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一陆九渊着述的北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陆九渊著作较少,今本《陆九渊集》三十六卷,除传记资料(谥议、行状、年谱)外,真正属于陆氏本人的作品共三十四卷,其中书信杂著三十二卷,语录二卷。这些作品自南宋后期到今天基本没有佚失。它们的北传,要比朱熹著作晚得多。自12世纪末起,一些南宋理学著述辗转传入金朝,就目前所知,其中并没有陆九渊的著作。参阅魏崇武:《金代理学发展初探》,《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31—44页。孔凡礼:《南宋著述入金述略》,《文史知识》1993年第7期,第98—101页。魏崇武在文中明确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南宋理学重要人物陆九渊的学说始终不见金人提及。”这方面有一个明显旁证,就是金儒李纯甫所著《鸣道集说》,批评宋儒虽辟佛而实多剽窃佛书,未曾提到陆九渊。《鸣道集说》传本罕见。我参考的是日本中文出版社《和刻影印近世汉籍丛刊》影印日本享保四年(1719)刊本。《鸣道集说》主要是针对南宋前期人所辑《诸儒鸣道集》一书而作,但并不只针对这部书,也列举了后来朱熹、张栻、吕祖谦等人的有关观点,一并予以辩驳。陆九渊与朱、张诸人一样发表过辟佛言论,参阅陆九渊:《与王顺伯》,《陆九渊集》卷二,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1页。而他本人的思想又以“近禅”著称,其实比其他理学家更适合充当李纯甫的攻击目标。由此可以推断,尽管李纯甫曾下功夫搜集南宋中期学者的思想资料,但他对陆学并无了解。金朝灭亡后,被蒙古俘虏到北方的南宋儒生赵复在燕京著述讲授,宣传程朱之学。蒙古大臣杨惟中为赵复建太极书院,祭祀周敦颐,以二程、张载、杨时、游酢、朱熹配享。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五《中书杨忠肃公》引《周子祠堂记》,中华书局,1996年,第85页。稍后杨惟中又与姚枢等人刊印理学著作,包括朱熹、吕祖谦、蔡沈等人的作品。姚燧:《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苏天爵编:《国朝文类》卷六〇,四部丛刊初编缩印元刊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第667—668页。这些传播理学的活动,均与陆九渊无涉。从大蒙古国到忽必烈在位初期,北方学者似乎对陆学都不甚了然,未见有人提到过陆九渊的名字。

    目前所知较早明确述及陆九渊著述北传的材料,出自由南宋入元的方回。方回《桐江续集》卷二二《送缪鸣阳六言》诗序云:    《陆象山文集》二十八卷,袁燮为序。《外集》四卷,杨慈湖(杨简——引者注,后文同)所为《行状》、孔熔所为《谥议》附。与人书凡十七卷,可议极多,……此皆朱文公所谓“陆子静分明是禅学”者也。鸣阳重刊《象山集》,流布北方,所至作诗,盛称其学。紫阳晩学方回未敢以为然,赋六言八句送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193册,第499—500页。按南宋刊印的陆九渊文集,主要有杨简作序的三十四卷本和袁燮作序的三十二卷本,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增订重编的,只包括书信杂著。袁序本流传过程中,有人将陆九渊的行状、谥议附刻在书后,事实上形成了一种三十三卷本。后来又加上《语录》二卷、《年谱》一卷,共三十六卷,成为直到今天最通行的本子。参阅刘建国:《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概要》,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上册,第474—476页。方回提到的缪鸣阳重刊本,就是三十三卷本。其中书信共十七卷,与今本相合,可证。缪鸣阳其人或系陆学门徒,然生平履历已不可考。历来讨论陆九渊文集版本的学者,似乎还没有注意过这条资料。不过对我们来说,重点关注的则是“流布北方”一语,因此需要讨论方回这首诗写于何时。四库全书本《桐江续集》录诗二十八卷,不按古诗、律诗、五言、七言等体裁分类,而是诸体诗作混编在一起,根据内容判断,大致是按写作时间排序的。卷二二排在《送缪鸣阳六言》之前的诗,有《七十翁五言十首》等一批以作者年满七十为题的诗作,其后则有《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卷二十三又有《送张子敬湖南宣慰司都事》,诗序称作于元贞二年十二月。查方回生于宋理宗宝庆三年丁亥(1227)五月,至元成宗元贞二年丙申(1296)七十岁。可以推断,包括《送缪鸣阳六言》在内的《桐江续集》卷二二诸诗均作于元贞二年。有学者对《桐江续集》的诗作内容进行了具体研究,排定《送缪鸣阳六言》一诗作于元贞二年八月。见毛飞明:《方回年谱与诗选》,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7页。从诗序来看,缪鸣阳“重刊《象山集》,流布北方”显然是在写诗以前发生的事。也就是说,陆九渊文集北传的下限肯定不晚于成宗元贞二年,或者略微大胆一点说,应当是在世祖忽必烈时期。唯其上限何时,尚不易断定。

    如上文所言,三十三卷本《象山集》是不包括语录的。直到14世纪,才有材料表明陆氏语录在北方出现。吴澄《陆象山语录序》:    青田陆先生之学非可以言传,而学之者非可以言求也。旴江(在江西)旧有先生语录一帙,所录不无深浅之异。此编之首,乃其髙第弟子傅季鲁(傅子云)、严松年(严松)之所录者。……杨敬仲(杨简)门人陈埙尝锓版贵溪象山书院。至治癸亥(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金溪学者洪琳重刻于青田书院,乐顺携至京师,请识其成。苏天爵编:《国朝文类》卷三四,第357页。此序亦载于吴澄:《吴文正集》卷一七,题为《象山先生语录序》,其中“乐顺携至京师”一句,无“京师”二字。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7册,第191页。根据吴澄的传记资料,他于至治三年至泰定二年(1325)在朝任职,“京师”二字应无误。今本《陆九渊集·附录一》汇集历代刊本序跋,有吴澄此序(第545页),文字亦同《国朝文类》,可为参证。据吴澄所言,陆九渊语录自南宋后期陈埙刊印后,直到1323年才在陆氏家乡金溪的青田书院重新付梓,并传到北方。稍后著名道士、玄教大宗师吴全节向元文宗进呈了陆九渊语录。虞集《河图仙坛之碑》记载:    至顺二年(1330),公(吴全节)进宋儒陆文安公九渊语录。世罕知陆氏之学,是以进之。《道园学古录》卷二五,四部丛刊初编缩印明刊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第226页。吴全节籍贯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北),与金溪邻境。其所进呈,应当也是1323年青田书院刊行的陆九渊语录。但虞集并未记载文宗有什么反应。

    现存史料所反映陆九渊著述北传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与朱熹著述北传时间之早、影响之大相比,实在远远逊色。当然北方学者了解陆学还有间接的渠道,例如他人著作转引的陆九渊言论。袁桷《龚氏四书朱陆会同序》云:    曩朱文公承绝学之传,……陆文安公生同时、仕同朝,其辨争者朋友丽泽之益,朱陆书牍具在。不百余年,异党之说兴,深文巧辟,而为陆学者不胜其谤。……抑又闻之,当宝庆、绍定间,黄公榦在,朱子门人不敢以先人所传为别录。黄既死,夸多务广,有语录焉,有语类焉,望尘承风,相与刻梓,而二家矛盾大行于南北矣。广信龚君霆松始发愤为《朱陆会同举要》,于《四书》集陆子及其学者所讲授,俾来者有考。删繁荟精,余于龚君复有望焉。《清容居士集》卷二一,四部丛刊初编缩印元刊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第328页。根据袁桷的语气看,他所说“有语录焉,有语类焉,望尘承风,相与刻梓”,显然指的是朱熹语录。由于其中有一些对陆九渊的批评,因此随着朱熹语录的广泛流传,“二家矛盾大行于南北”。袁桷的话提示我们,陆九渊的一些重要观点可能会随着朱熹著作(包括语录、书信、杂文等)在北方的广泛传播而附带为人所知。袁桷作序的《朱陆会同举要》,出自陆氏后学,《朱陆会同举要》一卷,是《四书朱陆会同注释》二十九卷的摘要本,作者均为龚霆松。霆松,贵溪(今属江西)人,是陆九渊的四传弟子,事迹略见乾隆十六年《贵溪县志》卷一二。转引自崔大华:《南宋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33页。王梓材、冯云濠:《宋元学案补遗》卷五八《象山学案补遗下》将其列为“陆学之余”。见台湾《丛书集成续编》影印《四明丛书》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第250册,第202页。以朱熹《四书集注》为纲,汇集陆九渊及其门徒的有关言论,属于“折衷”朱陆的著作,同样会有助于陆学的流传。元朝类似的著作还有南丰(今属江西)人刘壎所编《朱陆合辙》。见刘壎:《朱陆合辙序》,《水云村稿》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5册,第374—375页。但其书不知是否传到北方。袁桷的序写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八月,当时他正在朝任官,或许就表明此书已传到北方。像吴澄、袁桷一类曾在北方做官和寄居,又对陆学有好感的南方学者,也有可能在日常交流中向北方学者介绍陆学的一些内容(参见后文)。不过,无论是借助他人著作转引、摘引,还是经他人之口介绍,均难免只言片语,管中窥豹,对于北方学者理解陆学未必会有太大帮助。上引虞集《河图仙坛之碑》“世罕知陆氏之学”的概括,对终元一代的北方,大体都是适用的。就现存史料来看,真正关注过陆学的元代北方学者实属凤毛麟角,下面就其中为时较早的两个人物略作讨论。事实上,在其后也很难找到第三个人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