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不做“懒”父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做一个成功的人,可是现实中却存在着许多“懒”父母。

    事实上,这些父母并不是真正的懒,可能是由于自身事业的原因,所以忽视了孩子,把最好的物质生活给了孩子,却忘记把自己的关心也给孩子,甚至没有时间陪陪孩子。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比给孩子任何丰富的物质生活都好。还有一些父母看起来不“懒”,可能还很“勤快”,勤快到为孩子的未来做好一切准备,这其实也是一种“懒”。这类父母“懒”在没有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想法,“勤快”在忙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这两种“懒”都可能耽误孩子的一生,所以要想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不要做“懒”父母。

    老师替代不了家庭教育有些父母因为忙于事业,索性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就不管了。这些父母往往认为学校就是教育孩子的地方,老师有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且他们也十分信任老师。当然,父母和老师之间有这种信任是好事,但如果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到老师身上,往往会使孩子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导致心理不健全。父母应该意识到,虽然学校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可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洋洋是个上三年级的孩子,很聪明,但也很懒惰。班主任李老师觉得洋洋缺乏自制力,因为他不喜欢写作业,哪怕只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习题他也不愿意做,而宁愿第二天挨罚。

    这还不算什么,李老师还发现洋洋很喜欢撒谎。有一次,洋洋告诉李老师练习册忘带了,还发誓说他绝对写完了,第二天就会带过来。但是到了第二天他又说练习册丢了,还说一家人都帮他找,把家里翻得乱七八糟的也没找到,后来奶奶说可能是在给他洗书包的时候弄丢了。李老师看到洋洋诚恳的表情,觉得孩子没有说谎,就告诉他让妈妈再给他买本练习册。

    第三天早晨,李老师正好在路上遇见了洋洋的妈妈,便顺便问了一句:“洋洋的练习册买到了吗?”洋洋的妈妈听了感觉莫名其妙,原来洋洋的练习册并没有丢,他这两天晚上都在“开夜车”补作业。李老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洋洋把所有人都骗了。

    李老师知道洋洋是个叛逆的孩子,批评只会让他更加叛逆,只有把他说谎的根源找出来,才能帮助他改掉说谎的习惯。于是李老师经常在课间和洋洋谈话,在交谈中李老师了解到,洋洋的家境十分富裕,爸爸妈妈是开饭店的,爷爷是做其他生意的。可能是由于父母很少陪伴洋洋,觉得对他有所亏欠,所以平时他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即使有时不写作业,父母也舍不得责骂,时间长了,洋洋就养成了不写作业的坏习惯。至于他说谎的毛病则是爸爸“教”的,洋洋的爸爸有时会因为一些原因在家里撒一些小谎,这在无形中影响了洋洋。

    李老师犯难了,该怎么教育孩子不要学习爸爸的不良习惯呢?从洋洋说话的口气中可以听出,他完全以爸爸为傲,甚至想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如果李老师批评洋洋的爸爸,对洋洋而言就是一种伤害,而且作为老师无权批评孩子的亲人。

    于是李老师抽时间找到洋洋的爸爸,并和他认真地进行了一次谈话,其中隐约提到了一些父母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问题,并告诉洋洋的爸爸要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如果把教育孩子完全推给学校,那么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也不利于亲子关系,只有学校、家庭相结合才能让孩子受到完整的教育。洋洋的爸爸其实也意识到了洋洋的问题,他也发现洋洋越来越难管了,于是同意了老师的建议,并动员全家关注洋洋的问题,经常和孩子沟通。自从那次谈话后,洋洋的爸爸还会时不时地打电话向李老师询问洋洋在学校的情况,在辅导上遇到难题时也会向李老师咨询。

    没过多长时间,洋洋就有了转变。他开始按时写作业,也很少撒谎了,虽然偶尔有些小毛病,但是一经爸爸妈妈提醒,他就会马上改正。

    很多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发展空间,然而又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孩子,所以父母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找了大量有关学校的资料,精心地为孩子挑选了“适合”他们的学校。在完成这个任务后,父母便以为万事大吉,从此可以安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然而事实上,学校虽然可以教育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也可以让孩子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是缺乏父母关心的孩子却往往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有一项调查显示,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更富有攻击性,且多数比较叛逆,尤其是那些很早就被父母送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日后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很融洽。即使是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也不能满足孩子对父母之爱的需求。

    所以作为父母,必须要对家庭教育重视起来,在配合老师工作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行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能放弃教育孩子的责任和权利,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正确地引导孩子。

    孩子对老师的感情可能出于尊重或畏惧,而对父母则是信任。所以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虽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教育代替不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同样也替代不了家庭教育,老师更代替不了父母,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过早地把孩子送入“培训班”有一些父母因为工作原因过早地把孩子送进培训班,认为在那种环境里学习对孩子有益无害。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盲目依赖培训机构而忽视亲子交流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使孩子每天忙于“赶场”上课,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在不同的培训班之间周旋。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好吗?父母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又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明明的妈妈给他报了英语、数学、美术等课外学习班,妈妈的观点是:孩子还小,我也不清楚他的兴趣到底是什么,所以就尽量多让他参加一些培训项目,等看出明明的兴趣在哪儿时再有针对性地给他选择课程。而且我也没那么多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送到培训班省事。可是明明并不喜欢去这些培训班,每次去之前都要和妈妈哭闹一番。但妈妈总对他说:“你看别的孩子都在学,现在竞争这么厉害,你不学怎么赶得上别人?”

    其实许多父母和明明妈妈的心态一样,就算孩子不喜欢,看到别的父母这么做了,他们也愿意花钱找点心理平衡。这类父母其实是在跟风,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的意愿。还有的家长为孩子报培训班纯粹是为了升学考虑,因为有特长的学生在升学时可以加分,所以即使孩子不愿意,父母也会强迫他去学习。

    还有一部分父母是出于对孩子的过度期望而把孩子送进早教机构或培训班,他们甚至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的父母很少想到孩子也有自己的人生和爱好,这样对孩子其实是不公平的。父母不妨扪心自问:我是不是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了?是不是因过度的期望值才让孩子进培训班?我要的是一个快乐、健康的孩子,还是一个郁闷的天才?

    乐乐是个4岁的小男孩,他很崇拜成龙,想去学武术。有一天,爸爸告诉他给他报了一个特长班,乐乐很高兴,因为他认为父母知道他的心愿。可是最后,乐乐去的竟然是钢琴培训班。这让乐乐很郁闷:“爸爸每天到学校接我后,就知道催我快点回家练琴。以前他还让我在外面玩一会儿,可是现在即使我的伙伴们都在玩,爸爸也板着脸不让我去,本来我就不喜欢钢琴,现在见到钢琴就害怕。”

    由此可见,报培训班多数是父母的意愿而非孩子的。这种强迫孩子学习的办法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它只会让孩子变得内向、不自信、过度依赖父母,还有的孩子因此变得叛逆。相信这不是父母想见到的。

    童童上六年级了,他的爸爸并没有给童童报任何培训班。爸爸不是没看到培训班里小学生爆满,也不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供不起,而是不想给童童太大的负担和压力。童童的爸爸觉得,小男孩天性好动,无拘无束的生活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所以从小到大,童童都没有上过任何培训班。虽然童童的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也算得上中上等,最重要的是童童过得很开心。

    童童曾因为同学都报培训班而有疑问:“爸爸,我为什么从来没上过培训班?”爸爸问:“你想报培训班了?”童童回答:“我才不想,同学们说都要累死了,我只是好奇为什么你不像其他父母一样约束我。”爸爸说:“你的体育比其他同学都好,尤其在游泳方面强过别人,还可以处理电脑方面的小问题,出外旅游还会自己拍照,你做得已经很好了。当然如果你对什么感兴趣的话,爸爸会支持你学习的。”童童听了爸爸的回答很高兴,他很庆幸自己不必像同学一样,把所有的假期都用在上各种培训班上。

    近些年,社会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其实这些培训班带给孩子更多的是压力。许多孩子甚至因此和父母闹翻,把父母当成敌人一样看待,这都是由于父母强制孩子学习造成的。如果把孩子本不想学的东西强加给他,他很可能学不好,还会把原来的兴趣扼杀掉。

    不少父母图省事,就把孩子送入培训班不管,殊不知这只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一方面,上培训班可能不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这违背了他们的意愿;另一方面,父母伤害了孩子的感情,缺乏和父母交流的孩子很难身心健康地成长,而且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没有安全感,这种伤害是无形且巨大的。所以,给孩子报多少培训班,都不如父母多教育孩子好,因为再好的培训班教的只是知识,而父母却是在教孩子做人。

    孩子“笨”多因为父母“懒”每个孩子都可能是天才,关键看父母怎样去教育他。陪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第一堂课,然而许多父母却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再苦再累都不怕,可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变得“懒”起来,因此才造就了许多“笨”孩子。

    东东的爸爸和妈妈因为忙于工作,就把3岁的东东送到托儿所,而且是那种每星期只接一次就可以的,这的确让他们有更充足的精力去工作。

    可是每次东东从托儿所回来后,总是跟在妈妈或爸爸身后和他们说个不停。有一次,东东居然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你们没时间在家陪我,可是我实在不想去托儿所了,可不可以不要让我住在那儿?我想天天都回家!”和东东爸爸商量过后,妈妈并没有同意东东的要求,因为他们有时候要出差,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东东依然在每次回家后兴奋地对爸爸妈妈说在托儿所里发生的事,即使有时父母表现得不耐烦,他也会继续说下去,因为他太需要一个忠实而且值得信任的听众了。

    遗憾的是,东东的爸爸和妈妈在开始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儿子这种需求,总是感觉听孩子那些幼稚的话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每次孩子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应付,或者眼睛看别处,或者一边听一边看书。

    让东东的爸爸妈妈没想到的是,正是他们的“忙碌”造成了东东的语言障碍。因为东东知道父母听他说话的时间有限,于是就说得非常快,可是由于每次都急于表达,他居然变得结巴起来。

    这引起了东东妈妈的注意,开始她认为儿子说话不如从前是变笨了。后来,经过专家提醒,她才意识到可能是自身的教育出了问题。于是东东的父母开始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尽量抽出时间去听东东说话,让他不那么着急。慢慢地,孩子结巴的毛病没有了。而妈妈也因为倾听东东说话才知道当初孩子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多陪陪他,而且她还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十分聪明,表达能力比一般孩子都强。

    由于工作,许多父母的时间很紧张,所以在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之余,对孩子有时会采取敷衍的态度,很少陪他们。即使在孩子身边,也很少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想其他事,认为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听孩子幼稚的言行上。可是父母的这种态度是很容易被孩子察觉的,他们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于是孩子在父母的态度中慢慢变得喜欢隐藏自己,不再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变得“笨”起来。

    许多时候,父母并不会真正去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而是为图省事,把孩子错误的行为训斥一番,这往往给孩子造成很多痛苦。痛苦过后,为了不再有类似的遭遇,许多孩子选择了不再思考,于是慢慢地变得麻木了。假如孩子已经处于这种状态,父母要及时对其进行引导。

    有一次小刚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家里的花盆中种了几棵花生。他每天都给花生浇水,期待花生长大。过了两天,他就忍耐不住把土扒开拿出种子来看,发现没什么变化后,又把种子重新放进花盆。

    妈妈小声对小刚说:“别再扒出种子了,否则它可能要死掉了。”小刚天真地说:“我这是在观察,花生埋在土里,如果我不扒开土,就观察不到了。”妈妈本想阻止他,但想到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好事,不如给他一些时间让他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便不再阻止小刚。结果其他同学的花生都长出芽后,小刚的种子还没动静。小刚有些不开心了,妈妈放下手中的活,耐心地告诉他可以再种几棵,只要不经常扒开土,过不了多久,他的花生就可以长出来了。果然在小刚精心的照顾下,新种的花生种子没几天就发芽了。

    假如小刚的妈妈只是强硬地命令小刚不要把土扒开,那么小刚种花生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也许会在瞬间被扼杀,从此不再进行所谓的“观察”,而更多地听命于父母。一个不会主动思考的孩子又怎么会聪明呢?庆幸的是小刚的妈妈耐心等待结果,之后再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不是因为图一时省事,就把孩子训斥一通。很多时候,父母多费一点心思就可以明白孩子的想法。

    晶晶对什么事情都感到好奇。有一天她拿了一个杯子问爸爸:“杯子扔到地上会摔碎吗?”爸爸回答:“当然。”爸爸本想解释,可是晶晶的手太快了,她一下把杯子扔到地上,地上顿时多了一堆碎玻璃。爸爸的第一反应是想打孩子,可是他转念一想,不如先听听晶晶是怎么想的。于是爸爸平静了一下,问晶晶:“你怎么把杯子扔到地上呢?”晶晶看看地上的玻璃说:“原来它真的会碎呀。”爸爸才明白,晶晶并不是想和自己作对,而是想验证一下杯子到底会不会碎。

    很多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像晶晶爸爸那般冷静,他们大多会训斥孩子:“告诉你会碎你还故意摔,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不得不说,这些父母甚至懒得用一分钟去思考孩子做事的原因,而只会用父母的权威“冤枉”孩子。要知道,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成年人有很大差别,他们不会轻易相信他人说的话,这是一种探索的需求,也是他们变聪明的前提。所以在孩子违背父母的想法时,父母不要轻易否决他们,用一点时间,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就会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而这些通常只需要花一点时间和心思就能做到。

    假如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如从前爱说话,听别人说话时表现得漫不经心或者一说话就紧张时,你应该检查一下,是不是自己犯了忽视孩子的毛病。如果是则要改变自己的做法,否则后悔终生的是自己。

    要改变孩子的“笨”,父母首先要让自己变得“勤快”,认真地去对待孩子的每个问题,做孩子的听众和解惑者。当你真诚地听孩子诉说和解答他们的疑问时,你就具备了成为孩子朋友的条件。这种被父母尊重的感觉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这样他们就更愿意独立去思考一些问题,而这正是孩子变聪明的前提。

    用“心”来对话作为父母,你可曾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了解孩子呢?而孩子对你的建议是否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呢?对下列问题,你如何回答呢?

    你了解孩子的兴趣吗?你知道孩子最好的伙伴是谁吗?你知道让孩子感到高兴的事是什么吗?你知道什么时候孩子最不开心吗?你会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喜怒哀乐吗?孩子有烦恼时会和你诉说吗?你懂得欣赏孩子吗……

    假如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或者多数是否定的,则说明你并没有认真对待孩子,只是用自己的权威去命令孩子做事。看上去,孩子更像是你的下属或被你施舍的人,因为这样的父母很少用“心”去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其实聪明的父母与其做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者或说服者,倒不如做一个高明的倾听者,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他们提建议,这样孩子也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导。

    欢欢的爸爸对欢欢要求一向十分严格,他认为只有严格要求才能让孩子成才。可是最近爸爸发现欢欢每天放学回来就径直走进卧室,既不像平时一样缠着奶奶讲故事,也不看动画片。

    爸爸自然是想知道原因的,可是他也知道直接问是问不出什么的。有一天吃过饭后,爸爸没有像往常那样绷着脸,而是悄悄地走到欢欢的卧室。爸爸把欢欢抱到腿上说:“儿子,爸爸可能平时对你要求有点儿严,你不会因此不喜欢爸爸了吧?”

    欢欢看了看爸爸温和的目光,有些疑惑爸爸说这话的目的,但他还是摇了摇头。

    “那就好,欢欢,从现在开始,爸爸和你做朋友好吗?”

    欢欢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满脸质疑地盯着爸爸看。这时,欢欢爸爸有点后悔平时对孩子太严厉了。他接着说:“朋友在一起总要说些小秘密,今天,爸爸就把自己的小秘密说给你听,你想听吗?”

    欢欢顿时对爸爸所说的小秘密感兴趣起来,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

    爸爸说:“有一次我上班时,有好多叔叔阿姨看到我不小心在楼道里摔了一跤,当时我可窘迫了。这可是我的秘密,你不能告诉妈妈呀!”

    欢欢听后拍拍小胸脯向爸爸保证说:“您放心吧,爸爸。那我也应该告诉你一个秘密。”欢欢想了想说,“前两天班主任让我竞选班长,可是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当一个好班长,万一不行的话就丢人了。”

    爸爸听完才知道欢欢这几天心事重重是因为什么了。于是,他开始鼓励欢欢去竞选班长。在爸爸的鼓励下,欢欢果真竞选成功了。自从那时起,欢欢有什么事都愿意和爸爸说。他知道,爸爸是在认真听,并会给他好的建议,不会敷衍他,因为他们是“朋友”。

    大多数父母由于常常忙于工作,所以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有限。有一项关于家庭教育调查的结果显示:60%的父母一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约为4个小时。和孩子相处时最常做的事情是:25%的父母在教孩子功课,35%的是让孩子看电视或者陪孩子看电视,其余的陪孩子做些游戏。而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父母和孩子对话的时间则缩得更短了,即使有谈话,其内容也多是“教导”性质的,父母很少真正用“心”去和孩子沟通。一些家境富裕的孩子虽然在钱堆里长大,却缺少父母的关心和与他们的沟通。时间长了,就使孩子畸形成长,许多问题儿童的出现可能也源于此。

    做父母的要以心换心,先了解和理解孩子的行为之后再和他们真诚交流。只有父母真诚地和孩子交流,孩子才能因感受到父母的真诚而不与父母疏远,才会向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才能更有效地沟通。

    首先,用心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倾听。你可能也有这样的感受,当自己讲话时,最扫兴的莫过于听到对方说:“这我早知道了。”而父母也可能不耐烦地说几句“知道了”,这其实是告诉孩子“别烦我”,扫兴的孩子自然不愿意再和父母交流。事实上,孩子认为父母最好的夸奖就是对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认真听了,当孩子意识到这一点时,就会从心理上和父母拉近距离,所以父母应该把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孩子。

    其次,父母不要因为不耐烦或没时间而敷衍孩子。要想自己的孩子成才,父母是需要下些工夫的,而仅用命令的口吻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敷衍态度。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并善于和他们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一定要是坦诚的、平等的和用心的。父母不该端着架子以教训的口吻和孩子说话,不要让他们感受到压力,而要用心去了解他们想些什么。这样,孩子便会认为父母是他们的朋友,从而很容易打开话匣子,说出他们最想说的话,而这时是引导孩子的最好机会。

    孩子需要父母用“心”来扶持,而不是用行动或者命令去帮助他们。许多父母因为本身时间有限,便懒得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只想用督促、命令、监控等方式去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思做事,稍有不从就斥之“不听话”。殊不知,这种“懒”会限制孩子的发展,还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孩子无法在短时间内明白生活的道理,他们需要一个摸索和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倾听。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和协商者,而不是领导者。当父母愿意花一些时间,用理解之心去和孩子对话时,就能慢慢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引导孩子走向正轨。

    多抽些时间来陪孩子一位父亲刚下班回到家,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这时孩子跑过来问他一个小时可以挣多少钱,父亲有些不耐烦地回答100元。

    孩子听完父亲的话,提出向父亲借50元的要求。父亲认为自己工作这么累,一个小时也才挣100元,而孩子一定是要钱去买些没用的东西,孩子一点都不懂得体贴自己,于是生气地让孩子立刻回房间睡觉。等这位父亲冷静下来后,又觉得对孩子过于严格了,毕竟小孩子爱玩是正常现象,这点钱他还是可以支付的。于是他进了孩子的房间,告诉孩子自己答应他的请求。

    孩子听后非常高兴,他又从枕头底下拿出了50元钱。这时父亲的火气又上来了,他生气地问:“为什么你有钱还向我要?”孩子回答:“刚才我的钱还不够您一个小时的工资,可是现在够了,我可以用这100元买下您的一个小时吗?您已经很长时间没陪我玩了。”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父母的爱。更多时候,孩子不需要父母给他多少钱买东西,而是需要父母陪着他,这种心理上的需求比物质上的需求更强烈。可是在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抽出时间去陪孩子,这让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一点点流失了。其实孩子的成长并不是靠物质堆砌出来的,他们需要的是感情上的慰藉。

    教育学家夏洛特·梅森说:“许多父母终日忙碌,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当父母终于有一天想起还有个孩子等待他们关心的时候,他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没办法和孩子沟通了,因为父母对孩子而言就像个无足轻重的陌生人。”

    有的父母可能会埋怨,觉得自己的孩子太不懂事了,自己辛辛苦苦地付出了那么多,甚至是没日没夜地工作、操劳,却引来了孩子的满腹牢骚。还有的父母经常埋怨孩子大手大脚,好似他们根本不知道那是父母的血汗钱,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和父母怄气,使小性子,在他们看来,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很可能是父母与孩子没有沟通好的原因。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假如你不愿拿出一些时间和你的孩子一起度过,那么平时再怎么说教和交流都是徒劳无功的,而当你和孩子一起分享快乐时光时,就是你和孩子交流的最好时机。有时你可能会没有很多时间陪孩子玩游戏,但你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散步,一起做些家务,这让你们有更多的时间交流,而且这也是最佳的交流机会。就算是工作很忙的人也能抽出这点时间,而且这比让孩子坐下来认真听你说教要好得多。”

    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常常有明显的不安全感。其实,钱可以慢慢赚,事业也要一点点发展,但是漠视孩子的需求却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作为父母应该多陪陪孩子,陪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亲子之间的沟通是教育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更应该成为每个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千万不要等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忽视孩子很久了,而这时,孩子可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工作特别忙碌的父母在和孩子一起的时候要常沟通,只有相互了解,才能彼此理解和尊重。

    “爸爸,今天可不可以和我一起看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月食?”军军兴奋地问爸爸。

    “不行,儿子,一会儿我还有一篇稿子要赶,明天我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开,总之我没有时间和精神去熬夜等着。”军军不再说话了。

    军军的爸爸晚上起床经过孩子房间时,看到军军正独自等待观看月食。爸爸犹豫了,他决定走到儿子身边陪他看月食。军军看到爸爸突然的出现,本来有些失落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他急忙把最好的观景位置让给爸爸,还把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他。

    爸爸透过望远镜看那轮已经看过几十年的月亮,才发现这轮明月是如此皎洁、明亮。

    爸爸和军军一起站在窗前,边看月食边轻声地说笑。他仿佛感觉到孩子的心因为这次月食事件而与自己近了。

    自从那次看月食之后,军军开始向爸爸报告每天学校发生的事情,而且会在说完后认真听取爸爸的意见。有几次爸爸回家晚了,发现军军还在客厅等他。本来都快要睡着的孩子看到爸爸回来后马上精神起来,冲爸爸“唠叨”个不停,直到他觉得该说的都说完了,才会依依不舍地回屋子睡觉。

    值得庆幸的是,军军的爸爸战胜了“忙和累”的念头,抽了一点时间陪孩子,所以才有了军军后来的转变。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心?这就要求父母在忙碌之余,抽出一些时间多陪陪孩子,适当地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扮演一名老师或朋友的角色,陪孩子讨论问题、做游戏等。这样不仅能给孩子亲近父母的机会,还会增进家庭的和睦气氛。

    作为父母,工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孩子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说一项工作做不好了,还可以从中汲取教训,努力做好,但是孩子的教育却不允许重新开始。父母不能拿工作忙作为借口而忽视教育孩子,忽略了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因为陪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家教,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想法,从而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