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算盘-处世与信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论语》里的经商之道

    即使在今天,当我们谈论到道德时,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参照作用。对于这一点,相信读过的人应该是深有体会。

    论语与算盘,乍一看,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都打不出什么关系来。可是,在我看来,算盘因有了《论语》而打得更好;而《论语》加上算盘才能让读者悟出真正的致富之道,它们二者息息相通,缺一不可。关系可以说是,远在天边,近在咫尺。

    在我70岁时,一位友人送给我一幅画。画的一边画着论语与算盘,另一边则画着一顶大礼帽和日本刀。有一天,学者三岛毅先生来拜访我,看了这幅画,觉得很有趣,就说:“我是熟读《论语》的人,你是专攻算盘的人,既然现在这专攻算盘的人都已经开始钻研起《论语》来了,那我这熟读《论语》的人也不得不好好研究一下算盘了,我要和你一起努力,一定要让它们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后来,他还专门就论语与算盘的关系,写了一篇文章,并且列举了很多事实和证据,来说明道理、事实和利益三者的一致性。

    我一直都认为,人只有怀着一种强烈的不断进步的欲望,才能成功。那些只会整天空谈理想、爱慕虚荣的人是很难有什么作为的。所以,我希望政界和军界能少一些争权夺利和飞扬跋扈,而实业界能再多努力一点,多为我们的国家创造财富,只有民富了,国家才能富。

    可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增加财富并让财富永存呢?唯一的方法就是立足于仁义道德,用正当的手段去致富,这样的财富才能长久。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缩短论语与算盘的差距,让二者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士魂商才

    从前,在日本平安前期有个文人兼政治家——菅原道真,他非常提倡把日本固有的民族精神和中国学问相结合的“和魂汉才”,我觉得很有意思,也非常赞同。为此,还提出了自己的“士魂商才”。

    所谓的和魂汉才就是要以日本所特有的日本魂作为根基,认真学习在政治和文化上都领先自己的中国,以培养自己的人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发展比较早,又有像孔子、孟子这样的伟大圣人作为先驱,因而中国的文化、学术和书籍浩瀚无边。

    其中又以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为中心。另外,据说就连记述禹、汤、文,武、周公事迹的《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等都是由孔子编撰而成的,所以一提到汉学,首先就想到了孔子。据说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是菅原道真公最喜欢读的书。相传在应仁天皇时代,菅原道真公还把百济学者王仁进献给朝廷的《论语》和《千字文》亲自抄录了一遍,献给了伊势神庙,这就是现存的菅原版的《论语》。

    士魂商才也正是这个意思,如果想在这个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受世人敬仰和爱戴,那在为人处世上就一定要有士魂,但如果仅有士魂而无商才的话,也不能在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士魂与商才在人之修为上缺一不可。那又该如何培养士魂呢?书本当然是一处可以汲取这门知识的好地方。不过我认为,所有书籍,只有《论语》

    才是最能培养士魂底蕴的根本。

    至于商才,《论语》同样也是学习的不二选择。

    乍一看,一本关于说道德的书跟商才应该没有什么具体关系,可是,我们不能忘了,商才是以道德为本的。没有道德的商才,即不道德、浮夸、谎话连篇、欺上瞒下等投机取巧的小聪明,绝对称不上是商才。因此商才离不开道德,因而就只能靠论述道德的《论语》来提高自身修养了。同时,社会上鱼龙混杂,如何才能更好地在这世事多艰的环境下生存也成了重中之重,如果你熟读《论语》,相信它一定 会带给你很大的惊喜。因此,我一生都尊崇圣人孔子的教导,把《论语》当成一生的必修课。

    日本也有很多值得推崇的贤人俊杰,其中最善于作战而且又精通处世之道的要数德川家康将军。正因为他对处世之道的精通,所以才有那么多的英雄豪杰甘愿为他所驱使,一起开创了15代的霸业,让德川家族手握重权、屹立近三百年不倒,实在是伟大。

    深谙处世之道的德川家康将军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关于更好为人处世的宝贵财富,其中《神君遗训》就是他典型的代表作,充分地展示了他的处世之道。我曾经把《神君遗训》和《论语》作过比较,我发现它们二者竟然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神君遗训》

    中的“人的一生犹如负重担而行远道”,不正是出自于《论语》中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吗?还有“责己不责人”则是出自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及胜于过”与孔子所教导的“过犹不及”是一样的;“忍耐是安全长久之基,怒为大敌”,即为“克己复礼”;另外,“人贵有自知之明,如草叶上的露水,重则落”,是告诫人要安分守己的意思;还有“常思及不自由,就能知足心中有非分之望时,宜回想一下穷困之时”或“知胜不知负,害必至于身”等等,这样类似的说法都能在《论语》中找到出处。

    由此可见,德川家康家族之所以能开创如此宏伟的霸业,很大一部分都要归功于《论语》。

    日本的大多数国民都认为汉学的教义就是肯定禅让讨伐,这与日本的国体相违背,其实这是一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说法。我们看看孔子所说的“谓韶,尽善矣,又尽美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就能明白。韶乐讲述的是尧让位于舜的事,而尧让位的动机是因为他欣赏舜的品德,因而歌颂这件事的音乐也是尽善尽美;武乐歌唱的是武王伐纣的事,虽然武王贤德,可毕竟是他挑起的战争,所以歌颂他的音乐未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仅从这一个观点,我们就能判断孔子是没有完全肯定讨伐的。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不应该单单只看他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还要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孔子因为他正好生活在西周,所以就算他对西周有诸多不满,也不能批评得太过露骨,只能婉转地用“尽美未尽善”这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惜的是孔子没有见过我们日本万世一系的国体,也不了解我们这样的国体,如果他生在日本,或是游历过日本,了解到了我们的国体,指不定会怎么赞叹呢!

    因而大家在谈论孔子的学问之前,最好一定要先研究一下他的精神。如果眼光不够犀利,是体味不出孔子学问的真谛的。

    因此,我认为,人生在世,如果想深谙处世之道,必定先要熟读《论语》。随着世界的进步,从欧美也传来了许多新的学说,当中不乏具有真知灼见的好东西,但我看来,它们仍与一些古老的学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是措词更新颖一些罢了。所以,新的东西我们要尝试着接受,对于古老的东方文化,我们也绝不能舍弃。

    天命不可违

    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该句中提到的天指的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孔子的“天”是指天命的意思。

    人生在世,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是与生俱来的天命所归。草木有草木的天命,鸟兽有鸟兽的天命,人也有人的天命。就像同样的人,有人卖酒,有人却卖饼。这种天命是上苍安排给我们的,无论你是贤是庸,是奸是忠,都不得不服从天命的安排。就像是尧,他不能让自己的儿子丹朱继承帝位,舜也不能让太子商均继位一样,这些都是上天的安排,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又像草木始终都是草木,想要变成鸟兽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道理,鸟兽也是不能变成草木的。天命所归,万物只能顺从天命的安排。

    所以,孔子所说的“获罪于天”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就是指人如果不合常理地做出一些违背大自然的事,必然会招致恶果。是想逃都逃不掉的,这就是“无所祷也”的意思。

    分别出自于《论语·阳货》和《万章》中的: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和“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矣。就是说,人如果不合常理地做出违背大自然的事,得罪了上天,就算天且不言语惩罚,可是随着周围环境或人事的改变,也一定会让人感到痛苦,这就是所谓的“天谴”。人类就算想尽一切方法要逃避天谴,最终也只会是徒劳。正如世间万事万物随着四季交替而变化,而生长,不违背各自规律一样,人类也不能擅自违背,这就是天命不可违。

    孔子在《中庸》的开头所说的“天命之谓性”也是这个道理。因果报应循环往复也是天命。人只有顺应天命,遵循自然规律,不做问心有愧的事,就会像孔子所说的“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论语·述而》)那样,充满信心,得到安身立命的真正本领。

    怎样识人

    佐藤一斋先生认为,如果根据初次见面的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是最好的,也是最正确的识人方法。他所着的《言志录》里有这样一句话“初见时的观察,多半无误。”一斋先生说得很有道理,大家都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和一个人接触得越多,你对他的判断也就会顾虑太多,从而出错概率同样也就多。因为初次见面时,没有掺杂任何的感情因素在其中,就算对方有伪装的痕迹,你也一眼就能识别出来。

    可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加,则很容易受到他人情感因素的干扰,从而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上》娄离·子孟在《他如,正睛眼人的个一据根是则方法人观子的孟说的:

    “存乎人者,其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蚝焉。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是心地不纯,他的眼睛就会飘忽不定;而一个心地纯正的人,他的眼睛就会清澈透明。这种判断人的方法也是相当准确的。只要细心地观察一个人的眼睛,就能大体上知道他是正是邪,是善是恶。

    《论语·为政》上说:

    “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看来,孔子的识人方法也用到了佐藤一斋先生的这种第一印象观人法和孟子的看人眼睛观察法,这两种应用都是很有效的, 都能基本上识别一个人。可是,如果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个人,单凭这两点就不够了。必须遵从孔子的遗训,充分地运用上面所说的三种方法:视、观、察,使它们相结合,从而得出最正确的判断。

    视和观在日语中都是看的意思,只是前者是指单纯的用肉眼去看外表,而后者除了看外表之外,还必须用心去看,去体会。也就是说,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观察人物的方法,首先是根据一个人的外表去判断他的善恶忠奸,然后再更进一步地了解他的动机,满足于什么样的生活,只有这样,一个完整的人才能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如果一个人从表面上看起来正直不阿,可是为人处世动机不纯,那他也绝对称不上是一个正直的人。还有一种人,平日碌碌无为,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坏事,心地和动机也都很纯正,安于眼前的生活,但他有时也会禁不住诱惑,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危害人的事。所以,行为、动机以及满足度这三者相辅相成,三者都做到完美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正直的人。

    《论语》是适合所有人的经典

    自从我在明治六年(1873年)辞去官职,开始从事梦寐以求的实业以来,就和《论语》结下了不解之缘。初成商人的我除了有欣喜之外,更多的就是迷惑与不安。因为商人素来都是以锱铢必较而闻名的,那我最终也会不会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呢?我如何才能在这浑水里,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展自己的远大抱负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很庆幸自己之前就读过《论语》。在我看来,它不仅是一本能教导人修身养性的好书,而且能在它的教诲下更好地经商,大展宏图。

    那时,有一位后来官至大审院院长的姓玉乃的人,他在书法和文章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且为人严谨认真。在所有官员里边,数我和他最投机也最亲近,大家都叫我们循吏(认真、守法、热心为百姓的好官)。我们两人几乎同时晋升到副部长一级,并且为了日后能成为国务大臣而一同努力着。

    所以,对于我突然辞官而从商这一举动,他是最痛惜也是最不能接受的人,因而屡屡劝阻我。那时我正担任井上先生的次官,他因为 在官制问题上和内阁意见不同,所以愤然退出了政界,而我也追随他离职了。我与井上先生的意见一致,可是,我离职的原因却不是因为与内阁的意见不合,而是另有想法。

    当时的日本,无论是政治,还是教育,都有要完善的地方。可我认为当务之急却是商业。日本的商业处于一个最低谷的时期,商业不振,就无法为国家创造财富。因此,在改善其他方面的同时,也必须要大力振兴商业。当时日本的固有观念就是“经商无需学问”,还流传着什么“有了学问,反而有害”、“富不过三代”和“第三代是危险的一代”等无稽之谈。我对此不屑一顾,下定决心一定要靠真正的知识来经商赚钱。

    我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也确实让我周围的朋友们难以理解。在他们看来,我前程一片光明,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官至次长,而后就是国务大臣。他们都认为我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放着好好的为民请命的事不做,转而投身一个满是铜臭味的大染缸中。对于他们的想法,我一方面报以理解,另一方面也大大地反驳了他们的观点。我对玉乃还有其他一些朋友们说起了《论语》,说起了赵普对《论语》的看法,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助自己修身养性”和“金钱不是罪,没有金钱,国家怎么能富强?人民怎么能安居乐业?和“人生在世,并不是只有做官才是唯一的出路”等等这样的有利证词,连玉乃最终都被我说服了。

    从此,我更加努力地钻研起《论语》了,无论多忙,我都不会错过中村敬宇和信夫恕轩先生所讲关于《论语》的课。最近,我还常去请教大学里专为孩子们讲解《论语》的宇野老师,只要是他的课,我必到,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从中学到了很多。他的教学方法就是逐章讲解,让大家共同思考,等到大家都真正明白之后再往下讲。

    虽然进度很慢,可大家却真正学到了东西,所以他的课很受大家欢迎。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听过五个人的《论语》讲解了。因为我不是专业研究《论语》的学者,所以在之前的研究过程当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深刻以至于不能理解的地方。例如,《论语·泰伯》中有这样一句 话:“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耻也。”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由于这次是劲头十足地研究《论语》,所以我又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之前未曾领悟的道理。由此看来,《论语》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并不是只有学富五车的学者们才可以钻研和理解的一门学问。《论语》本来是很好懂的。只是,经过我们一些学者的一番故弄玄虚之后,它被复杂化了,使得农、工、商阶级的人不敢碰它了。其实,孔子他就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无论是农民还是商人都可以向他请教,而且他的言论都是很实用的,通俗易懂。

    把握时机,隐忍制胜

    如果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尤其是在青年时代就养成了逃避竞争的性格,那么他就很难有进步的可能,从而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希望了。只有竞争,社会才能进步,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也只有参与到激烈的竞争中去,并且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才能有一击即中和大展宏图的那一天,并且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到一席之地。

    根据我的经验,遇事不能逃避,凡事都要努力争取,不轻言放弃,该出手的时候一定要出手。不过,年轻人还是少争为妙。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很多事的因果都是已经注定了的,如果贸然地想要去改变这一局势,结果必然是徒劳无功。大家一定要谨记:人活于世,一定要学会认清形势,以一颗乐观的心,耐心地等待时机的到来。所以我劝慰各位年轻朋友们,遇事除了要努力争取以外,同时还应学会隐忍。

    对于日本的现状,值得我们竭力争取并且加以改变的地方有很多。

    尤其是现在官尊民卑的现象,只要是当官的,他做什么都是对的,就算是做了再不妥当的事,大家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过去了。

    当然,也有一些因为非议太大,实在逃不过法律制裁而逼不得已隐退的官员,可有此遭遇的人和那些继续为非作歹的官员相比实在是沧海一粟,少之又少。总而言之,在当今日本,为官的可以为所欲为似乎 是一则不成文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默许的。相信我这样说一点也不过分。

    相反,平民老百姓的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受到严酷的惩罚。

    如果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惩罚,那就不应该以阶级之分而区别对待,应该就事论事,对老百姓和官员都一视同仁。然而,当今的日本却与之相违背。

    另外,平民老百姓就算为国家做了再大的贡献也不会得到认可;而那些当官的,一点小小的成绩都能得到极大的褒奖。针对这样不合理的现状,我们大家应该要竭力去改变。虽然我主张争取改变这样的现状,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立刻采取什么行动,时机未到,就算是做了也只能是做一些无用功。所以,我这些话也只是发一发牢骚,可与此同时,我们都不能忘了,一旦时机来临,就是我们拿出行动改变这一切的时候。

    立心公正,量才适用

    量才适用,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有很多人,为了扩展自己的权势,稳固自己的基础,成就自己的霸业,对人才也是“量才适用”,只不过这样却很容易变成以权谋私。这样的做法,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在商界,都不足为怪。可是,这绝不是我想要学习的。

    纵观古今,只怕很难找到能像德川家康将军那样能将量才适用和以权谋私并存,并发挥到极致,让自己的权势和威望都达到极点的人。

    日本历史上除了他很难找到第二人。

    为了加强江户地区的戒备,他在此安排了自己的嫡亲弟弟;为了控制箱根的关隘,他又把大久保相模守安排到小田原,同时把三家的嫡系亲属分配到全国的要塞地区,如用水户家控制东国的门户、用尾州家据守东海要冲、用纪州家做好几内的后方警备,还把井伊扫部头安置在彦根,镇守平安王城。他的这一做法,实在高明至极。因为这样一来,几乎整个日本的重要地方都有了他的心腹在把守,让别的诸侯没有动弹的余地,因而德川近三百年的霸业也得以成就。

    我不想评价他的这一做法是否合乎日本的国体,单纯地只看他运用人才这一手段,他的成就的确没人可以相比,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曾经很用心地学习过他用人的智慧,在人才和位置上做过一些适当的调整。当然,我从来没有在目的上效仿过他,而且我对身边的人也都是真心实意的,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把合适的人才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如果最终真能如我所愿,人尽其才,他们也都各有所得,这对于国家而言也是一件好事,也成全了我报效国家的这一夙愿。这也是我从商路上一直坚持的处世原则。

    如果利用权术而将他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这是对人的一种侮辱,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如果觉得我这里不能施展你的才华,那你大可以离开,去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我绝对不会限制你。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无论在哪里,我都希望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希望有才能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光芒。

    虽然因为我的一技之长,有人愿意屈就于此,我也绝不会因此而轻视他。人生来平等,而且是有礼有节的平等,做人就应该要懂得投桃报李。总而言之,人与人之是一种相互扶持、相互依存的关系,戒骄戒躁、互相协作,这才是我的做人原则。

    是否该与人相争

    有人认为,在社会中,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有斗争。更有甚者认为:要是有人打了你的右脸,你就应该把你的左脸再伸上去让他打。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不论谁对谁错,大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各抒己见。

    我个人的观点是,斗争不应该完全被禁止,在某些情况下,斗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社会上,有些人说我太圆滑了。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我只是不喜欢做无谓的斗争,也从来没有把绝对避免斗争作为我的处世原则。

    《孟子·告子下》中说: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正像孟子所说的这样,大到一个国家,如果它想要全方面地健康发展,那就必须在工业、商业、文化、技术以及外交等各个领域始终坚持与外国竞争的必胜信念。注意!我强调的是竞争,而不是剑拔弩张的斗争。小到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竞争意识,那是很难取得成就的,就算是侥幸取得了成就,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中国人常说的“居安思危”就是这个意思。

    一般教导晚辈的前辈分为两种:一种是温和型的,无论什么时候,他们从来不会对晚辈恶语相向,更谈不上责备和过分要求,他们始终都如春风般地对晚辈谆谆教诲着。事无巨细,一切都以庇护晚辈为前提。这样的前辈自然会受到晚辈的喜爱,而且还能得到晚辈如对待慈母般的敬仰。可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到底是好是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讨论。

    另一种人,正好与之相反,是属于野蛮型的,这一种前辈似乎视晚辈为上辈子的宿敌,稍有一点失误,他们就会大发雷霆,严词训斥,一点情面都不留。这样的前辈往往都没能在晚辈心里留下个好名声,总是会受到他们的怨恨。可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又真的不能带来一丁点儿好处吗?这点也值得我们青年朋友们认真思考一下的。

    晚辈们犯了错,做前辈的极力维护也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如果除了一味的庇护而什么都不再说和做的话,那对晚辈就真的好吗?试想一个人,他每次犯了错,总会有个人既不责备他也不教育他,还热心地为他收拾残局,久而久之,他是不是就会养成一种不负责任、骄傲浮躁的性格呢?他总会认为自己无论犯了多大的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定会有人过来替自己解围的,在他看来,他已经可以为所欲为,还可以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了。骄傲自满、轻浮、粗心大意和没有责任心成了他处事的态度,而这些也为他日后的工作和生活的失败埋下了祸根,最终使他遇到一点小小的打击就会被彻底击垮。

    如果换作遇到是第二种前辈,作为其下属的晚辈应该是在任何时刻都不敢有所怠慢的。他们会谨言慎行,时刻谨记做事要小心仔细, 尽可能的不让作为上司的前辈找自己的茬。而且,更有一些前辈除了会挑晚辈的错之外,有时甚至连晚辈的父母也会牵连其中,什么“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恶毒话也随时会蹦出来。面对这样的前辈,晚辈一定会想到如果自己犯错,不单会让自己难堪,而且也会让父母颜面扫地。所以,发奋进取就成了他们唯一可以做的事。

    大丈夫的试金石

    逆境究竟是指什么呢?容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相信大家就会明白了。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国家都是国泰民安、一片详和宁静的。就好比平静的水面也会起波纹,静止不动的天空会起风一样,即使在和平年代,也会有时发生革命或动乱。与社会的祥和宁静相比,这样的动乱就是逆境。

    如果把生在或处在那样一个动乱时代的人称之为不幸者的话,那我也是这千千万万不幸者中的一分子,因为我出生在明治维新这样一个动乱年代。时至今日,经历了太多变化,也算得上是从逆境中走过来的人。回首往昔,身处于那样一个动乱时代,无论你是贤是庸,是忠是奸,你的境遇也许会在朝夕之间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可能一觉醒来,你就已经从一个高官沦为了阶下囚,也有可能由一个无名小卒突然变成一个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总之,在那样一个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没人看得清在你前方的路到底是逆是顺。

    当初,我为了支持尊王讨幕、攘夷锁港而东奔西走,可后来却成了一桥家的家臣,幕府的臣子,后来还跟着民部公子一起去了法国。

    等到回国的时候,幕府已经垮台,国家变成了王政。面对变化之时,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既然我已经尽力了,那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处在一个社会变迁,政体革新的时代,就算我再努力,也还是有些难以适应,是真的身处在逆境中了。对于过去在逆境中发生的那些人和事,我至今想起来仍历历在目,而且我相信与我有同样感受的人不在少数。不过,这毕竟是社会剧变的大风浪,人一生碰到的次数也不多。可是,那些我们不能预测的小风浪就数不胜数了,被这些小风浪卷进去的危险也无处不在。因此,当你身陷这些小逆境之时,就应 该要好好想想它到底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了,经过认真分析,从而寻找到好的对策。

    我认为,自然的逆境是大丈夫的试金石。那么,身处自然逆境之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不是神,所以关于这点,我没有什么秘诀可以传授给大家。而且我想,这社会上也没有人会有这样的秘诀。

    依我的经验,我唯一能告诉大家的就是:身处自然逆境,要知足守本分,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以不变应万变。任何的手段和方法都不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因为这是天命。如果硬要把这宗罪强加到人为力量的头上,结果只会被这自然逆境所打倒,直至最后束手无策。所以,大家最好一边先安于天命,静静等待即将要降临的命运,另一边则锲而不舍努力上进。

    相反,如果陷入的是人为的逆境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大多数人认为逆境都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反省并加以改正是最好的办法。如果你想要幸福,那就要努力去追求,如果什么都不做而坐等幸福降临,结果只会是自寻烦恼,陷入自己给自己制造的逆境中不能自拔。

    做事要量力而行

    时至今日,我一直都以忠恕的思想来作为我的处世方针。古往今来,宗教家、道德家中硕学鸿儒辈出,他们传道立法的中心都围绕着修身养性。这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简单点说来就是像我们拿筷子这样一件小事也包含着大学问在其中,因此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

    孔子有段话是这样说的: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恰恰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椒措如也。(出自《论语·乡党》)此外,还有一段关于食物方面给我们的教导,他是这样说的: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出 自《论语·乡党》)这都是一些看似浅显、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它其中却蕴含着许多道德和伦理。

    如果能够做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接下来就应该要全面地认识自己了。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也不称称自己到底几斤几两,总以为自己什么都行,遇事不计后果,只知一味的贸然前进,把自己的本分抛诸脑后,最后招致意想不到的恶果。正所谓“有多大的头就戴多大的帽”,连螃蟹都知道自己挖的洞应该要和自己的壳一般大,更何况是我们人呢!所以我一直把这句话当作我的座右铭,恪守自己的本分。

    大约10年前,曾经有人劝说过我出任财政大臣和日奉银行的总裁,都被我一一谢绝了。因为我清楚地认识到,既然我已经投身于实业界了,我就不应该再这山望着那山高了。

    孔子说过:

    “进吾进也,止吾止也,退吾退也。所以实际上,人的出入进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安于本分,不思进取,就什么都干不成了。自古就有“业不成至死不还”、“大功不计小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等的说法教导我们,一定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这一过程仍然要守好自己的本分。孔子曰:“从心所欲不踰矩。”

    (《论语·为政》)我认为,他也是说人要在安于本分的前提下不断进取。

    其次,最值得青年们注意的就是自己的情绪,不仅是年轻人,所有人在处世的时候都难免会发生错误,大都是因为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所致。

    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就是在强调好好调节喜、怒、哀、乐的重要性。我们饮酒也好,娱乐也罢,应该要以不淫不伤为限度。总的来说,我的原则就是诚心诚意,胸怀坦荡,严格自律,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面对得意与失意

    灾祸往往都发生在人最得意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人最容易得意忘形,祸害因此也就有了可乘之机。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得意的时候,切莫让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应该要戒骄戒躁,谦逊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失意的时候,不要气馁,乐观勇敢地面对一切不顺心的事。总之一句话:

    “得意之时要淡然,失意之时要泰然。

    不管是谁,面对大事,都会考虑周全,以最周密的计划来对待。

    可在对待小事上却是不以为然,马马虎虎地草草应付了事,这不是个别人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常态。当然,也不用把过多精力都投入到小事上,更何况有些大事也能在无需过分担心的情况下圆满解决。只是我们在面对所谓的大事、小事时,我们都不能只看表面就轻易地作出判断。因为小事是完全有可能演变成大事,而大事也能化成小事的。

    总而言之,事无大小,凡事应三思而后行。

    处理一件大事时,我们考虑的方面无非就是:

    一、这件事我应该怎么处理?

    二、这件事分别对我和他人有什么好处?

    三、这件事会不会危害到他人或国家?

    然而,论考虑这三者孰重孰轻、孰主孰次时,那就因人而异了。

    有人把自己的得失放在其次,他就会把寻求最妥当的解决方法和不危害他人利益放在首位;有的人把自己的得失,也就是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那他就会把他人的利益得失放在次位,也许就会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来获得成功;更有甚者,如果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那就会连国家利益都置之不顾了。总之,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问我会怎么处理,我会这样回答,首先我会考虑这件事应该怎么做才算是合乎常理。其次,如果合着常理做了能否给国家带来什么利益。最后再考虑这么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即使这件事让我无利可图,可是只要它合乎常理,对国家有利,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所以,我认为考虑事情时,应先探其得失,是否合乎常理,三思而后行,这才是最佳的方法。不过考虑的时候,一定要心思缜密,切不可蜻蜓点水、鲁莽行事,等到半途发现问题时,又突然放弃。因为有些事即便表面上看起来合乎常理,也有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而不合理的事情到最后也可能会对社会有益。如果不经过仔细的思考,很多方面是考虑不到的,仓促地就得出结论是最不可取的。万一处理不当,可能先前的一切心血都会付诸东流。

    对于小事,不经过深思熟虑,马马虎虎就做出决定,这个习惯也非常不好。小事是很难引起人们注意的,可一些小事往往是大事的开端,一件被你轻视的小事,没准日后就会演变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事无巨细,从小事做起,逐渐向好事发展,最终收获一个人或一家人的幸福,这都是有可能的,这是积小成大的好处。

    可是,一些平日生活中小的不好的习惯,如果你不注意的话,随着时间的累积,最后可能会演变成你成功路上的一块大的绊脚石,甚至会让一个善良的人变成一个坏人。如果是政治家,就会导致政治腐败;如果是实业家,就会导致业绩不佳;如果是教育家,就会误人子弟。这也是积小成大,可是最后变成的却是坏事。所以,没有绝对的小事,也没有绝对的大事。社会上动辄就对大事小事加以区分,这实在不是君子所为。事无大小,应该以相同的态度和原则来处理和对待。

    最后,我再强调一遍,切忌得意忘形。古语有言:

    “成名常在穷苦之日,败事多在得意之时。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因为当人身处困境之时,他处理任何事时,都会把它当成首要任务来处理,所以成功往往都在这样的情形下获得,而成功者身上也就多了一种坚忍不拔、胆大心细的独特品质。

    因为未能对一些忽略了的小事做出及时的处理,得意过后,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失意,既而是失败。这和积小成大也是一个道理。总之,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得意忘形,事情不分大小,用相同的态度去对待和处理。遇事要做到像水户黄门光国公墙上写的对联那样:

    “小事皆通达,临大而不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