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远离心理创伤的童年-代新版序 给读者的一封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跃儿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非常感恩大家关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么久,这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这本书,已经是第五个版本了,当然不包含盗版的。

    我记得这本书的第一版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那是2003年,以一幅孩子的画作为书的封面,修订之后的第二版仍旧在同一家出版社,换成了红色的封面,以至于有人批评我说,“她以为把自己的书弄成红的皮子就跟伟人一样了”。书稿的第三版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封面是我的照片,那几年日子有点不好过,因为常常在地铁里就被认出来,后来我只好对热情的读者撒谎说我是我自己的姐姐。

    这次非常高兴,这本书的第五个版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与之同时推出的还有再版的《关键期关键帮助:0-7岁成长规律破解(第三版)》、《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0-7岁教养困惑90问(第二版)》,这三本书组成了适合家长阅读的教育系列,用来帮助家长们找到更好的养育孩子的思路,反思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错误观念。新版的这套家庭教育指导系列,更加具体可操作,指向的仍旧是基本常识和孩子的发展规律,还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困惑的问题。

    此外,同步推出的还有《芭学园教育理念和经典课程》、《把学习的发动机还给孩子》和《芭学园里的学习故事》三本书,围绕着“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理念,非常适合教育工作者阅读,当然,也适合家长看,因为对幼儿在家和在学校的教育方式应该是统一的。

    新版的这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进行了一些内容上的调整,将上一版中关于课堂案例的部分摘除,更聚焦在家长、亲子与家庭的角度,唤醒家长看明白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就像医生治病,要先诊断,看看得的是什么病,探索这个病形成的原因,然后再开药方治疗一样,身体得了病有医生看,孩子的教育得了病治起来就太难了。而一般来说,因为家长们看不到自己教育的问题,也就看不到因此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所以大都不会及时找教育专家咨询,等到问题严重了,可能孩子和家长都会苦不堪言。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家长稍微懂得一点教育常识和儿童心理,也许就不会出现那么费劲费钱让孩子艰苦地学习,最后却无法获得理想结果的情况,这个不理想的结果并不是指学习成绩,更多的是指破坏了孩子快乐一生的基础。

    在新版的修订过程中,我删除了一些与时代不符的内容。虽然这本书从初版开始已经15年了,但我发现身边的家长们却依然犯着15年前的错误。作为家长的我们,如果想法错了行为就会错,行为错了吃亏的就是孩子,所以趁此新版之际,我仍然要王婆卖瓜一下,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看看这本书,因为每一代的的父母都不是同一个人,所以每一代的父母都需要看。

    感谢我的编辑沈岚女士,花了很多心力来设计编辑这本书。恰逢这本书再版之际,樊登读书会的“知识超市”栏目也推出了50集音频课程《让孩子回归个性化教育》,由我亲自整理和录制内容,非常感谢支持我的朋友们。

    2018年6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