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磨出来的智慧(序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看到黄晓春先生所着《磨刀石》一书初稿,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封面上的三句话,即:一个困扰千千万万学生的热点问题;一个关乎每个家庭幸福的热门话题;一部历经十年读书炼心的心灵感悟。短短三句话道出了该书富含的时代气息和实践价值。《磨刀石》是作者十年来专心致志、洞察思索生活的成果,也是作者十年间在“磨刀石”上磨出来的智慧结晶。

    作者23年的军旅生涯和军队地方高级机关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让我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一份敬佩。他从儿子上初中始,每天看着一个稚嫩肩膀背着与其年龄和身高极不相称的沉甸甸书包早出晚归,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就想着有没有一种不用苦读可以取得佳绩的捷径,以解除孩子的求知之苦,并试图在广泛的阅读中找到这一答案。转业到北京检察机关工作后,每当看到未成年人触犯了法律,父母亲那种哭天抢地、撕心裂肺的场景,同为人父的他,心里免不了有一丝忧伤。于是,他开始聚焦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一永恒的话题,从此走上了感知心灵、探索生命潜能之路。历经十年时间,在其实践和学习思考中,作者立足心智研究,从心做起,写就了这部长达35万字的着作。

    他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硕士班学习时,作为《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授课老师,我相识了这位上课时总是坐在前排、思维深邃犀利又特别爱提问的中年人。他是班里年龄最大的一位,同学们都称他“大哥”,在和同班的年轻父母学习交流中,他深刻领悟到子女教育当务之急最需要改变的是家长本人而并非孩子,力求从改变自己做起,努力做一个称职的父亲。

    在以后的学习思考中,他发现凡是人生“走偏”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学业困难,升学无望,父母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很难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自私狭隘的父爱母爱让这些稚嫩的孩子几近于窒息而误入歧途。于是,他从揭示学习内涵这个青少年成长的核心问题着手,试图解决困扰未成年人成长的瓶颈。他认为,学习是在精神平和、内心安静的前提下进行的一项智力活动,与大脑思维品质、对待学习的情感准备和认知准备息息相关,和学习时间、做多少作业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其实,关于学习的内涵,一百多年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就把学习定义为个体经过练习和经验而获得行为的持久性变化;20世纪60年代,认知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个体行为和倾向发生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0多年前,脑科学和神经心理学家则认为,学习是在认知、情绪和生理层面进行多层次信息交流的过程。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其注意功能的发展是关键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个体才能实现情绪和认知等方面的社会化。

    在撰写《磨刀石》的过程中,黄先生提出了“专注和圆融是伟大生命的两个主要元素”这个具有独到见解的观点,认为专注是精神和谐形成的有教养的意识,帮助孩子把专注这把“刀”磨得越锋利,思维穿透力越强,越有利于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也就是说,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就不能有效地计划未来。可见,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弥新。

    思维专注是注意力集中的表征。注意系统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警觉网络具有警觉状态,定向网络具有定向感觉性物体的功能,执行网络具有维持行为持续和目标之间协调的功能,这些网络为个体自主行为奠定了基础。注意执行网络是受多巴胺调节的,因此,作者提出提高专注力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问题,通过太极、禅修和瑜伽,有意识地调理呼吸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清除心中杂念,达到静其心、宽其心、乐其心、善其心的效果,进而强化注意的执行网络,使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各种神经回路的链接更有效、更巩固。因为注意的神经网络功能是能影响其他脑网络功能的执行,是能调控其他神经网络的活动的。因此,我非常认同黄先生的观点。

    “圆融是感性与理性的调和”的观点,也许是作者从禅的智慧中获得的顿悟,他以自己的实践体验告诉人们,借助循序渐进的禅修和瑜伽练习,潜心关照呼吸,把生物实体的废气和惰性物质呼出体外,以此培养淡定优雅的脾气秉性,把性格磨得圆柔一些,避免自伤或伤人,从而减少很多烦恼,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让身心充满活力,便于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同时,还可以培养较高的情商,减少社会对立面,凝聚人气,提高成功概率。

    近年来,哈佛、耶鲁等西方学府已经开始进行心智科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心念对细胞与物质的影响、禅修与身心的关系。心智科学是一门结合现代科学与内观科学开发内心智慧与潜能、探索生命实相的科学。近代西方流行身(body)心(mind)灵(spirit)学说,在佛法中,觉性是可以运用止观禅修的方法来亲自感悟而得到证实的。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成长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心理的成熟有智力、情绪和社会性三个层面。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需要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但成长又不是其他人能替代的,家长只能在孩子成长之路上作科学的引导。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撰写的这部关于儿童学习教育问题的着作,可以说是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既朴实又艳丽的奇葩。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倡导的借助心智修学驯服精神、培养制感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张梅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