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力量决定一切-培养孩子追求幸福的渴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幸福是什么?

    * 幸福在哪里?

    * 人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这简单而深奥的问题让许多人着迷。

    有的人一生都在追赶幸福,但幸福就像风儿,总是与他擦肩而过,捉也捉不到。有的人看上去很不幸,但幸福却像小鸟,天天陪伴着他,让他每天欢天喜地。

    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良好的心态,让孩子幸福是每个父母的美好心愿,作为父母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帮助孩子寻找快乐,感受幸福;在与孩子共同品位生活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形成一种持续的快乐心态,让孩子学会品味幸福,让幸福永驻孩子的心田。

    【让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

    什么是人生的幸福感?每个人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在追求人生的幸福时,是依靠一种信仰,一颗真诚的心,这是需要学习的。

    在哈佛大学,有一门功课叫幸福课,这门功课,不光是让学生们从各个角度评述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幸福感。因为感受人生的幸福感是个体的一种能力,它不是靠财富来衡量,也不是靠权力来衡量,而是靠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以及理解。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幸福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我们看现在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学习的压力,他们在自己的生活里缺乏幸福感或者没有幸福感,这最需要父母帮助他们一起寻找,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是培养孩子对人生幸福感的过程。

    幸福不是你送的芭比,不是你给孩子买的最新的动画片,也不是你给他的一柜子的衣服。幸福很简单,但真正的幸福有着深刻的内容,它能培养孩子的精神、与世界融合的感受将是他一生受用的财富。请你别忘了每天把这份礼物送给孩子。

    孩子都喜欢被善待、喜欢长大、需要小小的惊喜刺激他的感受。

    专家认为,幸福的孩子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特性,包括自信、乐观、有控制世界的感觉。一旦掌握了好的方法,你孩子的这种特性能很容易被发掘出来。那么,为什么不放下你手中的活,从被你排得满满的生活里走出来一会,和孩子一起追寻这种快乐?

    每至周末,韩国许多居住在大城市的父母会带着他们3-12岁的孩子前往自己的乡间“别墅”。与国内高收入阶层倾向于在郊外的封闭小区购买的别墅不同,韩国人购买的乡间别墅往往是真正的“乡村大屋”,多是到城市淘金的农民留下的乡村院落。韩国父母在购买这些“别墅”时主要考虑的是:在大都市,孩子的成长空间实在窄憋,“小孩的精神也需要放松,另外,他们的眼界也需要开阔,除了知道‘今天的努力铸就明日的辉煌’外,他们还需要知道,人与自然如何取得和谐,人的索取与付出如何取得平衡。”

    乡村生活使城里孩子的幸福感浓烈起来。城市有空调或暖气,乡村大屋的冬天却必须生炭盆取暖,这只是表层的对比;稍大一些的城里孩子还会为村里的同龄伙伴担忧:村里的许多小朋友都不上幼儿园,很喜欢围棋的小孩也找不到好老师。在汉城这样的大城市,因为物质条件应有尽有,相当部分的孩子丧失了幸福感,他们的父母忧虑地感到:“你无论创造怎样的条件,你无论怎样做,小孩都不会感动。”而在乡村,同龄伙伴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我是幸运的,应当感恩啊!”

    事实上,只有那些对生活有所感激的小孩,心理上才会充满平衡感,不会因一时挫折而造成心理上的封闭和扭曲。韩国父母认为:情绪宣泄渠道的狭窄,与空间的狭窄息息相关;如果让五六岁的孩子终日沉浸在竞争的气氛中,对其处世的乐观毫无帮助,还不如趁早让孩子在乡野里寻找开心和快乐。

    爱是一个大口袋,装进去的是满足感,拿出来的是成就感、幸福感。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甜,更不懂得珍惜,一旦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到体现,才会产生无比的快乐。

    想想现在的父母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呢?现在一般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在爱心的付出与接受方面,父母肯定是对孩子付出的爱比较多,而接受孩子的爱比较少。但是父母要有意识地从孩子那里“索取”一些爱。这倒并不是做父母的缺少得到他人的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在对父母付出爱的同时享受到其中的快乐和幸福,并以此培养他的爱心,使他的思想更加积极向上。比如,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百般呵护孩子,用父母的爱心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但有时,父母遇到比较大的困难时,也要坦然地在孩子面前说出来,让他为父母一起分担忧愁,一起想办法解决难题。或许孩子的办法对父母根本没有用,但主要是要让他懂得怎样为父母分担忧愁,怎样给父母表达爱心。

    爱孩子,在家长向孩子施爱的同时,巧妙地向孩子“索爱”,这不仅能使家长感受到被孩子所爱带来的幸福,更能使孩子珍惜父母之爱、向他人奉献爱心的道理。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幸福,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教会孩子体验快乐,理解幸福。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要让孩子抽出时间放松下来。在体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帮助孩子寻找快乐,感受幸福;在与孩子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与孩子共同品位生活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形成一种持续的快乐的心态。体会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份快乐,这才是我们要给予孩子的完整的教育。

    【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快乐既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性格”。筑就快乐的性格是终身幸福的源泉。快乐的心情有起有伏,而快乐的性格比较稳定。快乐的性格可以通过以下10条途径来培养:

    1.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让孩子懂得与人和睦相处、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

    父母不能完全支配孩子的社交生活,但却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亲热关系,引导他们如何与人相处。父母可以尽量安排孩子常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如参加同龄儿童的游戏活动,或带孩子到游乐场跟小朋友玩耍;要是能随时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那就更好。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任性,脾气大,不愿意与小朋友或家里的客人主动地交往,出去玩时也总是粘着家里人。幼儿园的老师也有同感。其实家里也没有太娇惯,园里老师也挺喜欢他的,尽量多给他锻炼的机会。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有意地常让他们去玩合作性游戏,需要两个人以上一起玩,才能玩起来,如玩压压板,玩拉力球等。开始,家长和他玩,玩得起兴了,大人就不和他玩了,让他自己去找玩伴,尝到一起玩的甜头。亮亮特别粘大人,妈妈就和家里大人商量好了,有意冷淡亮亮,特别是亮亮找大人和他玩的时候,大人都借故拒绝,让他产生交往的饥渴。亮亮需要玩伴了,父母就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委托亮亮招待,大人都去忙自己的,不管他们,小家伙们自在了,就欢乐起来。父母还经常让亮亮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带到幼儿园去,如图书、玩具,和朋友一起享用,这样,亮亮在幼儿园的朋友逐渐多了起来。他的妈妈说,现在亮亮自己去交朋友了,也越来越快乐了。

    2.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力

    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看,孩子在家,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小到晚餐吃什么,该看什么电视节目,大到家里要添置什么东西,是否到少年宫参加培训班,一切都是家长说了算,因而他们的童年可能并不像成人所想的那样愉快。

    其实,让孩子们自由地做一些选择,是培养他们形成快乐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听任2岁的孩子吃西红柿而不吃黄瓜,或让6岁的孩子从父母准许他看的电视节目中挑一个来看。随着孩子的长大,他就会自己决定更重要的事情,也就会更开心。

    3.教导孩子不屈不挠

    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父母要让他知道任何困难都会有一线转机,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快乐的心情。倘有出现经过孩子努力也没能扭转的情况,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寻求安慰自己的办法,可听音乐、看书、向别人倾诉心声等。

    4.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快乐的人能从很多方面得到快乐。

    某个孩子可能因为错过了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而整晚都不开心;但另一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他就会改为看书或做游戏,同样自得其乐。父母平时应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5.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

    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

    有资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因此父母认为怎样做能令人快乐,就应该身体力行去做,而且要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他们感到快乐。专家说:“缅怀以前快乐的日子,并清楚地提出追求快乐是你的人生目标,是很重要的。”

    6.多与孩子进行交流

    教书是老师的事情,做作业是学生的事情。家长要干什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心灵的依靠。不要看孩子有时不愿意跟父母交流,但这并不是说他不在乎父母,孩子太在乎父母了,不是不需要这种交流。

    好多孩子不愿与家长交流,为什么?比如,孩子上次数学考了90分,这次考了80分。其实上次90分,排在班里30名;而这次考了80分,却排在班里第20名。但家长有时不懂,不了解这个情况,他本来进步了,需要得到你肯定的时候,你却不管青红皂白,给孩子一顿批评。他跟你能没有距离吗?

    家长帮助孩子调整心理,比督促他们做作业,或辅导他们,要重要得多。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是作为家长的责任。

    7.笑出声来

    笑出来,对家长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严肃形象,以为这样才有尊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笑出声来,并不会失去家长的尊严。让家中充满笑声,并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是最好的爱的表达。有人说:“一个人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亲子感情不要放在心里,爱要表达出来。

    8.更具体的表扬

    父母应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为,越能够根据父母的话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种技能时,不要总是简单地说“做得不错”,要指出他们具体细节的成功。比如“你今天把那个摔倒的小妹妹扶起来,真让妈妈高兴”、“我喜欢你画的这些树”,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满足。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表扬过度。从小要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表扬来自他们战胜了挑战之后。

    9.不要苛求完美

    像“你怎么这么没出息!”“笨死了你!这么点儿事都做不好。”“你聋了?听见没有?”“唉,你怎么这么懒!”之类的话决不要轻易说出口。这些话不仅在当时令孩子不懈,而且在他们潜意识里会留下很深的痕迹。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父母不可太过于追求完美,总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各种贬低孩子的话会像种子一样撒落在孩子的心里,这样的情况越多,埋藏得越深,逐渐成为他们自我评价的标准,会伤了孩子的自尊,让他失去自信。所以,当你要抱怨他时,先想一下,这个过错是不是跟他的年龄有关?10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不要唠叨个没完。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比他把袜子放在哪里要重要得多。

    10.给孩子显示自己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分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来说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快乐都是最宝贵的。

    总之,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也是每一位父母都可以做到的!

    【使孩子常怀感恩的心】

    坐公交的时候会不会见到这样的情景:

    一位老奶奶上车了。人们立刻像条件反射一样弹跳起来给她让座,她礼貌的推辞了一下笑眯眯的接受了。向让座的人道完谢后,她回身一招手,她那生龙活虎的孙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上了座位,这回他没和奶奶有任何客气的意思便欣然接受了!

    各位父母,这个场景你们熟悉吗?

    孙子没有谦让当然也更没有感谢他的奶奶,他觉得理所应当,他奶奶看起来也觉得理所应当,可我想到的却是对他奶奶都不会关心谦让一下的孩子,很难想象将来长大后对我们所谓传统美德会有什么样的结论或看法。可话又说回来了,这只是孩子一个人的错吗?

    车上的人把这位奶奶当作自己的奶奶,她的眼中却只有她的孩子,她用她的实际行动教育了她的孙子,你最重要,你最珍贵,你只要照顾好自己我们就高兴,哪怕你从来关心的就只是你自己。奶奶这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她用这自以为伟大无私但实际无比自私的爱让孩子丧失了感恩之情。

    感恩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孩子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对别人对环境少一份挑剔,而多一份欣赏;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就能赢得别人的喜欢。

    阳阳七岁半了,爸爸妈妈一直挺宠她,买个桂圆、香蕉的都尽着她吃,平常到超市里,她想吃什么零食,爸妈也是尽量满足她,久而久之,她竟有了吃“独食”的倾向。

    买回来的蛋糕、点心,妈妈若拿起吃时,她会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虽不开口说什么,那种不悦的神情却一览无余。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对她的那些小伙伴绝对大方,只要她们一来,她就把自己那些好吃的统统搬出来与她们共享,几乎每次都是风卷残云。

    一天下午,妈妈带她出去玩,回来时顺便买了两个烤地瓜。她们来到花园里,在圆石桌前坐定,地瓜的焦香引诱的人肚里的馋虫千回百转,妈妈顺手拿起一个说这个我吃,那个你吃。阳阳不解的问,妈妈,你为什么要吃呀?

    阳阳的这句话把妈妈问懵了。让妈妈记起了多年前看过的一篇小散文,那篇文章说得是一个外国女人在丈夫出走后,苦心拉扯着一双小儿女,那女人自己不舍的吃不舍的喝,却把一对双胞胎喂得如花似玉。在他们上小学后,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干渴难奈的女人,平常只买两个冰淇淋,这次却破例买了三个。她分给两个孩子后,把手中的那个冰淇淋举到嘴边,还没来的及咬,却见两个孩子都惊奇的望着她。她笑着说,宝贝们,吃呀。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的问,妈妈,你为什么要买三个?女人大为震惊,她把自己的大好青春喂养了孩子,可孩子们呢……

    妈妈当时看完这个故事,只是一笑置之,没想到若干年后,同样的事却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妈妈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物质上的富裕填补不了精神营养上的欠缺,给孩子的应该是一颗会感恩的心。

    妈妈剥完皮,咬了一口地瓜,发现自己手里的这个特别香甜,就要求跟阳阳对换一下,阳阳不解的问,妈妈,你为什么总是把好吃的给我吃?

    为什么?因为我是妈妈呀。逮着阳阳的那句话,妈妈借机教育她说,你还小,所以妈妈心疼你,有好吃的都给你吃;等妈妈老了的时候,你要孝顺妈妈,有好吃的要给妈妈吃呀。

    阳阳懂事的点点头,说:“妈妈,我知道那叫以牙还牙!”

    阳阳没有同妈妈交换,执意吃自己的地瓜,说好吃的让给妈妈吃。

    教孩子学会感恩,生活是最好的途径。走在干净的马路上,将清洁工人无论严寒酷暑,天不亮就要推着清洁车扫地的事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对清洁工心存感激;当孩子捧着白花花的米饭时,要告诉孩子农民伯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让孩子对农民心存感激。当孩子觉得学习有进步时,引导孩子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伙伴的互相帮助;当孩子穿着漂亮的衣服,高兴的吃着麦当劳时,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知道爸爸妈妈挣钱多不容易;带孩子孝敬老人,告诉孩子没有爷爷奶奶就没有爸爸妈妈,是他们含辛茹苦抚养爸爸妈妈成人,让孩子对爷爷奶奶心存感激;当邻居帮了自家一个小忙,一定要领孩子上门道谢,让孩子懂得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情谊和恩惠,要知道感恩……

    感恩,是人性善之反映。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

    我们要告诉孩子,对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给予自己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帮助和关怀,都不要忘记感恩。那样,孩子们才会真正体会到“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让我们的孩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学着接受自己的不足】

    调查发现,现在不少青少年学生都或多或少有着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烦恼,某初二女生,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爱的文娱骨干,擅长舞蹈。一次体重测量为108斤,她认为太胖了,将会影响自己优美的舞姿。从此整天愁眉苦脸,学习无心,成绩大幅度下降,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后竟要自杀弃世。有个高二男生总快乐不起来:你看看我的长相就知道了,我有那么大的一个鼻子,圆圆的还有点红;瞧瞧我的学习吧,老是年级中最后面几名留守队员之一,快乐与我已经绝缘了;爸爸下岗快半年了还没找到新工作,今后上大学的学费怎么办?妈妈身体又不好,老是头疼,我可怎么办?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常常困扰着青少年,他们有的为自己没有出众的外貌而烦恼,有的为没有富裕的家境而自卑。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引导他们学会接受生活的现实——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动辄责怪孩子,而应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因为人有一种奇怪的心理,那就是往往容易站在自己不足以及自己遭受的挫折、磨难的立场上去揣想别人,觉得别人都比自己优越、快乐、幸福,相比之下,自己则成了世界上最差劲、最晦气、最不幸的人了。作为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学会接受自己。其实,长相由不得人,喜欢不喜欢也就是它;学习成绩的好坏,急也不在一时,你再不快乐它一时三刻也改变不了;老爸下岗,未必就是一辈子的事;老妈身体不舒服,我们会赶快去看医生……这就是要学会“接受”,接受眼前的一切,然后再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接受的意思不一定是喜欢,也不是我们不能想象或者不能盼望着有所提高。“接受”的意思应该是不加以否认,不回避现实,坚信事实就是事实。只有在承认和接受之后,才会有一个立足点。人的相貌、家境等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但至少,内心状态、精神意志是可以自己控制的。

    著名的英国图画书作家约翰·伯宁罕是这个世界上真正了解孩子的人之一,他为孩子们创作的很多图画书都让全世界的读者赞不绝口。“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哪一个孩子不喜欢看约翰·伯宁罕的童书”英国教育机构任职的图画书专家玛格丽特·米克这样说。

    《宝儿》是约翰·伯宁罕的第一本图画书。这本书获得了当年英国图画书最高奖——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宝儿》被译成数十国文字,为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孩子带去了安慰和快乐。这本书描述了这样的故事:

    英格兰东岸的一片空旷的沼泽地里住着一对大雁夫妇:波朗先生和夫人。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在这里做窝、生蛋。这年春天,波朗夫人当上了妈妈。她安稳又骄傲地孵着蛋宝宝们,波朗先生负责守卫她们。谁靠近他们的窝,波朗先生就会发出嘶嘶声把他赶跑;有时候没有这样的威胁出现,他也会发出嘶嘶声,因为他觉得这样能显得他很重要——一位保护妻子和孩子的英雄!你瞧,这是多么可爱的大雁爸爸呀!

    不久,六只雁宝宝破壳而出了。他们分别叫弗雷达、阿齐、珍妮弗、奥斯沃、迪莫西和宝儿。在高兴的同时,令波朗夫妇担心的是:宝儿没有羽毛!他们请来大雁医生为宝儿做了详细的检查。医生说,除了没有羽毛之外,宝儿一切正常。可是,没有羽毛对大雁来说又是多么的不寻常呀!尤其到了晚上,宝儿一定会觉得冷的。怎么办呢?波朗太太决定给宝儿织一件很贴身的灰色毛背心——看上去和羽毛很像。

    宝儿穿上毛背心后非常开心,她拍着翅膀跑到兄弟姐妹们面前展示自己的背心,她觉得大家都会为她高兴,甚至会羡慕她也没准儿呢!没想到得来的却是嘲笑。宝儿伤心地哭了。从此以后,她不再愿意和其他小雁们一起学飞翔和游泳,她害怕会受到更多的嘲笑,她的学习落后了很多。忙碌的波朗夫妇谁也没有注意到这点。

    冬天来了,大雁们要飞去南方过冬,而不会飞的宝儿躲了起来,难过地看着大家离开。

    读到这里,没有人不为宝儿担心。有过同样被嘲笑经历的你,曾经嘲笑过别人的你,被爸爸妈妈总是为工作忽略的你,忙碌的爸爸妈妈们……都会为宝儿担心吧。她孤零零的被留下,以后该怎么办?如何能抵御严寒的冬天?她会不会死去?

    孤单的宝儿走啊走,虽然一时看不到未来的方向,但她却没有停止脚步。夜幕降临,她踏上一艘没有点灯的船。也许是命运的神奇,也许是希望一直在身旁,就是这艘在夜晚没有点灯的船给宝儿带来了新的生活。在这里,她认识了不错的朋友——一只叫福勒的狗、船长麦卡利斯特、大副弗雷德;有了一份工作——用长长的喙把绳子卷好,把地板上的面包屑捡干净——这份工作为她换来了好吃又丰盛的食物,再说,还有谁比宝儿更适合这份工作呢?这份工作可完全不需要羽毛!

    在温暖的友情陪伴下,宝儿随船一起来到了伦敦。船长把她安置在皇家植物园,那里有各式各样奇特的鸟儿,谁也不会介意宝儿没有羽毛,她的朋友们会经常来看她。最后,她拥有了甜蜜的爱情和广阔的世界。

    从结尾处回顾整个故事,我们就可以明白约翰·伯宁罕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不放弃不气馁,就能获得快乐。

    有句话说:“上帝散布给人间的苦难与月光一样的均等。”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活得容易,更没有一个人整日为鲜花与掌声所包围。知道了这一点,就无需再抱怨命运的乖蹇和不济了。快乐的真谛是“接受”。孩子学会了“接受”,再加上努力奋斗,经过一段时日就会迈上成功与幸福的台阶。

    【让孩子豁达的面对生活】

    一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真诚待人,宽宏大量,是健康人格的必备素质,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沟通彼此心灵的重要条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孩子的理解与宽容,要从小事做起,从孩子小时做起,让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自然地建立起一种“人格优势”。

    迪妈是个开朗的人,对于很多的事情,即使是不平等的事情,只要不是很重要,也对自己伤害不大的,迪妈都一般看的开,不会计较那么多的。也许受妈妈影响,迪儿从小也表现出来一种宽容的态度。

    记得,迪儿刚会走路那会儿,常常走着就摔倒了,摔疼了,迪儿的外婆心疼孩子,总是踩着地板说:“都怪地板不好,让宝宝摔跤了,都怪地板”迪妈见到了,多次跟妈妈说:“妈,不能怪地板的,孩子还小,不能因为摔跤就怪别的东西。自己摔倒了就摔了,疼也就疼了,不能养成怪别人的习惯。这不好。”因此,以后迪儿再摔了,很快就马上自己爬起来。不再会用小脚踩地板,也不会怪这个怪那个的了。

    最初看出迪儿的宽容的是在迪儿还只有两岁多的时候,那时刚上幼儿园不到一周,一天晚上,妈妈帮迪儿洗澡,发现迪儿的左手的手腕上有一圈牙齿印,20颗牙齿的印子清晰可见,牙印很深,红红的,有些已经破皮,渗出的血也已经干了。妈妈心里很是心疼和恼怒,孩子还那么小就被欺负了。但是妈妈还是压着怒火问:“宝贝啊,这个手手是怎么了?这么一大圈的印印是怎样得来的?”迪儿看着手上的牙印,又看看妈妈,笑着说:“妈妈,这是我的手表。”看着迪儿心情一直很好,也没有为手上的伤烦恼,可是迪妈的很心疼,直想找那咬人的孩子算账,可迪儿都不在意了,迪妈也就不再恼怒了。只是心里真的疼啊。看孩子的小手上的牙印,当时肯定很痛的。从迪儿可爱的笑容里,迪妈看到了孩子的豁达,看到了孩子最初的幽默。这不就是迪妈想要的吗?怎么自己先想破坏呢?

    此后,像在有些孩子发生的事情——如被打了,或者和别人吵架了,很多的孩子都想着让大人撑腰,添油加醋的说着,让家长怒火中生的找别人的孩子算账。迪儿对待这种事情很是平淡,也偶尔会被别人打了,也曾经被别人骂过,但是迪妈似乎都不是第一时间知道,很多的时候都是过了好几天,听别的孩子说起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也看到迪儿似乎天天都阳光十足的,整天都笑嘻嘻的,高兴得很。迪妈知道孩子也许觉得这些事情都不是很重要的,也不对自己造成什么不好,因此,不会告诉大人,连老师都不知道。迪妈其实也很矛盾,孩子不告状的性格不知道好不好。但是也许是迪儿的性格如此,迪儿被别人欺负的时候总是不多,很少很少,迪儿的朋友倒是很多,很多的孩子都喜欢和迪儿一起玩,因为迪儿不是张扬的孩子,因此也没有遭受别人的妒疾。

    日子就这样的过着。慢慢长大的迪儿也慢慢的形成了一种豁达的性格。

    上学了,孩子长大了,迪妈和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上学了就是大孩子了,咱们到学校主要的就是学本领,学知识,不是比吃比穿比玩具比钱多的。更加不能因为同学有的自己也想要。要比就比知识,比本领,看看在每个学期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哪个多点,哪个能干点。迪儿就在似懂非懂之中慢慢的过着自己的学习生活,也看得出,孩子虽然不是很努力学习,但是孩子的心始终很平和,很开朗,也很豁达。日子也就在开心幸福的过着。

    前不久,迪儿的好朋友从单杠上摔下来,碰到迪儿,迪儿摔倒地上,左手受伤了,回家只是要妈妈帮着涂点药,只是自己心里害怕受伤的手还能好吗?而没有去怪同学。还一个劲的叮嘱爸爸,即使到学校的时候也不要去怪那个碰到自己的同学,更加不能骂他,因为他又不是故意的。孩子还为同学着想啊。孩子这样的性格,迪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虽然也心疼孩子的伤,可是小伤很快就好了,迪儿这样也赢得了朋友,赢得了朋友的喜欢。

    心胸狭窄的孩子,很容易就会对别人的优点妒疾,也会因为一点点小事情而不高兴。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因为种种的不满意而失落。

    迪妈心得: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要为孩子受一点点委屈而怪别人或者别的东西,做个心胸豁达的孩子,不太过于计较别人,不为一点小事情追根问的,都说:君子不记小人过,以空宏大量对待别人,处理事情就会顺利多了,宽以待人,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因为对别人宽容,而惠及自身一生啊。

    做父母的要让孩子们真正领会理解与宽容的深刻含义,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豁达的人心胸宽广,有如海洋,纳百川,竞千帆,是有大浪激荡时,绝无忧郁低泣状。”“豁达的人是站在生活的制高点,一览众山小;又是处在生活的最深处,风雨平常事。”

    【幸福要靠自己来创造】

    一只鹌鹑在麦地中间筑巢。当她的孩子们渐渐长大,麦子变黄的时候,她对小鹌鹑们说道:“农夫收割麦子的日子快要到了。我现在出去给你们找食。我不在的时候,你们都给我待在巢里别动,小心点儿,别让任何人发现你们。如果那个农夫来了,你们留神他说的话,听他什么时候要割麦子。我们要见机而行。”说完,老鹌鹑便飞走了。

    不一会儿,农夫带着他的儿子来到了麦田,察看了一下麦子,然后对儿子说:“麦子成熟了,我们该收割了。我明天一早就去邻居那儿,同他们商量,请他们来帮助我们收割。”

    又过了一会儿,老鹌鹑噙着给孩子们的食物飞回来了,问他们是否听到点什么。一只小鹌鹑回答说:“那农夫同他的儿子来过了,他说:明天他要去请邻居来帮助割麦子。”

    老鹌鹑听后说:“别怕,这麦子还不会马上割的。因为那些邻居不会那么快就答应帮别人干活的。”

    第二天一大早,老鹌鹑又要外出觅食了,她对小鹌鹑们说:“留点神,那农夫准备什么时候割麦子,看是否能听到一些新的消息。”那农夫又来了,对他的儿子说:“我看,谁也不会来了。这些邻居都靠不住。我要去同亲戚朋友谈谈,让他们明天来帮我们收割。这麦子再不割的话,就要烂了。”

    当老鹌鹑回家时,小鹌鹑们叽叽喳喳地说:“妈妈,快给我们在别的地方筑一个新的巢吧!那农夫明天就要带他的亲戚朋友来割麦子了。”

    可是,老鹌鹑回答说:“亲爱的孩子们,那些亲戚朋友也不会马上到一个外乡的农田里来干活的,所以,你们注意听着农夫明天说的话!”

    下一天早上,那农夫和他的儿子又来了,农夫非常伤心地朝麦田扫了一眼,说道:“我看,想靠别人的帮助都是不行的,不管是邻居,还是亲戚朋友。这庄稼今天是割不成了。两把锋利的镰刀已经摆在粮仓里了,明天一早我们两个就开镰。这麦子不能再耽搁了。”

    小鹌鹑马上就把这个新消息告诉了他们的妈妈。老鹌鹑听了说道:“瞧,这才是真正的收割时间。我们迁移的时候也到了,寻找别的住所去吧!亲爱的孩子们,起身吧!明天早上我们还待在这里的话,那么我们大家的生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做,别人都帮不了你。自己的幸福人生也要靠自己努力。常言说得好:路在自己脚下。人生的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孩子的幸福也要靠他们自己来争取。

    有一个母亲写给孩子一封感人至深的信:

    孩子:

    是的,孩子,路,是要靠自己走的。从你开始学步的那一刻起,父亲就给你讲了这个你一生都要明白的道理。如果你不明白这点,你就不可能迈出你人生的第一步,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你走路就永远要别人在旁边牵着。

    孩子你是聪明的,也是健康的。你学步比别人早,经过你多次的独自煅练后,你走路的姿势比别的同龄孩子好,走路的速度也比别的同龄孩子快。当父母担心你会跌倒的时候想上去扶你时,你还不乐意的将父母推开,即使摔倒了,你也不哭,重新爬起来再走……。虽然那时你还不会话语,但妈妈从你的神情里分明可以看出孩子你的坚强与勇敢,从人生的第一步开始,你就知道了,路,是要靠自己走的,别人是帮不了你的。

    见到孩子你如此懂事时,你知道妈妈有多开心吗?但是,妈妈也担心呀,担心孩子以后的人生路,担心孩子能否也像走路那样一样的坚强与勇敢呢?你可知道,你是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的。从你有生命的那一刻时,就注定了,你的今生今世,有的只是一对普普通通的父母。他们要钱没钱,他们要权没权,他们要关系没关系。妈妈担心在这个还不够清澈的社会中,你会步履维艰呀。所以,对于路要靠自己走这个道理,在以后的人生中,你一定要比别的孩子更加明白才行。

    是的,你的父母没有其他孩子们的父母那样有权有钱,但你父母有着所有父母都有的爱。给了你生命,给了你人生,父母当然的会尽最大的能力去给你制造最好的生长环境。但是你要明白,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即使父母尽力了,要是跟别的孩子比,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你要相信,即使你环境比别人差,但你的父母是已经尽力了的,而你要做得更好,就只能靠自己了。

    孩子,也许你长大以后会听到或看到那些靠父母飞黄腾达的同龄人。对于这些,你不必忌妒和羡慕。那些东西都不是他们自己的,都是别人给的,我们不稀罕。要知道,只要我们的孩子是尽力去做了,无论你取得怎样的成绩,父母都会为你开心,无论你前途是否比别人好,父母都会为你骄傲。因为那是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因为那是你人生路上属于自己的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孩子,你要知道,虽然这社会有着不少靠钱靠权靠关系取得成功的人,但是,也同样有着很多是靠自己打拼成功成名的。你不要看着那些靠别人的人,你要向那些靠自己的人学习。你要知道,只要你有真本领,只要你是金子,你就会发光的。你要相信,路是靠自己走的,而且只要自己真的努力了,也一定能走了好。

    我相信,我的孩子将来也肯定会成功,因为你一点都不比别人笨,而且孩子你自小就明白了一切都是靠自己的道理,你比别人会付出的更多,你比别人更努力,你走的路,也就自然的比别人更多姿多彩!

    孩子,路,是靠自己走的。虽然这路可能曲折多磨,但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做得很好的,一定能靠自己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的。

    孩子,爸爸妈妈在背后看着你,祝愿你一路走好!

    这个母亲说的多好啊,孩子的一生不可能由父母一路相伴,相携。幸福的人生要靠孩子自己勇往直前,这是必然的结果。父母的责任是做孩子的指路人,父母用生命照亮孩子的前程,孩子就一定能够靠着自己找到人生的幸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