此外,佛教还有四大名山、四大石窟及众多知名寺庙。佛教的历史上有许多高僧大德,他们的故事广为传颂。

    ⊙佛门圣典——中土佛教重要经典略说

    佛陀去世不久,由弟子大迦叶主持,召集众比丘,在王舍城的七叶窟举行了第一次结集,形成了一致认可的经典。据传说其后几百年又有过三次结集。

    中国大规模系统地翻译佛教经论是从5世纪初开始的,其代表是鸠摩罗什。汉地译经事业到隋唐时达到极盛,出现了最伟大的译师玄奘。晚唐之后,汉地翻译印度佛经渐少。

    禅宗

    《顿悟入道要门论》,大珠和尚著,是把小雅引入佛经的第一本书,通俗易懂。

    《坛经》,记载禅宗六祖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其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

    《金刚经》,佛教的重要经典。佛教认为,依此经修持能得无上正等正觉,成就金刚不坏之身,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到达苦海彼岸。

    《维摩经》,旨在于宣传大乘般若空观,直见真如佛性,与禅宗理论最为吻合。此经与《坛经》所示道理有很多共通之处,历代祖师也多引此经言句以接引后学。

    《楞伽经》,大乘佛法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的重要经典,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的教义,传说由禅宗祖师达摩传授于二祖慧可。

    《圆觉经》,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唐、宋、明时期禅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天台宗

    《法华经》,集大乘思想之大成,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其空性说和《般若经》相摄,究竟处则与《涅盘经》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其主旨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大智度论》,鸠摩罗什译于后秦年间,主讲中道实相,以二谛解释实相,发挥般若思想,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作系统解说论证。

    此外,还有《大般涅盘经》和《大般若经》。

    净土宗

    《阿弥陀经》,包含了净土法门的纲领性的内容——信、愿、行。净土法门是佛陀大悲愿力留给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可以让末法众生往生净土,皆能成佛。

    《观无量寿佛经》,本经是释尊在灵鹫山,于1250人之声闻众和32000菩萨众之前,以王舍城所发生的宫廷事变为起因而述说的经典。

    《大乘无量寿经》,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所发诸大愿,建立弥陀净土接引十方世界众生,以及弥陀净土的大概样貌。

    《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大佛顶经》。“此经为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

    华严宗

    《华严经》,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在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宣说无尽法界(宇宙)的状况,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

    密宗

    中国现存《大藏经》可分汉、藏、蒙、满等几大系统。藏文大藏经分三大部分:甘珠尔(收入经、律、密咒);丹珠尔(收入赞颂、经释和咒释);松绷(收入信徒的有关著述)。

    其他主要经书

    《地藏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的故事,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誓愿。

    《长阿含经》,记述佛陀及其弟子的修道和传教活动,述四谛、八正道、四禅、五蕴、缘起、十二因缘、无常、无我、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佛教基本教义。

    《药师经》,佛陀所开示的药师七佛法门。众生若能依止药师七佛,便能智根具足,最终证得佛法之心髓,同时亦能得到世间之种种利益。

    《佛遗教经》,佛将入涅槃时,垂示嘱咐弟子的教诫。为人子女,应遵守父母的遗训,不违慈尊,以显扬家业。为佛弟子,应奉行佛的遗嘱,承继如来家业。

    《心经》,佛经般若部的心要、心髓。其全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意为,用般若这个究竟圆满的智慧,才能够离开生死,证得大涅槃的彼岸。

    ■

    色即是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节选自《心经》

    《出家因缘经》,说明毁犯五戒之罪报:杀生,则怨怨不息;偷盗,则恒为众疑;邪淫,则危败躯身;妄语,则言有实而人不奉用;饮酒,则恶名遐迩。

    《无量义经》,佛陀在住世后期所说。有情众生烦恼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生自一法,即无相之本性。此经为法华三部经之一,内容多以《法华经》为中心。

    《四十二章经》,由42段短小的佛经组成,认为人生短暂无常,应抓紧修道,争取解脱。经中还特别强调,只有抛弃各种爱欲,才能得到阿罗汉道。

    此外,又有《行法经》《佛说老女人经》(佛对老女人讲因缘法)等。

    ⊙佛教诸神——佛、菩萨、罗汉、天神

    佛教诸神,从上到下按照果位的高低,依次分为佛、菩萨、罗汉、天神四大类别。这四种神明构成了佛教信仰世界的组织体系,也成为佛教修行者向往的目标和修行的动力。

    佛,佛教众神中果位最高的修行者,须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佛最初专指佛陀,即释迦牟尼。大乘佛教兴起后,才出现了释迦牟尼应身、法身、报身三身佛,以及竖三世佛、横三世佛、过去七佛等。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燃灯佛等,是现在寺庙中经常供奉的。

    ■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我国民间知名度最高的佛之一,佛经上说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众生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又称“接引佛”。

    菩萨,佛的下一个果位,指那些没能觉行圆满,只达到自觉、觉他境界的修行者。按佛经所说,菩萨是“修持大乘六度,求无上菩提,利益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菩萨是佛的助手,负责根据佛的教义、宗旨,将众生度化到极乐世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等,是中国民间常供奉的。

    ■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因在佛经中被形容为“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保密犹如地藏”而得名。地藏菩萨曾被佛陀封为“幽明教主”,主要任务是度化地狱中的所有恶鬼。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处于佛教神祇体系的第三阶层,数量比佛和菩萨都多。但在小乘佛教的教义中,罗汉是普通修行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断尽一切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受到天人供养。罗汉受佛祖的嘱托,不入涅槃,常住世间,以守护佛法。最初是四大罗汉,后来才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之说。

    ■

    降龙罗汉

    传说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迦叶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故称他为“降龙尊者”。民间传说,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因七世尘缘未了,便下凡普度众生,了结未了尘缘。

    天神是佛的护卫神,其果位次于罗汉。天神数目众多,除了比较著名的四大天王、和韦驮等护法天神之外,还有“天龙八部”,即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和摩睺罗伽等护卫神。这些护卫天神共同组成强大的护法军团。

    ■

    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佛教乐神,手持琵琶,度化众生,守护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手握宝剑,增长善根,护持佛法,守护南瞻部洲。西方广目天王:手握赤索,领袖群龙,观察世界,守护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手握银鼠,制伏魔众,护持民财,守护北俱芦洲。

    帝释天,众天神的领袖,三十三天之天主。他(她)头戴宝冠,手持金刚杵,身骑六牙白象,以人间百日为一日,寿长1000岁,相当于人间10万岁。相传,任何行善积德的人,都可转生帝释天。传说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曾多次转生帝释天。

    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而已。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也是要死的。

    ■

    天人五衰

    天神临死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或说“玉子离散”),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

    佛、菩萨、罗汉、天神,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佛教神祇体系。人们根据这些神明,在佛教的寺庙里塑成各式各样的神像,供佛教修行者和信仰者顶礼膜拜,并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境幽径雅——佛教名山、名寺和石窟

    在中国大地上,佛教流传极广,无论是通都大邑,还是穷乡僻壤,无论是低矮小丘,还是巍峨名山,无不留有佛教的踪迹——佛山、名寺和石窟等。

    佛教有四大名山,即文殊显圣的五台山、普贤出没的峨眉山、观音修行的普陀山、地藏住持的九华山。此外,庐山、嵩山、泰山、衡山等,也是山山有灵迹。它们不仅山奇寺妙,各有千秋,而且境幽径雅,令人飘飘然如入仙境。

    ■

    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上,银涛吞沙,佛寺庄严,有“海天佛国”之称。相传,这里是观音菩萨显灵之地,山上寺庙众多,其中普济、法雨、慧济称为“普陀三大寺”,另外还有潮音洞、梵音洞、南天门等胜地。

    在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陆续建起了许多寺院,比较著名的就有河南少林寺、北京卧佛寺、湖北四祖寺、黑龙江极乐寺、江苏藏海寺等。这些名寺与其他大大小小的寺庙成为了佛教文化的汇聚与传播之地。

    ■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少室山五乳峰下,是中国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号称“天下第一刹”。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曾在此传法,佛殿中还留有僧人习武踏出的“站桩坑”。

    另外,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僧侣们常在崇山峻岭中开凿石窟,以便坐禅、修持之用。他们在石窟中设置佛塔、佛像、壁画等,既用于供养诸佛,又用于禅定观想。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并称四大石窟。

    ■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鸣沙山的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5层,十分壮观。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现有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像2000身。莫高窟中,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精美壁画。

    上述佛山、名寺、石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不仅蕴涵着多彩的佛教文化、佛教艺术,而且是研究古代宗教、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的重要历史资料。

    ⊙高僧大德——历代佛教中颇有成就者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高僧。他们有的潜心苦修,有的译经著说,有的行善积德造福社会,不断推动中国佛教向前发展。

    佛图澄,西域人,9岁出家,79岁时云游至洛阳,寿终116岁。他知见超群、学识渊博,不仅精通大小乘佛法,还深通瑜伽术和医术。在中原期间,他大力弘扬佛法,名僧道安、法雅等,都跋涉山川来听他说法。

    道安,前秦高僧,当时著名的佛教领袖。他曾在襄阳住持檀溪寺,一边整理、注解深奥难懂的佛经,一边大力弘扬佛法,声名远播。前秦皇帝苻坚对他十分景仰,多次邀请他来长安弘法,都没有结果。后来苻坚竟强行将他掳走,安顿于长安五重寺。从此,道安便落脚在长安,继续翻译佛经,弘扬佛法。

    唐代有成就的僧人,除了前文已提及的去西天取经的玄奘、禅宗六祖慧能、鉴真和尚等,还有大书法家怀素和尚和天文学家一行法师等。

    ■

    颠张醉素

    怀素虽是和尚,却喜好饮酒。每当酒兴大发,就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他把自己写秃的一大堆毛笔埋在屋前,号曰“笔冢”。其狂草笔势狂怪怒张,“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他与同时代的草圣张旭并称“颠张醉素”。

    一行法师“少聪敏,博览经史”,年轻时便是知名学者,后在嵩山出家为僧。他与机械制造家梁令瓒合作,发明了用水力运转的浑天铜仪,其中有两个木头人,一个每刻击鼓,一个每时辰敲钟,是世界上最早由机械转动的计时器。他首次发现了恒星运动现象,比西方早了一千年。此外,他还主持编订了当时最精密的历法《大衍历》。

    克勤大师,宋朝人,一生精勤求法,四处参访名师。他曾到五祖山参谒法演禅师,与佛鉴慧勤、佛眼清远共论佛法,后世有“演门二勤一远”之称。由于其佛学造诣精深,被敕封为“佛果禅师”。为传播佛法,克勤大师著成《碧岩录》十卷,被后世称为禅门第一书,一度被认为是认识禅门必读之书。

    慧日大师,明代高僧。他道貌风骨,学识渊博。在1369年与当时天下名僧一同被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时,他因年龄最长,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且朱颜白眉,器宇轩昂,满朝文武皆仰之如高山,尊称他为“白眉大师”。

    敬安,清末第一高僧。27岁那年,为表白自己的向佛之心,他在宁波阿育王寺舍利塔前,竟然去二指供佛,同时割臂肉燃灯供佛,被人们誉为“八指头陀”。

    除了以上提到的高僧大德,历史上还有鸠摩罗什大师、寒山大师、智者大师、寄禅大师等名僧对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贡献突出,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的灵魂人物。

    ■ 崇尚与毁禁佛教的历代帝王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有起有落的,其起落兴衰多与政治因素有关。南朝梁武帝萧衍、隋文帝杨坚、一代女皇武则天等帝王,崇信佛教,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政治环境,给僧人以很高的经济待遇;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等帝王,不喜佛教,遂大肆禁佛,焚佛经、烧寺院、令僧人还俗。

    ⊙尊崇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梁武帝萧衍非常崇信佛教,他非常优礼佛教僧人,奖励佛学研究,与当时著名的学僧来往密切。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涅盘、成实、般若三论等学派很快地发展起来。他还下令让众多学僧编纂了《大涅盘经集解》等佛教典籍。

    梁武帝在位期间广建寺院,盛造佛像,还经常举办盛大的法会,给予寺院巨额布施。为了表示信佛虔诚,他以“皇帝菩萨”自居,并且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为奴”,每次都要由群臣拿大笔钱财将他“赎”回。梁武帝不仅严守在家居士的戒律,还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般若经》《维摩诘经》等佛经,甚至亲自登台向僧俗信众讲经。

    ■

    三净肉

    小乘佛法允许吃“三净肉”。三净肉应具备三个条件:眼不见杀,即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耳不闻杀,即没有听见它惨叫的声音;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梁武帝则禁止僧尼饮酒、食肉,从此中国僧尼便只吃素食了。

    隋文帝杨坚从小在寺院中长大,13岁时才回到父母身边。当上皇帝后,他就下令在五岳各建佛寺一所,并在各州县建僧、尼寺各一所,还要在他去过的45个州各创设大兴善寺等。他还曾下诏:有乐于为僧出家者,可听任出家;原来朝廷没有同意私度出家者,皆可列入僧籍。他在位的24年中,共诏令度僧约50万人。

    隋文帝曾得到一位天竺沙门给他的一包佛舍利,即位后曾三次下令全国各州建立舍利塔安放舍利。据有关资料统计,隋文帝一代,在全国大约修建了佛寺4500所,舍利塔110座,真可谓寺塔林立。

    ■

    隋文帝的佛缘

    据说,隋文帝是在一所般若尼寺中降生的。当时天气炎热,母亲为他扇风,不小心让他着了凉,都哭不出声来了。恰巧寺中有一位比丘尼智仙,不仅治好了文帝的病,还看出他有神佛护佑,定能君临天下,于是请求将他寄养在尼寺中,并给他取梵名为“那罗延”,意为金刚不坏。

    唐高宗后期,皇后武则天掌握了唐朝政权。

    后来,有人伪造瑞石,暗示武则天君临天下是佛的意志。后来,又有僧人奉上《大云经》,并伪造《经疏》,声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生转世,应该君临天下。武则天听后非常满意,大加赏赐。后来,武则天在佛教势力的支持下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为了巩固皇权,制造舆论支持,通过崇佛抑道来贬黜李氏的宗系,因此一即位便宣布将佛教“升于道教之上”。她统治期间,佛教备受崇奉,达到极盛。鉴于禅僧在民间的影响日益扩大,她还召神秀、慧安等禅师入宫问道,进一步推动了禅宗的发展。

    为了提高佛教的社会地位,武周之世,“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所费以万亿计,府藏为之耗竭”。由于武则天的崇佛,使当时佛道力量对比明显有利于佛教。

    ■

    黄色的象征与莲花的含义

    中国佛教以黄色象征智慧与中道,因此许多僧人都身穿黄色僧衣。中国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因莲花生于污泥而不染。

    ⊙贬抑佛教——三武一宗大禁佛

    “三武一宗禁佛”指的是汉地佛教传播史上遭受的四次来自官方的禁断命令,佛教徒称为“法难”。三武,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一宗指后周世宗柴荣。

    拓跋焘,北魏太武帝,原本十分崇信佛教,后在洛阳嵩山道士寇谦之的影响下,开始尊奉天师道。而且,他接受寇谦之的建议,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并下诏“罢沙门五十以下”,以充军役;禁止一切沙门活动,违反诏令者处以极刑。

    后来,有官吏在长安佛寺中发现大批武器,太武帝认为寺僧意图谋反,下令将其全部斩杀,并没收该寺全部财产。后来,该寺又被发现藏有酿酒工具和藏匿妇女的密室。太武帝遂下令诛杀天下沙门,尽毁佛经、佛像,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宇文邕,北周武帝,一位励精图治、颇有远见、性格果决、能断大事的皇帝。

    由于前朝统治者提倡和支持佛教,致使佛寺拥有的寺产、佃户、奴婢不计其数,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周武帝认为佛教耗费的财力太过,准备下诏消除这种不良现象。就在此时,一位叫卫元嵩的阴阳术士上书朝廷,请求废除佛法。

    ■

    不怕入地狱

    周武帝在北齐宣布了废佛令后,僧众五百余人都俯首听命,只有慧远和尚厉声说:“陛下今天倚仗权力任意妄为,破灭佛家三宝,死后难免堕入地狱,陛下难道不害怕吗?”周武帝听后大怒,直瞪着慧远说:“只要百姓得乐,我不怕入地狱!”

    卫元嵩上奏本《省寺减僧疏》,主张“无浮图以治国,而国得安”,声称只有不为少数僧尼谋福利,而为天下百姓谋福利,才能开创“六合无怨纣之声,八荒有歌周之咏”的盛明之世。于是,锐意进取的周武帝,在北周境内开展了一场废佛教运动。

    北周灭掉北齐后,又将废佛政策推广到北齐境内。结果,共有4万多所佛寺被赐给王公作宅第,一切经像尽毁于火;寺院财产都簿录入官,寺院奴婢也全部被释放;近300万僧尼被勒令还俗。

    李炎,唐武宗,不喜欢佛法。在他刚即位不久设斋请僧人、道士讲法时,就只赐给道士紫衣。在他统治的短短六年时间里,一个接一个对佛寺僧人们发难的敕令由皇帝签署、发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灭佛运动。唐武宗灭佛发生在大一统时期,皇帝与地方大臣联合灭佛,从程度和范围上对佛教的打击比任何一次都大。

    唐武宗非常迷信道教长生之术,他既崇道又排佛。一部分道士利用政治优势打击佛教,编造谶语,使得武宗后期灭佛的手段越来越严酷。此次灭佛的成果是,为唐王室收缴了良田数千万顷,强迫26万僧尼还俗,拆寺4600所,对佛教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劫。

    ■

    佛教重要节日

    正月初一 弥勒佛诞生日

    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涅槃日

    二月十九 观音菩萨诞生日

    二月廿一 普贤菩萨诞生日

    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诞生日

    四月初八 释迦牟尼诞生日(浴佛节)

    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盂兰盆会、中元节)

    七月三十 地藏菩萨涅槃日

    九月十九 观音菩萨出家日

    十一月十七 阿弥陀佛诞生日

    十二月初八 释迦牟尼成道日(腊八节)

    唐朝末年到五代时期,国家对佛教僧尼几乎没有控制,导致出家人数量激增,影响了国家的赋税和兵役。到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又一次禁佛活动开始了。

    周世宗下令,天下的寺院凡是没有经过朝廷赐额的,皆废除;寺中的所有功德佛像及僧尼并于合法寺院安置。今后如果再造寺院,必须事先上奏,获得批准后才能动工。

    他严格限制出家人的数量,规定但凡出家,必须征求亲属,如祖父母、父母、叔伯等人的同意方可;而且出家前还要经过严格的读经和背诵佛经的考试。另外,朝廷在全国设若干指定的戒坛,此外均不得再设戒坛。他还令各地每年对当地的僧尼做一次全面统计,建立名册,上报朝廷备案。凡有僧尼死亡,均从册中除名。

    周世宗还严格禁止佛教的诸般恶俗。如不许僧俗信徒舍身事佛,不许信佛者自断手足以示虔诚,不许在法会及聚众时进行炼顶、燃指等毁坏身体的行为。此外,在废减寺院的同时,由朝廷收缴铜制佛像,销毁后铸为铜钱,以充实国家经济。这次废佛活动总计废毁寺院3万多所,大量的佛像及钟、磬等法器被铸成铜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