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员工的第一本书-选对工作做对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次就选对工作很重要!为选对工作投入时间和精力也是必要的!因为人生是有限的,任何一次不能符合职业规划的就业会使我们落后,而跳槽会让我们付出更多的成本,包括应付现有工作的投入和离开这份工作的赔偿。

    1. “工作”还是“事业”?

    我们从工作中不仅仅收获货币华的薪酬,而且收获着影响我们清神层面的非货币薪酬。工作决定了我们的事业成败,是我们谋事业的第一步和基础。

    所以,我们择业必须充分考虑一份职业带给我们的诸多方面,包括近期的和远期的。

    很多人认为事业就是一份好的“工作”,其中存在一定的误解。“事业”和“工作”并不完全等同。这一点,是我们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搞清楚的事情。

    同样是在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志得意满,有的人郁郁郁寡欢?即使是做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的人锦衣玉食,有的人穷困聊倒?有的人因为事业有成,得到社会和企业的尊重,而有些人在工作中碌碌无为,大家就会评价他“混日子”。我们很多人会对此感到困惑,而实际上,造成这二者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你所从事的是“工作”还是“事业”。

    “工作”和“事业”既有某些方面的联系,也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同。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对你的未来择业有很大的帮助。

    一方面,工作对应的是一个职位,比如说你是销售主管,还是业务员,或者是技术工人。你承担这个职位的职责,并且获得相应的薪酬,一份工作能给人带来很多方面的好处:足够的金钱、安定的生活、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等等。而“事业”则是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比如说,你将努力从普通业务员做起,一直做到高级主管,甚至销售总监。你对这个职位寄予了比工作更高的期望。从这方面来说,他们找工作的目的,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有很多富人,如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华人首富李嘉诚等人,他们的财富足以和一个国家媲美,但他们还在勤奋工作,奋斗终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另一方面,职业发展的基石是工作,工作是实现事业理想的平台和载体。我们常常说要干一番事业,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个“事业”往往是抽象的,需要具体的职业目标去支撑。无论是打工,还是自己创业,都是工作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事业”和“工作”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工作”满足现实的需求,给我们提供生活保障、地位,“事业”给我们提供未来的方向,是愉悦心灵的营养。如果没有“事业”,我们从工作中得到的更多是厌倦、紧张和失望,因为有了“事业”,工作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这么简单,再累我们也不会觉得痛苦。

    2. “爱一行,干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

    选择职业,需要在“我想干什么”和“我能干什么”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如果我向读者提一个问题:“你们是‘爱一行,干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是两种对职业轨迹的选择,即从事业理想开始,去寻找合适的工作;还是相反,从工作开始,去适应职业的需要。

    我们很难说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传统的教育都是提倡“干一行,爱一行”,提倡个人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环境变化。殊不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特定的职业具有浓厚的兴趣,更容易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很容易融工作、生活、事业于一体,更加有利于人的才能发挥。因此,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爱一行,干一行”更加有利于个人的职业成长。在有条件选择职业机会的情况下,我们最好选择“爱一行,干一行”。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会如我们所愿,一方面,职业选择是双向行为,社会未必会为我们准备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对某项职业有兴趣,并不表示我们具备从事这项职业的能力,比如说有人很想成为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但他的身体条件却不一定符合要求。而且,人的兴趣有时会发生变化,有些我们很曾经很感兴趣的职业,可能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感到厌烦,而另一些我们并不喜欢的职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喜欢上它。

    因此,我们选择职业,就是在“爱一行”和“干一行”中寻求一种平衡。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了解,一个简单的方法便是给自己提三个问题:

    “我适合干什么?”

    “我想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

    在你对以上三个问题给出答案以后,别急于做决定,把答案写下来。过一段时间后,再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同样,把答案写下来。如此,反复几次,如果你得出的答案都是相同的,那么,你就可以从容地开始选择你的职业了。

    而更多时候,我们对自己也并不是很了解,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测试,来帮助自己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从而帮助我们能够更好的确定职业方向,做出更合适自己的职业决策。

    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会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通过评价个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了解自己的特点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自己职业的选择。这样的话,我们在职场上更具备成功的可能性。

    3. 如何才能更快地成功

    选择职业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想干什么、我们能干什么、我们适合做什么,还要考虑社会上需要什么。

    春秋时期的庄子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朱评漫的年轻人为了学习屠宰龙,访得名师,苦练本领,耗费几千两银子的家当,三年后终于学成了,但没有地方施展他的本事。

    这个朱评漫很悲哀,辛苦三载,耗尽了全部家当,学成屠龙术,但天下无龙可屠。现实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人,大学毕业后,才发现根本找不到对专业对口的工作,便整天抱怨自己学错了专业。

    另一些人则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进行职业准备,他们通过尝试各种兼职,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关注各种职业信息,了解社会上各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计划。在大学最后1~2个学期,选择自己中意的单位去实习,获得实际的操作知识。显然,这些人经过周密的准备,大大的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小李高考后上了一所专科学校,他在大学里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因其出色的组织能力,担任校学生会干部。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去人才济济的大城市谋职,而是不顾别人的偏见,选择了最基层、最贫困的乡镇工作,在当地,有大专学历的人才还很少,因此,小李很快就得到提拔。因为具备学生会干部工作的经历,较好的适应了政府机关的用人要求,不到三十就当上了某县的县长。而他的很多同学还在大城市不停地跳槽和求职。

    小李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人才还属于稀缺资源的乡镇去工作,也因此获得了职场上的成功。而如果他选择了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话,在这些地方,研究生和博士生都遍地开花,以小李一个区区专科毕业生,自然难以谈有什么竞争优势。

    因此,为了能更快地获得成功,在选择职业时,还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即社会需求的问题:我想做,我能做,而且我也适合做,可是社会上有这种需求吗?

    社会对职业的需求源于两个方面:既有的职业和新兴的职业。

    (1)既有的职业。已经有前人在这个职业领域奋斗。在选择职业时,应尽量选择那些人才稀缺的地方,才能有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才能使你的价值放大,收到更大的人力资本使用效益。这样的职业需求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供求关系。是供大于求,求大于供,还是基本平衡?这种判断要着眼于未来的趋势,而不能只是局限于现在的情形。比如游戏软件、精算师等职业都属于短缺职业,未来几年基本属于求大于供,属于可以进入的行业。另一些行业则有可能会慢慢衰退。

    ②供给结构。某些行业存在普遍的高才低配现象,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云集,比如硕士生进高等学校从事教务员的工作,这样的行业一般要回避。

    也有些行业存在专业化的人才短缺的现象,或者现在面临专业化的转型需求,需要人力资源的升级换代。例如2000年以前由于从人事工作向人力资源工作的转型,人力资源人员出现短缺,许多从事教育工作、企业管理工作、法律工作的进入了这一领域并获得了成功。但是现在转行进入该职业就有了较高的专业门槛。

    ③机会与成本。除了上述供求关系、结构问题之外,还要分析自己可以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源,比如合适的人际关系资源。成本问题也很重要,比如进入某一个行业之后,短期内要适应这一行业的“圈子文化”,要与操作层面的员工打成一片,我们能否接受这种改变?

    (2)新生的需求。这类需求包括人数还比较稀少的和我们作为首创者的。随着人类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社会上的职业门类也越来越多,还有许多职业正在酝酿中。其中有的是原有职业的发展和变异,比如驾驶陪练、家庭心理咨询师等,有的是新生的,比如拓展教练、飞行教练、汽车代驾、电子游戏程序开发员等。

    如果能率先进入某个新领域,一旦该职业发展起来,依靠“先入为主”的优势,你就会成为该领域的“鼻祖”,可以充分享受你的先发优势奠定的基础。当然,获得新机会的同时也伴随着未知的风险,因此,首创一种职业需要敏锐的商业眼光、令人信服的专业技能作为支撑。

    很多新兴的职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知识产权方面的职位一般要求具备工科专业和法律专业两个专业的知识,人力资源要求具备所在行业的知识和人力资源专业知识。这也就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谋取个人职业的最佳发展机会。

    细节百分百01: 在什么时候必须尽快辞职

    如果职场中出现以下这几种情况,必须尽快辞职:

    ①薪酬太低,甚至无法满足我们的生存需求,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有改善,这样的职位一定要舍弃。

    ②公司非正常性的人事变动过于频繁,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这给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影响到正常的工作,那么不如寻找一份稍微稳定的职业。

    ③从事的职业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提供个人专业技能提升的机会,这时一定要早做打算。如果有一天,你离开现单位,你再去找新的工作会很困难。

    ④你对现工作一点也不喜欢,上班对你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那么一定要尽快离开,选择一份自己喜欢(至少要不讨厌)的工作,否则很容易造成精神方面的疾病。

    ⑤单位的人事关系太复杂,同事之间(包括领导在内)勾心斗角,对工作则漠不关心,这种公司很难有大的发展,企业文化也存在很大问题,不适合一个进取的人长期滞留。

    ⑥无论你有如何出色的表现,你立下了多大的功劳,上司都没有奖赏(物质或精神)的表示,显然,你是在一个不论功过不论赏罚的公司上班,那么你死定了,一定要想办法离开。

    ⑦公司的薪酬和福利水平总是比同类单位同类职位的同仁差一大截,而这不是通过单位的改进可以改善的,那么一定是老板没有拿我们当人看,或者公司营利水平太差,没有发展前景,早晚要出事,尽快离开。

    ⑧上司从来都不懂得尊重我们,动辄呼来喝去;从来不懂得关心,无休止的加班、出差,那么我们就是老板生财路上的一粒石子而已,不值得久留。

    ⑨即使你做得非常出色,也不会有任何晋升、发展的机会。你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度过,那么赶紧跳槽,找一份有前途的职业。

    ⑩你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而你的工作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连你的妻子和家人都瞧不起你,尽快离开,否则你会苦闷一生。

    4. 什么样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寻找具体的目标单位和职位是个漫长而重要的过程,涉及一个职位所在的城市、具体的位置,涉及单位的行业、所有制性质、规模、文化、工作强度等方方面面,有的还需要做深入的调查。获得职位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网络无疑是比较便捷的选择。选择一个工作,往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所以,这个过程无疑需要反复掂量。最大可能地去发现可能的职位,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就业目标。

    每个人在求职时都会都习惯性地在选择一个好的公司。但什么样的公司才算是好公司呢?只要给工资高的公司就是好公司吗?这可不一定,除了薪水以外,公司的好坏取决于企业文化、人文环境、经营理念等。一般来讲,好的公司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①公司形象良好。

    如果你的公司在公众面前的形象良好,那么,不管你自己是否已经取得非凡成绩,别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如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不管你的成绩到底如何,只要一听是从那所大学出来的,人们便会刮目相看。而事情也往往都是这样,如果公司整体状况较佳,那么下属的每一位员工也都是精英。

    ②同事非常出众。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我们所在公司是人才济济,英雄辈出,自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近朱者赤,耳濡目染,整天与之相处,我们不但可以学习到好多原来所不知道的东西,而且还可以为我们自己的资历增加一点分量。当然,如果公司存在太多的勾心斗角,那就另当别论了。

    ③管理比较开明。

    开明的管理层不但认可员工的价值,而且支持、鼓励员工,使他们的工作效率提高。求职者应该寻找这样的公司,这也许会花费一些时间,但绝对是值得的。这样的工作不见得是完美的,却是动力十足的。优秀的管理者都注重创新。他们认可你的才华并愿意好好帮助你。如果员工不必受制于层层的官僚体系、繁琐的规定以及企业政策等就可以做好事情的话,谁会离职呢?

    ④薪水福利优厚。

    看薪水福利时不能看表面的数字,一些企业的薪酬福利听起来很美,但是都是税前的,扣除税金、三险,到手的所剩无几。还有一些企业,则可能名义工资很低,但是福利部分最高可以达到名义工资的两倍多。如某些国有单位实行集资盖房、货币化分房等,员工获得的实惠比一般外企要高出许多。另外,除了看该公司给你提供的底薪外,还要看有没有加薪机会。一些创业期的企业可能初期薪水较低,但是有机会获得原始股的激励,甚至有一夜暴富的可能。

    ⑤培训机会较多

    培训机会比有形资产更可贵。企业能否提供系统的培训,允许员工积极发展自己的技能,给予时间与金钱的支持,是年轻人应当关心的。有的企业的新员工培训非常规范,有的甚至有出国轮训的机会,是吸引年轻人的优惠条件。

    美国有家著名汽车零件制造厂就规定,如果员工对任何领域的学问有兴趣,都可以利用下班时间来学习,学费由公司负责。玻璃制造也好,化学课程也行,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强调,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创造出理想的工作环境,而不应该限制员工的学习范围,因为每一种学习都可以开拓员工的视野,大家的沟通技巧也就能更为成熟,决策也将更加果断。这样,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就能培养出有干劲、有自信的员工来。

    ⑥晋升机会较多

    通常大、中型公司都会有—套人员晋升规则。这种制度大抵根据—年一度的员工工作评估,如果你有真才实学,自然能依靠这个渠道晋升。此外,还要看企业的业务和所处的阶段、发展趋势与发展前景。如果企业处于初创期或者战略转型期,往往需要很多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为之进行服务,这种服务通常包括了新体系、新秩序的设计和建立,容易发挥员工的个人潜能,体现员工的价值。年轻人较之年长的员工更加容易得到发展的机会。

    总而言之,选择公司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公司的整体素质,如果老板(或上司)开明、同事出众、自己又可以学到很多知识,那么就不要一味地把眼光停留在薪水上。认为只要钱多就是好工作,那样未免就有些偏颇了。

    同时,因为求职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有很多可能是经过企业刻意加工的,为此,要尽可能多地深入了解单位,因为了解不够充分就会导致决策失误,错误的选择需要付出代价!如有的单位对外宣布的工作时间朝九晚五,但实际上却是经常加班、出差,以致常常需要三过家门而不入?对于这些,内部员工对此体会最深,择业之初可以通过他们了解有关情况。

    5. 寻找更高的起点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徒弟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好看。但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

    徒弟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以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对师父说:“它最多只能卖到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

    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商那儿,但不要卖掉它。”

    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人说:“我不打算卖掉它。”

    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识要你卖!”这个人说:“我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他不能相信:“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

    他回来后,师父拿回石头说:“我们不打算卖了它,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是生活在蔬菜市场,那么你只有那个市场的理解力,你就永远不会认识更高的价值。”

    这个故事对正在准备寻找工作的我们应该有深刻的启示:你了解自己的价值吗?不要在蔬菜市场上寻找你的价值,为了“卖个好价”,你必须让人把你当成宝石看待。

    很多职场励志类的图书都在鼓吹:“从基层干起”。意思就是说要老老实实地干最基础的工作,然后等待被领导发现,进而得到晋升、重用。可事实上,有多少在基层工作的人能最终被晋升到领导岗位来呢?大量的员工默默无闻地在基层工作了一辈子,而其中并不乏人才,能最终被领导发现才能的只是极少数幸运儿而已。何况,既然你有足够的能力,为什么要在不能体现你价值的岗位上浪费时间呢?

    除非你看到了这份工作的前景,或者公司提供给你培训机会和合适的发展空间,否则,你应努力寻找更高的起点。大部分的人在从事一份能维持生活的工作以后,被惰性一点点地消磨了斗志。他们一天天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只能做好这份工作而已。有这样一个故事:

    心理学家在一所著名的大学中选了一些运动员做实验。他们要这群运动员做一些别人无法做到的运动,还告诉他们,由于他们是国内最好的运动员,因此他们能做到的。

    这群运动员分两组,第一组到了体育馆后,虽然尽力去做,但还是做不到。

    第二组到体育馆后,研究人员告诉他们第一组失败了。

    “但你们这一组不同。”研究人员说:“把这个药丸吃下去,这是一种新药,会使你们达到超人的水准。”

    结果第二组运动员很容易就完成了那些困难的练习。

    “那是什么药丸?”参加者问道。

    “不过是粉末而已。”

    第二组之所以完成不可能的运动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事实上,绝大部分人遭到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错误地判断自己的能低估了自己的价值。

    如果你相信你有足够的能力,那么在求职时,你就应该选择一份能与你能力相匹配的工作,而不是委曲求全。即使因为生计不得不仓促选择一份职业,但那一定只能是暂时的。一旦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就应该立即去寻找一份更能体现你才能的工作。

    6. 如何撰写一份精彩的简历

    制作简历时,要强调工作目标和重点,语言要简短,要具青春活力,免去一些不相关信息,恰到好处地包装自己、充分展示精美的简历,招聘者不会花费过多时间来浏览每一份简历。当我们获准参加面试时,那么简历就完成了使命。

    无庸置疑,简历是自我推销的最快捷方式。很多人为谋求一份好职位,用了很多心思,也花了不少时间,制作了一份精美的简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一个人写简历只写了三部分:个人资料和联系方法、教育背景和实践经历、自我评价和求职意向。每一部分都做到条理清楚。他把这样两张A4纸组成的简历投出40多份,事实证明,这正是人事主管们所认同的。他得到了15个面试通知,最后取得了7个录用通知。

    一份好的简历,就像是产品的广告和说明书,要做到在短短几分钟、篇篇几页薄纸中使自己能“鹤立鸡群”,令人信服。

    (1)简历中要包括的内容

    简历的撰写确切而言,并无一定之规、固定格式,只要能够引起招聘人员的注意,让其有兴趣读下去,都是成功的简历。但是一般而言,下列要素在简历中是需要有所体现的。

    ①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方式(电话和电子邮件等)、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等。

    姓名写在简历最上方,居中,大写加黑,以便区别于正文,方便招聘人员看到你的名字。如果其中有生僻字请在括号内注音,以免招聘人员在面试时不能正确发音,造成尴尬。为方便招聘人员及时联系到我们,切勿忘记电子邮件及手机号码。

    身高、政治面貌、籍贯、体重、婚姻、健康状况等根据则根据目标职位决定写或不写。如果本人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一般不要在简历上贴照片。

    ②求职意向与自我评价。

    求职意向写在个人信息下方或者在简历第一页左上方。你要应聘公司不是你的职业顾问,因此没有人会有时间根据你的个人情况为你选择合适的职位。因此,你要有明确具体的求职意向,如有求职者在求职时写:“求高校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企业人力资源和行政工作等职位”,这样一长串的求职意向给人的感觉就是,缺乏具体职业目标,没有进行充分的就业准备。

    可以在求职意向之后进行自我评价,要求用简短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你区别于别人的特征,最好不超过四行字。

    有的求职者会在求职意向之后写明期望薪酬,这种要求一定要与自己的经验、能力等相适应,不能给人无法接受的感觉。最好的办法是不写。

    在简历上最好不要提薪水要求。因为此时很可能会对自己估价过低或太高,薪水最好等到面试时再另行讨论。

    ③学历与培训。

    按时间倒叙,先从最近毕业的学校写起,包括时间、地点、学历、学位名称,截止到大学专科或中专学校,高中及以下对招聘人员判断你的职业技能没有帮助,不需要写。辅修课程及专业培训等也可以列在后面。如果培训内容较多,则可以单列一节。

    ④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一般严格按倒叙方式撰写。包括工作单位名称、地点、职务、起止时间、下属人数、主要职责与业绩。工作经历的描述要繁简得当,突出最近的、最重要的、与应聘职位有关的内容。应当适当花些工夫琢磨工作业绩的描述,最好以量化的方式描述你的业绩,如 “一年内完成销售额达300万元人民币”、“提前3个月完成当年的销售任务”等,让用人单位的主管立即就能对你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数字是最能说明问题、表明成就的。说到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时,可以写出你管辖下的队伍人数及组成,还有他们中获得升迁的人数。如果你曾经是主管客户服务和产品的,客户或产品的数量及名称,与客户关系的合作时间也是评定你能力的一个标准。

    ④技能。

    包括能力、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三类。其中能力指人的内在潜质,包括与人合作的能力(如沟通能力等)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分析能力等),一般在自我评价或求职信中突出。专业技能指与应聘职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执行能力,如律师职业资格、注册会计师等。通用技能指外语、计算机、写作、演讲等技能。

    ⑤荣誉。

    荣誉可以按时间顺序倒叙,也可以按重要性倒叙。要求选择重要的荣誉、相关的荣誉,包括工作后及研究生、本科阶段的各种奖励。要注意澄清荣誉的选拔范围或授予机构,如获得的各项奖励是省、市还是学校给予的,这样可以避免给人模糊的感觉。

    ⑥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要体现求职人的人格修养和情趣品性。可以选择对申请职位有利的爱好,包括体育特长、文艺特长、写作特长等。在兴趣爱好方面获得的奖励可以在此描述。

    ⑦其他。

    包括参与的社会活动、出版作品情况(包括作品名称、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出版单位等)。

    以上各个部分不一定全部需要,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取舍。

    (2)撰写简历要把握好的几个原则

    不管要应聘什么样的工作,求职者的简历都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①真实。

    简历可以适当的修饰,但千万不要用欺骗的手段。企业的人事经理大多阅历丰富,他们对简历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弄虚作假终究会漏出破绽,何况还有下一关的面试。一旦让对方发现,会让对方怀疑你的人品。

    所以,与其费尽心机的欺骗,倒不如实话实说,诚实、真实地记录和描述自己的简历,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②全面。

    简历要特别注意内容的完整和全面,以使对方对我们尽可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千万不要忘记写明各种联系方法和切实表明自己对工作的期望,并附上有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③简练。

    简历所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让用人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关于求职者最多的信息。公司要的只是学历和实干能力的证明,他们并不理会那些长篇累牍的“心路历程”。招聘人员一般在粗略地进行第一次阅读和筛选时,每份简历所用时间不超过1分钟。如果简历太长,难免就会遗漏部分内容,甚至缺乏耐心来完整细致地读完,这当然对我们是很不利的。

    ④重点突出。

    对于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职位、不同的要求,招聘者希望找到的是最适合某一特定职位的人。所以,求职者要视所应聘的企业或职位之不同,巧妙地突出自己的优势。让这“点睛之笔”点得恰到好处,既有说服力又合乎情理,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众多的竞争对手面前脱颖而出。

    ⑤用词准确。

    简历中不要使用拗口的语句和生僻的字词,更不要有病句、错别字,外文尤其注意不要出现拼写和语法错误。同时行文也要注意准确、规范,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实用型文体,句式以简明的短句为好,文风要平实、沉稳、严肃,以叙述、说明为主,引经据典、抒情议论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⑥美观新颖。

    简历体现求职者的基本职业素养,因此版面要注意不能太花哨,要有类似公函的风格。要做到条理清楚,标识明显,段落长短适中,字体大小合适,排版美观,疏密得当。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电脑打印求职信,如果你的字写得也不错,也可以再附上一篇工整漂亮、简短的手写求职信,效果会更好。

    ⑦注重关键条件

    因为招聘时每次面试都需要较长时间,对招聘者来说进入面试阶段的应聘人数是越少越好,因此,简历筛选过程是一个删除不合适人选的过程。在简历中要陈述有利信息。用人单位理想中的应聘者要有:相应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及技术水平,这将是应聘者在新的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作为求职者应该注重这些关键条件,这样才能打动招聘者并赢得面试机会。

    (3)投递简历的方式

    投递简历可以通过邮寄、电子邮件的方式,邮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应聘:某某职位”,以便人力资源部门转交相关的用人单位。简历和求职信是别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所以简历和求职信一定要用质地优良的专用纸和相配的信封。如果简历超过一页,则用大一点的信封,这样可使它能够平整无折叠地寄出去。

    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则最好把简历文本贴在邮件正文中,不要以附件形式发送简历,以免被招聘人员误认为是病毒邮件删除。为了增强招聘者的兴趣,可以用“具有8年名企HR从业经验,人大科班出身,应聘HR部经理助理”之类的标题。

    一般不宜用面送简历的方式,人力资源部门特别反感不约而至的面送。

    简历投递之后一周左右,可以打电话向招聘人员询问简历是否送达。如果招聘人员正好有时间,他可能会马上翻阅你的简历,很可能就会发现你这个人才。

    记录好已投递的公司名和职位,千万不要让用人单位通知我们面试时反问“我投过简历吗”这种糟糕透顶的事情发生。

    细节百分百02: 简历上应避免的常见错误

    ①经常以“我”字作一个句子的开头。

    ②简历上有错别字。

    ③工作经历中出现时间空缺,而且没有说明原因。比如说,从上次离职到找这份工作的一段时间一直在做什么,简历上没有说明。

    ④语句过于繁长冗杂。

    ⑤列出了很多与工作无关的兴趣和爱好。

    ⑥在对方没有要求附带照片的情况下,自作主张寄去自己的照片。

    ⑦书写不够规范。

    7. 如何搞定面试官

    通过设计一些合理的细节让对方感动,变被动为主动,是一种很高明的求职方法。

    经过精心的准备策划,西蒙·福格信心十足地来到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报》总经理办公室求职。

    他问:“你们需要一位好编辑吗?”言下之意自己当然就是“好编辑”。

    “不需要。”拒绝得那么干脆。

    “那么,好记者呢?”

    “不。”拒绝还是那么干脆。

    “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依然是坚忍不拔。

    “不,都不需要。我们现在什么空缺都没有。”看来是没戏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了。”说着福格从包里掏出一块精制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总经理被福格新颖独特的求职方式所打动,破格给他安排了一个职位。25年后,福格成了这家报社的总编,名扬世界。

    通过设计一些合理的细节让对方感动,变被动为主动,福格成功地说服了报社总经理。

    几乎所有的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至少经历若干次面试。在应聘面试时,说服考官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

    在准备你的面试时,以下几点重要原则应该能对你的面试成功有所帮助:

    ①知彼知己。

    知彼,即要了解招聘单位情况。了解单位情况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面试者的欣赏。我们可以通过上网,以及向上届校友、可能联系到的内部人员深入了解该单位的甄选程序以及面试程序、方法、题型等,特别是该单位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可以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有关情况。

    知己,就是要充分评估自身条件,清楚地认识自己与职位要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与自己的不足,以便在招聘人员提问“你为什么应聘这个职位”时可以游说招聘人员接受你的求职。准备简短的自我介绍,以防对方面试时来一句“说说你自己吧”。如果应聘外资单位,最好背诵一份英文的自我介绍,同时强化一下口语交流的技巧。

    ②面试时向潜在老板说明你能为他们做什么。

    不要问你的老板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你的老板做些什么。不要向面试考官介绍你的简历,因为他们早就看过了你的材料。相反,你应该告诉他们,你做这项工作会怎样优于其他候选者,使他们意识到雇用你的老板有多么过人的眼光。换言之,你应该推销你的优势而不是你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应该多介绍你的知识和技能:你在本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关系网以及你开拓事业的能力。

    ③表现出归属感。

    招聘者招聘职员的目的,是寻求工作上的合作者或者“好帮手”。只有那些对单位怀有强烈的归属感的人,才能与单位荣辱与共、同甘共苦。因此,在面试中,求职者应多从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方能使招聘人员心怀好感。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结婚后,夫人想请一位佣人,她询问几位应试者有没有什么要求,那几位姑娘有的说要有休息日,有的说要单独的卧房,有的问能否和主人一起上桌吃饭,只有一位姑娘悄声说道:“我希望成为家庭中的一员。”

    弗洛伊德夫人听后大为感动,当即决定聘用这位姑娘。

    ④保持坦诚的态度。

    坦诚是面试中取得成功的关键。不要让拘谨抑制了你的坦诚,你应该充分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这份工作的热情。一家公司在报纸分类广告栏上刊登了一则招聘秘书的广告。广告在列出一系列文秘工作技能要求之后专门指出:“工作必须认真负责。”然而在众多求职者中只有一个人说:“顺便讲一句,我于工作向来都认真负责。”于是,她得到了这份工作。

    求职者常被问及为何会失去过去的职业的,有些人回避问题,大谈理想抱负或过去的工作学非所用,往往给人以虚假不真实的印象,倒不如如实地回答,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们的共识。

    面试中最令人反感的就是求职者夸夸其谈。“这事没问题!”“只要有我,一切都好办!”等大包大揽的话,平时可以说,但是不适合在面试时向主考官说。因为主考官在谈话中一直是在对你的能力评估,他一直对你抱着谨慎的态度,你吹得越厉害,他的戒备心越严,别幻想把考官“侃”晕。

    ⑤顺其自然的态度。

    不要在面试中总是抢着表现自己,不要在考官说话的过程中插嘴,更不要把面试谈话变成争论或争辩。一个应聘者在谈话中老用一种争辩和反驳的语气:“为什么不是这样!”“我有我的见解,不管你怎么想。”如果在辩论会上,你或许能表现出你的才智、机灵,推理能力和说服能力,但在面试过程中,这只能引起人的厌烦。一位主考官很伤脑筋地谈到一个应聘者:“天哪!他像一台测试机那样难以理喻,我每说一句话,他总接着纠正:‘不,这不对,应该是……’我觉得他根本不是来找工作的,而是有意来找茬的。”面试的目标不是在谈话中取胜,而是要得到工作。赢得一场争辩而失去一份好的工作,可谓是“因小失大”。

    ⑥表现出智慧。

    招聘者有时会出一些尴尬情景中的难题,看应试者怎样回答。应试者如果表现充满智慧,就能赢得招聘者的好感。

    一家旅馆老板测试三名男性应试者,问:“假如你无意推开房门,看见女房客正在淋浴,而她也看见你了,这时,你该怎么办?”

    第一个应试者回答:“说声‘对不起’,然后关门退出。”这个对答虽简洁,但不符合应试者的职业要求,而且也没使双方摆脱窘境。

    第二个应试者答道:“说声‘对不起,小姐’,然后关门退出。”这个称呼准确,但不合适,反而加深了旅客的窘迫感。

    第三个应试者回答:“说声‘对不起,先生’,然后关门退出。”

    结果,第三个应试者被录取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这种故意误会的说法,维护了顾客的体面,非常得体、机智,表现出一个侍者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和应变能力。

    ⑦表现出理性。

    在遇到两难问题时,最好能选择折中的语言,不偏不倚是较为理想的回答办法。

    德国汉堡银行在招聘公关人员时,没有专门考核业务知识,而是提出了一道别具匠心的判断题:“当国家的利益和银行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阁下采取何种对策?”显然,这是一个两难问题,维护哪一方的利益都是不对的。

    三类不同的应聘者回答问题迥然不同。

    第一类人回答:“我会坚决站在我们银行的立场上。”银行认为,这样的人将来准会捅娄子,不能聘用。

    第二类人回答:“我作为国家的一员,应该坚决保护国家的利益。”银行认为,这样的人适合政府部门的工作,也不可取。

    第三类人则回答说:“当国家利益和银行利益发生矛盾时,我要尽全力淡化矛盾。”银行方面认为这类人才是最需要的。

    公关人员作为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媒介,只有善于注重社会整体的协调性,才有可能妥善处理好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公关人员既要消弭双方的分歧,又要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保证公司顺利发展并与其他组织维持平衡和谐的关系。

    ⑧多问问题。

    提问题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过程,在接受求职面试时,你肯定需要像公司需要了解你一样了解公司的情况。

    老板们会敬重那些主动就公司的情况提出高水平问题的人。这表明你拥有两个最具说服力的特质:你做了充分准备,你办事非常认真。

    千万不要问一些幼稚的问题。如果你问:“办公室内是否有卫生间?”“你知道汤姆住在什么地方?”这些很可能使很好的面试砸了锅。

    ⑨懂得倾听。

    良好的面试有一半要靠倾听。倾听并非单用耳朵,还包括所有的感官:不仅用头脑,还得用心灵。倾听常与说话同等重要。在谈话较为沉闷之际,你常常会发现自己心不在焉,错过了重要的关键字句,肢解了听到的话,甚至先入为主,而忽略了哪个观点,与你想的完全不同,这都是反应迟钝的表现。

    面试者应该懂得什么时候该认真倾听,什么时候又该接上对方的话题,什么时候回答对方所想了解的问题,不失时机地推销自己。

    ⑩在细节上下功夫。

    细节决定成败,面试中的细节包括很多方面:

    在进入应聘单位大门的一刹那,到离开单位为止,面试其实一直在进行,不相关的其他部门的员工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他们可能会和人力资源部门反映“今天上午来的那个人对于我们不合适”。人力资源部门也会有意无意地安排与面试看似不相干的场景,我们的反应将会增强或者削弱他们录用我们的信心。

    最好能在面试前一天沐浴更衣,注意个人卫生,可以适当使用香水,以示对面试者的尊重。着装整洁,仪表大方。守时很重要,最好能提前5分钟到达,切忌迟到。面试前,手机最好关闭或改振动。在面试过程中不要接听电话。

    见到面试人员要点头微笑,但不宜主动握手。当面试者主动握手时,要自信地伸出手,不要过于紧张。在面试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或站姿,不宜做小动作。

    避免目光游离,或者盯着地面,保持自然的表情,面带微笑,直视面试者。如果是多对一面试时,要移动目光,不能总是盯着一个面试者。

    避免轻易否定主面试者的偏好,形成冲突,也不要避免抨击以前的单位。不管面试的情况如何,在面试结束时都要有礼貌的告别。

    细节百分百03: 企业面试常见的12个问题

    下面列出了一些你可能会在面试中遇到的问题,事先考虑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做好准备:

    ①如何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或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②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③能谈谈你有哪些缺点吗。

    ④除了工作,你都有哪些爱好?

    ⑤你为什么要加入我公司?

    ⑥你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⑦你最崇拜谁?

    ⑧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⑨在过去一年中,你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做过的最引以为荣的一件事是什么?

    ⑩你在工作中最不能容忍的一类事情是什么?

    ⑾谈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

    ⑿你为什么要从原单位辞职?

    ⒀你能适应你应聘的这份工作吗?你认为有哪些困难?

    ⒁如果你必须处分某一团队成员时,你会怎么做?

    ⒂你的薪酬要求?你对公司还有哪些要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